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CEO埃洛普将担任微软设备和服务部门的领导人
微软72亿美元并购诺基亚
微软72亿美元并购诺基亚微软收购诺基亚:移动开发者应该看到什么【江城子。
诺基亚】十年生死两茫茫,安卓兴,苹果王。
智能市场,伊人愁断肠。
曾经英雄谁不识,软件死,业绩黄。
塞班暮年仅还乡,拼低端,凑销量。
高不成,低不就,山寨性价强。
苹果挑大梁,何日换我扛。
成者狂,败者亡,今日被收购,诺已泪千行。
如果你爱她,送她一部诺基亚,它曾经是令人不忍释手的飘飘仙子;如果你恨她,送她一部诺基亚,它现在是令人爱恨两难的明日黄花。
今天,微软和诺基亚终于达成协议,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本次收购价格37.9亿欧元,此外还有16.5亿欧元的专利,总金额为54.4亿欧元。
当小编核实了此消息的正确性之后,作为一个媒体人,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有一篇亮瞎人眼的原创文章回馈读者,然而提起笔来,突然觉得有些茫然四顾,不知从何着手的感觉。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当年,用一部诺基亚手机,只能存储200条短信,每一条留在手机里的短信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精品。
今天,我拥有了几乎可以无上限存储短信的手机,但是却找不到当初可以和我昼夜短信交流的朋友了。
作为一名70后,诺基亚给我带来的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手机工具,更多的是一些感情和回忆。
思来想去,小编还是把那些乱七八糟的思绪暂时放在一边,就事论事的来谈一下这次并购给我们带来的直接价值吧。
WindowsPhone开发者:此次收购是件好事移动开发团队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已经考虑或者正在进行WindowsPhone的开发,那么微软收购了诺基亚这个消息对自己而言是个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世界知名的WindowsPhone游戏竞技和社交网络SNS平台——OpenXLive创始人兼CEO 马宁向记者表示:“这次微软收购诺基亚对于关注以及从事WindowsPhone开发的移动开发团队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一方面,移动开发团队的投资人信心会增强,以前可能有投资人会质疑,诺基亚是否会转投Android?更有些谨慎一点的投资人会考虑诺基亚未来的发展势头问题,而现在微软收购了诺基亚的相关业务,无疑会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精品】案例分析诺基亚与微软
案例资料一:諾基亚CEO给同仁的一封信:燃烧的平台2011年 2 月 9日消息,诺基亚(Nokia)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Elop)最近致员工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曝光.在这封被誉为“最令人兴奋和有趣"的CEO内部备忘录中,埃洛普承认诺基亚在竞争对手面前不断失利,市场份额不断遭到蚕食,领导地位面对挑战。
埃洛普指出,诺基亚已经身处“燃烧的平台”,而Symbian系统“在领先市场缺乏竞争力”,因此需要决定“是建造、促成还是加入某个生态系统".他表示诺基亚将进行改革,并透露于2月11日的一个投资者活动上公布新战略。
以下为备忘录的全文:大家好:有这样一个相关的故事,一个人在北海的一个油田钻井平台上工作。
有天晚上他被响亮的爆炸声警惊醒,突然发现所处的平台已经燃烧起来。
当时,他正被熊熊的火焰所包围。
他努力穿过浓烟和烈火,跑到平台边缘,但却只看到四周黑暗、冰冷的海水.烈火不断逼近,他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作出反应。
要么站在平台上,等待自己被烈火吞噬,要么从30 米高的平台上纵身向下跳,落入冰冷的海水中。
这个人站在“燃烧着的平台”上,他必须作出选择.他决定跳下去。
这令人出乎意料。
在通常的情况下,他可能根本不会考虑跳入冰冷的海水中。
但当时的情况非同寻常——他所处的平台已经着火了.这个人后来幸运的被救了出来。
在获救后,他指出“燃烧的平台"急剧的改变了他的行为模式。
我们现在同样处于一个“燃烧的平台”当中,我们必须决定如何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从股东、运营商、开发者、供应商及员工处获得的意见。
今天,我将继续分享我所了解的东西,以及我的信念——我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燃烧的平台当中。
并且,这个平台上发生了多次爆炸—-多个炽热的着火点包围了我们.例如,我们的竞争对手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速度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并将开发者吸引到一个封闭但却强大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变了市场格局。
来回顾下:在埃洛普导演下,诺基亚如何一步步沦为微软附庸
的净利润从一季度的 4.39 亿美元变成 -4.87 亿欧元。
从地域上看,第二季度亚太方面的衰退是最为惊人的。
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相比一季度暴跌 53%,而前几个季度,在美洲市场诺基亚颓势渐显的时候,亚太市场曾和和欧洲大本营一起,被诺基亚的内部和外部一致认为是公司抵抗衰退的防火墙。
这一次,埃洛普的“赌一把”给诺基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诺基亚的平台在此之前的确在“燃烧”,但是从埃洛普抛出备忘录,到2011年2月14日在MWC会场的主题演讲之后之后,这个平台的崩塌陡然加速了数倍。
如果不是因为 Elop 明确宣布放弃塞班和Meego,这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绝不可能在一个季度内就像雪崩一样坍塌。
开发者、运营商、渠道、媒体对被判死刑的设备系列不会做任何投入,这直接影响了全球消费者的抉择。
