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非正规就业现象愈发普遍。

非正规就业是指那些没有合法合同、缺乏保障和权利的工作,比如临时工、自由职业者和黑市的劳动力等。

这种就业形式可能给经济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非正规就业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非正规就业的存在,就业市场将变得更加分散和不稳定。

非正规就业者无法享受正式劳动者的权益,如社会保险、福利和工资保障等,这使他们在寻找稳定工作时更为困难。

这种不稳定性会进一步加剧就业市场的不平等,导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此外,由于非正规就业通常没有正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能会面临雇佣过程中的不公平待遇和非法剥削,这进一步削弱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障。

因此,非正规就业对于整个就业市场的平衡和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非正规就业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其劳动生产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却比正规就业低。

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的非正规就业市场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这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限制了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由于非正规就业往往没有完善的劳动法律和规章制度,劳动者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通常较差,这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往往有限,并可能成为一种阻碍。

然而,非正规就业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非正规就业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工作机会,使个体能够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和时间的工作方式。

这对于某些特定人群,例如自由职业者和女性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意义。

通过非正规就业,人们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兼顾家庭和个人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此外,非正规就业还有助于促进创业和创新精神,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潜力。

一些创新企业和初创公司往往从非正规就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为经济带来新的机会和增长。

r姚宇-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r姚宇-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

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姚 宇提 要|本文对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介绍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特征、统计框架以及政策的演绎,以期让读者对国际非正规就业研究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世界中图分类号|C91312作者信息|男,1974年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

1973年国际劳工组织综合就业问题代表团在考察肯尼亚的就业问题后,在一篇题为《就业、收入和平等:肯尼亚增加生产性就业的战略》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非正规部门”这一概念。

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 LO)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进一步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

I LO同时认定它有三类:一为小型或微型企业,二是家庭企业,三是独立的服务者。

“非正规部门”这一概念自提出以后就被很多国家不同程度地加以引用。

虽然在不同国家对“非正规就业”的描述和界定有很大的不同,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地区,那些发生在小规模经营的生产和服务单位内的以及自雇佣型就业的经济活动。

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则称为非正规就业者。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专家对非正规就业进行了研究,90年代以来,研究非正规就业有几位著名的学者,笔者认为波特斯(Alex P ortes)的《非正规经济研究》(Research on Informal Economy)一文所作的综述最为全面,本文将借用该文章的框架介绍国际非正规就业研究的情况。

一、第一阶段:非洲与拉丁美洲研究阶段(70年代初~80年代初)最初,研究非正规就业问题的重心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研究的重点在于讨论非正规经济的性质、类别与存在的主要职业领域。

对非正规经济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推行世界就业计划,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派出就业使团,帮助它们研究和制订国家和区域的就业发展计划。

上海非正规就业模式研究——以卢湾区为例中期报告

上海非正规就业模式研究——以卢湾区为例中期报告

上海非正规就业模式研究——以卢湾区为例中期报

本研究旨在探讨上海市卢湾区的非正规就业模式。

目前,単就卢湾
区而言,非正规就业人员比例已接近50%,这一现象也在全市范围内较
为普遍。

非正规就业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也具有潜
在的负面影响。

因此,探究其存在的原因、特点、影响和应对措施具有
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卢湾区的非正规就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家政服务、零工经济、个体工商户、兼职工作等。

这些就业形态普遍存
在于零售、餐饮、物流等行业中,与其他城市的非正规就业形态相似。

但与此同时,卢湾区的非正规就业还具备一些本地化特点,如商业街短
期招工、居民社区家政服务等。

调研还发现,非正规就业固然可以为部分人群提供就业机会,但其
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

最显著的是工资低、权益难保障等问题,特别是
在家政和零工经济领域内最为突出。

此外,非正规就业还存在对劳动力
市场的扰动、职业技能培养的缺失等方面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应对思路。

其中,我们认为
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的就业政策、加强监管、推动非正规就业转化为
正规就业等措施,引导非正规就业逐步规范化。

同时,企业应主动为非
正规就业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员工福利,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最后,
社会各界也应当关注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和问题,全社会共同构建良好的
就业环境。

研究还在继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卢湾区和其他部分区域调研,探
究非正规就业模式的内在联系和共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更具体的政
策建议。

