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答技巧

合集下载

2015年福建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几何问题解题思路

2015年福建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几何问题解题思路

福建事业单位行测数量关系答题技巧:几何问题解题思路数量关系技巧包含了数学运算技巧和数字推理技巧两大部分,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是最为考生所头疼,其并且难度也高。

今天中公教育为考生整理了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中的几何问题解题思路,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中公教育为考生整理了几何问题考点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望考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几何基本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宽,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形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的面积=底面积×高÷3。

第二个方面,几何问题的“割补平移”思想。

中公教育提醒考生,当看到一个关于求解面积的问题,不要立刻套用公式去求解,这样做很可能走入误区,最后无法求解或不能快速求解。

对于此类问题通常的使用的方法就是“辅助线法”即通过引入新的辅助线将图形分割或者补全为很容易得到的规则图形,从而快速求得面积。

第三个方面,几何极限理论。

平面图形:①周长一定,越趋近于圆,面积越大,②面积一定,越趋近于圆,周长越小;立体图形:①表面积一定,越趋近于球,体积越大,②体积一定,越趋近于球,表面积越小。

实战例题:【例题】半径为5厘米的三个圆弧围成如右图所示的区域,其中AB弧与AD弧为四分之一圆弧,而BCD弧是一个半圆弧,则此区域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25B.10+5лC.50D.55【中公教育解析】如下图:连接BD,作矩形BDMN,将下面的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画出来,可见该部分面积分为彩色的两部分。

上面部分是半圆,下半部分是矩形面积减去2个四分之一圆,即矩形面积减半个圆形面积二部分之和,正好是矩形面积,即10×5=5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与答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常见的题型和有效的答题技巧,就能在考试中轻松应对,提高得分。

一、常见题型1、工程问题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关系的问题。

通常会给出不同人员或团队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要求计算工作效率或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答题技巧:工程问题一般采用“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然后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求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合作工作效率来计算。

2、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包括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

比如: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5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3 千米/小时,经过 2 小时相遇,A、B 两地相距多远?解题技巧:对于相遇问题,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路程差=(快的速度慢的速度)×追及时间;流水行船问题,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3、利润问题利润问题与商品的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有关。

常见的例子:某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 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打9 折出售,该商品的利润是多少?答题要点:利润=售价成本,售价=定价×折扣,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

4、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研究从给定元素中选取若干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方式。

例如:从 5 个不同的元素中选取 3 个进行排列,有多少种排列方式?解题思路:排列用 A 表示,组合用 C 表示。

排列时考虑顺序,组合不考虑顺序。

要准确区分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然后运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5、容斥问题容斥问题是研究集合之间重叠部分的问题。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数列题万能套路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数列题万能套路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数列题万能套路【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已经来到,考公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备考。

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厦门事业单位考试相关备考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数列题万能套路。

第一步:整体观察,若有线性趋势则走思路A,若没有线性趋势或线性趋势不明显则走思路B。

注:线性趋势是指数列总体上往一个方向发展,即数值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且直观上数值的大小变化跟项数本身有直接关联(别觉得太玄乎,其实大家做过一些题后都能有这个直觉)第二步思路A:分析趋势1,增幅(包括减幅)一般做加减。

基本方法是做差,但如果做差超过三级仍找不到规律,立即转换思路,因为公考没有考过三级以上的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1】-8,15,39,65,94,128,170,()A.180B.210C. 225 D 25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数值逐渐增大,且增幅一般,考虑做差,得出差23,24,26,29,34,42,再度形成一个增幅很小的线性数列,再做差得出 1,2,3,5,8,很明显的一个和递推数列,下一项是5+8=13,因而二级差数列的下一项是42+13=55,因此一级数列的下一项是 170+55=225,选C。

