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无答案)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案
反
馈
练
习
与
巩
固
17.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
A.突厥B.女真C.契丹 D.匈奴
18观察右图,其反映的信息包括(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击败匈奴,安定边疆
③铸造钱币,兴修水利 ④奖励耕战,变法图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 )
交
流
与
探
究
1.文景之治,先引导学生阅读“导入框”,带入西汉建立庆功宴的喜庆氛围。后提出问题:“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再进一步问 “汉初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
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汉初统治者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2.学生归纳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
C.北击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的?(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
21.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授课过程:一、政治上:实施“推恩令”1、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
2、提出者:主父偃3 、具体措施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4、结果①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刺史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二、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
1、背景“无为而治”政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3、提出者:董仲舒4 、表现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诗》《书》《礼》《易》《春秋》5 、作用自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三:经济上、军事上措施1经济上:把铸币、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发行五铢钱2军事上:抗击匈奴如何评价汉武帝?一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①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②他为了推进大一统格局,采取了以下措施: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同时设立司隶校尉和十三州部刺史,加强监察制度;经济上,统一铸钱(五铢钱),盐铁官营;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办太学,使儒学发扬光大;军事上,反击匈奴成功,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但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重用酷吏,农民不断暴动,社会曾出现过动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案设计(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无答案)【学习目标】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和结果(重点)。
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涵及影响。
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学习导航】一.政治方面巩固大一统------“推恩令”的实施1.汉武帝为什么要实施“推恩令”?2.“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推恩令”的实施有什么意义?3.除了“推恩令”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4.汉武帝时期为了监视控制地方建立了什么制度?5.概括出汉武帝政治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三方面措施:6.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影响?二.思想方面的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2.具体的措施有哪些?3.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什么意义?三.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盐铁专卖1.经济方面的大一统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2.实行经济方面的大一统的目的是什么?3.具体措施有哪些?4.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意义?四.军事方面巩固大一统---------北击匈奴1.归纳出秦末以来与匈奴关系情况(1)秦末汉初:(2)西汉建国初期:(3)汉武帝时期:2.汉武帝时期的哪场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3.这场战役中涌现出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4.简述这场战役的经过?5.这场战役的胜利有什么意义?五.汉武帝时期巩固大一统有什么意义?【合作探究】1.补充表格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对西汉有何影响?【巩固练习】一.根据提示填写历史人物1.向汉武帝提出实施“推恩”的大臣:2.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率领汉军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4.他在位期间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二.填空题1.推恩令实施前,导致西汉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2. 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时期起儒学开始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列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通过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上的也与官府分庭抗礼。
2.措施:汉武帝采纳的“推恩”建议,削弱封国势力。
3.监察:建立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2)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经典作为教材。
3.作用:从此,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汉初,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豪强控制盐铁经营权,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内容(1)汉武帝把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X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四)北击匈奴1.背景:经过“”,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2.时间:公元前年,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
3.结果:大胜而归,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有何不同?他们共同的目的是什么?2.思考、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秦汉两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三、课堂练习1.识别历史人物,有助于了解历史。
图中人物是( )2.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3.汉武帝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C.颁布“推恩令”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B.刺史5.“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6.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B.五铢钱四、达标检测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余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一、文景之治(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思考)(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二、汉武帝的大一统(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填写)1、实现大一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政治上,接受 ________的建议,实行_______ ,削弱诸侯国势力,使诸侯国越分越小。
②思想上,接受的建议,实行把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文化上:大力推行________教育,在长安举办________.(以 ______主要教材)④经济上:参考第13课74页内容进行归纳⑤军事上:参考14课内容进行归纳3、影响:汉武帝时期,西汉在 ______ 、______ 、_______、经济和军事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 ________时期。
三、东汉的统治(阅读69—70页小字,了解)1、西汉灭亡于__________年。
2、东汉建立于__________年,定都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
3、光武中兴是_________在位时的局面。
4、东汉衰落,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
最终导致农民战争爆发,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合作探究:1、汉武帝和秦始皇分别是怎样对待儒家学说的?(组内讨论)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 汉初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3.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发行五铢钱4.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5.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6.阅读下列材料:“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第 12 课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课程标准:知道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纳的稳固一致的举措。
2.理解汉武帝稳固大一统场面的目的与影响。
