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的物理性质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切割绿豆大小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并迅速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现象浮, 熔, ,游, 响,红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问:若将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会生成铜么?2、与非金属反应Ⅰ、钠与氧气反应:钠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Na2O,而在氧气中燃烧则生成Na2O2。

Ⅱ、在氯气中燃烧:剧烈、产生白色的烟Ⅲ、和硫粉混合研磨:(火星四射、发生爆炸)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

三、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1、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2、钠的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食盐(NaCl)纯碱(Na2CO3· 10H2O)Na2SO4, NaNO3等。

3、钠的主要用途性质决定用途(1)、制Na2O2(2)、制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3)、高压钠灯(4)、还原稀有金属四、钠的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比较内容Na2O Na2O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氧的化合价—2价—1价(过氧离子O22—)电子式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生成条件通过钠的常温氧化生成通过钠的燃烧生成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2O==2NaOH 2Na2O2 + 2H2O==4NaOH + O2↑与CO2反应Na2O + CO2==Na2CO32Na2O2 + 2CO2==2Na2CO3 + O2与盐酸反应Na2O + 2HCl==2NaCl + H2O 2Na2O2+ 4HCl==4NaCl + 2H2O + O2↑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澄清石灰水碳酸钠 碳酸氢钠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 2CO 3 Na 2CO 3·10H 2ONaHCO 3 俗 名 纯碱、苏打—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 2CO 3小)色 态 白色粉末 无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热稳定性 稳定易失水、风化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H +CO 32-+2H +=CO 2↑+H 2O 较快,分步进行HCO 3-+H +=CO 2↑+H 2O 剧烈 NaOH不反应HCO 3-+OH —=CO 32-+H 2O 石灰水CO 32-+Ca 2+=CaCO 3↓石灰水足量:HCO 3-+Ca 2++OH -=CaCO 3↓+H 2O 石灰水不足: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CO 32-BaCl 2 CO 32-+Ba 2+=BaCO 3↓ 不反应(若再加NaOH ,则有沉淀)CO 2 NaCO 3+CO 2+H 2O=2NaHCO 3不反应用途 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 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转化3.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Na2SO4·10H2O,俗名:芒硝,为无色晶体。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1专题2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汇总1. 钠的制取:2NaCl (熔融) 2Na +Cl 2↑2. 钠露置空气中变暗: 4Na+O 2=2Na 2O 钠的燃烧: 2Na+O 2Na 2O 2(淡黄色)3. 钠投入水中: 2Na+2H 2O=2NaOH+H 2↑ ( 2Na+2H 2O=2Na ++2OH –+H 2↑ )4. 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 2O+CuSO 4=Na 2SO 4+Cu(OH)2↓+H 2↑ (2Na+2H 2O+Cu 2+-=2Na ++Cu(OH)2↓+H 2↑ )5. 钠与熔融的TiCl 4反应: 4Na +TiCl 4(熔融) 4NaCl +Ti6. 过氧化钠与水:2Na 2O 2+2H 2O=4NaOH+O 2↑ ( 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7. 少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 2=Na 2CO 3+H 2O ( 2OH – +CO 2= CO 32–+H 2O ) 足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CO 2=NaHCO 3 ( OH – +CO 2=HCO 3- )8.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CH 3COOH+OH - =CH 3COO - +H 2O )9.碳酸钠与酸的反应:Na 2CO 3+HCl =NaCl+ NaHCO 3(酸少量) ( CO 32–+ H += HCO 3-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酸足量) (CO 32–+ 2H +=CO 2↑+H 2O )10. CO 2通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 CO 32–+H 2O+CO 2=2HCO 3- )11.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12.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HCO 3+ HCl =NaCl+H 2O+CO 2↑ ( HCO 3- + H + =CO 2↑+H 2O )13. 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NaHCO 3+NaOH= Na 2CO 3 + H 2O ( HCO 3-+OH -=CO 32–+H 2O )14. 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NaHCO 3+Ca(OH)2(过量)=CaCO 3↓+NaOH+H 2O2NaHCO 3+Ca(OH)2(少量)=CaCO 3↓+Na 2CO 3+H 2O15. 镁的制取: MgCl 2(熔融) Mg +Cl 2↑ 16. 镁在N 2中燃烧: 3Mg+N 2 点燃2Mg 3N 217. 镁在CO 2中燃烧: 2Mg+CO 2点燃2MgO+C高温通电通电。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基本信息名称钠的性质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与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

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1. 引言《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是苏教版必修1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单元进行评课,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提供对该教材单元的全面了解和评估。

2. 教材内容2.1 单元主题与目标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钠和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形成与应用等内容。

该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钠、镁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2 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该单元的教材内容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和呈现:2.2.1 钠的性质与应用首先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钠的金属性质、活泼性和与水的反应等。

然后讲解了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钠的制取、钠作为防腐剂和熔剂的应用等。

2.2.2 镁的性质与应用接着介绍了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镁的金属性质、活泼性和与酸的反应等。

然后探讨了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镁作为轻合金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等。

2.2.3 钠和镁的化合物进一步介绍了钠和镁的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包括钠氯化物、碳酸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以及镁氯化物、氧化镁等镁的化合物。

2.3 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该单元对钠和镁及其化合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介绍。

学生可以了解到钠和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该单元也涉及了部分钠和镁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教学方法与学生活动3.1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演示、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3.2 学生活动的激发和引导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组织了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教材评价4.1 教材的内容设置教材对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设置合理。