总结:做差不会超过三级;一些典型的数列要熟记在心2,增幅较大做乘除【例2】0.25,0.25,0.5,2,16,()A.32B. 64C.128D.25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从0.25增到16,增幅较大考虑做乘除,后项除以前项得出1,2,4,8,典型的等比数列,二级数列下一项是8*2=16,因此原数列下一项是16*16=256总结:做商也不会超过三级3,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例3】2,5,28,257,()A.2006B.1342C.3503D.3126解:观察呈线性规律,增幅很大,考虑幂次数列,最大数规律较明显是该题的突破口,注意到257附近有幂次数256,同理28附近有27、25,5附近有4、8,2附近有1、4。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比例法解工程问题公务员考试中,工程问题是近年来的热门考题,考察频率也比拟高。

广阔考生在解工程问题的时候,几乎都能想到方程法和特值法,但是对于比例法,很多考生并不容易想到。

在这里教大家利用比例法解决工程问题。

一、工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当工作总量W一定时,效率P和时间t成反比例;当效率P一定时,时间t与工作总量W成正比例;当时间t一定时,效率P与工作总量W成正比例。

工程问题当中的正反比例法是指:当工作总量一定时,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工作效率比可得到工作时间之比,再根据实际提早的天数或推延的天数采用比例法进展求解。

或者,工作时间之比可得到工作效率之比,在根据前后效率只差采用比例法进展求解。

例1:对某批零件进展加工,原方案要18小时完成,改良工作效率后只需12小时就能完成,后来每小时比原方案每小时多加工8个零件,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解析】288。

先后时间之比=18:12=3:2,可得先后效率之比=2:3,那么由题意可得1份=8个零件,2份就是16零件,所以零件总数=16×18=288(个)。

例2:某工程由小张、小王两人合作刚好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假如小张的工作效率进步20%,那么两人只需用规定时间的就可完成工程;假如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25%,那么两人就需延迟2.5小时完成工程。

问规定的时间是多少?A.20 hB.24 hC.26 hD.30 h【解析】答案:A。

“小张的工作效率进步20%”,可设特值为由5进步到6,“两人只需用规定时间的”,根据工作总量不变,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得出两人的效率之和由9进步到10,那么小王的效率为4。

“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25%”,就是由4降低到3,那么两人的效率之和由9降低到8,还是根据工作总量不变,效率与时间成反比,时间由8份变成9份,“延迟2.5小时”就是9-8=1份,由此推出规定时间8份是2.5×8=20(小时)。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事业单位笔试中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在事业单位笔试中经常出现,解决这类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整体策略、具体解题方法和实践步骤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高效解决数量关系题。

一、整体策略在面对数量关系题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首先,要有合理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要注重细节,善于捕捉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最后,要善于使用数学公式和方法,同时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二、具体解题方法1. 审题:在解决数量关系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所求,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

2. 给变量赋值: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给出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为进一步解题做好准备。

3. 建立方程或不等式: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利用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

这是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关键步骤。

4. 求解方程或不等式:根据所建立的方程或不等式,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可以通过消元、代入、加减、乘除等操作来求解。

5. 验证解答:在求解完方程或不等式后,一定要验证所得解是否符合原始的条件。

只有通过验证,才能确保解是正确且有效的。

三、实践步骤1. 针对具体问题,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明确解题目标。

2.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给出问题的变量定义和赋值。

3. 根据条件和变量,建立数量关系方程或不等式。

4. 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求解方程或不等式,得到未知数的解。

5. 验证解答是否满足原问题的条件。

6. 如果解答正确,将解答结果表述清楚,并用合适的方法和形式给出答案。

7. 如果解答错误,检查求解过程是否有误,重新进行计算,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通过上述整体策略、具体解题方法和实践步骤,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笔试中的数量关系题。

在解题过程中,要保持清晰的思维和逻辑,严谨地应用数学知识和技巧,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才能高效地解决数量关系题,取得好的成绩。

总结起来,事业单位笔试中解决数量关系题需要我们具备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高效备考资料分析题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高效备考资料分析题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高效备考资料分析题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所强调的重点互不相同,在备考时要根据每一块的特点做针对性的调整。

一、阅读技巧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有四种:文字型材料,核心在于对关键字、关键词的把握,也就是采用圈读法快速找到数据,进而为下一步计算做好准备;表格型材料数据结构比较清晰,一般来说,考生都可以迅速、准确找到所需数据。

