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分型

合集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发生病变,因某种原因(如损伤、过劳等)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伴下肢放射痛的症状。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阻络型、湿热下阻型和肝肾两虚型。

在护理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望、闻、问、切评估,包括肢体麻木、疼痛和强迫体位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气滞淤血型可采用清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清淡、素食、易消化的饮食、消除焦虑、恐惧等情绪、观察疼痛的变化、推拿或轻叩法缓解疼痛、身痛逐瘀汤活血行气化瘀、适当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

肝肾两虚型则需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耐心细致的护理、适当的锻炼等。

出院后,需要佩戴支具3~6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弯腰拾物。

同时,需要饮食有节,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适度,避免诱发因素。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如何辨证论治的?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如何辨证论治的?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如何辨证论治的?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种:气滞血瘀证、寒湿阻络证、湿热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1、气滞血瘀证症状:症见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腰腿疼剧烈,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白薄或者黄薄。

治疗方法:应行气活血,祛瘀止疼。

药方:身痛逐淤汤。

秦艽、川芎、当归、炒桃仁、红花、菟丝子、补骨脂、独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川牛膝、地鳖虫、地龙、杜仲、甘草。

注:淤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乳香、没药、延胡索等,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气滞重而痛甚者。

可加川芎、香附、郁金等,增强行气止痛的功效。

2、寒湿阻络证症状: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轻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疼痛加剧,得热则减轻,舌质胖淡,苔白腻。

治疗方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药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土鳖虫、炙甘草、肉桂心。

加减:寒胜,加干姜、炮附子;风胜,加秦艽、羌活:湿重,加苍术、薏苡仁、木瓜、威灵仙;寒重,加桂枝、肉桂、附子等。

3、湿热阻络证症状:腰腿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遇热或雨天疼痛加重,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药方:大秦艽汤加减。

秦充、甘草、川莓、当归、白芍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独活。

加减:湿重,加车前子、茵陈:热重,加大黄、知母等。

4、肝肾亏虚证症状: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胖淡,脉沉细无力;偏阴虚者,面色潮红,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口苦咽干。

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治疗方法:补益肝肾。

偏阳虚者,温肾壮阳为主;偏阴虚者,以养阴通络为主。

药方:偏阳虚者,右归丸加减;偏阴虚者,虎潜丸加减。

加减:腰痛明显,加续断、淫羊霍;关节痛甚,加独活、羌活;下肢无力,加丹参、鹿角霜。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出现腰痛后,别再乱投医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出现腰痛后,别再乱投医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多!出现腰痛后,别再乱投医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在出现腰痛的人群中,约10~15%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该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农村地区的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

而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该病的患病率出现了逐渐升高的发展趋势,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较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有效性与安全性均得到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

详细介绍如下:1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介1.1 病因(1)过度负重:在腰部未进行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忽然让腰部承受较大的压力时,易造成髓核突出。

从事重体力劳动及举动的运动员,易因为腰部过度负重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2)腰部外伤:腰部发生急性外伤时,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护下,会累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造成已经发生退变的髓核突出。

(3)腹压升高: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都会造成腹部压力突然升高,继而引起腰痛。

(4)腰姿不当:腰部呈屈曲位时,如果忽然旋转,腰部超出其能承受的能力或一时无法适应外力的传导,则易引起髓核突出。

(5)职业因素:汽车驾驶员,因为长时间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6)脊柱畸形:先天性或继发性脊柱畸形患者,因为椎间盘宽度不一,且常出现扭转,导致纤维环承受的压力不一,因此易出现椎间盘退变。

(7)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受血糖代谢异常的影响,会造成椎间盘周围动脉血流受阻,血流量减少,代谢降低,则易引起椎间盘组织破裂。

