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重要有机组分循环转化研究中的应用_田秋香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其中,生态学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同位素的物理性质进行对比分析。
同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具有不同的质量数,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其代表的物理参数也会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们以碳同位素为例进行介绍。
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分别是12C、13C、14C,其中12C和14C 为稳定同位素,而13C为非稳定同位素。
在自然界中,12C的比例最高,13C的比例稍低,而14C的比例非常低。
当有机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不同碳同位素的比例也会随之变化。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碳同位素的比例来推断有机物质的来源、代谢途径等信息。
二、 1. 食物链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来研究食物链的物质传递。
不同生物体之间的碳同位素比例存在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同一食物链中不同生物体中碳同位素比例的变化来揭示物质传递的规律。
例如,通过测量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土壤、昆虫、鸟类等生物体的碳同位素比例,可以了解不同生物体的食物释放源、食物选择行为等信息。
2. 水循环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水循环的过程。
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存在两种同位素,分别是普通氢(1H)和重氢(2H)。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通过测量水中两种氢同位素的比例来揭示水循环的过程。
例如,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可以通过测量降水中重氢的含量来了解水循环的速度、路径等信息。
3. 氮循环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氮循环的过程。
氮分子中存在两种同位素,分别是14N和15N。
在自然界中,14N的比例远高于15N。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生物体或环境中14N和15N的比例来揭示氮循环的过程。
例如,在土壤氮循环研究中,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生物体、土壤、水体中15N的比例来了解氮转化的速度、途径等信息。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地质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稳定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数但质量不同的同位素。
它们的存在可以提供有关地球、大气和生命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过程的信息。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测量同位素比例,从而推断物质循环和转化的过程。
这篇文章将介绍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分馏效应来测量同位素比例。
同位素分馏效应是指随着地球、大气和生物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转化的过程,同位素之间的比例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刻画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从而得到关于这些过程的信息。
常见应用1.环境科学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用于研究大气中二氧化碳、气态汞和碳氢化合物的来源和分布。
稳定同位素还可以用于检测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来源和迁移。
2.地质学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地质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研究地球系统的演化以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稳定同位素还可以用于测量化石的年龄,从而推断生命演化的历史。
3.生物学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生物学领域中用于研究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流动。
稳定同位素比值可以用于确定食物链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食物来源对生物体中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未来发展方向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提高测量精度和降低成本。
新技术和新方法将被开发来提高稳定同位素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以及缩短测试时间。
同时,新的即时检测技术将被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中,例如环境监测和医学检测。
总结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是一项强大的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地质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基于同位素比例的变化探究物质循环和转化的过程,从而提供有关这些过程的信息。
未来发展方向是提高测量精度和降低成本,以及开发新技术和应用场景。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工具,它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成因、变化和传输等过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机制,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碳同位素技术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碳同位素技术是稳定同位素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碳同位素分为“轻碳同位素”和“重碳同位素”,它们占地球大气中碳元素的比例不同,而且在生命和非生命物体中的碳也有不同的分布比例。
通过分析不同物质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可以了解它们的成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深入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生物演化及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等。
比如,在寒冰时期,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往往偏低,而在温暖时期则相反。
通过测量海底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及地下水中的碳同位素含量,可以推断出过去几百年或上千年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或者了解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
氢同位素技术在地下水循环中的应用氢同位素技术是稳定同位素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可以用来研究地下水的循环和补给。
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自然资源,但是它的分布和质量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通过测量不同地区地下水中氢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它们的来源和补给区域,还可以研究地下水的流动和混合情况等。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氢同位素技术可以被用于衡量不同补给区域的水资源,以及研究地下水的供需关系。
氧同位素技术在古海洋研究中的应用氧同位素技术是稳定同位素技术中的另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古海洋的变化和冰川的形成。
通过测量古代海洋沉积物和冰川中的氧同位素含量,可以了解它们的成因及变化情况。
在过去的海洋研究中,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底沉积物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变化规律,科学家发现全球气温和二氧化碳含量之间的明显相关性。
