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项精析精炼 年知识点13 神经调节(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人体的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考生物人体的神经调节与行为

高考生物人体的神经调节与行为人体的神经调节与行为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在高考中也是一个必考的考点。

本文将围绕高考生物人体的神经调节与行为展开讨论,从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传递、感觉器官和行为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高级的神经调节中心,控制和调节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

而周围神经系统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全身各部分相连,起到传递指令和接收感觉刺激的作用。

二、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传递到靶细胞的过程。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形式。

在化学突触中,神经信号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传递,然后结合到接受器上,进而改变靶细胞的电位。

而在电突触中,神经信号通过直接电流传导的方式传递,速度更快。

神经传递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各种行为的表现。

三、感觉器官感觉器官是人体感觉信息的接收器官,它们能够接收外界的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

常见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

眼睛负责感受光线的刺激,耳朵负责感受声波的刺激,鼻子负责感受气味的刺激,舌头负责感受味觉的刺激,皮肤则是感受触觉和温度的主要器官。

感觉器官的正常运作对于人体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四、行为反应行为反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特殊反应。

它包括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两种形式。

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学习而自发产生的行为,例如吸吮、眨眼、婴儿张嘴等。

而学习行为则是通过后天学习所形成的行为,例如走路、说话、写字等。

行为反应受到神经调节的控制,当感觉器官感受到刺激时,会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处理,然后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总结:高考生物人体的神经调节与行为是一个综合性的考点,涉及到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传递、感觉器官和行为反应等内容。

对于了解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以及行为的产生和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

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高考生物复习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小编为你准备了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5、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7、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8、静息状态:是指在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所处于的状态。

膜外侧带有正电荷,膜内侧带有等量的负电荷,整个神经元细胞不显电性。

9、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未外正内负。

⑷、H区功能障碍:不能听懂话;能写字,能看懂文字,能讲话。

二、应会知识点1、感受器:指传入神经的末梢。

是机体内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

2、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是将兴奋从感受器传送到神经中枢的神经。

3、神经中枢:是脑或脊髓的灰质部分,具有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4、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

是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送到效应器的神经。

5、效应器:是传出神经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6、神经系统(或神经元细胞)的任何部位都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在动物和人体内,只有感受器能直接接受刺激,是兴奋的发源地。

7、兴奋:简单地说,兴奋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

8、在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沿着树突胞体轴突方向传导;而在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9、膜离子通道:是指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蛋白质,当神经元细胞受到刺激时,通道打开,Na+快速内流,K+快速外流。

关于高中神经调节生物知识点

关于高中神经调节生物知识点

关于高中神经调节生物知识点高中神经调节生物知识点名词: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通常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

6、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兴奋: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着活动状态或弱活动态变为强活动态。

8、突触:把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膜和突触后膜。

9、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10、大脑皮层: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的灰质,叫大脑皮层。

11、言语区: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有关,这些区域叫做言语区。

12、运动性失语症(say):当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能看,能听,不会说)13、感觉性失语症(hear):当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能看、能写、不会听) 语句:1、兴奋的传导: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负内正,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

形成局部电流回路:a.膜外电流:未兴奋区→兴奋区,b.膜内电流:兴奋区→未兴奋区。

②.细胞间的传递(通过突触来传递):a、突触是由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间隙)和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三部分构成。

高考生物考点-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考点-神经调节
(包括下丘脑) 间脑:
脊髓 内有低级神经中枢 外周神经 系统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在身体各处与中枢神经 系统之间传导兴奋
例题:如图所示,铁钉刺入某人的 脚底,随即她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 请回答问题。 (1)当铁钉刺入皮肤时,痛觉感受 器可产生传向中枢的 兴奋 。此人还 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 反应,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 部位 ① (①;②;③)。 (2)图中此人的反应是一系列神 经调节的结果,参与此过程调节的 神经中枢有多个,包括 及 丘脑的神经中枢 。 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层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神经元模式图:
例: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神经调节作用的是 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 收氨基酸 B.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B
2、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左右半球 内有高级神经中枢
脑 中枢神经 系统 小脑: 脑干: 中脑、脑桥、延髓
总结:发挥作用之后会被分解的物质? 激素、递质、抗体等
作用之后不分解的物质有:tRNA、酶、载体蛋白等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 两次方向相反 生_______________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 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次 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_____方 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 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3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3 神经调节-2021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题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13 神经调节1.(2021·湖南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B.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C.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D.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答案】A【分析】据图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说明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

