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

合集下载

环境污染治理与固体废物减量化考核试卷

环境污染治理与固体废物减量化考核试卷
C.环保宣传教育
D.企业经营管理
( )
18.以下哪个不属于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
A.分类收集
B.无害化处理
C.填埋优先
D.资源化利用
( )
19.关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企业效益没有影响
B.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可以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C.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限制污水灌溉
( )
5.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A.工业排放
B.交通排放
C.生活燃烧
D.自然因素
( )
6.以下哪些是环保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A.环保法律法规
B.环保知识普及
C.环保产业发展
D.环保产品使用
( )
7.以下哪些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
A.资源消耗减少
6.开发,保护
7.环保,责任
8.最大,最小
9.填埋,焚烧,资源化
10.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包括: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品设计、减少包装、提倡垃圾分类等。
( )
10.以下哪个不属于清洁生产的目标?
A.减少资源消耗
B.减少废物产生
C.提高生产成本
D.改善环境质量
( )
11.下列哪种废物属于可回收固体废物?
A.废药品
B.废油漆

2023年环境资源法题库选择题版

2023年环境资源法题库选择题版

第一章环境保护概述1. 请问环境与资源两个概念的关系是:________A:并列关系 B:包含关系 C:相交关系 D:对立关系2.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对环境进行不同分类,下面哪一项不是根据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的分类:__________A:大气环境 B:水环境 C:自然环境 D:土壤环境3. 由于自然界自身变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A:第一环境问题 B:第二环境问题 C:第三环境问题 D:次生环境问题4. 以下哪项不属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__________A:全球化 B:综合化 C:高科技化 D:伦理化5. 第一次正式而系统地提出可连续发展理论的报告是:__________A:《我们共同的未来》 B:《零增长论》 C:《21世纪议程》 D:《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答案:1~5:B C A D A第二章环境资源法概述6. 下面属于狭义的环境资源法的是:_________A:《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B:《民法通则》 C:《环境保护法》 D:《水法》7:以下哪个时期是我国环境资源法发展的黄金时期:___________A:1949~1972 B:1973~1979 C:1979~1989 D:1989至今8:以下哪个不属于环境资源法的合用范围:___________A:适地 B:适人 C:适事 D:适时 E:适法9:环境权的客体是:_________________A: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环境要素;B: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C:是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D:是国家,国家机关,法人,公民。

10: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不涉及:___________A:环境资源法的一般理论问题 B: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C:污染防治法 D:国际环境保护法 E:环境经济法学答案:6~10:D C E A E第三章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11. 下列哪一项不是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A. 污染者付费. 开发者保护. 运用者补偿B.公众参与原则C. 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原则D.“三同时”原则12. 法的规范根据其抽象限度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

中石化管理人员通用题库自测

中石化管理人员通用题库自测

中石化管理人员通用题库自测单选:2分1、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 )应推动建立和有效运行HS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HSSE绩效。

A、法人代表B、主要负责人C、主管安全领导D、主要领导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单选:2分2、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HSSE管理部门负责( )综合协调管理、考核、支持和服务A、HSEB、HSSEC、质量D、节能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单选:2分3、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根据风险( )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际需要,及时安排HSSE投入。

A、分级管控B、大小C、高低D、严重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单选:2分4、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建立与政府部门、公众和媒体的()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HSSE问题。

A、协同B、协商C、沟通D、汇报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单选:2分5、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地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指导B、协助C、指示D、支援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单选:2分6、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时,应进行()。

A、安全评估B、风险评估C、三级教育D、风险教育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单选:2分7、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及时识别、落实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环保生产条件符合最新要求。

A、依法合规B、符合要求C、正常运行D、有序开展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单选:2分8、依据《中国石化HSSE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应对生产过程,特别是工艺异常、操作失误、设备(设施)故障等可能引起的突发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过程安全风险进行( ),实施过程安全管理。

A、识别与评估B、管理C、识别D、评估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单选:2分9、企业应对工程建设、检维修等作业安全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特别是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淹溺、灼伤和跌倒等()进行识别与评估。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