(8)妊娠:孕期因为腰椎代偿性前凸,加大了椎间盘的应力,导致椎间盘退变风险加大。

1.2 症状表现“痛、酸、胀、麻、僵”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表现。

(1)腰痛:为首发症状,约97%的患者会出现腰痛症状,且常反复发作。

之后出现腿痛,腰痛与腿痛可同时发生。

(2)坐骨神经痛:常发生于腰4~5、腰5~骶1间隙,疼痛具有渐进性、放射行特点,常会从臀部放射至大腿后方、小腿、足背部。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腰椎间盘突出症英文名称: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定义: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三级学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所以医学界认为腰间盘突出属“腰腿痛,痹症”范畴。

目录基本概述临床表现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心理康复治疗•预防•保健•注意事项•并发症•图书信息基本概述解释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腰间盘存在于腰椎的各个椎体之间,为腰椎关节的组成部分,对腰椎椎体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它的形状象个压扁的算盘珠,由髓核、软骨板、纤维环三部分组成。

当由于外伤、退变等原因造成纤维环后凸或断裂,髓核脱出,就称为腰间盘突出。

由于脊髓由间盘的后方经过,当突出的间盘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或大小便失禁、甚至引起瘫痪时,就称为腰间盘突出症。

简介早在1764年Contugno曾描述过腰椎间盘脱出症的综合症状。

1857年Virchow报告一例,1896年Kocher发现因外伤所致的一例腰椎间盘脱出症。

1911年Middleton 和Teacher报告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而致死的一例。

同年Good-Thwait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的关系。

1928-1929年Schmorl等腰椎间盘退性形变和腰椎间盘突出有关。

1934年Mixter,Barr报告于手术切除脱出的腰椎间盘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根据1、临床表现为腰脊或腰椎旁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

甚那么向臀部、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2、发病与病情的轻重常与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有关。

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三、辨证分型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那么阴雨天。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缓慢。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腰痛酸软无力。

(1)肾阴虚:兼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兼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

四、入院指佂1、腰痛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2、腰痛日久不愈或反复复发者。

3、腰痛及臀部,下肢疼痛明显。

五、治疗常规〔一〕一般治疗1、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防止居潮湿之地。

2、平素注意走、坐、立,姿势要端正,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小于30分钟〕。

3、应卧硬板床,不宜坐软沙发及短凳,坐沙发时宜家腰垫,起床活动时要加腰围。

〔二〕辨证论治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桂枝、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地龙、土元。

1、肾虚腰痛:(1)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山药、龟板胶、菟丝子、牛膝、鹿角胶。

(2)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处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处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处方作者:罗钰鑫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20年第12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的“腰痛”“痹病”。

如神经根长期受压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则属于中医的“痿证”。

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跌扑闪挫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属于气滞血瘀证。

(2)或因体虚年老,或房事不节导致肾之精气亏虚,腰府失养,不荣则痛,此为肝肾亏虚证。

(3)或因腰府失护,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气血不畅而痛,此为外感六淫。

(4)因平素脾胃亏虚,或肝旺乘脾,脾胃运化失常,腰部肌肉失养,痰湿阻滞经络气血而发生疼痛,属于痰湿阻络证。

临床上常常是多种病因交错。

例如长期的肝肾亏虚或脾虚痰湿阻络,腰府失护,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闪挫扭伤。

治疗当分标本虚实。

感受外邪属实,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外伤腰痛亦属实,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内伤致病多属虚,宜补肾固本,或健脾养胃;虚实兼具者,宜辩主次轻重,标本兼顾;日久四肢失养而致痿症肌肉无力,则重视补益脾胃肝肾,兼予祛邪活血通络等。

以下处方仅供参考,如有类似症状请于正规医院或诊所就诊。

寒湿腰痛腰部重着冷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寒冷和阴雨天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

临床上最多见。

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为甘姜苓术汤:干姜8克,茯苓15克,生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

案例李某,女,44岁,腰痛伴大腿后侧胀痛不适,寒冷及阴雨天加重,腰部核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月经量少,痛经;舌淡白,苔白腻。