3.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论汉武帝。
【要点、难点】:要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学指导】:1、课前预习:仔细熟读教材,独立达成导教案中的问题,勾勒在教材的相应地点。
2、小组要求:学习组长、历史学习组长仔细负责,做好敦促检查,保证共同提高。
【自主导学】:一、“ 推恩令” 的实行1.原由:西汉初, ________权力强盛,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 ________也发展起来,吞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不相上下。
这两股权力致使社会次序杂乱。
2.举措: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________”计策,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拟订封号。
这样,侯国愈来愈多,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愈来愈小。
汉武帝还成立 ________制度,监督 13 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禁止他们为非作恶。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由:西汉初,统治者推行“ ________”的政策,很多士人四周游说,依赖诸侯王,抗衡朝廷。
2.举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________ __ ,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 __________ 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创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育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材,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此后, ______ __为历代王朝所尊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三、盐铁专卖1.目的:为增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1- 让每一个人同等地提高自我2.举措:汉武帝把 ________收归中央,一致锻造 ________。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自学引导基础知识梳理我的疑问二、课堂探究活动(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3)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活动2: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思考:(1)汉武帝是如何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达到怎样的效果?(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来的?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这一建议?你如何理解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可在组内讨论)(3)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活动3:小组讨论:汉武帝为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即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活动4:比较一下,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谁的功劳大?三、当堂检测1。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
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制度 D.推行儒学教育2.董仲舒因功而受到汉武帝尊敬和后裔纪念,他最主要的功劳是: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 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 D.提出“推恩令”的策略3.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颁布推恩令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设置西域都护A。
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学案一、“推恩令”的实施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
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黄老之学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结果出现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达到鼎盛。
1.背景:西汉初,_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企图谋反。
地方上的_____________也发展起来,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地方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他们拥有私人武装部曲。
2.措施(1)汉武帝采纳__________的“________”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名为推恩德,实为削王国(2)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______________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
汉武帝还颁布法令,禁止读书人与诸侯王交往,防止他们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侯王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侯106人,此后,还以种种罪名废去一些诸侯,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3)汉武帝建立______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________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_______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西汉在中央设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打击地方豪富。
3.作用:中央对_________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标要求】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1.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汉武帝,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到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上的大一统”,第二部分为“思想上的大一统”,第三部分为“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部分为“评价汉武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二、思想上的大一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三、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四、评价汉武帝【知识构建】【直击中考】1.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第12课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兴衰的根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根本史实。
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课第一个条目,从教材中提取重要信息,答复第1题。
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
方法指导二:提醒学生第3题要结合课本归纳梳理,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总结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采取比照的方法识记相关知识模块。
方法指导三:要求学生用歌谣巧记本课知识模块: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非凡。
雄才大概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
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
方法指导四:知识模块一可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剧的形式进展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
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
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展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推恩令〞的实施自主阅读课本P54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推恩令〞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
(1)背景:①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独霸一方,骄奢淫逸,公开对抗封建官吏,甚至有人企图谋反;②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乱;内容:①下诏诸侯王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②削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设计(无答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大一统之源”。
第二部分为“大一统之基”。
第三部分为“大一统之盛”。
第四部分为“大一统之衰”。
二、自主预习(一)知识点一:“推恩令”的实施1.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________”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二)知识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1/ 3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三)知识点三:盐铁专卖1.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学习目的:1.知道汉武帝为稳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看法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只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关于稳固一致的多民族国度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措施学习难点:〝免除百家,独尊儒术〞课文解读:名词解释:〝大一统〞:中央在政治、经济、思想、文明等各方面停止一致指导,构成高度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知识点一:〝推恩令〞的实施1、缘由:西汉初,权利弱小的诸侯王和中央豪强地主对立朝廷,招致社会次第混乱。