【详解】A、据分析可知,TEA处理后,阻断了外向电流,只有内向电流存在,A正确;B、据分析可知,TEA阻断钾通道,从而阻断了外向电流,说明外向电流与钾通道有关,B错误;C、据分析可知,TTX阻断钠通道,从而阻断了内向电流,内向电流消失,C错误;D、据分析可知,内向电流与钠通道有关,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Na+浓度低,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依然低于膜外,D错误。

故选A。

【点睛】2.(2021·1月浙江选考)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

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

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A.+、-、+、+B.+、+、+、+C.-、+、-、+D.+、-、+、-【答案】A【分析】提取题干信息可知:若一侧受到伤害,如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且“+”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

图示对脚的有害刺激位于左侧,则应表现为左侧腿屈曲,右侧腿伸展,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有害刺激位于图示左侧的脚,则图示左侧表现腿屈曲,即与屈肌相连的甲突触表现为兴奋,则为“+”,伸肌表现为抑制,则乙为“-”;图示右侧表现为伸展,则与伸肌相连的丙表现为兴奋,即为“+”,屈肌表现为抑制,但图示丁为上一个神经元,只有丁兴奋才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使屈肌被抑制,故丁表现为“+”。

2022高考生物真题专题解析—神经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2高考生物真题专题解析—神经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2高考生物真题专题解析—神经调节1.(2021江苏)6. 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兴奋则会引起的人兴奋B. 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C. 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 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

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突触结构处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详解】A、a兴奋可能会使突出前膜释放兴奋性或者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则会引起的人兴奋或者抑制,A错误;B、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Na+内流,B错误;C、神经元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c,神经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b,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即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D、一些简单脊髓反射活动,例如: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依然能完成,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2022·辽宁高考)5.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脑皮层H区病变的人,不能看懂文字B. 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的调控C.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 紧张、焦虑等可能抑制成人脑中的神经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它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详解】A、大脑皮层H区病变的人,听不懂讲话,A错误;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会引起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B错误;C、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缺少了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消退,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D、紧张、焦虑可能会引起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所以紧张、焦虑等可能抑制成人脑中的神经发生,D正确。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高中生物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点1、神经调节的基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后二者合称为神经纤维2、反射:视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组成:(1)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2)传出神经(3)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构成(4)传出神经(5)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时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

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时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神经调节是指使神经系统协调全身各部分功能以达到一定目标的一种调节过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习神经调节相关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关于高中生物神经调节的一些主要的知识点:一、神经构造1、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部分,它们细胞有两部分:胞质和细胞核,主要的作用是提供神经电气活动的可塑性材料,并参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外界刺激的伤害;2、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是通过电化学传导物质信息的主要组织元素,拥有多种形式的支架结构,由神经元体(神经头)、胞体(神经脉)、近端神经突、远端神经突构成。

二、神经调节方式1、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是一组由大脑、小脑、脊髓构成的神经系统,通过细胞的信号传递,进行有意识的指挥、协调、控制体内的运动;2、周围神经系统的调节:周围神经系统也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是一套可以独立运行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系统和舒张神经系统组成,主要通过化学信号传递来调节周围组织的功能;3、体内激素的调节:体内激素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物质,主要由内分泌器官(肾上腺、甲状腺、胰腺、性腺)分泌,通过血液及其它途径循环分布于全身,并参与远处调节各种内分泌腺的活动,控制机体的发育、新陈代谢和一般活动状态。

三、神经调节及其功用1、机体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细胞、组织活动进行调节,使机体机能得到调节,保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2、感受刺激的传递: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机制,调节感受刺激的传递,目的是使身体能够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和控制行为;3、形成行为的调节:神经调节不仅涉及机体的基本机能,而且还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情绪等,能够形成记忆、平衡身心,形成从想到做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心理行为。

高考生物总复习 神经调节 ppt

高考生物总复习 神经调节 ppt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材料(一): 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是靠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 各处而发挥作用的。 材料(二): 人在安静状态下,血管中的一滴血液通过一个 完整的血液循环途经,在约需要20多秒钟。
材料(三): 激素 分子周游全身与各种细胞接触,有的进 入细胞后作用于核的遗传物质,作用的时间 可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
(三)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
轴突
(四)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 来传递的
/learn/visualize/vis ualize.stm
(四)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递质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 触
兴奋、 抑制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神经调节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体 液 调 节
比较缓慢 比较广范
作用时间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 和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 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非条件反射: 反射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通 过反射弧进行传导的:
突触后膜

高三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三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在生物学中,神经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生理和行为的调节作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而对于高三生物学考试来说,神经调节的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神经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通过神经细胞之间形成的连接和信号传导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和行为。

这种信号传递主要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化学物质传递,即突触传递。

神经细胞的功能可分为感受器、传导器和效应器,感受器接收刺激信息,传导器传递信息,效应器对刺激做出反应。

二、神经组织的构成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突触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负责神经信号的接收、传导和传递。