““有很多人在传播各种阴谋论,但是他(埃洛普)为什么要如此急于否认我们的努力,使公司的市值暴跌?”在去年10月GlobalPost采访诺基亚建立在坦佩雷的软件研发中心时,已经有员工开始对CEO的立场心存疑虑,被采访者称,“以那种方式向全世界宣布(策略)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埃洛普如此激进的转向微软,恐怕和曾在微软担任高管的工作经历不无关系。
前任CEO康培凯任内本已对在智能设备市场上的劣势采取了相应动作,比如开始逐步淡化已经老旧的塞班设备,和Intel 结成联盟共同打造基于Linux的Meego系统,并通过跨平台的开发工具QT聚拢发者。
这是一个对苹果和谷歌进行追赶的计划,依托诺基亚固有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和销售渠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而埃洛普一上任就将康培凯的计划全盘推翻,激进的转向微软的怀抱,他给出的理由是Meego彼时尚无法适配多种硬件,转向微软后公司会节省大部分软件开发成本,并且拥有相应生态环境。
另外向微软提供地图、支付等基础服务,可以换来数十亿美金计算的补贴和广告分成。
在2011年6月,高通的Uplinq 会议上,艾洛普表示“我们和微软发现彼此的优势可以互补。
失败的埃洛普
失败的埃洛普当他来到诺基亚的时候,公司仍在盈利,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而现在,连续六个季度公司都陷入亏损,它已经完全在竞争中失掉了主角身份。
那么,问题就是,这位首席执行官什么时候将会离开?前诺基亚管理人员、移动行业分析师Tomi Ahonen不是第一个向埃洛普提出尖锐批评的人。
他最近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将诺基亚的进一步没落归结到“埃洛普效应”上,他称“埃洛普是所有行业里最差劲的CEO”,他为公司设定的以功能手机、Symbian手机和Windows Phone手机为支柱的战略已经完全失败,他应该立刻被董事会解雇。
几个月前,资深硅谷人士、前苹果公司高管Jean-Louis Gassée就已经提出了类似建议,他认为诺基亚现在已经不需要埃洛普。
他表示两年前诺基亚曾向他咨询过关于公司发展的问题,而他给出的建议是,解雇当时的CEO康培凯,放弃Symbian发展Android设备。
不过接替康培凯的埃洛普最终选择了微软。
现在,与微软的合作已经超过18个月。
在最近发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诺基亚的净亏损达到9.69亿欧元,净营收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9%。
一切都被弄得一团糟,诺基亚已被甩到身后—三星在去年第三季度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到今年第一季度手机整体出货量已经成为第一。
还有占据手机行业70%利润的苹果公司,iPhone 5在面市的第一个周末卖掉了500万部,比诺基亚Lumia手机整个第二季度的销量还要高。
与微软的合作更是最令人感到尴尬的部分。
现在这个时候,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正在为Windows 8系统的发布而忙碌,而此前媒体报道微软正打算自己制作Surface手机,是的,它们已经做出了Surface平板电脑。
所有人都看到了诺基亚在微软眼中越来越不重要的事实。
在10月29日微软Windows Phone 8正式发布会的邀请函中,海报里的手机打着HTC的Logo。
管理学案例分析诺基亚
管理学案例分析诺基亚【篇一:管理学案例分析诺基亚】第一组:陶婷,华敏,肖佩佩,陈超,高建波,沈佳诺基亚公司简介: 1865年,诺基亚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fredrik idestam)在芬兰的“诺基亚河”沿岸创建了一家木材纸浆厂,取名诺基亚。
1922年诺基亚的近邻、生产高统皮套鞋和轮胎的芬兰橡胶厂与制造电力电话电缆的芬兰电缆厂合并。
1960年,已经发展成为纸张、橡胶、电缆等综合性生产企业的诺基亚,在电缆厂成立了电子部,以光线电传输为发展核心。
当时,半导体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今天的诺基亚便由此奠基。
诺基亚前期:诺基亚的历史最早始于1865年,到1967年时,诺基亚成为了一家芬兰国内跨产业的大型公司,其产业涉及包括造纸、化工、橡胶、电缆、制药、天然气、石油、军事等多个领域,而诺基亚开始手机生产制造却是在1960年。
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诺基亚作出了自己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抉择,即将其他所有产业舍弃,只保留下诺基亚电子部分析:这就说明企业的经营战略需要创新,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但是信息时代的经营战略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赢战略。
为了实现长期战略目标,企业将集中力量增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
而诺基亚放弃其他选择,只保留电子业务就是经营战略创新的体诺基亚的辉煌:从1996年开始,诺基亚手机连续15年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2003年,诺基亚1100在全球已累计销售2亿台。
分析:这些成就离不开诺基亚保持的核心竞争力,诺基亚通过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多方法地进行质量管理。
扩展至企业各层级,延伸至整个产业链,具体至每一个一线工人都有完善的规范和指导。
公司还设立奖项奖励在质量管理中做出贡献的员工。
而设奖项属于激励因数,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潜能。
此外,诺基亚还通过产品设计理论不断创新来保持竞争力,如诺基亚第一个推出手机换壳的概念,使手机从通信工具变为时尚消费品,第一个推出了手机铃声下载和屏幕保护,第一个推出手写输入的手机等。
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部门
case 1 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和服务部门1.结合诺基亚近年的一些市场表现:(1)近三年诺基亚CEO艾洛普埃洛普裁员了数万名员工,其中手机业务裁员比例达到50%。
