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典诗词赏析题集(全)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典诗词赏析题集(全)
本文档是《七年级语文下册古典诗词赏析题集(全)》的详细题目列表。
以下是各个诗词的标题和题目:
1. 《登鹳雀楼》——理解诗意
- 探究诗中的登高意象
- 分析诗人用词的含义
2. 《将进酒》——情感表达
- 揭示诗中的豪情壮志
- 理解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表达
3. 《静夜思》——描写自然
- 感受诗中的宁静与寂静
- 掌握诗人用景物描写表达思考的技巧
4. 《春晓》——遣怀抒情
- 理解诗中对春天的描绘
- 探究诗人倾诉内心的情感
5. 《墨梅》——艺术欣赏
- 分析诗中写墨梅的艺术手法
- 欣赏诗人描绘墨梅的形象
6. 《赋得古原草送别》——叙事抒情
- 理解诗中的叙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 分析诗人对别离的思考和感受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雪景
- 感受诗中对雪景的描绘
- 理解诗人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思念
8. 《登高》——山水描写
- 分析诗中对山水的描绘
- 理解诗人对山水背后的哲理思考
这是《七年级语文下册古典诗词赏析题集(全)》的详细列表。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提升语文水平!。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荟萃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四、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的妙处。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
古诗鉴赏题汇总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5.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6.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二、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含答案)目录《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1.写诗人生不逢时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登楼远眺书写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8.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____ 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__ 的爱国情感。
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题20课【注】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现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答: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3、“古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 ,“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答:“古人”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4、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注】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展现画面。
答: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景象。
2请简要分析“钟”“割”二字好在何处?答:“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富有动感,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七下《古代诗歌五首》鉴赏练习题(附答案)
七下《古代诗歌五首》鉴赏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古诗中的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句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生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句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生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生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句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生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赏析《登幽州台歌》,完成以下问题。
1.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202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
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6.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二、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下列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word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2017《诗五首》习题(鉴赏)
《诗五首》习题(鉴赏)一、选择题⑴下边写作背景剖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通天元年(696),契丹李效忠、孙万荣等攻下营州。
陈子昂作为顾问,频频向武则天进言,屡遭贬职,诗人接连遇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所以登上蓟北楼,大方悲吟,写下《登幽州台歌》。
B.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经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线,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形,心中难免感触万千,于是写下了《登飞来峰》。
这首诗是他宦海浮沉多年的感怀之作。
C.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因为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返乡。
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D.己亥指清道光19 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来回途中将见闻感觉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⑵以下文学知识对应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望岳》——杜甫——唐朝——诗圣B.《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唐宋八大家之一C.《游山西村》——陆游——南宋——爱国诗人D.《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思想家、诗人⑶以下诗句朗诵节奏区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朴实/古风存。
D.浩大/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⑷班上举办“风气风俗知多少”知识比赛,为此,语文学习委员采集了四首诗,各波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假如按节令的时间次序挨次摆列,你以为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清明节气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哪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赏析题集(全)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赏析题集(全)1. 赋得古原草送别题目: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回答: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悲伤情感和对古代原野的怀念之情。
主题是作者对离别的自然景物和故乡原野的深深眷恋。
---2. 渔歌子题目: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请简要描述。
回答:这首诗描绘了渔民在江边垂钓的场景,以及垂钓所产生的宁静与心灵寄托。
---3. 汉皇重色思倾国题目: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历史人物的故事?以及他对美色的追求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回答: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后妃“昭君”的故事。
她美丽动人,引起了汉皇的深深迷恋。
然而,汉皇对美色的追求导致了国家的衰败和危机。
这首诗以此来警示人们对于权力和美色的执迷不悟。
---4. 登鹳雀楼题目:请简要描述这首诗的景色描写。
回答:这首诗以描写登高望远的场景为主,通过对鹳雀楼、边关、黄河等地标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地理景观,让人感受到壮丽与辽阔。
---5. 邯郸即事题目: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
回答:这首诗描写了魏了翁在邯郸遭遇困厄时的艰难境遇以及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主题是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 咏鹅题目:这首诗中的“鹅”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描述。
回答:这首诗中的“鹅”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它活泼机灵,行动灵敏,是作者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通过对鹅的描绘,营造出童趣盎然的氛围。
---7. 春晓题目: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回答:这首诗以春天来临的早晨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苏醒的美景。
主题是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祥和宁静的情感。
---8. 劝学题目:这首诗的主题和观点是什么?回答:这首诗的主题是嘉庆皇帝对研究的重视和劝诫,他以自身的经历告诫人们要勤奋研究,追求知识,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9. 渡汉江题目: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回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渡汉江时的豪情壮志和自豪感。