梅品文草《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我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S,下同)综合治理,降低VOCS的排放总量, 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注重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分阶段完成全市VOCS污染整治任务,大幅减少重点行业VOCS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化工企业通过源头控制、工艺改进、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Ider)、生产环节和废水废液废渣系统密闭性改造、罐型和装卸方式改进等措施,表面涂装企业通过改用环境友好型涂料、提高喷涂效率、安装末端废气处理设施等措施,包装卬刷企业通过改用环境友好型油墨、在末端建立密闭废气收集系统、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等措施,全过程控制和减少VOCS排放。

到XX 年底,基木完成化工、表而涂装、包装卬刷等行业VOCS污染治理,企业工艺装备、污染治理水平和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重点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己建成治理设施稳定运行,稳定达到相关控制标准和要求。

二、重点治理行业重点治理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卬刷行业。

三、治理标准及要求(一)化工行业产生VOCS污染的企业均应采用密闭化的生产系统,封闭一切不必要的开口,尽可能采用环保型原辅料、生产工艺和装备,从源头控精品文章制VOCS废气的产生和无VOCS治理方案郑州启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排放。

治理后橡胶制品行业达到《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xx)要求,其它化工企业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6297-xx)要求。

2.全而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Ider)”。

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 管理体系,细化工作程序、检测方法、检测频率、泄漏浓度限值、修复要求等关键要素,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设置编号和标识,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

2.加强有组织工艺废气排放控制。

工艺废气应优先考虑生产系统内回收利用,难以回收利用的,应采用催化燃烧、热力焚烧等方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整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

(整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建国五十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更是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总体上看,全国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趋势开始减缓,但是,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很多的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变,有的甚至还在加剧。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完成跨世纪的环境保护任务,把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国环境保护五十年历程回顾1、萌芽阶段(1949~1973)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人口相对较少,生产规模不大,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大多是局部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

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大跃进"时期,特别是全民大炼钢铁和国家大办重工业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处于动乱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明显加剧。

在此期间,经济建设强调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值,不注意经济效益,导致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一些新建项目布局不合理;一些城市不从实际出发,盲目发展,加剧了这些城市的污染;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一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林毁草、围湖围海造田等问题相当突出。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我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我国高层的决策者开始认识到中国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公告年第号20XX-05-24实施)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参照采用。

(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生产物料和含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消费各环节的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

来源广泛,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

工业源主要包括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煤炭加工与转化等含原料的生产行业,油类(燃油、溶剂等)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涂料、油墨、胶粘剂、农药等以为原料的生产行业,涂装、印刷、粘合、工业清洗等含产品的使用过程;生活源包括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服务和服装干洗。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药工业以及机动车排放的污染防治可分别参照相应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四)污染防治应遵循源头和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含原料与产品在生产和储运销过程中的排放,鼓励对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鼓励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不含的替代产品或低含量的产品。

(五)通过积极开展摸底调查、制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监测和治理、推广使用环境标志产品等措施,到年,基本建立起重点区域污染防治体系;到年,基本实现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减排。

二、源头和过程控制(六)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对于设备与管线组件、工艺排气、废气燃烧塔(火炬)、废水处理等过程产生的含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对泵、压缩机、阀门、法兰等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制定泄漏检测与修复()计划,定期检测、及时修复,防止或减少跑、冒、滴、漏现象;.对生产装置排放的含工艺排气宜优先回收利用,不能(或不能完全)回收利用的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应急情况下的泄放气可导入燃烧塔(火炬),经过充分燃烧后排放;.废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产生的含废气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

生态环境化学中的污染源控制和处理技术

生态环境化学中的污染源控制和处理技术

生态环境化学中的污染源控制和处理技术生态环境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分支,它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这种影响。

其中,污染源的控制和处理技术是生态环境化学领域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控制是在源头上控制污染物质的排放和减少其排放浓度,这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最有效手段。

污染源控制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源头控制;二是生产过程控制;三是末端处理控制。

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污染防治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造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一般来说,在生产、加工、使用、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工艺、使用环保设备、加强管理、维护设施等措施,达到源头控制的目的。

例如,化工企业可以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使用废气净化装置来减少废气排放;工业用水净化设备可以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等。