处方:生白术15克,干姜8克,茯苓18克,炙甘草10克,熟地30克,鹿角10克,炒杜仲15克,懷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葛根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茜草10克。

方中熟地、鹿角、杜仲、牛膝补肾健腰强骨,鸡血藤、茜草等活血化瘀,桂枝加强其温痛力量,葛根、白芍缓解腰部肌肉痉挛。

湿热腰痛腰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加重,身体困重,口苦烦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中医辨证分型配合中药丸剂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59例

中医辨证分型配合中药丸剂口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59例
李 荣唐 , 彦 红 牛
( 张掖 市人 民 医院, 肃 张掖 7 4 0 ) 甘 300
关 键 词 :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缓 解 期 / 疗 复 发 率 腰 治
者 , 痛夜 重 , 瘦 咽 干 , 眠 健 忘 , 红 , 少 , 腰 形 失 舌 苔 脉 细 。② 气滞血 瘀 型 。症 见 : 腿 隐 痛 , 有定 处 , 腰 痛 下 肢 胀痛 , 躁 失 眠 , 胀 , 质 暗 , 沉 涩 。③ 寒 湿 急 腹 舌 脉 型 。症 见 : 腰腿 冷 、 、 痛 沉重 , 下肢 无 力 , 阴雨 寒 冷 时 疼痛加 重 , 温痛减 , 得 舌淡 , 白腻 , 沉 紧 。④ 风湿 苔 脉 型。症见 : 腿 重着 , 重 麻木 , 走 不 定 , 腰 沉 游 舌淡 , 脉 浮紧或 弦 。⑤ 肾虚痰 阻 型。症见 : 腰酸 腿软 , 坐久 久
2 病 例 选 择 标 准 2 1 西 医诊 断 标 准 .
筋草 2 0 g龟 板 2 0g 怀 牛膝 2 0 g 5 , 5 , 5 。② 气滞 血 瘀
型 。药 物组 成 : 归 4 0 g 乳香 4 0 g 没药 4 0g 当 8 , 0 , 0 ,
桃仁 4 0 g 红花 3 0g 枳壳 4 0 g 香 附 4 0 g 延胡 8 , 2 , 8 , 8 , 索 4 0g 赤 药 4 0 g 牛 膝 4 0 g 川 芎 4 0 g 8 , 8 , 8 , 8 。③ 寒 湿 型。 药 物 组 成 : 活 4 0 g 寄 生 7 0 g 秦 艽 独 5 , 5 ,
对 照组 给予 以下 治 疗 : 平 卧 硬 负重 ; ③避 免腰部 用力 不 当。
治 疗组在 对照 组治疗 基础上 采用 中医辨证分 型 论治 , 同时根据 不 同证 型 按 以下方 药 调 配 , 碎 , 粉 过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治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治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治腰椎间盘突出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显著增加,会引发腰痛并伴随下肢疼痛、麻木。

久坐以及长期伏案工作都会导致腰椎过早退变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早期的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药物、牵引等。

而在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诊治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对此,本文就目前中医诊治腰椎间盘突出展开探析,给广大读者作一个相关科普。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断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为“腰痛”。

中医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1血瘀证血瘀证的痛感主要表现为腰腿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按压疼痛部位疼痛会加剧,且疼痛日轻夜重。

血瘀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板坚硬,使患者俯仰旋转的功能受限,并且表现出舌苔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1.2湿证腰腿疼痛同时伴有发凉,转身或侧身困难,患者即使静卧疼痛依然不减,疼痛会随着受寒或阴雨天气加重,并伴随肢体发凉。

湿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舌质淡,舌苔发白,脉沉紧或脉沉缓。

1.3热证腰腿疼痛同时伴有发热,腿软无力,疼痛会随着受热或雨天而增强,活动后痛感减弱,外感表征为怕热口渴,小便热涩,舌苔发黄而粘腻,脉濡数或弦数。

1.4肾亏气虚证肾亏虚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起病较缓,腰部酸痛,膝盖乏力,劳累会加重疼痛,躺卧则疼痛减缓。

