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疏散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消防计算公式

消防计算公式

消防计算公式
消防计算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1. 计算疏散人数=人员密度×建筑面积,人员密度可以根据不同场所参考相
关规定。

2. 计算疏散净宽度=疏散人数×百人宽度指标÷100,百人宽度指标是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范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3.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Q=KS/U,S为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U为A类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A或㎡/B)。

4. 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B)=Qc=Q/N,
N为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

5. 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N=S/KA,S为该探测区域面积(平方米),A为探测器的保护面积,K为修正指数。

6. 走道的最小清晰高度不应小于其净高度的1/2,其他区域最小清晰高度,应按HQ=+公式计算,HQ为最小清晰度高度(m),H为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消防计算公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建议咨询专业消防人员获取帮助。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1.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厅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内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确定。

2.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确定。

3.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表5.5.19-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家俱、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19-2规定值的30%~40%确定。

4.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5.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6.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7.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8.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9.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10.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11.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

12.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

13.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
安全疏散计算主要包括疏散人数计算和疏散宽度计算。

疏散人数计算公式为:疏散人数 = 面积 * 人员密度。

而人员密度取决于具体的场所,例如: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为1.0人/㎡,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疏散宽度计算公式为:疏散宽度 = 疏散人数 / 100 * 百人宽度指标。

而百人宽度指标(m/百人)因建筑层数和每层的房间数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对于两层建筑,每层的房间数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6m;而当每层的房间数不超过50时,百人宽度指标为0.75m。

另外,还需注意疏散净宽度和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的关系。

当疏散净宽度小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当疏散净宽度大于疏散宽度最小规定值时,应取计算疏散净宽度。

此外,具体到各种类型的建筑如商场、办公楼、展览厅等,其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的各自
总净宽度,应根据场所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

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

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方法安全疏散宽度计算是指建筑内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等的各自总净宽度,在影、剧、礼、体等场所中,分平坡地面和阶梯地面;在除影、剧、礼、体之外的公共建筑中,分每层来计算。

根据《建规》 5.5.20 、 5.5.21的规定,可分为两个步骤: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计算在规定时间内疏散以上人数时,各疏散口和疏散通道的宽度。

1、计算疏散人数=疏散建筑面积人员密度疏散宽度计算步骤:(1)计算疏散人数 = 建筑面积人员密度;人员密度确定方法:①参考建规表 5.5.21-2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

②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 1.0 人 /m 2 ,其他 0.5人/m 2 。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外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 1.1 倍计算。

(2)计算疏散宽度 = 疏散人数百人宽度指标;每层的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 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表 5.5.21-1的规定计算确定。

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内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

百人宽度指标取值时容易陷入的误区:比如建筑高度为 4 层的二级耐火等级办公楼,在取值时一二层百人宽度指标取0.65m/ 百人,三层百人宽度指标取0.75m/ 百人,四层百人宽度指标取 1.00m/ 百人,这种取法是错误的。

根据建规表 5.5.21 ,表中给出的层数为建筑层数,这里指的是建筑总层数,所以 4 层的二级耐火等级办公楼每层的百人宽度指标都应该取1m/ 百人。

建筑物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建筑物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建筑物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建筑物的消防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本电影院是位于大型商场四楼,多厅式,共1600座。

因为我现在要计算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总宽度,但不知道怎么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请问电影院建筑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或怎么确定?
大型公共建筑疏散宽度指标上写了≤2500座的一二级电影院的宽度指标(m/百人)楼梯跟门都是0.75 m/百人。

该电影院是1600座
则总的疏散宽度为1600/100*0.75=12m。

如果设置4个出口一个出口为3m,一股人流的疏散宽度为0.55m 则一个门的疏散人流能力为3m/0.55≈5.45股
每个疏散口的人数是1600/4=400人
则总的疏散时间=400/(5.45*43)=1.70min小于规范中的2min (其中,平坡地的人流疏散能力是43,阶梯的是37)
阶梯的是400/(5.45*37)=1.98也符合,所以你这个电影院四个出口,每个3米就符合标准。

具体的东西,你可以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

消防安全疏散之疏散人数的计算疏散人数是建筑疏散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疏散人数是确定疏散净宽度的基本要素。