钠镁铝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钠镁铝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Na 、Mg 、Al 、Fe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一、Na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Na 的反应 1、钠和水反应:方程式: 2Na+2H 2O=2NaOH+H 2↑ 离子方程式: 2Na+2H 2O=2Na +2OH -+H 2↑ 2.钠分别和氧气、硫、氯气: 2Na+O 2点燃Na 2O 2 (或加热) 4Na+O 2 = 2Na 2O2Na+S =Na 2S 2Na+Cl 2 点燃2NaCl3.钠分别和盐酸(或硫酸)、醋酸方程式: 2Na+2HCl=2NaCl+H 2↑ 离子方程式: 2Na+2H +=2Na ++H 2↑ 方程式: 2Na+H 2SO 4=Na 2SO 4+H 2↑ 离子方程式: 2Na+2H +=2Na ++H 2↑方程式:2Na+2CH 3COOH=2CH 3COONa+H 2↑ 离子方程式: 2Na+2CH 3COOH=2CH 3COO -+2Na ++H 2↑ 4.钠分别和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方程式: 2Na +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离子方程式: 2Na +2H 2O+Cu 2+=Cu(OH)2↓+2Na ++H 2↑ 方程式: 6Na +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离子方程式: 6Na +6H 2O+2Fe 3+=2Fe(OH)3↓+6Na ++3H 2↑(2)Na 的氧化物反应 1.氧化钠分别与水、盐酸方程式: Na 2O+H 2O=2NaOH 离子方程式: Na 2O+H 2O=2Na ++2OH - 方程式: Na 2O+2HCl=2NaCl+H 2O 离子方程式: Na 2O+2H +=2Na ++H 2O 2.过氧化钠分别与盐酸、水方程式: 2Na 2O 2+4HCl=4NaCl+2H 2O+O 2↑ 离子方程式: 2Na 2O 2+4H + =4Na ++2H 2O+O 2↑ 方程式: 2Na 2O 2+2H 2O=4NaOH+O 2↑ 离子方程式: 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3.过氧化钠分别与二氧化碳: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Na 2CO 3、NaHCO 3盐的反应1.分别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鉴别固体Na 2CO 3、NaHCO 3的方法)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少量(或过量)的盐酸反应少量的盐酸时:Na 2CO 3+HCl =NaHCO 3 +NaCl CO 32-+H +=HCO 3-NaHCO 3+HCl =NaCl+CO 2↑+H 2O HCO 3-+H +=CO 2↑+H 2O过量的盐酸时:Na2CO3+2HCl=2NaCl+CO2↑+H2O CO32-+2H+=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 HCO3-+H+=CO2↑+H2O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少量(或过量)的醋酸反应少量的醋酸时:Na2CO3+CH3COOH=NaHCO3+CH3COONaCO32-+ CH3COOH=HCO3-+ CH3COO-NaHCO3+CH3COOH=CH3COONa+CO2↑+H2OHCO3-+ CH3COOH=CO2↑+H2O+ CH3COO-过量的醋酸时:Na2CO3+2CH3COOH=2CH3COONa+ CO2↑+H2OCO32-+ 2CH3COOH=2CH3COO-+CO2↑+H2ONaHCO3+CH3COOH=CH3COONa+CO2↑+H2OHCO3-+ CH3COOH=CO2↑+H2O+ CH3COO-4.二氧化碳通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或通入到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CO2+ Na2CO3+H2O=2 NaHCO3CO2+CO32-+H2O=2 HCO3-或 CO2+ Na2CO3+H2O=2 NaHCO3↓ CO2+2Na++CO32-+H2O=2 NaHCO3↓5.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离子方程式: CO32-+ Ca2+=CaCO3↓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6. 碳酸氢钠与少量(或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类似:澄清石灰水可以改为氢氧化钡溶液)少量澄清石灰水:2NaHCO3+Ca(OH)2=2H2O+CaCO3↓+ Na2CO32 HCO3-+Ca2++2OH-=2H2O+CaCO3↓+ CO32-过量澄清石灰水:NaHCO3+Ca(OH)2=H2O+CaCO3↓+ NaOHHCO3-+Ca2++OH-=H2O+CaCO3↓7.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方程式: NaHCO3+ NaOH=Na2CO3+ H2O 离子方程式: HCO3-+OH-=H2O+CO32-8.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钠、电解饱和食盐水(注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NaCl(熔融)=Na+Cl2↑ 2NaCl+2H2O 电解Cl2↑+H2↑+2NaOH 2Cl-+2H2O电解Cl2↑+H2↑+2OH-9.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滴2滴酚酞试液都呈色,为什么(用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溶液呈红色CO32-+H2O HCO3-+OH-溶液呈碱性HCO3-+H2O H2CO3+ OH-溶液呈碱性二、Mg 、Al 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Mg 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2MgO 3Mg +N 2 Mg 3N 2 2Mg + CO 2 2MgO + C 2.镁能溶解在氯化铵溶液中Mg + 2NH 4Cl = MgCl 2 + H 2↑+ NH 3↑ Mg + 2NH 4+= Mg 2++ H 2↑+ NH 3↑ (2) Al 的反应3.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可以直接存放在空气中,用简单的文字和方程式说明:4Al+3O 2=2Al 2O 3 在铝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铝和空气隔绝。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2.钠的氧化物及性质比较3N a 2CO 3与Na HC O 3的性4、焰色反应(1)定义:许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实验步骤:a.点燃酒精灯(一点)b.将铂丝放入稀盐酸中清洗,在放到火焰上灼烧,直至火焰呈现原 来的颜色(二洗烧)c.用铂丝蘸取固体或液体待测物,灼烧、观察。