非正规就业:理论诠释与研究进展

非正规就业:理论诠释与研究进展

非正规就业:理论诠释与研究进展一、导言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世界约有7.5亿-9亿人领先非正规经济活动维持生活。

(任远,2007:9)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就业基本都在30%以上的水平,最高的甚至达到80%-90%。

在非洲,非正规就业占到了约非农就业的80%、城市就业的60%以上和新增就业的90%。

在拉丁美洲,1990年非正规劳动力在拉美城市就业中占52%,到1997年已增加到58%。

(任远,2007:11)而在发达国家方面,从1990年-2001年,绝大多数OECD 国家的非我国人民就业呈逐年上升的态势,非全日制就业占总就业量的平均比例由1990年的13.4%增加到2001年的14.9%。

2001年,澳大利亚、冰岛、日本、荷兰、英国、挪威、新西兰和瑞士等国的非全日制就业在总就业量的比重都已超过了20%。

(任远,2007:9)根据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6个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我国城镇的各类非正规就业人数大约是7000-8000万人,大约占城镇从业人员的1/3。

(何平,2006) 而到2006年我国城镇的非正规就业总人数大约是1.36亿,基本上占到城镇部门总就业人口的51%。

”(任远、彭希哲,2007:39)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都占据了整个就业的半壁江山以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虽然非正规就业已经在就业甚至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非正规就业仍然存在着个人生存状况差、社会保障及福利缺乏、劳动纠纷多、职业培训少、企业发展升级限制的问题。

(王郁,2007:127)尤其是在我国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除少数个体业主和高端非正规就业者之外,大多数低端非正规就业者收入不稳定,收入水平大多在城镇最低工资水平之下,而且工作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发生率极高、劳动安全没有保障。

同时,这些非正规就业者未享受到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而且很少有机会接受正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或上岗前培训。

我国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

我国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

我国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一、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和界定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在70年代初提出。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的定义,所谓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

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独立的个体劳动者。

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国情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作了如下定义。

我国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在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之外的规模很小的经营单位。

包括:(1)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等;(2)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生产自救性和公益性劳动组织;(3)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

在此基础上,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

包括:(1)非正规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2)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包月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即“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

那么,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具体状况如何?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非正规就业我国分行业非正规就业结构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国家垄断性行业。

这些行业中非正规就业比重较低。

2003年我国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非正规就业比重为2.9%,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为4.3%。

而全国平均非正规就业比重2003年达到20.3%。

在这些行业中,非正规就业者主要体现为正规部门中的临时就业。

私营和个体经济被限制在这些行业之外。

第二,部分竞争性行业。

如传统三大产业: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

随着市场准入障碍的清除,非正规就业已经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

2003年我国采掘业的非正规就业比重达到16.5%,制造业达到13.7%,建筑业达到25.3%。

非正规就业状况

非正规就业状况

非正规就业状况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非正规就业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非正规就业是指那些未获得合法雇佣关系的工作形式,包括黑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

本文将从非正规就业的定义、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正规就业的定义非正规就业是指个体劳动者通过与用人单位达成暂时性或非法性劳动关系,从事不受法律保护且社会地位低下的工作。

这些工作一般缺乏稳定性、保障性和福利待遇,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非正规就业的原因1.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匹配出现问题,导致部分人群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就业机会,只能选择非正规就业。

2.法律环境:部分地区法律法规不健全,劳动法制度不完善,导致非正规就业现象较为普遍。

3.社会因素:不同行业的用工需求不同,部分行业对技能要求较低,容易形成一些非正规就业的岗位。

三、非正规就业的影响1.劳动者权益受损:非正规就业形式对劳动者的薪资、社会保障和工作环境等权益产生不利影响,劳动者缺乏保障和维权的能力。

2.社会稳定受到威胁:非正规就业状况下,劳动者的生活质量无法提升,容易产生社会不满情绪,进而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3.经济发展受限:非正规就业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非正规就业的方案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劳动法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加大对非正规就业行为的打击力度。

2.提升职业培训力度: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增强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3.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正规就业行为,提高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效力。

4.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正规就业岗位,减少非正规就业的存在。

五、结语非正规就业状况对劳动者权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要解决非正规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职业培训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和促进经济发展等。

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

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就业问题日益严重。

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下,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非正规就业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但与此同时,非正规就业也伴随着其自身的问题。