2.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可行的污染控制措施,控制和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的排放。

这种控制方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善生产环境、管理和维护设备等手段,减少污染源的排放,并通过生产过程中的监测,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例如,在发电厂的燃煤过程中,可以采用低氮燃烧技术、脱硝设备等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3. 末端处理控制末端处理控制是指在污染物排放后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和净化。

这是一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因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末端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

例如,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将污染物质去除后达到排放标准。

二、污染处理技术污染处理技术是对污染源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和净化的技术手段。

其目的是使净化后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规定,同时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其主要技术包括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膜分离技术等等。

1.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利用化学反应使废水、废气中的污染物质发生改变,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摘要] “70年代末端治理,80年代循环经济,90年代清洁生产,21世纪生态效益。

”这是欧美发达国家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阶段。

现在国际环境保护的理念已从单纯的末端环境治理,发展为源头控制、功能导向、过程管理,从外部强行控制走向内部自生型。

[关键词] 环境污染过程控制末端治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污染防治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工业污染防治方法已逐步从过去单纯进行污染物排出后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末端治理方式,发展到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及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和产品的销售、服务及使用等各个阶段,以及从原料、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考虑减少污染物产生、改善环境性能、降低成本的过程控制方式即——“清洁生产”策略。

从定义上讲,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

其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具体体现为在烟道排放口安装脱硫除尘设备处理燃煤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建设污水处理场对各类生产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后排放等。

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

比如铅蓄电池企业普遍使用手工焊接,集气效率低,铅烟无组织排放量大;如果改用自动铸焊机,首先铅消耗量少;其次,铅烟在密闭环境直接排入配套的环保设施处理。

源头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源头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源头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源头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是环境保护的两个重要策略方向,目的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源头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定义和原理、实施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归纳二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首先,源头过程控制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影响。

源头过程控制的原理是通过改变产品或过程的设计,降低或消除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

例如,对于工业生产的废水处理,源头过程控制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工艺设备、调整生产方案等方式,减少废水的生成,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末端治理则是指对已经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和处理。

末端治理的原理是通过采用各种环保设施和技术手段,对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转化或处置,降低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例如,对于废水处理,末端治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膜技术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二者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上存在一些差异。

源头过程控制主要侧重于改变生产过程的方式方法,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影响。

其实施方法包括改进生产工艺、优化设备、减少废弃物生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源头过程控制的效果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生成量,避免或减少了后续治理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而末端治理主要侧重于对已经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治理和处理,需要借助各种环保设施和技术手段。

其实施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吸附、膜技术、焚烧等。

末端治理的效果是将已经产生的污染物收集、转化、破坏或处置,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源头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在环境保护中具有相似之处。

首先,二者都致力于减少和消除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无论是源头过程控制还是末端治理,其目的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源头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都需要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的支持。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环境意识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思路和对策。

国家应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排污许可制度的建设,提高对企业和个人违法排放的惩罚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实行严格的环境审核制度,对涉及重大环境污染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公开和曝光,倒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其次,推动产业升级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策略。

通过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向清洁、低碳、循环的方向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建设,推广环保型产品和节能减排技术,促进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方式的发展。

第三,提高环境意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污染的认知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公民的环保素质。

推动媒体加强环境宣传,引导公众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呼吁大家从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开始,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此外,政府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了解到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跨国性的特点,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政府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协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

此外,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总之,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思路和对策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环境意识和加强国际合作等。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闭环式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场景版)

闭环式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场景版)

闭环式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场景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与治理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闭环式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即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方面对环境问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本文将结合具体场景,详细阐述闭环式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的实施。

一、源头预防1.产业结构调整源头预防是闭环式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的首要环节。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例如,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新增产能,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

2.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选择环保、节能、低碳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良好氛围。

例如,我国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绿色采购政策,要求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优先采购环保产品。

3.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例如,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过程控制1.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新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例如,我国对新建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未通过环评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2.污染防治设施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例如,我国要求企业必须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环境监测与执法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同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例如,我国已建立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三、末端治理1.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制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试论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试论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论文摘要新环保法规定了五项原则,环境保护优先原则排列第一。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环境保护优先是落实这一国策的必然选择;确定环境保护优先,是国家与社会在生态资源、环境压力倒逼背景下处理资源环境与社会关系路径选择的重大变化,也是法律制度的重大进步。