在冰川研究方面,人们通常会测量冰芯中的氧同位素含量来研究冰川形成和变化过程,进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化。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和地质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和地质学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是利用同位素不同质量数的特性,通过测量同位素比值和同位素分馏的方法研究物质的转化和迁移过程,应用广泛,包括生物学和地质学。
生物学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物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研究生物体的生长、营养、代谢、环境适应等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食物链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不同食物之间的同位素比值,推断出食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体样品同位素比值的分析,可以推测出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定位和数量。
其次是蛋白质代谢分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其中一些氨基酸的同位素分馏较大,这些氨基酸对代谢过程的影响较为显著。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来追踪人体代谢物质的运动路径和速度,探究代谢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的分子。
另外,稳定同位素技术还可以用于恢复古生态系统。
研究人员通过最近几百年的稳定同位素数据,可以对过去几千年的植物生长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从而了解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地质学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质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研究岩石、矿物、化石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首先是地质年代研究,利用不同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可推算某些地质事件的发生时间。
例如,指定元素的稳定同位素与半衰期相当的同位素的分布规律,可以推断某些矿物的年代和地质年代事件的发生时间。
其次是水文地质研究,同位素分布在自然水体中时,会发生一定的分馏作用,导致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水体的物质和过程。
因此,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例如推算地下水的来源、年代、地下水流和抽取量等。
最后是环境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元素和物质的迁移过程进行追踪。
比如,利用氧、碳和氮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对大气CO2的来源和汇、全球碳循环、海洋碳和氮循环、河流水循环、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等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稳定同位素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生物学和地质学中,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测量同位素比值和同位素分馏,推算出物质转化和迁移的过程。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是利用地球物质中同一元素不同同位素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反应速率来分析地质过程的一种方法。
稳定同位素技术不仅在地球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其他领域,如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
一、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是地球物质中各元素同位素的分布与空间变化,通过同位素分析,可以从微观角度深入探讨地球物质的形成与演化机制。
如氧同位素就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地质同位素,它主要用于研究大气、水体、沉积物等地质过程。
氧同位素在大气科学方面可以用于研究靠近海洋和陆地区域的降水同位素分布,以此揭示气象要素和局地气象变化。
在地质时标等领域,氧同位素也常常被人们用来研究不同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二、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岩石地球化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岩石和矿物中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可以揭示岩石和矿物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例如,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以用于时间尺度的研究,而锶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成因联系更为密切。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还包括研究成矿作用、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
三、环境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各种元素及其同位素分布、迁移和转化的科学,通过分析环境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可以认识到环境本质和特征,进而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如氮、碳等同位素可以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演变,硫同位素可用于研究酸雨的生成过程,而稳定铅同位素则可以用于重金属污染历史的追溯。
四、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是通过同位素变化研究地质时间尺度的方法。
通过对地球物质中不同元素对时间的记录,可以研究地层的时代顺序以及地层岩石的物质来源和演化过程。
如铀-钍同位素法可用于绝对年龄并研究地壳物质循环过程,钾-氩同位素法可以用于研究火山岩的年龄,而锆石U-Pb同位素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地质年代学方法之一。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并且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环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水文地质、生物地球化学、土壤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同位素是指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同位素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两种。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同位素间微量差异的原理,通过测量同一物质中不同同位素在天然界中的含量比值,再通过某些化学反应、生理过程等使其中某个同位素相对含量发生变化,从而研究不同过程的动力学、来源、去向等问题。
其中最常用的是碳、氢、氧、氮、硫、铅等稳定同位素。
在这里以碳稳定同位素为例,斯文森效应表明,植物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叶片中的13C/12C比值与大气中14C/12C比值成正比。
而稳定同位素是不会衰变的,各种有机物质中的13C/12C比值与植物组织中14C/12C比值的变化趋势相同。
利用合适的仪器可以测定13C/12C比值,从而推算出组织中的14C/12C比值,进而测定出样品中的时间。
二、1.气候变化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从古代天然记录中获取气候变化信息。
如冰川、珊瑚、岩石等中存在各种稳定同位素,它们的含量比例与当时气候改变的速度和程度相关。
利用这些天然记录,可以重建出过去几百年、几千年的气候变化历史。
2.水文地质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对其来源、流动和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比如,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探测水的来源以及水的混合程度,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同时,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含量与气候因素有关,通过测量水中13C /12C比值、18 O /16 O 比值可以推算出水的蒸发过程、前缘的来源。
3.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生物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特别广泛,可以应用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碳循环、营养循环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Stable isotope tracer techn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种技术基于同位素比例分析的原理,通过将标记同位素引入试验样品中,计算稳定同位素之间的比例变化,以揭示其代谢和运动方式,从而进一步探究作物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等问题。