(2)近三年诺基亚CEO艾洛普缩减了制造运营部门,减少了研发计划,出售了公司资产(其中包括专利和公司总部大楼),彻底放弃了Symbian,腰斩了前任诺基亚CEO康培凯规划的诺基亚Android手机,拒绝了谷歌发出的Android合作,取消了与Inter合作开发的MeeGo计划,并宣布诺基亚与微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所有智能手机上都采用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
以及,艾洛普本人的生平经历,我们不禁怀疑这次收购是否是由于艾洛普对微软的至始至终的忠诚而刻意为之。
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会对未来微软和诺基亚的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思考的答案: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根据现在微软CEO鲍尔默即将正式退休,并且与下任的交接时间应该与本次收购同时进行的这一事实情况来看,如无意外,艾洛普极有可能随着诺基亚的收购回归微软,成为下任CEO的最可能人选,推动微软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做好准备。
因而他在诺基亚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影响今后他的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
如果他是蓄意引导诺基亚并入微软,那他将背上商业道德沦丧的重负,如果一切只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他带领诺基亚期间的糟糕业绩,可能成为印证他能力不足的绊脚石。
因而结合这一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艾洛普而言,他只有是在诺基亚市场发展前景不佳的情况下,做出较为明智选择——被微软收购,这种情况下能够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
如果是因为艾洛普的原因导致了本次收购行为,那么对于微软的未来发展而言实质上是有利的,因为艾洛普是为了微软的发展而选择将诺基亚业绩刻意降低以便收购,那么说明诺基亚实质上是存在发展潜力的,一旦将其收购入微软,艾诺普将最大发挥其效应来协助微软创造一个新的发展高点。
同时对于诺基亚的发展也是值得期待的,因为从前的一系列不佳表现均是由于领导者的刻意为之,在新的环境下,诺基亚可以正常的发展,将之前可以压制的发展潜力完全释放出来。
可怕的“埃洛普效应”:他是如何搞砸诺基亚的
可怕的“埃洛普效应”:他是如何搞砸诺基亚的2012年10月17日09:27来源:虎嗅网保存到相册本文是一名诺基亚前高管Tomi Ahonen的作品,他是诺基亚前管理人员,于2001年离职。
他对移动行业生态有着深入了解,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移动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
他写作此文的主要意思是:诺基亚走到今天这种状况,并非命中该绝,而与2010年9月上任的CE O史蒂芬·埃洛普的新战略有直接关系。
他为诺基亚制订的三条腿战略,即功能机、塞班机、WP手机完全失败,功能机与塞班机在他上任之初还是增长,但是在他的调教下,大幅失守,同时WP手机战略也未能奏效。
人们或许可以公开讨论埃洛普对诺基亚沦陷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但他是何居心,有可能会成为商业史上一个谜。
文中提到的“埃洛普效应”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管理界的特有名词。
他是诺基亚历史上首位非芬兰籍的CEO。
诺基亚董事会为什么会请这位具有浓厚微软背景的北美人来执掌这家一流北欧公司?为什么在他大刀阔斧自废诺基亚经脉(比如放弃MeeGo)、投入微软怀抱时、从董事会与诺基亚利益角度不予质疑?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深藏于董事会与管理层的细节中。
Tomi Ahonen的文章发布后,在业界引起高度关注,引发讨论。
这些讨论、以及诺基亚可能会更加糟糕的业绩,会推动董事会让埃洛普及早下台吗?就算他下台后,诺基亚该如何重新制订自己的战略呢?这家北欧公司,最后是否难逃被收购的命运?以下是Tomi Ahonen原文节选,由虎嗅编译:当Stephen Elop两年前即2010年第三季度接掌诺基亚公司时(译注:埃洛普是2010年9月21日上任),诺基亚是有战略的。
下图显示了2010年全年的业绩。
注意,该图表示的是收益而不是产品销售额,仅限于掌上设备业务,也就是诺基亚的核心业务,不包括和诺基亚与西门子合资的网络设备业务。
诺基亚赚钱就主要靠的是其核心业务。
保存到相册看到了吗?诺基亚的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的通讯电话,也即诺基亚所说的“功能机”,一部分是智能电话也就是诺基亚的未来所在。
诺基亚换帅=脱困?——“埃洛普并非合适人选”
基 亚 的 不 利 因 素 。首 先 , 为 新 到 任 的 CE , 洛 作 0 埃 普 需 要 相 当长 的 适 应 融 入 时 间 , 其 是 其 熟 悉 的 美 尤 式 管 理 风 格 将 会 受 到 诺 基 亚 传 统 欧 式 企 业 文 化 的 挑 战 。其 次 , 基 亚 董 事 会 对 埃 洛 普 业 务 整 合 的 期 诺
本千 己 l I 者 陈琛
业界褒贬不一
据 悉 , 任 命 的 C 0埃 洛 普 此 前 曾 担 任 微 软 企 新 E
业部 门主管 , 部 门的业务 包括 微 软 Ofie 列产 该 f 系 c
品 。在 此 之 前 , 还 曾经 在 J np Ne wo k 以 及 他 u ie t s r r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 合 的 愿 景 , 指 出 ,“ 洛 普 能 否 领 导 诺 基 亚 东 山 其 埃
再起 , 难 预 测 ; 是 , 果诺基 亚坚持走 软件和服 很 但 如 务 道 路 , 洛 普 至 少 给 它 带 来 了很 大 的成 功 机 会 。” 埃
国 内某 陈 姓 分 析 人 士 也 表 示 , 洛 普 的 领 导 前 景 短 埃
,
.
