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2(新版)沪教版

合集下载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I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II)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II)【学习目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高锰酸钾固体的颜色为_______,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色。

2.冰、水、水蒸气是同种物质吗?___________;干冰和冰是同种物质吗?____3.水的电解和水的蒸发是同种变化吗?你能解释吗?4.汞俗称水银,可作为温度计的材料,你能解释原因吗?水能否作为制作温度计的材料呢?夏天,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你知道原因吗?二、合作~研讨~点拨活动一、探究物质的可分性[观察实验]高锰酸钾溶于水[现象记录] ①固体颗粒逐渐_____。

②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结论]物质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构成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观察实验] 见课本中p63的“观察与思考”[现象记录] 【实验1】说明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_____。

实验2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 实验2的现象说明了什么?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观察与思考]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再分别加入一颗大小相等的品红颗粒。

现象:结论:微粒运动越快[观察实验] 见课本中p63的“活动与探究”。

[现象记录] 实验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 实验1说明了什么?实验2说明了什么?[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活动三、探究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阅读]P64完成下列填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二氧化碳、氧气、水等由构成,铜、铁等金属及金刚石、稀有气体由构成,食盐由构成。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人教版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用实验的手段认识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能提出假设,进行初步的探究;3、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对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物质观;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微粒的基本性质2、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教学方法、手段:实验探究法、合作法、启发式、自主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用品:1、每2人一组准备下列仪器和药品仪器:研钵和研杵、10ml量筒、药匙、试管2支、50ml烧杯3只、滤纸条、玻璃棒、脱脂棉、胶头滴管、注射器药品:高锰酸钾固体、蒸馏水、无色酚酞、浓氨水2、教师:50ml烧杯2只、1000ml烧杯一只、250ml烧杯一只、胶头滴管、长玻璃管(一端密封)、蒸馏水、无色酚酞、浓氨水、红墨水、无水酒精3、备好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巩固练习: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是()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3、水结成冰是由于( )A.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停止了B.构成水的微粒变小了C.构成水的微粒变大了D.构成水的微粒的间隙变化了4、打开食醋瓶盖时,闻到了刺激气味,表明微粒在_________,食盐能溶解在水里,说明组成物质的微粒间_ _;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___ ____仍然是原来的物质,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 __变化。

5、交流与讨论⑴盛有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⑵为什么在风吹日晒时湿衣服很容易变干?⑶为什么敞口放置的水杯中水会慢慢变少?⑷为什么温度计可以显示出温度的变化?附:教学设计说明1、以图片和问题的形式创设情境,感性而直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新版)沪教版.doc

【推荐】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导学案(新版)沪教版.doc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1.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能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阅读〗P62-64二、思考与交流(一)微粒的性质(一)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探究微粒的运动(教材P63图3—2)实验1 现象:结论:实验2 现象:结论:(思考与交换)结合这两个实验说明什么?(二)微粒之间有空隙(探究二)水与酒精混合1、25mL的酒精与25mL的水混合其体积等于50mL吗(为什么?)结论:(思考与交换)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微粒之间空隙大小的比较(探究三)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现象:结论: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微粒的空隙大于液体或固体微粒间的空隙(二)物质的构成〖阅读〗P64,完成下列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干冰由构成,金刚石由构成,铜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

三、总结与反思1、所有物质都是由;2、微粒是在;3、微粒之间。

四、达标检测1、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3、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4、超市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

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解释】请用分子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结论】保鲜膜除了可阻止食物中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防止食物腐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2 新人教版我思我学1、议一议:①假如把1杯水分成 杯、 杯、 杯……这样不断地分下去,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水分到最后便得构成水的最小微粒。

这样微粒能叫水分子吗?②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的、不能再分的小球。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想一想: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②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有什么区别?③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什么?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理解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能分辨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对于离子,只要求知道NaCl 、CaCl 2、CaCO 3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属单质、金刚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构成。

2、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3、了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发生的改变过程,进而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

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是实际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了解: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

知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著名实验。

6、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只考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层次,不涉及质子和中子)及带电情况、质量分布情况。

二、方法指引:1、你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2、你知道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在原子结构中,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每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它们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②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如何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 构成物质的微粒(II)—原子》(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粤教版
3.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它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将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原子核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铁原子核内含有26个质子和30个。

(4)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5)质量最小的粒子。

(6)带正电的粒子是。

(7)不显电性的是。

(中考链接)
5. 负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均相等,但电性相反。

欧洲科研机构宣称已制造出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叙述正确是的()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6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

九年级化学上册《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版)沪教版-(新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内容】九义教科书《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②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③能用某些事实或设计完成某些实验说明物质的微粒性;④运用有关物质的微粒知识进行想象和推理。

