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电影《芳华》观后感:追忆“芳华”,拷问“善良”
《芳华》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芳华》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芳华》无论电影还是小说都年代感十足,虽然说的是父辈们的故事,但都能让人产生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林丁丁代表着理想,何小嫚代表着现实。
年代感的传承最终还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来完成,社会才能一点一点地进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芳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芳华》读后感1熟读严歌苓的人,对于这本《芳华》一定是会有些失望的,故事一如既往的能读出来还是严歌苓笔下写出来的故事,只是写《芳华》的严歌苓好像比以前变得小家子气了一点,没有了《床畔》中用生命在讲述纯情的魄力,没有了《一个女人的史诗》里从平凡淘出来的菁华与乐章,没有了《扶桑》中那样令人折服的绵实曲腻,也没有了《第九个寡妇》里造物主一样阅世的胸怀。
故事同样仍是严歌苓的故事,只是笔力有些脱了劲,也因而脱了劲的笔力没有像往常一样从平凡的故事中激发出可以恒久闪烁的深邃。
《芳华》的笔力会给人一种脱了劲的感觉,或许有这样的原因:就是严歌苓在这本小说中冰雪聪明得过了头,她把从前小说中为人称道的小优点、也是从前小说中的调味品,拿在这本书中做了主食,不加节制的放大,放大后的语言上的幽默不但喧宾夺主了,甚至还将“主”的生命色彩也给荡涤掉了大多,只残留下了些影子,让熟读严歌苓的读者一点也不过瘾。
这是小家子气在行文、笔力、语言上的表现。
还有一点小家子气的感觉是从创作者的叙述情调上来感受到的。
以往严歌苓的小说,无论时空跨度是长是短、无论故事是传奇还是平淡、无论人物是美是丑是善是恶,都能从严歌苓的叙述情调中读出一种大悲悯、大慈悲的温和。
但这本书和她的第一本散文集《非洲手记》一样,都让人觉得这种慈悲与悲悯的温和被大大的收敛起来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收敛无疑都会影响到全书的整体格调。
但无论如何,出自真正的写者严歌苓之手的《芳华》仍是一部较不错的小说,通过跨越四十年的时间和天南海北的空间的叙述,展现出了一代从军服中走出来的少男少女曾经恣意绽放的华年,与对生命最无悔的告白和期待,以及在人生流转中,期待的幻灭、尘世的牵扯、回首的歌哭与最终的洒脱和释怀。
2023年《芳华》观后感(9篇)
2023年《芳华》观后感(9篇)《芳华》观后感篇11月6日,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去观看了期盼已久的电影《芳华》。
影片中的一句旁白,久久回荡在我耳边:“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才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影片中的何小萍就是那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而刘峰就是那个善良的人!何小萍满心欢喜来到文工团,想着从此就不会被人欺负了!可现实却一次次浇灭她美好的理想!她想要照军装照,心里有着美好而卑微的念头,想寄给劳改营里的爸爸看,可是部队里演出服发完了,只能等夏天,还有好长好长时间啊,太久了太久了……以前在家里太受冷落,她做不到一开始就落落大方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她不知道如何用体面的方式实现自己其实并不过分的愿望,舍友的明嘲暗讽和过去经历的排挤压迫让她实在不敢开口借,怯生生地想让一切静悄悄地实现,然而害怕的事情最终发生,因军装照摆在照相馆的橱窗里而被揭发,未经允许拿别人东西的事情不仅被发现了,而且因为羞于承认,被更加激烈地围起来指责批判!一个从小就被欺负得怯生生的小女孩,她怎么无师自通学会磊落?但就因为一次的不磊落,从此以后文工团里所有的丢脸现世的坏事大家都会扣到她的头上,“她是全世界最臭的”,“那个塞了搓澡海绵的文胸也一定是她的!”大家都嘲笑她、排挤她,她怎么躲也躲不掉,怎么辩解也没有人听。
所有男演员不愿意和何小萍搭档的时候政委说他很心寒,但他的心寒可能更多是建立在集体的利益,因为大家没有为了表演的共同目标齐心协力而心寒。
可是这时候终于有一个人不盲目地附和这些排挤,不怕被孤立,单独站出来明确表示接受她、支持她,在没有人愿意给她伴舞的时候,这个人挺着抗洪受伤的腰说他愿意!他就是被大家称为“活雷锋”的刘峰!只有善良的刘峰同情同样善良的小萍,他们珍惜善良!从前那些她受到的委屈、祈求保护和安慰的的书信送到了劳改营里渺无音讯,等来的只有一份父亲死亡通知书,而刘峰的出现就像一道光打在了何小萍原本一片漆黑的世界里,这份温暖让她有了一点点勇敢,这点点的勇敢足以点燃何小萍一生的善良。
芳华——观电影《芳华》有感
39 PAGE
星星诗 XING XING SHI
芳华属于逝去的岁月 一段被凝固的时光 一朵被定格的浪花 现在和未来已寻不回她 那遗憾长出的伤疤 或许就是芳华 那走远了的欢歌和悲唱 深爱和轻狂 或许复活了芳华 那酒杯撞亮的月光 离别留下的苍茫 也曾让芳华 牵手战争与死亡 那时的风起风吹 芳华就是飘荡的黑发 生命总是昂着头 所有的萌,所有的酷 总会捋成青丝一把 然后甩出潇洒 那时的雨飘雨落 芳华就是淋湿的月牙 委屈,失望被泪冲刷
——/ຫໍສະໝຸດ 芳 华观 电 影 《 芳 华 》 有 感
文 于 炼
把所有的真都故意成假 灵魂虽纯净如清水 青春有时却回不了家 芳华啊 你是激情燃烧出的朝霞 是生命季节里 永不凋谢的春花 这朵是沾满了阳光的诗 那朵却是淋湿了雨的童话 每一朵 绽放着酸甜也盛开着苦辣 芳华啊 你是憧憬是挣扎 是离别的瞬间 又是重逢的刹那 是我心中的近在咫尺 又是清醒时分的海角天涯 其实芳华最终只是个梦 是虚空和幻化 如同电影 只能是导演 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芳华》影片观后感范文