因此,表格型材料主要测查的是考生的速算技巧,在阅读表格型材料时,着重在表格标题及横纵轴的把握;图形类材料,常见的图形样式有柱状图、趋势图和饼状图,图形类资料是所有题目中最为直观的一种,在阅读此类材料时要注意其时间和单位,然后注意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混合型材料,这是近几年考察比较多的类型,混合型材料从本质上讲并没有特殊的难度,但是毫无疑问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不同材料之间的关系与衔接是考察的重点。

二、统计术语在之前介绍资料题目解析时讲到,资料题目解析主要考察三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一方面就是统计术语的掌握,统计术语是资料题目解析题目设置的中心,统计术语也是考生最容易出错的考点,因此非常有必要将资料题目解析中常考的统计术语以及关于这些统计术语的考点做一点梳理,进而搞清楚这些术语的意义和用法,对于快速解题至关重要。

三、题型特点资料分析部分有明显不同于其他模块的特点。

掌握这些特点,方能心中有数,心态稳定。

1.考务考情往年考试中,资料分析题量一般为20道,四篇材料,每篇5小题。

若资料分析模块保持20道题、4篇材料的题量,考生就需要15~25分钟的时间做题。

2.材料部分材料部分的特点,一是文字、图表各种类型材料丰富,且一道题中综合各种形式的材料;二是数据非常多,信息量非常大。

这就需要考生有效选取有用信息量,提高精准度。

备考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去改正两个误区:完全不看材料和阅读材料时间过长。

正确的阅读材料方法要针对每一种材料特点,圈定有效中心信息,不看数据;读题时再回头依据圈定快速寻找定位数据。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数量关系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题型,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也经常出现。

解题方法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下面将介绍一些事业单位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一、等量关系的题目解题方法等量关系是数量关系题中最常见的一种。

解这类题目,可以通过列方程或者利用已知条件与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行运算。

举个例子:甲乙两人共有15支铅笔,若甲多1支,那么乙就少10支,求甲共有几支铅笔。

解题步骤:1. 假设甲有x支铅笔,则乙有15-x支铅笔。

2. 由已知条件可得方程:x+1=15-x-10。

3. 解方程可得x=12。

4. 综上,甲共有12支铅笔。

二、比例关系的题目解题方法比例关系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有比例代入法和比例求解法。

(一)比例代入法的解题步骤:1. 确定两个相关物品的比例关系。

2. 将已知条件代入比例关系中,求解未知数的值。

举个例子:小明两天去了工地5次,小红三天去了工地6次,两人的去工地的次数成比例,求小明一周去工地多少次。

解题步骤:1. 确定比例关系:小明的工地次数/小红的工地次数 = 2/3。

2. 假设小明一周去工地x次,那么小红一周去工地的次数为(3/2)x。

3. 代入比例关系并求解,得到x=10。

4. 综上,小明一周去工地10次。

(二)比例求解法的解题步骤:1. 确定两个相关物品的比例关系。

2. 利用已知条件,建立比例关系的等式。

3. 求解等式中的未知数,得出结果。

举个例子:A、B两个工程队按比例混凝土,A队用了24吨,B队用了40吨,两队的混凝土总共有280吨,求A、B两队按比例混凝土的尺寸。

解题步骤:1. 确定比例关系:A队的混凝土尺寸/B队的混凝土尺寸 = 24/40。

2. 假设A队的混凝土尺寸为x,B队的混凝土尺寸为(40/24)x。

3. 利用已知条件,建立等式:x+(40/24)x=280。

4. 解等式可得x=120。

5. 综上,A队按比例混凝土的尺寸为120,B队按比例混凝土的尺寸为200。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巧解工程类问题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巧解工程类问题

事业单位:数量关系巧解工程类问题工程问题是考试的高频考点,为大家提供事业单位:数量关系巧解工程类问题,希望大家能好好掌握!事业单位:数量关系巧解工程类问题在数量关系的考查知识点中,有一类问题叫做工程问题,而恰恰工程问题又是考试的高频考点,自己查看历年考真题,不难发现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一道工程类问题。

