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牛奶之危机
蒙牛集团
蒙牛集团发展简介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
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2.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和冰淇淋销量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700多个,至今已累计收购鲜奶650多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20多亿元,仅2005年一年就发放奶款42亿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近9000吨,位居行业第一。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3000多万元;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2005年,出资1000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董事长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2005由蒙牛乳业集团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青春女孩秀,全国震撼;2006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预计受益小学生在7-10万人,总价值达1.1亿元。
目前,蒙牛集团正按照既定目标,为确保在2010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而努力奋斗。
2008年9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撤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浅析美国1929
浅析美国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及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摘要:1929年10月下旬, 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崩盘为标志, 爆发了一场资本主义世界规模的生产过剩危机。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和政治大危机,它很快向欧洲、北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蔓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前后持续4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价值2 500亿美元, 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物质损失还多800亿美元, 成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世界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关键词:美国 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原因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前的美国社会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
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
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
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
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在整个大危机期间, 引起了金融货币、信用和财政的全面危机。
1929年10月开始的经济大危机首先是从股市崩盘引起的。
1929年10月24日“黑色的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股票市场抛出1300万股,超出正常标准的100万股以下,开盘第一个小时内,股市就猛烈下跌。
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和其他两家银行大老板在摩根公司大厦密谈,策划组织一个2.4亿美元的买进集团来抑制抛售股票的恐慌。
而胡佛总统则发表文告:“美国主要工商业以及商品的生产个销售,形势很好,欣欣向荣。
”但是,灾难性的市场崩溃形式已经不可阻挡。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⑷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 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1929年到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 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将还要难。
B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 原因是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 摇 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 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 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二关于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2新政内容。 3对新政的评价:特点、实质和影响(直接影 响和深远影响)
①实质:
在确保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 济的干预,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做局部的调整或 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 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实施国家干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③作用:
①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的破坏,促 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②遏止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保留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在二战中美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了应用的贡献。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及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 目