本文将从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成因与影响、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指的是不受国家、地方政府法律法规所保护的就业状态,也被称为非法就业、半合法就业等。

这种就业形式常常不具备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的法律身份,劳动者参与的市场活动没有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非正规就业者在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自由职业者,但实际上却和企业雇员一样依赖于雇佣关系来获取其工作和报酬。

二、非正规就业成因与影响2.1成因非正规就业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首先,由于互联网及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网络平台等新型劳动市场出现,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

其次,国家政策方面,尤其是公共政策的不合理性和不完善性,也是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再次,无法解决工作需求而持续增长的人口也是导致非正规就业的原因。

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等制度使得雇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成本变得更高,对用人单位财务状况造成影响,这使得用人单位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纷纷转入非正规就业。

2.2影响非正规就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许多暂时性的就业机会,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非正规就业者缺乏法律保障,容易受到经济利益的侵犯,难以享受相关的福利保障。

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对经济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更严重的是,一些非正规就业工作者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或其他因素而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这使得他们日渐边缘化,甚至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从而加重了贫富差距的矛盾。

三、应对措施非正规就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各个社会领域的问题。

解决非正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非正规就业在当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非正规就业指的是不受法定劳动合同约束或缺乏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

这种就业形式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所以对其影响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由于这些工作者没有正式的劳动合同,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正规就业者所拥有的保障措施,比如社会保险和退休金制度。

许多非正规就业者常常处于较低的收入水平,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或养老金。

同时,他们也无法享受到失业保险等社会救济政策,一旦失去工作,就可能陷入经济困境。

其次,非正规就业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破坏了社会公平与公正。

相比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通常缺乏监管和保护,工作环境可能不安全,劳动条件可能恶劣。

非正规就业也常常伴随着低工资和长时间工作,甚至还有超时工作和不支付加班费的问题。

这些不公平的待遇不仅会使工作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也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福祉。

另外,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以来,非正规就业一直被视为经济活动的一个角落,往往被低估或被忽视。

然而,非正规就业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不可忽视。

尽管这些工作者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就业形式的非正规性,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经济权益,也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和不平等的分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非正规就业的状况。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非正规就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工作者的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其次,应该推出更为灵活和适合非正规就业者的社会保障措施,以确保他们在生老病死等方面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非正规就业者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正规劳动市场。

总之,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这种就业形式不仅对工作者本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非正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非正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非正规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工作市场。

尽管正规就业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非正规就业逐渐加剧,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

非正规就业的问题不仅仅涉及个体经济安全,同时也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各种角度上探讨非正规就业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非正规就业的定义非正规就业是指那些未能得到注册或许可的通常在灰色区域运营的工作,它们可能缺乏保护、法规监管和权益保障。

非正规就业者经常处于劳动、税务、社保等诸多方面的弱势地位,仅仅依靠自身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工作。

二、非正规就业现状非正规就业现状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

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的规模更加庞大。

中国也面临着非正规就业问题,数据表明,中国非正规就业者人数逐年增加,已超过2亿人。

经济学家认为,非正规就业率上升是由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所导致的。

三、非正规就业的影响1.对个人的影响非正规就业对个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保障计划的缺失不仅带来了风险和缺乏收入,而且加剧了劳动者的不安全感。

缺少保障也意味着非正规就业者在得到工作时是更可靠、更便宜和更富弹性的,但却可能导致他们在退休、生病和其他困境时出现超出其承受范围之外的背负。

2.对经济的影响尽管非正规就业者经营的活动,除了给非正规经济带来了新动力外,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市场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非正规就业的形成女助推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营商环境不稳和巨大的计划性、行业组织和法律环境的缺失。

这种情况使得非正规经济的发展显得异常困难,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增长。

3.对政府的影响政府因纳税额度的减少而受到影响,并且因为非正规就业者实际收入数量的不透明性导致税务优惠计划不能准确衡量。

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者缺乏法律、税收和社会保障的参与,削弱了政府对经济的规划、管理和监督,也加剧了社会福利缺乏和贫穷的问题。

四、解决非正规就业的对策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应采取一系列行动来解决非正规就业的问题:1.政府政策政府应当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的法规管理和监察。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非正规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非正规就业是指那些不受劳动法规保护,缺乏社会保障的就业形式。