若是钾元素,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三蘸烧)。

d.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放在火焰上烧至原色,放回原处(四洗烧)。

二、镁及其重要化合物1.镁的性质化学名称 镁物理性质 硬度及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的银白色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表面均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化学 性 质 化 学 性 质 与氧气反应 2Mg+O 2 →2MgO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Mg+Cl 2 MgCl 2与水反应 Mg+2H 2OM g (O H )2+H 2↑与酸反应 Mg+2H +=Mg 2++H 2↑与碱反应 不反应 与盐反应 Mg+Cu 2+= Mg 2++Cu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CO 2 2MgO+C制取① 煅烧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 加入海水沉淀池中 ③ 沉淀与盐酸反应 ④ 蒸发结晶电解(三)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式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 2CO 3小)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H + CO 32-+H +=HCO 3- CO 32-+2H +=CO 2↑+H 2O 分步进行HCO 3-+H +=CO 2↑+H 2O OH - 不反应 HCO 3-+OH —=CO 32-+H 2O石灰水 CO 32-+Ca 2+=CaCO 3↓ 石灰水足量:HCO 3-+Ca 2++OH -=CaCO 3↓+H 2O石灰水不足: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CO 32-BaCl 2 CO 32-+Ba 2+=BaCO 3↓ 不反应(若再加NaOH ,则有沉淀)CO 2 NaCO 3+CO 2+H 2O=2NaHCO 3 不反应用途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转化点燃 点燃1、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2. 铝的性质: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铝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2)Al(OH)3+NaOH ======== Na[Al(OH)4]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 2O 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定)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定)