本文讲述疏散人数的主要计算方法:面积比例法、固定座位统计法、床位统计法和核定法,同时解答计算中的主要问题!详述如下:一、面积比例法:不同功能场所,有不同的人均使用面积要求,按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根据每人占用面积的下限值,可确定疏散人数,单位通常为(人/m²)或(㎡/人)。

1、《建规》5.5.21明确了通用场所的人数要求,比如:1.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²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²计算。

1.2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²。

1.3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2、在一些专业或特殊的功能场所中,可依专业规范确定疏散人数,比如:《办公规》4.2.3: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²。

《办公规》4.3.2:中、小会议室每人使用面积: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2.00m²/人,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00m²/人。

《文化规》4.2.10、4.2.11:文化馆的琴房,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²/人;文化馆的美术书法教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8m²/人。

等等!二、固定座位统计法:《建规》5.5.21规定:有固定座位的场所,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情况:1、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的观众厅,可按实际座位数量和核定的服务人员数量确定,不需要增加10%的座位数量。

消防疏散计算取值方法(2012)

消防疏散计算取值方法(2012)

消防疏散计算取值方法●高层建筑裙房(与主楼用防火墙完全分隔开的)、多层建筑消防疏散人数和疏散楼梯宽度、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房门宽度计算原则:一、各层疏散人数计算:1、除商店游艺场所外,各层按实际功能分别计算疏散人数,相加得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总人数。

(1)餐厅:大餐厅按1.3m2~1.5 m2/人;包间:按大小,分别取10~14人/包间。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89年版。

(2)厨房及服务人员:视规模,分别取20或50、80人/层。

(3)中小会议室(中约60 m2,小约30 m2):有会议桌的,按1.8~3m2/人;无会议桌的,按1m2/人。

大会议厅,根据桌椅布置情况计算人数。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2006年版。

(4)大宴会厅,根据桌椅布置情况计算人数。

(5)综合排练室:6m2/人。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87年版。

(6)游泳训练设施:4m2水面/人。

参《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第7.4.4条。

2、商店及商业营业厅,先按该防火分区面积的0.5~0.7折算为商店营业厅面积,再按低规P54页表5.3.17-2换算系数计算疏散人数。

3、歌舞娱乐游艺场所按0.5人/m2,录像、放映厅按1人/m2。

低规2006年版,第5.3.17条第4小条。

二、各层疏散宽度计算:1、人员密集的厅室、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在地下或半地下,按1m2/100人。

低规2006年版,第5.3.17条第2小条。

2、地下其它各层,按低规P53页表5.3.17-1计算。

3、地上各层,按上层人数最多一层计算,并按低规表5.3.17-1计算。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人数和疏散楼梯宽度、疏散走道、安全出口、房门宽度计算原则:一、各层疏散人数计算:1、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桑拿浴室(洗浴除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按0.5人/m2。

高规第4.1.5A条。

2、录像、放映厅按1人/m2。

高规第4.1.5A条。

3、大会议室、宴会厅、大餐厅、健身房、展览厅室,无固定座位时,可参考高规第4.1.5A的条文解释P95页的美国《生命安全规范》的规定,人员密度按该场所净面积取0.71人/m2来计算。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

安全疏散距离1、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

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2、高层和地下建筑:双向疏散时: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医院病房部分12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15m,其他20m。

地上人员集中的大厅(观众厅、展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阅览室等)内任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不宜超过15m。

地下车库疏散距离不大干45m,自动喷淋时不大于60m;底层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60m。

疏散宽度:1、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

2、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每100人所需的各自总宽度,平坡地面的门和走道,阶梯地面的门、走道以及楼梯;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计算确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非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地上一、二层;地上三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地上四层、四层以上各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1m;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计算确定;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

安全疏散规范及计算式火灾案例1、1977年2月18日,新疆建设兵团61团农场俱乐部发生火灾,死亡699人,是建国后死亡人数最多一次。

2、1994年11月27日(周日),辽宁阜新XX发生火灾,死亡233人。

(87cm出口)第一节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程序一、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1、了解人在火灾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1)习惯性心理(2)趋光心理(3)恐惧心理(4)从众心理(5)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跳楼2、任一房间、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疏散方向。