在中国,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非正规就业对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挑战。

许多非正规就业者无法参加正规的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养老保险。

他们往往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无法为未来的养老做好充分准备。

这不仅会导致个体的生活质量下降,也会加重社会养老压力。

其次,非正规就业对失业保险带来了挑战。

根据统计数据,在非正规就业人群中,由于工作不稳定所带来的失业率远高于正规就业人群。

然而,由于这部分人员没有被纳入到失业保险制度中,他们在失业时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支持。

这加剧了经济不稳定性,也使得这些人们更难摆脱贫困。

另外,非正规就业还对医疗保险体系构成了挑战。

由于非正规就业者普遍没有参加医疗保险,当他们生病时往往面临高昂的医疗费用。

这不仅损害了个体的身体健康,也增加了社会负担。

同时,这也对公共卫生形成了潜在威胁,对疾病传播起到了助推作用。

除了对个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挑战,非正规就业还给整个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由于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非正规就业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往往较低。

这不仅会导致整体的生产率下降,也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

此外,由于这部分就业形式常常涉及违法行为,它对整个经济管理和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和监管,以保障非正规就业者的权益,并推动其逐步转化为正规就业。

首先,需要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所有就业者都能够参加享受社会保险制度。

同时,加大非正规就业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劳动监察机构,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单位的监管力度,严惩非法用工和违法行为。

此外,还应加强税收管理,对非正规就业者进行有效的纳税管理,以增加经济收入,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稳定的支持。

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收 稿 日期 :20 10 -��-� 0 � � � 基 金 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扩大就业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 09 0 06 ) ; 云南省科技厅项目 "云南省非正 规就业的制度 创新与管理机制研究" (20 0 9 0 90 ) 戎( 19 5 5 - ) , 男, 安徽泾县人, 教授, 博 作 者 简介 :王会涛 (19 8 6-) , 男, 河南扶沟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企业战略管理�汪 士生导师, 从事制度经济学及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 6
2 0 11 年 第 1期
� � � � � � � � � � � � � � 北方
经贸
(李卓等, 2 0 0 7) �所以, 在目前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推 进非正规就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高 的� (四) 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竞争力 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企业迫切需要根据市场 行情灵活地改变其劳动力的数量,随时随地雇佣 , 解聘 , 中止劳动合同, 又可以随意改变劳动时间的 长度, 改变就业功能, 甚至可以把生产任务通过承 包等形式转移给家庭工厂 (李卓等, 2 0 0 7) � 而非正 规就业的 " 蓄水池 " 功能恰好可以满足企业对劳动 力的这种 "潮汐式" 的需求, 达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 置,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双重效果 � 三, 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非正规就业虽然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并不是完美的, 许多方面还 存在问题, 为了使非正规就业得到健康发展, 必须 对它们有清楚的认识 � (一) 劳动关系不规范, 法律法规不健全 非正规部门就业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很 普遍, 雇佣关系十分松散, 对双方没有约束力, 不能 按约履行义务, 雇主与雇员之间缺乏信任, 解雇 , 离 职现象经常发生, 雇员流动性强, 从而加剧了非正 规部门就业的不稳定性,难以形成长期的竞争力 (郭正涛等, 2 0 0 7) �而我国现阶段, 还缺乏针对非正 规就业的法律法规, 已有的一些涉及非正规就业的 法规政策也不够系统和全面, 且操作性不强, 一些 政策只是针对特定群体 ( 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 制定 的, 适用面比较狭窄 (杨素青, 2 0 08 ) �不规范的劳动 关系和不健全的法律, 使得非正规就业者一旦发生 劳动纠纷,便会因为难以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据资 料, 而难以保障其合法劳动权益 � (二) 政策不完善, 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是社会保障严重缺乏 � 长期以来, 我国的非 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缺乏制度上的联系, 而制度的缺失又造成对非正规就业者利益的损害, 使得大部分的非正规就业者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 系之外; 雇主则竭力逃避为非正规就业者缴纳保险 费; 而非正规就业者由于收入低且不稳定, 加上传 统观念的影响,往往无力也不愿意缴纳 (彭秀清, 2 0 08 ) � 二是缺乏财政优惠 � 我国非正规部门税收负 担过重,又缺乏国家财政拨款和优惠贷款的优待, 导致非正规部门融资渠道狭窄, 且成本高 (郭正涛 等, 2 0 0 7) �三是行政管理混乱 �政府尚未明确非正 规就业的专门管理机构, 工商 , 税务等行政管理部 门都在对其履行各自的职能,多头管理 (杨素青, 2 0 08 )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简便, 将非正规部门 直接纳入到制度化管理当中, 进行 " 正规化 " 管理,