,
“ 降 ” 成 为疲 态 尽 显 、 履 蹒跚 的 巨 头 。 双 , 步
在 一片片焦急 的质 疑 声中, 基亚决 定辞 别为其辛 勤耕耘3 年 在 C O位 置 上 服 役 4 有 佘 诺 0 E 年
、
定 # 动 微 迎 公 历 上 任 芬 籍 E史 芬 埃 普 但 并 意 着 基 否 康 , 软 来 司 史 首 非 兰 co 蒂 ・洛 。 这 不 味 诺 亚 了移 从 向
端 智 能 手 机 的 权 重 ; 要 定 位 s mba Me g 甚至 其他操作系统对 诺基亚 需 y j n eo
致诺基亚CEO和微软CEO的公开信
致诺基亚CEO和微软CEO的公开信
李易
【期刊名称】《移动信息》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诺微结盟="软硬兼施"。
既然承认屁股着了火,面子此刻已不重要,告诉那
个能给Water的人,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不丢人!老艾(诺基亚CEO Stephen Elop)、老鲍(微软CEO Steve Ballmer),二位见信好:恭喜,诺基亚和微软终于从iPhone恶
梦中醒来了,毕竟,屁股着火了最需要的是Water,而不是急着掏出手机TWitter悼念被烧坏的牛仔裤。
【总页数】1页(P114-114)
【作者】李易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1
【相关文献】
1.诺基亚员工仍怀疑CEO埃洛普是微软卧底 [J], 无
2.拥抱我们的未来:智能云与智能边缘——微软CEO纳德拉致员工的电子邮件[J], 无;
3.微软前CEO:微软应收购雅虎 [J],
4.1992年1月,刚过不惑之年的奥利拉临危受命,成为诺基亚公司的CEO(后来流行的说法是"开始为一艘漏水的船只掌舵")。
诺基亚当时面I临的危险有多严
重,只需看两个数字就可以知道。
1991年,苏联和东欧发生政治巨变,诺基亚电信设备部门一到二月对东欧的预计销售额是2300万欧元,而实际销售额是38万欧元。
到了三四月份,诺基亚的管理层已经觉得做销售预测没有意义,决定"不突变的底蕴 [J],
5.诺基亚任命苏立为诺基亚集团总裁兼CEO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软收购诺基亚
第一章案例概括
微软收购诺基亚概述:
微软美国时间周一(9
月2日)晚间宣布,以37.9
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
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
大部分手机业务,另外再用
16.5亿欧元(约合21.8亿
美元)的价格购买诺基亚的
专利许可证,因此这项交易的总价格大约为54.4亿欧元(约合71.7亿美元)。
与此同时,微软下一任CEO 的热门人选——诺基亚现任CEO艾洛普也同时加入微软。
交易细节:
交易金额
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收购其专利组合,共计54.4亿欧元,折合约71.7亿美元。
人事变动
根据两家公司达成的协议,诺基亚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将出任诺基亚执行副总裁,主管设备与服务,直至交易完成;诺基亚现任董事长
里斯托·席拉斯玛(RistoSiilasmaa)已被任命为诺基亚临时CEO。
在这笔交易完成后,诺基亚多名高管将加入微软。
诺基亚将有3.2万员工加入微软,其中包括4700名芬兰员工以及大约1.83万名制造部门的员工。
业务调整
微软将获得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包括移动手机、智能设备业务以及业内领先的设计团队,运营包括所有诺基亚设备和服务相关的生产设备、市场营销、技术支持。
目前,诺基亚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而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
“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旗下“Lumia”、“Asha”品牌和产品继续运营。
“倒霉蛋”埃洛普
“倒霉蛋”埃洛普作者:暂无来源:《新经济》 2013年第20期随着微软完成对诺基亚移动手机及设备业务的收购,埃洛普也将重回微软的怀抱。
这个背负着“间谍”骂名的倒霉蛋儿或许还有一个详细的振兴计划,完成他在诺基亚任职期间尚未完成的任务。
文 NEW ECONOMY 记者宋爽劲史蒂芬? 埃洛普,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CEO,如今却被贴上了“卧底”、“间谍”的标签。
不过,他却常常能够像中彩票般在事业低谷期找到出路。
在微软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的同时,诺基亚首个非芬兰籍CEO 的埃洛普也辞去了诺基亚总裁兼CEO 的职务,并解除其在董事会的职务。
虽然这看似是埃洛普任职生涯中的低谷,但是他却很快又能引来新的高潮。
根据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埃洛普将会成为微软设备及服务部门的执行副总裁,并且还有望成为微软下任CEO。
有意思的是,这一点也得到了现任微软CEO 史蒂夫? 鲍尔默(SteveBallmer)的证实。
