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文化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民族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及民族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其核心观点是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认为宗教是由社会存在主要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的根源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局限性和矛盾之中。
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恩格斯既指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支配人们生活的外部力量;又指明了宗教的特点——以幻想的超人间力量的方式反映现实。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是“颠倒了的世界”产生了“颠倒的世界观”,“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被压迫生灵通过宗教而发出叹息,以缓解内心的痛苦和无望,所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即宗教在精神上起麻醉和安抚作用。
既然宗教的根源主要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它造成的人间苦难,那么要消除人们的宗教幻想,就不能靠思想说教,也不能向宗教宣战,而要为铲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奋斗。
因此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只是为了清除幻想,使批判的矛头由“彼岸”转向“此岸”,“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对待宗教问题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联系起来,完全符合他们作为信仰唯物史观的革命家的身份。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分析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他们吸收当时人类学宗教学的成果,论述了灵魂观念、自然崇拜发生的缘由,论述了从自然宗教到人为宗教,从多神宗教到一神宗教发展的规律,还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述了犹太教、基督教的历史。
当然他们的关注中心,还在阐释劳动异化造成的宗教异化,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用宗教为自己辩护。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早期基督教是群众创造的,并分析了农民战争披上“宗教外衣”的历史复杂现象。
他们对于宗教未来的消亡,提出极苛刻的条件:“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失”。
马克思哲学下的宗教以及我国的宗教政策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丁岩近年来,宗教文化在中国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宗教问题的争论已成为中国社会理论界不可避免的话题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①,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是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②。
二、马克思哲学下的宗教在马克思看来,“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们的鸦片③。
”(一)宗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古代的一切宗教都是自发的部落宗教和后来的民族宗教,它们从各民族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中产生和它们一起成长④。
”“反宗教的批判的依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⑤。
”这充分说明了宗教产生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而非客观存在。
第一、从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来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间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⑥”。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在于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自然的力量,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
人类在最原始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可能也无法提出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具有世界观意义的想法,面对自然规律和现象只能无助的求助于幻想的“错误认识”,宗教则相应产生。
第二、从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来看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95版第一卷第1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95版第三卷第666-667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95版第一卷第2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333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95版第一卷第1页马克思认为“至今(19世纪80代)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①”,马克思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归咎于世俗基础,而这种世俗基础主要表现为残酷的阶级剥削,社会的盲目分工和私有制等一系列的矛盾。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等关于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普及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常识,推动我党宗教政策全面落实,今专门开设栏目,集中刊发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以及重要政策规定等,供大家学习。
什么是马克思卞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社会作用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历史规律,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以及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有:(1)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异化形式,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宗教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根源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根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根源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
(3)宗教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同其他事物一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示:第一种是“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第二种是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三种是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o(4)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消亡是事物本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
恩格斯指出:“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灭,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灭。
”(5)宗教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宗教是维护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本质上是历史上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的工具,但被压迫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会利用宗教进行反抗斗争。