非正规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非正规就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增加。

非正规就业是指一些违反劳动法规定、缺乏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的工作形式。

它主要包括农民工、个体小商贩、长期失业者、临时工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非正规就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首先,非正规就业对就业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非正规就业的存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并导致了劳动力奇迹的产生。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提高了劳动力的整体生产率和竞争力。

然而,非正规就业也导致了就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给工人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次,非正规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挑战。

非正规就业常常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导致劳动者面临安全和良好待遇等问题。

这不仅会降低劳动力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还会损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此外,非正规就业还会削弱财政收入,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另外,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不平等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非正规就业中,缺乏公正的薪酬制度和升职机会,劳动者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机会。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加了社会不稳定性和犯罪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非正规就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政府应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确保劳动者享有合法权益。

同时,还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非正规就业的合法性和职场保障水平。

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投入。

通过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他们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就业机会。

此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解决非正规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大对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确保每个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最后,社会各界应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的关注和研究,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鼓励合作社模式的发展,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形式转变为规范性的就业形式。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非正规就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非正规就业指的是指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法规保护范围之外的就业形式。

这种就业形式对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无论是对雇主、雇员还是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非正规就业给雇主带来了一定的优势。

雇主在招聘非正规就业者时,无需关注诸如工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这些规定,也无需承担雇佣正式员工所带来的高额成本。

这使得雇主能够更加灵活地组织和调整劳动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波动。

此外,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为雇主在成本方面带来了一定的优势。

然而,非正规就业也给雇主带来了一些困扰。

首先,非正规就业者的员工素质普遍较低,这使得雇主在培训和技能提升方面需要额外投入。

其次,非正规就业者的劳动力流动性较大,这增加了雇主的用工成本和管理难度。

而且,没有劳动合同作为约束,非正规就业者更容易发生违反规定、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然而,非正规就业对雇员的影响也是双重的。

一方面,非正规就业给一些迫于生活压力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许多人可能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技能不足或缺乏工作经验而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取就业机会。

非正规就业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此外,非正规就业也能够提供更多的灵活工作机会,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然而,非正规就业的劣势也无法忽视。

非正规就业者可能因为缺乏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而面临更高的风险。

他们没有稳定的工作条件和收入保障,也无法享受到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

此外,缺乏劳动合同和法律保护,非正规就业者容易遭受雇主的剥削和欺压。

这种情况下,非正规就业更容易导致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非正规就业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一方面,非正规就业能够推动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性,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

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非正规就业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雇佣的重要力量。

此外,非正规就业也能够提升劳动力的供给弹性,使得经济在面临外部冲击和风险时更加稳定。

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研究

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研究

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非正规就业在现代社会中愈发普遍。

非正规就业泛指不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的就业形式,包括临时工、自由职业者、合同工等。

然而,与正规就业相比,非正规就业的从业者往往面临着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低工资、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非正规就业的不稳定性是导致缺乏社会保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作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经常处于雇佣关系的薄弱状态。

从业者往往难以享受到正规就业者所拥有的稳定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福利待遇。

这种不稳定性使得非正规就业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或退休时面临无法得到经济保障的风险。

其次,非正规就业的低工资与传统社会保障标准的不协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没有法定劳动合同和正规的工资支付渠道,非正规就业者的收入往往较低。

这使得他们在享受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福利时遭遇到了困难。

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水平来设计的,难以满足非正规就业者的实际需求。

解决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关爱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调雇主在与非正规就业者合作时应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合同签订和薪酬支付的规范性。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非正规就业者紧急救助基金,为非正规就业者提供紧急救助和灾害救济。

这些基金可以从税收收入、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帮助非正规就业者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他们在困难时期得到及时帮助。

同时,加强工会组织的作用也是解决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问题的关键。

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应当加强对非正规就业者的组织和引导,保护他们的权益。

工会可以与政府和雇主进行协商,争取为非正规就业者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待遇,推动行业内非正规就业现象的规范化。