2.能力和技能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策略】学生在第二章已学习了身边的物质,知道不同的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本节课以“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引入,让学生明确本章学习的内容和目的。

首先,通过实验感受物质分割过程,使学生构建微粒的观点;其次,通过学生的讨论、设计、实验探究,得到微粒的某些特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并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微粒的变化情况以加深认识;最后,利用物质的微观性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一些实验现象。

形成微粒的观点,学生接受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就更加顺利。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分组实验,四人一组,其中化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

2.教具准备①多媒体教学设备②试管、烧杯、酒精灯、药匙、胶头滴管、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注射器、研钵、高锰酸钾、蒸馏水、浓氨水、酚酞、酒精等。

【教学过程】附:板书设计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因此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中的大。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分子原子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分子原子教案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分子原子探究点一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从上图中你得出的信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

继续研究分子的结构模型,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的分子是同种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且原子大小不同。

从原子体积大小的比较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原子体积大小的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且很小。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上述微观示意图中分子、原子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分子分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习目标】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知识结构】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1、认识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2、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3、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基本设想】第1课时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内容比较抽象,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行为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或者用球棍模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金刚石、氯化钠的结构等,让学生感受分子、原子、离子的真实存在。

第2课时原子的构成、离子由汤姆生发现电子和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现象,联想与启示。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原子的构成。

第3课时原子的质量建议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过程由学生一步一步演算出来,这更利于学生理解,如m(碳)=1.993X10-26 Kg,m (氧)=2.657X10-26 Kg,m(碳)/12=1.993X10-26 Kg/12= 1.66X10-27 K g,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993X10-26Kg/1.66X10-27 Kg=16。

再求一下钠、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巩固概念,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第1课时分子、原子〖引入〗投影展示干冰、金属铜、氯化钠、金刚石等物质的微粒构成示意图。

九年级化学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2新版

九年级化学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2新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氢气在氧气中燃三.精讲释疑与新知【讨论】如下图所示,试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电解生成氢气。

化中的最小微粒。

本质不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2.分子运动发生化.水通电生成氢气D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理念的是A .乘电动公交车,提倡低碳出行B .增加烟囱高度,防止废气污染C .实施绿化工程,遏制雾霾产生D .回收废旧金属,节约金属资源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Fe 2O 3→FeCl 2→Fe(OH )3B .CaCO 3→Ca(OH )2→CaCl 2C .S→SO 3→H 2SO 4D .CO 2→O 2→CO 3.下列归纳和总结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4.如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 .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 .物质丙不属于氧化物5.小刘对某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 .K 2CO 3 NaCl KNO 3 H 2SO 4 B .NH 4Cl K 2SO 4 KOH Na 2CO 3 C .NaNO 3 AlCl 3 HCl ZnSO 4 D .BaCl 2 HCl CaCl 2 NH 3·H 2O6.下列含铜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uOCuSO 4Cu(OH)2CuCl 2CuA .转化①的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变成蓝色B .转化②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C.转化③可加入MgCl2溶液实现D.转化④如果加入Fe,则溶液质量减小7.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A B C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B.反应B的反应方程式是:NaCl+NH4HCO3=NaHCO3↓+NH4ClC.“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要产品“碱”是指碳酸氢钠D.该模拟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8.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B.t℃时,M和N的溶解度均为40gC.t℃时,N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仍是饱和溶液D.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9.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10.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案沪教版一、分子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

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食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是由于构成的微粒不同。

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

氢气、氧气和水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是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

3.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仪器来观察。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衣箱中樟脑球时间久了就不见了,湿衣服晒在有太阳光的地方干得快等。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隙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隙较小,因此气体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如可向轮胎中打气、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等现象。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氧气、氮气、水、二氧化碳、氨气、酒精、蛋白质等。

【例题】“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是有空隙的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的体积很小►解析:能闻到酒香气味是因为酒中的酒精分子由于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们的嗅觉细胞,与分子的质量、体积大小和分子间的空隙无关。

►答案:C4.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分子真实存在的例子有许多。

例如,我们能闻到饭菜的香味,闻到鲜花的花香,闻到马路上汽车尾气呛人的气味,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压瘪但没破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就会鼓起,是由于受热后分子间空隙变大等等。

二、原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2、学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有关现象;3、学会运用微粒的观点去想像和推理。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概念,形成表象。

导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

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观察几个现象,实验探究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简)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将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3.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答:1.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答:2.变浅直至无色,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答:3.在水的作用下,构成蔗糖和食盐的微粒被分散到水中。

同样是微粒,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说明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总结: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的。

举例:除了课本实验,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能够说明物质是由大量微粒构成的?回答:学生自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2(新版)沪教版班级姓名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3.理解分子和原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转化。