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宗教产生于颠倒的世界,因此是颠倒了的世界观,给人虚幻的幸福。
马克思恩格斯在宗教观念上的革命
eb c S rl iu o c p s h sc mp e e h e ou in l iu o c ps a d ma e aim,a d o e e e r r a h’ ei o sc n e t ,t u o ltd te r v lt so r i o sc n e t n t r s g o f eg i l n p n d a n w e ao f
作 为 这 种 有 限 性 之 切 身 标 志 的 “ 亡 ”, 宗 教 信 仰 死 是
的 源 泉 。 人 是 一 种 有 死 的 动 物 ( 谓 l td b . 所 i e e mi
ig , 何 超 越 以 死 为 标 志 的 有 限 性 就 成 了 历 代 骚 n)如 人 墨客 、 子 佳 人 、 哲 鸿 儒 所 萦 萦 于 心 的 话 题 。 才 圣 凡夫 俗 子 以生 儿 育 女 为 手 段 , 香 火 不 灭 ; 男 信 使 善
经 济 时 代 到 现 代 高 科 技 与 信 息 时 代 , 形 色 色 的 宗 形
教 观 念 如 影 随 形 地 追 随 着 人 类 进 化 的 脚 步 , 透 于 渗 人 们 的社 会 实 践 之 中 , 为 各 民 族 历 史 、 化 、 俗 成 文 风 习 惯 德 理 念 中 难 以 分 割 的 一 部 分 。 任 何 民 族 的 道
fr r h o igp ispes ti e n egos co r. o f ecm n hl ohr,hn r adr i u h l s m ot o ks l i s a
Ke r sr i oscne t; o ;n is m t as ywod : l u o cps G d i lm; ae l m eg i hi i r i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宗教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的异化形式,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2)宗教的根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根源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根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根源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对人成为盲目起作用的、异己的力量。
首先是自然根源,自然力对于最初的人来说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这种自然力被人格化,于是“最初的神产生了”;其次是认识根源,主要指宗教源于人们对外部自然界虚幻的认识;再次是社会根源,主要指除了自然力量之外,社会力量也逐渐发挥了作用,例如在阶级社会,“被剥削阶级在跟剥削者斗争时的软弱无力,必然会产生对优美的来世生活的信仰,正如野蛮人在跟大自然斗争时的软弱无力会产生对上帝、魔鬼、奇迹等的信仰一样”。
(3)宗教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同其他事物一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恩格斯对宗教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的历史形态,先后提出过三种图式:第一种是“自然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第二种是从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到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第三种是从“部落宗教”到“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
(4)宗教的消亡。
宗教的消亡是事物本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
恩格斯指出:“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应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灭,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灭。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那时再没有什么可反映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为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面纱揭掉。
浅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识
浅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识作者:王楠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7期摘要宗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宗教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宗教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来考察和揭示了宗教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社会功能的分析主要是指阶级社会的宗教,从宗教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来考察和揭示了宗教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宗教的社会功能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78-01一、马克思对宗教观的起源与本质论述宗教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他经历了漫长的年代,但宗教并非与人类同时诞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宗教也许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创造,是人类的祖先们对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的本质的初次探索,是他们为人类所独具的抽象思维的第一次运用。
当原始人面对着深不可测的自然现象,而思索它为什么发生时,我们说,人类就已经学会了思维,从此刻开始,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界限就越来越明显了。
宗教的最初产生,是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由于知识匮乏的原始人在物质生活中见到的不可理解而又威力巨大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神秘感。
这种神秘感在常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在原始人间逐渐产生了自我意识,简单的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给人格化,从而在原始人脑中出现了万能的神并加以崇拜。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把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生活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按照这一哲学的基本原理,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传统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传统观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理论家,他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研究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除了这些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对文化传统有着独特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传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
他指出,文化传统既包括物质文化,如艺术、文学、音乐等,也包括精神文化,如宗教、哲学、道德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传统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反映。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化传统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他认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直接决定了社会的文化传统。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农奴制度和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封建文化的传统,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则决定了资本主义文化的传统。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文化传统也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文化传统的发展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意识形态,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思想解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指出,文化传统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他看来,文化传统的发展受到阶级斗争和权力关系的影响。