其实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很简单,大家只要记住我们今天提到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工程问题就是送分题啦!一、工程问题的解题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字母表示:W=Pt二、工程问题的解题原则(一)已知各部分单独完成时间,设工作总量为各个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例题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小时,乙单独做需要24小时,丙单独做需要30小时,若甲先做了三分之一,剩下的工作由乙丙合作还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解析】由于一直甲乙丙各部分单独完成时间,所以根据上述解题原则一,设工作总量为20、24、30的最小公倍数为120,所以甲的效率P甲=6,P乙=5,P丙=4,甲先做了三分之一就是30。

剩余工作量为90,交给乙丙合作,t=90÷(5+4)=10天。

(二)已知各部分效率比,设效率比为特殊值。

【例题2】一项工程甲乙丙单独做的效率如下: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效率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每天工作效率的五分之一,如果三人合作只需12天便可完成工程,则乙单独完成工程需要多少天?【解析】题干条件中给了甲乙丙的三者效率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试着将甲乙丙的效率比找出来,P甲:P乙:P丙=3:2:1,所以我们就设P甲=3,P乙=2,P丙=1,工作总量=(3+2+1)×12=72,如果由乙单独做的话,t=72÷2=36天。

(三)当部分数较多且效率相等时,设各部分单位效率为1。

【例题3】有5台型号相同的收割机收割一片小麦,若同时投入工作至收割完毕需要24小时,若他们每隔2小时投入一台工作,每台都工作到收割完毕,则用这种方法需要多少小时?【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有5个部分,且每个收割机的工作效率相等,所以设每台收割机每小时的工作效率为1,工作总量=5×1×24=120,按照每隔2小时投入一台,可以分析出第一台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做了t小时,第二台做了t-2小时,第三台做了t-4小时,第四台做了t-6小时,第五台做了t-8小时,则120=t+t-2+t-4+t-6+t-8,解得t=28小时,即需要28小时才能收割完毕。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特值思想巧解四大问题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特值思想巧解四大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特值思想巧解四大问题数量关系一直是无数考生心中的痛,反复复习成效却不明显。

作为行测五大专项之一,数量关系无疑是具有较大难度却又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必须要做到高效复习。

如何做到数量关系部分的高效备考?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需要大家熟练掌握优越的思想方法。

其中,特值思想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

什么是特值思想?它是通过设某些未知量为特殊值,从而简化运算,快速得出结果的一种思想。

那么这个特殊值是不是可以随意去设?肯定不是。

首先,它应该满足题干要求的取值范围;其次,这个量应该要跟最终所要求的量有紧密的联系。

这就涉及特值思想的应用环境。

特值法运用最广泛的一个环境是:当题目中的概念间存在A×B=M的关系,且要求知道其中一个,而另两个量未知时可设特值。

主要运用于以下四大题型,具体如何应用,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一起来学习。

一、工程问题常见的设法有两种:1、设工作总量为“时间们”的最小公倍数例1、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

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A.8天B.9天C.10天D.12天2、找出“效率们”的最简比,根据时间求出工作总量例2、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 工程。

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

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A.6B.7C.8D.9答案:A。

中公解析:由题意可设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6、5、4,效率和为6+5+4=15,则A、B的工作总量为15×16,又因A、B两个工程的工作量相同,则A工程工作总量为15×8=120,设丙队参与A工程x天,则6×16+4x=120,解得x=6,选A。

二、行程问题方法:常设路程为特值。

例1、A和B两个码头分别位于一条河的上下游,甲船从A码头到B码头需要4天,从B码头返回A码头需要6天,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甲船的一半。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多次方尾数问题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多次方尾数问题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多次方尾数问题【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已经来到,考公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备考。

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厦门事业单位考试相关备考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多次方尾数问题。