即将退休的鲍尔默在接受《西雅图时报》采访时表示,埃洛普的身份虽然从之前的诺基亚CEO 变成了微软设备及服务部门的负责人,但与此同时,他成功从“微软的外部进入到内部”,这也意味着他将成为微软CEO 的候选人之一。
尽管自鲍尔默宣布退休后,不少业内人士都已将埃洛普视为继任的最佳人选,但是鲍尔默亲口许诺埃洛普是微软CEO 候选人这一点也着实有点让人意外。
毫无疑问,在这场收购案中,埃洛普确实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也难怪他被视为微软的“卧底”或是“间谍”。
但从他的任职生涯来看,他更像是一个常走“狗屎运”的倒霉蛋儿。
50 年前,埃洛普出生在加拿大的一个工程师世家。
埃洛普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工程师,并且都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这也对他的人生规划造成重大影响。
1981 年,埃洛普成功进入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并就读于计算机工程和管理专业。
在老师的眼中,他是名副其实的优等生。
在大学期间,他还帮助在校园周围搭建一个长达22 公里的局域以太网,并创造了加拿大第一个英特网。
管理学案例分析:诺基亚与微软 终稿
未来的定位:
服务与 设备公
司
小组成员:张尹琦 许辰璐 周婷基亚没有掌握先机,使得自己现在要 么投入苹果的系统下(基本无法实现), 要么投入安卓系统的怀抱(但它不想受 制于人,想硬软件一起自己掌控),自 己开发的Ovi Store也最终因为开发的软 件资源有限而转战失败。
TWO
Three
Four
领导层现代官僚主义严重。
内部组织的强大,部门的专业化,细 分化有人负责,确没有人去全面,整 体把握和检讨。大企业也意味着官僚 主义。诺基亚决策人员数量也在随着 手机的数量而增加,中间管理人员的 数量急剧膨胀,与之相伴的是庞大的 成本;僵化和官僚主义,大公司的通 病在诺基亚的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强大 的破坏力。它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反应 速度,它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包括它
TWO
北京时间2013年9月3日 上午,微软宣布,将以72亿美 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以及 大批专利组合的授权。
微软将以37.9亿欧元收购 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 时以16.5亿欧元购买其10年期 专利许可证,共计54.4亿欧元, 约折合71.7亿美元。
ONE
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但自
我研究与开发战略以失败告终。诺基亚 陈旧的设计理念在面对更大更灵敏的其 他品牌手机的冲击,诺基亚没有去适应 市场的需求变化,而是依旧坚守自己原 始的设计理念,产品设计无亮点,缺少 独特功能,没有阻击到消费者的取向。
应当实施 战略
加入某个生 态系统
对于微软收购诺基亚战略 的分析
市场竞争
作为一能家老力牌手机
厂商,诺基亚设备 业务的专利积累以 及出色的硬件能力 无出其右。
双方核心竞争
能力
诺基亚:手机业务;微 软:企业运作方式。并 购会产生协同效应。
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
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一、案例背景9月3日下午,芬兰移动通信产品跨国公司诺基亚给《国际金融报》记者发来声明确认,经任何一方董事会决定,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将以54.4亿欧元(约72亿美元) 大额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部门,并获得诺基亚专利及地图服务授权。
诺基亚称,微软将利用其大笔海外融资完成这笔交易,?预计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诺基亚股东、相关监管部门及交易条款。
??这是向未来踏出的大胆潇洒一步,对于两家公司的员工、股东和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定。
?即将退休的微软CEO 史蒂夫·鲍尔默在声明中称,?合并将提高微软在手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并增强微软及其合作伙伴在整个手机设备和服务领域的发展机会。
?然而,无论有多大的赞美声和质疑声,业界都不会忘记诺基亚曾如何着力创新,并逐步反超摩托罗拉,已成手机市场中的?霸主?;也不会忘记,在推崇移动互联网的这两年时间里,诺基亚是如何从裁员、卖楼到缩减业务一步步?堕落?的。
上述?变迁?同样是一种提示:结合了诺基亚的硬件和专利后,微软如何?软硬结合?,推出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和消费者真正需求越来越的产品?微软又如何利用好这张牌,彻彻底底地发挥出与1+1>2的效果??间谍?做媒?外壳诺基亚表面上是一个开放的公司,但实际上极其封闭,可说是这种封闭让它走到如此境地。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在法国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最为典型的重大案件便是,在安卓已经明显占据上风的时候,诺基亚固执己见拒绝投靠安卓阵营,到最后更选择在微软Windows Phone这颗?秧苗?上吊死。