本文将重点详细介绍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比值测定物质在代谢过程中的分布、转化、运动等过程的信息。
同位素是一种原子量相等、电子结构相同但质量不同的物质,例如同一元素的质子数不同的核素。
稳定同位素是指不放射性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或利用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示踪元素的比例变化等方法,重点考察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以推断样品组分的代谢和运动情况。
从而完成对指定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
其最大特点是可以使用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质作为稳定同位素示踪元素,没有放射性污染问题。
而同位素比例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分析、高效定量,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1.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探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养分吸收利用规律的探究。
例如,利用氮(N)示踪可定量测定作物与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氮利用效率,进而评估作物对氮的利用高效性以及肥料利用率。
利用碳(C)同位素示踪,可以回溯作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及其与土壤碳循环和有机碳贮积之间的关系。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主要应用于稻田、果树、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营养动态及其土壤养分与生物循环的研究。
2.土地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也可应用于农业领域中的土地污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例如,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指标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等进行监测评价及来源确认。
同时可以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跟踪其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土壤污染对植物生产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评估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评估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同时,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至关重要。
在生态系统评估中,稳定同位素技术(stable isotope technology)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对环境中物质的循环过程进行分析,并提供准确的环境信息。
本文将讨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和评估。
一、稳定同位素技术概述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种利用同位素在自然界中传递或循环的原理,对环境或生物进行研究的技术。
同位素是指化学元素中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
例如氢元素的同位素有氢-1、氢-2和氢-3。
稳定同位素指的是不放射性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通过测定物质中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变化,来研究环境中物质循环和转化的过程,从而来推断环境信息和生物活动。
运用该技术,可以研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动物食物链、水文地理等多个方面,并为环境评估和生态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因素带来的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准确评估这些影响,并及时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方案,稳定同位素技术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1.研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代谢物质循环和代谢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过程。
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通过测定水、土壤、物种等样品中不同同位素的比例,来了解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生产和消耗情况。
例如:氮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形态的变化,但氮-15和氮-14之间的相对含量比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研究样品中的氮同位素比例变化,可以确定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代谢速率。
2.研究动物食物链物种之间的靠食物相互关系组成了复杂的生态食物链。
使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追踪动物在食物链中的消化和吸收物质过程,利用不同物种在同位素比例上的差异可以确定其所处的营养位置。
由此,可以了解食物链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从而评估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手段,其应用领域涵盖了生物、地球、环境等多个方面。
所谓稳定同位素,指的是不放射性的同位素,主要包括氢、氧、碳、氮、硫等元素。
稳定同位素技术主要应用于精细分析、研究生态系统和其它环境方面,其在生物和地质领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测定生物体内的代谢活动、元素循环和食物链中的物质转移等。
同时,这项技术还可以用来观察生物体的代谢过程,研究其发生机制。
此外,稳定同位素技术还被用于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如寄生虫与其宿主的关系等。
二、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也是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通过分析碳和氢的稳定同位素,可以研究生物化学过程和碳、水分布,了解跨国流域水分循环、水资源开发利用等。
此外,稳定同位素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地下水运动、沉积作用和矿物形成等过程。
通过分析稳定同位素,可以了解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及其它地质学问题,对于保护地球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通过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分析环境中的元素、化合物及其转移过程,调查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
此外,稳定同位素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土壤及水体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源的追溯和溯源等。
其应用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有效地防止污染及流域生态的破坏。
综上所述,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多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还有很多的研究方向和问题等待解决,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为人类的科学探索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可以在环境科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文献综述和实际案例,探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二、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概述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是一种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先进分析技术,它以同位素的比例作为分析的依据,可以应用于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分析中。
