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2高考物理 磁场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与练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共50个) 人教课标版42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而楞次定律解决了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问题,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用于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而感应电流的大小只需运用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即可确定.因此,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 应一章的重点.另外,电磁感应的规律也是自感、交流电、变压器等 知识的基础.因而在电磁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要点深化—— 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1.因果关系:应用楞次定律实际上就是寻求电磁感应中的因果 关系.磁通量发生变化是原因,产生感应电流是结果,原因产生结果, 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原因.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2.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3.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的应用 (1)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2)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3)磁通量增加,线圈面积“缩小”,磁通量减小,线圈面积“扩 张”. (4)阻碍线圈自身电流的变化(自感现象).
图1
(1)公式Φ=BS的适用条件是闭合电路所在平面S与B垂直,当S与
B不垂直时,可以采用投影的方法,将面积S投影到与磁场垂直的方向
上,如图1所示,就可以得到计算磁通量的一般公式Φ=BS垂=BScosθ,
θ为闭合电路平面与垂直磁场方向间的夹角.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2)若磁感线沿相反方向穿过同一平面,且正向磁感线条数为Φ1、 反向磁感线条数为Φ2,则磁通量等于穿过该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磁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题后反思 由公式Φ=BS计算磁通量及磁通量的变化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强磁场. (2)式中的S是与磁场垂直的有效面积. (3)磁通量Φ为双向标量,其正负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是相同还是 相反. (4)磁通量的变化量(ΔΦ). ΔΦ是指穿过磁场中某一面的末态磁通量Φ2与初态磁通量Φ1的差 值,即ΔΦ=Φ2-Φ1.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与练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共50个) 人教课标版20
接触面相互间压力FN无直接关系.因而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
变性,变化性强是它的特点,其大小只能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 算,若为平衡态,静摩擦力将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求解;若为非平衡 态,可由动力学规律建立方程求解.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3.最大静摩擦力Ffm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
50 3 答案: N 3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B.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C.滑动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两物体之间有滑动摩擦力,则两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解析: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可能是静止的,如黑板擦在讲桌上滑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解析 ]
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拉力应克服最大静摩擦力,本题
最大静摩擦力为27 N,当外力由0增大到26 N的过程中,拉力小于最大
静摩擦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与拉力相等,即 f1 = 26
N;当拉力为30 N时,物体发生相对运动,从30 N减小到27 N的过程中, 拉力一直大于滑动摩擦力(25 N),所以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即f2 =μG=25 N. [答案] C
卡车最多对它施加两个力 ( 支持力 F1 和摩擦力 F2) ,由二力平衡条件知: F1 与 G抵消,但没有力与 F2抵消,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木 箱在F2的作用下,速度将发生变化,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与题意 矛盾,故B错C对;
图8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卡车刹车时,速度减小,假设木箱与卡车的接触面是光滑的,则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与练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共50个) 人教课标版36
答案:BC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题型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
[例2] 如图6,极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两极间距为1.6 cm.
(1)当两极间电势差为300 V时,一带负电的小球在距下板 0.8 cm 处静止.如果两极间电势差减小到60 V时,带电小球运动到极板上需 多长时间?
图6
高三总复习
——基础自测——
如图 1 所示, 从 F 处释放一个无初速度的电子向 B 板方向 运动,指出下列对电子运动的描述中错误 的是( 设电源电动势为 .. U)( )
图1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A.电子到达B板时的动能是U eV
B.电子从B板到达C板动能变化量为零
C.电子到达D板时动能是3U eV D.电子在A板和D板之间做往复运动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2)有关物理量
如图 2所示,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粒子以初速度 v0 沿中轴线
射入.
图2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l t= v0 . 在垂直场强方向做匀速运动: vx= v0, 穿越电场时间: Uq Eq 在电场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 = md . m Uql 离开电场时 y 方向分速度: vy= at= mdv0 . Uql2 1 2 离开电场时 y 方向上的位移: y= at2= 2mdv0 . 2 Uql vy 2 离开电场时偏转角 θ 的正切值: tanθ= = mdv0 . v0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知识点三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 ——知识回顾——
1.运动性质
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以速度 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电场时,
高三物理总复习红对勾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测试卷: 课时作业11含答案
课时作业11匀速圆周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如下图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的半径为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1,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r1r2n1D.从动轮的转速为错误!n1解析:皮带连接着两轮的转动,从主动轮开始顺时针转动沿着皮带到从动轮,可知从动轮是逆时针转动,则A错误,B正确.二轮转速之比满足错误!=错误!(线速度相等)得n2=错误!n1即C正确,D错误.答案:BC2.如下图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球体,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A.线速度B.角速度C.加速度D.轨道半径解析:地球上各点(除两极点)随地球一起自转,其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B正确;不同纬度的地方各点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不同,故D不正确;根据v=ωr,a=rω2可知,A、C 不正确.答案:B3.在光滑的圆锥漏斗的内壁,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紧贴着漏斗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小球A的位置在小球B的上方,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球的速率大于B球的速率B.A球的角速度大于B球的角速度C.A球对漏斗壁的压力大于B球对漏斗壁的压力D.A球的转动周期大于B球的转动周期解析:此题涉及物理量较多,当比较多个量中两个量的关系时,必须抓住不变量,而后才能比较变量.先对A、B两球进行受力分析,两球均只受重力和漏斗给的支持力F N。
如上图所示,对A球据牛顿第二定律:F N A sinα=mg①F N A cosα=m错误!=mω错误!r A②对B球据牛顿第二定律:F N B sinα=mg③F N B cosα=m错误!=mω错误!r B④由两球质量相等可得F N A=F N B,C项错.由②④可知,两球所受向心力相等.m错误!=m错误!,因为r A〉r B,所以v A〉v B,A项正确.mω错误!r A=mω错误!r B,因为r A〉r B,所以ωA<ωB,B项错误.又因为ω=错误!,所以T A>T B,D项是正确的.答案:AD4.错误!如下图所示,某种变速自行车有六个飞轮和三个链轮,链轮和飞轮的齿数如下表所示.前后轮直径为660 mm,人骑自行车行进速度为4 m/s时,脚踩踏板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最小值约为()名称链轮飞轮C.6。
【红对勾】2012高考物理 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课件
E′ Bvsinθ I′= = 是定值,A 对 B 错. R′ (1+sinθ)R
导体棒未离开 BC 时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 P=I2R 总 =I2(tanθ 1 + )Rx,P 与 x 成正比关系.导体棒在 AB、CD 平行导轨间运 cosθ 动时,消耗电功率 P′=I2· 总 ,I 一定,R 总一定,P′是定值,C R 错 D 对,选 A、D.
• [答案] AD
• 题后反思 • 解决图象问题的一般步骤 • (1)明确图象的种类,即是B-t图还是Φ-t图,或者E-t图、I-t图 等. • (2)分析电磁感应的具体过程. • (3)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确定方向对应关系. • (4)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牛顿定律等规律写出函数 关系式. • (5)根据函数关系式,进行数学分析,如分析斜率的变化、截距等.
• ——要点深化—— • • • • • 1.解决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的方法 (1)选择研究对象,即是哪一根导体棒或哪几根导体棒组成的系统; (2)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3)求回路中的电流大小; (4)分析其受力情况;
• (5)分析研究对象所受各力的做功情况和合外力做功情况,选定所要 应用的物理规律; • (6)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 2.明确两大研究对象及其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答案:(1)见解析中图 mgRsinθ (3) 2 2 BL
BLv (2) R
B2L2v gsinθ- mR
• 知识点四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 • ——知识回顾——
• 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 电磁感应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必定受到 安培力 的作 用,因此,要维持 感应电流 的存在,必须有“外力”克服安培力 做功,此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外力”克服安培 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当感应电流通 过用电器时,电能又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安培力做功的过程, 就是 电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红对勾】高考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单元综合测试五(机械能守恒定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B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C .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D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解析:阻力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所以A 正确.加速下降合外力向下,而减速下降合外力向上,所以B 错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则C 错误.时间相等,但物体下落距离不同,重力做功不等,所以D 错误.答案:A图12.如图1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而且不计空气阻力,则①物体到海平面时的势能为mgh ②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③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12mv 02+mgh④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12mv 0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B3.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 )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解析:由能量关系得:W f=ΔE p-ΔE kΔE p=W G故W G=W f+ΔE k.在此类题中,要务必搞清每一种力做功伴随着什么样的能量转化,然后运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答案:D4.一个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A.Δv=0 B.Δv=12 m/sC.W=0 D.W=10.8 J解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也是矢量,反弹后小球的速度与碰前速度等值反向,则速度变化量为Δv=-v-v=-2v(设碰前速度方向为正),其大小为2v=12 m/s,故B正确.反弹前、后小球的动能没有变化,即ΔE k=0.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受合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W=ΔE k=0,则C正确.答案:BC图25.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解析:由图知第1秒末、第3秒末、第7秒末速度大小关系:v 1=v 3=v 7,由题知W =12mv 12-0,则由动能定理得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W 2=12mv 32-12mv 12=0,故A 错;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W 3=12mv 52-12mv 32=0-12mv 12=-W ,故B 错;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W 4=12mv 72-0=12mv 12=W ,故C 对;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W 5=12mv 42-12mv 32=12m (12v 1)2-12mv 12=-0.75 W .故D 对. 答案:CD6.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 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 k 1,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E k 2,则E k 1E k 2为( ) A .0.13 B .0.3 C .3.33D .7.5解析:由G M 1m R 12=m v 12R 1得Ek 1=GM 1m2R 1由G M 地m R 地2=m ·v 地2R 地得Ek 2=GM 地m2R 地又已知M 1M 地=5 R 1R 地=1.5 则Ek 1Ek 2=103=3.33,故C 正确. 答案:C图37.如图3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 拉绳,使滑块从A 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 点上升至B 点和从B 点上升至C 点的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分别为W 1、W 2,滑块经B 、C 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 B 、E k C ,图中AB =BC ,则一定有( )A .W 1>W 2B .W 1<W 2C .E k B >E k CD .E k B <E k C解析: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绳中张力始终不变,而竖直向上的拉力在逐渐减小,故加速度在逐渐减小,动能的变化量在减小,因此,一定有W 1>W 2,选A.答案:A8.(2011·山东泰安)如图4,一物体从光滑斜面AB 底端A 点以初速度v 0上滑,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A 点上滑的初速度仍为v 0)( )图4A .