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钠及其化合物一、钠1、钠在氧气中燃烧:2Na+O 2Na2O22、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2NaCl3、钠常温条件下和氧气反应:4Na+O 22Na2O4、钠和硫共热:2Na+S Na2S5、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6、钠和稀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2Na+2H +2Na++H2↑7、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SO4+2H2O Na2SO4+Cu(OH)2↓+H2↑2Na+Cu2++2H2O2Na++Cu(OH)2↓+H2↑8、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钠:6Na+2AlCl3+6H2O6NaCl+2Al(OH)3↓+3H2↑6Na+2Al3++6H2O6Na++Al(OH)3↓+3H2↑9、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钠:4Na+AlCl3+2H2O NaAlO2+3NaCl+2H2↑4Na+Al3++2H2O4Na++AlO2-+2H2↑10、钠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氯化钛反应:4Na+TiCl 44NaCl+Ti二、氧化钠1、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H2O=2NaOHNa2O+H2O2Na++2OH-2、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 2Na2CO33、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Na2O+2H +2Na++H2O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氧化钠:Na2O+CuSO4+H2O Cu(OH)2↓+Na2SO4Na2O+Cu2++H2O Cu(OH)2↓+2Na+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钠:3Na2O+2AlCl3+3H2O2Al(OH)3↓+6NaCl3Na2O+2Al3++3H2O===2Al(OH)3↓+6Na+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钠:2Na2O+AlCl 3NaAlO2+3NaCl2Na2O+Al3+AlO2-+4Na+三、过氧化钠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 22Na2CO3+O2↑3、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2Na2O2+4H +4Na++2H2O+O2↑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2Na2O2+2CuSO4+2H2O===2Cu(OH)2↓+2Na2SO4+O2↑2Na2O2+2Cu2++2H2O2Cu(OH)2↓+4Na++O2↑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6Na2O2+4AlCl3+6H2O4Al(OH)3↓+12NaCl+3O2↑6Na2O2+4Al3++6H2O4Al(OH)3↓+12Na++3O2↑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2Na2O2+AlCl3+2H2O NaAlO2+3NaCl+O2↑2Na2O2+Al3++2H2O AlO2-+4Na++O2↑7、过氧化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4Na2O2+4FeSO4+6H2O===4Fe(OH)3↓+4Na2SO4+O2↑4Na2O2+4Fe2++6H2O4Fe(OH)3↓+8Na++O2↑四、氢氧化钠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2、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NaOH NaCl+NaClO+H2OCl2+2OH -Cl-+ClO-+H2O3、氯气通入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3Cl2+6NaOH5NaCl+NaClO3+3H2O3Cl2+6OH -5Cl-+ClO3-+3H2O4、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3S+6NaOH2Na2S+Na2SO3+3H2O3S+6OH -2S2-+SO32-+3H2O5、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Si+2NaOH+H2O Na2SiO3+2H2↑Si+2OH-+H2O SiO32-+2H2↑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 -2AlO2-+H2O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 2Na2CO3+H2O2OH-+CO 2CO32-+H2O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 2NaHCO3 OH-+CO 2HCO3-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2NaOH+SO 2Na2SO3+H2O2OH-+SO 2SO32-+H2O1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NaOH+SO 2NaHSO3 OH-+SO 2HSO3-11、五氧化二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P2O5+6NaOH2Na3PO4+3H2OP2O5+6OH -2PO43-+3H2O 12、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2NaOH NaNO2+NaNO3+H2O2NO2+2OH -NO2-+NO3-+H2O1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NO+NO2+2OH -2NO2-+H2O14、将二氧化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2NaOH+SiO 2Na2SiO3+H2O2OH-+SiO 2SiO32-+H2O15、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2NaOH Na2SO4+H2OSO3+2OH -SO42-+H2O16、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l+NaOH NaCl+H2O H++OH -H2O 17、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CH3COOH+OH -CH3COO-+H2O1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硫化氢:H2S+2NaOH Na2S+2H2OH2S+2OH -S2-+2H2O1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硫化氢:H2S+NaOH NaHS+H2OH2S+OH -HS-+H2O20、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O4+2NaOH Na2SO4+2H2OH++OH -H2O21、磷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3PO4+3NaOH Na3PO4+3H2OH3PO4+3OH -PO43-+3H2O22、将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NaOH NaAlO2+2H2OAl(OH)3+OH -AlO2-+2H2O23、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AgNO3+NaOH AgOH ↓+NaNO3Ag++OH -AgOH ↓2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 Na2SO4+Cu(OH)2↓Cu2++2OH -Cu(OH)2↓25、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Cl3+3NaOH Fe(OH)3↓+3NaClFe3++3OH -Fe(OH)3↓2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3NaOH Al(OH)3↓+3NaClAl3++3OH -Al(OH)3↓27、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4NaOH NaAlO2+3NaCl+2H2OAl3++4OH -AlO2-+2H2O28、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NH4Cl+NaOH NaCl+NH3↑+H2ONH4++OH -NH3↑+H2O29、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NH4HCO3+NaOH NaHCO3+NH3↑+H2ONH4++OH -NH3↑+H2O30、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NH4HCO3+2NaOH Na2CO3+NH3↑+2H2ONH4++HCO3-+OH -CO32-+NH3↑+2H2O 31、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aHCO3+NaOH Na2CO3+H2OHCO3-+OH -CO32-+H2O32、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Ca2++HCO3-+OH -CaCO3↓+H2O33、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2NaOH CaCO3↓+Na2CO3+2H2O 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34、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HCO3)2+2NaOH Mg(OH)2↓+2NaHCO3Mg2++OH -Mg(OH)2↓35、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HCO3)2+4NaOH Mg(OH)2↓+Na2CO3+2H2O Mg2++2HCO32-+4OH -Mg(OH)2↓+2CO32-+2H2O五、氯化钠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NaCl+AgNO 3AgCl↓+NaNO3Cl-+Ag +AgCl ↓2、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NaCl+H2SO 4Na2SO4+2HCl↑3、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2Cl-+2H2O2OH-+H2↑+Cl2↑4、电解氯化钠的熔融液:2NaCl2Na+Cl2↑六、碳酸钠1、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CO32-+Ca2+CaCO3↓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2CO3+BaCl 2BaCO3↓+2NaClCO32-+Ba2+BaCO3↓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Na2CO3+H2O NaHCO3+NaOHCO32-+H2O HCO3-+OH-4、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的盐酸:Na2CO3+HCl NaHCO3+NaClCO32-+H +HCO3-5、碳酸钠溶液滴入足量的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CO32-+2H +CO2↑+H2O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7、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8、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2Na++CO32-+CO2+H2O2NaHCO3↓9、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2CO3+2AlCl3+3H2O===2Al(OH)3↓+6NaCl+3CO2↑3CO32-+2Al3++3H2O2Al(OH)3↓+3CO2↑10、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3Na2CO3+2FeCl3+3H2O===2Fe(OH)3↓+6NaCl+3CO2↑3CO32-+2Fe3++3H2O2Fe(OH)3↓+3CO2↑七、碳酸氢钠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NaHCO3+H2O H2CO3+NaOHHCO3-+H2O H2CO3+OH-2、碳酸氢钠溶液滴入盐酸:NaHCO3+HCl NaCl+CO2↑+H2OHCO3-+H +CO2↑+H2O3、碳酸氢钠溶液滴入醋酸:NaHCO3+CH3COOH CH3COONa+CO2↑+H2O HCO3-+CH3COOH CH3COO-+CO2↑+H2O4、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HCO3+AlCl 3Al(OH)3↓+3NaCl+3CO2↑3HCO3-+Al3+Al(OH)3↓+3CO2↑5、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3NaHCO3+FeCl 3Fe(OH)3↓+3NaCl+3CO2↑3HCO3-+Fe3+Fe(OH)3↓+3CO2↑6、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aHCO3+NaOH Na2CO3+H2OHCO3-+OH -CO32-+H2O7、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NaHCO3+Ca(OH)2 =CaCO3↓+NaOH+H2OCa2++HCO3-+OH -CaCO3↓+H2O8、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2NaHCO3+Ca(OH)2 =CaCO3↓+Na2CO3+2H2O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9、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Na2CO3+CO2↑+H2O镁及其化合物一、镁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 22MgO2、镁在氯气中燃烧:Mg+Cl 2MgCl23、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 2Mg3N2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2MgO+C5、镁与硫共热:Mg+S MgS6、镁与水共热:Mg+2H2O Mg(OH)2+H2↑7、镁和盐酸反应:Mg+2HCl MgCl2+H2↑Mg+2H +Mg2++H2↑8、镁和醋酸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H2↑Mg+2CH3COOH2CH3COO-+Mg2++H2↑9、镁和氯化铵溶液反应:Mg+2NH4Cl MgCl2+2NH3↑+H2↑Mg+2NH4+Mg2++2NH3↑+H2↑10、将少量的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Mg+2FeCl 32FeCl2+MgCl2Mg+2Fe3+Mg2++2Fe2+11、将过量的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2FeCl 33MgCl2+2Fe3Mg+2Fe3+3Mg2++2Fe12、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Mg+CuSO 4MgSO4+CuMg+Cu2+Mg2++Cu 13、镁和浓硫酸反应:Mg+2H2SO 4MgSO4+SO2↑+2H2O14、镁和浓硝酸反应:Mg+4HNO 3Mg(NO3)2+2NO2↑+2H2OMg+4H++2NO3-Mg2++2NO2↑+2H2O15、镁和稀硝酸反应:3Mg+8HNO 33Mg(NO3)2+2NO ↑+4H2O3Mg+8H++2NO3-Mg2++2NO ↑+4H2O二、氧化镁1、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2HCl MgCl2+H2OMgO+2H +Mg2++H2O2、氧化镁和醋酸反应:MgO+2CH3COOH(CH3COO)2Mg+H2OMgO+2CH3COOH Mg2++2CH3COO-+H2O3、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O+2NH4Cl MgCl2+2NH3↑+H2OMgO+2NH4+Mg2++2NH3↑+H2O 4、氧化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O+2FeCl3+3H2O3MgCl2+2Fe(OH)33MgO+2Fe3++3H2O3Mg2++2Fe(OH)3三、氢氧化镁1、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Mg(OH)2+2HCl MgCl2+2H2OMg(OH)2+2H +Mg2++2H2O2、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Mg(OH)2+2CH3COOH2CH3COO-+Mg2++2H2O3、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OH)2+2NH4Cl MgCl2+2NH3↑+2H2OMg(OH)2+2NH4+Mg2++2NH3↑+2H2O4、氢氧化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OH)2+2FeCl 33MgCl2+2Fe(OH)33Mg(OH)2+2Fe3+3Mg2++2Fe(OH)35、氢氧化镁受热分解:Mg(OH)2MgO+H2O四、氯化镁1、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MgCl2+2AgNO 32AgCl ↓+Mg(NO3)2Cl-+Ag +AgCl ↓2、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MgCl2+2NaOH=Mg(OH)2↓+2NaClMg2++2OH -Mg(OH)2↓3、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2NH3·H2O Mg(OH)2↓+2NH4ClMg2++2NH3·H2O Mg(OH)2↓+2NH4+4、氯化镁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MgCl2+2NaAlO2+4H2O==Mg(OH)2↓+2Al(OH)3↓+2NaCl Mg2++2AlO2-+4H2O Mg(OH)2↓+2Al(OH)3↓5、电解氯化镁的熔融液:MgCl 2Mg+Cl2↑6、电解氯化镁的溶液:MgCl2+2H2O Mg(OH)2↓+H2↑+Cl2↑Mg2++2Cl-+2H2O Mg(OH)2↓+H2↑+Cl2↑五、碳酸镁1、碳酸镁与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CO2↑+H2OMgCO3+2H+===Mg2++CO2↑+H2O2、碳酸镁与醋酸溶液反应:MgCO3+2CH3COOH===(CH3COO)2Mg+CO2↑+H2O MgCO3+2CH3COOH===2CH3COO-+Mg2++CO2↑+H2O 3、碳酸镁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MgCO3+CO2+H2O===Mg(HCO3)2MgCO3+CO2+H2O===Mg2++2HCO3-4、碳酸镁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CO3+2FeCl3+3H2O===3MgCl2+2Fe(OH)3↓+3CO2↑3MgCO3+2Fe3++3H2O===3Mg2++2Fe(OH)3↓+3CO2↑5、碳酸镁加入氯化铵溶液中:MgCO3+2NH4Cl===MgCl2+2NH3↑+CO2↑MgCO3+2NH4+===Mg2++2NH3↑+CO2↑6、碳酸镁高温煅烧:MgCO3高温MgO+CO2↑六、碳酸氢镁1、碳酸氢镁与盐酸反应:Mg(HCO3)2+2HCl===MgCl2+2CO2↑+2H2OHCO3-+H+===CO2↑+H2O2、碳酸氢镁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HCO3)2+2NaOH===Mg(OH)2↓+2NaHCO3Mg2++2OH-===Mg(OH)2↓3、碳酸氢镁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HCO3)2+4NaOH===Mg(OH)2↓+Na2CO3+2H2OMg2++2HCO 3-+4OH-===Mg(OH)2↓+2CO32-+2H2O 4、碳酸氢镁与澄清石灰水反应:Mg(HCO 3)2+2Ca(OH)2===Mg(OH)2↓+2CaCO3↓+2H2O Mg2++2HCO 3-+2Ca2++4OH-===Mg(OH)2↓+2CaCO3↓+2H2O5、碳酸氢镁受热分解:Mg(HCO3)2△MgCO3↓+CO 2↑+H2O 铝及其化合物一、铝1、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2O32、铝在氯气中燃烧:2Al+3Cl 22AlCl33、铝和硫共热:2Al+3S Al2S34、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2Al+6H +2Al3++3H2↑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 +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6、铝和浓硫酸共热:2Al+6H2SO4Al2(SO4)3+3SO2↑+6H2O7、铝和浓硝酸共热:Al+6HNO3Al(NO3)3+3NO2↑+3H2OAl+6H++3NO3-Al3++3NO2↑+3H2O8、铝和稀硝酸反应:Al+4HNO3Al(NO3)3+NO ↑+2H2OAl+4H++NO3-Al3++NO ↑+2H2O8、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3AgNO3Al(NO3)3+3AgAl+3Ag+Al3++3Ag9、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2Al+3Cu2+2Al3++3Cu10、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l+Fe2O3Al2O3+2Fe11、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8Al+3Fe3O44Al2O3+9Fe12、铝和氧化铜高温共热:2Al+3CuO Al2O3+3Cu13、铝和二氧化锰高温共热:4Al+3MnO22Al2O3+3Mn二、氧化铝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Al2O3+3H2SO 4Al2(SO4)3+3H2OAl2O3+6H +2Al3++3H2O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 -2AlO2-+H2O3、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2Al2O 34Al+3O2↑三、氢氧化铝1、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Al(OH)3+3H2SO4Al2(SO4)3+6H2OAl(OH)3+3H+Al3++3H2O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 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3、加热氢氧化铝:2Al(OH)3Al2O3+3H2O四、硫酸铝1、硫酸铝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Al2(SO4)3+3BaCl22AlCl3+3BaSO4↓SO42-+Ba2+BaSO4↓2、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Al2(SO4)3+6H2O2Al(OH)3+3H2SO4Al3++3H2O Al(OH)3+3H+3、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6NaOH3Na2SO4+2Al(OH)3↓Al3++3OH-Al(OH)3↓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Al3++4OH-AlO2-+2H2O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2(SO4)3+3Ba(OH)22Al(OH)3↓+3BaSO4↓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6、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2(SO4)3+4Ba(OH)2Ba(AlO2)2+3BaSO4↓+4H2O2Al3++3SO42-+3Ba2++8OH-==2AlO2-+3BaSO4↓+4H2O 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3Ba(OH)2+2KAl(SO4)22Al(OH)3↓+3BaSO4↓+K2SO4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8、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9、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 Al(OH)3↓+3NH4+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2Al3++3CO32-+3H2O2Al(OH)3↓+3CO2↑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Al3++3HCO3-Al(OH)3↓+3CO2↑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Al2(SO4)3+3Na2S+6H2O==2Al(OH)3↓+3Na2SO4+3H2S↑2Al3++3S2-+6H2O2Al(OH)3↓+3H2S ↑1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Al2(SO4)3+6NaHS+6H2O==2Al(OH)3↓+3Na2SO4+6H2S↑Al3++3HS-+3H2O Al(OH)3↓+3H2S ↑1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Al2(SO4)3+3Na2SiO3+6H2O==2Al(OH)3↓+3Na2SO4+3H2SiO3↓2Al3++3SiO32-+6H2O2Al(OH)3↓+3H2SiO3↓1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Al3++AlO2-+6H2O4Al(OH)3↓五、偏铝酸钠1、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NaAlO2+2H2O AI(OH)3+NaOHAlO2-+2H2O Al(OH)3+OH-冰晶石电解2、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2-+H++H2O Al(OH)3↓3、向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NaAlO2+4HCl NaCl+AlCl3+2H2OAlO2-+4H+Al3++2H2O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2AlO2-+CO2+3H2O2Al(OH)3↓+CO32-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AlO2-+CO2+2H2O Al(OH)3+HCO3-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Al3++AlO2-+6H2O4Al(OH)3↓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2+NH4Cl+H2O Al(OH)3↓+NaCl+NH3↑AlO2-+NH4++H2O Al(OH)3↓+NH3↑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3NaAlO2+FeCl3+6H2O===3Al(OH)3↓+Fe(OH)3↓+3NaCl 3AlO2-+Fe3++6H2O3Al(OH)3↓+Fe(OH)3↓。