行测考试中,对于数学运算部分考察的内容涉及的较多,尾数问题是其中之一,而多次方的尾数容易受到考官的青睐,它的特性可以用“表里不一”形容。

究其原因在于这类问题看似数字庞大,非常复杂,而实际上想提醒广大考生,它只是“假老虎”,下面通过一道题目给大家分析一下对于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例:的值的个位数字是多少?解析:多个数字相加,必然需要知道每个数字的末尾数字,这样就可以用尾数法确定了。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求出多次方的尾数。

1的多次方无疑是1,而3,5,7,9的其实具有相同的求解方法。

多次方的尾数求解其实是一个循环周期问题,因为3的1、2、3、4的尾数分别是3、9、7,1;而5、6、7、8的尾数依次是3、9、7、1;依次类推,会发现尾数4个为一个循环周期,重复出现。

因此只需要知道2007一共循环了多少个周期:2007除以4商501,余数为3,最后一个循环不是整循环,只循环到前3个,尾数应为7;以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5、7、9的2007次方的尾数依次为:5、3、9。

因此,结果为5。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将多次方尾数的求解方法总结为:(1)用指数除以底数的多次方循环周期,得出循环周期以及余数:(2)分析余数。

即可确定所求多次方的尾数。

为了在考场快速进行求解,需要记住2至9的多次方尾数循环周期数,在这里总结为三个:(1)多次方尾数变化规律为1的是5、6;(2)多次方尾数变化规律为2的是4、9;(3)多次方尾数变化规律为4的是2、3、7、8。

而对于的尾数呢?因为乘法可以用各位数字的乘积确定乘积的尾数,因此对于多位数的多次方的尾数和它个位数的多次方的尾数是相同的,只考虑底数末尾的数字是几即可。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科学解答资料分析题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科学解答资料分析题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科学解答资料分析题一、基本原理加法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种不同的途径,而每种途径又有多种可能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就需要把这些种可能的做法加起来; 乘法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n个步骤,每一步分别有m1,m2,…,mn种做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就需要::m1×m2×…×mn种不同方法。

二、排列与组合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 )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三、排列和组合的区别组合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种选出m个元素,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只是把m个元素选出来,而不考虑选出来的这些元素的顺序;而排列不光要选出来,还要把选出来的元素按顺序排上,也就是要考虑选出元素的顺序。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组合数一定不大于排列数。

四、特殊解题方法1.间接法即部分符合条件排除法,采用正难则反,等价转换的策略。

为求完成某件事的方法种数,如果我们分步考虑时,会出现某一步的方法种数不确定或计数有重复,就要考虑用分类法,分类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而当正面分类情况种数较多时,则就考虑用间接法计数.2.科学分类法问题中既有元素的限制,又有排列的问题,一般是先元素(即组合)后排列。

对于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由于情况繁多,因此要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类,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解答,避免重复或遗漏现象发生。

同时明确分类后的各种情况符合加法原理,要做相加运算。

3.特殊优先法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对于有附加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采用:先考虑满足特殊的元素和位置,再考虑其它元素和位置。

4.捆绑法所谓捆绑法,指在解决对于某几个元素要求相邻的问题时,先整体考虑,将相邻元素视作一个整体参与排序,然后再单独考虑这个整体内部各元素间顺序。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备考答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对应分析法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备考答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对应分析法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行测备考答题技巧:行测考试中的对应分析法【导语】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陆续开始,有意向参加厦门事业单位考试的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事业单位备考。

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小编特整理汇总了2015年厦门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备考指导、答题技巧、写作技巧、写作热点面试技巧等,既可以作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相关备考资料,也可以用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等公职类考试。

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在行测考试中对应分析法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目的首要方法。

为保证答案的唯一性与科学性,命题人通常会在空缺处的上下文设置一些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与正确答案之间存在一定呼应关系。

对应分析法就是分析一段话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的方法。

通过揭示词语之间的呼应关系,给考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思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讲解对应分析法的运用。

一、正对应正对应,指的是文段中上下文的某些词句从正面提示了正确答案的信息。

常见的三种正对应类型:(一)解说关系解说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

然后在后文对此进一步解释说明。

这种题目一般设空在前句,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后句中相应的解释说明的内容。

(二)囊括关系概括关系的文段一般是先具体阐述然后进行概括,其设空一般在后句。

解题时应从前句入手,从选项中找出与前句表达意思最贴近的一项。

(三)顺承关系顺承关系的语段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几个相连的词语之问在顺序上存在不可逆性。