偏阳虚患者面色发白无血气,腰腿发凉,某些男性患者还会有阳痿、早泄现象,女性患者会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患者则面色潮红,时感乏力,常会心烦致失眠,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弦细数。

2.中医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合理应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及散寒除湿等中药材进行治疗。

2.1瘀证的治疗(1)治法原理: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方剂:桃红四物汤。

(3)方剂组成:桃仁、红花、熟地各10g、川芎;当归10g、赤芍。

2.2湿证的治疗(1)治法原理:散寒除湿,温经通络。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
娄氏骨病专家娄峰(娄氏骨病疗法的第六代传人)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诊断标准如下:
一.西医诊断标准
1.腰痛和或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受累棘突间旁侧明显压痛,常伴患仙下肢放射痛
3.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4.患侧下肢存在感觉障碍,股息力交友不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5.腰段脊柱侧弯,腰椎活动受限
6.X线正侧位片提示腰椎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等。

7.CT,MRT提示有椎间盘突出。

定位,分型依断
根据不同部位椎间盘突出症特有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分为L3 .4突出,L4.5突出,L5S1突出,中央型,左后侧型,右后侧,双后侧型等。

二.中医辨证标准
1.风寒型
腰腿冷痛重着,遇寒重得温轻,虽静卧亦不稍轻或反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2.湿热型
腰腿沉重困痛,痛有热感,遇热或汗腺湿加重,而活动后或或减轻,舍红,苔黄腻,脉脉濡数。

3.瘀血型
1/ 2
腰腿痛如锥刺,痛处拒按,固定不移,验证以转侧,多有外伤史,舌淡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4.肾虚型
腰腿酸痛,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卧侧减轻,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面色苍白,手足温舌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则口燥咽干,面色汗腺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2/ 2。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 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    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治疗规范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某些因素,主要是劳损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而造成纤维环的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和神经根部,产生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1 诊断标准:(1)多数病人有腰部外伤或慢性损伤史;(2)下腰部疼痛或腰痛伴有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时轻时重;(3)脊柱姿态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4)病变棘突压痛,叩击痛伴患肢的放射痛;(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6)患侧腰5或骶1神经根性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7)腰椎平片和CT检查提示。

⒉证候分类及辩证治疗2·1 气滞血淤 证候特点:多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即感腰部不能活动,疼痛难忍,脊柱侧弯,多有固定压痛点,并向下肢放射,咳嗽时症状加重,舌紫暗或有淤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止痛。

处方:立安散(《伤科汇纂》)加减。

常用药物:当归、元胡、肉桂、茴香、杜仲、乳香、没药、丹参、桃仁、苏木各10 g,三七6 g (研细冲服)、川芎8g、木香5 g等。

按语:腰脊损伤,淤血阻滞,气血失畅,故腰部剧痛,痛有定处。

舌质紫暗,脉涩均为淤血之症。

方中当归、元胡、肉桂通行气血止痛;木香、茴香行气止痛;当归、桃仁、苏木、丹参、三七、川芎活血化淤,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有活血化淤,行气通络止痛之功。

2·2 风寒湿痹 证候特点:多无明显外伤史。

多说不出发病原因,系逐渐感到腰腿部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不减,时向下肢放射,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

处方:皂独附姜汤加减。

常用药物:皂刺、薏苡仁各30 g、姜黄、苍术、桑寄生各15 g,独活、制附子、防己、牛膝、地龙、土鳖虫、川续断各10g,肉桂6g等。

按语:肾气本虚,风寒湿三邪气杂至,寒湿留着腰部,寒主收引,湿性凝滞,故腰腿重着,转侧不利。

苔白腻,脉沉缓均为寒湿留着之象。

本方以皂刺为主,具有良好的通经活络止痛作用;制附子、独活、肉桂、姜黄、苍术等可温阳散寒、祛风通络;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骨,通经络,祛风湿;牛膝、地龙、土鳖虫祛风活络,通痹止痛;薏苡仁、防己健脾除湿。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气血瘀滞、风寒湿、肾虚三种类型,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详细介绍一下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气滞血瘀型
原因:多数因腰部扭伤引起。