统治阶级通过控制和操纵文化传统,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种统治阶级的文化传统往往是压迫和剥削的工具,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和创造力。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来推翻旧的文化传统,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传统观强调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
他认为,文化传统的发展受到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制约,而文化传统也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传统观深刻地揭示了文化传统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述*导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及处理宗教问题的纲领、政策的总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群众争取社会主义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世界观和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历史上各种无神论和宗教理论体系的优秀成果后创立的,列宁则在领导工人阶级建立苏维埃政权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以自己的新贡献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凡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都应被视之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
*一、关于宗教的本质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包括两大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二是确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原则。
*1.*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本质的论述关于宗教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总的思想是反对用观念的东西去诊释宗教,而主张到宗教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现实物质世界中去寻找它的本质。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对宗教的本质作了高度的概括,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①这段话说明:第一,宗教就其内容和对象来说,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并不是什么不可捉摸的神秘权能,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宗教社会功能”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宗教社会功能”作者:范明水来源:《学理论·中》2014年第09期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宗教的社会功能出发,阐述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和恩格斯的“宗教外衣”论,既论证宗教的消极功能,也辨析了宗教的积极功能,对宗教的社会功能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发挥宗教的积极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关键词:宗教鸦片;宗教外衣;宗教社会功能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6-0046-02宗教的社会功能近年来备受关注,争论的也比较多,但普遍认为宗教的社会功能是其他组织和社团无法替代。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宗教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亡的。
因而,宗教的社会功能也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对宗教社会功能要站在正面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其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含义。
因此,弄清楚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一、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一个社会的存在是通过社会意识所反映出来的,而宗教也是众多社会意识形式之一。
因此,归根结底应当从宗教产生的物质基础中去探寻宗教功能,宗教的发展变化要从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去说明。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社会功能的分析主要是指阶级社会的宗教,从私有制下的从宗教对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来考察和揭示了宗教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鸦片”论的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以前的著作中,对宗教维护剥削制度的政治作用作过许多揭露和批判,其中不乏深刻的思想。
但总体上是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而不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宗教。
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核心就是从阶级分析的高度揭示宗教的社会作用。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宗教的社会作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考点绪论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简称马克思主义“四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和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任务第一,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教育学生认清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掌握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戳穿达赖集团的支持他们的国际敌对势力所散布的种种谬论,自觉抵制达赖集团的政治渗透和影响,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第三,教育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投身于西藏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p(1~2)(二)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基本内容第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正确的祖国观是大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势力的政治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正确的民族观是大学生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理论基础。
