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这一词牌来简单讲讲格律的知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1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主要针对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进行讲解。
教学内容包括:词的背景知识,词的韵律分析,词意的解读,以及词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词牌知识,理解词的韵律特点。
2. 理解并解读词中的意象、意境,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词中意象的解读,对词人情感的理解。
重点:掌握词的韵律特点,理解词意,体会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唐代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唐代风貌,引出诗人温庭筠及其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 背景知识讲解:介绍词牌知识,词的韵律特点。
3. 词意解读:逐句分析词句,解读意象,探讨词人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扮演词中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增强对词意的理解。
5. 例题讲解: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进行随堂练习。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词中的意境与情感,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词牌:《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 词人:温庭筠3. 韵律特点:七言绝句4. 意象:小山、金明灭、鬓云、玉枕等5. 情感:悲凉、孤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例,分析其意象与情感。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语言流畅,分析透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词意解读和情感体验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唐代诗人作品,如李清照、辛弃疾等,提高学生对古代词作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中意象的解读2. 词人情感的理解3. 词的韵律特点4. 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一、词中意象的解读词中的意象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关键,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菩萨蛮》(温庭筠)解析
女子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一 步步写到穿衣,穿的是有贴绣花样的,或是刚 刚烫平的最好的衣服。罗是很好的质料,“绣 罗襦”表明上面还绣有花纹,再加上刚刚熨平 则更是好上加好。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委婉 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孤独寂寞。鹧 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 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 和艺术成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这里的“小山”并非指自然界山水之山,而 是指“指眉毛”(唐明皇造出十种女子画眉的式 样,有远山眉、三峰眉等等),“小山重叠”即 指眉晕褪色,有深有浅;唐代的妇女喜欢在额上 涂上黄色,叫做额黄,“金明灭”是说褪色的额 黄有明有暗” 。“小山重叠金明灭”乃是写妇 女初醒发状,以示其惺松懒散神态。“鬓云”, 形容鬓发细柔乌黑;“度”即飘度,形容头发蓬 乱,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腮” 当然是指面庞;“雪”则白嫩,或指敷粉。短短 十四字中,把色泽、气味、体态……连同神情都 生动地描绘出来。俞平伯谓:“度字含有飞动 意。”
词作诵读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 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 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是以什么为 描写内容的?
这首词选取“小 山”、“鬓云”、“香 腮”、“蛾眉”、 “花”、“镜”、 “面”、“绣罗襦”、 “金鹧鸪”等意象,描 绘了一个闺房女子起 床—梳洗—画眉—簪 花—照镜—着装的过程, 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富
词风迥然
“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 纸,端己(jǐ)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 事。”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温庭筠词的风格主要是绮靡、细密,在表现 手法上多罗列景物、精心雕镂。其次,飞卿词比 较注重对人物动态及有关景物作客观描绘,绝少 表现作者主观感情。 韦庄的词,首先用民歌传统中的白描手法, 以明白吐露见长,以简劲清淡取胜,开启了文人 词以白描手法直抒其情的道路;再者,与华美秾 丽、缺乏个性、注重客观的温词相比,韦词开始 具有作家主观情性,体现出文人词的发展。
温庭筠《菩萨蛮》讲解,考证,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讲解,考证,赏析词的讲解(三)——温庭筠《菩萨蛮》浦江清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校”]“颇黎枕”《金奁集》作“珊瑚枕”。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双蝶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校”]“双蝶舞”《金奁集》作“蝶双舞”。
翠翘金缕双鹧鸪,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黏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阑外垂丝柳。
意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校”]“意信”《金奁集》作“音信”。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柳满院中庭月。
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
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方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校”]“重帘”《尊前集》作“重门”。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菉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栏拂魂欲销。
[“校”]“玲珑日”《尊前集》作“玲珑月”。
菩萨蛮
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
《菩萨蛮》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
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
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前后阕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韦庄简介韦庄(约836 —约910),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
