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0--5
N ,分度值为
0.1
N。
实验次
数
1
2
3
4Leabharlann 5物理量质量 m/ kg
重力 G/
N G
/m 2. 图像:画右边
0.05 0.1 0.15
0.5 1
1.5
10 10
10
0.2 0.25
2
2.5
10 10
(3)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成正比
。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o
20 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 2- 4,进行第二次测量。 6.分别计算两次小车的平均速度。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物理量
路程 s/cm
时间 t/s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
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 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
光的反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 1)检查器材。 (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 4)、( 5)两次。 (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一个物体,天平,,标尺。
2.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
3. 使用标尺测量物体的体积(V)。
4. 使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ρ):ρ = m / V。
5. 根据结果判断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
我们使用上述步骤对不同物体进行了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物体的密度均为2 g/cm^3。
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这些物体,它们的密度均为2 g/cm^3。
这一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物体性质提供基础。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顺利完成,我们了解到了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物理实验的奥秘,深入理解物质的特性。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目录1. 实验目的1.1 实验原理1.1.1 阿基米德原理1.1.2 浮力1.2 实验材料1.3 实验步骤1.3.1 实验准备1.3.2 实验操作1.4 实验结果1.5 实验分析1.6 实验结论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存在,并掌握测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的方法。
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
即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相等。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推力。
当物体浸入液体时,液体会对物体施加一个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
实验材料1. 测量尺2. 直尺3. 螺旋测厚器4. 水5.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准备1. 准备所有实验材料2. 将水倒入实验器材中实验操作1. 测量并记录实验器材的重量2. 将待测物体放入器材中,记录整体重量3. 测量待测物体的尺寸4. 通过计算,确定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5.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浮力大小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计算,我们得出了浮力的大小,并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中浸入的物体会受到与排开液体体积相等的浮力。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说明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浮力的存在使物体在液体中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这对于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原理。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证实了我们对浮力的认识,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报告册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使用天平和尺子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实验材料:•天平•尺子•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确保它的示数为零。
2.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下来。
3.将物体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等待示数稳定。
4.记录下天平的示数,这个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计算物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 = 长度 × 宽度 × 高度。
6.将实验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些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观察和推测。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体积推测物体的密度等。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使用天平、尺子和容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
实验材料:•天平•尺子•容器•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确保它的示数为零。
2.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下来。
3.将物体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等待示数稳定。
4.记录下天平的示数,这个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初始质量。
6.倒入足够的水,使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记录容器中的总质量。
7.计算物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 = 长度 × 宽度 × 高度。
8.计算物体的密度,公式为:密度 = 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体积。
9.将实验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些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观察和推测。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物体的密度,或者根据密度推测物体的成分等。
实验三: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物体(如砝码等)实验步骤:1.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的支架上。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3如果物体溶于水,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该怎么做?