3、疏散路线要简洁、明暸、敞通、步步安全,疏散路线的端部必须是安全区域。

4、疏散路线结合平时流线靠外墙布置,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设一些暂时避难用的室外楼梯、阳台、屋顶平台等。

5、疏散走道上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自动状态,疏散门向疏散方向开启。

二、安全疏散设计程序1、估计各个房间应疏散人数;2、确定假定“起火点”;(1)最不利疏散(2)发生火灾概率最大3、确定避难路线;4、避难计算(Dt);5、烟气流动计算(Dt、Cst);6、研究避难人员的安全程度。

第二节安全疏散时间计算(日本20__年)一、几个有关的基本概念及重要参数(一)允许疏散时间指建筑物发生火灾后,能够保证处在火灾危险区域的人全部迅速安全撤离并抵达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确定允许疏散时间应考虑的因素:(1)火灾使人受到伤害的时间;(2)火灾使建筑构件倒塌破坏的时间;(3)考虑人们发现火灾的早晚,乘一个安全系数。

一般公共建筑物:一、二级6min;三、四级24min。

影剧院观众厅:一、二级2min;三级1.5min。

体育馆观众厅:34min。

高层建筑:57min。

(二)假定起火点1、找最不利疏散部位,如疏散人数多、疏散能力差的人所在的部位、疏散距离长的部位、地下室等。

2、在发生火灾概率最大的房间内确定假定起火点。

如用火用电较多的房间等。

(三)安全区域指建筑物火灾时,凡能确保避难人员安全的场所,都是发生安全区域。

建筑物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建筑物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建筑物的消防疏散人数怎么计算?
本电影院是位于大型商场四楼,多厅式,共1600座。

因为我现在要计算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总宽度,但不知道怎么计算需要疏散的人数,请问电影院建筑的疏散人数怎么计算或怎么确定?
大型公共建筑疏散宽度指标上写了≤2500座的一二级电影院的宽度指标(m/百人)楼梯跟门都是0.75 m/百人。

该电影院是1600座
则总的疏散宽度为1600/100*0.75=12m。

如果设置4个出口一个出口为3m,一股人流的疏散宽度为0.55m 则一个门的疏散人流能力为3m/0.55≈5.45股
每个疏散口的人数是1600/4=400人
则总的疏散时间=400/(5.45*43)=1.70min小于规范中的2min (其中,平坡地的人流疏散能力是43,阶梯的是37)
阶梯的是400/(5.45*37)=1.98也符合,所以你这个电影院四个出口,每个3米就符合标准。

具体的东西,你可以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1.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厅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内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确定。

2.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确定。

3.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表5.5.19-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家俱、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19-2规定值的30%~40%确定。

4.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5.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6.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7.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8.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9.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10.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11.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

12.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

13.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宿舍疏散宽度计算

宿舍疏散宽度计算

宿舍疏散宽度计算
宿舍疏散宽度计算通常是根据人员数量和建筑结构来进行估算。

一般的原则是,人员疏散宽度应该能够容纳足够多的人员迅速、安全地离开建筑。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宿舍疏散宽度计算公式:
疏散宽度 = 宿舍总面积 / 单个人员所需的最低安全宽度
在计算宿舍总面积时,需要考虑宿舍的实际使用面积,例如房间、走廊、过道等。

在计算单个人员所需的最低安全宽度时,需要根据法规或行业标准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个人员所需的最低安全宽度为0.75米至1米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宿舍疏散宽度计算只是一个估算值,实际情况还会受到人员逃生能力、建筑布局、安全设施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最好还是根据具体的建筑和情况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规划。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疏散人数计算方式

1.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厅的建筑面积按1.0人/m2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内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m2计算确定。

2.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确定。

3.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表5.5.19-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家俱、建材商店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19-2规定值的30%~40%确定。