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
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
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
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
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
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
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诗词都很有名,诗方面今传《浣花集》十卷。
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
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著《秦妇吟》。
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词牌格律-高中语文
概述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格律溯源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词牌菩萨蛮的格律及韵律
词牌菩萨蛮的格律及韵律篇一:菩萨蛮,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唐代词牌之一,也是唐诗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菩萨蛮的格律和韵律较为严格,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书写。
菩萨蛮的格律如下:1. 词牌格式:七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每联七个字。
2. 韵律:菩萨蛮的词牌押韵严格,以平声韵为主,常用的韵脚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3. 格律解释:菩萨蛮的格律要求每句诗中的平仄和韵脚要准确无误,句子的结构和字数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律。
在书写时,要注意平仄相间,声调和谐,使作品更加优美动人。
4. 拓展:菩萨蛮是一首富有感情和艺术性的词牌,它的格律和韵律要求严格,但是在书写时也可以运用一些灵活的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在句子中添加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总之,菩萨蛮是一首历史悠久、艺术价值极高的词牌,在书写时需要遵循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同时也可以利用灵活的手法,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佳作。
篇二:词牌菩萨蛮的格律及韵律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格律:1. 押韵:每句押韵,第一句为平声韵,第二句为仄声韵。
2. 平仄:平声和仄声相间押韵。
3. 韵律:以“平平仄仄仄平平”为基本的四言韵律,每句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拓展:菩萨蛮,是唐代教坊曲之一,后来用为词牌和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菩萨蛮的格律较为简单,主要是第一句和第二句押韵,其他句子则平仄相间。
菩萨蛮的韵律以“平平仄仄仄平平”为基本的四言韵律,每句都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在宋代,菩萨蛮逐渐流行起来,成为了一首著名的女性词调。
宋代有不少文学家都曾用菩萨蛮为题作过词,如苏轼、辛弃疾等。
菩萨蛮的格律简单,韵律优美,非常适合用于写作词曲。
此外,菩萨蛮也常被用于描写女性形象,成为了宋代许多女性词人的代表作之一。
菩萨蛮温庭筠教案
菩萨蛮温庭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章第四节“花间集与南唐二主”,详细内容为温庭筠的《菩萨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菩萨蛮》的文学背景、作者简介及词牌特点。
2. 领悟《菩萨蛮》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把握《菩萨蛮》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重点:温庭筠的词风特点,词牌格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与画的联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温庭筠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菩萨蛮》的文学地位。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菩萨蛮》,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逐句讲解诗词内容,分析词牌特点,解读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以“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为例,分析诗句的意象及表达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诗句“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意境。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菩萨蛮》中所表达的情感,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蛮》温庭筠2. 板书内容:a. 作者:温庭筠b. 词牌:菩萨蛮c. 意境:山水清幽,离愁别绪d. 重点词句:小山重叠、鬓云欲度、香腮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介绍温庭筠的生平事迹。
b. 请分析《菩萨蛮》的意境及情感。
c. 请举例说明《菩萨蛮》中的词牌特点。
2. 答案:a. 温庭筠,字飞卿,唐代诗人,擅长词赋,有“花间派”之称。
b. 《菩萨蛮》描绘了一幅山水清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离愁别绪的情感。
c. 《菩萨蛮》中的词牌特点有:起句为七言,下句为五言;韵脚为入声;句式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菩萨蛮》,使学生了解了温庭筠的词风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菩萨蛮
菩萨蛮《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
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许多文人骚客都写过以《菩萨蛮》为词牌(曲牌)的诗词,其中以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最有名。
菩萨蛮霜无痕碧罗圆帐鸳鸯绣,芙蓉裙带垂红豆。
鸾镜理妆慵,金炉沉水浓。
中庭花似雪,帘外纤纤月。
无事度佳辰,粉香和泪匀。
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⑴,鬓云欲度香腮雪⑵。
懒起画蛾眉⑶,弄妆梳洗迟⑷。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⑸,双双金鹧鸪⑹。
菩萨蛮(其二)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②,游人只合江南老③。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④人似月,皓腕凝霜雪⑤。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⑥。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⑵,寒山一带伤心碧⑶。
暝色入高楼⑷,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⑸,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⑹?长亭连(更)短亭⑺。
