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材料(上部)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培训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自然辩证法 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辩证法”,即对立统一规律。
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对立面之间通过斗争而实现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
这一原理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对立面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例如,光与暗、热与冷、上升与下降等都是对立面的例子。
对立面之间通过斗争而实现发展,这种斗争既是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通过对立统一的斗争,事物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演变和变化逐步实现的。
这种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事物的质变和量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例如,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的不断升高是量变,而水从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则是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自然界的事物往往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如春夏秋冬的循环、白天黑夜的交替等。
这种循环往复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础,也是事物得以延续和繁衍的基础。
事物在循环中不断发展,同时也在循环中不断调整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性的。
自然界的事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物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
这种多样性的发展使得自然界更加丰富多彩。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如物质、能量、空间、时间等。
通过研究这些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
它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路。
总之,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复习材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一、名词《绪论》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开创和奠基的,以恩格斯的代表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
2、自然观人们关于自然界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
3、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它从整体上来描绘自然界的发展图景,黑格尔自然哲学集其大成。
4、 STS研究STS研究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STS主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影响,探讨科学、技术、社会的同步发展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从而深刻认识已经到来的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严峻态势。
STS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开始对自己生存条件进行深刻反思。
由于它代表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其宗旨是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克服科技的负面效应,使科技真正造福于人类。
《自然观》5、自然是与人无关的物质存在,自然物的集合。
6、人工自然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
人工自然包括受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生态环境和人工自然物。
7、拯救现象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
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如果不把它们纳入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8、泛神论泛神论认为不能把上帝和大自然区分开来,它反对上帝或神超越自然界之上而存在,它认为自然不是别的,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存在物,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由于这种把神的观念泛化,故称其为泛神论。
9、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并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10、系统的涨落宏观量对平均值的起伏就是涨落。
系统的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的平均状态的偏离,是系统同一发展演化过程的差异;是系统的一种不平衡性。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必考:二、古代有机自然观、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古代有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古代有机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1、万物的本原是物质性的元素;2、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将自然界看成是物质元素在宇宙中逐渐形成的,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于事物内在的力量;3、“自然”的涵义,认识到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力的、不断生长发育的有机体。
中国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古希腊哲学的四元素说:水/湿、火/热、土/干、气/冷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世界是一部及其,由惰性物体组成,与思维存在物——人无关,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基于牛顿力学的机器的自然图景;2、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的决定论(因果决定论);三、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系统自然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的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基本思想:1、物质观:复杂性结构、相互联系及其演化。
2、时空观:时空与物质的关联——相对性。
3、演化观:从存在到演化4、生命观:自组织理论,一定条件下,事物会自发自主地从非生命演化出生命5、环境条件论:社会性、历史性的综合6、系统观:相互联系的整体(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和谐、天人合一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相统一的平衡四、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与自然要和谐一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是生态自然观,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精华资料(精简版)
第一讲:导论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
(教材1~5) 2.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教材P 14-18)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研究生全面、系统和辩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显著特征。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教材P19)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
2.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
系统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界系统的存在和演化规律所形成的总的和根本的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3.什么是人工自然?(P93) 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
4.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指导。
按照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要建设生态社会,需要依靠生态技术的发明、创新及其运行来解决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要为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管理保障;在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行生态的文化建设并促进社会的有机发展。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的重大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认识人工自然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树立生态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主要复习内容
自然辩证法主要复习内容复习内容(还需了解其前后内容)导论(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提出19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两个方面的重大进展,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研究和阐述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额辩证法提供了重要基础,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产生。
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但马克思的主要精力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方面,因此,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创立主要是由恩格斯完成的。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创立1858年7月14日:恩格斯给马克思的信是记载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第一个历史文献,信中提到了细胞理论的建立、能量转化的发现、胚胎发育显示的生物进化等,处处显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