整顿金融
具
体
内
容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防止黄金 外流;实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国外市场;扩 大美联储权力;管制证券业。
中心环节:通过《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规章制度 等,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 争引起生产过剩。(借鉴苏联模式,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局部调整,最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雀巢起源
雀巢集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6年的瑞士。
1867年,瑞士籍化学师亨利·雀巢先生率先发明了世界第一种婴儿食品牛奶麦片。
一天,一位当医生的朋友带来一个早产了一个月的婴儿。
他吃不下东西,身体极度虚弱,因而被遗弃了。
亨利?雀巢先生收留了这个孩子,喂他吃自己开发的牛奶麦片。
小生命获救了。
这个好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来,被妈妈、助产士和医生们所知晓。
后来,雀巢的“神奇产品”传到世界各地并大受欢迎,成为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优质食品,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生活。
亨利·雀巢(Henri Nestlé)先生是德国人,“Nestlé”在德语里的意思是“小小鸟巢”。
直到现在,雀巢的所有产品仍在使用这个名称作为公司标志。
“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雀巢的经营管理理念一位华尔街的记者问起雀巢的执行总裁彼得·布雷贝克(Peter Brubeck),坐在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老总的位置上,他对企业发展有什么看法。
布雷贝克的回答出乎常人的意料:“雀巢敬重技术,但并不把它作为战略的核心;雀巢注重增长,但更希望它得到控制;雀巢寻找最杰出的人才,但选择在言行中最适当的员工。
雀巢需要保持原样。
当然每个企业都需要随着市场而变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每时每刻每事都要变化。
”——这就是雀巢管理必胜武器:不变的应变策略!当然,如果有需要,雀巢可以迅速地改变产品生产、销售方式等等,但永远不会改变公司的价值体系,以及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关注。
(一)Good food,Good life雀巢公司的经营理念是“Good food,Good life”,亦即“通过提供优质的食品,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做出贡献。
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对管理层风险管理的评析一、管理层面对风险的态度2008年著名的三聚氰胺事件,三鹿企业在兰州早就发现了5名儿童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三鹿奶粉而得病,但三鹿公司不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及时把好奶粉生产质量关,而是给每个儿童家长几万元“摆平”,让他们不要说出去。
据网上曝光,后来又拿300万元给百度,让百度公司在搜索网上过滤掉有关三鹿公司的负面报道。
结果纸包不住火,最终只能以危机大爆发和三鹿公司的毁灭而告终。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危机过后的麻木不仁。
三鹿企业管理层对于风险没有很好的正视。
①“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折射出管理层管理意识问题。
虽然三鹿企业都知道“人命关天”,但在具体工作中并未将相关问题解决掉,存在侥幸心理。
②三鹿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
对消费者的投诉一拖再拖,对问题奶粉迟迟不作处理,导致危害继续蔓延扩大。
③三鹿企业管理层出了事之后才想到危机管理。
不注意日常的危机预警和预防,总是出了事、发生了危机以后才想到请专家来应对和处理危机。
④三鹿企业管理层错判形势。
2008年8月1日,得知送检的16个批次奶粉样品中有15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三鹿高管紧急召开扩大会进行商议。
然而,正是由于这次会议错判了形势,并通过了一系列错误决议,使三鹿错过了最后的机会,导致最终走上绝路。
如今,“三聚氰铵事件”使三鹿企业为其舍本逐末的做法付出了沉重代价。
这是不理性、不协调发展付出的代价。
作为企业,为了发展,不惜旋风般跑马圈地,市场越做越大,却在奶源建设、质量监管等诸多环节失控,结果是矛盾一经引燃,诸多努力便化为乌有,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
二、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企业管理层在内部控制中的不足。
1.内部环境。
尽管内部控制更强调相互牵制的制度性安排,但显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制度本身的。
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美国倒牛奶事件]揭秘:西方倒牛奶事件,真的宁可倒掉也不给分给穷人吗?
[美国倒牛奶事件]揭秘:西方倒牛奶事件,真的宁可倒掉也不给分给穷人吗?中学教科书中提到“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分给穷人”,事实上,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系列倒奶事件,可能和教科书描述的、和你想象的都不太一样。
1929年大萧条重创美国农业,具体到奶牛养殖,大萧条头5年,全美最大的产奶州威斯康星州牛奶零售价由4.79美元降到3.48美元,奶农在零售价中收益占比由46%降到30.5%;纽约州情况也类似。
和其他繁荣的行业所不同,在1929年大萧条开始之前,美国农业就已经经历了长达10年的由农产品过剩等原因导致的衰退。
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进一步重创了美国农业,从1929年到1932年,农产品出售价格下降了近50%,农民需要购买的日常消费品价格却只下降了32%左右。
技术进步提高了全美的产奶能力,在1929年,美国共生产了110.52亿美国加仑牛奶,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是美国当时最大的三个产奶州,牛奶产量分别为12亿、8.25亿、8亿美国加仑,它们受大萧条影响最大。