若把斜面CB 部分截去,物体冲过C 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h B .若把斜面AB 变成曲面AEB ,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B 点 C .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D ,物体仍沿圆弧升高hD .若把斜面从C 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 点相切的圆弧状,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有可能仍为h解析:光滑斜面,系统机械能守恒,若把斜面CB 部分截去,物体从A 点运动到C 点后做斜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有水平方向的分速度,则物体上升不到h 高度.而变成曲面AEB 及从C 点以上部分弯成与C 点相切的圆弧状,物体到达最高点速度都可达到零,物体可达最大h 高度,而沿弯成圆弧形AD ,物体做圆周运动,到达最高点需有个最小速度故选项BD 正确.答案:BD图59.(2010·山东理综)如图5所示,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长为l 、质量为m 、粗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置于斜面上,其上端与斜面顶端齐平,用细线将物块与软绳连接,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直到软绳刚好全部离开斜面(此时物块未到达地面)在此过程中( )A .物块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 .软绳重力势能共减少了14mglC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软绳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D .软绳重力势能的减少小于其动能的增加与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解析:取斜面最高点为参考面,软绳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绳=mg ·l 2-mg ·l 2·sin30°=14mgl ,选项B 正确;物块向下运动,对物块,除重力以外,绳拉力对物块做负功,物块机械能减小,选项A 错误;设W 克为软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对系统由功能原理得ΔE p 绳+ΔE p 物=12mv2+12m 物v 2+W 克,又因为ΔE p 物>12m 物v 2,故选项C 错而D 对. 答案:BD图610.(2009·山东理综)图6所示为某探究活动小组设计的节能运输系统.斜面轨道倾角为30°,质量为M 的木箱与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36,木箱在轨道顶端时,自动装货装置将质量为m 的货物装入木箱,然后木箱载着货物沿轨道无初速滑下,当轻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自动卸货装置立刻将货物卸下,然后木箱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再重复上述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m =MB .m =2MC .木箱不与弹簧接触时,上滑的加速度大于下滑的加速度D .在木箱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解析: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为E p ,由功能关系,得: 下滑过程:(M +m )gh -μ(M +m )g cos θhsin θ=E p上滑过程:E p =Mg ·h +μMg cos θ·hsin θ解得m =2M ,故选项A 错B 对; 上滑时加速度:a 上=g sin θ+μg cos θ 下滑时加速度:a 下=g sin θ-μg cos θ 故选项C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内能,选项D 错误. 答案:B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图711.(2010·全国Ⅱ理综)利用图7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解析:(1)由Δs=aT2可知为测重物的加速度a,需要用米尺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选项C正确.(2)从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受力的角度思考误差原因.答案:(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12.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8,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图8(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A .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 .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 .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 .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 .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图9解析:(3)因为木板水平放置,故摩擦力没有被平衡掉,当小车速度最大时,F 弹=f ,故橡皮筋仍有弹力,处于伸长状态.答案:(1)交流 (2)D (3)B (4)GK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质量为500 t 的火车,以恒定功率沿平直轨道行驶,在3 min 内行驶1.45 km ,速度由18 km/h 增加到最大速度54 km/h ,求火车的功率(g =10 m/s 2).解析:由于整个过程中火车所受的牵引力不是恒力,因此加速度不是恒量,运动学中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不能用.可以由动能定理得W 牵+W 阻=12mv m 2-12mv 2①其中W 阻=-F f x ,W 牵是一个变力的功,但因该力的功率恒定,故可用W 牵=Pt 计算. 这样①式变为Pt -F f x =12mv m 2-12mv 2②又因达最大速度时F =F f ,故v m =PF f③ 联立解得P =600 kW. 答案:600 kW图1014.如图10所示,半径R =0.4 m 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 点,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C 点运动到A 点,物体从A 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 ,物体沿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 后做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 点,已知x AC =2 m ,F =15 N ,g 取10 m/s 2,试求:(1)物体在B 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此时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 (2)物体从C 到A 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解析:(1)设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为v ,由B 到C 做平抛运动,有2R =12gt 2,x AC =vt ,∴v=5 m/s由此时受力知F N +mg =mv 2R,∴F N =52.5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F N ′=52.5 N. (2)A 到B ,机械能守恒12mv A 2=12mv 2+2mgR由C 到A 应用动能定理可知(F -F f )x AC =12mv A 2所以,W f =-F f ·x AC =-9.5 J. 答案:(1)5 m/s 52.5 N (2)-9.5 J图1115.(201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如图11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θ=30°,物体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C 点.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光滑的定滑轮连接物体A 和B ,滑轮右侧绳子与斜面平行,A 的质量为2m ,B 的质量为m ,初始时物体A 到C 点的距离为L .现给A 、B 一初速度v 0使A 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B 向上运动,物体A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能弹到C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整个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伸直状态,求此过程中:(1)物体A 向下运动刚到C 点时的速度;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3)弹簧中的最大弹性势能.解析:(1)A 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 =2μmg cos θ,物体A 向下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关系有:2mgL sin θ+12·3mv 02=12·3mv 2+mgL +fL ,v =v 02-23μgL3. (2)从物体A 接触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回到C 点,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 -f ·2x =0-12×3mv 2,x =3v 024μg -L 2.(3)弹簧从压缩最短到恰好能弹到C 点的过程中,对系统根据能量关系有E p +mgx =2mgx sin θ+fx因为mgx =2mgx sin θ所以E p =fx =34mv 02-32μmgL .答案:(1)v 02-23μgL 3 (2)3v 024μg -L 2 (3)34mv 02-32μmgL16.(2009·山东理综)如图12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为m 1=100 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固定于地面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使货物由轨道顶端无初速滑下,轨道半径R =1.8 m .地面上紧靠轨道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A 、B ,长度均为l =2 m ,质量均为m 2=100 kg ,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相切.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 =10 m/s 2)图12(1)求货物到达圆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货物滑上木板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 时,木板B 开始滑动,求μ1应满足的条件.(3)若μ1=0.5,求货物滑到木板A 末端时的速度和在木板A 上运动的时间.解析:(1)设货物滑到圆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为v 0,对货物的下滑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gR =12m 1v 02①设货物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 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 1g =m 1v 02R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F N=3000 N③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00 N,方向竖直向下.(2)若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1g≤μ2(m1+2m2)g④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由受力分析得μ1m1g>μ2(m1+m2)g⑤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得0.4<μ1≤0.6.⑥(3)μ1=0.5,由⑥式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1g=m1a1⑦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v12-v02=-2a1l⑧联立①⑦⑧式,代入数据得v1=4 m/s⑨设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运动学公式得v1=v0-a1t⑩联立①⑦⑨⑩式,代入数据得t=0.4 s⑪答案:(1)3000 N,方向竖直向下(2)0.4<μ1≤0.6(3)4 m/s 0.4s。
【红对勾】2012高考物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2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穿过一个单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每秒均匀增加2 Wb ,则( ) A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增加2 V 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减少2 V C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始终为2 VD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始终为一个确定值,但由于线圈有电阻,电动势小于2 V 解析:由E =ΔΦΔt 知:ΔΦ/Δt 恒定,所以E =2 V.答案:C2.下列关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 .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C .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越强的地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D .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ΔΦΔt 知,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磁通量的大小、磁通量的变化和磁感应强度无关,故只有D 项正确.答案:D3.如图1所示,MN 、PQ 为两条平行的水平放置的金属导轨,左端接有定值电阻R ,金属棒ab 斜放在两导轨之间,与导轨接触良好,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设金属棒与两导轨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L ,金属棒与导轨间夹角为60°,以速度v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不计导轨和棒的电阻,则流过金属棒中的电流为( )图1A .I =BLvR B .I =3BLv2R C .I =BLv 2RD .I =3BLv3R解析:因为导体棒匀速运动,所以平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瞬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又因为题中L 的有效长度为3L 2,故E =Bv 3L 2 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3BLv2R. 答案:B图24.如图2所示是法拉第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 、b 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平面内;转动铜盘,就可以使闭合电路获得电流.若图中铜盘半径为L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回路总电阻为R ,从上往下看逆时针匀速转动铜盘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回路中有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B .回路中电流大小恒定,且等于BL 2ω2RC .回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且从b 导线流进灯泡,再从a 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D .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灯泡中也会有电流流过解析:铜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恒定的电流I =BL 2ω2R,A 错B 对;由右手定则可知铜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恒定的电流从b 导线流进灯泡,再从a 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C 正确;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时闭合回路磁通量不发生变化,灯泡中没有电流流过,D 错误.答案:BC图35.一个由电阻均匀的导线绕制成的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如图3所示,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成60°角,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感应电流增加一倍( )A .把线圈匝数增加一倍B .把线圈面积增加一倍C .把线圈半径增加一倍D .改变线圈与磁场方向的夹角解析:设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0,线圈的半径为r ,则I =E R=nΔΦΔtR=n πr 2ΔB Δt sin θρn ·2πr S 0=S 0r 2ρ·ΔBΔt·sin θ可见将r 增加一倍,I 增加1倍,将线圈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改变时,sin θ不能变为原来的2倍(因sin θ最大值为1),若将线圈的面积增加一倍,半径r 增加(2-1)倍,电流增加(2-1)倍,I 与线圈匝数无关.答案:C图46.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线圈L 的自感系数足够大,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L A 、L B 是两个相同的灯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 闭合后,L A 、LB 同时发光且亮度不变 B .S 闭合后,L A 立即发光,然后又逐渐熄灭C .S 断开的瞬间,L A 、L B 同时熄灭D .S 断开的瞬间,L A 再次发光,然后又逐渐熄灭解析:线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作用,开关接通时,L A 、L B 串联, 同时发光,但电流稳定后线圈的直流电阻忽略不计,使L A 被短路,所以A 错误,B 正确;开关断开时,线圈阻碍电流变小,产生自感电动势,使L A 再次发光,然后又逐渐熄灭,所以C 错误,D 正确.