镁及其化合物 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镁及其化合物 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以钠元素为核心的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掌握金属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碱金属元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化学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认识碱金属、镁的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具体化学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科学的重要,认识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科学品质: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设计实验、探究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和探究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金属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引言】下面我们复习碱金属及其化合物。

【板书】一、碱金属元素【过渡】碱金属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这可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方面给予解释。

【提问】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板书】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倾听,领会复习思路:结构→性质讨论、回忆所学知识,归纳完善知识结构。

充分讨论归纳如下:【投影】【板书】碱金属单质有强的还原性,结构决定性质【引言】金属钠是碱金属族元素的代表,请回忆它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2.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板书】(1)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投影】金属钠的主要性质【过渡】请将金属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画成网络图的形式。

【板书】(2)金属钠及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2Na+O2Na2O22Na+2H2O=2NaOH+H2↑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回忆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构建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1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Na +的结构示意图:( )(2)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 )(3)标准状况下,5.6LO 2与适量Na 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 A ( )(4)1 mol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 或Na 2O 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 A ( )(5)钠与水反应:Na +2H 2O===Na ++2OH -+H 2↑( )(6)NaOH O Na Na OH O −−→−−→−2222 ( )(7)222O Na Na NaCl Oaq −→−−−→−电解 ( )(8)钠的金属性比钾强,所以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 K ↑+NaCl )( )(9)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考点二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Na 2O 2的电子式:( )(2)H 2O 2的电子式: H +H +2-( ) (3)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离子方程式: ( )(4)Na 2O 2+H 2O===2Na ++2OH -+O 2↑( )(5)( )(6)Na 2O 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7)1 mol Na 2O 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 A( )(8)常温常压下,1 mol NaHSO 4晶体中含有2N A 个离子 ( )(9)1 mol·L-1的NaOH 溶液中含Na +数目为N A( )(10)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11)Na 2O 2能分别与H 2O 、CO 2反应,可用作供氧剂 ( )(12)CaO 2能与水缓慢释放O 2,可用作供氧剂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 2++2OH -===CaCO 3↓+CO 2-3+2H 2O( )(2)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2↑+H 2O( )(3)NaHCO 3能与碱反应,所以是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4)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5)饱和NaCl(aq)――→NH 3,CO 2NaHCO 3――→△Na 2CO 3( )(6)图2装置: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 3COOH>H 2CO 3>C 6H 5OH图1 图2 图32、选择题( )(1)下列关于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热稳定性:NaHCO 3<Na 2CO 3B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 3<Na 2CO 3C 、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 3<Na 2CO 3D 、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 :NaHCO 3<Na 2CO 3( )(2)将0.01 mol NaOH 和0.01 mol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 -1稀盐酸。

专题复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专题复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专题复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1.(2016·课标全国卷Ⅱ,12,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2.(2015·课标全国卷Ⅱ,13,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3.(2016·江苏化学,6,2分)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2014·福建理综,6,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5.(2013·安徽理综,12,6分)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2-4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2-4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6.(2015·山东理综,10,5分)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B.Na2O C.FeCl2D.SiO27.(2013·山东理综,9,5分)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硫酸C .盐酸D .稀硝酸8.(2016·浙江理综,27Ⅰ,6分)化合物Mg 5Al 3(OH)19(H 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2Mg 5Al 3(OH)19(H 2O)4=====△27H 2O ↑+10MgO +3Al 2O 3(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