症状:腰痛症状明显,脊柱侧弯,腰4-5间有明显压痛点,向下肢放射,患者在咳嗽、大笑时症状加重,疾病晚期可见患者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强迫体位,脉弦数或细涩。

舌质暗紫。

风寒阻络型
原因:无明显外伤史,天气湿潮加重病情。

症状:患者腰腿疼痛有沉重感,自觉四肢湿冷,症状随天气变化,脊柱侧弯、椎旁压痛或放射痛,患者喜暖恶寒,脉沉迟,舌苔白腻。

湿热下阻型
原因:无明显诱因,遇热症状加重。

症状:腰腿疼痛,肢体无力,疼痛处有热感,遇热或者雨天疼痛加重,患者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濡数,舌苔黄腻。

肝肾两虚型
原因:患病时间长而不愈。

症状:腰腿疼痛久治不愈,症状反复发作,患者筋骨萎软,按压疼痛处症状有所缓解,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侧卧时症状减轻,有时腿部发麻时伴有耳鸣耳聋,脉弦细尺脉弱,舌淡苔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层螺旋CT相关性探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多层螺旋CT相关性探寻

[ ] 胡 有 谷 . 间 盘 突 出症 [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9 5 1 腰 M] 北 人 19 . [ ] 陈 兴 灿 . 卧位 和俯 卧 过 屈 位 C MR 对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显 示 的 2 仰 T, I 比较 研 究 [] 中华 放 射 学 杂 志 ,0 14 ( )6 — 8 J. 2 1 ,5 1 :5 6 .
节形成情况。
1 . 统计学处理 5
应 用 S S 1. 计 软件 。采 用 ) 检 验 。P< P S1 5统 (
与 其 他 各 型 比较 . △P<0O 。 △ .l
0 5为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 0
2 结 果
3 讨

椎 间盘 退 行 性 变 是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基 本 因 素 ,随 着 年 龄
2 0, 位 4 5 窗 0和骨 窗 窗 宽 2 0 , 位 4 0两种 观察 方 法 。 50 窗 0
22 腰椎 椎 体 和 附件 变化 与 中医证 型 关 系 见 表 4 . 。肝 肾 亏 虚 型证 > 湿 证 = 热证 > 瘀 证 。 寒 湿 血
表 4 腰 椎 椎 体 和 附件 变 化 与 中 医证 型 关 系 ( ) , 1
表 1 腰 椎 椎 间盘 突 出部 位 与 中 医证 型 的 关 系( ) n
腰 椎 间 盘 突 出症 是 纤 维 环 破 裂 后髓 核 突 出压 迫 神 经 根造 成 以腰 腿 痛 为 主 要 表 现 的疾 病 。腰 椎 间 盘退 行 性 改 变 或 外 伤 所 致 纤 维环 破 裂 , 核 从 破 裂 处 脱 出 , 迫 腰 椎 神 经 . 出现 腰 腿 放 髓 压 而 射 性 疼 痛 。中医 学认 为其 发 生 有 多种 病 因 , 肾虚 、 伤 劳损 、 ] 与 外 外 感 风 寒 湿 邪 、 腑 经 络 有 密切 关 系 。 辨 证施 治时 应 重 视 气 血 脏 在 损 伤 、 寒 湿邪 和 肾气 内虚 等 方 面 。多 层 螺 旋 C 已经 成 为 诊 风 T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辨证治疗传统上归为腰痛或腰腿痛,辨证分型,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气、血、痰、瘀为标,除整体辨证外,局部的触诊很重要。