第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正确的宗教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世界观的认识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正确的文化观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西藏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P(2~3)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的重要意义(一)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三)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P(3~4)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祖国问题的基本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概念考点:1、祖国:祖国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敬称。
消灭与扬弃: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宗教和无神论的态度
法 ,9 5年版 的译 法是 “ 情世界 的心境 ” 《 19 无 , 马克 思恩格 斯 文集》 的译 法是 “ 情世 界 的 情 感 ” 无 。其 实, 情 感 ” “ “ 、 心
境” “ 、 感情 ” 下 面费 尔 巴哈 谈 到 的 “ 和 心情 ” 是 “ 的本 都 人
J 12 1 u. 01
No 7 S r No 2 9 . e. . 0
第 7期
总第 2 9期 0
消 灭 与扬 弃 : 马克 思 和 恩格 斯 对 宗 教 和无 神 论 的态 度
马 拥 军
( 上海财 经大学人 文学院 , 海 2 0 3 ) 上 04 3
[ 摘
要] 宗教是还没 有获得 自身或者 已经再度丧 失 自身的人 的 自我意识和 自 我感 觉。宗教 的功 能表现在“ 宗
教是无情世界 的感情” 宗教是人 民的鸦片” 和“ 两个方面。在 马克思看来 , 宗教和无神 论都应 当抱一种 扬弃、 对 而不
是 消灭 的 态度 。 恩格 斯 在 马 克 思 之 后 又 继 续 阐发 了这 一 思 想 。
[ 关键 词) 宗教 ; 无神 论 ; 弃 扬
[ 中图分类号] 81 A1
体, 它才能被理解 。马克思 主义宗教观从人 的整体 存在出发 , 既要求 “ 否定” 宗教 , 又要求 “ 否定” 无神
论 。对 辩证 法 来 说 , 否 定 ” 味着 扬 弃 , “ 意 即批 判 和 继 承 的统一 , 不是 全盘 抛弃 。这 既适 用 于宗 教 , 而 也
适 用 于无 神论 。
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和无神论都应当抱一种扬弃而不中图分类号a811e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107002906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版的译法1995年版的译法是无情世界的心境马克思恩格斯心灵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恩格斯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科学家,他和马克思一起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
恩格斯在其一生中对宗教问题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和观点,并提出了许多关于宗教的理论。
在今天,恩格斯的宗教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将对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进行详细的探讨。
恩格斯对于宗教的本质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他看来,宗教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幻觉。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对人类无知和束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编造的一种幻想。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宗教的实质在于它可以让人感到既定事物的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通过各种科学方法实现对于普遍的、历史的、客观的现实的认识。
”这一观点揭示了宗教对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宗教在维护社会现实中所扮演的角色。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恩格斯对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他看来,宗教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地位而散布的一种精神麻醉剂。
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将社会现实的矛盾和冲突转移到了宗教领域,使人们在宗教的幻觉中忘却了现实的痛苦和困境。
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恩格斯指出:“宗教就是人民的鸦片。
”这句名言道出了宗教对于社会现实的作用,它进一步暴露了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质。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恩格斯对于宗教的消亡和人类解放也有着深刻的思考。
在他看来,宗教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渐消亡,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宗教。
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的枷锁,只有在建立起真正的人类社会之后,宗教才会真正消失。
在《关于自然和人类》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只有在对宗教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情况下,它才会变成真正的消亡。
恩格斯宗教观简论
恩格斯宗教观简论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家和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恩格斯的众多思想中,宗教观是他比较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对宗教的作用、性质、产生和发展等方面都曾做出过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以恩格斯宗教观为主线,探讨他的思想,引出相应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恩格斯的思想。
一、宗教的作用恩格斯曾指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一种理解和表述方式。
宗教可以让人们得到安慰,解决一些无法用现实手段解决的问题,并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比如,在古代的战争中,宗教信仰是许多民族和集团的动员力量,可以使人们感到团结和信心,从而顺利地打胜仗。
因此,在某些历史时期,宗教是一种必要的支持力量。
例如,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罗马天主教会是统治者的重要依托,宗教信仰是广大民众的精神寄托。
在欧洲民众普遍物质贫困,经济制度落后的情况下,宗教就成为了人们寻求安慰时的主要途径,对他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巨大。
二、宗教的性质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人们群体意识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及审美、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体现。
宗教本质上属于幻觉,是一种源自人们困难和失落的期望和幻想,具有一定的崇拜和神秘性。
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虚幻的形象,但对于当时的希腊人来说,这些神祇却是他们的信仰,是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幻觉,也是恩格斯宗教观的一种体现。
三、宗教的产生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由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逐步演变而来的。
宗教产生于人类社会最初的“低级阶段”,是人类社会从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例如,原始部落中的神灵崇拜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表示着人们对自然、生命和死亡的恐惧和对神的敬畏,体现着原始部落的宗教秩序和文化。
四、宗教的发展恩格斯认为,宗教发展是人类文化与社会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宗教发展有着多种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与宗教改革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与宗教改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下人们精神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幻觉,是对人类苦难和不确定性的一种幻想和逃避。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持批判态度,并试图通过改革推动宗教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荒谬的信仰,是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的精神控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宗教被用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掩盖社会矛盾,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