《芳华》影片观后感范文《芳华》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那么关于芳华观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芳华》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芳华》观后感1电影芳华是一颗催泪弹,对老年人有效。
影院散场灯大亮,别的观众陆续离座出门了,银幕上快速走着演艺人员名单。
我们一家仍然静静坐在座位上,我和妻两张老脸上流淌着泪水,老泪纵横。
女儿递过來两张手帕纸,轻轻地说:爸爸,妈妈,我们回家吧。
看电影流眼泪,许多年前的事,卖花姑娘。
那时,妻伤心落泪,我笑话她。
普天之下受苦受难的不计其数,犯不着,那该得流多少泪水呀?时隔这么多年,芳华的导和演们,用艺术挖掘深埋在心底的记忆唤醒沉睡的芳华,赚取票房同时赚取眼泪。
芳华故事模糊了,隐隐约约只记得男女主角在公园长椅上的依偎。
至于为何流泪西里哗啦,孩子们不问老伴也不相问,只是默默地走出影池。
妻想起了什么她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为什么流出了泪水。
不要轻易拮责男儿有泪不轻弹,只为触动伤心动情处!人生七十春秋,或坦途或山路崎岖十八弯,走过太多的风风雨雨,经历无数的奋争和曲折、无奈和无助、歧辱和诬毀、恋和失恋、苦楚和痛快、不幸和幸运、乃至饥饿、寒冷、病痛、贫穷和劳累,付出比别人多的付出收获比别人少的收获,酸甜苦辣唯已自知。
劫难与欣运交互、芳华与坼磨共存。
本來,这些己然忘却已然封存不忍堤起。
是芳华的艺术家们硬生生地把刻印在脑核桃体深沟的记忆给挑了出來。
情何以堪!而,各人有属于各自的芳华。
每个人的故事,都足够写一部小说拍成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
至少,我们奋斗过努力过,沒大建树,做过错事蠢事,但沒祸害过社会祸害人。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或能做得更好。
曾有街坊女士对妻说,你家王师傅对我们有恩,我家老爷子是他帮忙送上山坟碑上的字是他刻的。
我十几岁时在望省斤山顶上民办小学教过半年书,一二三年级.二十多个孩子挤在一间茅草屋里读书。
《芳华》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15篇)
《芳华》读后感1000字《芳华》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15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芳华》读后感范文1000字(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芳华》读后感1000字篇1芳华,顾名思义,芬芳四溢的美好年华。
单就这个名字都会令人扶首追忆,令人沉吟回味,令人满心欢喜,令人心生向往。
我本也欣欣然想去观影的,不幸没有时间。
退而求其次,购买了书籍。
看那军绿色的封皮,满是青春气息,又见军旅风貌。
封皮上那两条修竹一样挺拔的小腿,传递着活力、激情、优雅、美好。
军旅胶鞋的质朴、奋斗,芭蕾舞鞋的精致、高雅,诠释着芬芳年华。
满怀向往,满怀参加青春盛宴的激动,打开扉页,打开每一个篇章,却在阅读中,慢慢地冷却了热情。
那平白无奇的铺叙中,我没有看到青春飞扬,只看到一地鸡毛,一片流言蜚语和八卦嚼舌,直到小说的三分之二,都没有新奇可言。
于是断言,本书一般,便搁置了。
后来本着总要看完的心态,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又再次拿起《芳华》。
读完后,我收回之前对本书草率的判定。
一个平凡普通的好人,好一时不难,难在好一世。
你好我也好,不难;难在你对我不好,我依然对你好。
我好也会对你好,不难;难在我不好,却依然对你好。
把无私奉献坚持一辈子,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这样的平凡就是不平凡,这样的普通就是伟大。
刘峰就是这么一个平凡普通又不凡而伟大的好人。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好人”这个概念,也是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好人”的事迹,他的一生就是大写的“好人”二字。
也正因如此,我改变了对《芳华》这本书的看法。
很多人都会说,当好人能得到什么?当个好人,在某些世俗意义上,不能比别人得到更多,反而付出更多。
所以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很多人不再愿意当个严格意义上的“好人”。
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好人”变得更加珍贵。
我也曾为此困惑。
后来有哲学家说“成为好人就是对好人最好的奖励。
《芳华》观后感7篇
《芳华》观后感7篇芬芳观后感(一)“善良的人不必须都被善待,可是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和珍惜善良。
”这是《芳华》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坚持善良很容易,可是一生善良却很难。
《芳华》中刚刚来到歌舞团的何小萍以为自我脱离了不接纳自我的家庭,就是脱离了苦海,孰不知她又进入了另外一个苦海。
整个歌舞团的人都拿她当笑话看待,大庭广众之下嫌弃她有异味,团体翻她的东西,还要撕她的衣服……可是自卑而又敏感的何小萍全都忍了,因为自卑,因为敏感,更因为没人了解和爱戴自我,可是除了刘峰。