菩萨蛮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蓬莱院闭天台女①,画堂昼寝人无语②。
抛枕翠云光③,绣衣闻异香④。
潜来珠锁动⑤,惊觉银屏梦⑥。
脸慢笑盈盈⑦,相看无限情⑧。
铜簧韵脆锵寒竹②,新声慢奏移纤玉③。
眼色暗相钩④,秋波横欲流⑤。
雨云深绣户⑥,来便谐衷素⑦。
宴罢又成空⑧,魂迷春梦中⑨。
菩萨蛮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菩萨蛮魏玩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菩萨蛮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菩萨蛮》优秀课件pptx
反映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政治观念,倡导顺应自然规律,达到 社会和谐稳定。
佛教元素融入
因果报应
体现佛教因果报应观念,通过诗词描绘善恶有报 、生死轮回等佛教思想。
禅意境界
表现佛教禅宗追求的禅意境界,通过简洁明了的 诗句表达深刻的禅理和人生感悟。
慈悲为怀
强调佛教慈悲为怀的精神,通过诗词表达对众生 的关爱和同情。
文化传承
通过传唱、演绎等多种形式,将《菩 萨蛮》这一经典词牌传承下去,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术研究
学者对《菩萨蛮》的研究涉及文学、 音乐、历史等多个领域,推动了相关 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02
诗词内容解析
原文呈现与注释
原文呈现
清晰展示《菩萨蛮》原词,包括 字句、标点等。
注释详解
对原词中的生僻字、典故、地名 等进行详细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
现代审美理念融入
将现代设计、音乐、舞蹈等元素与古典诗词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 特色的艺术作品。
跨媒介呈现方式
运用影视、动画、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再现《菩萨蛮》的意 境和美感。
多元化传播途径拓展
教育领域推广
将《菩萨蛮》融入中小学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中,培 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文化旅游结合
情感表达技巧
情感表达
分析词作中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如直抒胸臆、含蓄委婉等。
技巧运用
探讨作者在情感表达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音韵节奏等,以增强词作的艺术感 染力。
03
艺术特色赏析
音乐性表现
音节韵律
词句音节错落有致,形成优美的 韵律感。
押韵规则
严格遵循押韵规则,使得整首词音 韵和谐。
朗读节奏
《菩萨蛮》原文与赏析
《菩萨蛮》原文与赏析《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原文:数家茅屋闲临水,轻衫短帽垂杨里。
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桥。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一两声。
赏析:此词为作者晚年隐居江宁半山之作。
《能改斋漫录》云:“王荆公筑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中叠石作桥,为集句填菩萨蛮。
”全篇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叙写自己的闲适生活与故作放达的情怀。
开首“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
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
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
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似乎采取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
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
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两句是写景: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
但是,作为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
因此,即使在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作者醉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
菩萨蛮
上阕开宗明义指出“人人尽说江南好”,从而点明全词的主旨:江南好。紧接着以“游人只合江南老”表达诗人切身的感受:江南好到了能使远方前来的游子不思故乡。心甘情愿地老于此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两句既写出富有特色的江南美景,又抒写了沉醉其间的闲适之情。春天里一碧万顷的水面与澄明的天空融为一体,休闲假眠在华丽的彩绘船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多么美妙,多么闲适,难怪再也不想苦寒的故乡。下阕前两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写美景中的美人。江南山水养育出来的曼妙美女。酒店里像月中嫦娥似的美人正在笑脸迎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们如霜一样美白、晶莹的手腕。最后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再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人物的痴迷与依恋,明确唱出:人没有老就该在这人间天堂尽情享受,千万不要还乡。如果还乡就一定会悔断肚肠。这首词既直抒胸臆,表达对江南山水的依恋、陶醉;又对江南山水、人物具体描摹,两者互为表里,相交相融,因此极富感染力。
《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许多文人骚客都写过以《菩萨蛮》为词牌(曲牌)的诗词,其中以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最有名。
2024年《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1
2024年《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阅读与欣赏》第二单元《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具体内容包括:全文阅读理解,对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词牌特点等进行详细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
2. 分析词句的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掌握词牌的特点,了解唐代词的发展历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句意境的把握,词牌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诗句的阅读与赏析,唐代词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山水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色的美,进而引入诗词的意境美。