此外,教育也是改变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

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非正规就业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非正规就业指的是那些缺乏合法保障、待遇低下、劳动条件恶劣的就业形式,通常表现为个体经营、临时工、自由职业者等。

这种形式的就业在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 就业机会减少:非正规就业通常与不稳定的工作机会相关联,这使得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机会减少。

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企业裁员的时候,非正规就业往往是劳动者唯一的选择,加剧了就业市场的压力。

2. 低收入与不公平待遇:非正规就业往往伴随着较低的工资水平和不合理的待遇。

缺乏劳动保护法律的保障,劳动者容易遭受剥削和虐待,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现象加剧。

3. 社会保障缺失:非正规就业形式一般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缺少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给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这也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压力。

二、非正规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 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非正规就业的存在降低了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造成了劳动力供给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2. 降低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非正规就业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以及劳动者的素质较低,进一步影响了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减少税收收入:非正规就业形式大多没有缴纳税费和社会保险金的义务,导致国家税收收入减少。

这给国家财政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三、解决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策略1. 制定与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非正规就业形式的合法性。

2. 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加大对非正规就业劳动者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提高其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同时,提供相应的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 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 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

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就业形式。

非正规就业人员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却面临着诸多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因此,深入研究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概念与特点(一)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概念非正规就业人员是指那些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内容和劳动关系等方面不规范、不稳定的就业人员。

(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特点1、就业形式多样包括临时工、季节工、小时工、自由职业者等。

2、工作稳定性差经常面临失业和重新就业的风险。

3、收入水平较低且收入来源不稳定。

4、缺乏社会保障大多数非正规就业人员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三、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一)参保率低由于非正规就业人员工作的不稳定性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他们往往缺乏参保的意愿和能力。

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成本,也不愿意为非正规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二)保障项目不全面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针对正规就业人员设计,非正规就业人员所能享受到的保障项目有限,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覆盖范围较窄。

(三)保障待遇水平低即使非正规就业人员参加了社会保险,其缴费基数往往较低,导致保障待遇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四)管理和服务难度大非正规就业人员分布广泛、流动性强,社保部门在信息采集、费用征缴、待遇发放等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四、非正规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对非正规就业的规范不够明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社会意识淡薄社会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重视不够,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身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市场安全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市场安全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市场安全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非正规就业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非正规就业指的是违反劳动法规和制度的工作形态,包括灵活就业、零工经济、自由职业者等。

这些非正规就业形式的出现对劳动市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就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市场安全的影响展开研究。

二、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影响首先,非正规就业的普遍存在导致劳动者权益保护困难。

与传统岗位相比,非正规就业剥夺了劳动者的一些权益,例如社保、医保等。

由于雇主往往将劳动者当作临时工或兼职招募,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得不到完善,使得劳动者在工作中容易受到欺压和剥削。

三、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其次,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不容忽视。

非正规就业的蔓延使得正规就业形式的工作岗位减少,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大量劳动者转向非正规就业,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进一步降低了劳动者的工资和待遇。

而且,非正规就业的灵活性也让雇主可以更轻易地解雇员工,使得劳动力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四、非正规就业对社会安全的影响除了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非正规就业还对社会安全产生了影响。

首先,非正规就业导致了税收损失。

由于非正规就业形式的特殊性,往往使得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逃避纳税义务,进而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

其次,非正规就业形式还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非正规就业形式的存在容易导致职业不满、社会不平等等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如何应对非正规就业带来的问题针对非正规就业带来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劳动者权益。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非正规就业进行监督,加大处罚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其次,适应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趋势,提供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机会,增加劳动者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同时,加大对非正规就业岗位的规范化推动,减少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

六、结论综上所述,非正规就业在劳动市场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以及社会的安全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非正规就业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

非正规就业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在现代社会中,非正规就业(informal employment)现象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传统的稳定职业就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劳动力的需求。

非正规就业概念广泛,包括临时工、自雇人员、黑工、及部分自由职业者等类型。

本文将探讨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旨在进一步了解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

首先,非正规就业现象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就业市场的压力,为一部分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尤其对于那些技能不足或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来说,非正规就业提供了他们的生计来源。