根据美国商务部下属网站的数据,在1929年,威斯康星州63%的土地是农场,农场中有71%是奶牛养殖场。
威斯康星州的脱脂淡奶零售平均价格,从1927-1929年间的每100磅(约合45.35千克)4.79美元降到1930-1933年的每100磅3.48美元,奶农在零售价中的收益占比,则由46%降到了30.5%。
在1932年,全美每100磅猪肉平均价格为2.5美元,每100磅糖为3美元。
而在纽约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购价(直接从奶农收购的价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美元,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美元。
随后纽约州州议会调查委员会出示的报告显示,“纽约州牛奶收购价已经低到无法维持奶农基本生活的水平,许多奶农就连生活必需品都买不起,而许多奶农以毕生积蓄投资的奶场可能都将付之东流。
”在1930年代早期的纽约州,提供次级奶品的“独立”奶农无法受到价格保护,损失惨重,教科书中所称的“万恶资本家”其实就是濒临破产的“独立”奶农在1920年代早期,纽约州主要的奶农合作社就已经开始对牛奶进行分类定价从而干预奶价。
雀巢危机
雀巢危机——案例剖析:雀巢公司婴儿奶粉事件一、雀巢公司背景简介和案例回顾(一)雀巢公司标志“Nestle”的意思是“小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它源自于其创始人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的名字Nestle。
实际上,内斯特尔(Nestle)英文的含义是“舒适安顿下来”和“依偎”,而雀巢图形自然会使人们联想到慈爱的母亲哺育婴儿的情景。
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二)雀巢公司历史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学家享利·内斯特尔(Henri Nestle)先生。
用他研制的一种将牛奶与麦粉科学地混制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的生命,于是他以他的名字Nestle为其产品的品牌名称,并以鸟巢图案为商标图形,创立了育儿奶粉公司,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现在雀巢公司另一源头英瑞炼乳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级食品巨头。
1949年与瑞士美极公司合并,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雀巢危机:20世纪70年代,非洲和南美等地不断有婴幼儿因喝过雀巢公司出产的乳制品而生病,人数包括死亡的人每年达到1000万人。
为此,美国等地的消费者从1973年起发起了一场长达十多年的拒买雀巢食品的运动。
直到1984年雀巢公司承认并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经销母乳替代品的国际法规,国际抵制雀巢产品运动委员会才宣布抵制运动结束。
(三)雀巢公司现状目前,雀巢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77亿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规模之大已到了无法确切统计其产品种类和数量的程度。
蒙牛伊利危机公关
对于企业的公关危机处理,三鹿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讨论价值,毕竟一个企业的决策层将问题隐瞒了42天,直得9月11号问题曝光,三鹿已经在公众的心目中烙下了不道德、没人性的印记。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是通过关公层面的一招一式就可以解决了。
企业要么更换品牌,要么转型,但这还取决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让其发展。
另一个不具备太多讨论价值的企业就是光明,当年光明的回炉奶事件管理层可以把问题转移区域部门经理的素质上,但已让光明元气大伤。
作为公司的高层决策者也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吸取足够的教训,食品行业的安全生产应该摆在第一。
随着国人的健康意识的提高,饮食安全也必将是人们最重视的一个环节。
下面出场的是两个乳业巨头蒙牛、伊利,这两间公司的产品都是在某些批次出了问题,但因为危机公关没有处理好,现在也已是到了难以收拾的境地。
我将从四个回合对他们的处理方式进行一个回顾,并附上一些评价。
第一回合奶粉出问题当9月11号,卫生部表示高度怀疑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污染,三聚氰胺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至此奶粉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开始。
马上三鹿承认奶粉受污染8月6日以前产品全部召回。
次日三鹿集团将问题发生的原因归咎于非法奶农私自添加三聚氰胺。
随着事件越来越严重,三鹿董事长田文华终于承认奶粉事件前已经检测出相关问题,也已就检测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过汇报。
"但当记者问及:在内部检测之后为什么没有采取紧急的补救召回措施,田文华却不愿意做进一步的解释。
随着调查的深入和各地肾结石患者的陆续披露,卫生部将此次事件定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到9月16号国家曝光了22家婴幼儿奶粉厂家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至此三聚氰胺事件全面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伊利还是蒙牛都错过了解决危机的最好时机。
这段时间企业要给公众的感觉就是你会对生命负责,你尊重人的生命。
本来在国家质检总局披露问题奶粉名单之前,伊利、蒙牛可以在这段时间向社会发出公告:为了防止因为奶源遭到污染危及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或者因为内部某个环节管理不善导致产品监控不到位,暂时停止全国奶粉的销售,建议消费者暂时停止饮用本品牌的所有产品,待公司对所有的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后再饮用。
国际营销案例之雀巢婴儿奶粉事件
国际营销案例之雀巢婴儿奶粉事件雀巢婴儿奶粉事件是一起涉及国际营销的重要案例。
2014年,中国市场上爆发了一起雀巢婴儿奶粉散装销售事件,该事件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焦点。
这起事件暴露出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引发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国外品牌的不信任。
这一事件对雀巢的销售和声誉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这次事件的发生源于中国市场对奶粉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由于多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中国消费者对于婴儿奶粉的安全问题非常敏感。