钠镁及其化合物完整版课件

钠镁及其化合物完整版课件

(4)用乙装置实验,点燃气体产物时,是否需要检验纯度 否 (填“是”或 “否”)。 (5)按图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 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的关系是 b (填字母)。 ①用铝箔包住钠 ②用铜箔包住钠 a.二者收集的气体一样多 b.①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大 c.②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大
2CO2+2Na2O2 2Na2CO3+O2 Δm
2 mol
56 g
x mol
28x g
2H2O(g)+2Na2O2 4NaOH+O2 Δm
2 mol
4g
y mol
2y g
则2484xx
2 y 3.6
18y 11.6,解得:x=0.1,y=0.4,
M
r
=
11.6 0.1 0.4
=23.2。
方法技巧 Na2O2与H2O、CO2的反应规律
4.如图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为收集并检验气体产物,某兴趣小组将 甲装置改进成乙或丙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 2Na++2OH-+H2↑ 。
(2)按乙装置实验,液体添加完毕后,关闭活塞,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 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CD (填字母)。 A.钠块始终保持在a处,直至完全消失 B.钠沉入U形管b处而后又慢慢浮到a处 C.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 D.随着反应的进行,煤油与胶塞处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 E.最终钠块在煤油中燃烧起来 (3)乙装置中漏斗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储存反应过程中排出的水 。
解析 ①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镁沉淀,正确;②钠与硫 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得不到沉淀,错误;③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 气,反应放热且消耗水,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有白色沉淀氢 氧化钙析出,正确;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 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正确;⑤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铜蓝 色沉淀,错误;⑥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 水减少,有氯化钠析出,正确;⑦钠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铁红褐 色沉淀,错误。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新梦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第四步:“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意义:一是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二是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1)下列物质要用分子式表示:气体、难溶物、单质、氧化物、水、弱酸、弱碱。

(2)对于微溶物的处理A、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并标“↓”。

B、在反应物中有微溶物,若溶液是澄清的则要写成离子形式,若溶液是浑浊的则要成分子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4)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浓H2SO4与固体(Cu等)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5)注意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间是否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HCO3-不能与H+和OH-共存。

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注意隐含条件:(1)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Cu2+(浓溶液:绿色,稀溶液:蓝色)等。

(2)强酸性溶液中要考虑H+的大量存在(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强碱性溶液中要考虑 OH-的大量存在。

1、下列物质在水中部分电离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NaOHB、CH3COOHC、H2SO4D、CO2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H2和O2反应生成水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KClO3和MnO2混合共热制O2D、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3、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C、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4、某溶液加酚酞呈粉红色,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在此溶液中的是()A、K+B、Na+C、Ba2+D、Al3+5、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NO3-、CO32- B.K+、Na+、Br-、NO3-C.Ag+、Na+、Cl-、K+ D.NH4+、K+、NO3-、SO42-6、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K+、Fe2+、NO3-B、OH-、Cl-、Na+、NH4+C、Cu2+、NO3-、OH-、Cl-D、Mg2+、K+、Cl-、NO3-7、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OH-、NO3-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Fe2+、NO3-、Na+B、Ag+、NO3-、Cl-、K+C、K+、Ba2+、OH-、SO42-D、Cu2+、NH4+、Br-、OH-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l-、CO32-B、Ba2+、K+、OH-、NO3-C、H+、Al3+、NH4+、SO42-D、Na+、Ca2+、Cl-、HCO3-10、在无色透明呈强碱性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AlO2-、NO3-、I-B、K+、CO32-、SO42-、MnO4-C、Na+、Cl-、CO32-、SO42-D、K+、HCO3-、CO32-、NO3-11、在酸性溶液中,若含有大量的Mg2+、Fe2+,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Cl-B、NO3-C、SO42-D、OH-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氢氧化铜加入盐酸:OH-+H+H2O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 +2H+2Na+ +H2O + CO2↑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O2-+ 2H+=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14、下列各组中两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KOH与CH3COONH4,B a(O H)2与NH4ClB、HCl与Na2CO3,H2SO4与Na2CO3C、BaCl2与Na2SO4与Ba(O H)2与H2SO4D、Cu(O H)2和盐酸,Cu(O H)2和醋酸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 ↑+H2OB、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H2 ↑+Fe2+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 H)3↓D、钠投入水中:Na+H2O=Na++OH-+H2↑16、离子方程式BaCO3+2H+== CO2↑+H2O+ 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 ②H2SO4③HNO3④NaHSO4⑤CH3COOH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四、镁的提取及应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1)石灰乳的制备CaCO3高温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石灰乳)(2)沉淀1、写出制取Mg(OH)2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冶炼镁是采用电解无水MgCl2,而不采用电解MgO,原因是:3、写出MgCl2制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副产品可以制漂粉精,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主任审核批复教导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考纲要求: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 族元素(但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 2O 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以NaOH 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转化和制法。

5、焰色反应:知道Na (黄色)和K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命题规律:钠及其化合物(Na 2O 2、Na 2O 、NaOH 、Na 2CO 3、NaHCO 3)的性质是考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出现在选择题、推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中;碱金属与科学技术联系较多,如在电光源、光电管、核技术、贵重金属冶炼等方面。

复习方法1、表格化、网络化是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

2、掌握反应本质和原理,建立化学过程,寻找比例关系式,是解题的重要思路。

必备知识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低,密度小(ρ<1,比水轻),硬度小,用小刀可以切。