4.能用微粒的观点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课前预习】1.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铜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2.微粒是不断。

温度越,微粒运动越。

3.微粒之间有。

气体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液体、固体物质微粒间隙比较。

4.用微粒的观点看变化和物质分类。

(1)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为;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

【学习过程】二、分子思考:课本65页联想与启示。

阅读:课本65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物质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物质的不同。

氧气由构成,氢气由构成,水由构成。

许多分子聚集形成物质。

阅读:课本66页第一、二段。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和都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

温度越,分子运动越。

(3)分子之间有。

一般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越。

压强越大,分子之间的间隔越。

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空隙比较,液体、固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隙比较。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三、原子阅读:课本66页第三段.分子由构成。

每个水分子由和构成。

水分子分解时,生成和,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

交流讨论:课本66页。

1、原子概念原子是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如、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很,有一定质量;原子在不停地;原子间有。

交流讨论: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的变化和分类。

(1)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改变。

(2)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纯净物是由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 _____构成的。

【当堂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A 氧气B 水C 铁D 氦气4.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5.含有氧分子的物质是()A.高锰酸钾固体B.液态空气C.蒸馏水D.二氧化碳6. 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在横线上:(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

(3)由多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课后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 B.水 C.液氧 D.水银2.(xx泰州)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变成了新微粒 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3.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通电分解时,发生改变的是()A .B . C. D.4.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酒香不怕巷子深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现象5.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6.(xx成都)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B.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C.一小匙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分子在不断运动D.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二、填空题1. 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 (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1)水是由水构成的,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和氢,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每两个氢构成一个氢,大量的氧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聚集为氢气。

(2)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由此说明原子是最小微粒。

四、已知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一种无色气体。

N2O4在密闭容器内受压时能转化为NO2气体。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探究有关的变化。

实验时甲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乙推压密闭注射器里的活塞,然后再松开后。

N2O4乙甲(1)甲实验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2)乙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上述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从微观角度分析)。

【中考链接】1.(xx福州)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不停地运动B. 分子间间隔变大C. 分子体积急剧增大D. 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2.(xx泰安)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 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3.(xx浙江嘉兴)氢气被看成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但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氢气成本高。

据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了一种氮化镓-- 锑合金,利用它能更好地促进水在太阳光下分解获得氢气,且可重复使用。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学案4(新版)沪教版班级姓名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了解几种简单离子。

2.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了解三种微粒的转化关系。

【课前预习】1.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有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如,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如。

2.离子是,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带正电的离子叫离子,带负电的叫离子。

3.在空格中填“=”、“<”或“>”: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学习过程】一、离子问题: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相互结合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活动探究:课本71页图3-14钠与氯气的反应,分析现象。

交流讨论:钠与氯气的反应中原子发生的变化。

阅读课本72页拓展视野:1.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及稳定结构。

2.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带电,形成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带电,形成离子。

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小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很,有一定质量;离子也在不停地;离子间也有。

二、分子、原子、离子间的转化。

阅读、了解。

课本71页图3-17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当堂训练】1.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得到电子B.一定失去电子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2.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当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的是( )A.质子B.原子核C.阳离子D.带负电荷的离子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4.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5.请列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常见物质名称,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______等等。

【课后提升】一、选择题1.(xx扬州)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2.离子变成原子时( )A.一定失去电子B.一定得到电子C.可能失去电子D.没有得失电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B.因为原子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整个原子显正电C.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分子一定比原子大D.原子与离子可通过电子得失来转变4.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质子、中子、电子)为()A.18 B.40 C.58 D.625.当原子转变成离子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 .质子总数B.原子总数C.电子总数D.中子总数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实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原子也改变B、在化学反应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成形成新的分子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变,原子变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个数、原子个数都会发生分与合的运动7.带电荷的微粒是( )①原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分子⑤核外电子A.①②B.②⑤C.①④D.④⑤8.下面关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A.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32B.2HCl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1×2+35.5=37.5C.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D.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1×2)×2=84二、填空题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

2.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

氧化汞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______分解为氧______和汞______,汞______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______构成一个氧______。

氧______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______,核外有8个______作高速运动。

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一个______带1个单位正电荷,______不带电。

一个_______带1个单位负电荷。

整个氧______不显电性。

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包含阳离子、阴离子)等微粒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空。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3)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是;一定发生变化的;(4)带正电荷的是,带负电荷的是,显电中性的是;(5)一般氢原子不含有的是;(6)原子中数和数目相等。

7. 求相对分子质量(1)O2(2)H2O8. 计算2CO2相对分子质量之和9.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

下表是有关于原子的一些信息。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你还能总结出哪些信息:⑴;⑵;⑶;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