此外,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婴儿奶粉质量的监管和标准,对进口奶粉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检验和认证。
雀巢在此背景下发布的声明称,他们的产品从未存在任何质量问题,但这并没有得到中国消费者的信任。
事件进一步升级是因为有媒体报道称,雀巢的婴儿奶粉在法国和其他欧洲市场上被发现含有蓝靛安(一种可能致癌物质)以及过期原料。
这一报道加剧了中国消费者的担忧,并引发了更大的声讨浪潮。
面对这一情况,雀巢采取了紧急措施,表示愿意对所有相关产品进行全面调查,并自愿从中国市场下架相关产品。
然而,这一切措施并没有完全平息公众的愤怒。
为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雀巢实施了一系列的国际营销策略。
首先,他们加强了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监管,并与法国和中国等国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雀巢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担忧,并根据调研结果调整产品和宣传策略。
在沟通方面,雀巢加大了对消费者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定期发布产品测试结果以及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改进措施。
此外,他们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对产品进行独立测试和认证,以证明产品的质量。
此外,雀巢在提供产品之外,还加强了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宣传。
他们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婴儿营养和健康的信息,举办婴儿喂养和健康教育活动,并与医生和专家合作,共同宣传婴儿的健康饮食习惯。
通过这些努力,雀巢逐渐恢复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声誉。
尽管这次事件给雀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他们通过改进产品质量、加强透明度和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世界历史上的八大乳品危机
“三聚氰胺”中国乳业的大地震2008年9月11日媒体关于河北三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的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奶制品安全的密切关注。
“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乳业而言不亚于一次地震,众多大品牌产品纷纷下架,整个乳制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历史上的八大乳品危机“乳业地震”并非中国独有。
美国、日本、欧洲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乳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多次发生过由安全问题而引发的整个行业的危机,很多在影响程度上远超此次的“三聚氰胺”事件。
1. 纽约“泔水毒奶”事件1858年纽约8000名儿童因“泔水毒奶”在一年内死亡。
由于当时的纽约发展过快,没有足够的制冷设备,致使牛奶供不应求,每天进城的9万夸脱牛奶经添加后变成了12万夸脱,增加的牛奶很多是加了名为泔水奶的东西。
把酿造威士忌剩下的酒精废料喂给奶牛,食用这种废料后奶牛可挤出一种蓝色的“奶”,向其中加入熟石膏可以去掉蓝色,用淀粉和鸡蛋弄稠,再加糖后,这种泔水奶就加到了好牛奶中“鱼目混珠”。
这种“毒奶”导致一年有高达8000名儿童死亡。
纽约毒奶粉事件最终成为美国食品安全法规出台、成形的催化剂,催生了美国“以生产过程的环节控制为主、以抽样检验验证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并且食品监管的法律也因此得到了强化,产生了更好的监管措施。
2. 森永乳业婴儿奶粉砒霜中毒事件1955年8月24日,日本乳制品企业森永公司承认,用有毒化合物作为乳质稳定剂添加到奶粉中,这一添加物来自于提炼铝矿石后的工业废弃物,通过化学手段后生成了含大量砷的化合物(俗称砒霜)。
森永就是把这些劣质的添加剂加入奶粉中的。
森永乳业这种混有砒霜的婴儿奶粉,造成130个婴儿死亡,1200多婴儿中毒。
危机后,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基本法》,成立了直属内阁“食品安全委员会”。
3. 德国高浓度二恶英奶1998年,由于巴西出口的动物饲料中含有柑橘果泥球导致德国销售的牛奶中出现高浓度二恶英。
美国战略专家“奶头战略”正使无数国人沉迷其中(细思极恐).
美国战略专家“奶头战略”正使无数国人沉迷其中!(细思极恐)▲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奶头战略”提出者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
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
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
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John Gage)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布热津斯基及时献计献策,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
指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此时,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便会沉浸在“快乐”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所谓的“tittytainment”——奶头乐战略。
换成咱们通俗的话语就是:想要让那群穷鬼安分守己,心甘情愿的认命,就一定要像安抚婴儿一般,扔给他一个“奶头”。
这样的话,作为社会上层的少数精英们,才能高枕无忧的继续剥削他们,享受生活.....1中国着了他的道了!已经20年了!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战略”的那一年之后的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第一个以演员身份登上封面的中国人——巩俐。
从三聚氰胺到OMP蒙牛应该记住的三条危机守则
快速成长的蒙牛,在大肆拓展市场、四处收购企业之中,必然也积下一些难以短时间化解的顽疾,如工厂产能的跟不上、产品生产监控的薄弱、人员管理的难度加大、市场竞争的恶意对抗等,这些顽疾如果没有有效化解或一一加以重视,在某种外因的诱使下,就可能演变成企业一场重大的危机。三聚氰胺危机的爆发,谁能说蒙牛发生原因不是与三鹿一样呢? 在巨大利益面前,道德总是显得脆弱的,但是行业领导者却在此时更应显出与众不同对抗诱惑的坚定——回顾那些卓越企业,哪一家企业不是在放弃诱惑的同时将潜伏的危机拒之门外?