答案:BD7.图5如图5所示是高频焊接原理示意图.线圈中通以高频变化的电流时,待焊接的金属工件中就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焊缝产生大量热量,将金属熔化,把工件焊接在一起,而工件其他部分发热很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变化的频率越高,焊缝处的温度升高得越快B .电流变化的频率越低,焊缝处的温度升高得越快C .工件上只有焊缝处温度升得很高是因为焊缝处的电阻小D .工件上只有焊缝处温度升得很高是因为焊缝处的电阻大解析:在互感现象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流变化的频率越高,感应电动势越大,由欧姆定律I =E R知产生的涡流越大,又P =I 2R ,R 越大P 越大,焊缝处的温度升高得越快.答案:AD8.(2010·浙江高考)半径为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 ,如图6甲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向内为正,变化规律如图6乙所示.在t =0时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 的静止微粒.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B .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C .第2秒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 .第2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πr 2/d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大小(即电容器两极间电压大小)始终为0.1πr 2,由楞次定律可判定0~1 s 下极板为正极、1~3 s 上极板为正极,3~4 s 下极板为正极,选项A 正确,B 、D 错误;第2 s 末微粒离原位置最远,选项C 错误.图7答案:A二、计算题(3×12′=36′)9.(2009·全国卷Ⅱ)图8如图8,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ΔBΔt =k ,k 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l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1)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2)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解析:(1)导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为ε=ΔΦΔt ①ΔΦ=12l 2ΔB ②导线框中的电流为I =εR③式中R 是导线框的电阻,根据电阻率公式有R =ρ4lS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将ΔB Δt =k 代入得I =klS8ρ⑤(2)导线框所受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 =BIl ⑥ 它随时间的变化率为Δf Δt =Il ΔBΔt ⑦由⑤⑦式得Δf Δt =k 2l 2S8ρ⑧图910.(2010·山东济宁质检)如图9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1 T ,金属棒AD 长0.4 m ,与框架宽度相同,电阻r =1.3 Ω,框架电阻不计,电阻R 1=2 Ω,R 2=1 Ω.当金属棒以5 m/s 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时,求:(1)流过金属棒的感应电流为多大?(2)若图中电容器C 为0.3 μF ,则电容器中储存多少电荷量? 解析:(1)棒产生的电动势E =Blv =0.2 V 外电阻R =R 1R 2R 1+R 2=23Ω 通过棒的感应电流I =E R +r=0.1 A(2)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 =IR =115 V带电量Q =CU =2×10-8C 答案:(1)0.1 A (2)2×10-8C11.(2010·广州三校联考)如图10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 和PQ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 =0.2 m ,电阻R =0.4 Ω,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 =0.1 kg 、电阻r =0.1 Ω的金属杆,导轨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B =0.5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外力F 沿水平方向拉杆,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理想电压表示数U 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图10(1)金属杆在5 s 末的运动速率; (2)第4 s 末时外力F 的功率. 解析:(1)因为:U =BLv R +r R ,a =ΔvΔt所以:ΔU Δt =BLR R +r ·Δv Δt 即:a =0.5 m/s 2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5=at 5=2.5 m/s (2)v 4=at 4=2 m/s ,此时:I =BLv 4R +r=0.4 A F 安=BIL =0.04 N对金属棒:F -F 安=ma ,F =0.09 N 故:P F =Fv 4=0.18 W答案:(1)2.5 m/s (2)0.18 W。
【红对勾】2012高考物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2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 涡流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穿过一个单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每秒均匀增加2 Wb ,则( ) A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增加2 V 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每秒减少2 V C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始终为2 VD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始终为一个确定值,但由于线圈有电阻,电动势小于2 V 解析:由E =ΔΦΔt 知:ΔΦ/Δt 恒定,所以E =2 V.答案:C2.下列关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 B .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C .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越强的地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D .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ΔΦΔt 知,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磁通量的大小、磁通量的变化和磁感应强度无关,故只有D 项正确.答案:D3.如图1所示,MN 、PQ 为两条平行的水平放置的金属导轨,左端接有定值电阻R ,金属棒ab 斜放在两导轨之间,与导轨接触良好,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设金属棒与两导轨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L ,金属棒与导轨间夹角为60°,以速度v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不计导轨和棒的电阻,则流过金属棒中的电流为( )图1A .I =BLvR B .I =3BLv2R C .I =BLv 2RD .I =3BLv3R解析:因为导体棒匀速运动,所以平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瞬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又因为题中L 的有效长度为3L 2,故E =Bv 3L 2 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3BLv2R. 答案:B图24.如图2所示是法拉第做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模型的原理图.将铜盘放在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铜盘;图中a 、b 导线与铜盘的中轴线处在同一平面内;转动铜盘,就可以使闭合电路获得电流.若图中铜盘半径为L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回路总电阻为R ,从上往下看逆时针匀速转动铜盘的角速度为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回路中有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B .回路中电流大小恒定,且等于BL 2ω2RC .回路中电流方向不变,且从b 导线流进灯泡,再从a 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D .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灯泡中也会有电流流过解析:铜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恒定的电流I =BL 2ω2R,A 错B 对;由右手定则可知铜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恒定的电流从b 导线流进灯泡,再从a 导线流向旋转的铜盘,C 正确;若将匀强磁场改为仍然垂直穿过铜盘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不转动铜盘时闭合回路磁通量不发生变化,灯泡中没有电流流过,D 错误.答案:BC图35.一个由电阻均匀的导线绕制成的闭合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如图3所示,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成60°角,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使感应电流增加一倍( )A .把线圈匝数增加一倍B .把线圈面积增加一倍C .把线圈半径增加一倍D .改变线圈与磁场方向的夹角解析:设导线的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0,线圈的半径为r ,则I =E R=nΔΦΔtR=n πr 2ΔB Δt sin θρn ·2πr S 0=S 0r 2ρ·ΔBΔt·sin θ可见将r 增加一倍,I 增加1倍,将线圈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改变时,sin θ不能变为原来的2倍(因sin θ最大值为1),若将线圈的面积增加一倍,半径r 增加(2-1)倍,电流增加(2-1)倍,I 与线圈匝数无关.答案:C图46.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线圈L 的自感系数足够大,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L A 、L B 是两个相同的灯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 闭合后,L A 、LB 同时发光且亮度不变 B .S 闭合后,L A 立即发光,然后又逐渐熄灭C .S 断开的瞬间,L A 、L B 同时熄灭D .S 断开的瞬间,L A 再次发光,然后又逐渐熄灭解析:线圈对变化的电流有阻碍作用,开关接通时,L A 、L B 串联, 同时发光,但电流稳定后线圈的直流电阻忽略不计,使L A 被短路,所以A 错误,B 正确;开关断开时,线圈阻碍电流变小,产生自感电动势,使L A 再次发光,然后又逐渐熄灭,所以C 错误,D 正确.答案:BD7.图5如图5所示是高频焊接原理示意图.线圈中通以高频变化的电流时,待焊接的金属工件中就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焊缝产生大量热量,将金属熔化,把工件焊接在一起,而工件其他部分发热很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变化的频率越高,焊缝处的温度升高得越快B .电流变化的频率越低,焊缝处的温度升高得越快C .工件上只有焊缝处温度升得很高是因为焊缝处的电阻小D .工件上只有焊缝处温度升得很高是因为焊缝处的电阻大解析:在互感现象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电流变化的频率越高,感应电动势越大,由欧姆定律I =E R知产生的涡流越大,又P =I 2R ,R 越大P 越大,焊缝处的温度升高得越快.答案:AD8.(2010·浙江高考)半径为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 ,如图6甲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向内为正,变化规律如图6乙所示.在t =0时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 的静止微粒.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B .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C .第2秒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 .第2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πr 2/d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大小(即电容器两极间电压大小)始终为0.1πr 2,由楞次定律可判定0~1 s 下极板为正极、1~3 s 上极板为正极,3~4 s 下极板为正极,选项A 正确,B 、D 错误;第2 s 末微粒离原位置最远,选项C 错误.图7答案:A二、计算题(3×12′=36′)9.(2009·全国卷Ⅱ)图8如图8,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ΔBΔt =k ,k 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ρ、横截面积为S 的硬导线做成一边长为l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1)导线中感应电流的大小;(2)磁场对方框作用力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解析:(1)导线框的感应电动势为ε=ΔΦΔt ①ΔΦ=12l 2ΔB ②导线框中的电流为I =εR③式中R 是导线框的电阻,根据电阻率公式有R =ρ4lS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将ΔB Δt =k 代入得I =klS8ρ⑤(2)导线框所受磁场的作用力的大小为f =BIl ⑥ 它随时间的变化率为Δf Δt =Il ΔBΔt ⑦由⑤⑦式得Δf Δt =k 2l 2S8ρ⑧图910.(2010·山东济宁质检)如图9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0.1 T ,金属棒AD 长0.4 m ,与框架宽度相同,电阻r =1.3 Ω,框架电阻不计,电阻R 1=2 Ω,R 2=1 Ω.当金属棒以5 m/s 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时,求:(1)流过金属棒的感应电流为多大?(2)若图中电容器C 为0.3 μF ,则电容器中储存多少电荷量? 解析:(1)棒产生的电动势E =Blv =0.2 V 外电阻R =R 1R 2R 1+R 2=23Ω 通过棒的感应电流I =E R +r=0.1 A(2)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 =IR =115 V带电量Q =CU =2×10-8C 答案:(1)0.1 A (2)2×10-8C11.(2010·广州三校联考)如图10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 和PQ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间距L =0.2 m ,电阻R =0.4 Ω,导轨上停放一质量m =0.1 kg 、电阻r =0.1 Ω的金属杆,导轨电阻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B =0.5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外力F 沿水平方向拉杆,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理想电压表示数U 随时间t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图10(1)金属杆在5 s 末的运动速率; (2)第4 s 末时外力F 的功率. 解析:(1)因为:U =BLv R +r R ,a =ΔvΔt所以:ΔU Δt =BLR R +r ·Δv Δt 即:a =0.5 m/s 2金属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 5=at 5=2.5 m/s (2)v 4=at 4=2 m/s ,此时:I =BLv 4R +r=0.4 A F 安=BIL =0.04 N对金属棒:F -F 安=ma ,F =0.09 N 故:P F =Fv 4=0.18 W答案:(1)2.5 m/s (2)0.18 W。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与练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共50个) 人教课标版4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2.分子力本质上是电磁力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 子.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由这些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基础自测—— 如图2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 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 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基础自测—— 在国际单位制中,金属铜的密度为ρ,它的摩尔质量为M,阿 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 kg铜所含铜原子的数目是ρNA B.1 m3的铜所含铜原子的数目是ρNA/M C.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ρNA D.1个铜原子的质量是ρ/NA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解析:1 kg铜的摩尔数为1/M,因而原子数为NA,故A选项错误.1 m3铜的摩尔数为1×ρ/M,故1 m3中所含铜原子数为ρNA/M,故B选项 正确.1 mol铜的体积为M/ρ,则1个铜原子占有体积为M/ρNA,因此C选 项正确.1个铜原子的质量应为M/NA,故D选项错误.
答案:BC
高三总复习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2)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3)温度是一个“统计”概念,它的对象是组成物体的分子整体, 对单个分子说温度高低是没有意义的.故说此分子的温度升高是不科 学的. (4)分子平均动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无关,物体速度大,分子 平均动能不一定大.