这种不可逆可能为语段之间的前后照应;也可能为逻辑上的先后承接或是词句问的前后承接。

二、逆对应逆对应,就是文段中上下文的若干词句从反面提示了应选词语的信息。

常见的三种逆对应类型:(一)并列关系并列关系的选词填空题目最典型的句式为“不是……而是……”,其表示的意思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二)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选词填空题设空比较灵活,但无论空设在前句或后句,一般都可通过找出句中相应词语的反义词来解题。

(三)背离关系背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逆对应关系,在选词填空中常以表数量的词来表达。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题密钥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题密钥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题密钥设“1”法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以其简单的思维和便捷的解题过程深受广大考生青睐,该方法是将某个不影响结果之量设为便于计算的某一常数。

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结合真题对设“1”思想进行全面介绍,使各位考生能快速准确的利用设“1”思想解决工程相关问题。

【例题】[例1]一个浴缸放满水需要30分钟,排光水需要50分钟,假如忘记关上出水口,将这个浴缸放满水需要多少分钟?A. 65B. 75C. 85D. 95[答案]B[解析]设浴缸的容积为“150”单位,则放满水需要30分钟,每分钟流进单位;排光水需要50分钟,每份钟流出单位;因此每分钟浴缸内的水,净增加单位。

根据,这个浴缸放满水要75分钟。

[例2]某工程项目由甲项目公司单独做需4天完成,由乙项目公司单独做需6天才能完成,甲、乙、丙三个公司共同做2天就可以完成,现因交工日期在即,需多公司合作,但甲公司因故退出,则由乙、丙公司合作完成共需多少天? ( )A.3B.4C.5D.6[答案]B[解析]假设工程总量为“12”,由题意易知:甲的效率为12÷4=3,乙的效率为12÷6=2,甲、乙、丙的效率和为12÷2=6,从而我们知道丙的效率为6-3-2=1。

因此,乙、丙合作完成需要12÷(2+1)=4(天)[例3]甲、乙两车运一堆货物。

若单独运,则甲车运的次数比乙车少5次;如果两车合运,那么各运6次就能运完,甲车单独运完这堆货物需要多少次?A.9B.10C.13D.15[答案]B[解析]假设这堆货物总量为“1”,甲、乙单独运输货物分别需要n天、n+5天,则:[名师点评]本题需要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直接求解(如上解析),也可以通过代入选项的方式得到正确答案。

设“1”思想是公考解题的一个重要思想。

需要考生掌握“1”是什么数字可以最大程度简化计算,训练出这种思维,工程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2015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有不少考生觉得“数量关系”就是很复杂的运算,很难以理解的题目,部分考生甚至对于数量关系模块就是放弃的态度。

下面我们就来带大家对“数量关系”进行一个深刻的认识。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不少考生害怕数学运算,是觉得算起来很麻烦很耗时间,但如果你熟练掌握解题的技巧,那么要做好数学运算就会变得易如反掌了。

数量关系备考技巧
1、熟练掌握数学运算的各种题型及其相应解法。

2、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速解技巧。

3、勤加练习,在做题中注意总结方法技巧,提高答题速度,争取在10分钟内答完10道题或15分钟内答完15道题。

例题: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

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

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
A.25,32
B.27,30
C.30,27
D.32,25
答案:B
考生在做数量关系类题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场上应该优先选做那些题干较短、思路明确、有速解技巧的题目,再根据时间情况选做其他题目。

2.答题时应该优先考虑是否有速解技巧,如果没有,再定位题型,套用该题型的相关解法求解。

3.读完题后,如果一时找不到解题思路,感觉计算量很大或是一分半钟内解不出来,应该果断放弃。

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题技巧
1. 嘿,大家知道吗,在工程问题里,找关键量可是超级重要的哟!就像搭积木要先找到最重要的那块一样。