本文指出实施新环保法、落实保护优先原则,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论文关键词新环保法基本国策保护优先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由环境保护法规定,用以指导环境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原则性规范。

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规定基本原则,学者根据其中有关条款概括出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如罗典荣概括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依靠群众五项;陈泉生总结为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污染者负担,国家干预六项。

可以看到,学者的概括不一致,对同一原则的表述不尽相同,内容也缺乏确定性。

2014年4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第五条规定了“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第一次明确规定环保法的基本原则。

新环保法修订时将学者此前概括的部分原则排除了。

新环保法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实现国家基本国策的目的价值,“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是国家的基本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明确作为环保法立法的四个目的之一,“全面规划”并非适用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活动的全程而没有作为基本原则。

一、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坚持环境保护优先是落实这一国策的必然选择基本国策是由国家制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决策与基本政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性。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优缺点比较引言: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都是有关环境保护的两种措施,在过去的几十或者说几百年内,人类所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前者为主,上世纪后半叶,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和环保方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那么,这两种环保措施究竟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呢?二者又和本质区别呢?是不是前者就注定要被淘汰而后者就一定没有缺点呢?一;末端治理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

末端治理把环境责任更多的放在环保研究、管理等人员身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

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

(1) 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实际上都是物料,如农药、染料生产收率都比较低,这不仅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浪费了资源。

国外农药生产的收率一般为70%,而我国只有50~60%,也就是一吨产品比国外多排放100~200公斤的物料。

因此改进生产工艺及控制,提高产品的收率,可以大大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

又如硫酸生产中,如果认真控制硫铁矿焙烧过程的工艺条件,使烧出率提高0.1%,对于10万吨/年的硫酸厂就意味着每年由烧渣中少排放100吨硫,多烧出100吨硫,又可多生产约300吨硫酸。

因此污染控制应该密切的与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末端控制的环保管理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浪费的资源还要消耗其它的资源和能源去进行处理,这是很不合理的。

(2) 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三废”处理与处置往往只有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因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难以承受。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是污染预防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

相对于传统的末端治职,清洁生产具有本质的区别。

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尽最大可能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其实质是预防家纺污染。

传统的末端治理投人多、治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不能有机结合;清洁牛产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不仅环境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而且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增强,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

传统的末端治理是对工业污染物产生后实施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治理,其着眼点是在企业层次上对生成污染物的治理;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持续的、创造性的思维,有理论基础、技术内涵、实施工具、实施日标和行动计划,实施清洁生产的措施是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包括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完善管理。

传统的末端治理把环境责任只放在环保研究、管理等人员身上,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上,而具体对企业来说只有环保部门来处理这一问题,所以企业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地位;清洁生产是一种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要引起研究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访。

四、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清洁生产与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都是从经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的新思想、新措施。

赐0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眩,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清洁生产强调“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三个方面,强调度物的源头削减,促进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进、技术进步和生产管理等环节着手,最大限度地将原材料和能源转化为产品。

2021年内蒙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2

2021年内蒙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2

2021年内蒙古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21.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包含多种,其中物理修复技术是通过各种()将污染物(特别是有机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戒分离的技术。

( 3.0 分)A.物理过程B.化学反应过程C.生物制造过程D.复合吧修复过程我的答案: A√答对2.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在全丑界居第()位,北半球居第()位。

(3.0 分)A.2,1B.4,2C.8,1D.6,3我的答案: C√答对3.1987 年 5 月 22 日,我国发布了(),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自然资和自然环境的宏观指导性文件。

( 3.0 分)A.《中国自然保护纲要》B.《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劢计划》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野生劢物保护法》我的答案: A√答对4.20 丑纪(),全国各地普遍掀起兴修水库和农业灌渠的热潮。

( 3.0 分)A.30-50 年代B.50—60 年代C.70-80 年代D.90 年代我的答案: B√答对5.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2021 年 1 月,我国发布(),提出了15 种先进技术装备,包括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技术、土壤与修复药剂自劢混合一体化设备等。