马克思主义主张,要解放人类的思想,必须推翻宗教这种精神桎梏,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改革思想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宗教改革的思想,旨在推动宗教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首先,马克思主义主张要从根本上改变宗教与国家的关系,实现宗教的独立性和宗教团体的自治。
其次,马克思主义主张要促进宗教与科学的融合,发展宗教教义和仪式的现代化,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最后,马克思主义主张要加强宗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推动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改革实践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改革思想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实践。
例如,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推动宗教与社会的融合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另外,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时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试图建立无神论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偏差,给宗教信仰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伤害。
四、结语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持批判态度,但也提出了一些宗教改革的思想。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国情和社会现实来进行宗教改革,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改革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对于宗教的态度和观点也是颇具代表性的。
恩格斯认为,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必要的。
但是,它也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终会被人类文明所超越和淘汰。
首先,恩格斯对宗教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宗教的起源与人类对自然、社会、生命等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经验有关。
原始社会阶段的人们无法解释很多现象,于是就产生了神秘的崇拜和恐惧。
而在发展到更高的文明阶段,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宗教的地位就逐渐被取代。
其次,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形态,它把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世界相混淆,掩盖了人类社会的真实本质。
宗教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反人类的因素,例如对个人意识的束缚、对批判精神的抑制和对科学精神的打压等。
因此,宗教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弊端。
最后,恩格斯指出,人类文明的进步必将导致宗教的逐渐消亡。
因为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人类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宗教信仰所需要满足的“空白”越来越少,人们对宗教的需求也越来越少。
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宗教对人类社会的主导地位也将逐渐减弱。
总之,恩格斯的宗教观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的。
从历史角度看,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现实角度看,宗教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可能持久存在。
这种观点对我们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我们要看到宗教的历史和现实局限,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幸福。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他对宗教持有批判的态度。
他在《论宗教的批判》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宗教观,同时也指出了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幻的幻觉,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逃避和幻想。
他认为,宗教的起源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所引起的,宗教通过创造一种超自然的存在来解释现象,安抚人们的恐惧心理。
恩格斯指出,宗教虽然具有这种安抚和慰藉的作用,但它并不能改变人类的现实境遇,也不能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
宗教在恩格斯看来是一种幻觉和麻醉剂,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逃避的产物。
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维持自己统治地位的一种工具。
他说:“宗教是富人的毒淀,穷人的心灵安慰。
”恩格斯认为,宗教不仅可以麻痹人们的意识,使人们不去思考和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也可以通过宗教的信仰和道德规范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宗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形式,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权益。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仍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被用来维护统治阶级的权益,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控制和束缚。
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它与科学、理性的思维背道而驰。
他指出,宗教通过对神秘的世界的崇拜来抹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能力。
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和改变世界。
他说:“人们从摆脱幻想解脱出来,变得能看清、能判明真正现实的时候,那些宣告他们成为神的人,成为“天才”的人,将会从信徒那里丧失他们的信任,会从一种悲剧变为一个笑谈。
”这一观点在今天的科学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要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来认识世界,摒弃迷信和幻想,追求真理。