在环境科学中,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大气、水文、土壤、生态等多个领域。
三、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1.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大气污染源的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够用于追踪大气中污染物的起源和传输路径。
例如,在研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时,可以借助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分析不同污染源的δ15N和δ18O值,研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同时,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的研究。
2.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大气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够应用于大气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研究。
例如,在研究植物的CO2吸收和氮循环时,可以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通过分析植物中碳、氮的同位素比值,研究植物CO2的吸收和氮的来源、循环。
此外,还可以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水分生态学过程和农业水资源管理等。
四、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水文环境中的应用1.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水循环中的地下水、地表水等水体的分析研究。
例如,可以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研究水的来源、循环、流动速率等。
此外,在研究水文气候变化方面,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研究区域的降水、蒸发、入渗、排水等过程。
2.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能够应用于水污染控制和治理中的研究。
例如,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可以对水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布状况、运移规律和迁移路径进行研究,为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
例如,在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细菌和真菌会优先吸收轻同位素(如12C), 留下重同位素(如13C)在土壤中。通过比较新老有机质中的碳同位素组成,我 们可以了解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土壤碳的动态循环。
此外,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土壤中的氮循环。在农田生态系 统中,氮的主要来源是施用的化肥。通过比较农作物、土壤和化肥中的氮同位素 组成,我们可以了解氮的矿化、固定和转化过程,以及氮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 迁移和利用效率。
3、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和分解:土壤有机碳的固存和分解是土壤碳循环的重 要环节。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过程中的碳来源、传输和储存 机制。例如,当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时,其同位素指纹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为 我们提供了判断有机物质分解程度的重要线索。
4、农业实践的影响:农业实践如施肥、灌溉等都会影响土壤植物系统的碳 循环。通过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我们可以评估这些农业实践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 影响,从而为优化农业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某些特定的肥料可能会引 入与当地土壤不同的碳源,这就可以通过稳定碳同位素技术进行识别。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土壤碳循环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功能和 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准确理解和研究土壤碳循环过程是制定相关环境 政策和农业实践的基础。近年来,碳同位素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土壤碳循环 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本次演示将介绍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 的应用和意义。
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植物系统 碳循环中的应用
目录
01 一、稳定碳同位素技 术的基本原理
03 三、前景展望
二、稳定碳同位素技
02 术在土壤植物系统碳 循环中的应用
04 应用价值的地球化学工具,尤其在理解和 解决土壤植物系统的碳循环问题中,其作用不容忽视。通过追踪碳元素的同位素 指纹,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碳的来源、传输和储存过程,进而为保护和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稳定同位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内容。
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稳定同位素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稳定同位素比值来定量分析、识别和追踪其来源和过程的方法。
在自然界中,元素通常由两种或多种同位素组成,这些同位素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是相同的,但在质量上略有差别。
这种差别通常很小,因此需要使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仪器测量。
以碳同位素为例,自然界中的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碳-12和碳-13。
二者的相对丰度比例在不同来源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测量样品中碳-12和碳-13的比值,可以确定其碳来源和代谢过程。
同理,氢同位素、氮同位素、氧同位素等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研究中。
二、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测量方法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测量通常分为两个步骤:样品处理和仪器分析。
1. 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指将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提取出来以便后续分析。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样品气化、样品转化成有机化合物、样品转化成气体等。
这些方法会把样品从原来的形式转换为气体或有机物,便于后续仪器分析。
2.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指使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分析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的含量和比值。
目前,常用的仪器包括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仪、稳定同位素比值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的含量和比值,从而确定其来源和过程。
三、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环境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污染监测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例如,通过测量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水体中稳定同位素的含量和比值,可以确定不同水源的贡献率,并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2. 生态系统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过程。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应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化学中稳定同位素分馏过程及其应用的科学。