正因为如此她才最明白刘峰的善良,当刘峰被处理走掉时仅有她来相送。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青春呢?以排挤嘲笑他人为乐,看到别人落荒而逃,满脸囧迫的样貌时一齐哈哈大笑,仿佛这就是我们的笑料。
孰不知这样已经把一个人的自尊心践踏的一文不值,还要加上一万只脚。
可是谁叫那时我们年轻呢?谁叫我们不懂的理解万岁呢?以前上学时有一个女同学的腿有点跛,走起路来稍微快一点就会一瘸一拐的,而那时候调皮的男孩子们总是故意拿她的东西逗她,然后她就会生气的追,看着她一瘸一拐的样貌,整个班级就回轰堂大笑,而每每她都会满脸通红,慢慢的回到自我的座位上,两眼泪汪汪,可是我从来没有见她的眼泪掉下来过。
之后的某一天,我偷偷的看到她竟然在用自我的生活费买东西给学校里的流浪狗吃。
在那个年纪应对流浪狗不躲着走就不错了,而她竟然对它们如此温柔,看到那一幕我竟然感到了无比的惭愧,为自我的行为感到可耻。
同时我也在想她的内心深处该是多么善良啊。
坚持一颗始终温柔的心是一种本事,这是一种爱的本事,拥有了这种本事无论人生经历多么大的苦痛也会安然度过。
就如何小萍经历了人生最大的起伏之后依然能够回归生活。
芬芳观后感(二)早就听说,今年有部大片讲述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我带着无比自豪的心境和一位来自远方的朋友一齐观看了这部影片。
出乎意料,我们没想到它真的如此精彩,如此感人,每个环节都扣人心弦,让我们泪流不止,就在影片结束的一霎那,我突然明白了我们的学校为何如此芬芳?!舟曲是个美丽的地方,它就在咱甘肃,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还去过那里。
关于电影《芳华》观后感五篇
关于电影《芳华》观后感五篇电影《芳华》观后感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看完《芳华》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叹时光的易逝,感叹青春的短暂,同时,我为男主角刘峰感到痛惜。
《芳华》讲述的一个发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故事,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一段时间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部队的文工团,文工团呢?当时是以文艺演出的方式,慰问在一线部队打仗的军人们等,缓解他们的压力,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为他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也许他们是去慰问这些人,但是他们可能并不能真正的体会这些人的付出。
在这个文工团里,我看到的是一些利己主义者,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个特殊的时代,国家,社会都在变化着,同时,人也在慢慢的变化着。
这一切变化来的是那么的悄无声息,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我们是察觉不到时代的进步潮流。
在这种变革下,我们无力阻挡,无力改变,因为这一切让我感觉到了我们的渺小,我们的无奈,我们的迷茫,所以在张无形的大网下,很多人选择了改变自己,保护好自己。
电影的男主角刘峰,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拥有大无畏精神,崇尚雷锋的人。
在文工团这个集体里面呢,他也是被大家公认为活雷锋。
但有时候,我觉得刘峰的做法太过于无私了,他积极地为文工团里面的每一个人服务,不求回报,无怨无悔。
不管什么时候,大家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而他呢?也总是义无反顾的帮助他们。
每次在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叫打饭的人再多给一个饺子,刘峰则是默默无闻的专挑着饺子皮吃。
他为大家所做的一切,都被所有人认为是应该的。
在现代人的眼中,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刘峰也太傻,太蠢了吧。
但他这样做,也许是跟他的经历,跟他成长的环境,跟他的精神信仰有关吧!这么的好的一个人,他却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
他为文工团里每个人奉献了自己,但是在自己被诬陷下放时,除了何小萍,没有一个人来送他。
在这个时候,我为他感到很悲哀。
2019精选的电影《芳华》观看心得体会五篇
2019精选的电影《芳华》观看心得体会五篇《芳华》透过故事的讲述者萧穗子的眼睛,读者可以望见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群从大江南北招募而来进入部队文工团的少男少女。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芳华》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电影《芳华》心得体会(一)今天看完了整本书,也看到了那个年代形形色色的众多人物的结局。
好人永远的好了下去,没有因为命运磨灭了他的好。
与生命逆行,也许正如作者所说的,除了善良他还想求死,可是活了过来之后他依旧无私的好着。
好这个字眼谁都没有解释过,可是后来人们都知道,刘峰是好的,无论他有两只胳膊还是一只胳膊,无论他最后的时光身边是何小曼还是林丁丁。
无论最后,当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爱被狠狠的埋进了现代的尘土,无论那是感激还是爱,也许谁都说不明白,一个永远被人崇拜的人被人唾弃了,一个永远被人唾弃的人突然被人崇拜了,我想着也许是为什么最后的时间他们两个人在一起。