比如说修一条路,总工程量不就是那个关键量嘛!只要抓住了这个,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啦,是不是很神奇呀?
2. 哎呀呀,设未知数这个技巧也很棒呢!假如有个工程问题很复杂,我们就大胆地设个未知数 x 呀,让它来帮我们理清头绪。

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一盏灯,一下就清楚啦!比如计算两队合作的时间,设个时间为x,不就简单多了嘛,真的超好用呀!
3. 还有哦,分析效率的变化简直太有意思啦!这就像是掌握了游戏中的秘密武器。

比如一台机器一开始效率慢,后来提高了,那整个工程进度不就不一样啦?这多有趣呀,能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呢!
4. 嘿,别忘了比例关系这个厉害的武器呀!它就好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很多难题的大门。

像知道甲乙的工作量之比,就能知道他们工作的快慢啦!好神奇的,对吧?比如按比例分配任务,一下子就能明白该怎么做啦!
5. 哇塞,学会利用时间来解题也超厉害哟!时间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线索。

好比知道了完成一项工程总共用了多少时间,那很多问题不就清晰啦?这真的很绝呀!像根据工作时间来计算效率,一下子就清楚明白啦!
6. 哈哈,一定要重视那些特殊情况呀!这就像是在一堆普通石头中发现了宝石。

比如说遇到工程中有休息时间这种特殊的,是不是就得特别注意呀?那就得巧妙处理啦!就像有个小陷阱,我们得小心避开,是不是很刺激呀?总
之呢,这些数量关系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真的太有用啦,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备考五大要点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备考五大要点

2015福建事业单位行测备考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备考五大要点一、深度剖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先深度剖析一下资料分析。

大家都知道,基本资料类型只有图表文三种,但图形资料又有多种小的变化,具体说来有反映统计量变化趋势的折线图、反映统计量绝对数量值的条形图(柱状图)、反映统计分量占总量比重的扇形图(饼图)、三角权重图和函数图五种。

对每一种图形,应该关注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做题方法也有所差别,比如三角权重图特有的三步法,函数图重在计算函数关系式等。

题目设置上,既有判断型题目也有计算型题目。

判断型题目以往主要是判断所给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或者错误的搭配;计算型题目往往很容易能够列出计算式,但数值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考验考生手算的基本功。

因此平时依赖计算器的考生,应该有意识的多做一些动笔计算的练习,加强计算能力。

考生可以先利用2014年福建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中的习题来进行练习,熟练之后甚至可以练出题感,多总结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题解题技巧,届时这部分分数自然很容易就收入囊中了。

二、先易后难从资料的选择上来看,推荐考生采取先图后表最后文字的顺序,因为图形资料和表格资料通常比较直观,很容易看出资料中各个数值之间的运算关系。

在经历了前面几个模块大量的文字洗礼之后,文字资料也容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本能的反感,导致降低解题速度和效率。

具体到题目,建议考生先做基本不需要计算的判断正误类题目,一般比较简单且无须动笔;其次做需要估算的题目,应用尾数原则、除法首位、取整加减等方法简化运算;其次做计算量比较小的题目,最后做计算量大相对繁琐的题目。

在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后两种题目可以有选择的予以舍弃,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完成其它题目拿到有效分数。

三、掌握解题技巧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涵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

相比之下,统计图在整个材料分析中是最简单最容易的,它既没有复杂的数据罗列,又不需要逐字逐段地去斟酌语意,通过一目了然的图形,很容易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数量关系备考指导

数量关系备考指导

15年福建省考数量关系工程问题常见考点数量关系是福建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而工程问题又是数量关系常见考点。

工程问题涉及工作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这三因素,核心公式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考点包括普通工程问题、多者合作工程问题和交替合作工程问题。

同时出现水管问题以及工程问题中统筹问题,水管问题是工程问题衍生。

遇注水问题可将注水管工作效率视为正,排水管工作效率视为负;遇排水问题可将注水管工作效率视负,排水管的工作效率视正。

统筹问题则是节省时间最有效的方法:例1.建筑队计划150天建好大楼,按此效率工作30天后由于购买新型设备,工作效率提高20%,则大楼可以提前多少天完工?A. 20B. 25C.30D. 45解析:此题为担任工作问题,可以利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三个变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来解题。