稳定同位素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不发生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如氢的两种同位素氘(2H)和普通氢(1H),氧的三种同位素氧16(16O)、氧17(17O)和氧18(18O)等。
在地球化学中,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和比例变化可以反映化学和生物过程的物质转化过程,因此在气候变化、地质记录、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理论基础物质分子中不同的原子之间的键合作用力的大小和跨度不尽相同,因而在地球化学中,同位素之间的分馏现象发生较为普遍。
如果原子中的中子数目发生改变,那么原子核的能量结构也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
与放射性同位素不同,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学、生物、地理等地球化学环境因素为主,而其化学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主要应用了同位素质谱技术和多种化学分离技术。
其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比值分析法。
该方法基于同位素分馏规律,通过测量分馏后的同位素比值,可以了解化学或生物过程中同位素的迁移和分布情况。
同位素质谱技术则是大都采用众所周知的质谱技术,加上化学处理等前处理方法,可以测定极小的稳定同位素的比值,高精度测量能达到0.1‰以下,成为对研究地球化学的细微分馏现象最为敏感的分析手段。
应用场景气候变化研究:稳定同位素方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在晚第四纪气候演变研究中,δ18O曲线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法。
由于海水中18O的比例和海水温度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所以测定沉积物或冰芯中的18O同位素含量,就可以研究往古气候的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格陵兰冰芯、中国青藏高原冰芯等样品,得出了全球气温的变化、洋流状况的股份等。
热液成矿研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热液成矿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热液成矿是甩放如黄金、银之类的金属矿床的生成过程,通常发自于活动地震带、处于地壳活动和构造运动较大的地方。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动态改变流程与制度调控,对于深化认知陆地生态碳循环系统与全球碳平衡的明确评估意义重大。
稳定碳同位素属于天然性示踪物,与放射性同位素比较,优势包括易控、无污染、安全性高,正广泛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循环研究流程。
故此,本文就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模式,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的实践运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实践应用引言因人类活动与化石燃烧应以二氧化碳为首,这样大气之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就会增加,造成全球逐渐变暖。
要想解决大气的温室效应,作为全球环境中急需处理的一大难题,陆地生态体系的土壤学碳循环和大气之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改变密切相关,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较大,但受到人们灌溉、施肥、耕种等管理方面的影响,农田土壤中的碳库质量会加速改变,不仅会让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发生变化,还会严重影响到全球环境。
所以对农田土壤碳动态的变化流程与制度调控加强认知,掌握土壤周转模式,深层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流程与全球碳平衡的明确估算意义重大。
一、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模式当前稳定碳同位素(见图1)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光谱法、核磁共振、质谱法。
其中通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中,质谱法属于最明确且最通用的方法。
稳定同位素的质谱法先让样品内部分子或原子进行电离,产生相似的同位素离子,而后在磁场及电场作用下,让不同质量和电荷之比离子流进行分开测量。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不仅可以用来研究气体、固体,还能用来分析全部稳定同位素元素。
近几年,伴随化学生物元素的循环发展,借鉴同位素质谱,通常采用气体制备以及导入同位素质谱设备、痕量气体预浓缩同位素质谱设备联用技术的涌现,碳稳定同位素分析实现了飞速发展。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量同位素比率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可见图2)。
图1 稳定碳同位素示意图图2 稳定碳同位素样品分析流程图二、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实践运用(一)土壤有机碳的来源以及周转规律(1)稳定碳同位素的示踪法。
浅析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浅析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浅析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对于微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而言,也可以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以下是的一篇探究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生物科学应用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开展的今天,我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开展。
电子信息技术引领的互联网时代,更是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之间的交流,让不同行业之间的技术产生了交互,从而让更多属于某一行业的技术开始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其拥有商品和效劳,他们都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网站,开展O2O的营销。
技术的应用范围的拓展也不仅仅限于互联网技术,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同样如此。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今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研究及其他领域。
其实,最初的稳定性同位素技术仅仅是被用于地质学、化学等领域。
时至今日,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已经在冶金、农业、医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对于生物科学而言,有关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通过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可以解决以往不能够在生物科学当中解决的问题,并且带来了我国生物科学研究领域的飞速开展。
因此,作者在本文主要结合自身从事生物科学领域研究多年经验,对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我国生物科学中多种应用进行研究,以期提升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我国现有生物科学领域中的普及程度,为更好的'运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解决生物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提供具有参考性和建立性的意见。
同位素是指在一些具有相同质子数量,但是却具有不同中子数量的原子。
在现有的自然界中几乎每一个元素都会拥有自己的同位素。
如果这些原子的同位素的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并且不具有放射性,这个时候可以称这类原子的同位素为稳定性同位素。
在植物科学研究领域,用到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最多的是对植物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
在以往研究中,利用传统的研究方法来寻找植物光合作用的途径时,通常不单单需要了解所研究植物的叶肉细胞,而且还需要了解其维管束细胞,并且还需要利用复杂的生化技术过程去鉴别该目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是何种光合碳产物,到底是三碳化合物,还是四碳化合物。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前沿且有效的技术手段,已经在环境污染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一、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原理稳定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Z(即同种元素)而具有不同质量数A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利用稳定同位素之间微小的质量差异,研究物质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