那场追悼会,我在,何小嫚在,刘峰的女儿在,他曾是英雄,却收场的有些凄凉,不过也够了,真的够了,还有人的心里有他红色的影子,有他忙碌的勤劳的身影。
我们追悼着永不老去刘峰,也追悼着那平凡又不平凡的过往。
电影《芳华》心得体会(二)世上有多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淋漓鲜血染红它伴随着一首熟悉的旋律-《绒花》,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时代……12月15日,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如约而至。
上映第一天票房就轻松破亿,更是霸占各大影院、新闻头条。
作为冯导的无名粉丝,我趁着休假马不停蹄的追了这部电影。
虽然不能从一个专业影评人的角度来评价这部作品,但观影之后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
我一直认为,冯导的每一部作品都很接地气,反映社会民生。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芳华》是一部以舞蹈为元素题材的影片,讲述1970到1980年代某军区文工团的故事。
一批芳华正茂的年轻男女,在那个年代经历万般劫难,在血色与浪漫中跌宕起伏的人生。
影片以萧穗子的独白为线索贯穿始终,使得故事更具真实性。
《芳华》观后感
《芳华》观后感说起来,看完《芳华》这部电影,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说不上来的滋味。
它不像爆米花电影那样看完就忘,反而像一杯清茶,回味悠长。
冯小刚导演的这部作品,主演是黄轩、苗苗、钟楚曦,类型嘛,算是个年代剧情片吧。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的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男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经历着爱情、友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何小萍,一个从小缺爱的姑娘,来到文工团后,却因为出身和性格,屡遭排挤。
刘峰,一个“活雷锋”,对所有人好,却唯独对何小萍的善意显得格外不同。
还有萧穗子,一个看似活泼开朗,内心却敏感细腻的女孩。
他们的命运,随着时代洪流的推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我就不剧透太多啦,每个人的故事都让人唏嘘不已。
何小萍的敏感自卑,让人心疼。
她渴望被接纳,却总是事与愿违。
刘峰的善良,近乎伟大,却又显得有些“过”了,以至于他的付出,常常被别人视为理所当然。
萧穗子的暗恋,带着青春期特有的朦胧和酸甜。
这些角色,就像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让人既喜欢又无奈。
电影的主题,我想,大概就是关于“芳华”的易逝吧。
青春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或精彩或黯淡,最终都会落幕。
那个年代特有的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在如今看来,或许有些遥远,但它依然能引发我们对人性和时代的思考。
画面很美,充满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感。
色调柔和,光影交错,每一帧都像一幅画。
音效也很棒,尤其是那些经典的老歌,瞬间把人拉回到那个年代。
有些地方的剪辑,我觉得稍微有点跳跃,可能需要更仔细地看才能理解。
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他们,我会怎么做?我想,我大概也会像何小萍一样,渴望被认可,却又害怕被拒绝。
青春的迷茫和彷徨,大概每个人都经历过吧。
就像歌词里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谁的青春不迷茫呢?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它不仅仅是一段青春回忆,更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如果你也对那个年代的故事感兴趣,或者只是想感受一下青春的悸动,那么,我推荐你去看一看《芳华》。
《芳华》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芳华》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芳华》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芳华》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芳华》读后感1终于赶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之前,拜读了严歌苓的同名小说。
这是一篇时代感很强、带入感更甚、且以全新的架构、第一人称形式、萧穗子的口吻叙述故事,且时常伴有作者思想观点渗入的佳作。
写作手法大胆创新、新颖独特,乃作品一大亮点。
听人言说,严歌苓的文字有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她塑造故事总是“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不需要听外界评价,读着读着就回感受到她太会写故事了,而她的故事,又几乎都被拍成了电影。
阅读的过程揪心得复杂,酸楚夹挟着幸福、忧伤渗透着快乐,五味杂陈、心潮翻涌,除了对主人公刘峰命运多舛、扼腕叹息之外,更感叹时代造就的四位文艺女兵,迥然落魄的终场。