( 3.0 分)A.《土壤污染防治法》B.《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装备目录》C.《打赢蓝天保卫戓三年行劢计划》D.《大气污染防治法》我的答案: B√答对6.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3.0 分)A.灾害类型多样B.灾害发生频率不高C.分布地域广D.灾害损失严重我的答案: B√答对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统农业的功能的是()。

( 3.0 分)A.原料供给B.食品保障C.观光休闲D.就业增收我的答案: C√答对8.联合国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防止荒漠化会议, 95 个国家的代表及国际组织与会,我国参会幵签署了(),生态保护开始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规。

( 3.0分)A.《关于加强全国环境监测工作意见》B.《自然保护区暂行条例》C.《防治荒漠化公约》D.《人类环境宣言》我的答案: C√答对9.“生物多样性国际日” 为每年的()。

环保应从末端治理走向过程管理

环保应从末端治理走向过程管理

环保应从末端治理走向过程管理2007-8-8 中国人口网“环境保护不该只在末端控制排放量,还应该有环境质量控制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对记者说:“比如,在分区大气质量方面,应规定扣除气象因素后每年优于II级以上的天数必须达到多少;水体质量方面,区域水体质量高于III级的面积必须占到多少等。

”他表示,国家环保总局去年首次推行的“区域限批”措施,将污染控制的权力下放,一个地区的新上项目的审批由该地区的环境容量来决定,通过诱导地方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去平衡冲突、支持决策,是值得在各类环境管理中推广的一种生态管理方法。

王如松说,现在国际环境保护的理念已从单纯的末端环境治理,发展为源头控制、功能导向、过程管理。

环保工作要从线性思维走向系统思维,从环境污染管理走向生态功能管理,从冲突型开环经济走向共生型循环经济,从外部强行控制走向内部自生型。

“任何产品的环境管理都应从原材料开采开始,涵盖生产、消费、流通最后变成废弃物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由于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我国不可能马上做到生命周期管理,但“十一五”期间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推进从末端治理向过程管理的发展。

”从产业上说,过程管理主要通过循环经济来实现。

王如松说,通常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主要是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体制革新非常重要。

“我们在基层调查时发现,目前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很大问题。

”他告诉记者:“基层环保局受同级政府领导,局长的乌纱帽被捏在书记、市长手中,他们必须服从。

而一把手们往往更重视经济,因为经济是硬指标,短期内能见效,环境是软指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国外都是纵向管理,国家环保总局、省环保局、地方环保局一条线,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这样很多工作就好做了。

”另外,他表示很多环境问题是综合性的,涉及水、土、气、生物等多方面,这里虽然每个方面都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但部门间缺乏协调。

他建议国家和各省市应设立一个能够横向管理、综合协调的生态资产和生态系统监管部门,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政绩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的积效问责制,对干部的环境功绩实行累积考量,对其决策失误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要追究行政、经济甚至法律责任。

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

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

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防治不应停留于“末端治理”【核心提示】环境污染仅凭“末端治理”,可能舍本逐末,而且还会延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利时机,后续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将会更高。

需对现代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重新考量,寻求“治本”策略。

环境污染仅凭“末端治理”,可能舍本逐末,而且还会延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利时机,后续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将会更高。

需对现代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重新考量,寻求“治本”策略。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相应的环保投诉频繁发生。

虽然一些先进的环保装置陆续投入应用,但对于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的效果并不理想。

当前,我国法学界强调对环境污染者责任追究的规制设计,科学界侧重于对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应用,二者过于倚重环境污染防治的“末端治理”。

笔者认为,对环境污染仅凭“末端治理”,可能舍本逐末,而且还会延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利时机,后续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将会更高。

因此,需对现代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重新考量,寻求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的“治本”策略。

城市环境污染防治不应“舍本逐末”由于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相应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等更加频繁,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的概率逐渐增大。

环境污染已由传统的点源污染为主,转向点源、线源、面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相互交织和叠加,环境污染物日趋复杂,对污染源的追踪和解析难度不断加大。