4.展览建筑展厅。

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

5.商场营业厅。

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

6.娱乐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

7.办公楼。

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

8.中小学校。

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

9.剧场。

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

10.电影院。

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

11.餐馆餐厅。

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

12.食堂餐厅。

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

13.图书馆。

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一、公共建筑的安全晞散距离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照料设施:一二级不超过25米、三级20米、四级15米;b、单多层医疗建筑、单多层教学建筑:一二级不超过35米、三级30米、四级25米;U高层医疗建筑病房部分:一二级不超过24米;d、高层医疗建筑其它部分、高层教学建筑、高层旅馆、展览建筑:一二级不超过30米;e、其它单多层建筑:一二级不超过40米、三级35米、四级30米;f、其它高层建筑:一二级不超过40米;2、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不超过9米;b、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照料设施、单多层医疗建筑:一二级不超过20米、三级15米、四级10米;c、高层医疗建筑的病房部分不超过12米、其它部分不超过15米;d、高层医疗建筑其它部分、高层教学建筑、高层旅馆、展览建筑不超过15米;e、单多层教学建筑及其他建筑一二级不超过22米、三级20米、四级教学不超10米其它不超15米;f、其它高层建筑不超过20米;3.放宽和收紧的规定:a、通过敞开外廊疏散的可以增加5米;b、当疏散楼梯是敞开楼梯间时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减少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减少2米;J设有自喷时可增加25%;d、疏散距离应该是直线距离不是步行距离;A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场所的疏散距离应分两部分进行计算,一部分是厅室内不超过30米、另一部分是疏散走道不超过10米,设有自喷时应分别增加25%o二、公共建筑晞散门、晞散走道即楼梯的宽度1、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0∙9米,楼梯间和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得小于LI米(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医疗建筑的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不得小于1.3米;疏散走道的宽度为单面布房不小于1・4米、双面布房不小于L5米;疏散楼梯不需要1.3米;高层其它公共建筑的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不得小于1・2米;疏散走道的宽度为单面布房不小于1.3米、双面布房不小于1.4米;疏散楼梯不需要1.2米;3、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应小于L40m且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各l∙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消防疏散计算

消防疏散计算

消防疏散计算公共建造类型较多,且在建造设计中有些建造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者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造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造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造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造设计规范》(JGJ48-8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 (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造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 确定;注:营业厅建造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 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造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预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洗手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造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造面积内。

在建造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造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 3.1.1 条:商店建造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

建造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 3.1.2 条:商店建造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份建造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 的规定。

第 3.4.1 条:辅助部份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造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份所占商店总建造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 条的规定。

第 3.4.2 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一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 计。

丁类车间疏散计算

丁类车间疏散计算

丁类车间疏散计算
丁类车间疏散计算是指在丁类车间的安全疏散方面进行计算,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出车间。

丁类车间是指那些在火灾时容易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车间,因此疏散计算尤为重要。

在进行丁类车间疏散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车间的总人数:包括车间内的员工、访客和其他人员。

了解总人数是计算
疏散时间的重要基础。

2.出口数量和位置:丁类车间应设有足够的出口,并且这些出口应分布在车
间的不同位置,以确保员工可以从最近或最安全的出口疏散。

3.出口的最大承载量:每个出口在特定的逃生时间内可以允许通过的最大人
数。

这取决于出口的宽度、通道的宽度以及逃生过程中的其他因素。

4.安全规定:根据相关安全规定,确定每分钟每个出口允许通过的人数。

在丁类车间中,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定期进行疏散演习,以使员工熟悉疏散程序和路线。

2.应明确指定疏散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管理疏散行动。

3.应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无障碍物阻挡。

4.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总的来说,丁类车间疏散计算是确保车间内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计算和规划,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疏散计划,减少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伤亡。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讲义: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讲义: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

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人员的疏散过程与火灾探测、警报措施、人员逃生行为特性和运动等因素有关。

必需疏散时间按火灾报警时间、人员的疏散预动时间和人员从开始疏散至到达安全地点的行动时间之和计算:RSET=Td+Tpre+k×Tt (式5-4-40)其中:Td —火灾探测报警时间,指从火灾发生到触发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而发出报警信号,使人们意识到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人员通过本身的味觉、嗅觉及视觉系统察觉到火灾征兆的时间;Tpre —疏散预动时间,指人员从接到火灾警报之后到疏散行动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Tt —疏散行动时间,指建筑内的人员从疏散行动到疏散结束所需要的时间;k—安全系数,考虑到场景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需要考虑足够的安全余量,安全系数一般取1.5~2,采用水力模型计算时的安全系数取值,宜比采用人员行为模型计算时的安全系数取值要大。