不过,仔细研究,诺基亚的?固执?似乎来源于其CEO 埃洛普。
资料显示,埃洛普于2008年至2010年担任微软业务部总裁,2010年加入诺基亚任CEO ,上任后,埃洛普全盘推翻了前任CEO 全系列康培凯亡羊补牢的系列计划,包括放弃塞班系统、与英特尔联盟研发基于Linux 的Megoo 等,最终他把绿豆放进了Windows Phone这一个篮子里。
诺基亚CEO埃洛普:强心脏、高EQ的刀尖舞者
诺基亚CEO埃洛普:强心脏、高EQ的刀尖舞者诺基亚CEO埃洛普。
他的绰号有这些:微软间谍、砍掉Symbian的杀手……在此次采访开始之前,曾经有接近诺基亚公司的朋友对我说,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是个EQ很高的人。
事实上,即便我和他只见过一面,也能判断出这一点。
毕竟自操盘诺基亚以来,业界对其褒贬不一的评价就没有停止过。
对于埃洛普而言,“备受争议”已不足以形容,“饱受争议”看上去更贴切。
“微软的间谍”、“复兴诺基亚的人”、“砍掉Symbian的人”、“裁员的主推手”……试问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强心脏、高EQ,怎么“活”?确实,面对面时,你在埃洛普的脸上完全看不到这些压力的痕迹。
这位加拿大人和诺基亚过往的欧洲派职业经理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回顾“燃烧的平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故事,一个人在北海的一个油田钻井平台上工作。
有天晚上他突然发现所处的平台已燃烧起来。
当时,他正被熊熊的火焰所包围。
他努力穿过浓烟和烈火,跑到平台边缘,但却只看到四周黑暗、冰冷的海水。
烈火不断逼近,他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做出反应。
要么站在平台上,等待自己被烈火吞噬,要么从30米高的平台上纵身向下跳,落入冰冷的海水中。
这个人站在…燃烧着的平台‟上,他必须做出选择。
”上述内容出自2011年初埃洛普在诺基亚公司内部群发的一份邮件。
当时,他刚担任芬兰手机企业诺基亚的CEO不久。
大西洋对岸,苹果公司的iPhone 4紧俏得让人窒息,谷歌主导的Android产业链则像“病毒”般迅速侵入了原本由诺基亚把持的智能手机市场。
埃洛普认为,此时的诺基亚就站在燃烧的平台上。
“那是我说的吗(指燃烧的平台)?没有吧。
”埃洛普微笑着面对记者。
时隔一年半,他以一种半开玩笑的形式回顾着这段过去。
“作为企业,我们是要做出一些非常艰难的,但又非常重大的决定,而且是非常大胆的决定。
”不过这位职业经理人很快又把话题引到了现在的诺基亚身上,“正因为如此,我们也非常自豪地能够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向消费者推出最具有创新性的一款Lumia新产品920t。
大败局:被新技术“杀”死的大公司大败局
大败局:被新技术“杀”死的大公司导语:摩托罗拉“贵族没落”、索尼、松下和夏普“家电之死”、英特尔“一个时代终结”、诺基亚“英雄迟暮”……是什么让这些恐龙级别的大公司陨落?错误的投资、缺少战略、技术落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新技术浪潮下,孤芳自赏,拒绝创新。
[详细]彼得·伯恩斯坦曾说:“企业兴盛或衰落、股市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
”事实的确如此。
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许多堪称恐龙级别的大企业因无法及时调整自己,或是艰难转型求生,或是不可遏制地没落,或是最终走向灭亡亦。
由于错失了全球GSM大发展,摩托罗拉,这个曾造出全球第一部商用手机的“天生贵族”,如今已被他人掌控,前路未知;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家电之死”成为日本国之大恸,索尼、松下和夏普等三大家电巨头业绩齐亏;由于移动设备不断蚕食着桌面PC的市场,处于产业链顶端的芯片厂商英特尔陷入茫然,宣布三年内退出PC主板业务,转向移动端,此举被媒体形容为“一个时代的终结”;与之相应,错过了智能手机最好发展时机的诺基亚似乎找到了出路:放手安卓,紧盯微软。
但是却又因此陷入了一场“尴尬的赌博”:虽然和微软结盟,而微软却对自己若即若离,甚至扶持其他竞争对手。
一两年后再看诺基亚,不知是该赞叹联姻微软之远见,还是惋惜拒绝安卓之失策;……成功的公司各有各的成功,失败的公司却都一样。
如果把这些大公司的“没落”仅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宿命”,似乎有点草率。
有媒体在梳理近四年的失意大公司历史时得出结论,将导致公司失意分成三种原因:第一,意外事件和商业伦理上出现问题;第二,金融危机导致;第三,企业经营的自身问题。
最后发现,真正能把问题完全归结到外部原因的并不多,而更多地是经营上的问题,它占了76个公司中的44个。