要求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近年高考命题热点多集中在分子动理论、分子大小与个数估算、 内能及其改变方面.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新考纲中新增了“固 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理想气 体”,“液体的表面张力”,要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上下功夫,要 重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方面的问题.
高三物理总复习红对勾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测试卷: 课时作业39含答案
课时作业39动量守恒定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相等的运动有()A.匀速圆周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C.平抛物体运动D.匀减速直线运动解析: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相等,则合外力恒定.答案:BCD2.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解析:因系统动量守恒,故最终甲、乙动量大小必相等.因此最终谁接球谁的速度小.答案:B3.将物体P从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Q的顶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往下滑,如右图所示.在下滑过程中,P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相对斜面静止,那么由P和Q组成的系统()A.动量守恒B.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最后P和Q以一定的速度共同向左运动D.最后P和Q以一定的速度共同向右运动解析:P沿斜面向下做减速运动,系统竖直方向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由于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所以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于P开始有一初速度,系统在水平方向有一向左的初动量,最后PQ相对静止,又以一定的速度共同向左运动.答案:BC4.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 kg的另一物体B 以水平速度v0=2 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 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获得的动能为2 J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4 J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 mD。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
1解析:从图可以看出,B做匀减速运动,A做匀加速运动,最后的共同速度为1 m/s,系统动量守恒,mv0=(m+M)v,求得M=2 kg,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系统损失的动能为2 J,木板的最小长度为两者在1 s内的位移差为1 m,B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动摩擦因数为0.1。
高三物理总复习红对勾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测试卷: 单元综合测试五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试五(机械能守恒定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2·天津理综)如下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0~t1时间内F的功率逐渐增大B.t2时刻物块A的加速度最大C.t2时刻后物块A做反向运动D.t3时刻物块A的动能最大解析:根据图乙可知:在0~t1时间内拉力F没有达到最大静摩擦力f m,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拉力F的功率为零,选项A错误;对物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 m=ma,由于t2时刻拉力F最大,则t2时刻物块加速度a最大,选项B正确;t2到t3这段时间内拉力F 大于f m,所以物块做加速运动,t3时刻速度达到最大,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2.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max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至静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f,全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则( )A.F:f=1:3 B.W1:W2=1:1C.F:f=4:1 D.W1:W2=1:3解析:对汽车全程应用动能定理:W1-W2=0∴W1=W2,则知B对D错.由图象知牵引力和阻力作用距离之比为1:4,即Fs1-Fs2=0,∴F:f=4:1,∴C对,A错.答案:BC3.(2011·海南单科)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错误!W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错误!J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错误!解析:第1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 m,第2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2。
【红对勾】2012高考物理 机械振动 机械波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单元综合测试十二(机械振动机械波)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试卷总分为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周期为T,如此( )A.假设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一样,如此Δ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B.假设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此Δt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C.假设Δt=T,如此在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D.假设Δt=T/2,如此在t时刻和(t+Δ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图1解析:此题假设用图象来解决将更直观、方便.设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B、C两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一样,但B、C两点的时间间隔Δt≠T,A错误;B、C两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Δt≠T/2,B错误;A、D两点间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均相等,又是相邻的两点,所以A、D两点的时间间隔Δt=T,A、D两点的位移大小和方向均相等,所以A、D两点的加速度一定相等,C正确;A、C两点的时间间隔Δt=T/2,A点与C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A点弹簧是伸长的,在C点弹簧是压缩的,所以在A、C两点弹簧的形变量大小一样,而弹簧的长度不相等,D错误.答案:C2.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筛子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 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88 r/min,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提高;增加筛子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要使筛子振幅增大,如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①降低输入电压②提高输入电压③增加筛子质量④减小筛子质量A .①③B .①④C .②③ D.②④解析:增大振幅,应使驱动力的频率与筛子的固有频率接近,最好相等.由题意知驱动力周期:T 驱=6088 s =1522 s ,筛子的固有周期:T 固=1520s ,T 驱<T固.方法:可以减小T 固,即减小筛子质量,也可以增加T 驱,即减小转速,降低电压.故①、④正确.答案:B3.如图2(a)是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沙漏斗下面的薄木板N 被匀速拉出时,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的直线OO ′代表时间轴.图2(b)是两个摆中的沙在各自木板上形成的曲线,假设N 1和N 2板拉动的速度v 1和v 2的关系为v 2=2v 1,如此板N 1、N 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周期T 1和T 2的关系为( )图2A .T 2=T 1B .T 2=2T 1C .T 2=4T 1D .T 2=14T 1解析:图(a)是课本中演示单摆振动图线的实验装置图,由图(b)图线中可以看出,板N 1、N 2拉动的距离s 一样,拉N 1板和拉N 2板所用的时间为t 1和t 2,如此s =v 1t 1=v 2t 2,因为v 2=2v 1,所以t 2=t 1/2.由图(b)知,t 1=T 1,t 2=2T 2代入得2T 2=T 12,即T 2=T 14.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图34.如图3所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 m/s ,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 s 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0.4 mB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 比质点a 先到平衡位置C .假设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预条纹,如此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 HzD .假设该波在传播中遇到宽约3.999 m 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解析:由题图可判断出λ=4 m .T =λ/v =0.02 s ,经过0.01 s 质点a 通过的路程为2个振幅即0.4 m .应当选项A 是正确的.质点b 先向下振动,再向上振动,而质点a 直接向下振动,所以质点b 比质点a 后到平衡位置,应当选项B 是错误的.假设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产生稳定的干预条纹,如此它们的频率必相等,为50 Hz ,应当选项C 是正确的.宽度3.999 m 与λ=4 m 相差不多,所以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应当选项D 是正确的.答案:ACD5.如图4所示,S 1、S 2是振幅均为A 的两个水波波源,某时刻它们形成的波峰和波谷分别由实线和虚线表示.如此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图4A .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干预B .两列波在相遇区域内发生叠加C .此时各点的位移是:x A =0,x B =-2A ,x C =2AD .A 处振动始终减弱,B 、C 处振动始终加强解析:两列波发生干预的条件是:频率一样,相差恒定.从图上可知λ1=2λ2,如此2f 1=f 2,这两列波不是相干波,故不能产生干预现象.两列机械波在相遇区域发生叠加,这是波的根本特征之一.其结果是:任何一个质点的总位移,都等于这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所以B 、C 选项正确.由于频率不同,叠加情况会发生变化.如C 处此时两波峰相遇,但经T2,S 2在C 处是波谷,S 1如此不是,故C 处不能始终加强,D 错.答案:BC6.(2009·重庆高考)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图5,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图5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解析:此题考查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以与波的图象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机械波的掌握情况.因声波的波速在水中较空气中快,而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如此声波在水和空气中传播的频率一样,再由v =λf 知,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长长.答案:A7.(2009·浙江高考)一列波长大于1 m 的横波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 1=1 m 和x 2=2 m 的两质点A 、B 的振动图象如图6所示.由此可知( )A .波长为43 mB .波速为1 m/sC .3 s 末A 、B 两质点的位移一样D .1 s 末A 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 点的振动速度图6解析:此题考查振动图象和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振动图象的含义与与波的知识.由振动图象可知,振动的周期为4 s ,3 s 末质点A 的位移为-2 cm ,质点B 的位移为零,C 错;1 s 末质点A 的振动速度为零,质点B 的振动速度最大,D 错;由图可知AB 两点相距为34λ,所以其波长为43 m ,波速为13m/s ,A 正确,B 错. 答案:A8.(2009·全国卷Ⅱ)如下关于简谐运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D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解析: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周期性变化,而简谐波的波速不变,两者不相等,故B 选项错;横波中波的传播方向和媒质中质点振动方向垂直,C 选项错.答案:AD图79.(2010·全国卷Ⅱ)一简谐横波以4m/s 的波速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的波形如图7所示,如此( )A .波的周期为1sB .x =0处的质点在t =0时向y 轴负向运动C .x =0处的质点在t =14s 时速度为0D .x =0处的质点在t =14s 时速度值最大解析:根据题图可知,波长λ=4 m ,如此周期T =λ/v =1 s ,选项A 正确;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如此x =0处的质点在t =0时向y 轴负向运动,选项B 正确;x =0处的质点经过14s(T /4)到达平衡位置下方但没有达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因而选项C 、D 均错. 答案:AB图810.一列简谐横波以1 m/s 的速度沿绳子由A 向B 传播.质点A 、B 间的水平距离x =3 m ,如图8所示.假设t =0时质点A 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方程为y =2sin π2t cm.如此B 点的振动图象为如下图中的( )解析:T =2πω=4 s ,λ=vT =4 m ,从A 传到B 需3 s ,且B 点起振动方向向上,B 对.答案:B第2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此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9(1)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9甲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 =________ mm.(2)接着测量了摆线的长度为l 0,实验时用拉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如此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用题目中的物理量表示).(3)某小组改变摆线长度l 0,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进展数据处理时,甲同学把摆线长l 0作为摆长,直接利用公式求出各组重力加速度值再求出平均值;乙同学作出T 2-l 0图象后求出斜率,然后算出重力加速度.两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从游标卡尺上读出摆球直径d =14.15 mm. (2)由F -t 图象,单摆周期T =4t 0,摆长l =l 0+d2根据T =2πlg,g =π2l 0+12d4t 02(3)实际摆长为l 0+12d ,故甲同学测量结果偏小,而乙同学处理数据的方法对测量结果无影响.答案:(1)14.15 (2)π2l 0+12d4t 02(3)偏小 无影响12.两个同学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甲同学测得g 值偏小,其可能原因是( ) 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 .摆线未系牢,摆动中松弛了 C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计为50次 D .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数计为50次(2)乙同学做实验时,一时找不到摆球,就用重锤代替摆球,两次分别用不同的摆长做实验,测摆长时只测摆线长,其长度分别为l 1和l 2,并相应测出其周期为T 1和T 2,要用上述测量的数据正确计算出g 值,那么他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 =________.解析:(1)由g =4π2lT2.假设g 偏小,如此l 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或T 测量值比真实值大,故B ,D 选项正确.(2)设重锤的等效半径为r ,由g =4π2l T2,得g =4π2l 1+r T 12,g =4π2l 2+rT 22.由以上两式解得g =4π2l 1-l 2T 12-T 22.答案:(1)BD (2)4π2l 1-l 2T 12-T 22三、计算题(此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图1013.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竖直弹簧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A 时,木块对弹簧压力的最大值为木块重力的1.5倍,求:(1)木块对弹簧压力的最小值为多少?(2)欲使木块不脱离弹簧,其振幅不能超过多少?解析:因为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依题意木块在最低点时对弹簧的压力最大,在最高点对弹簧的压力最小.(1)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mg =ma ,代入数据解得a =0.5 g .由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平衡位置对称,加速度大小等值反向,所以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 ′=0.5 g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N ′=ma ′,故F N ′=mg -ma ′=0.5 mg .(2)要使木块不脱离弹簧,设其振幅不能超过A ′,此时木块振到最高点恰在弹簧原长处,此时的最大加速度为g ,由a =-km x 知,当振幅为A 时,在最低点有0.5 g =-k mA ;当振幅为A ′时,在最高点有g =-kmA ′,由此可得A ′=2A .答案:(1)0.5 mg (2)2A14.一列横波如图11所示,波长λ=8 m ,实线表示t 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 2=0.005 s 时刻的波形图.如此:图11(1)波速多大?(2)假设2T >t 2-t 1>T ,波速又为多大?(3)假设T <t 2-t 1,并且波速为3600 m/s ,如此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解析:(1)假设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2-t 1=T 4+nT ,得:T =0.024n +1s波速v =λT=400(4n +1) m/s(n =0,1,2,…); 假设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2-t 1=34T +nT得:T =0.024n +3s波速v =λT=400(4n +3) m/s(n =0,1,2,…). (2)假设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2-t 1=T4+T ,T =0.004 s所以波速v =λT=2000 m/s ; 假设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 t 2-t 1=3T 4+T ,T =0.027s所以速度v =λT=2800 m/s. (3)令v =400(4n +1) m/s =3600 m/s得n =2,所以波速3600 m/s ,符合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情况. 假设令v =400(4n +3) m/s =3600 m/s如此n 不为整数值,所以波只能沿x 轴正方向传播.答案:(1)400(4n +1) m/s(n =0,1,2,…) 400(4n +3) m/s(n =0,1,2,…) (2)2000 m/s 2800 m/s (3)沿x 轴正方向传播15.有一种沙漠蝎子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它捕食猎物靠的是一种地震仪式的本领.它有八条腿,趴伏时大致对称地放置在躯体四周(如图12所示).不远处的小虫一有骚动,就会在沙面上引起一阵地震波.蝎子从哪只腿先感到地震波就能判断小虫所在的方向,并从P 波和S 波到达的时间差就可以“算出〞小虫到它的距离.方位和距离都知道了,它就能扑上去捕获小虫了.P 波速度为150 m/s ,S 波速度为50 m/s.如果两波到达沙漠蝎子的时间差为3.5×10-3s ,如此小虫离它的距离多大?图12解析:从P 波和S 波到达沙漠蝎子的时间差与其波速即可确定小虫与沙漠蝎子间的距离,根据x =vt ,结合题意有:x v 1-x v 2=Δt ,即:x 50-x150=3.5×10-3s ,解得:x =0.2625 m≈26cm.答案:26 cm16.(2010·山东高考)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某超声波频率为1.0×105Hz ,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象如图13所示.图13①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x =7.5×10-3m 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至少一个周期).②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4s ,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解析:①如图14所示.图14②由波形图读出波长λ=15×10-3m 由波速公式得v =λf ①鱼群与渔船的距离为x =12vt ②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得x =3000 m .③答案:①如解析图14所示 ②3000 m。