主要原理是利用同位素组成微量差异引起的化学或物理过程的微小变化来追踪反应和变化的历程。
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环境和生命科学研究。
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方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通常使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
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包括:1. GC-IRMS法:气相色谱-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
2. LC-IRMS法: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对生物分子和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
3. EA-IRMS法: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适用于对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分析。
以上方法都需要先进行样品预处理,以进行化学分离和稳定同位素含量的测定。
此外,稳定同位素标准品还是进行精确测量的必要条件。
三、1. 污染物来源分析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污染物来源分析,通过测量样品中污染物稳定同位素的含量比值,确定污染物的来源。
例如,利用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确定水体中氨氮的来源,从而有效控制水体氨氮污染。
2. 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研究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例如,研究污染物在不同水体介质中的扩散和迁移规律,以及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转化过程。
3. 污染物处理效果评估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18分析仪器2010年第1期稳在土同位素比例质谱仪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张林孙向阳高程达曹吉鑫(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摘要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已发展成为研究土壤碳周转和循环的得力工具。
本文简单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的结构和测量原理,详细介绍了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土壤有机碳和碳酸盐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土壤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在评估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速率、重现C。
/C。
植被的变化历史和古气候状况、探讨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以及对土壤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进行区分等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土壤碳循环土壤有机碳土壤碳酸盐碳稳定同位素比值l引言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的分量,在陆地中存储的时间最长,包括周转周期从几个月、几年到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的各类碳库[1’2]。
土壤与大气之间每年的碳交换量达到60~80PgC,是每年石油和煤等燃料燃烧释放碳量的12~16倍[3]。
全球气温上升1℃,土壤分解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量将增加11~30PgC。
所以土壤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土壤碳固定增汇能力均受到广泛关注。
这就要求科学地认识土壤碳动态变化过程和调控机制[4],充分了解土壤碳库的周转方式、时间和大小,提高土壤的碳固定能力。
研究土壤碳循环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是碳稳定同位素技术。
碳的稳定性同位素(”C)示踪技术适合研究从年到百年尺度的土壤碳循环过程,能有效地阐明地下碳动态变化和土壤碳储量的微小迁移与转换[5],所以碳稳定同位素比值(8”C)分析方法在土壤有机质分解程度评估[6]、土壤有机质来源探讨[7]、土壤原生和次生碳酸盐区分、C。
/c。
植被变化历史研究以及古气候重建等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Is-lo]。
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壤碳循环动力学模型和土壤碳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储备,提高人们对土壤生态系统机能的认识。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14‐04‐24;修回日期:2014‐06‐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75);中国科学院仪器功能开发项目(Y323018010)作者简介:袁红朝(1981—),女,湖南邵阳人,博士,主要从事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生态学及微生物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通信作者:王久荣,正高级工程师,E‐mail:jrwang@isa.ac.cn第27卷第3期2014年8月同位素JournalofIsotopesVol.27No.3Aug.2014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中的应用袁红朝1,李春勇1,简燕1,2,耿梅梅1,许丽卫1,王久荣1(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5;2.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加强农田土壤碳动态变化过程和调控机制的认识,对于深入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和准确估算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稳定碳同位素作为一种天然的示踪物,较放射性同位素具有安全、无污染、易控制的优点,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或示踪技术,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大气‐作物‐土壤连续体中碳同位素变化规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及其分解转化过程。
本文概述了农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诸过程中的13C同位素分馏机制,稳定碳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近年稳定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或示踪法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并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技术;碳同位素;同位素分馏;碳循环;土壤有机质中图分类号:S12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512(2014)03‐0170‐09doi:10.7538/tws.2014.27.03.0170StableIsotopeTechniqueintheSoilCarbonCyclingResearchofAgriculturalEcosystemsYUANHong‐zhao1,LIChun‐yong1,JIANYan1,2,GENGMei‐mei1,XULi‐wei1,WANGJiu‐rong1(1.KeyLaboratoryofAgro‐EcologicalProcessesinSubtropicalRegion,InstituteofSubtropicalAgricultur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angsha410125,China;2.CollegeofBioscienceandBiotechnology,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Abstract:Theagriculturalsoilcarbondynamicprocessanditsregulatorymechanismhelpsinformbetterunderstandingofterrestrialcarboncycleprocessesandglobalcarbonbalanceestimates.Stablecarbonisotopeasanaturaltracerhasmanyadvantagesoverradioisotopetechniquessuchassafety,nopollutionandhighcontrolability,andhasbeenwidelyusedinthesoilcarboncyclingresearchinagriculturalecosystems.Investigationofthecarboniso‐topicvariationintheatmosphere‐crop‐soilsystembyusingnaturalabundanceortracertech‐niqueofstablecarbonisotopecontributestorevealingsoilorganiccarbondecomposition,。