指导教师
科学评价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表2
烧杯和水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水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水的密度ρ/(g/cm3)
实验
结果
备注
1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
成的是(正/倒)立的。
第五步
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物距u=像距v=
第六步
将后面的蜡烛取下与前面蜡烛对比大小关系。
物的大小与像的大小
第七步
连接物与像的位置观察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
第八步
将书在像的位置,观察书上用无图像。
书上(有/没有)图像,所以是(实/虚)像。
第八步
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③把蜡烛移动到较远处,使物距为U>2f;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测出物距和像距,填表。
④把蜡烛移动到某处,使物距为f<U<2f;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测出物距和像距,填表。
⑤把蜡烛移动到某处,使物距为U<f时,移动光屏找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测出物距和像距,填表。
实验一:观察水沸腾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年月日
实验器材
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秒表、铅笔等。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沸点。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方向的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观察和研究光的传播方向以及光线的折射现象,提高对光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装置:透明容器、水、半圆透镜、手电筒。
实验步骤:
1. 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其达到一定的水位。
2. 将手电筒的光源对准半圆透镜的一面,并使光线通过半圆透镜,照射到水中。
观察光线的传播方向。
3. 对于入射光线,观察光线在水中的传播方向以及折射方向,记录实验现象。
4. 对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重复步骤3,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5.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1. 光线在水中的传播方向是直线传播,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向水的法线方向偏折。
3. 光线传播方向的偏折程度与入射角度、介质的折射率以及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的传播速度有关。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光线在空气和水等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线的传播方向会根据不同的介质和入射角度发生改变。
3. 光线从光疏介质(如空气)进入光密介质(如水)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
实验中发现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原理,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光学设备和光学现象的解释中。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1(上)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作业本、物理课本等。
实验原理:使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使用停表可以测量时间。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3.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4.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5.用停表测1分钟脉搏的次数。
6.用停表测10分钟脉搏的次数。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记录数据:测量对象:长度宽度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课本25.8825.9025.9225.9018.2018.2218.2418.22作业本25.6325.6425.6525.6418.1818.1918.2018.192.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单位:秒):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成员xxxxxxxx3.39.29.49.69.4成员xxxxxxxx99.69.49.89.6回答问题:为什么长度测量要估读?答:为了减小误差。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1.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
3.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4.求平均值时,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评语:无实验报告2(上)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一」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篇二」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实验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更好总结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特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学期初,首先制定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以实验计划指导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圆满的完成了实验计划所布置的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把每一个演示实验演示,在演示材料不很完全的条件下,经常自制一些教具或取得另外相近或相似的教具来完成演示实验,让每个学生能够有观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达到认识理论的目的。
2、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学期初,我们物理教师首先对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有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学习上和动手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学生实验,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规范、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和操作,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师对学生认真辅导,还注意巡视学生进行实验的情况,发现操作不规范的不认真的,教师认真辅导指正,并且作其思想工作,对认真规范的同学,并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初中物理年度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年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背景初中物理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培养对物理实践的兴趣。
本年度实验报告单旨在总结学生的实验成果,评价实验水平,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标1. 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操作技能;2. 规范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3. 培养实验思维和科学态度。
三、实验项目与成果在本学年度的物理实验中,学生们进行了以下实验项目,并展示了相应的实验成果:1. 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掌握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步骤:使用天平和砝码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实验成果:学生们准确地测量了各个物体的质量,并用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展示了测量结果。
2. 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学会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实验步骤:利用容器和水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 实验成果:学生们准确地测量了各个物体的体积,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测量结果。
3. 探究物体的浮力- 实验目的:了解物体浮力的产生原理;- 实验步骤:在水中浸没各种物体,观察浸没的深度;- 实验成果:学生们观察到了浮力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并用实验数据和文字进行了详细描述。
4. 探究物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密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成果:学生们熟练地计算了各个物体的密度,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计算结果。
四、实验评价根据学生们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成果的质量,我们对他们的实验水平进行了评价:1. 实验操作能力:学生们能熟练地操作物理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的各个步骤,但仍有部分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不当。