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形成了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全面构思,写出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物体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各种物体的形式和种类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认识。
1873年5月至1876年5月,恩格斯完成了94篇札记和《导言》,深刻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性,指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存着并消逝着”。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由181篇论文、札记和片段组成。
书中恩格斯通过对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自然科学最新发展成果的哲学概括,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以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3.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以下三种观点:1.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一种普遍理论,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科学。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自然科学和技术。
3.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出发,来考察这一关系中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第三种观点比较全面,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性,但还应该与时俱进,作出新的阐释: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主要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穿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整合)(1)
第一章1、古希腊的自然科学成就包括: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与医学知识四个方面。
之所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原因:海岸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商业经济是天文学、历学和数学发达的根本动力;工商奴隶主主政治体制为学术繁荣提供了政治保障;多元的文化开放系统粗经络学术交流的频繁和科学研究的进步。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水利工程方面的都江堰,隋朝的大运河;建筑工程方面的丝绸之路,万里长城等;制茶,丝织,制瓷是中国的三大独创技术;四大发明第二章1、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规律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反映了人类最新的认识成果。
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产生的必要性)研究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科技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个对象分别决定了学科体系的三个方面。
学科性质和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其体系按辩证逻辑结构排列为:自然观—方法论—科技与社会,按历史线索排列则为: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
产生的必要性: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证据和依据,推动各门自然科技的健康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输送养分,丰富和增添了其内容。
且其还有育人的功能。
综上,其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
学科性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对象及内容;(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的局限性,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的揭示了自然界发展本身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从古代朴素辩证思维到近代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唯物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完成,它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3.生态自然观是在现代环境危机的背景下,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的 关系,并依靠生态科学的理论,探索从以往人类与自然界的支配与被支配的 关系转变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关系。
3科学问题的产生并不总是必然要和某种观察相联系。
8.科研选题及其原则和方法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价值性)原则: 选题要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创新性原则: 选题应是前人没解决或没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
科学性原则: 选题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根据。
可行性原则: 选择的课题应该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效益性原则: 选题需有合理的科研投入和成果应用产生的效益比。
选题原则: 有新意和时代感 符合国家和社会当前的或长远的需要, 或者科学发展的需要 (立足于解决问题) 符合本单位的方向、任务和人员的知识结构,同时与个人的研究方向有较密切 的关系
符合自身的兴趣
要有可行性
选题方法:
1.从社会生产和现实生活需要中寻找课题;
第二,从经验事实到假说、从特殊到一般并没有逻辑通道,假说是“思维的 自由创造”。
波普尔认为,有可错性但已被证伪的理论自然也应当排除。对于同样具有可错 性且尚未被证伪的理论,应当选择可错性高的理论。
6.科学问题及其来源什么是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解决)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 回答(解决)的矛盾。
四、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讲认识论与辩证逻辑,讲自然科学方法论;
五、物质的运动形式;
六、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
七、人和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 复习材料
1、谈谈对交叉科学的理解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充满和相互渗透。
交叉学科可以分为四大类:(1)学科的“内部”交叉。
当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子学科的建设呈现一定规模时,学科内部方向的融合交叉可以拓展更多的研究领域,提示整个学科的科学水平。
如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结合。
(2)学科间的“近距离”交叉。
由于研究的方法比较近似,学科的“近距离”交叉则是在不同子学科背景下的合作。
如数学与统计学、数学和力学等的交叉。
(3)学科间的“远距离”交叉。
学者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发现原来相距很远的学科间有一种可以相互推理或者是互为所用的极妙关系。
远距离的学科交叉往往会解决一些较为棘手和尖端的科学问题,如分析化学。
(4)学科的“界”交叉。
学科交叉往往是以某个学科领衔,提出问题,共同攻关,这就是以学科门类为基础的学科交叉,如以人文科学为基础的学科交叉。
只有学科间的交叉能够形成新力,才能使交叉学科具有生命力,其发展也才真正地具有科学意义。
科学必定经过一个综合、分化、再综合这样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回到原点,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在现实中也可以找到逻辑上和实践上的证据。
交叉学科产生的必然性:(1)科学发展本身自生的动力。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在学科的边缘甚至内部地带存在着单一学科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能力需要借助相邻的学科,这种由科学本身自生出的动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
(2)社会发展需要交叉学科的支持。
交叉学科起源于现代科学高度、精度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活动一端深入到生产领域,扎根于经济建设,另一端则直接涉及上层建筑,与社会发展等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 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及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哲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存在与演化)、科学哲学(以科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哲学分析)、技术哲学(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哲学分析)、科学技术与社会(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科学技术史(以科学、技术作为对象研究其历史演进)。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探讨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
在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复习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斗争和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对立统一规律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但又统一于一个整体。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
矛盾特殊性则指的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矛盾斗争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则强调了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连续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物质运动、质量变化、能量转化等。
在学习自然辩证法时,我们需要关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规律,例如生物的生长和衰亡、地球的气候变化、物质的相变等。
三、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包括抽象和具体、分析和综合、历史和现实等。