污染造成的影响较之前也有所变化。

例如,原发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和次生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同时存在,如由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次生出的城市雾霾等;污染物的环境留存不明显,如城市中的各种噪声和强光污染等;污染的迟滞性和隐蔽性较强,如居室装修产生的VOC、一些家电产品使用中的辐射等;污染的累积影响不易被察觉,如食品中的过量添加剂、超标重金属和残留农药等。

然而,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总体上还是以“末端治理”的思路为主,例如,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涉及环保的指标数据中,主要以工业和生活“三废”污染物的量化统计和考核为主,即便在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统计年报或公报中,也主要是对污染物治理的成效进行评估,缺乏对区域环境风险识别、分析和环境污染预防等内容。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应化141何广旭2014014024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我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这与污染防治的两大控制手段———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密不可分,二者对于污染的预防和治理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

目前在我国末端治理的受重视度日趋下降,而清洁生产尚处于发展阶段,二者的实施质量均不是很理想。

作为防污控污、改善环境的关键性手段,如何提高其实施质量是目前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对于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起源、我国现状作了相关调查,从而提出二者现存的问题,对如何解决问题做出了探讨,提出了如何改善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实施质量,使其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措施。

从基本内容和具体例子,对末端治理和清洁生产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末端治理存在不少弊端,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清洁生产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建议我国的工业污染防治应采取以清洁生产为核心,以末端治理为辅助手段的战略。

与稀释排放相比,末端治理是一大进步,不仅有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程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日益增大。

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末端),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我国是以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实际工程中,一般处理1吨水/时需要基建投资2~6万元;运行后,处理1吨化工废水约需要1~4元,而去除1公斤COD 则往往需要2~6元。

目前许多企业物料流失严重,本来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而流失到环境中的物料还需要很高的费用去处理、处置,使企业承受双重的经济负担,并且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日趋恶化。

其次,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

排放的“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还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有些污染物不能生物降解,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如湿式除尘将废气变成废水排入水体,大量废水经处理变成含重金属的污泥及活性污泥等;废物的焚烧及废渣的填埋又污染了大气和水体,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技能认证HSE认证考试(习题卷21)

技能认证HSE认证考试(习题卷21)

技能认证HSE认证考试(习题卷2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对于汛期下水道、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暗涵等密闭空间清理疏通的高风险作业,应在( )进行风险评估。

A)作业前B)作业中C)作业后答案:A解析:2.[单选题]检维修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项目主管部门(生产单位)、承包商双方共同编制,施工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必须由( ) 组织。

A)项目主管部门B)施工单位C)监理答案:A解析:3.[单选题]公司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 )领导参加倒班班组安全活动。

A)公司领导B)基层单位C)职能部门答案:B解析:4.[单选题]严格执行国家及( )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不得排放污染物。

A)地方B)公司C)集团公司答案:A解析:5.[单选题]什么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工具袋等个人安全防护装备?A)作业人员B)监护人员C)监理人员答案:A解析:6.[单选题]建立HSE资源保障机制,为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 )资源A)重要B)主要C)必要答案:C,严格控制现场人员,迅速撤离与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科学组织救援。

A)安全第一B)生命至上C)人民至上答案:B解析:8.[单选题]挖掘物或其他物料等要堆放在指定地点,堆积高度不得超过几米?A)1米B)1.5米C)2米答案:B解析:9.[单选题]( )应对各级管理组织安全责任的顺利传递起到关键作用。

A)安全管理人员B)车间负责人C)设备管理人员答案:A解析:10.[单选题]百万工时死亡率的简称()A)FTLRB)FTIRC)LTIF答案:A解析:11.[单选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纳入公司教育培训年度计划,所需人员、资金和( )应予保证。

A)物资B)设备C)设施答案:A解析:12.[单选题]一级隐患是指可能导致较大及以上事故,()个月以内不能完成整改A)6B)12C)16D)20答案:B解析:13.[单选题]所有临时用电线路应由( )检查合格方可投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摘要] “70年代末端治理,80年代循环经济,90年代清洁生产,21世纪生
态效益。