效率提高20%前后的效率之比为5:6,那么完成相同的工程量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6:5,6份时间=120天,所以1份=20天,那么大楼可以提前20天完工。

对于普通工程问题中担任工作问题,利用基本公式找出三个变量间比例关系,再通过比例法求解。

对于两人或者多者合作完工问题,往往是利用特值法:例2.某项工程,由甲项目公司单独做需要4天才能完成,由乙项目公司单独做需6天才能完成,甲、乙、丙三个公司共同做2天就可完成。

现因交工日期在即,需多公司合作,但甲公司因故退出,则由甲、乙、丙公司合作完成此项目共需多少天?A. 3B. 4C.5D. 6解析:此题是三者合作完工问题,利用特值法,先设出总的工程量为4、6、2的最小公倍数12,那么可以算出甲的工作效率为3,乙的效率为2,丙的效率为1,那么由乙、丙公司合作完成此项目共需要12÷(1+2)=4天。

对于合作问题,除了两者或多者的完全合作完工问题还会出现交替合作问题,那么对于交替合作问题又分为正效率交替合作问题和正负效率交替合作问题。

第一步,设特值,确定工作总量;第二步,计算周期内工作量之和;第三步,作除法,确定周期数及剩余工作量;第四步,分析剩余工作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
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答技巧【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已经来到,考公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备考。

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厦门事业单位考试相关备考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备考指导:数量关系工程问题解答技巧。

工程问题一直是事业单位考试常考的题目,解题方法有赋值法和方程法,但是,什么题目用方程法,什么题目用赋值法,哪些题目必须同时用方程法和赋值法,众考生经常混淆。

如何快速地确定题型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题,中公事业单位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例1】要折叠一批纸飞机,若甲单独折叠要半个小时完成,乙单独折叠需要45分钟完成。

若两人一起折,需要多少分钟完成?( )
A.10
B.15
C.16
D.18
【解析】本题求工作时间,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和甲乙的工作效率和,但是这两个值都没有给出,因此可以对工作总量赋值,从而可以确定甲、乙的工作效率,进而求出两人一起折需要多长时间。

在赋值时,遵循简化计算的原则,赋工作总量为各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

因此本题的解题过程为:设工作总量(即纸飞机总数)为 90,则甲、乙的效率分别为3、2,可知甲乙的效率和为5,则两人一起折,需要时间为,选择D选项。

【例2】同时打开游泳池的A、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

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

则B 管每分钟进水多少立方米?( )
A.6
B.7
C.8
D.9
【解析】本题虽然也有工作时间,但是还有具体数值(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的限制,因此用方程法解题更易理解、解题更快速。

设A、B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分别为x、y立方米,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解得x=9、y=7,选择B选项。

【例3】三个快递员进行一堆快件的分拣工作,乙和丙的效率都是甲的1.5倍。

如果乙和丙一起分拣所有的快件,将能比甲和丙一起分拣提前36分钟完成。

问如果甲乙丙三人一起工作,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所有快件的分拣工作?( )
A.1小时45分
B.2小时
C.2小时15分
D.2小时30分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丙的效率比为1:1.5:1.5,题目中给出了效率比,就可以对效率进行赋值,赋最小的整数,因此赋甲、乙、丙的效率分别为2、3、3。

题目求工作时间,除工作效率外还需要知道工作总量,可以设快件总量为x,则可以得到方程,解得x=1080,则三人一起工作,所需时间为,即为2小时15分钟,选择C选项。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当题目中只给出了工作时间,没有其他量时,对工作总量赋值,赋各工作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如果除了工作时间,还有具体数值的限制,则可以用方程法解题;如果题目中有工作效率比,则对工作效率赋值,赋最小的正整数。

近年来,事业单位数量关系模块越来越侧重对方法、技巧的考查,因此,众位考生一定要对常考的解题方法烂熟于心。

本文摘自:/?wt.mc_id=bk11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