2012红对勾高中物理 单元综合测试2
单元综合测试二(相互作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有关重力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D.空中向上飘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解析: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当支持面不在水平位置时,重力方向不垂直于支持面,A选项错;重力大小不仅和物体质量有关,还和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值有关,位置改变,g 值变化,重力变化,B选项错;质量变小,重力变小,C选项正确;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将受到重力,D选项错.答案:C图12.如图1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40N的F1,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40NC.80N D.无法确定解析:对于弹簧测力计来说,两端都有力的作用,所以读数不可能为0,故A选项错;弹簧测力计两端都受力的作用,容易让人理解为它的读数为80N,本题可以这样理解,弹簧测力计相当于图2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受到一个40N的拉力,所以最终读数为40N.答案:B3.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2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角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角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时,如下图3中正确的是()图3解析:将两个小球看成一个整体,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由于同时施加在两个小球上的两个恒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对这个整体而言,这两个力互相平衡,其合力应为0.这样该系统只受两个外力,即绳对a的拉力和地球对两球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应平衡,并且绳对a的拉力只能竖直向上.答案:A图44.如图4所示,重20N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N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解析:将F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压力为24N,摩擦力为43N,合力为0.答案:AD图55.(2009·江苏高考)用一根长1 m 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10 m/s 2)( )A.32m B.22 m C.12m D.34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画框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等于画框的重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绳间的夹角为120°,则两个挂钉间的最大距离为32m ,A 正确. 答案:A图66.如图6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以一定的初速度v 沿粗糙斜面上滑,物体A 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A .向上的冲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C .重力、对斜面的正压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D .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图7解析: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是解力学问题的基础,而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分析受力情况的关键.许多同学在解答此题时,往往对题中给出的“向上的冲力”和“下滑力”把握不清楚,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他们总认为,物体能沿斜面向上运动,必受到向上的“冲力”,这显然是对“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没有理解,因为找不到对物体施加这一“冲力”的另一物体.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 是因为惯性.“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物体A 受到的作用力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mg ,方向竖直向下;物体A 压斜面而使斜面发生微小形变,发生了形变的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F 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物体A 与斜面接触且相对斜面向上运动 ,故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 f ,如图7所示.答案:D图87.如图8所示,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θ>μ2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θ>μ2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θ>μ1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θ解析:要卸掉全部沙子,沙子沿车厢底部方向应有:mg sinθ>μ2mg cosθ,即tanθ>μ2,选项A正确;要留有部分沙子在车厢,则tanθ<μ2,tanθ>μ1,所以C项正确.答案:AC图98.如图9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与三根相同的螺旋形轻弹簧相连.静止时,弹簧c 沿竖直方向,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已知弹簧a、b对质点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则弹簧c对质点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A.F B.F+mgC.F-mg D.mg-F解析:本题容易错误地认为三根弹簧一定都处于拉伸状态而漏选A、B、D.质点受四个力作用:重力mg,a、b、c的弹力F a、F b、F c,四力合力为零,由于弹簧a、b对质点的作用力方向未知,故本题有多解.当弹簧a、b的弹力均斜向上或斜向下时,因为夹角等于120°,故a、b的弹力的合力大小为F,且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当a、b弹力的合力竖直向上,c的弹力也向上时,F c=mg-F,则当mg=2F时,F c=F,故选项A、D正确.当a、b弹力的合力竖直向上,c的弹力向下时,F c=F-mg,故选项C正确.当a、b弹力的合力竖直向下,c的弹力向上时,F c=F+mg,故选项B正确.答案:ABCD图109.如图10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B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D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B、C、D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图11解析:本题考查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弄清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但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主动轮O1与皮带间无摩擦力作用,则当O1顺时针转动时,O1与皮带间将打滑,此时C点将相对于A点向上运动.实际上,O1与皮带间没有打滑,可见C点相对于A点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反之,A点相对于C点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可知C、A两点受到的静摩擦力F C、F A的方向分别是向下、向上.同样,我们可以得到B、D两点受到的静摩擦力F B、F D的方向分别是向上、向下.从而,A、B、C、D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如图11所示,本题应选C项.答案:C图1210.一个物体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2所示.如果将外力F撤去,则物体()A.会沿斜面下滑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会变化C.摩擦力的值变大D.摩擦力的值变小图13解析: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在斜面所在的平面上受力分析如图13甲所示,它受三个力作用:水平力F、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G·sinθ和静摩擦力F f1,三力平衡,合力为零.由图甲可知,F f1>G·sinθ,而最大静摩擦力必大于静摩擦力F f1所以斜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G·sinθ.当将外力F撤去时,在斜面所处的平面内物体的受力将发生突变,变为图乙所示情况,因为斜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G·sinθ,所以物体仍静止于斜面上,由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静摩擦力F f2大小等于G·sinθ,而静摩擦力F f2的方向在其大小发生突变的同时也发生了突变:由原来沿斜面指向右上方变为沿斜面向上.答案:B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2009·山东理综)请完成以下两小题.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图14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a.测量细绳的长度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解析:①由于是三条相同的橡皮筋,劲度系数相同,由胡克定律F=k·Δx可知,橡皮筋的形变量代表了橡皮筋受力的大小,故选项b、c是必需的;A、B两点固定,O点的位置决定了三个力的方向,故选项d是必需的.②要再次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可通过更换悬挂重物进而改变橡皮筋弹力的方法.答案:①bcd②更换小重物12.通过“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与形变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弹簧,其劲度系数也不同.某中学的探究学习小组从资料中查到: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材料和形状有关.该学习小组想研究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原长的关系,现有A,B,C,D四根材料和粗细完全相同仅长度不同的弹簧.(1)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和理论推导,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甲同学认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能与弹簧长度成正比,乙同学认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可能与弹簧原长成反比,甲、乙有一名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________(填序号).A.分析与论证B.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C.猜想与假设D.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2)为验证甲、乙谁的看法正确,可通过实验完成,实验器材除上述弹簧和已知质量的几个钩码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3)探究学习小组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记录(g=10 m/s2)解析:(1)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的本身决定,而与悬挂的重物无关,所以乙正确.由于实验还没有被证实,所以属于猜想与假设环节.(2)实验中需要悬挂弹簧测力计,所以需要铁架台,还需要测量弹簧形变量,所以需要刻度尺.(3)根据数据计算可知道: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原长成反比.答案:(1)乙C(2)铁架台、刻度尺(3)4.00 cm50 N/m结论为: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原长成反比.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图1513.如图15所示,板A 的质量为m ,滑块B 的质量为2m ,板A 用绳拴住,绳与斜面平行,滑块B 沿倾角为α的斜面在A 板的中间一段匀速下滑,若A 、B 之间以及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μ解析:取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6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mg sin α=μF N 1+μF N 2①图16对于A ,由平衡条件得 F ′N 2=F N2=mg cos α② 对于A 、B 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F ′N1=F N1=3mg cos α③ 由①②③得μ=12tan α答案:12tan α图1714.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条质量不计的皮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端,另一端绕过一中间有一圈凹槽的圆柱体,并用与斜面夹角为β的力拉住,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7所示.不计一切摩擦,圆柱体质量为m ,求拉力F 的大小和斜面对圆柱体的弹力F N 的大小.某同学分析过程如下:将拉力F 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方向进行分解. 沿斜面方向:F cos β=mg sin α①沿垂直于斜面方向:F sin β+F N =mg cos α②问:你同意上述分析过程吗?若同意,按照这种分析方法求出F 及F N 的大小;若不同意,指明错误之处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图18解析:不同意.平行于斜面的皮带对圆柱体也有力的作用,其受力如图18所示. ①式应改为:F cos β+F =mg sin α③ 由③得F =mg sin α1+cos β④将④代入②,解得F N =mg cos α-F sin β=mg cos α-mg sin βsinα1+cos β答案:见解析图1915.如图19所示,ABCD 为一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其中AD 边与BC 边平行,斜面上有一重G =10 N 的物体,当对物体施加一个与AD 边平行的拉力F 时,物体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63,求力F 的大小以及物体运动方向与力F 方向间的夹角α.解析: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N =G cos θ;在斜面所在平面上,滑块受力为拉力F ,摩擦力f 和重力的分力G sin θ,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μN =F 2+(G sin θ)2解得F =5 N ,tan α=G sin θF =1,故α=45°.答案:5 N 45°16.物体的质量为2 kg ,两根轻细绳AB 和A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 ,相关几何关系如图20所示,θ=60°,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大小范围.(g 取10 m/s 2)图20 图21解析:作出物体A 受力如图21所示,由平衡条件 F y =F sin θ+F 1sin θ-mg =0① F x =F cos θ-F 2-F 1cos θ=0② 由①②式分别得F =mgsin θ-F 1③F =F 22cos θ+mg 2sin θ④要使两绳都能绷直,则有F 1≥0⑤ F 2≥0⑥由③⑤式得F 有最大值F max =mg sin θ=4033N. 由④⑥式得F 有最小值F min =mg 2sin θ=2033N 综合得F 的取值范围2033N ≤F ≤4033N.答案:2033N ≤F ≤4033N。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与练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共50个) 人教课标版7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周期性和对称性是振动的特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可为解决振动 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在复习中应选取典型例题加以训练.