点点滴滴,仿佛在平凡世界中的她们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严歌苓老师严重接地气、极具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一路品来,直令人忍俊不禁、畅快淋漓、意犹未尽!人生本就不易,无论是哪个年代,无论大人物还是小角色,平凡或伟大,卑微或高尚,最终都会芳华落尽,或许,我们需要的是那多一点点的慈悲。
《芳华》读后感2“有些逝去的日子,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
”合上这本书,这句话便一直在我心里乱窜。
读严歌苓的这本小说,灵魂仿佛也随着那萦绕在耳的句子飞回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芳华》用深情讲诉一个时代,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诉说着曾经的热烈存在,而如今销声匿迹好像从未来过。
看那场芳华散尽,有一点怅然若失,还有一点余温在怀。
《芳华》是一部无法被轻易定义的作品。
它温和又绵里藏针,平淡却令人心酸;它有关青春又太过冰冷沉重,它有关善意却无法回报善意;它歌颂旧时代的纯真又体现保守与如履薄冰,它歌颂平凡中的伟大却饱含歧视与集体孤立。
三年级观后感作文:芳华观后感
三年级观后感作文:芳华观后感电影《芳华》是由冯小刚执导,黄轩、苗苗等人主演的一部影片。
影片以一支军队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了在动荡的年代里,年轻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看完《芳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
影片展现了青春的美好和无奈。
影片中的主人公在军队文工团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他们追求梦想,热爱艺术,为国家献身,充满了朝气和热情。
他们也不得不面对时代的局限和生活的压力。
他们的爱情和梦想都被无情地摧毁,被生活的残酷现实所迫。
这种无奈让我深感心酸,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影片中塑造了一群乐观面对困境的年轻人。
尽管他们经历了许多困苦和挫折,但他们从不放弃。
他们用音乐和舞蹈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用笑声和欢歌来战胜困难。
影片中的主人公豆豆就是这样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他在面对爱情和事业的挫折时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态度,只要我们乐观向上,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影片还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故事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追求。
有的人因为追求爱情,陷入痛苦的旋涡;有的人因为追求事业,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有的人因为追求权力,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这些人物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让我深感人性的脆弱和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他们会让我们失望,有时他们也会给我们带来力量。
我们要学会去理解和包容他人,尊重每个人的追求和选择。
《芳华》让我认识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国家风云变幻的年代。
影片通过展现时代的背景,描绘出那个独特的时期的历史风貌。
我们身处的当代社会,也正处在飞速变化的时代里。
通过了解当代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面对未来。
《芳华》是一部充满深意和思考的电影。
它通过展现青春美好和无奈、乐观面对困境、人性的复杂性和时代的变迁,让我对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人生芳华。
观后感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芳华》观后感》。
近期,我观看了电影《芳华》,这部电影以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背景,讲述了我国一代文艺兵在军队文工团的生活经历。
影片中,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奋斗历程和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引发了我对青春、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电影展现了那一代人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文工团的战士们依然坚守信仰,用歌声、舞蹈传递正能量,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不惜付出青春和生命。
这种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其次,电影揭示了青春的美好与残酷。