神经元主要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树突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将其传递到细胞体;轴突将来自细胞体的信号传递到距离较远的神经元;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特殊化学结构。

三、神经细胞的传导神经细胞的传导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

化学传导是指神经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

当神经细胞兴奋时,会释放出神经递质,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从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电传导是指神经细胞内部产生的电位差在细胞内蔓延,从而传递信号。

电传导速度较快,适用于急速的信息传递。

四、神经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可以通过兴奋和抑制两种方式来实现。

兴奋是指神经元传导的信号使目标细胞兴奋,从而使其增加活动。

而抑制则是指神经元传导的信号使目标细胞抑制,从而使其减少活动。

通过兴奋和抑制的交叉作用,神经调节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机体的生理和行为。

五、神经调节的例子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一个重要例子。

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的一个桥梁,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二者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主要负责机体的休息和消化,如心跳减慢、消化功能增强等。

高三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三神经调节知识点

高三神经调节知识点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的过程。

在高三生物学学习中,神经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神经元结构、神经冲动传导、神经递质以及神经调节的机制等几个方面介绍高三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一、神经元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轴突终点四个部分。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有细胞核、细胞质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树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短突起,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神经冲动;轴突是神经元中最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冲动传递到轴突终点;轴突终点是轴突的末梢部分,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形成突触连接。

二、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系统中消息传递的基础,它是神经元中电信号的波动。

神经冲动传导包括兴奋阈、兴奋传导和绝对不应期等几个重要环节。

兴奋阈是指使神经元产生兴奋传导的最低刺激强度;兴奋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部传递的过程;绝对不应期是指神经元在一个完整兴奋传导的过程中,不会再次兴奋的时间段。

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神经冲动在突触间传递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类。

兴奋性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它们能够使神经元兴奋传导。

抑制性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和丙二醛等,它们能够使神经元抑制传导。

四、神经调节机制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实现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刺激信息;外周神经系统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各个器官和组织。

神经调节机制还包括反射弧和神经调节网络两种形式。

反射弧是指由感觉神经、中枢神经和运动神经所组成的信息传递通路,实现了对刺激的自动反应。

神经调节网络是指由多个神经元组成的网络,通过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实现对机体内部环境的调节。

综上所述,高三生物学中的神经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
生物神经调节是指生物体内的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等化学信号调节各种生理过程的功能。

以下是生物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点:
1.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2. 神经递质:神经信号传递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物质,例如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3. 神经系统的分布:神经系统广泛分布在整个生物体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4. 神经系统的功能:管理和调节各种生理过程,包括运动、感觉、思考、情绪、内分泌、免疫和代谢等。

5.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个分支,负责调节生命活动中的自动或无意识的过程,例如心跳、呼吸、消化等。

6.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它们在调节生理过程时起着相互对立的作用,例如交感神经系统促进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减慢心率。

7. 神经调节的意义:通过神经调节,生物体能够对外部环境发
生的变化做出快速和适应性的反应,从而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13 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知识点13 神经调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13 神经调节温馨提示:知识点13 神经调节1.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解题指南)图示信息:神经冲动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使离子通道打开。

(解析)选D。

本题以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机制的图形考查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故A项正确;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故B项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提高对Na+或Cl-的通透性,故C项正确;若为兴奋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则Na+内流,若为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则Cl-内流,故D项错误。

2.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第- 1 -页共10页(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解题指南)(1)隐含信息: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表明膜外K+浓度下降,静息电位降低,造成动作电位相应降低,兴奋减弱。

(2)关键知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原理,K+浓度与膝反射的关系。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

A项,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肌纤维内部,故错误。

B项,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对K+的通透性减小,故错误。

C项,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与Na+进出细胞膜有关,故错误。

这些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你要记牢

这些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你要记牢

这些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你要记牢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8年高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本栏目小编特意从高考生物备考资料库中找到了有关神经调节的复习资料,只要大家认真的阅读即可轻松掌握这个知识点。

【什么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名词解释】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非条件反射: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3、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4、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通常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

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

6、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

7、兴奋: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弱活动态变为强活动态。

【神经调节传递途径】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出去。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机体活动【神经调节练习题】1、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A、失去感觉,但能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且能运动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2、下列反射活动中,人类所特有的是()A、手碰到火迅速缩回B、听洪战辉的事迹报告,同学们感动得哭了C、吃食物分泌唾液D、切洋葱时流眼泪3、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