在三鹿三聚氰胺危机处于肆虐高潮之时,无数奶业企业一方面提心吊胆,另一方面都声称自己的产品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一切都遵守法律规定进行生产的,每家企业都用各自的方式力证自己是一只白天鹅——以表明自己与三鹿这只黑天鹅是不同的。
蒙牛同样通过告消费者声明、广告等多种宣传方式,向消费者信誓旦旦地表明蒙牛牛奶绝不含三聚氰胺——只可惜国家质监总局的不断深入调查击溃了蒙牛一直保持白天鹅形象的梦想,蒙牛牛奶同样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
危机公关守则3:良医治未病才是最好的危机管理之道
还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日本森永公司如何走出毒奶危机
日本森永公司如何走出毒奶危机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4年第1期本刊驻日特约记者谢德良在牛奶安全问题上,日本也曾走过一段坎坷路,该国的三大品牌雪印、明治、森永都曾出过安全问题,雪印更是因为生产的低脂牛奶在2000年导致1.4万人中毒发病而一蹶不振。
第一大品牌明治则在2011年召回40万罐混入放射性铯的奶粉。
排名第二的森永,历史上曾闹出致使12344人中毒,其中130人死亡的砷牛奶中毒恶性事件。
不过,闯下大祸之后,这家公司终于走出了历史阴影,重新获得日本消费者的信任。
他们的经验教训或可供国内奶企参考。
开始时当成怪病处理1917年9月1日,日本炼乳股份公司成立。
1920年5月,该公司和森永制果股份公司合并成立森永炼乳公司,开始制造森永牛奶、奶酪、酸奶等产品。
1949年4月13日,森永炼乳从森永粮食工业股份公司分离出来,成为森永集团旗下独立的森永乳业股份公司。
该公司先后在北海道、东京、神户等地建立15家工厂,在神奈川县座间市成立综合食品、营养科学、食品基础三家研究所,以促进牛奶、奶酪、酸奶、冰淇淋、医疗所用的高营养流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该公司还先后在中国(哈尔滨)、美国、德国建立合资公司、分公司等。
森永乳业自成立时起,销量一直稳居日本第一,但自发生砷奶粉中毒事件后,雪印乳业后来居上,森永退为排名第二。
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所以,这些含砷奶粉被称为“砒霜奶粉”。
事件经过是这样的:1955年6月,以西日本地区为中心,出现了很多婴幼儿喝了森永奶粉后死亡、中毒的现象。
开始,那些中毒者并未被视为因为饮用牛奶、奶粉而中毒,而是作为一种不知名的怪病来对待。
后来,冈山大学医学系的研究查明,森永乳业的奶粉是罪魁祸首。
同年8月24日,冈山县向厚生省报告,这起严重的食品中毒事件才进入公众视野。
砒霜怎么跑到奶粉里了事后调查发现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53年,为降低乳制品氧化进度,防止其凝固、提高其溶解度,森永乳业将第二磷酸苏打(Na2HPO4)作为添加剂使用。
美日乳业在危机中重生
毫无疑问,中国乳业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受到了重创,更有人担心这次事件会不会从此毁了中国乳业。
中国乳业在危难中沉沦,还是在危难中重生?它的下一步会走向何方,有着怎样的前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车轮中寻找到中国乳业未来的答案。
美日乳业在危机中重生美国是食品卫生标准最严格的国家之一,然而在1858年,在当时全美最大、最发达的都市纽约,曾爆发了震惊一时的“泔水毒奶”事件。
这一事件致使一年里有8000名儿童死亡。
日本是一个公认的食品安全度很高的国家。
然而,即便如此,日本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在不断上演着。