错误的投资、缺少战略、技术落伍……市场红利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忽视产品研发的提升,而这种产品优先的思路没被确立更多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失。
【高低温试验箱】诺基亚走投无路 只因循守旧令
诺基亚走投无路只因循守旧令在中国手机市场乳臭未干的小米,也敢叫价100亿美元,也敢公然嘲讽诺基亚,雷军在微博中说:两年前,小米1发布前夕,谷歌收购摩托。
今天,小米3发布前夕,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
怎么这么巧?没有任何征兆,全球通信IT圈地震了……微软今天宣布,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以及大批专利组合。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在业界传开,人们竞相拿起了苹果、三星、华为等手机,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分享、娱乐、炒作。
很快,这个消息如同“薛嫖过”一样充满娱乐,诺基亚为何这么贱?手机圈里每年亏损数亿的半老徐娘诺基亚,怎么偏偏就被富二代微软给“包养”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在华为云计算大会上,还有几名到上海参会的门户网同行,有的在酒店写稿,有的直奔虹桥机场,返京做专题。
忙得不亦乐乎。
我与华为一名员工谈起了诺基亚和华为的一段绯闻,倍感这是一个阴谋。
当时诺基亚已和微软谈判收购,为讨一个好价格,想拉华为来“搅局”,试图提高身价。
然而,精明的华为当即脱身,并没有给诺基亚提升身价的机会。
以后,微软给诺基亚什么名分?到底叫什么名字呀?英文名:MicroNokia勉强可以接受,但中文名就麻烦了。
微诺(谐音:唯诺)、微基(喂鸡)、微亚(喂鸭),手机作为一个日常消费品,没有一个比较儒雅的名字。
忆往昔峥嵘岁月,曾在中国拥有2.5亿手机用户,不可一世的诺基亚,从手机名媛最终沦为被包养,到底发生了什么?想当年,一款“贪吃蛇”游戏,誉满全球,象征着诺基亚最辉煌的时代。
2006年前后,还是终端市场的霸王,渠道商任由其摆布;5年后,塞班系统以失败的角色退出历史舞台,诺基亚投靠微软WP。
如今仅有三四级市场的大妈大爷在使用,市场占有率不及山寨机。
仅72亿美元贱卖,诺基亚终于苦日子到头了!在中国手机市场乳臭未干的小米,也敢叫价100亿美元,也敢公然嘲讽诺基亚,雷军在微博中说:两年前,小米1发布前夕,谷歌收购摩托。
今天,小米3发布前夕,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
诺基亚战略三大支柱全线崩塌,CEO Elop必须被解雇
诺基亚的现任CEO Stephen Elop两年前正式接掌公司。
确切地说,Elope是在2010年的第三季度上任的。
在任期的前5个月,Elop没有大幅调整公司现有战略,仅在守成。
不过,Elope比一般守成的CEO做的好很多,三张图可以证明。
另外,三张图也能细细给我们讲述诺基亚曾经的辉煌。
图一:2010诺基亚分别在4个季度的总营收注:此图中的总营收仅指来自诺基亚手持设备部门的总营收,未包括来自网络部门的营收。
不过,手持设备营收占了公司总营收的大部分,因此不失代表性。
由图可知,2010年诺基亚手持设备营收来自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两者各占一半。
Elop刚进诺基亚时,全球正在经历我们有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在所有和诺基亚合作的设备生产商都遭受损失的情况下,诺基亚的核心业务——手持设备——从未报告过任何损失。
但是,在营利方面,公司却遭受严重挫折。
Elop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诺基亚来了一次大瘦身。
尽管过程痛苦,但诺基亚却因此在营收、设备销售量、利润方面均上去了,这无论是在功能手机还是智能手机方面均有体现。
在功能手机业务逐渐过渡到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因为有了Elop的加入,诺基亚打了一场漂亮仗。
在当年的圣诞节假日购物高潮中,诺基亚第一次在智能手机的销售方面(包括销售量、增长率、营收、利润、利润率各方面)创造了记录。
诺基亚智能手机业务的前途似乎光明一片。
在当时,诺基亚功能手机的销售量占公司手持设备销售量的20%,营收却占了公司总营收的30%,而且到年末智能手机利润更是占了公司总利润的40%。
要知道,在当时,市场上智能手机的价格正普遍下滑,诺基亚却逆势增长。
在2010的第3季度,也就是Elop在诺基亚的第1个季度,诺基亚发布了3款搭载Symbian S3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3款加起来卖了500万台。
这在诺基亚是一个记录,诺基亚当时还公开宣布无法完全满足全球对其智能手机的需求。
Stephen Elop当时曾公开表示,他很喜欢现在的公司,并且对公司的现有战略非常满意。
诺基亚CEO埃洛普:新官上任“十把火”
作为微软前高管,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出任诺基亚CEO后必然将会带给诺基亚一些硅谷的精华,在iPhone和Android的威胁下,要拯救诺基亚每况愈下的生存状况,埃洛普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