这些人往往没有其他可选择的就业机会,非正规就业的出现为他们创造了一种渠道,使他们能够维持生活。

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也提供了某种灵活性,对于那些更喜欢自主工作的人来说,他们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并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

然而,非正规就业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非正规就业通常缺乏保障和福利措施,劳动者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比如低工资、长时间工作、缺乏退休金和社会保险等。

这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对未来的信心。

此外,非正规就业可能存在劳动法律与监管的漏洞,导致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和实现,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

非正规就业现象对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定的经济影响。

一方面,非正规就业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替代方案,让雇主可以更加灵活地雇佣劳动力,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也给国家税收和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由于非正规就业通常缺乏纳税和社会保障缴费,导致国家的税收收入减少,同时也增加了社会保障负担,损害了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针对非正规就业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有一些措施可以采取来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应加强对非正规就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劳动者的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和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罗燕我国的非正规就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而发展起来的。

在改革初期,经济很不发达,城市吸收就业的能力不足,但城市有大量需要工作的劳动适龄人口。

因此国家制定了容许个人自谋职业的政策,非正规部门就开始出现并发展起来。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就业,以及国企改革裁减大量的冗员,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正规部门吸纳劳动者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就业部门得以迅速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4年,全国城镇国有和集体经济从业人员数由0.9325亿人减少为0.7289亿人,净减少2036万人,减幅为21.83%。

与此同时,全国城镇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加了385万人,增幅达18.30%,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1726万人,增幅达到96.07%。

截至2004年末,在我国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从业人员(仅指在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中的从业人员)已高达5515万人,而当年我国城镇就业总数为26476万人,仅按这两项统计,当年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量已占城镇就业总量的20.83%。

可见,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我国的就业体系中已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1非正规就业的界定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劳工组织在年代初提出。

国际劳工组织在《1991年局长报告:非正规部门的困境》中,将非正规部门定义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那些低收入、低报酬、无组织、无结构的很小生产规模的生产或服务单位”。

将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称为“非正规就业”。

2002年,国际劳工大会第90届会议在《体面劳动与非正规经济》的报告中形成了关于非正规经济中就业的概念框架,该框架以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

后来在2003年第1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进行了讨论并经过很小的修改最终被大会核准为国际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国许多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作了如下定义。

我国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在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外的规模很小的经营单位。

包括:(1)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等;(2)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人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生产自救性和公益性劳动组织;(3)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

胡鞍钢[1](2001)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主要指广泛存在于非正规就业部门和正规就业部门中的、有别于传统就业方式的就业形式,即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部门就业是指小型、微型企业,家庭型企业或独立服务者等。

正规部门非正式就业是指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分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

张丽宾(2004)认为,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是一种以缺乏政府管制为特征的非标准(灵活)就业形式,包括非正规部门就业和正规部门非标准就业。

“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中的独立工人和自由谋业的生产者组成。

“非标准就业”则是指正规部门中区别于标准就业形式的非标准工作安排形式、非标准就业形式及非标准劳动关系,主要包括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和其他临时性就业等等。

我国学者根据我国情况对非正规就业作了探讨,尽管学者们对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广泛存在于整个经济部门体系中,应该用就业身份而不是就业部门界定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包括非正规就业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非正规就业。

2非正规就业形式[2]伴随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加速以及改革深化,中国就业形式发生巨大变化。

一方面,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形成能够吸收全部劳动力的正规部门,因此存在比较大的“非正规部门就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规部门就业的灵活性增强,“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比重有增长的趋势。

2.1我国“非正规部门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一部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

他们一般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资金、培训、信息等,招用的人员也不固定,一般也没有登记,收入也不一定稳定。

从事的行业包括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

2) 在社区内类似个体工商户的非登记注册经济实体的从业人员。

3) 其他不被掌握的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

4) 其他打零工者,包括随时待命人员。

5) 街头小贩。

6) 其他没有法律规定的劳动组织的从业人员。

2.2我国“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 大中小型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就业的非正式职工,包括临时工、季节工、劳务派遣工、小时工、产品和服务推销人员、出租车司机等。

2) 大中小型企业、事业、机关、社会团体等单位中采用灵活工作方式的就业人员,如弹性就业人员、非全日制工人等。

3) 独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包括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等。

在这三类形式中,后两类的从业人数有限,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加以调整,而第一类的从业人数较多,需要加以更多的关注。