2000年,全日本最大的牛油奶酪生产商雪印公司的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种牛奶制品被查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酿成日本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发生在美国和日本的这些乳品事件,其严重程度与“三聚氰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美国和日本的乳业并没有在这些事件中从此一蹶不振,反而在这些事件之后整个乳业获得了更加健康的发展平台。
如今,美国人均年牛奶消费量在300公斤左右,人均每天喝奶0.83公斤。
日本早在2004年人均年牛奶消费量就达到93.6公斤。
而目前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21.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美国和日本的乳业并没有因这些事件倒下,其关键在于国家和企业面对问题的态度:纽约毒奶粉事件最终成为美国食品安全法规出台、成形的触媒,催生了美国“以生产过程的环节控制为主、以抽样检验验证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
同时食品监管的法律也因此得到了强化。
日本政府在吸取雪印乳品公司教训的基础上,于2003年制定并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基本法》。
同年7月,日本又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对违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施以非常严厉的处罚措施。
中国乳业在磨难中成长中国创造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30年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浅谈国外牛奶之危机-管理资料
浅谈国外牛奶之危机-管理资料当媒体日趋务实强化对行业的监督、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产品质量事故,特别是和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食品更是倍加敏感,。
每次负面信息被曝光和批判的时候,人们总是对外资品牌的好感增添几分,同时增加几许行业专家的担忧。
但事实上国外的产品是否也常有质量事故呢,是否也有大规模的产品危机呢?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和欧盟都出现过大规模的食品质量事故,甚至美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儿童中毒的牛奶污染事件。
国外乳品行业质量事故一瞥1999年欧盟四国出产的奶品可能受到致癌物质“二恶英”污染﹐6个牌子的乳制产品在港被禁售。
2000年日本雪印公司奶粉、低脂肪牛奶、酸奶等3种牛奶制品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造成1.5万名消费者中毒,所有产品被迫全部召回。
2002年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爱儿乐妈妈(S-26MAMA)孕产妇配方奶粉、爱儿素(NURSOY)婴儿豆基配方粉因坂肠杆菌超标被限令召回;同年,美国惠氏药厂(中国)有限公司召回一批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学儿乐配方奶粉,丹麦产荷兰品牌“多美滋”奶粉受微小金属颗粒和润滑油污染,被全球召回,德国“美乐宝HN25”婴儿特别配方奶粉因被检出含有一种可能会导致初生婴儿肠脏及脑膜发炎的“阪崎氏肠杆菌”,而被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要求召回,美国雅培近1100吨婴儿奶粉被怀疑受到含细小铁质微粒的0.50~0.75升润滑油污染,被责令在全球进行查封,并进行销毁,管理资料《浅谈国外牛奶之危机》(https://www.)。