BusinessInsider近日发表文章列出了埃洛普在未来几个月中必须做的十件事情:增强智能手机的竞争力虽然智能手机在全世界的市场份额只占所有手机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它们却是相当大一部分营业额和利润的来源。
如果诺基亚继续在智能手机领域落后,那么这对于诺基亚的发展将是个很大的障碍。
专注于智能手机软件iPhone成为一款革命性产品的关键在于它的软件而不是它的设计,在软件方面它远远领先于整个行业。
但软件一直是诺基亚的弱点所在,而埃洛普在微软的背景刚好可以弥补诺基亚在这方面的缺陷。
简化手机生产线诺基亚有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生产线,常给人以混乱感。
诺基亚应该尽快缩减自己的生产线,将焦点放在智能手机平台上,如塞班系统或新的MeeGo系统。
寻求与Android 或Windows Phone 7的合作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平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苹果的IOS和Android,苹果的软件对外有限制,但诺基亚可以使用Android。
埃洛普也可以选择使用微软的Windows Phone 7。
起用具有产品开发视野的高管埃洛普是个管理人才,但缺乏产品视野。
但诺基亚需要具有产品开发眼界的人才,如果埃洛普不是,那他必须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人。
诺基亚可能的人选为前微软产品设计师詹姆斯·阿拉德(James Allard)或微软娱乐及设备事业部负责人罗比·巴赫(Robbie Bach)。
出售服务诺基亚应该学习苹果不只是向消费者出售手机,同时也出售服务。
清晰定位美国市场诺基亚除了美国市场外的其他市场都有着比较大的占有率,美国是高端智能手机的最大市场,也是智能手机发展的前沿。
诺基亚需要尽快得找出一套适合美国市场的策略。
埃洛普不是称职的经理
埃洛普不是称职的经理
蔡恩泽
【期刊名称】《商业文化》
【年(卷),期】2013()9
【摘要】9月3日,微软和诺基亚达成协议,微软以71.7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及其专利组合,同时,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Elop)率诺基亚手机业务一干高管集体投奔微软。
【总页数】2页(P30-31)
【关键词】经理;手机业务;诺基亚;专利组合;微软;CEO;收购;美元
【作者】蔡恩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91
【相关文献】
1.史蒂芬·埃洛普:非典型失败者的生存之道 [J], 柳赫
2.普洛瓦电器:品质为先稳健发展——专访惠阳普洛瓦电器总经理刘辉扬先生[J], 任学文
3.2017年9月19日普埃布拉—莫雷洛斯地震墨西哥城倒塌建筑物初步统计 [J],
F.Galvis;E.Miranda;P.Heresi;H.Dávalos;J.R.Silos;孙楚津
4.普洛菲斯:慧眼识未来,创新赢天下——访普洛菲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安部孝 [J],
5.史蒂芬·埃洛普离开微软 [J], 段明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基亚CEO埃洛普将担任微软设备和服务部门的领导人
今天早些时候,微软正式宣布将以54.4亿欧元的总成交价格收购诺基亚的设备和服务部门。
而交易完成之后,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将成为分管微软设备与服务业务的高级执行副总裁。
诺基亚运营常务副总裁朱哈·普特基兰达(JuhaPutkiranta)、智能设备执行副总裁乔·哈洛(Jo Harlow)、执行副总裁克里斯·韦伯(Chris Weber)和手机常务副总裁蒂莫·托卡宁(TimoT oikkanen)也都将加入微软,而设计部执行副总裁Marko Ahtisaari计划于11月1日离职,并于11月30日正式离开公司,成为一名企业家。
同时在新CEO就认之前,诺基亚董事长里斯托·斯拉斯玛(RistoSiilasmaa)将会为公司设立一个临时CEO的职位。
鲍尔默也表示:“在公司整合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大动作,所以不需要诺基亚团队真的跑来微软,他们继续镇守芬兰大本营即可。
”
目前,朱莉·拉尔森-格林(Julie Larson-Green)担任微软设备及工作室部门副总裁,旗下包括WP、Xbox、Surface,当埃洛普正式回归微软时,埃洛普将正式着手微软设备部门,朱莉·拉尔森-格林将向埃洛普汇报。
此外,曾任微软Office项目负责人的埃洛普一直被认为是鲍尔默的继任者的热门人选。
实际上,埃洛普确实拥有很强的能力,当他出任诺基亚CEO时并未有多少人看好埃洛普,但是让人印象深刻的诺基亚内部备忘录以及近年来诺基亚的变化,也让人看到了埃洛普的能力。
而且微软现任CEO史蒂芬·鲍尔默在接受seattletimes采访时称,史蒂芬·埃洛普已由微软下任CEO位置外部候选人选转变为内部候选人选,当然,鲍尔默也补充道,微软董事会将会继续观察其它合适候送人送。
/news/8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