2. 阅读全文:学生自读全文,感受词的韵律,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3. 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境。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等,加深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5. 词牌特点讲解:讲解《菩萨蛮》的词牌特点,对比其他词牌,了解其异同。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菩萨蛮》为词牌的诗词,加强实践操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诗句解析c. 修辞手法d. 唐代词的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意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代词人的作品,了解唐代词坛的繁荣景象,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意境的把握2. 词牌特点的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一、诗句意境的把握1. 意境的描绘:诗句中的意境美是这首词的核心。
最能表达英雄情怀地词牌
最能表达英雄情怀地词牌以下是20 个最能表达英雄情怀的词牌:1. 《满江红》:这个词牌通常用来表达豪迈、壮烈的情感,非常适合表达英雄情怀。
2.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调气势磅礴,适合用来表达英雄壮志和豪情。
3. 《沁园春》:沁园春词牌格律严谨,音韵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4. 《定风波》:定风波词牌格律自由,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豁达和不羁。
5. 《鹧鸪天》:鹧鸪天词牌格律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婉约和柔情。
6. 《菩萨蛮》:菩萨蛮词牌格律严谨,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坚毅和果敢。
7. 《如梦令》:如梦令词牌短小精悍,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豁达和洒脱。
8. 《渔家傲》:渔家傲词牌格律自由,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豪放和不羁。
9. 《点绛唇》:点绛唇词牌格律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婉约和柔情。
10. 《清平乐》:清平乐词牌格律严谨,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坚毅和果敢。
11. 《浣溪沙》:浣溪沙词牌格律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婉约和柔情。
12. 《临江仙》:临江仙词牌格律严谨,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坚毅和果敢。
13. 《卜算子》:卜算子词牌短小精悍,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豁达和洒脱。
14. 《青玉案》:青玉案词牌格律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婉约和柔情。
15. 《摸鱼儿》:摸鱼儿词牌格律严谨,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坚毅和果敢。
16. 《扬州慢》:扬州慢词牌格律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婉约和柔情。
17. 《雨霖铃》:雨霖铃词牌格律严谨,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坚毅和果敢。
18. 《南歌子》:南歌子词牌短小精悍,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豁达和洒脱。
19. 《一剪梅》:一剪梅词牌格律优美,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婉约和柔情。
20. 《钗头凤》:钗头凤词牌格律严谨,适合用来表达英雄的坚毅和果敢。
《菩萨蛮》(温庭筠教案
《菩萨蛮》(温庭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菩萨蛮》(温庭筠)这首诗。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四章“唐五代诗词”中的第二节“温庭筠诗词”,详细内容包括诗的背景、词牌、诗句解析、意境体会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菩萨蛮》的背景、词牌特点及诗句含义。
2. 培养学生体会诗词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学习,了解唐代诗词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的意境体会、词牌格律的理解。
重点:诗句解析、背景了解、诗词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古风插画,引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温庭筠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3. 诗词解析:逐句解析诗句,讲解词牌格律,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4. 意境体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句中的意境美。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菩萨蛮》的鉴赏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诗词。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首类似的诗词鉴赏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菩萨蛮》(温庭筠)2. 内容:背景介绍、词牌特点、诗句解析、意境体会、诗词风格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的意境美,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答案:诗句“照影摘花花似面,蕊珠相对无言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慨。
2. 作业题目:比较《菩萨蛮》与另一首唐代诗词的风格异同。
答案:唐代诗词风格多样,与《菩萨蛮》相比,另一首诗词可能更加注重抒情或议论,而《菩萨蛮》则以描绘意境为主,风格细腻、含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可布置拓展延伸任务,如让学生课后查找其他温庭筠的诗词作品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的意境体会;2. 词牌格律的理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
《菩萨蛮》教案设计
《菩萨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词鉴赏》第四章《唐五代词》中的《菩萨蛮》。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词的背景、词的作者李清照的生平简介,以及词本身的内容解析。
重点分析《菩萨蛮》的艺术特色、词牌格律、用词特点及意境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菩萨蛮》的文学背景,掌握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会分析词的格律、用词和意境。
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学习,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牌格律的理解,如音韵、平仄等;用词特点的分析。
教学重点:李清照的创作背景,词的意境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诗词鉴赏》相关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李清照的画像和简介,引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菩萨蛮》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词的创作时代。