2003年,美国亨氏奶粉疑与婴儿死亡有关在以色列被召回;同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等西欧四国奶粉、牛奶、黄油、冰淇淋等乳制品内再次被检测出与DDT杀虫剂相当的致癌物质“二恶英”,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
2004年美国美赞臣奶粉因阪崎氏肠杆菌奶粉超标被判为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并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2005年美国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多批次被查出含碘超标,被迫进行大规模产品召回。
反思帕玛拉特事件
反思帕玛拉特事件作者:[王欣龚欣]2003年12月19日,意大利著名乳制品与食品加工企业帕玛拉特(Parmalat)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后,在意大利引发强烈“地震”并波及整个欧洲。
19日当天,该公司的股价大幅跳水,下跌了66%,公司债券价格狂跌至不到其面值的三分之一。
由于公司无力填补规模达100多亿欧元的财务黑洞,意大利地方破产法院已批准对它实行破产保护。
帕玛拉特丑闻案使人们再一次拉紧被银广夏、安然等假账事件抽紧的神经,将视线再次聚焦于会计信息虚假和会计监督问题。
一、帕玛拉特公司的财务黑洞这一丑闻案的直接导火索是2003年12月19日美国美洲银行发出的一份传真。
传真显示,帕玛拉特公司的一家分支机构在该银行账户上所存的一笔钱并不存在,而帕玛拉特公司提供的一份与此有关的证明文件也是伪造的。
这意味着,帕玛拉特公司的分支机构Bonlat金融公司于2002年12月31日在美洲银行存有一笔39.5亿欧元的流动资金并不存在。
意大利司法机关据此猜测帕玛拉特公司账目中隐藏着“漏洞”。
于是,米兰检察院和帕尔马检察院的检察官顺藤摸瓜,揭出了公司内部隐藏巨大金融欺诈和银行假账的内幕。
在初步调查后,意大利检查人员表示,在过去长达15年的时间里,帕玛拉特公司管理当局通过伪造会计记录,以虚增资产的方式弥补了累计高达162亿欧元的负债漏洞。
欺诈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隐瞒公司因长期扩张而导致的严重财务亏空,二是把资金从帕玛拉特公司(其中坦齐家族占有51%的股份)转移到坦齐家族(坦齐,帕玛拉特公司创始人,公司前董事长)完全控股的其他公司。
目前的调查情况显示,帕玛拉特公司财务欺诈的手法有四种:1.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和复杂的财务交易掩盖负债。
例如,1999年,帕玛拉特公司向花旗集团借款1.17亿欧元,但这笔借款却由花旗集团的一家分公司以“投资”形式流向帕玛拉特公司,从而掩盖了负债。
2.伪造文件虚报银行存款。
帕玛拉特公司通过伪造文件,声称通过其开曼群岛的分支机构Bonlat金融公司将价值39.5亿欧元的资金(大约占其资产的38%)存放在美洲银行账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1 和批 判 的 时候 ,人 们 总是 会 x  ̄ 资 品牌 的好 感增 夫 ,纽 约 市 场 鲜 奶 供 应 量 就 由 每 天 9 夸 脱 (夸 1l ,' -- .3 5 飙 2 添 几 分 。但 事 实 上 国外 的产 品 也 常有 质 量 事 故 , 脱 约 含 11 6 升) 升 至 1 万 夸 脱 ,而 且 由于 供
国外 牛奶 之危 机
每次乳 品行 业出现负面信息时 ,人们对外资品睥的好感就增添 几分 ,但 事实上国 外 的产 品也常有质量事故 ,也有大 规模 的产品危机 。因此 ,希望 围人正 确对待 客 观事实 ,了解同 ̄ Nt 的现 实和处理方法 ,保持警惕和镇静 。 ' -l F ,
文 f 冯 】
的奶 供应 市 场 。
迁 ,当年 的责 任 人 和企 业 均 已物 是 人非 ,处 罚 竞
随着 商 业 资 本 的 涌人 和供 需 缺 口 的进 一 步 抽 成 了一 句 空话 。 “ 水 奶 ” 事 件 最 终 成 为美 国食 泔