2.在波动问题中,深刻理解波的形成过程,前后质点振动的关 系是关键.波动中各质点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振动,后一质点 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波动是全部质点联合起 来共同呈现的现象.只有把波的形成过程弄清楚了,才能针对实际问 题进行分析判断.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3.波动和振动都呈周期性,且图象完全相似,这正是学生易将 两者混淆的原因所在.在复习中应注意分清两者物理意义上的差别: 振动讨论的是某一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则是参与振动的一系列质 点的“群体效应”,振动图象是直观、形象地反映振动规律的有用工 具,在复习中应结合具体的振动模型的振动情况加深对其物理意义的 理解.而波动图象则直观、形象地揭示了较为抽象的波动规律,复习 中,在弄清其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应注意利用其特殊作用,应能熟练 地应用一些基本方法,如“微平移法”、“振动步调比较法”(即“带 动法”)等,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第16题.根据波长、频率、速度、周期间 的关系进行计算是本章计算问题的一个集中点,尽管计算并不复杂, 但不能掉以轻心.应注意频率由振源决定,波速由介质决定这一关键 概念.另外,多解性是该部分题目的又一个特征,应多结合例题反复 练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问题.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4.波的干涉问题不是本章的重点,但是一个难点.在形象演示 波的干涉现象的基础上,更应从理论上透彻分析把握实质,特别应强 调以下两点:(1)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减弱点是固定的,不随 时间的延伸而变化,即加强点始终加强,减弱点始终减弱.(2)加强和 减弱指的是质点振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或者说是振幅大小的区别: 加强点振幅大,减弱点振幅小(特殊情况下可以为零——即不振动).但 是,它们的位移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某一时刻加强点的位移完全可 以小于减弱点的位移,当然也可以为零.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3分)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3分)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3.(3分)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4.(3分)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A.380 V和5.3 A B.380 V和9.1 A C.240 V和5.3 A D.240 V和9.1 A5.(3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3分)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16份) 通用2
图7
小不变时,力传感器悬挂的钩码在竖直方向上做匀 速运动,拉力大小等于重力,约10 N;力传感器的读数大于重力时, 钩码处于超重状态,即A、D状态;当力传感器的读数小于重力时,钩 码处于失重状态,即B、C状态.
答案:10 N A、D B、C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3.位移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当电解质板插入两金属极板间 不同的距离时,随着电解质板位移的变化,电容随之变化.如图丙所 示.
4.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当作用在一个电极上的压力改 变时,金属片的形状发生变化,两金属板的距离发生变化,电容随之 改变.如图丁所示.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基础自测——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变式1—1 如图7所示,实线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钩码在 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 况.从图中可知道该钩码的重力约为__________N,A、B、C、D四段 图 线 中 钩 码 处 于 超 重 状 态 的 为 __________ , 处 于 失 重 状 态 的 为 __________.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题型一 力传感器的应用 [例1]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 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 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 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b)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实验(二):温度报警器 (1)先把热敏电阻、蜂鸣器等电路元件按电路图接好(参照图5中光 控开关的原理图);
图5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新课标2012红对勾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与练配套课件 PPT课件 课件(共50个) 人教课标版32
上滑时,合力
F
合 2=mgsinθ+f,加速度
a2=
F合 m
2,方向沿斜
面向下,匀减速上滑.
滑块由 A 点匀减速上滑至最高点 B,然后匀加速下滑至 P 点, 碰后以原速率返回,因 a1<a2,所以滑块匀减速上滑高度将小于 B 点,然后又匀加速下滑,如此反复,上滑高度不断减小,最终停
止在 P 点.
高三总复习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课时2 动能 动能定理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知识点一 动能
——知识回顾—— 1.定义:物体由于 运动 而具有的能. 2.公式:Ek= 12mv2 . 3.单位: 焦耳 ,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 标量 ,只有正值. 5.动能是 状态量 ,因为v是瞬时速度.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基础自测——
1.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1∶m2= 1∶2,速度之比v1∶v2=2∶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为l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则( )
A.l1∶l2=1∶2 C.l1∶l2=2∶1
向上方抛出,石块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 v0,不计空气阻力,石块 落地时的动能为( )
A.mgh
B.12mv02
C.12mv02-mgh
图9
D.12mv02+mgh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 Ek-12mv02,解得 Ek=mgh+12mv02.
答案:D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物理
[答案] 8 2 m/s
2012年 磁场
2012高考磁场(1—17题)1.(2012天津卷).如图所示,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向N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A.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B.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C.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D.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2.(2012全国理综)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B.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相等C. 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不相等D. 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3.(2012全国理综).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
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4.(2012海南卷)如图,在两水平极板间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一带电粒子以某一速度沿水平直线通过两极板。
若不计重力,下列四个物理量中哪一个改变时,粒子运动轨迹不会改变?()A.粒子速度的大小 B.粒子所带的电荷量C.电场强度 D.磁感应强度5.(2012广东卷).质量和电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M和N,以不同的速度率经小孔S垂直进入匀强磁场,运行的半圆轨迹如图2种虚线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M带负电,N带正电B.M的速度率小于N的速率C.洛伦磁力对M、N做正功D.M的运行时间大于N的运行时间6.(2012北京卷).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7.(2012安徽卷). 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 从A 点沿 直径AOB 方向射入磁场,经过t ∆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OC 与OB 成60°角。
【红对勾】高考物理 静电场单元综合测试 新课标
单元综合测试六(静电场)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图11.如图1所示,O是一固定的正点电荷,另有一正点电荷q从很远处以初速度v0正对着点电荷O射入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是实线MN,虚线a、b、c是以O为圆心,R a、R b、R c为半径画出的三个圆,且R a-R b=R b-R c.1、2、3为轨迹MN与三个圆的一些交点,以|I12|表示点电荷q从1运动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的冲量的大小,|I23|表示q从2运动到3的过程中电场力的冲量的大小;用|W12|表示q从1运动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用|W23|表示q从2运动到3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则( )A.|I12|>|I23| B.|I12|<|I23|C.|W12|>|W23| D.|W12|<|W23|解析:根据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可知,1、2间的电场强度比2、3间的电场强度小,因为R a-R b=R b-R c,所以|W12|<|W23|,故选项D正确.因为p=2mE k,所以|I12|<|I23|,故选项B 正确.答案:BD2.如图2所示,A板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最终打在光屏P上,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B .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C .电压U 增大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速度大小不变D .电压U 增大时,电子从发出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不变解析:当滑动触头向右滑动时,加速电压增大,因此电子经偏转电场时侧移距离减小,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下降,滑动触头左移则上升,A 错B 对;电压U 增大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速度增大,但电子从出发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不受侧向运动的影响保持不变,C 错D 对.答案:BD3.如图3所示,一绝缘光滑半圆环轨道放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 .在与环心等高处放有一质量为m 、带电+q 的小球,由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 .小球经过环的最低点时速度最大C .小球经过环的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为3(mg +qE )D .小球经过环的最低点时对轨道压力为(mg +qE )解析:小球滑动过程中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因此机械能不守恒,A 错.小球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和电场力都做正功,小球动能增大,过最低点时速度最大,B 对.由动能定理得(qE +mg )R =12mv 2,轨道支持力为F N ,则F N -(qE +mg )=m v2R,解得C 对,D 错.答案:BC图44.空间某区域内存在着电场,电场线在竖直平面上的分布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2,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A 、B 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均为H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若v 2>v 1,则电场力一定做正功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m 2q(v 22-v 12) C .小球由A 点运动到B 点,电场力做的功W =12mv 22-12mv 12-mgH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P =mgv 2解析: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与重力场的叠加场中的运动.从A 到B ,重力做正功,若v 2>v 1,表明外力做的总功为正,但电场力可能做负功,A 错.由动能定理qU +mgH =12mv 22-12mv 12可知B 错,C 对.过B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 =mgv 2sin α,D 错.答案:C图55.如图5所示,一正点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作用沿一圆周的圆弧ab 运动,已知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重力不计),ab 弧长为l ,电荷经过a 、b 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v 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b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 .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 .a 、b 两点的电势相等D .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解析:由题意,电荷经过a 、b 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v 0,所以电场力做功为零,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相等,a 、b 两点的电势也相等,显然形成电场的电荷为点电荷.由于电场是矢量,所以A 错,B 、C 、D 正确.答案:A图66.如图6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 、b 、c 、d 四点,它们处于同一圆周上,且ac 、bd 分别是圆的直径.