3非正规就业群体及其特征[3]非正规部门的出现与我国的人口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关系。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谋生,加上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形势严峻,急需发展非正规就业来缓解。

3.1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源于城市正规就业机会不足、制度排斥、城市发展需求等结构性因素和农民工自身文化水平低、技能低、经济实力弱等个人因素。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与户籍制度的影响密切联系。

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不能够进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来,其主要依靠传统社会关系实现就业,流动性很强,且缺乏政府认可和扶持。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发挥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并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但它面临着社会保障缺位、就业条件恶劣、权益诉求困难以及因政府严厉管制导致生存空间缩小等系列问题。

3.2下岗工人非正规就业我国下岗失业工人非正规就业源于政府为解决国企改革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目的是推进国企改革和稳定社会。

研究集中在源于上海市,后被其他城市运用的非正规就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允许下岗工人依托于社区非正规劳动组织,在部分制度之外和政府优惠政策下以一定形式从事生计经济活动它为劳动者提供了非正规-半正规-正规的发展途径,具有很强的制度性、规范性和政策保护性,排斥了外来人口进入的可能性。

强烈的政府主导性使该模式面临政府财政难以维持、管理面临两难处境和劳动者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

3.3大学生非正规就业[4]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就业需求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就业市场提供的正规就业部门的岗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大学生日益提高的就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也日益趋于多样化,非正规就业成为许多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

非正规就业能够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多样化诉求,并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当前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形式愈来愈多,总的来说,主要有正规部门中的非正式就业、兼职就业、劳务派遣就业、自主创业及自由职业几种形式。

与其他群体相比,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层次较高、人力资本利用较充分、流动能力较强与创造性和发展性突出等特点。

但它同样面临着权益易受侵害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非正规就业的一般问题。

3.4女性非正规就业[5]根据其户籍的不同,女性非正规就业者可分为两大群体:一是大量的进城农民工,主要从事纺织业、饮食业、贩卖蔬菜、水果等工作;二是城市居民中的非正规就业者,多选择传统的包括社区服务、经营小作坊、做钟点工、临时工、合同工等工作,从业者多为下岗、失业人员。

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内部群体特征进一步考验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匹配性。

2000年我国妇联“农村妇女权益状况和维权需求调查报告”显示,过半数女性农民工属于非正规就业。

女性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有其供需双方的必然性。

一方面,城市生活需要的许多服务工作是城市女性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手续和就业条件简化、就业渠道替补等功能,能够满足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需求。

然而,由于社会资本匮乏、职业地位和收入低、就业风险大,非正规就业中的女性农民工处境令人堪忧,面临着雇佣关系不明确、基本没有社会保障、易受人身侵害、居住生活条件极差等一系列问题。

在结构性改革、新技术运用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逐渐突出的现状下,城市失业、下岗女性的未来再就业主流趋势也是非正规就业模式。

但是,在与女性农民工的竞争中,城市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由于就业观念陈旧、“贵族”心理较严重等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

4非正规就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非正规就业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加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仍存在许多问题。

4.1非正规就业者缺乏制度保障,参保意识差在我国,非正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缺少制度上的联系,或虽有制度规定但实际上很少被遵从。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作出了专门规定,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基本将非正规就业人员排斥在外。

而且,我国的各项社会保险在计费年限、缴费办法和待遇享受等方面,都是依据正规就业的情况设计的,不适应于非正规就业的特点,由于劳动关系和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雇主与非正规就业者很难按照工资总额分别交纳各种社保费用;正规就业状态下的“续保”、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以及缴费责任等规定在非正规就业状态下几乎全不适用。

4.2非正规部门中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制度的不规范性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而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劳动雇佣关系和劳动制度的不规范。

这种不规范主要表现为许多雇主和雇员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显失公平,以及雇主随意向雇员收取抵押金。

由此又导致以下后果:一是雇佣关系相当松散,对双方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雇佣关系解除时不能按约履行各自的义务,由此造成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二是雇主和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在非正规部门中,雇主经常更换员工,员工经常更换工作,加剧了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不稳定性,同时人力资本投资的缺乏大大限制了非正规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减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4.3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发展缺乏社会扶持非正规部门的发展缺乏金融部门的资金扶持。

比如,虽然国家发布了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使得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者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也难有发展壮大而转变为正规部门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