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A、视觉中枢B、语言中枢C、听觉中枢D、躯体感觉中枢4、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A、脑,简单反射B、脊髓,复杂反射C、反射弧,简单反射D、反射弧,复杂反射5、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A、膝跳反射B、谈梅止渴C、望梅止渴D、吃梅止渴【点击下载完整版神经调节练习题】本栏目给各位考生提供的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大家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这些知识点常常会出现在考试题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13 神经调节1.(2014·海南高考·T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组成。

(2)图示信息:骨骼肌活动的反射过程、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

A项中,据图可知,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所以感受器在骨骼肌中,故A项正确。

B项中,据图可知b处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则d为传出神经,故B项正确。

C项中,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故C项错误。

D项中,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为突触,可检测到神经递质,故D项正确。

2.(2014·江苏高考·T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题指南】关键知识:神经元上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特点。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兴奋的产生、传递。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则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那么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出来,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故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是K+的外流。

3.(2014·安徽高考·T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A项中是“铃声”,B项中是“味觉”,C项中是“新”,D项中是“铃声”和“食物”。

(2)关键知识: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的产生、传导等知识。

根据题意可知,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的分泌均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的分泌这两个反射弧中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均不同,属于不同的反射弧;铃声和喂食的结合能够使狗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因此能够促进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选项正确。

4.(2014·重庆高考·T6)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解题指南】 (1)题干关键信息:“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突触小泡属于囊泡”。

(2)关键知识:线粒体的功能、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神经递质的释放机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突触的传递功能。

A项,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故正确;B项,同一个体的各种体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神经元无特有基因,故错误;C项,囊泡与突触前膜的受体(特定蛋白)结合后释放神经递质,故正确;D项,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故正确。

5.(2014·广东高考·T27)(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所示。

图中传出神经元是。

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是不同的物质。

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

”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中枢以及言语区的参与调节。

(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

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结果见表,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

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

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注:D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反射过程、再次免疫特点及原因。

(2)图示信息:①题图呈现一个抬手动作完成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知识;②明确表格中的对照信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过程、再次免疫特点和图表分析能力。

(1)据图可知,c1和c2是传出神经元;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说明b1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b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中感觉形成于躯体感觉中枢;小红能清晰地描述症状,表明与言语区的S区有关。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D≥4的人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小于4的人有1个,占1.2%,所以阳性率为1-1.2%=98.8%。

再次免疫的效果比初次免疫的效果好,原因是经过初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

答案:(1)c1、c2 神经递质躯体感觉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2)98.8%差异:再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人体内抗体浓度显著提高。

原因:再次免疫时,抗原可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进而分泌更多的抗体。

6.(2014·浙江高考·T31)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枢所在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思维流程:实验材料为捣毁脑的蛙,通过四组实验来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解析】本题通过对蛙及坐骨神经标本进行不同刺激,观察相应的反应,来探究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

(1)设计表格时,应考虑三个方面:设计思路,预测结果和结果的原因分析。

①中因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整,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能够对刺激作出反应发生收缩。

②从刺激到发出反应需要经过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同时收缩。

③中电刺激使腓肠肌的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或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④由于传出神经和腓肠肌肌细胞间相当于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而不能反过来,所以刺激腓肠肌的兴奋不能传到神经,故不收缩。

(2)欲验证神经中枢的位置在脊髓,则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答案:(1)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实验的预测结果及结果分析表(2)⑤捣毁该蛙的脊髓,刺激其右肢的趾端,观察是否屈腿。

7.(2014·四川高考·T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

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示反射弧中,a是。

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

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

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

(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直接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

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

【解题指南】(1)图示信息: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其中a为传入神经,b点位于传入神经上,c点为神经中枢中的突触。

(2)关键知识:兴奋的传导和突触传递、神经-体液调节、水平衡、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过程及模式图分析能力。

(1)根据兴奋由a传入脊髓的神经中枢,判断a是传入神经,也可根据神经节等判断;当兴奋到达b点时,因Na+内流导致膜两侧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点指突触,信号从局部电流的电信号转变成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即诱发突触后膜出现局部电流的电信号。

(2)机体痛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属于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作用于靶器官心脏,使其心率加快属于体液调节,因此全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水的重吸收依靠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受下丘脑分泌的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调节。

(4)细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后进入内环境,首先是作为第二道防线的吞噬细胞发起攻击,然后才是特异性免疫,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其中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1)传入神经内正外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3)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4)吞噬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8.(2014·重庆高考·T7)Ⅱ.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

(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

(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

【解题指南】(1)图表信息:Ⅱ.不同刺激产生不同感觉;同种刺激的强度不同,导致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

(2)关键知识:Ⅱ.静息电位的产生及兴奋的传导。

【解析】Ⅱ.(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K+外流,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