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φa =9 V ,φb =15 V ,φc =18 V ,则d 点的电势为( )A .4 VB .8 VC .12 VD .16 V解析:由于电场是匀强电场,据φa =9 V ,φc =18 V ,可知,圆心处的电势φ0=φa +φc -φa2=13.5 V ,对于匀强电场,φb -φ0=φ0-φd ,则φd =12 V ,故C 正确.答案:C图77.如图7所示,在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L 的A 、B 两点,其连线与场强方向的夹角为θ,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U 1.现将一根长为L 的细金属棒沿AB 连线方向置于该匀强电场中,此时金属棒两端的电势差U AB =U 2,则下列关于U 1和U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U 1=U 2=EL cos θB .U 1=U 2=-EL cos θC .U 1=EL cos θ,U 2=0D .U 1=-EL cos θ,U 2=EL cos θ解析: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关系式得,U 1=Ed =EL cos θ,将金属杆AB 放置于匀强电场中,静电平衡时金属杆AB 为等势体,故U 2=0,故C 选项正确.答案:C8.(2010·北京高考)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 ,极板间的距离为d ,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图8A .保持S 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B .保持S 不变,增大d ,则θ变小C .保持d 不变,减小S ,则θ变小D .保持d 不变,减小S ,则θ不变解析:保持S 不变,增大d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由于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由Q =CU 可以判断极板间电势差变大,静电计指针偏角θ变大,选项A 正确,B 错误;保持d 不变,减小S ,电容器电容变小,由Q =CU 可以判断极板间电势差变大,选项C 、D 错误.答案:A9.(2010·天津高考)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 A .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 点大 B .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 指向a C .b 点的电势一定比a 点高 D .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解析:从a →b ,电场力对正电荷做负功,该电荷电势能增加,q φa <q φb ,即φa <φb ,故选项C 正确;电场线不一定是直线,选项B 错误;该电荷除了受电场力,是否还受其他力不清楚,选项D 错误;条件不足,无法判断a 、b 两点场强的大小,选项A 错误.答案:C图910.(2010·福建高考)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 (q >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 1和O 2相距为2a ,连线的中点为O ,轴线上的A 点在O 点右侧与O 点相距为r (r <a ).试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 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 的表达式(式中k 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 )A .E =⎪⎪⎪⎪⎪⎪kqR 1[R 12+a +r2]-kqR 2[R 22+a -r 2] B. E =⎪⎪⎪⎪⎪⎪⎪⎪kqR 1[R 12+a +r 2]32-kqR 2[R 22+a -r 2]32C. E =⎪⎪⎪⎪⎪⎪kqa +r [R 12+a +r2]-kq a -r [R 22+a -r2] D. E =⎪⎪⎪⎪⎪⎪⎪⎪kq a +r [R 12+a +r 2]32-kq a -r [R 22+a -r 2]32 解析:由量纲判断选项A 、C 中电场强度的单位为Nm2C 2·C·m m 2=NmC ,而电场强度的单位为N/C ,所以可以排除选项A 、C ;假设r =a ,此时A 点位于O 2点,A 点电场强度应等于左侧小圆环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场强,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一项,而选项B 中E 的表达式为两项的组合,应排除B ;综上所述,只能选D.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图1011.如图10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带有+Q 的电荷,另一个电荷量为+q 的电荷放在球心O 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0.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 (r ≪R )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的力的大小为________(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 ),方向________.解析:球壳完整时,由对称性得球心上的点电荷受力为0,可知挖去的小孔和剩下的部分对点电荷产生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要计算剩下部分对点电荷产生的力,只要求出挖去的小圆孔对点电荷产生的力即可,由于r ≪R ,故小圆孔可以看做点电荷,这样可由库仑定律计算.由库仑定律有F =kQ ′q R 2,其中Q ′=Q 4πR 2·πr 2,得出F =kQqr 24R4,指向小孔.答案:kQqr 24R4 指向小孔图11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法来测量物体的带电量.如图11所示的小球是一个外表面镀有金属膜的空心塑料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 点,O 点固定一个可测量丝线偏离竖直方向角度α的量角器,M 、N 是两块相同的、正对着竖直平行放置的金属板(加上电压后其内部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另外还要用到的器材有天平、刻度尺、电压表、直流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导线若干.该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1)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m ,按如图11所示进行器材的安装,并用刻度尺测出M 、N 板之间的距离d ,使小球带上一定的电量.(2)连接电路(请在图中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所用的电路图,电源、开关已经画出).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多组相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和丝线的偏转角度θ.(4)以电压U 为纵坐标,以________为横坐标作出过原点的直线,求出直线的斜率k . (5)小球的带电量q =________.(用m 、d 、k 等物理量表示) 答案:(2)如图12(a) (4)tan α (5)mgdk带电小球的受力如图12(b),根据平衡条件有tan θ=F mg,又有F =qE =q U d ,联立解得,U =mgdqtan θ=k tan θ,所以应以tan θ为横坐标.图12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图1313.在匀强电场中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如图13所示,从坐标原点沿+y 方向前进0.346 m 到A 点,电势降低34.6 V ;从坐标原点沿-x 方向前进0.2 m 到B 点,电势升高34.6 V ,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取3=1.73)解析:令O 点电势φO =0,则φA =-34.6 V ,φB =34.6 V ,再作点B 关于点O 的对称点B ′,因为BO =OB ′,则φB ′=-34.6 V .连接AB ′,并作其垂线OE ,则从O →E 的方向即场强方向.tan θ=OB ′OA =11.73=33E =U OB ′d =U OB ′OB ′sin60°=200 V/m.答案:200 V/m ,方向与x 轴正方向成30°角.图1414.在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中有a ,b 两点,相距为d ,已知a 点的场强大小为E ,方向与ab 连线成30°角,b 点的场强方向与ab 连线成120°角,如图14所示,则b 点的场强大小为多大?a ,b 两点电势哪点更高?解析:图15如图15所示,将a 点场强方向和b 点场强方向延长,交于O 点,由几何知识得ab =d ,aO =2d sin60°=3d ,而E =kQ 3d2,E b =kQd2,所以E b =3E .以O 点为圆心,以d 为半径作弧交Oa 于c 点,则φb =φc ,而φa >φc ,所以φa >φb ,即a 点电势更高.答案:3E a图1615.如图16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 ,B 相距为d ,电容为C .开始两块板均不带电,A 板接地且中央有孔.现将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电液滴一滴一滴地从小孔正上方h 处无初速滴下,落向B 板的电荷全部传给B 板,问:(1)第几滴液滴在A ,B 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2)能够到达B 板的液滴不会超过多少滴?解析:(1)设第n 滴液滴在A ,B 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板上电荷量为Q =(n -1)q ,板上电压U =Q C =n -qC .板间电场强度E =U d=n -qCd①由平衡条件得qE =mg ② 由①②得n =mgCdq 2+1 (2)设能够到达B 板的液滴不会超过x 滴,且第(x +1)滴到B 板的速度恰为0,然后返回极板上,最大电荷量Q ′=xq ③极板间最大电压U ′=Q ′C =xq C④ 对第(x +1)滴,由动能定理得mg (h +d )-qU ′=0⑤ 由④⑤解得x =mgC h +dq 2.答案:(1)mgCd q 2+1 (2)mgC h +dq 216.(2009·安徽高考)图17如图17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沿x 轴的正方向,场强为E .在A (d,0)点有一个静止的中性微粒,由于内部作用,某一时刻突然分裂成两个质量均为m 的带电微粒,其中电荷量为q 的微粒1沿y 轴负方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到达(0,-d )点.不计重力和分裂后两微粒间的作用.试求:(1)分裂时两个微粒各自的速度;(2)当微粒1到达(0,-d )点时,电场力对微粒1做功的瞬时功率; (3)当微粒1到达(0,-d )点时,两微粒间的距离.解析:(1)设分裂时微粒1的初速度为v 1,到达(0,-d )点所用时间为t .依题意可知微粒1带负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类平抛运动,得下列方程:-d =v 1t ① -d =12at 2②qE =ma ③由①②③解得v 1=--qEd2m④ 根号外的负号表示沿y 轴的负方向.设分裂时另一微粒2的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1+mv 2=0⑤图18得v2=-qEd 2m⑥(2)当微粒1运动到B(0,-d)点时,速度在x轴方向上的分量为v Bx,则v Bx=--2ad⑦由③⑦解得v Bx=--2qEdm电场力对它做功的瞬时功率P=qEv Bx=-qE -2qEdm.(3)中性微粒分裂时,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微粒2带等量的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沿x轴的正方向,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也做类平抛运动.根据对称性,当微粒1到达B(0,-d)点时,微粒2运动到C(2d,d)点,此时两微粒间的距离是BC =d2+d2=22d.答案:(1)v1=--qEd2mv2=-qEd2m(2)-qE -2qEdm(3)22d。
高三物理总复习红对勾课时作业及单元综合测试卷: 单元综合测试三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试三(牛顿运动定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解析: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属于失重现象,A错误;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属于超重现象,B正确;跳水运动员被弹起后,只受重力作用,属于完全失重现象,C错误;火箭加速升空,加速度方向向上,属于超重现象,D正确.答案:BD2.如下图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桌面对它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它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电视机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所受的重力的合力为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错误;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压力和重力是两个性质不同的力,故C错误.答案:A3.一辆空车和一辆满载货物的同型号汽车,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行驶.两辆汽车同时紧急刹车后(即车轮不滚动只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满载货物的汽车由于惯性大,滑行距离较大B .满载货物的汽车由于受到的摩擦力较大,滑行距离较小C .两辆汽车滑行的距离相同D .满载货物的汽车比空车先停下来解析:同种型号的汽车,在同一路面上行驶时,汽车急刹车时,车轮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因此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由v 2-v 2,0=2ax 可知,两车滑行距离相同,C 正确,A 、B 错误,由t =v -v 0a 可知,两车滑行时间相同,D 错误.答案:C4.(2013·南平模拟)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 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 的物块B 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 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测试八(磁场)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关于电场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封闭曲线B.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不封闭曲线C.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D.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解析:磁感线是封闭曲线,电场线不是封闭曲线,选项A、B均错;当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磁场力的作用,但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选项C错误而选项D 正确.答案:D图12.如图1所示,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棒AC用软线悬挂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通入A→C方向的电流时,悬线张力不为零,欲使悬线张力为零,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不改变电流和磁场方向,适当增大电流B.只改变电流方向,并适当减小电流C.不改变磁场和电流方向,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D.只改变磁场方向,并适当减小磁感应强度解析:通入A→C方向的电流时,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方向垂直金属棒向上,2T+F安=mg,F安=BIL;欲使悬线张力为零,需增大安培力,但不能改变安培力的方向,只有选项A 符合要求.答案:A3.