汉景帝采用大臣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立中央。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兵车〕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说明:诸侯国权利弱小,严重要挟到中央2.措施:〔1〕公布〝推恩令〞。
建议者:主父偃措施:公布〝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昭规则诸侯王除以嫡长子承袭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经过实行〝推恩令〞,各诸侯国的子弟也都遭到封赏,于是他们对汉武帝更是忘恩负义。
从外表上看,各诸侯的子弟都遭到了恩德,但实践上各诸侯国实力大大削弱了,无法同中央抗衡了,这样就增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度的一致。
〔2〕树立刺史制度。
监视中央官员。
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中央官员、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意义:中央对中央的控制大大增强。
知识点二:〝免除百家,独尊儒术〞1、缘由:西汉初,朝廷对中央的控制削弱,统治者奉行〝有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盛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靠诸侯王,对立朝廷。
道家:疗养生息,有为而治儒家:实施暴政,以德治国法家:严刑律法,以法治国2、提出者:董仲舒〔他经过察举制度进入皇帝视野〕3、措施:〝免除百家,独尊儒术〞4、思想外延:崇礼、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5、内容:①设立太学,使天下文人学习儒家经典。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
3、影响:使国家的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
四、大一统王朝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________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________。
【合作探究】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课堂练习】
1.汉朝,颁布“推恩令”的帝王是()
A.汉文帝B.汉景帝
C.汉武帝D.汉高祖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3、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理解大一统局面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意义【课前预习】1.汉武帝“罢黜百家”中的“百家”是指()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2.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A.颁布“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统一铸造五铢钱D.统一文字3.西汉“大一统”这一历史概念的核心是()A.“大一统”即管辖疆域的大统一B.由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而提出C.皇帝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天下臣民皆听命于皇帝D.适应修养生息政策的需要1、汉武帝采纳的推恩计谋,下诏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
2、汉武帝建立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2、汉武帝的大一统:①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②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1.汉武帝和秦始皇分别是怎样对待儒家学说的?2.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3.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4.大一统局面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颁布“推恩令”B. 实行分封制C. 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推恩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国势力B.促成了“文景之治”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3.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始于A.东周B.秦朝C.西汉D.东汉4.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发行五铢钱5.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6.你知道秦皇、汉武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什么吗?他们在思想统治方面又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7.秦皇、汉武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无答案)
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编写人:王忠文课时: 1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识记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为实现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2、通过小组讨论,正确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历史功过。
学习汉武帝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学习难点:正确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其历史功过,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读课本第54--56页,完成如下问题,勾画在课本上。
1.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作用是什么?2. 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3.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4.用一句话概括汉武帝的历史贡献。
5.以问题形式呈现自己自学过程的困惑。
二、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组长帮助督促本组成员完成上述思考题,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2.全班展示交流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作用、贡献。
三、合作探究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和补充史实资料,你如何评价汉武帝是怎样的一位帝王?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并把你们的结论记录下来。
相关资料: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
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____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汉记十四》四、课堂检测1.西汉真正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实现大一统局面是在()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D.汉武帝时期2.汉武帝时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A.开始设立郡县 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设置“三公”3.下列不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A.没收豪强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削弱诸侯国的势力C.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D.实行盐铁专卖4.董仲舒受到汉武帝的尊敬和后人的纪念,他主要的功劳是()A.提出“焚书坑儒”的主张B.提出与匈奴和亲的策略C.提出“独尊儒术”的主张D. 提出“推恩令”的策略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检测】
【合作交流】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态度异同?
【当堂检测】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
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 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3.“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
”这首诗歌中的场景
开始于( )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4.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5.如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B.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C.颁推恩令,削爵夺地 D.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6.“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维持统一。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想。
汉武帝时,学生可进入当时哪一最高学府接受教育( )
A.私学 B.太学C.军机处 D.国子监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A.窦固、窦宪 B.卫青、霍去病C.蒙恬、霍去病 D.卫青、窦固9.“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西汉时期迫使匈奴单于仓皇遁逃,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 )
A.漠北战役 B.漠南战役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10.“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14.一朝的统治思想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1)材料一中被秦始皇“应用到全中国”的法家学说源自谁的主张?列举一项秦始皇“应用”法家学说的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采取了怎样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还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统治者确定统治思想时会考虑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