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识机电一体化1406班汤悦1220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科技水平不断攀升的社会,但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仍存在一些现象是高科技所无法解释的,比如人生中难以把握的兴衰荣辱,旦夕祸福,生老病死等,这些复杂的现实情况使客观存在的每个人似乎都被某种不知名的“异己”力量所掌控,这时宗教理所当然的成为解释这些现象的手段和工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们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起源与本质论述宗教是一种为社会群体所认知的对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宗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历史悠久,对于宗教起源问题,不同的学者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普列汉诺夫认为宗教是由原始的图腾崇拜演变过来的,图腾是人类宗教的原始形态;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情感无意识转移的产物,即心理起源说;涂尔干认为宗教信仰源于人们对社会的崇拜,神就是社会的化身;但马克思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条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宗教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清楚的认识宗教的本质,必须基于社会物质经济条件本身;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的本质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二是宗教是阶级社会中“人民的鸦片”;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宗教是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恩格斯曾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一些事现实给不出有说服力的答案,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很多人把困难命运的根源归结为“命运”,即神的安排,并渴望从宗教中寻找幻想着的幸福,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慰藉,实质上他们是在用宗教麻痹自己的神经,从而摆脱现实的束缚,获得理想的自由;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宗教的本质,揭示宗教的起源与存在的根源和发展的规律与消亡的条件,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是一种科学的宗教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宗教,我们要辩证的认识和把握其作用的二重性;宗教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宗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信教和传教,甚至利用宗教谋求利益;比如一些基督教徒在自养名义下,大肆兴办经济实体,一些佛教古刹也都成为商品集散地,有的以寺庙为实体供人参观,从而获利;但也有一些宗教群体投身于慈善事业,真正为百姓牟福;宗教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点,我们不能孤立的,或者单方面看待其作用,也不能形而上学的对其简单处理,而应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结合国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以及其他领域具体实际情况看待其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宗教如果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保持其先进性并且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以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也有利于文化建设和国际交往;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曾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阶级社会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感觉绝望与无助,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安慰的人们只能追寻理想中的慰藉,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聊以自慰;人们只会在现实中受到束缚,他们的精神领域是不受统治的,但宗教毕竟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它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它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现实中的幸福,它既是可以止痛的药物,也是可以麻醉人们神经的毒药;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宗教问题总是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处理宗教问题时,就应该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合理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宗教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历了一个初步形成、曲折发展、不断充实日臻完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数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形成的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扩充和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中国,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不断攀升,而他们对宗教却没有一个正确清楚的认识,以至于有了较多的困惑;首先,他们理不清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其次,宗教信仰群众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学生在信仰上存在有神论思想,对宗教的本质内涵认识不清,还有部分学生对共青团员、党员能否信仰宗教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宗教存在的自然、社会、以及思想根源在当今社会还未完全消除,宗教仍然会长期存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而我们就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高校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并且加强宗教法律和宗教政策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文化观作者:孟宪平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02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文化的问题论述很多,他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高度,对宗教文化的产生、发展、特征作了全面的概括,其中关于宗教文化的异化和神话特征、虚幻和超验特征、政治性和欺骗性特征、社会性和二重性特征的认识,给我们指明了认识宗教文化的基本思路,也是我们确立正确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理论根据。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文化观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7.02.014[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7)02-0065-010对于宗教的文化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有过不少探索,他们关于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历史地位的认识,既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提供了思想素材,也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文化心理模式的分析,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把握而作出的客观解读,他们对宗教文化心理模式中的自大、盲目、虚幻心态的分析深刻而富有哲理。
一、异化的和神化的文化形式按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是人创造的产物,“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1]40 。
这种事实表现在社会关系、物质关系、人际关系之中,“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
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1]27。
这是宗教文化心理模式的客观基础。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心理模式基础被颠倒了。
人创造的宗教却反过来成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支持者,人创造的“神”却成了物质和精神的主宰,人创造的现实的文化却成了充满空虚的文化,而相应的文化心理模式也被装点成虚伪的文化信念。
“一切美好的、伟大的、崇高的、真正人性的事物”都被归到他的名下。
于是,宗教和神都成了异化的力量,人性被打上神性的烙印。
实际上,越是神性的就越是非人性的,人与神之间的时空隔阂及思想隔阂越明显,从人的思维中产生的“神”拥有无限的力量,本应充满人性的内容却浸透了神性。
恩格斯认为,这种游走人神之间的文化心理,也是建立在人对现实反思基础上的,“只是由于一切宗教的内容起源于人,它们才在某些地方还可求得人的尊敬;只有意识到,即使是最疯狂的迷信,其实也包含有人类本质的永恒规定性,尽管具有的形式已经是歪曲了的和走了样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使宗教的历史,特别是中世纪宗教的历史,不致被全盘否定,被永远忘记;不然的话,这种‘充满神性的’历史自然会有这样的命运”[1]520。