速率相同的电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四个不同的磁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则磁场最强的是( )解析:由qvB =m v 2r 得r =mvqB,速率相同时,半径越小,磁场越强,选项D 正确.答案:D图24.如图2所示,用绝缘轻绳悬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在匀强磁场中.现把小球拉至悬点右侧a 点,轻绳被水平拉直,静止释放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摆到悬点左侧的最高点与a 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B .小球每次经过最低点时所受洛伦兹力大小相等C .小球每次经过最低点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相同D .小球每次经过最低点时轻绳所受拉力大小相等解析:由洛伦兹力不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相等,选项A 、B 均正确;设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 ,从右侧摆下时,在最低点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且T 1-qvB -mg =m v 2L ;从左侧摆下时,在最低点受洛伦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且T 2+qvB -mg =m v 2L;T 1≠T 2,选项C 、D 均错. 答案:AB图35.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主体部分是两个D 形金属盒.两金属盒处在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并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从而使粒子每次经过两盒间的狭缝时都得到加速,如图所示.现要增大带电粒子从回旋加速器射出时的动能,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 .减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减小狭缝间的距离C .增大高频交流电压D .增大金属盒的半径解析:设粒子的最终速度为v ,由R =mv qB 及E k =12mv 2得E k =qBR 22m,粒子的动能与交流电压无关,选项D 可使射出的粒子动能增大.答案:D6.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忽略重力)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空间环形电流.已知粒子的运动速率为v 、半径为R 、周期为T ,环形电流的大小为I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带电粒子的比荷为q m =BRvB .在时间t 内,粒子转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θ=qBt mC .当速率v 增大时,环形电流的大小I 保持不变D .当速率v 增大时,运动周期T 变小解析:在磁场中,由qvB =mv 2R ,得q m =v BR ,选项A 错误;在磁场中运动周期T =2πmqB与速率无关,选项D 错误;在时间t 内,粒子转过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tT ·2π=qBtm,选项B 正确;电流定义I =q T =Bq 22πm,与速率无关,选项C 正确.答案:BC图47.如图4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P 环套在固定的水平长直绝缘杆上,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杆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现给环一向右的初速度v 0(v 0>mgqB),则( )A .环将向右减速,最后匀速B .环将向右减速,最后停止运动C .从环开始运动到最后达到稳定状态,损失的机械能是12mv 02D .从环开始运动到最后达到稳定状态,损失的机械能是12mv 02-12m (mg qB)2图5解析:由题意可知qv 0B >mg ,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水平方向物体做减速运动,f =μF N=μ(qvB -mg ),当qvB =mg ,即v =mg qB时,F N =0,之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A 、D 正确而B 、C 错误.答案:AD图68.如图6所示,圆柱形区域的横截面在没有磁场的情况下,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某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方向入射时,穿过此区域的时间为t ;若该区域加沿轴线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带电粒子仍以同一初速度沿截面直径入射,粒子飞出此区域时,速度方向偏转了π/3,根据上述条件可求得的物理量为( )A .带电粒子的初速度B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C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D .带电粒子的比荷图7解析:设圆柱形区域的半径为R ,粒子的初速度为v 0,则v 0=2Rt,由于R 未知,无法求出带电粒子的初速度,选项A 错误;若加上磁场,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如图7所示,设运动轨迹半径为r ,运动周期为T ,则T =2πrv 0,速度方向偏转了π/3,由几何关系得,轨迹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θ=π/3,r =3R ,联立以上式子得T =3πt ;由T =2πm /qB 得q /m =23Bt,故选项C 、D 正确;由于R 未知,无法求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选项B 错误.答案:CD图89.如图8所示,ABC 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 为倾斜直轨道,BC 为与AB 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中,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不带电,现将三个小球在轨道AB 上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都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则( )A .经过最高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等B .经过最高点时,甲球的速度最小C .甲球的释放位置比乙球的高D .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解析:恰好过最高点,对甲球:mg +qv 甲B =mv 甲2R ;对乙球:mg -qv 乙B =mv 乙2R ;对丙球:mg =mv 丙2R,故v 甲>v 丙>v 乙,故选项A 、B 均错.洛伦兹力不做功,故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选项C 、D 均正确.答案:CD10.如图所示,虚线框中存在匀强电场E 和匀强磁场B ,它们相互正交或平行.有一个带负电的小球从该复合场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落下,那么,带电小球可能沿直线通过下列的哪些复合场区域( )解析:带电小球要沿直线通过复合场区域,则受力必须平衡,分析刚进复合场时的受力就可得C 、D 正确.答案: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11.实验室里可以用图9甲所示的小罗盘估测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法如图乙所示,调整罗盘,使小磁针静止时N 极指向罗盘上的零刻度(即正北方向),将条形磁铁放在罗盘附近,使罗盘所在处条形磁铁的方向处于东西方向上,此时罗盘上的小磁针将转过一定角度.若已知地磁场的水平分量B x ,为计算罗盘所在处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则只需知道________,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为B =________.图9答案:罗盘上指针的偏转角 B x tan θ12.如图10所示,空间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0.5T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0.2 kg 且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左端无初速度放置一质量为0.1 kg 、电荷量q =+0.2 C 的滑块,滑块与绝缘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木板施加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0.6 N 的恒力,g 取10 m/s 2,则木板的最大加速度为________;滑块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图10解析:开始滑块与板一起匀加速,刚发生相对滑动时整体的加速度a =FM +m=2 m/s 2,对滑块μ(mg -qvB )=ma ,代入数据可得此时刻的速度为6 m/s.此后滑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匀速.mg =qvB 代入数据可得此时刻的速度为10 m/s.而板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最终匀加速.板的加速度a =FM=3 m/s 2答案:3 m/s 210 m/s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13、14题各10分,15、16题各12分,共44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图1113.有两个相同的全长电阻为9 Ω的均匀光滑圆环,固定于一个绝缘的水平台面上,两环分别在两个互相平行的、相距为20 cm 的竖直面内,两环的连心线恰好与环面垂直,两环面间有方向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B =0.87 T 的匀强磁场,两球的最高点A 和C 间接有一内阻为0.5 Ω的电源,连接导线的电阻不计.今有一根质量为10 g ,电阻为1.5 Ω的棒置于两环内侧且可顺环滑动,而棒恰好静止于如图11所示的水平位置,它与圆弧的两接触点P 、Q 和圆弧最低点间所夹的弧对应的圆心角均为θ=60°,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试求此电源电动势E 的大小.图12解析:在图中,从左向右看,棒PQ 的受力如图12所示,棒所受的重力和安培力F B 的合力与环对棒的弹力F N 是一对平衡力,且F B =mg tan θ=3mg而F B =IBL ,所以I =3mgBL=3×10×10-3×100.87×0.2A =1 A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圆环分别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则R =93×9-939 Ω=2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r +2R +R 棒) =1×(0.5+2×2+1.5) V =6 V 答案:6 V图1314.(2011·石家庄模拟)如图13所示,匀强磁场中放置一与磁感线平行的薄铅板,一个带电粒子进入匀强磁场,以半径R 1=20 cm 做匀速圆周运动.第一次垂直穿过铅板后以半径R 2=19 cm 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带电粒子能够穿过铅板的次数是多少?解析:粒子每穿过铅板一次损失的动能都相同,但是粒子每穿过铅板一次其速度的减少却是不同的,速度大时,其速度变化量小;速度小时,速度变化量大.但是粒子每次穿过铅板时受铅板的阻力相同,所以粒子每次穿过铅板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因而每次穿过铅板损失的动能相同.粒子每穿过铅板一次损失的动能为: ΔE k =12mv 12-12mv 22=q 2B 22m (R 12-R 22)粒子穿过铅板的次数为:n =12mv 12ΔE k =R 12R 12-R 22=10.26次,取n =10次.答案:10图1415.(2010·四川高考)如图14所示,电源电动势E 0=15 V ,内阻r 0=1Ω,电阻R 1=30 Ω,R 2=60Ω.间距d =0.2 m 的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 =1 T 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S ,板间电场视为匀强电场,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以初速度v =0.1m/s 沿两板间中线水平射入板间.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x ,忽略空气对小球的作用,取g =10 m/s 2.(1)当R x =29 Ω时,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大?(2)若小球进入板间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与板相碰,碰时速度与初速度的夹角为60°,则R x 是多少?解析:(1)设R 1和R 2的并联电阻为R ,有R =R 1R 2R 1+R 2① R 1两端的电压为:U =E 0Rr 0+R +R x ②R 2消耗的电功率为:P =U 2R 2③当R x =29 Ω时,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P =0.6 W .④(2)设小球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有:qE =mg ⑤E =U d⑥ 设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有qvB =mv 2r⑦由几何关系有r =d ⑧联立①②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解得R x =54 Ω.⑨答案:(1)0.6 W (2)54 Ω16.(2010·北京高考)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以及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15甲,将一金属或半导体薄片垂直置于磁场B 中,在薄片的两个侧面a 、b 间通以电流I 时,另外两侧c 、f 间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其原因是薄片中的移动电荷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向一侧偏转和积累,于是c 、f 间建立起电场E H ,同时产生霍尔电势差U H .当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处处相等时,E H 和U H 达到稳定值,U H 的大小与I 和B 以及霍尔元件厚度d 之间满足关系式U H =R H IBd,其中比例系数R H 称为霍尔系数,仅与材料性质有关.(1)设半导体薄片的宽度(c 、f 间距)为l ,请写出U H 和E H 的关系式;若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导电的,请判断图15甲中c 、f 哪端的电势高;(2)已知半导体薄片内单位体积中导电的电子数为n ,电子的电荷量为e ,请导出霍尔系数R H 的表达式.(通过横截面积S 的电流I =nevS ,其中v 是导电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图15(3)图15乙是霍尔测速仪的示意图,将非磁性圆盘固定在转轴上,圆盘的周边等距离地嵌装着m 个永磁体,相邻永磁体的极性相反.霍尔元件置于被测圆盘的边缘附近.当圆盘匀速转动时,霍尔元件输出的电压脉冲信号图象如图15丙所示.a .若在时间t 内,霍尔元件输出的脉冲数目为P ,请导出圆盘转速N 的表达式.b .利用霍尔测速仪可以测量汽车行驶的里程.除此之外,请你展开“智慧的翅膀”,提出另一个实例或设想.解析:(1)U H =E H l ;c 端电势高. (2)由U H =R H IB d① 得R H =U H d IB =E H l d IB②当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时eE H =evB 得E H =vB ③ 又I =nevS ④将③、④代入②,得R H =vBl d IB =vld nevS =ld neS =1ne. (3)a.由于在时间t 内,霍尔元件输出的脉冲数目为P ,则P =mNt 圆盘转速为N =P mtb .提出的实例或设想合理即可. 答案:(1)U H =E H l ;c 端电势高 (2)R H =1ne(3)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