针对性的药物加减,常常是有无疗效和疗效高低的的关键所在。

针对各型的药物、方剂,已有多方面的论述,多种治疗方法都有高效的报道。

现仅谈影像学诊断的辨证探索以及针对性中药的治疗,个人一得之见,以就正方家,望不啬赐教。

X光片示腰椎左侧弯者,为气虚血瘀,加黄芪、当归;右弯为血虚气滞,加熟地、乌药;骨质疏松为肾精亏,加龟版、鳖甲;唇样增生,痛加萆解;尖样增生,痛加附子;横生骨刺,痛加乌头。

CT示腰椎间盘前突(少见)为阴虚阳亢,治宜知母、黄柏、生地;后突为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阴,巴戟天、狗脊、肉桂;左前突治同左弯;左后突治同右弯;右前突治同右弯;右后突治同左弯;脱水变性为肾阴不足,大滋肾水,二地、归、芍、二至丸等,六味地黄常服或可见效;髓核突出,神经根炎性水肿,必用乳没;纤维环破裂,加用天南星效好;椎管狭窄有脊髓压迫症状者,重用牛膝、天麻、徐长卿。

X光片示腰椎左侧弯者,为气虚血瘀,加黄芪、当归;右弯为血虚气滞,加熟地、乌药;骨质疏松为肾精亏,加龟版、鳖甲;唇样增生,痛加萆解;尖样增生,痛加附子;横生骨刺,痛加乌头。

CT示腰椎间盘前突(少见)为阴虚阳亢,治宜知母、黄柏、生地;后突为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阴,巴戟天、狗脊、肉桂;左前突治同左弯;左后突治同右弯;右前突治同右弯;右后突治同左弯;脱水变性为肾阴不足,大滋肾水,二地、归、芍、二至丸等,六味地黄常服或可见效;髓核突出,神经根炎性水肿,必用乳没;纤维环破裂,加用天南星效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极为多见的疾病,其病情的发生率较高,这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人们在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如坐立、站立、弯腰等姿势,亦或是进行长时间的体力劳动,都有几率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近年来,人们对中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也有着更多的患者开始选择采用中医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

本文将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作用进行相应的阐述。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在西医对疾病的概念中,人体的腰椎间盘和周围韧带是相连的,腰椎的主要承受压力点在于腰骶椎交汇处,若人在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工作,会增加椎间盘的承受力,从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在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出现起座困难,甚至需要长期卧床的情况,造成腰腿功能的障碍,对其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在中医的认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症的范畴,认为多由于肾虚、风寒湿邪,或是因为跌补损伤,淤血内停,导致经络闭阻,气血不畅所致。

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可分为以下四种:(一)血瘀气滞证痛有定处,腰部僵硬,在进行俯仰旋转的活动时,会感到有所限制。

在舌象的观察中,舌质呈现出暗紫或有瘀斑的状态,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寒湿痹阻证患者的身体处于发冷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患处摸起来冰冷。

在遇冷时,患者的疼痛感会加重,并且在夜晚时更甚,在温度上升时症状会有所减轻。

舌苔白腻,舌质淡。

(三)湿热痹阻证患者主要表现为腰筋腿疼,腿部无力,在疼痛时伴有热感,或是在四肢会出现红肿的现象。

在天气较热或是雨天的情况下,疼痛感会增加,若有进行适当的活动,疼痛感会相对的减轻。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感觉到口渴,小便短赤。

舌苔厚重,黄腻。

(四)肝肾亏虚证此种症状下,腰腿疼痛的症状会较为持久,且反复发作。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辩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辩证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辩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以同侧下肢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候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门诊就诊腰部疼痛患者的15%,从年龄上,本病一般发生在20--40岁之间,即青壮年易发生此病比例大约占整个发病率的80%。

从性别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因为男性体力活动较多、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

从体型上,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从职业上,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

从姿势上,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

从生活和工作环境,若环境经常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病机病因】1.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经常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屈曲、后伸等活动,更易造成椎问盘较大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