3. 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词的内容,分析词牌格律、用词特点及意境。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尝试吟诵《菩萨蛮》,体会词的韵律美。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菩萨蛮》的鉴赏题,指导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首类似的诗词鉴赏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菩萨蛮》2. 作者:李清照3. 背景介绍:唐五代词,词牌格律4. 内容解析:逐句解析5. 意境分析:形象、情感、氛围6. 鉴赏方法:格律、用词、意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中的意境美,结合词句进行阐述。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如《如梦令》、《声声慢》等,进一步了解其创作风格。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解析2. 教学目标的确立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解析《菩萨蛮》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词牌格律独特,用词精妙,意境深远。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教学设计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第二单元《唐五代词》中的《菩萨蛮》。
具体内容包括词牌介绍、作者简介、词作全文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菩萨蛮》这一词牌的特点,掌握其格律。
2. 通过分析《菩萨蛮》的意象、意境,培养学生对古代词作鉴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菩萨蛮》的意象、意境,感悟作者情感。
难点:词牌格律的理解,词作内涵的挖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古词的韵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词牌介绍(10分钟)介绍《菩萨蛮》的起源、发展及其格律特点。
3. 作者简介(5分钟)简要介绍作者温庭筠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4. 词作全文解析(10分钟)(1)朗读全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词作的美感。
(2)分析词作中的意象、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
(3)讲解词作中的难点字词、句式结构。
5.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菩萨蛮》的鉴赏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菩萨蛮》为词牌的词作,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词牌、作者、词作全文。
2. 标注词作中的意象、意境。
3. 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菩萨蛮》的意象、意境,感悟作者情感。
答案:略。
2. 拓展延伸: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唐五代词人的作品,进行鉴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词作,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词牌介绍2. 词作全文解析中的意象、意境分析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词牌介绍《菩萨蛮》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又名《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
菩萨蛮课件全面版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的 景色美、生活美和人物美,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 以及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
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明确:这首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 简洁明快,抒情性强。寥寥数语,就勾 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的画面,景色、人 物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例如,词中第 三、四、五、六句,一句就是一幅“江 南好”的画,画中饱含作者对江南的依 恋之情和有家难归的哀怨之感。
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反映了唐末动 荡的社会面貌,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 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爱、 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 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 其并称“温韦”。
花间词
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
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 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 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 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 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 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 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 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 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 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 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 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 “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 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 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 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一生有多少属于我们的时光?陌上的花,落了又开了,开 了又落了。无数个岁月就这样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静静的流逝。童年的玩伴,曾经的天真,只能在梦里回味,每回梦醒时分,总是多了很多伤感。不知不觉中,走过了青春年少, 走过了人世间风风雨雨。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才渐渐明白,酸甜苦辣咸才是人生的真味!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面对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顺境和逆境都学会 了坦然承受,面对突然而至的灾难多了一份从容和冷静。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承受的,只要你有足够的坚强!这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胸襟! 一生有多少 属于我们的时光?当你为今天的落日而感伤流泪的时候,你也将错过了明日的旭日东升;当你为过去的遗憾郁郁寡欢,患得患失的时候,你也将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淡漠了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没有一帆风顺的旅途。波平浪静的人生太乏味,抑郁忧伤的人生少欢乐,风雨过后的彩虹最绚丽,历经磨砺的生命才丰盈而深刻。 见过了各样的人生:有的轻浮,有的踏实;有的喧哗,有的落寞;有的激扬,有的低回。肉体凡胎的我们之所以苦恼或喜悦,大都是缘于生活里的际遇沉浮,走不出个人心里的 藩篱。也许我们能挺得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却不能抵挡住内心的种种纠结。其实幸福和欢乐大多时候是对人对��
常用词牌名和格律
渔家傲上片: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例词范仲淹〔北宋〕《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沁园春格律对照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
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
”: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
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
下划线:领格字。
『』: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虞美人《虞美人》李煜[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菩萨蛮词牌格律菩萨蛮霜无痕碧罗圆帐鸳鸯绣,芙蓉裙带垂红豆。
诗词知识:词谱、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
诗词知识:词谱、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一、词谱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
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
下面是万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词谱原来的样子:菩萨蛮(四十四字。
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叠金)李白平(可仄)林漠(可平)漠烟如织(韵),寒(可仄)山一(可平)带伤心碧(叶)。
瞑(可平)色入高楼(换平),有(可平)人楼(可仄)上愁(叶平)。
玉(可平)阶空伫立(三换仄),宿(可平)鸟归飞急(三叶仄)。
何(可仄)处是归程(四换平)长(可仄)亭连(可仄)短亭(四叶平)《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
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一个平声字。
'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
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上韵,但是要求一个仄声韵。
'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
'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立'字下面注'三换仄',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声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
万树是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节奏划分
《菩萨蛮·大柏地》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之一,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
诗的节奏划分上,可以从韵律和音律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韵律上看,《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是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十个字一联。
整首诗共有四个句子,构成了四联的结构。
这种五言古诗的句式简洁流畅,韵律优美。
从音律上看,这首诗在表达上采用了平仄对应、抑扬顿挫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朗诵时能够产生起伏变化的节奏感。
通过运用抑扬顿挫的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总的来说,《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在节奏划分上通过古典的五言古诗结构和音律的运用,形成了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平(韵)。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平仄是声调的概念。对于初学者,简单来说,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一声和二声属于“平声”,三声和四声属于“仄声”;而词谱中出现的“中”字,则代表该处用字可以不计较读音,用任何声调的字都没有问题。按照前面所说的对应一下Βιβλιοθήκη 首李白的《菩萨蛮》,会发现基本如此。
有不少知识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而你也确实想要详细一些的回答,但是我不愿意贴别人的东西。有些文章一大长串下来,可能讲得还没有我清楚。总之要系统地学习诗词格律,只看一篇东西就完全了解那是不可能的,就我上面写给你的东西而言,也只着重说了平仄,用韵基本等于没说。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多读书,只靠自己的努力,很多东西就可以解决了。推荐先看一看王力的一本小册子,叫《诗词格律》(/poetry/gelu/gelu00.htm),也许会带领你入门。
但是,你同样也会发现一点问题,就是按照咱们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织”字和“急”字都是二声,应该算做平声,但为什么在词中却算做仄声呢?这就是我刚才强调“对于初学者”几个字的原因所在了。固然“一声二声属于平声,三声四声属于仄声”这一评判标准简单好用,但却不免出现失误,这是由于古代汉语的语音体系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体系不完全相同而导致的,其中带来困难最大的就是古代汉语中的“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及大部分北方方言中消失了。入声在古代属于仄声的一部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却已经不再做为一类独立的声调,而是分散到了一二三四这四个音调中,其中派入一声和二声的部分,通过刚才的标准就不能识别出来了。这首词里的“织”和“急”字就是古入声字,所以它们不是平声,而是仄声。除此之外,韵脚处的“碧”和“立”字也是入声,只不过因为“碧”和“立”现在的读音还属于仄声,所以不影响我们判断罢了。
对于入声字来说,操北方方言口音的人恐怕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分辨方法(不存在有普遍的规律,部分字有一些规律,但也并不简单,前面别的朋友贴的东西里提到了一些),而对于东南地区的人和山西人来讲,可能要简单一些,这一类字的发音在这些方言中会显得比其他字更为短促有力一些。当然,正确区分平仄最好的方式还是使用古代的韵书,韵书不仅规范了平仄,也规范了用韵。一般而言,写诗使用《平水韵》,填词使用将《平水韵》归并简化而成的《词林正韵》(/view/880497.htm?fr=ala0_1_1)。
菩萨蛮 李白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中仄仄平平(韵),中平平仄平(韵)。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