抽象和具体是指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具体分析的过程,从整体和个别的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分析和综合则是指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从事物的各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和现实则是指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过去和现在中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四、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在自然科学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工程技术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问题,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价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科学,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自然辩证法部分1、自然辩证法概念、对象、内容及性质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研究对象:(1)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中介——科学技术(2)对象✧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辩证的说明✧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对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性质:✧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
✧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它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必要环节;✧它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2、自然辩证法产生:(1)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同时就开始酝酿和研究与之相联系的自然观和科学观;(2)1873年5月,马克思的一封信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3)1883年,马克思逝世前,恩格斯为完成《自然辩证法》倾注了全部精力,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未完成,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4)1925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接着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全世界的学习与传播,推动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
3).原子论思想。
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
4)亚里士多德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
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
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
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
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
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
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材料
科技哲学复习题第一章一、科学理论与价值陈述的关系什么是科学理论?一种常见看法:科学理论是对自然事物中所存在的客观规律的表达,是对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体现了客观存在的真正原因。
什么是价值陈述?价值陈述是由“应该”、“应当”等词联结而成陈述。
什么是事实陈述?事实陈述是由“是”联结而成的陈述。
科学理论陈述与价值陈述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理论陈述所描述的对象用事实陈述来表达。
某些不因人的意识而发生改变却又与人相关的事物活动和某些对象如一种社会现象等甚至是由人的活动造成,但一旦造成,它们不因人的意识而发生改变。
价值陈述所描述的对象与事实陈述所描述的对象不同,它不是与人主观意识无关的东西,这些对象可因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
事实陈述与价值陈述有根本的不同,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即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事实陈述的根据不能单从价值陈述中找到,而价值陈述的根据也不能单从事实陈述中找到。
强调这种区分有助于人们客观、公正地对待科学。
总的来说,要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论,还要作更多的探索,要把它与更多相关的东西作比较。
二、什么是偶然概括?不具有必然性的概括或全称陈述,不是科学理论的全称陈述区分的科学理论和偶然概况的流行看法:A,偶然概括只表达经验现象之间的某种偶然联系,而理论则反映了经验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
B,科学理论涉及无限的对象,偶然概括只涉及特定时空中碰巧遇到的某些对象C,科学理论能支持反事实条件句或虚拟条件句,而偶然概括则不能。
三、常识的特征:1、零散地出现,没有系统性。
2、没有深入探究现象出现的原因3、它的出现往往是随机的、偶然的。
四、获得科学经验的方式?一般经验与科学经验不同,两种获得科学经验的方式:观察与实验四、观察方法的特点和缺点?1,观察方法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2,直接观察:对被观察对象不作任何变更,也不借助于任何仪器,直接通过人的感官来获取经验的方式优点:最基本、最常见、最简单缺点:由它所获到的经验不够精确,甚至存在错误(如物体的大小)。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资料(一页纸)自然辩证法一、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简答)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人工自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
它是生态视角,代表地球人类(包括后代人)的利益,研究全球生态或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
它从生态视角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二、对科学、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简答)1、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史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芝士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解释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其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一、名词解释:1、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总观点。
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可逆:过程可以反转,状态可以回归、过去和未来没有区别、是静止的。
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反转,状态不可以回归、过去和未来有区别、是发展的。
3、有序与无序:有序是,序指排列,引申为规律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律性,同时也反映时间演化的规则性,如无规律混乱的称为无序,有规律不混乱的称为有序。
4、组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特定的指令,形成特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过程。
自组织: 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通过一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自身的涨力作用下,系统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在宏观上形成新的时空结果并产生特殊功能,也就是使系统达到新的有序结构功能的过程。
5、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主题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
6、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己的感观认识和描术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7、科学实验:人们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干预,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8、科学假说: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联系公认的有关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问题的预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9、系统思维方式: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整体加以思考的一种方式。
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10、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所做出的真实描述。
11、直觉思维:指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摆脱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是人们对长期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问题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诱发而顿开茅塞,异向问题的解决。
直觉与灵感都有摆脱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特征,故统称为直觉思维。
《自然辩证法》期末复习材料
1. 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
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科学发展史表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形成,都是以正确方法的运用为前提的。
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早已突破了分门别类研究的局限,在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趋向整体化,这就更加要求有较高的辩证综合能力。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2.全面比较科学与技术的特点(区别与联系)①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客观世界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存在方式)②科学是生产知识体系的活动;(发展过程)③科学还是一种社会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辨证法复习材料(上部)
1 题型
●概念题
●简述题(要点+按照书上内容自己扩展发挥)
●主观题(老师说答案不固定,按照答案思路根据题目进行发挥)
2.部分复习范围
(注:简述题的答案是得分要点。
主观题答案不固定,仅供参考。
)
绪论
【P6】Q:[简述题]简述经验主义的优缺点。
A:首先,经验主义方法不能使概念变得清楚明白。
其次,经验主义不足以将观察事实整理成一种“秩序”。
再其次,检验陈述是不可靠的。
又其次,经验不能到达“不可观察”的世界。
最后,经验不能使人们把握事物的普遍性。
【P8】Q:[简述题]简述机械唯物主义科学观。
A:1)整个宇宙,包括动物和人类,构成了一台完整的机器。
2)只要弄清楚自然界一切存在物的力学规律,就可以理解整个世界了。
3)对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只能用静止的、孤立的、不变的观点去把握。
【P13】Q:[简述题]对于从农耕文明突然转向工业文明的英国来说,机器化大生产意味着什么呢?