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碳循环和团聚体固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碳循环和团聚体固碳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金鑫鑫;汪景宽;孙良杰;王帅;裴久渤;安婷婷;丁凡;高晓丹;徐英德【期刊名称】《土壤》【年(卷),期】2017(049)002【摘要】Soil organic carbon (SOC) pool in farmlan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Changes of the accumul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SOC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arbon storag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to the global carbon balance. Soil aggregate is an essential material foundation of soil structur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soil fertility, and also the core of all carbon sequestration. Stable 13C isotope technique is a powerful tool to study the dynamic changes of soil carbon cycle and the roles of soil microorganism in the process of organic carbon turnover.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organic carbon cycle the mechanism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soil aggregate revealed by 13C stable isotope technology, and briefly proposed the key research contents in the coming future.%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贮藏与全球碳平衡.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物质基础和土壤肥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场所.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有效手段,能够揭示新输入碳在土壤及团聚体中赋存状态、周转过程以及微生物的调节机制.本文主要归纳与阐述了稳定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田土壤有机碳循环及土壤团聚体固碳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13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未来土壤碳循环和固碳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总页数】8页(P217-224)【作者】金鑫鑫;汪景宽;孙良杰;王帅;裴久渤;安婷婷;丁凡;高晓丹;徐英德【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 110866;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4.2【相关文献】1.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J], 邸佳颖;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2.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特征 [J], 樊红柱;秦鱼生;陈庆瑞;陈琨;涂仕华3.绿洲灌区玉米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对绿肥还田方式的响应 [J], 吕奕彤;于爱忠;吕汉强;王玉珑;苏向向;柴强4.绿洲灌区玉米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对绿肥还田方式的响应 [J], 吕奕彤;于爱忠;吕汉强;王玉珑;苏向向;柴强5.稳定氮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湿地脱氮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唐艳凌;章光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的应用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的应用一、地质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质谱仪的最早应用主要研究轻元素(CHONS)的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的丰度及其变化机理、在各种天然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并以此为指导研究天然和环境物质的来源、迁移过程以及经历过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研究领域:固体地球学科:地球动力学、地质构造学、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沉积学。
其他:海洋学、水文学、冰川学、古气候学、天体学、天体化学、考古学、石油/石油相关。
二、农业、林业(起步也比较早)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科学施肥、作物营养代谢、生物固氮、土壤呼吸、农用化学物质对环境影响、饲料配方、水产养殖、林木果树、药材等。
●肥料的利用/转化途径和利用效率(13C,15N)。
●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过程(2H,15N,18O)。
●光合作用及同化产物的传导和分布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展开的固氮研究。
●农业残留、代谢及降解研究。
●土壤碳氮循环研究:有机质年龄及周转率的测定、土壤细根年龄测算、土壤呼吸等。
三、生态稳定同位素技术加深了对生态过程的研究,可以探讨一些其他方法无法研究的问题。
1. 植物生理生态学稳定同位素(2H、13C、15N和18O)可对生源元素的吸收、水分来源、水分平衡和利用效率等进行测定,从而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植物水分胁迫程度;●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植物13C组成能够在时间尺度上反映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水通量检测:通过植物中水2H和18O组成,判定植物对表层水和深层水的依赖程度。
●确定植物的分布区域(15N,18O,2H)●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研究:对生态系统CO2交换的相对贡献(13C,18O)●蒸发和升腾作用研究:对生态系统水交换或蒸散(ET)的相对贡献(2H,18O)●树木年轮同位素环境响应:通过年轮同位素比值变化,分析过去环境变化(湿度、旱涝、气候特征)。
2. 生态系统生态学稳定同位素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态系统的气体交换、生态系统功能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碳、氮循环及碳、氮平衡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土壤有机组分周转动态的研究
2.1 中性单糖(neutral sugar) 碳水化合物中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的 3% ~ 16%, 土壤碳水化合 在耕作土壤中, 甚至可达 10% ~ 20%[2]。 物由不同来源的多糖组成,经过生物化学降解后形成 各种结构的单糖,成为土壤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主要的 碳源和能源。土壤中的中性单糖主要包括 8 种,其中 葡 萄 糖 ( glucose ) 、 半 乳 糖 ( galactose ) 和 甘 露 糖 ( mannose )为六碳糖,岩藻糖( fucose ) 、鼠李糖 ( rhamnose )为脱氧六碳糖,核糖( ribose ) 、木糖 (xylose)和阿拉伯糖(arabinose)是五碳糖。土壤中 的中性单糖数量以葡萄糖最多,核糖最少,其他各糖 含量相当[29]。 不同种类的中性糖被认为存在不同来源(植物或 微生物) , 但是多年来这一假设缺乏有效验证。 利用 13C 标记葡萄糖进行土壤样品培养后, 闫颖等发现半乳糖、 甘露糖、岩藻糖和鼠李糖等六碳糖及脱氧六碳糖中产 生明显的
土 壤 (Soils), 2011, 43 (6): 862~869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重要 有机组分循环转化研究中的应用①
田秋香 1,2, 张 威 1, 闫 颖 1, 何红波 1*, 张旭东 1, 郑立臣 1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6;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20,26]