大 ,上 述催 乳 法 已经 不 能满 足需 要 ,黑 心 商人 又 品安 全 法 规 出 台 、成 形 的触 媒 ,然 而数 以T 万 计
也有 大 规模 的产 品危机 。 需 迅 速 趋 于平 衡 ,牛 奶 价 格 也 变 得 平 稳 ,乳 业 迅 速 成 为 两 个 产 奶 县 的 支 柱 产 业 。 一 些 精 明 商 人 着 手将 牛 奶 产 业 规模 化 ,并 毫 不迟 疑 地 开 始市 场 细 分T 作 ,将 促销 重 点 对 准 广大 新 生 儿市 场 ,
10 5 年前美国的 “ 毒牛奶”危机
中国 “ 问题 奶 粉 ”事 件 引起 了世 界 的广 泛关
注 ,这 也让 美 国媒 体 回忆起 10 前 发生 在纽 约 的 5年
一
“ 鲜 牛奶 ”和 “ 兰治 牛 奶 ”这 两 大 品 牌迅 速 纯 奥 “ 水奶 ”丑 闻 。 《 约 时报 》也撰 文 回顾 r 泔 纽 这 崛 起 。并打 了 “ 儿童 卫 生 奶 ” 的旗 号 。此 时纽 震惊 一 时 的 “ 牛奶 ”事 件 ,在这 一 事 件 曝光 毒 约 市 政府 内部 出现 了 “ 手 ” :屠 宰 商 出 身 的市 推 4 年后 ,美 围首部 食 品安全 法 出台 。 8 行 政 会成 员 、查 尔斯 敦 选 区 民 主党 众 议 员候 选 人
0 当媒 体 日趋 务 实 ,强 化 对行 业 的监 督 ,消 费 初 ,纽 约鲜 奶 供 需 缺 口 已高 达 2 %以上 ,牛奶 的 者 也 E趋理 性 的时 候 ,我 们 看 到 了更 多 有 关 产 品 价 格 也水 涨 船 高 ,这显 然 绝 非 以产 业 工 人 为 主 的 l
☆2 1 年 第 5 0 1 期
Go aVs n 看 世 界 I l io b i
87 月 泔 斯 利 在 其 主办 的 《 斯 利 画报 》上 揭 露 “ 童 卫 开始 抨 击 这种 黑 心 行 为 。 1 8 年 5 2日, “ 水 莱 儿 泔 生 奶 ” 的 真 相 。 原 来 ,当 奶 商 发 现 牛 奶 供 不 应 奶 ”最 大 的保 护伞 “ 水 图奥 梅 伊 ” 由 于心 脏 病 纽约 时报 》第 3 版刊 出 后 ,就 动 起 了 歪 脑 突发猝死 。次 日, 《 筋 。 他 们 首 先 给 奶 牛 喂 食 酒 糟 ,以 刺 激 其 多 产 终 于完蛋 了”的文 章 ,呼吁各界人 士 “ 加把劲 ”。 奶 ,这 些 奶 牛 几 百 头 一 群 ,被 关 在 狭 小 的 空 间 1 世 纪 末 ,在 各 界 的 不 懈 推 动 下 , “ 氏 9 巴 内 , 四肢 同 定 ,用 减 少 活 动 量 的方 法 强 迫 性 催 杀 菌 法 ” 终 于 在纽 约 乳 业 中 普及 。 10 年 ,美 国 96
声 筒 。 由于 政 府 的倡 导 , “ 童卫 生 奶 ”迅 速普 儿 育 、诞 生 ,而 快 节 奏 的都 市 生 活 ,又 使 得许 多年 及。铺天盖地的商业促销 ,加上 民众对政府的信 轻 妈 妈 无 法 靠 自身 乳 汁 哺 育儿 女 ,对 牛 奶 的需 求 赖 ,让 “ 童卫 生奶 ”大行 其道 。 儿 与 日俱 增 。当 时 尚无 可 靠 的制 冷 保 鲜 技术 ,纽 约 1 世 纪 5 年 代 中期 ,一位 女 报 人 弗 兰克 ・ 9 0 莱 的 牛 奶 供 应 仅 能 依 靠 邻 近 地 区 。 1 世 纪 5 年 代 9 O
十 九 世 纪 四 五 十 年 代 ,是 美 国 北 方 T 业 经
济 大发 展 的年 代 ,大量 来 门全美 甚 至 全 球 的外 来
人 口涌人 纽 约 这 个 大城 市 ,大批 新 生 儿 在这 里 孕
迈 克 尔 ・ 奥 梅 伊利 用 自 己的特 殊 身 份 和上 层 人 冈
脉 ,开始不遗余力地充 当儿童卫生的代言人 、传
食品和药 品法 》,包括牛奶在 内的 乳 ,许 多 牛 因食 物 中毒 和 缺乏 运 动 ,导 致 牙 齿 和 通过第一部 《 尾 巴脱 落 、乳 房 溃 烂 ,甚 至 蛆 虫 遍 体 ,浑 身 是 食 品 、药 品 总 算有 了统 一 的质 量 检 验标 准 ,此 时
病 ,但 黑 心商 人 们 却 不 管 不 顾 ,将 这 些 病 牛 所 产 距 “ 水 奶 ” 事 件正 式 曝 光 已过 了4 年 。 时过 境 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