主题是对江山美景、家乡和国家的热爱和眷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含答案)目录《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望岳》杜甫《登飞来峰》王安石《游山西村》陆游《己亥杂诗》龚自珍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1.写诗人生不逢时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登楼远眺书写凭今吊古的感慨,抒发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8.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___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____ 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肯定也包含_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__ 的爱国情感。
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理解题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
理解题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
价值。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有五首古代诗歌。
本文将对这五首
古代诗歌进行理解题的回答。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由王维所写,描述了作者远离家乡的心情和思念之情。
作者通过描绘山东的美景和亲友的样貌,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词句,给人一种深情厚意的感觉。
2. 《静夜思》
这首诗是李白创作的,被誉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诗中
写道作者在寂静的夜晚,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的情景。
李白巧妙
运用了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给人一种宁静、沉思
的感觉。
3. 《望月怀远》
这首诗是张九龄创作的,通过描绘明月和远方的故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情的意境。
4. 《春晓》
这首诗是孟浩然创作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一天的开始,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希望。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简洁明了的语言,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
5. 《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创作的,描绘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心情。
通过描写高处的远景和内心的所思所念,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中运用了豪放的词句和恢宏的气势,给人一种真挚而激动的感觉。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题回答。
古代诗歌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魅力,一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推崇。
人教版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赏析背诵重点练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 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感慨时空无限,人生有限,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试赏析“独”“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独:独自,写出了诗人登上幽州台时心中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孤独寂寞和对世界人生的思索。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望岳杜甫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雄心和气概?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从而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炼字炼词】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阴阳割昏晓”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高峻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得格外有情: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
突出了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
登飞来峰王安石1、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理解。
“浮云”比喻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这首诗中,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游山西村陆游1.《游山西村》这首诗紧扣一个“”字,按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绘农村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
表现了诗人感情。
这首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绘农村春天(季节)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及对农村生活热爱之情。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
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含答案)天地之间的造化神奇,阴阳交替昏晓不定。
心情澎湃,曾经有过仰望山巅的豪情壮志,泪眼望着归鸟,仿佛自己也飞翔其中。
若能登上泰山之巅,俯瞰群山,便可看到万物的渺小。
1.诗中写到“决眦入归鸟”,这是什么意思?这里形容诗人目光追随归鸟,直至眼泪流入眼中,表达了诗人对归鸟自由飞翔的羡慕和向往。
2.诗中的“岱宗”指的是什么?岱宗”指泰山,是五岳之首。
3.诗中的“阴阳割昏晓”是什么意思?这里形容阴阳交替,昏暗和明亮交替,表达了天地之间的变化和神奇之处。
4.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景象和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5.请简要描述一下诗中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泰山的壮美景象,同时也表现了天地之间的阴阳变化和归鸟自由飞翔的情景。
6.这首诗有哪些修辞手法?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泰山比作岱宗,将天地之间的阴阳变化比作XXX等。
飞来山:山名,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部。
XXX:高塔,相传为唐代僧人建造。
鸡鸣:指早晨时分。
浮云:高空漂浮的云朵。
望眼:远望的视线。
最高层:塔的最高处。
2.改写:XXX的《登飞来峰》描绘了登上XXX的壮丽景象。
据说,在鸡鸣时分,站在塔顶可以看到旭日冉冉升起。
尽管浮云层层,但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仍能畅游远望。
1.XXX的《游山西村》描写了山村美景,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展现出光明前景。
2.诗中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态度,锲而不舍的追求会带来新的境界。
3.作者通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表达出农家好客的情感。
4.“足”字巧妙地表现了丰收的景象和农民的好客品质。
5.这句名句比喻在困境中也蕴含着新的希望。
6.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真挚喜爱和不舍之情。
7.这句名句被广泛引用是因为它表达了在困难中看到希望的思想,教育人们勇于战胜困难。
8.颔联描写了诗人在山水环绕的路上疑若无路,但忽然见到一片开朗的情景,寓意着困境中也会出现希望和转机。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D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古人”“来者”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 。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的感情基调。
4、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2分)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下列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4.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5.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实则指。
6.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
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赏析知识点与阅读问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赏析知识点与阅读问答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情感:向前望,望不见古代的贤君;往后看,看不到当今的明主。
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闷。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炼字:“念”字表现了诗人容纳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独”字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主旨】诗人通过抒发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的文人遭受压制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
阅读回答:1.请简要分析“念”和“独”字的表达效果。
(2分)答:“念”字写出在广阔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个人的渺小孤寂;“独”字表现了诗人内心孤独悲凉之感。
2.本诗前两句中使用了两次“不见”,表达了诗人内心怎样的情感?(2分)答: 两次“不见”相互映照,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往后不见求才的明君,既表露出对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的钦佩仰慕,也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哀愁感伤。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修辞:以设问统领下文。
在自问自答中,生动形象地道出了泰山的绵延、高大。
炼字:“未了”写出了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表现了山势绵延不尽。
这是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上句用虚笔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炼字:“钟”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炼字:以“云”衬托山高,“入”字写出了倦鸟归巢,目光由近及远。