影片中的主人公刘峰,一个热爱舞蹈的青年,为了祖国的需要,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文艺兵。
在军队文工团的日子里,他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友情的背叛,甚至遭遇了人生低谷。
然而,他始终没有放弃,用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书写了自己的青春华章。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青春是美好的,但也是残酷的。
我们要珍惜青春,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再次,电影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影片中的主人公们,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我们是否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最后,电影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影片中,那些乐观、坚韧、勇敢的形象,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之,《芳华》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青春的珍贵、人生的美好。
我们要学习那一代人的坚定信仰、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珍惜青春,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500字作文
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500字作文优秀电影《芳华》观后感500字作文和弟弟相约去看了电影《芳华》,感慨万千。
感慨人心的险恶,感慨人性的凶残,亦深深感慨刘峰对于善良的坚守和选择。
电影中的刘峰几乎是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活雷锋”,帮助战友从北京带东西,帮助文工团修道具,帮助即将结婚的战友打沙发,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他善良待人、温柔处事的见证。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他的最终结局却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美好,他被人诬陷下放,残了一只手臂,穷困潦倒,被人欺负。
电影的最终,使我产生了怀疑,善良的人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多么的悲惨。
我们小时候学三字经,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和师长也都教育我们要待人温和,要懂事有礼,要学会谦让。
这便是我们理解的基本的善良。
长大了,经历多些,我们知道,善良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外化于行动的品质,我们或许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对待我们的方式,但我们总能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品行。
我们从小受教育,要敬老、尊老、爱老,要善良正直,要待人有礼一视同仁,可是现在的我们,礼貌到哪里去了,哪有一点尊老爱老、温暖待人的样子!正是这件事,让我明白善良的意义,善良是根植于内心、外化于行动的,不是我们嘴上说说而已,就像影片的最后说的,刘峰和何小萍的生活不够富足,但他们始终面目平静、待人温和,不像我们总是满脸沧桑。
我想,这便是答案了吧,胸怀善意、温暖待人的人,纵使历经艰难和波折,却内心平静、风云不惊。
词典上说,善良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是和善而不怀恶意,是内心充满爱的人不断给他人带来幸福。
这个冬天很冷,冰冻三尺、寒风刺骨,这个冬天也会很暖,因为我们学会了善良待人,就像冬日的暖阳,照进人心里,充满力量。
让我们迎着这暖人的色彩,在这芬芳的年华里绽放能量,温暖人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芳华》观后感:追忆“芳华”,拷
问“善良”
XX岁末的最后一天中午,阳光温煦,经过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上,先吃了一碗牛肉面,又来到嘈杂繁华的美食广场,要了一碗湖南臭豆腐,尽情享受着现代城市丰足生活带来的美味。
然后,很少到影院看电影的我,踱着闲适的步伐,走进了电影院,走入几十年前久违了的似曾相识的语境。
放眼望去,整个影院都以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居多。
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寻找已逝去的芳华来了。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当放映室灯光亮了,耳畔想起了由韩红演唱的主题曲《绒花》旋律时,观众陆续散场,而我和少有的几个人一直等到曲终人散,荧幕上迅速地滑过密密麻麻的演职员名单时,泪水浸润在眼眶里,鼻翼酸酸的,空灵而淡远的音符里飘荡着感伤的味道,此刻我还是愿意这种感觉再停留一下,甚至觉得有点享受这样的感觉。
因为,逝去的岂止是影片中人物青春芳华,当然也有我的芳华,也有你的芳华,和走过那个年代的无数人的芳华......