A:首先,它要有足够的原材料来源。
其次,它要有足够大的市场。
再其次,它要有适中的、而且可以随市场变化的生产能力。
最后,它要努力面对激烈而全面的经济竞争。
【P16】Q:[概念题]还原论
A:一切植物和动物的运动都能够被解析为简单的机械运动来认识。
【P16】Q:[简述题] 从牛顿力学解读机械论自然观的内涵
A:一切植物和动物的运动都能够被能够被解析为简单的机械运动来认识。
用力学的观点说明自然界的一切运动。
基本的力学观点包括如下一些陈述。
(1)世界是有物质粒子构成的,它可以化为力学的“质点”进行分析。
(2)物质粒子具有力学质量,它由粒子的体积和密度的积来度量。
(3)除非改变粒子的体积和密度,粒子的质量不变。
(4)任何物质粒子都以其质量中心与其他物质粒子发生相互作用。
(5)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粒子将始终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变。
(6)对于相同的自然现象必定存在相同的原因。
解读:(1)万有引力
2
r m
M
G
F ⋅
∙
=是普遍的公式,但现实世界中却不存在有这个式子所描述的独立的两体系统。
(2)ma
F=和万有引力是力学质量,用力来说明。
(3)ma
F=和万有引力中质量不变。
(4)F
F-
=中力的概念是相互
作用,万有引力
2
r m
M
G
F ⋅
∙
=也是相互作用。
(5)0
=
F说的是绝对时间、空间,以太代表绝对时空(狭义相对论否定)
【P18】Q:[概念题]自然辩证法
A:自然辨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对自然界、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各种研究。
因此,自然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它的学科属性并不局限于哲学。
第一章当代自然观
【P23】Q:[概念题]自然/自然界
A:自然,也叫自然界或者物质世界,在普通的哲学读物中,也叫外部世界。
人的意识之外的所有存在物,包括产生思维的人脑,都属于
自然界。
Q:[概念题]自然观
A: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一般看法。
【P24】Q:[概念题]自然实体
A:自然首先表现为一些物质的存在。
这种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自然,我们称之为自然实体。
【P34】Q:[概念题]简单性系统
A:简单性系统,首先意味着构成这个系统的要素较少,而且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简单而且固定;或者,虽然系统的要素比较庞杂,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比较单一。
简单性系统的第二个特点是系统功能表现单一。
第四章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P112】Q:[主观题]科学中心的转移
A:暂时没有
【P127】Q:[简述题]古希腊科学文明如何影响近代科学?
A: 1)对认识外部世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2)确定了以追求事物的本质为目标的认识方向。
3)提出了几乎所有与自然规律有关的问题。
4)创造了进行科学技术教学和研究的社会建制——大学和科学院。
第五章科学技术方法论
【P139】Q:[主观题]结合爱因斯坦相对论谈谈你对科学实验方法的理解
A:P139实验方法被认为是判断真理的最可靠的方法。
科学的职责就是用理性主义的方法整理通过观察和实验所取得的感性材料。
在观察过程中,首先,心理问题先于物理问题,所以要有健康的心灵。
P135其次,由于预期心理准备对观察的影响,P136所以,必须保持对预期心理准备的批判;再次,观察渗透
着理论,P137已经具备心里条件的物理学家,在预期心理的支配下,以实验寻找以太,因为观察渗透着理论,先入为主的“以太”的存在影响着他们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寻求对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P134首先,以实验方法对真理的追求在于无歧义地解释没有观测到以太的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做出具有唯一性的排中解释,就是实验科学家所必须完成的。
所以,科学家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寻找以太实验,以便获得真实的结果。
其次,在完成排中解释之后,实验的结果已经变得完全无歧义。
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完成针对这个已经无歧义的结果进行因果关系解释。
最后,就是实验解释的合理性判断。
具有传统的时空观的科学家难以做出因果关系解释,只有爱因斯坦才能做出对实验解释的合理性判断。
爱因斯坦从时空是相对的概念出发,推出相对论,即:运动的时间变慢,运动的空间缩短的狭义的相对性,还有光速不变和质能关系式
2
E 。
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