。然而,作物残体中不同中性糖的可利用性有所
[29]
不同。Derrien 等
用 C 标记的小麦秸秆施入土壤中
13
培养两周后,秸秆带入的 50% 阿拉伯糖被微生物降 解,而秸秆带入的木糖有近 80% 被分解转化,表现为 微生物对木糖的利用效率大于阿拉伯糖。培养实验中 的单糖大多涉及游离的单糖和聚合度较低的多糖,因 此其生物活性很高,在土壤中迅速发生转化。在样地 研究中,通过额外补充贫或富 13C 的 CO2 气体实现对 植物及其组分的标记,再结合同位素的混合原理计算 有机组分的周转,结果显示土壤中阿拉伯糖的保留时 间 10 ~ 25 年,木糖 6 ~ 22 年,半乳糖 8 ~ 24 年,甘露 糖 8 ~ 24 年,葡萄糖 4 ~ 15 年,岩藻糖 4 ~ 14 年,鼠 李糖 4 ~ 29 年[34]。以 C3/C4 植被转变为基础,Freier 等[17]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转化的对流-扩散-分 解模型(ADD 模型) ,推测出阿拉伯糖和木糖的保留 时间分别为 5 ~ 13 年、2 ~ 7 年。在长期的土壤腐殖化 过程中,由于单糖组分聚合生成稳定的多糖并参与腐 殖质的形成,土壤中中性糖的可利用性随着分解时间 的增加不断下降,保留时间则呈非线性增加。因而, 土壤中的糖类存在至少两个库,即活性库(保留时间 大约为 2 周)和稳定库(在一年内变化不大)
的培养实验后发现,各单糖总量以及标记单糖的含量 在培养前两周迅速变化,在培养的后期基本稳定,从 而推断出这些组分周转时间是葡萄糖(0.9 天)<纤 维素(3.8 天)<不稳定的代谢产物(16 天)<<稳 定的碳水化合物 (>>1 年) 。 利用 13CO2 标记小麦后, 从根系分泌的标记葡萄糖可以迅速被分解,保留时间 为 20 h[35],表明土壤中葡萄糖具有高度可利用性。收
[5] [4]
。在同位素标记技术中,由于利用标记底物(或
元素)新形成的组分含有重同位素而与土壤中原有物 质区分开来,从而可跟踪该元素在土壤中的去向及其 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保留。近年来,13C、15N 同位素技 术已被广泛用于土壤碳、氮循环研究,也成为探讨土 壤中有机组分来源和转化动态的有效手段。 目前化合物中
1
同位素检测技术与土壤有机组分周转动态的 研究方法
由于土壤有机组分稳定存在并不断更新,仅关注
土壤中各有机组分的数量变化并不能获得它们的动态
①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161) ,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伙伴计划项目(KZCX2-YW-T06)和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20091091)资助。 通讯作者(hehongbo@) 作者简介:田秋香(1987—) ,女,江西赣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碳氮等养分循环转化方面的研究。E-mail:tqx07137@
第6期
田秋香等: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重要有机组分循环转化研究中的应用
863
测定结果产生很大影响[20]。同时,由于衍生过程中引 入了碳原子,需要较为复杂的校正才能获得原化合物 的同位素富集比例[21]。相比之下,液相色谱-燃烧-同 位素比例质谱技术(LC-C-IRMS)在测定土壤有机组 分同位素富集比例时更有优势。一方面,待测化合物 无需衍生就可直接进行测定,不仅可以降低由衍生副 产物及衍生试剂所带来的干扰,也可直接获得化合物 的同位素比例;另一方面,利用液相色谱可以检测无 法气化或衍生后也难以气化的有机组分[22-23]。尽管同 位素比例质谱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是,当化合物同 位素丰度较高时, 同位素比例质谱检测的准确性下降, 同时还有可能导致仪器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常利用 色谱-质谱技术, 通过化合物电离的方式获得离子碎片 峰,根据相应同位素峰强度的变化进行同位素比例测 定[21,24-25]。同时,色谱-质谱方法可以检测到同位素原 子在化合物分子内部的分布情况,为分析化合物的来 源及周转的生物化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26]。 土壤有机组分中同位素富集程度的表示方法因不 同测量方法和同位素丰度的高低而异。用 IRMS 方法 测定低丰度的同位素样品时,一般采用 δ 值来表示, 公式为: δ (‰) = (Rsq/Rst - 1)×1 000 (1) 式中, δ 表示样品的同位素比值相对于标准物质同位素 比值的千分差。其中 Rsq 为样品的同位素比值,即样品 中重原子个数占轻原子个数的比例,Rst 为标准物质的 同位素比值。碳同位素采用的标准物质为美国南卡罗 来纳州白垩纪皮狄组层位中的拟箭石化石( Peedee Belemnite,即 PDB) ,R(PDB) = (11 237.2 ± 90)× 10-6; 氮同位素则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标准,R(N2) = (3 676.5 ± 8.1)×10 。根据不同组分的前处理及测量条件的差异, 可以在此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修正[20-21]。 在利用色谱-质谱技术测量有机组分的同位素比 例变化时,一般使用原子百分超( atom percentage excess, APE)来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13
C 富集,其中以半乳糖和甘露糖富集程度
最高;阿拉伯糖也发生了 13C 富集,但富集程度很低; 在木糖中未检测到同位素的富集(结果暂未发表) 。这 一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来源的糖类主要包括半乳糖 和甘露糖[30-31]。木糖和阿拉伯糖是植物水解后的主要 微生物虽然也合成少量的阿拉伯糖, 中性单糖类型[32], 与植物来源的数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33],因此可以认 为这两种糖主要来源于植物。因此,利用六碳糖和五 碳糖的比例可评价不同土壤有机质库中植物和微生物 (半乳糖+甘露糖)/(阿 源碳水化合物的主导作用[34], 拉伯糖+木糖) 比值小于 0.5 表明以植物来源的碳水化 合物为主,该比值大于 2 则表示以微生物来源的碳水 化合物为主[31]。 中性糖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能源和碳源,但是利用 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不同种类的中性糖的可利用性 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各中性单糖在土壤中的保持和周 转特征存在化合物特异性和时间依赖性。Derrien 等[29] 用
[12-13]
。因此
把土壤有机质作为一个对象看待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土 壤有机质的变化 。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主要是由 可识别的生物分子组成,其中 71% ~ 79% 是以碳水化 合物、氨基化合物、脂类、酚类的结构形式存在的 。 这些具有特定结构的简单化合物的生物化学活性和周 转特征不同,在维持调节土壤有机质功能的贡献上存 在差异 。因而,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土壤有机质的组 成及转化特征从而阐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转化、去 向及截获和稳定机制已成为土壤学的热点之一,是评 价土壤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核心和关键[6-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摘
要: 土壤有机质包含多种不同结构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中性糖、氨基糖) 、蛋白质(氨基酸) 、木质素等,这
些组分在土壤中的保留时间从几天到几百万年,在有机质循环过程中的积累和转化动态各有特征,其作用和贡献也有所不同。 由于有机质各组分本身在土壤中稳定存在,只有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才能定量研究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循环动态。本文概述了利 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有机质中的一些重要组分的来源、可利用性和转化动态及其生物标识作用的进展情况,从而深入了 解土壤有机质循环转化动态及调控机制。 关键词: 稳定性同位素;有机组分;动态;生物标识物;土壤 中图分类号: O657;S153
864
土
壤
第 43 卷
集以 C3、C4 植株为食的奶牛排泄物做为底物,添加 到以黑麦草(Lolium spp,C3 植物)为优势种的草原 土壤,培养一天后阿拉伯糖和木糖含量显著降低,得 出阿拉伯糖和木糖的平均保留分别为 30 h 和 91 h
[16,36]
生物细胞壁的组成物质,并因其微生物异源性常作为 分子标识物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的残体在土壤有机质的 积累过程中起指示作用。 由于氨基糖具有一定稳定性,土壤中氨基糖的数 量主要反映了死亡微生物产生的残留,因此,仅根据 氨基糖的含量并不能推论出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际 生物量。但是,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氨基糖中同位 素的富集则可表明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因而与微生 物的活性及其对底物响应的时间动态直接相关。 Decock 等[21]用13C 标记底物培养发现氨基糖可被 迅速合成,氨基葡萄糖的 δ13C 值由培养初的 -15‰ 增 加到 96.6‰,表明添加可利用底物可迅速提高微生物 细菌来源的胞 活性。当以13C 标记的葡萄糖为底物时, 壁酸中的13C 富集比例要大于真菌来源的氨基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