影片以文工团演员萧穗子的视角为线索展开,记录了那个充满理想与浪漫,奔放与压抑,清纯与简单,英雄与血腥的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
萧穗子某种程度上就是小说原作者严歌苓的化身。
开篇便反复呈现并特写舞蹈演员们青春性感的舞姿,散发出荷尔蒙气息的纯美,整齐划一的大长腿,这就是导演着意隐喻“芳华”寓意的典型意象。
男主角是由黄轩扮演的刘峰,一个比雷锋还雷锋的形象,是一个一眼看上去很“干净”的形象:帮饮事员撵猪,主动吃破馅的水饺,帮战友们带东西,帮别人做沙发,将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别人等等,他成为所有人的暖男,甚至成为“模范”“先进”的典型符号。
但作者并没有把刘峰刻画成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一个人——美丽虚荣而略带娇气,一笑露出浅浅迷人梨涡的独唱演员林丁丁(这些恰恰体现出作品的真实性)。
在那个“红色”、“浪漫”、“纯粹”压倒一切的大背景中,刘峰因爱而激情拥抱了林丁丁(小说原作名为《你触摸了我》),旋即被当做道德败坏的“流氓”而逐出文工团,发配到云南边境的伐木队。
这种严重背离“好人”形象的行为,遭到了文工团成员集体的唾弃。
无论平时为她们做过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站出来讲话,就连林丁丁也认为“别人可以抱,就他不可以,因为他是活雷锋”,是神话一样的正面“符号”,这样的人是不能有情欲的。
这种爱的激情,一方面,当时超越了林丁丁的认知;另一方面,林丁丁一个美丽但自私的人,在她心中,刘峰只是一个被自己需要帮助的“好人”,而不是自己理想的情人(她的理想是嫁给一个将军的儿子),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
因素,为了保全自己,她没有站出来还他清白,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让人心寒,影片将这个美丽而自私的女孩刻画的淋漓精致。
刘峰这样的好人,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你是好人,你是大家的“取暖器”;但一旦危及她自己利益时,你便什么都不是。
刘峰临走收拾行李时,要把曾经带给自己无限荣耀的含有“雷锋”“先进”字样的东西扔掉时,这一细节含义令人深思,仿佛这些曾经荣耀的标签都成为对自己绝妙的反讽。
临走时,除了另一个受人排挤、鄙视的郭小萍,没有其他人送他,出现了集体缺失善良的悲凉场面。
这个平时用火一样的热情温暖别人的人,带着委屈、费解、孤独离开的他挚爱的文工团。
尽管如此,仍然抱有单纯与英雄梦想的刘峰,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甚至渴望牺牲,成为英雄,让自己心爱的的人来歌唱它的英雄事迹,由此,理想主义色彩得以充分的高扬。
后来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为救战友伤了手臂,退伍后到海口打工,为书店送货,又遭城管讹诈扣车罚款,英雄落寞,流血又流泪,让人叹惋。
虽然被出身高干家庭的郝淑雯遇见,仗义慷慨,为他交了一千元罚金,暂解燃眉之急。
但之后凄苦漫长的余生还需要他自己默默承受。
何小萍,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父亲没有平反,从小缺少关爱,入伍晚,身上有臭味,加上“偷穿林丁丁军装”事件,成为被人耻笑鄙夷的对象,唯一能给他带来温暖的人又被逐
出文工团。
正如电影旁白所说“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更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刘峰走后,郭小萍因为极度压抑寒心而更加不合群,后被派往战区医院做护理工作。
战争的残酷,小战士的牺牲,以及突然成为英雄的剧烈突变,使她精神崩溃,住进精神病院。
后来康复。
其中因观看曾经的战友演出舞剧《沂蒙颂》时,熟悉的旋律与舞姿,唤醒了它的记忆,本能地走到外面,冷月银辉之下,起舞弄清影,令人感伤,这或许也是唤醒他回归正常世界的独特语言吧。
在一个渐趋富裕、讲究现实、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部《芳华》映影片拨动了人们渐趋麻木的心弦。
它引领人们暂时抽离现实,对剧中的一些人物的命运作深邃的思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芳华。
但个人的芳华,总会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而每个人只是滔滔洪流中的一朵浪花,这朵浪花飘向哪里,个人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
有的人芳华在战火中绽放,有的人芳华在静好的岁月中盛开,有的在芳华初露时凋谢,大多人的芳华在痛苦中挣扎......