(2)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特点:Na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Na -e -=Na +,易失去1e -,表现出强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①与非金属反应 2Na +Cl 2点燃2NaCl 2Na +S△Na 2S 4Na +O 2==Na 2O 2Na +O 2△Na 2O 2②与H 2O 反应2Na +2H 2O =2NaOH +H 2↑ (浮、游、熔、响、红-加酚酞) 分析上面这个反应的电子得失情况及氧化剂、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本质上是Na 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 Na 应保存在煤油中,不能保存在CCl 4中。

一块钠放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Na 2O 、NaOH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 Na 2CO 3·10H 2O 无水Na 2CO 3 其他:Na 与乙醇反应: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比钠与水反应缓慢) Na 与苯酚反应:2Na +C 6H 5OH 2C 6H 5ONa +H 2↑ ③与酸反应2Na +2HCl =2NaCl +H 2↑ 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与盐溶液反应 Na 与CuSO 4溶液:2Na +2H 2O =2NaOH +H 2↑ 2NaOH +CuSO 4=C u (O H )2↓+Na 2SO 4 本质:先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讲

Mg在 中燃烧:镁条剧烈燃烧, Mg在CO2中燃烧: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 色固体, 色固体,瓶内壁有黑色物质附着
(二)4、Mg+Cl2 、
点燃
MgCl2
5、Mg和酸反应(HCl、H2SO4) 、 和酸反应 和酸反应( 、 Mg+2H+ Mg2++H2↑ 6、Mg和沸水反应 、 和沸水反应

Mg+2H2O

浮 熔 游 响 红



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Na熔点低 低于100 熔点低( 100℃ 反应放热,Na熔点低(低于100℃) 生成气体推动小球 生成气体 生成物质呈碱性
失2e-
2 Na + 2 H 2O = 2 NaOH + H 2 ↑
得2e-
标出电子得失, 标出电子得失, 写出离子方程式
2 Na + 2 H 2O = 2 Na + 2OH + H 2 ↑
HCO3 +H ==CO2 ↑ +H2O
3、与CaCl2反应 、
Na2CO3+CaCl2==CaCO3↓+2NaCl Ca2++CO32-==CaCO3↓ NaHCO3+CaCl2→ ×
4、与石灰水反应 、
Na2CO3+Ca(OH)2==CaCO3↓+2NaOH 足量NaHCO3与Ca(OH)2反应: 反应: 足量 2NaHCO3+Ca(OH)2==CaCO3↓+2H2O+Na2CO3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少量时: 当NaHCO3少量时: Ca2++ HCO3-+ OH-== CaCO3↓+H2O Ca(OH)2+ NaHCO3== CaCO3↓+H2O+NaOH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教案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教案

本文将探讨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元素及其关键化学反应。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钠和镁的基本概述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1,它属于第一周期,第3族元素。

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易于导电,也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

镁是一种轻金属,具有热和导电性,不溶于水。

镁是一种地球皮层中常见的元素,成矿量较大。

钠和镁都是相对较常见的元素,对人类生产和消费都有重要影响。

2.钠和镁的物理化学性质钠和镁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与它们的电子结构相关。

钠有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外层电子,这是因为这个电子非常容易被赋予额外的电子,而且这个电子结构会很快变化。

由于这个原因,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

在水中,钠会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钠氢氧化物。

镁具有类似的性质,不过它比钠更加稳定。

镁的电子结构非常容易接受额外的电子,因此它也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在水中,镁也会与水反应,不过反应非常缓慢,因为镁与水甚至不会形成氢氧化物。

镁在空气中也能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

3.钠镁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钠镁化合物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钠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因为它可以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还能耐高温和高压力。

钠镁化合物还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这使它们在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钠和镁的氢氧化物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钠氢氧化物是一种极强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的化合物,而且在水中很容易溶解。

镁氢氧化物虽然也是弱碱性物质,但它溶解在水中的速率非常缓慢。

4.钠和镁的关键化学反应钠和镁还具有许多关键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应是与卤素的反应。

钠和镁可以与卤素发生放热反应,形成氯化物。

氯化钠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化合物,在食品及其他工业应用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实验:通过以下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一:钠和水的反应将一小块钠挑出来,将其轻轻放入装有几毫升水的试管中。

观察到钠和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颜色和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乘车策马之人,能以步趋为乐,或经山水之胜,或逢花柳之妍,或遇戴笠之贫交,或见负薪之高士,欣然止驭,徒步为欢,有时安车而待步,有时安步以当车……” 生活的种种在李渔手里均可成为艺术,制造乐趣和雅趣。霞客就不同了。他一生都在路上,踏青山,访绿水,用他的脚丈量着大地。“余久拟西游,迁延二载,老病将至,必难再迟。”《徐霞客游 记》中就是这般记录的。身体不适,一直在拖延,已拖两年,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没时间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背后无声地催促,他毅然决然地又踏上了征程。
徐霞客也记录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冰壶洞的奇景:
“乃攀隙倚空入其咽喉,忽闻水声轰轰。愈秉炬从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采。水坠石中,复不知从何流去。”

金华芥子园,有座李渔纪念馆。李渔与徐霞客,这两人都与金华有关,他们各有个性,对行走有着不同的理解。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对“行”是这样描述的:
徐霞客进洞的方式,与我们相似,他用浴盆,我们用船。几百年风与水的侵蚀,未曾让双龙洞有多少改变。眼前呈现的就是一片片的钟乳石,横在空中,如飞,如悬,又好像随时要坠落下来。真人 官网首页 洞内,曲径通幽,水石相连。幽暗斑斓的灯引导我们一直向前,忽上,忽下,来到一幽闭处,忽听到巨大的轰鸣声,如水闸大开。靠近那声音,一道飞帘从天而降,形成巨瀑。水翻涌,热烈,一刻 不停。站在水帘前,飞沫拂脸,水汽弥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