2.外力作用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

例如装卸工作人员长期弯腰提举重物,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

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轻微损伤。

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1)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尤其是在上述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2)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4.诱发因素(1)突然负重或闪腰:突然的腰部负荷增加,尤其是快速弯腰、侧屈或旋转,是形成纤维环破裂的主要原因。

(2)腰部外伤:在暴力较强、未引起骨折脱位时,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此外,进行腰穿检查或腰麻后也有可能产生椎间盘突出。

(3)姿势不当:起床、起立等日常生活和某些工作中,若腰部处于屈曲位时,突然给予一个外加的旋转动作,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腰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腰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慢性腰肌劳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或运动中,常因运动时用力不当、负重过多过久、姿势不正确等,使腰部受到强力牵拉,跌扑损伤或外力撞击导致。

急性腰痛因腰骶部受力多且活动度大,本病易发生于下腰部,以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多见。

平素缺乏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者,在参加劳动或运动时也易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经常劳累,过度使用腰部,导致腰椎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腿痛和相应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

腰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气血瘀滞型症状:腰痛位置明确,经常有局部针扎般的痛感;或腰痛扭转会有声音,一扭则痛,痛处拒按,一般晚上加重。

久坐、缺乏运动、生气,会使得腰部长期缺乏活动而变得僵硬,也让气血积聚在膀胱经,久而久之如果得不到及时或正确的宣泄,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畅,反映在腰部则会引起经常性的腰痛。

肾精不足型症状:腰痛反复发作,腰部感到酸胀乏力,腿膝酸软,每次揉按或温暖腰部的时候会感到舒服。

超负荷的工作、加班,一天工作下来常感到腰膝没力,短暂休息时会缓解,但时间一长,腰部还是会有痛感。

中医认为,是由于长期腰部过劳使肾精亏虚,引起腰椎问题。

湿热下注型症状:心烦气躁,出汗口渴,大便干涩,小便艰难,腰部酸痛沉重,感觉热,甚则肢节红肿,苔黄腻。

通常认为,腰椎病的症状是腰椎不适,与心烦、口干无关,其实它们一般都伴随出现。

大吃大喝、嗜好冷饮、空调不离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体内湿热排除不尽,下注腰椎,引发腰椎病。

寒湿内侵型症状:腰部总觉得冷飕飕伴有风痛,翻转不利,遇阴雨天加重,遇暖缓解。

统计表明,人一天弯腰最多达几百次,腰部是人体负载最重的地方,加上多次运转,再有喜欢辛辣厚味、以车代步的生活,会使体内寒湿之气加重,侵入内部脏腑、经络、气血,导致腰椎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气血瘀滞、风寒湿、肾虚三种类型,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详细介绍一下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气滞血瘀型
原因:多数因腰部扭伤引起。

症状:腰痛症状明显,脊柱侧弯,腰4-5间有明显压痛点,向下肢放射,患者在咳嗽、大笑时症状加重,疾病晚期可见患者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强迫体位,脉弦数或细涩。

舌质暗紫。

风寒阻络型
原因:无明显外伤史,天气湿潮加重病情。

症状:患者腰腿疼痛有沉重感,自觉四肢湿冷,症状随天气变化,脊柱侧弯、椎旁压痛或放射痛,患者喜暖恶寒,脉沉迟,舌苔白腻。

湿热下阻型
原因:无明显诱因,遇热症状加重。

症状:腰腿疼痛,肢体无力,疼痛处有热感,遇热或者雨天疼痛加重,患者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濡数,舌苔黄腻。

肝肾两虚型
原因:患病时间长而不愈。

症状:腰腿疼痛久治不愈,症状反复发作,患者筋骨萎软,按压疼痛处症状有所缓解,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侧卧时症状减轻,有时腿部发麻时伴有耳鸣耳聋,脉弦细尺脉弱,舌淡苔白。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