(一)火灾探测报警时间对于安装了点式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以及安装了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场所,火灾探测报警时间应根据建筑内所采用的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的类型及其布置、火灾的发展速度及其规模、着火空间的高度等条件,考虑设计火灾场景下火灾探测报警装置或自动喷水装置对火灾烟气的反应时间。

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模拟计算软件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也可采用其他计算工具,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软件工具包中提供的DETACT-QS工具,预测特定火灾场景内感温元件的动作时间。

对于日常有人停留的房间并且人员处于清醒状态,可以采用特定经验公式算法预测人员发觉火灾征兆的时间。

(二)疏散预动时间疏散预动时间包括识别时间和反应时间。

人员在接收到火灾报警信号以后,有各种本能反应的时间如确认火灾警报,判别火情发展情况,通知亲友,收拾物品,确定疏散路线等待,开始疏散行动时间往往因人而异。

受到建筑类型、功能与用途、使用人员的性质及建筑火灾报警广播和物业管理系统等各种内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疏散预动时间的长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计算经验公式通常使用疏散时间和疏散人数来进行计算。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疏散计算经验公式:
疏散时间 = 疏散距离 / 疏散速度
其中,疏散距离指的是人员需要从起点到达安全地点的距离,疏散速度表示人员在疏散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疏散计算经验公式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情况可能因为人员密度、交通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应用中,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疏散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着火房间的疏散时间计算
着火层的疏散时间计算 着火建筑物的疏散时间计算
1.疏散开始时间tstart
2.到达出口的步行时间ttravel
3.排队通过出口的时间tqueue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参数的取值 步行速度v 人员密度p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总结:日本计算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着火房间以及 着火楼层的疏散,在查阅的文献中的应用案例中 都是计算了着房间以及楼层的人员疏散,认为只 要人员疏散进入楼梯间就认为疏散成功。一般的 疏散时间计算都采用了日本的手算方法和计算机 软件模拟的疏散时间进行比较,疏散时间取计算 结果的较大值。
二、其他疏散计算方法
Pauls提出,下楼梯的人员流量f,与楼梯的有效宽w,和使用楼梯的人 数p有关,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流量f的单位为人/s,w的单位为mm。此公式的应用范为 0.1<p/w<0.55 这样便可以通过流量和室内人数来计算出疏散所用时间。出口的有效宽 度是从通道的实际宽度里减去其两侧边界层而得到的净宽度,通常通道 一侧的边界层被没定为150mm。
二、其他疏散计算方法
着火房间人员密度为s=房间人数p/房间面积a, 着火房间疏散人员流量f=v*s*W 着火房间人员疏散出房间时间=P/f
走廊和大厅的疏散时间=疏散距离/疏散速度 人的行走速度应根据不同的人流密度选取。当人流 密度大于1人/m2时,采用O.6m/s的疏散速度;当 人流密度小于1人/m2时,疏散速度取为1.2m/s。
三、参考文献
[1]张树平,建筑防火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陈智明,霍然,王浩波,曾德云.某教学楼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 [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1):40~45. [3]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86-139. [4]张小英,马晓茜,陶平高.层建筑火灾时的人员安全疏散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 学报,2008,(6):124~126. [5]方正,马莉莉,卢兆明.高层建筑疏散时间计算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2,(4):10~12. [6]刘文利,雄洪,李晓东.地下商业街建筑人员疏散预测[J].火灾科学, 1999, ( 3) : 72 - 79 . [7]张娟,朱国庆,李欢欢,张磊,王晓岚,张威.常态和紧急状态下人员疏散对比研究.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6)492~495. [8]魏文君,李小柱.某商业综合体人员疏散的模拟分析[J].安防科 技,2011,(2)9~12.
疏散计算方法
研究生五队 李剑 熊栋 马玄 刘旭
目 录
日本计算方法简介
其他疏散计算方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一、概述 与欧美所采用的计算机模拟体系不同,日本在 安全疏散方面一直采用手算的方法。2000年日本又 颁布最新疏散评估计算方法。日本关于疏散预算的 计算较为明确,且己经写入建筑基准法。
一、日本疏散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