”这是欧美发达国家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阶段。

现在国际环境保护的理念已从单纯的末端环境治理,发展为源头控制、功能导向、过程管理,从外部强行控制走向内部自生型。

[关键词] 环境污染过程控制末端治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污染防治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工业污染防治方法已逐步从过去单纯进行污染物排出后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末端治理方式,发展到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产品及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和产品的销售、服务及使用等各个阶段,以及从原料、生产工艺、产品性能等各个方面全方位考虑减少污染物产生、改善环境性能、降低成本的过程控制方式即——“清洁生产”策略。

从定义上讲,末端治理是指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针对产生的污染物开发并实施有效的治理技术。

其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具体体现为在烟道排放口安装脱硫除尘设备处理燃煤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建设污水处理场对各类生产及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后排放等。

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有利于消除污染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产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趋势。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从本质上来说,清洁生产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过程控制的思路要优于末端治理。

比如铅蓄电池企业普遍使用手工焊接,集气效率低,铅烟无组织排放量大;如果改用自动铸焊机,首先铅消耗量少;其次,铅烟在密闭环境直接排入配套的环保设施处理。

在生产过程就减少了资源消耗,污染物的产生量必然就少了,而且还使有限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管理。

清洁生产思路下,污染防治不再仅仅依赖于末端治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这样治理和监管都能显著减轻压力。

过程控制思路优于末端治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工业生产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检测越来越多,规定控制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从而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即使如此,一些要求还难以达到。

从我国整体工业体系来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均是依靠大量末端治理设施的投入和运行、提高污染物去除量实现
的,这种做法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

近年来,我国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实际上还在明显上升,而高昂的末端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也使国家和企业难以承受。

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如果不进行清洁生产,实行过程控制,单靠末端治理根本无法稳定达标。

其次从减排的持续性、有效性、经济性来看,这种单纯的末端治理的思路也已经不再适应需求。

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

因为一般末端治理污染的办法是先通过必要的预处理,再进行生化处理后排放。

而有些污染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

以造纸行业为例,如果不采用连蒸连煮、分段氧化、污染物回收等先进工艺,企业目前难以稳定达标排放。

而如果要控制造纸行业二恶英排放,靠末端治理无法去除,必须采用无氯漂白工艺。

而如果在达标基础上还要挖掘减排潜力,现有的浓度控制、末端深度处理思路就都不再适用,必须依靠总量控制,要从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水量。

第三,只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办法,不仅需要大量投资,而且使一些可以回收的资源(包含未反应的原料)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企业原材料消耗增高,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影响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一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实际上都是物料,如农药、染料生产收率都比较低,这不仅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浪费了资源。

国外农药生产的收率一般为70%,而我国只有50~60%,也就是一吨产品比国外多排放100~200公斤的物料。

因此改进生产工艺及控制,提高产品的收率,可以大大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

又如硫酸生产中,如果认真控制硫铁矿焙烧过程的工艺条件,使烧出率提高0.1%,对于10万吨/年的硫酸厂就意味着每年由烧渣中少排放100吨硫,多烧出100吨硫,又可多生产约300吨硫酸。

因此污染控制应该密切的与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末端控制的环保管理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资源不仅不能充分利用,浪费的资源还要消耗其它的资源和能源去进行处理,这是很不合理的。

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

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例如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等,以控制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这种仅着眼于控制排污口,使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治理达标排放的末端治理办法,虽在一定时期内或在局部地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首先,处理污染的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其次,末端治理往往不是彻底治理,而是污染物的转移,如烟气脱硫、除尘形成大量废渣,废水集中处理产生大量污泥等,所以不能根除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

所以,要真正解决污染问题需要实施过程控制,减少污染的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通过治理污染的实
践,也逐步认识到防治工业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排污口(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实施清洁生产是实现生产工艺与环境管理模式转变的最佳方式。

推行清洁生产是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资源和环境保护角度上要求工业企业具备现代化管理手段。

但是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两者并非互不相容,也就是说推行清洁生产还需要末端治理,这是由于:工业生产无法完全避免污染的产生,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能避免产生污染物;用过的产品还必须进行最终处理、处置。

因此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永远长期并存。

只有共同努力,实施生产全过程和治理污染过程的双控制才能保证环境保护最终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