2. 实验报告撰写:学生们撰写的实验报告内容准确且有条理,但在实验过程描述和实验结论的推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实验合作精神: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仍有一些同学在合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五、实验展望基于对学生们实验评价的总结,我们在下学年度的物理实验中将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 强化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 加强实验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上的能力;3. 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学习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器材1.物理实验箱2.直流电源3.电磁铁4.杠杆实验装置5.光学仪器(凸透镜、凹透镜)6.弹簧测量装置7.测量尺、千分尺8.计时器9.摆线物体(线、环、球)三、实验一:测量金属杆的线膨胀系数1.实验目的:测量金属杆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
2.实验原理:物体的线膨胀系数是指单位长度的物体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增加的长度。
根据线膨胀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长度。
3.实验步骤:(1)将金属杆固定在实验架上,使其水平悬空。
(2)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通过加热器加热杆子,并记录热源的温度。
(4)当杆子的长度平稳时,快速记录下杆子的长度。
(5)记录加热杆到平衡长度所需的时间。
4.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和计算所得的结果,可以得到金属杆在不同温度下的线膨胀系数。
五、实验二:研究光线通过凸透镜的现象实验步骤:(1)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块凸透镜,并调整好透镜的位置。
(2)找一根直尺垂直放置在透镜右侧,使直尺从透镜上方或下方穿过透镜,并调整好直尺的位置。
(3)瞄准直尺一段距离处,用眼睛观察透镜,看是否能看到直尺的像。
(4)记录实验结果,并用光学公式计算透镜的焦距。
六、实验三: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1)使用弹簧测量装置,将物体悬挂起来。
(2)调整弹簧测量装置,使它平衡。
(3)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
(4)根据公式计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
七、实验四:研究摆线物体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步骤:(1)将摆线物体悬挂在固定架上。
(2)调整摆线物体的摆长。
(3)用计时器测量摆线的周期。
(4)记录数据,并分析摆长和周期的关系。
八、实验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物理现象和规律。
我们了解了线膨胀系数和温度的关系,学会了计算透镜的焦距,掌握了使用弹簧测量装置测量物体质量和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还研究了摆线物体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单
八年物理(上)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并会读数。
实验器材:刻度尺、长方体木块。
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量程二观:分度值三观:零刻度线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试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会读数,同时学会用停表,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直尺。
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刻度尺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停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三、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年级班实验人:组次:试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二)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三)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四)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五)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六)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共10篇)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 5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篇二: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下)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班级姓名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凸透镜的焦距 = 10 。
2.记录数据:物距u的大小成像情况u1=30倒立的缩小的实像u2=15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实验结论: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8、22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 0~20 mm,刻度尺的分度值 1 mm,零刻线是否磨损否。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探究光的折射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实验材料:玻璃棱镜、直尺、激光笔、白纸
实验步骤:
1. 将玻璃棱镜放在一块白纸上,使得激光笔的光线照射到玻璃棱镜的一面上。
2. 观察激光笔的光线在玻璃棱镜内的折射现象,并用直尺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3. 尝试改变光线入射的角度,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棱镜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正弦定律。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而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正弦定律来描述。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正弦定律在光学中的应用。
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在实验中,由于测量的角度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玻璃棱镜的表面可能存在微小的不平整,这些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改进实验方法: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角仪器来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同时在实验中尽量避免触碰玻璃棱镜的表面,以减小表面不
平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光学定律,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册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册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本报告册将详细记录我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中的观察、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和结论等内容,以便更好地总结和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测量质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调整天平的零位。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天平示数稳定。
3. 记录天平示数,并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质量数据,并计算出了它们的平均质量。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了解到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所在的环境无关。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容量瓶测量物体的体积,掌握测量体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步骤:1. 将容量瓶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并调整容量瓶的零位。
2.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量瓶中,等待液面稳定。
3. 记录容量瓶示数,并计算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体积数据,并计算出了它们的平均体积。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容量瓶测量物体的体积,并了解到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天平和容量瓶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掌握测量密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质量值。
2. 使用容量瓶测量物体的体积,并记录体积值。