在人与神之间,人们的很多思绪是举棋不定或难以取舍的,一方面是人为自己造出了一个关于自己本身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虚假自信,另一方面按照自己设想的神的形象建立和规范自己的文化关系。
于是,人有了双重文化存在,就有在天国的理念中他受到神的支配,在现实的生活中他受到人的压迫,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他都处在双重的束缚中。
人的思想异化是由对物的认识困惑引起的,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尤其明显,形成了类似于拜神教的商品拜物教的形式,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在宗教的背景中它表现出更为虚幻的心理想象。
“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不取决于他个人,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方式作用,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生活”[1]271。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拜物教与拜神教互相映照,其相通之处在于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现实世界中物的异化是思想世界中人的异化的基础,思想世界中人的异化强化了现实世界中人的异化的基础。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333。
希望表达自身的力量,却又借助神的力量来体现,在天国里的想象信心满满,在现实的理解多有戚戚。
低下的生活,被奴役的心灵,不仅与经济状况有关,也和文化心理有关,渴望摆脱苦难、希望走出困境而又无门径,现实的悖论与生活的重负使人经常处在异化之中,于是寄希望于用宗教心理来解脱。
因此,“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1]200 。
宗教成了获得精神慰藉的工具,成了支配人们的超自然的力量,人们逐渐把自己的本质当作一种异己的力量来朝拜,真正的人的信仰就被慢慢淡化了,这种状况的文化自信也发生畸变。
造神乃是一种自我否定,是文化自信被歪曲的反映,本来是自己亲自从事实践活动,却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神灵,这是价值观念和文化体认上的悖谬。
人赋予宗教以虚幻的内容,却将自己异化为神的奴仆,虚幻之中的文化自信被夸大了。
人的异化造成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就连神学家也经常按照人的方式解释宗教内容,他们用宗教偶像创造世俗状况,又用世俗状况反映宗教偶像,宗教神圣被世俗平庸打破,世俗的愿望也通过神的旨意被加强,在人与神之间不断违背着自己设定的超验性前提。
“因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失,宗教也将自行消亡”[3]4。
当宗教变为世俗时,当上帝掉落人间时,那些信众便有了新的体悟,会向真正的人的本质复归,这是向着健康的文化心理回归。
二、虚幻的和超验的文化形式当人们的认识由现实转向神灵时,思想的虚幻和精神的超验性就出现了。
“宗教按它的本质来说就是抽掉人和大自然的整个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又反过来使人和大自然从它的丰富宝藏中得到一点东西”[1]517。
这种企图通过迂回的精神寄托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式充满虚幻色彩,它认为人只有在自己的想象中才有精神力量,目的是通过“某种超验性的力量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样人们便将自己的现实关系转化为某种形式的虚幻关系,自己的心灵也就寄托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了,精神世界移位就是文化信心的游移。
而在实际上,人没有意识到,“人所固有的本质比臆想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神’的本质,要美好得多,高尚得多,因为‘神’只是人本身的相当模糊和歪曲了的反映”[1]521。
这个想象出来的异己对象很完美、很高大,以至于无所不能,它是救世主的形象和世界主义的偶像,其超验性不难理解,“空虚早已存在,因为宗教是使人自我空虚的行为”“宗教伪善、神学是一切其他谎言和伪善的蓝本”[1]518。
在宗教迷雾的笼罩下,“中世纪的思想均受到这样一种信念的钳制,即人是有罪的,生于斯世就灾难深重,轻如火花一般地飞升消失;世界终究会达其末日;地球上的生命并无自身的意义,不过是走向天堂或地狱的一种序曲”[4] 。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这种伪善和虚幻并不少见,不仅需要无产阶级理论家辩证解读它,更需要工人阶级现实地对待它。
“当我们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体面的样子,而在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5]690 。
回顾一下基督教、天主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历程,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它在本国的驯顺表情与在中国传播时曾有的狰狞面目形成鲜明比对,即使到了今天,新教伦理也不曾放下干预他国事务的作态,在他国问题上指手画脚。
很多时候,它所标榜的慈悲情怀并没有温柔地、和谐地表达出来,它所宣称的济世妙语也没有文明地、谦恭地叙说出来。
相反,每当不利于他们传递“福音”时,每当不利于他们表达上帝意志时,它就会撕下温柔的皮面,赤裸裸地演绎出暴力事项。
对于背叛神律的异端分子,会用残酷的手段扑灭他们,会“像杀狗那样杀掉他们”。
这种状态正如列宁描述的托尔斯泰文学中的矛盾一样:“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世界上最卑鄙龌龊的东西之一,即宗教,力求让有道德信念的神父代替有官职的神父,这就是说,培养一种最精巧的因而是特别恶劣的僧侣主义”[6]。
为了掩饰自己的虚伪本质,统治阶级和宗教派别是煞费心思的,认为“天国感到高兴的不是诗人的诞生,而是误入迷途者的觉醒”,恩格斯曾说在宗教语言里看到很多妙语连珠的描述:“是的,朋友们,在那遥远的海岸上暴风雨怒吼的地方,在那忧郁的月亮升起、静静的繁星悲伤地望着大地的地方,世界还没有终止。
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还有一个遥远的、光明的世界。
啊,那里比这儿美好。
那里再也没有人要拿着玫瑰花去扫墓,那里爱情再也不遭受离别之苦,那里欢乐的杯子里已经没有一滴苦酒。
这样一个世界存在着,就像眼见到耶稣基督升天一样真实。
” [7]很多时候,尽管宗教很虚幻,却总是把自己打扮得很现实,在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社会主义,只不过是僧侣用来洗涤贵族肝火的一种圣水罢了” [8]。
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不遗余力通过宗教表达一种愿望,那就是希望奴隶、农奴或工人做温顺的听话者,宗教成了安慰他们的思想蓝本,但是主张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的人却选择了另一个途径。
“奴才们把一朵朵的假花装饰起来,借以‘安慰’被雇佣奴隶制的锁链束缚着的雇佣奴隶。
主张解放雇佣奴隶的人,则从锁链上摘下装饰它的假花,使奴隶们更加自觉、更加强烈地憎恨他们身上的锁链,尽快地挣脱锁链并伸手摘取新鲜的花朵”[9] 。
两种思维,两种方法,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和文化理念。
三、政治性和欺骗性的文化形式宗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有关论述,主要是围绕阶级和阶级斗争展开的。
列宁认为:“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
刽子手的任务是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暴乱。
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这做起来特别方便,只要不担保这种前景一定能‘实现’……),从而使他们顺从这种统治,使他们的革命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
”[10]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力量的宗教,对国家的政治统治发挥着实现引导和价值认同功能,这与国家机器的镇压功能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还是政教分离的国家,宗教的意识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权并没有使人摆脱宗教,而只是使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11]145。
被官方意识形态“同意”的宗教,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为意识形态提供了文化背景,成为意识形态力量表达的“同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本身就不能与国家意识形态绝对割裂,不同的社会势力和不同的意识形态力量都要运用宗教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宗教的社会实体来从事各种政治活动” [12]。
一些宗教对阶级统治的神圣性及合法性具有辩护功能,它把政治的正统性与道德伦理、精神力量结合起来,其浓厚的神圣性色彩,经常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