刘峰和何小萍,这是文工团中两个边缘人,同是天涯沦落人。
刘峰,质朴勤劳,成了大家的暖男。
造化弄人,在那一段特殊的岁月中,命运将本不属于同类的人,暂时聚集在一起,共同的使命,使他们表面上平等,大家的距离很近。
木匠后代的刘峰距离另一个阶层出生的白天鹅林丁丁仿佛
距离是那么近。
于是,刘峰暗恋并追求林丁丁,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触手可及。
然而,“触碰”事件彻底改变了刘峰的命运。
当刘峰成了下层打工仔出现在海口时,这个潦倒的形象又离林丁丁的距离是那么远!林丁丁已经成为移居澳洲的略显富态的富家太太(仅就影片中塑造的那个的形象而言,与严歌苓原著更丰富曲折清晰的形象稍有不同),刘峰被扣车后,郝淑雯为刘峰抱不平还款,固然出于战友之间的情谊,但毋庸置疑,依然流露出她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他还会抱她吗?”这时深处另一阶层的萧穗子与郝淑雯在聊天时依然在用这个梗来调侃戏谑他(萧穗子时影片中少有的有正义感的人,她做过战地记者,凭本事考上大学,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但在调侃刘峰这件事情上,她也未能免俗)。
刘峰与何小萍,两个文工团中的不幸者,恰恰都成为了那场保家卫国战争的英雄。
刘峰甚至渴望成为英雄,宁愿牺牲,让自己英雄的事迹被曾经爱恋的对象传唱;何小萍由于唯一能给自己温暖的刘峰走后,对集体极度失望,宁愿装病也不愿演出,后来在战火中成为英雄。
两位英雄,一个肢体伤残,老婆跟人跑了;一个心理遭受巨大创伤,先是疯了,后来康复。
“英雄”与“善良”的结局都不好,让人心酸!虽然作者给他们安排了有点亮色的结局:“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
”依然让人唏嘘再三!这个结局虽然有点暗淡,但更能体现现实主义的力量。
文中的那个十六岁的小战士,已被战火灼伤的面目全非,最后还是死去。
他与何小平的对话,让人痛彻心扉。
一个十六岁农村少年,青春还没有完全绽放,就过早凋谢,为国捐躯!英雄是不应被忘记的,他们理应得到缅怀和尊重!“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而有背景的官僚子弟郝淑雯、陈灿却能“春江水暖鸭先知”,强强联手,结为婚姻,利用父辈的资源,做生意,继续成为上一等阶层的人,享受生活,可以想见,他们的子女依然会滋润地生活下去。
当然,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善”之人。
先前没有吃过果丹皮的少年血染疆场,那个年代就有金戒指,金项链,经常吃着由北京家里带来的紧缺零食的人却一如既往地滋润地活着,而刘峰与何小平只能相互取暖,以度余生。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除了审美的因素之外,还有对时代的、体制上的、阶层上乃至人性的思考。
诚然,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很难全面丰富地再现近四十年历史厚重历史的全貌。
电影是蒙太奇的艺术,影片可能囿于时长的限制,人物形象的清晰度还不够丰满,情节发展的逻辑转换方面显得突兀,但瑕不掩瑜,冯小刚导演还是带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力图再现那段峥嵘岁月,作为文工团出身的他,显然是借《芳华》写给那段岁月的一封情书,结尾那段含泪集体高唱《送战友》的场面,将这一情结渲染到极致。
代有芳华,绵延不绝。
一代一代人的的芳华,铸就了今天的丰硕的果实。
惟愿后来人的芳华,少些苦涩压抑,多些明艳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