3. 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密度数据,并比较了它们的差异。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到密度是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弹性力和位移,计算物体的弹性系数,掌握测量弹性系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滑动特性,以及分析滑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实验装置
- 倾斜台
- 某物体
- 示波器
- 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将倾斜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 将某物体放置在倾斜台的起点,并确定起点的高度。
3. 记录示波器上某物体的滑动过程。
4. 用计时器测量某物体滑行到终点的时间。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 随着起点高度的增加,某物体的滑行速度逐渐增加。
- 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某物体的滑行速度逐渐增加。
- 摩擦力对滑行速度有一定影响。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 起点高度和倾斜角度是影响某物体滑行速度的重要因素。
- 摩擦力会对某物体的滑行速度产生一定影响。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研究某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滑动特性,深入了解了滑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起点高度和倾斜角度是影响滑行速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明确了摩擦力对滑行速度的影响。
参考资料。
八年级物理小车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小车实验报告《八年级物理小车实验报告》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要和你们分享一次超级有趣的八年级物理小车实验!实验前,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我心里那个激动呀,就像马上要参加一场刺激的比赛一样!我们小组先拿到了一辆小小的玩具车,还有一些测量工具,像是尺子、秒表啥的。
你说这小车能给我们带来啥神奇的发现呢?开始实验啦!我们把小车放在一个有点坡度的木板上,这木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滑梯。
“三、二、一,放!”随着小组同学的一声令下,小车欢快地冲了下去。
这场景,就好像小车是个迫不及待要去冒险的小勇士!一个同学紧紧地盯着秒表,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记录时间的最佳时机。
另一个同学则趴在地上,认真地测量小车行驶的距离。
“哎呀,这可真不容易呀!”他忍不住抱怨道。
“你可别抱怨啦,这多有意思!”我在旁边鼓励着他。
经过多次尝试,我们发现,坡度越大,小车冲下去的速度就越快,行驶的距离也越远。
这难道不像我们跑步的时候,下坡路跑起来更轻松,速度也更快吗?再看看其他小组,有的小组因为测量不准确,急得抓耳挠腮;有的小组因为小车总是跑偏,愁眉苦脸的。
“咱们可不能像他们那样出错呀!”我对小伙伴们说。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得到了满意的数据。
这时候,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
通过这次实验,我深深地感受到,物理可真是一门神奇又有趣的学科!它就像一个藏着无数秘密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这次实验不就像是一次探索未知的旅程吗?我们在其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最终找到了答案。
这不就是学习的乐趣所在吗?所以呀,我觉得物理实验真的太有意思啦,能让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这么认为呢?。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时间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教师评分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教师评分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教师评分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里初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目标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器材或药品 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指针是否与平板之间有摩擦?
3.感受:
用手拉测力计,使指针分别指在1N、3N、5N,感受一下1N、3N、5N的力的大小..测量:
(1)把笔袋挂在挂钩上,提起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2)把笔袋挂在挂钩上,在桌面上水平拖动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3)拉断一根头发,所需要的力,F=
实验结论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1)如果所测量的力的大小超出测力计的量程,会
(2)如果没有认清分度值,会
(3)如果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或下方就进行测量,会使测量值或
实验小组组员:实验小组组长:
八里初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课题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标
通过探究,知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平衡。
实验器材或药品长木板(两端有滑轮)一个,小车一个(两端有挂钩),钩码一盒,细绳两段
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1.小车保持平衡状态,是指小车处于
状态或状态。
2.按图8.2.1所示装好器材
3. 两端挂上数量不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4.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5.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把实验条件和观察到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二力的情况
大小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
上
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这时物体就处于状态或状态。
实验小组组员:实验小组组长:
八里初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实验课题
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标
通过探究,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及其关系。
实验器材或药品
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钩码一盒,毛巾一块,弹簧测力计一个。
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记录
1.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
、。
2.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要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3.按如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探究,并且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结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两个。
当 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当 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小组组员:实验小组组长:
八里初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目标理清实验思路。
通过探究,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定量关系。
实验器材或药品 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一套。
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1.检查校正测力计,照图A那样,测出空
桶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2.照图B那样,在溢水杯中加满水。
3.照图C那样,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4.照图D那样,把物体慢慢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并记录。
5.算出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并记录。
6.照图E那样,测出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并记录。
(图见课本)算出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桶重
/N
物体
重/N
物体
在水
中时
测力
计示
数/N
物体
受到
的浮
力/N
桶和
排开
的水
总重
/N
排开的
水重/N
实验结论
结论:
用公式表示为。
讨论:G排如何求?实验小组组员:
八里初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或药品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设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记录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实
验
次
数
动
力
(
N)
动
力
臂
(
c
m)
动力
×
动
力
臂
(
N·
cm)
阻
力
(
N)
阻
力
臂
(
cm)
阻力×
阻
力
臂
(
N
·c
m)1
2
回答问题
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小组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