壮美的山景触发了诗人的感受,胸中激起了浩然之气,眼界顿然大开,视野开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炼字:“凌”字表现了诗人登临泰山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以“众山小”反衬泰山的高大雄伟。
完整版)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荟萃一、竹里馆XXX的诗被XXX评为“诗中有画”。
在这首诗中,月光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在独坐其中的诗人身上和他的琴上。
诗人弹琴、长啸,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二、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三、逢入京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四、晚春XXX在这首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诗的三、四两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XXX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五、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诗人感慨万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在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达千寻的塔,据说每天早晨听到鸡鸣,就能看到太阳升起。
3、请简要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话的意义。
不怕困难、挫折,因为身处高处,可以超越浮云,看到更广阔的视野。
4、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
2、诗人运用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哲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在高处,放眼远方,才能不被挫折击倒,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3、诗句“飞来峰高耸入云”通过神话传说展现了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更加自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学案赏析练习(含答案)
20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古诗。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一、作家作品1.《登幽州台歌》(1)作者简介:陈子昂,代家。
字,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敢于陈述时弊。
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
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
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传世。
(2)写作背景:2.《望岳》(1)作者简介:杜甫,字,自号。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是代最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尊为“”,与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对穷苦人民寄予,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传世。
(2)写作背景:3.《登飞来峰》(1)作者简介:王安石,字,号,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著名的家、家、家。
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获谥“”,故世称。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有《》《》等存世。
(2)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1.读准下列字音。
怆.然( ) 涕.下( ) 岱.宗( )青未了.( ) 决眦.( ) 千寻.塔( )自缘.( )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诗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3.你能不能把《登幽州台歌》中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地描述出来呢?4.反复诵读《望岳》,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登上泰山时的心情如何,说说诗人此时的心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题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点绛唇陆游①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答案】(1)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2)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
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解析】【分析】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回答即可。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闲居山阴时。
淳熙七年(1180),江西闹水灾,陆游于常平提举任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宋史·陆游传》)。
事后,却以“擅权”获罪,遭给事中赵汝愚借故弹劾,罢职还乡。
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以采药、饮酒、荡舟为线索,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
陆游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已任,所以放浪山水,做一个潇洒送日月的“闲人”,并非他的本意。
即便被迫闲居乡间,他也是闲不住的,采药、治病、救人,在书剑报国的政治理想落空之后,力求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平生关怀民生的素志。
但是,词人毕竟是一位以“塞上长城”。
自许、对驰骋疆场无限向往的热血男儿,他所执着追求的是充满战斗快意的人生。
村居生活终究难以消释他心中永不甘于沉沦的英雄豪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古诗鉴赏题汇总
古诗鉴赏题汇总
一、阅读《望岳》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的景色。
2. 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5.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6.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二、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下列问题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四、阅读《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诗,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3、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4、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的特点,全诗表现的气氛。
5、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7.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五、阅读《己亥杂诗》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6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
(1分)
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分)
诗歌鉴赏汇总参考答案
《望岳》参考答案
1.望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2.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强调不是简单的翻译句子,而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钟“积聚、汇聚之意。
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3.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4.B 5.D 6.B
《登幽州台歌》答案:
1、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
3、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
4、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5、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登飞来峰》答案:
1既指奸邪小人和当时的保守力量;也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5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6千寻(见日升)铺垫 7.D
《游山西村》答案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七言律游 3、足疑 4、热情好客热烈或和谐
5、淳朴的民俗热爱和留恋农村生活
6、(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
(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7、( 2 分)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看到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好像没有了去路,(忽然)出现了柳色深绿、花光红艳的山村。
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8.示例:○1这句诗寓意着遇到困难、挫折切勿低头放弃,爬起来勇敢地前行,就会看到前方不远处闪烁着希望的曙光、成功的光芒(2分),诗具有激励人生的作用(2分),故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2这句诗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说明了在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2分)。
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积极的感受,给人以启发(2分),自然被人们广泛引用。
《己亥杂诗》答案
1.龚自珍(有错不给分)
2.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2分)。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分)
3.(3分)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4.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意思对即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