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纪录片解说词

合集下载

阳明心学课程展示ppt课件

阳明心学课程展示ppt课件
三、致良知归于知行合一:良性循环的方法论
知→行↑ ↓一←合
知→行:理论联系实际行→合: 沉浸式体验(事上炼)合→一:在知行中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致良知)一→知:带上新领悟,再出发。
四、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先生(王阳明)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时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传习录》第一八六则---圣人只是一个符号,最重要的是人心中的良知,找到自己的良知,让它成为人生价值的统帅。
四、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心学的超越之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庄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庄子“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下》“百战百胜者,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篇》
四、人人心中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心学的超越之处
其他学派哲学学派对圣人的认知:①圣人被视为一种绝对的标准。②圣人境界往往不可能达到。③圣人境界的定义含糊,常道可意会不可言传。④圣人的说法都是被独家垄断的。⑤没有一套成圣的方法论(很显然,因为没有一个学说的掌门人成为他们口中的圣人)
阳明心学对圣人的认知:①圣人是只一种标志,最重要的是心中的良知。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③可以通过知行合一找到良知,良知可以回归知行合一。④良知是人的价值统帅。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将领,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他的“心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其解释。

一、“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是他心学理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人的心灵本质上是清明自知的,所以人的心就是理。

他说:“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本是一体。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心灵的运动就是宇宙的运动,所以人可以通过心灵来认识宇宙。

“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握住人的心灵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在的自觉和体验获得的。

这种智慧是一种超越常识和经验的智慧,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智慧。

二、“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道德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本性,是清明自知的本质表现。

他说:“良知即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在不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他说:“人心有恶,人能自知之;人心有善,人亦能自知之。

”他认为,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发掘和培养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境界。

他说:“知行相通,无有间隔。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他说:“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自行之者。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识。

他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灵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王阳明心学4大惊人智慧

王阳明心学4大惊人智慧

王阳明心学4大惊人智慧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是中国历史上位居第一阵列的大哲。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甚至包括身体健康和改变命运。

01修好自己这颗心可以百病不侵在虔州时,陈九川病倒了。

王阳明说:“关于病这个东西,格也很困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功夫的确很难。

”王阳明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

”可能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得相同疾病的人,一个人性格开朗,另一个人性格忧郁。

那个性格开朗,能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疾病的人,肯定比另外一个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好得快。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对于一件相同的事情,如果人的心情不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即使碰到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心态积极,凡事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充满乐观的意念,大脑处于这种和谐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

相反,如果心情忧郁悲观,整天哀声叹气,处于一种苦闷怨怒的状态,大脑受到这种恶性刺激,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如果能修养自己的心,不论什么事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就能促使身心处于阴阳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年轻的精神。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写下了一篇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正德四年秋七月初三日,有一个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仆人,从龙场路过去上任,阴雨天黑,投宿于一苗民家。

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有人从那条路过来,说这个小官已死在路上。

下午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三天连仆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听到此讯,王阳明悲伤之余,命两名童子去把三具尸体埋了,并感慨地说:我早知道你肯定会死,因为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从“吾心光明”到“此心光明”有多远?

从“吾心光明”到“此心光明”有多远?

从“吾⼼光明”到“此⼼光明”有多远?明代“⼼学”集⼤成者王阳明是“⽴德、⽴功、⽴⾔,皆居绝顶”的“明第⼀流⼈物”。

其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正堂中间⾼悬着⼀块“吾⼼光明"匾额。

据《王阳明故居》解说词说:此“吾⼼光明”四个字的来源于王阳明⼋字遗⾔,即“吾⼼光明,亦复何⾔”。

可是翻开《王阳明年谱》,⾥⾯明确记载着王阳明⼋字临终遗⾔应该为“此⼼光明,亦复何⾔”。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中《⽂成王阳明先⽣守仁》⼀章中也写道“⾄南安,门⼈周积侍疾,问遗⾔,先⽣⽈:‘此⼼光明,亦复何⾔?’顷之⽽逝,七年戊⼦⼗⼀⽉⼆⼗九⽇也,年五⼗七”。

可见,《王阳明故居》解说词有误,“吾⼼光明”并⾮出⾃王阳明⼋字遗⾔。

王阳明⼋字临终遗⾔中的“此⼼光明”与“吾⼼光明"是有区别的,乃王阳明 “⼼学”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吾⼼光明”的真正出典在什么地⽅呢?遍查《王阳明年谱》,乃知“吾⼼光明”典出王阳明先⽣在明正德⾟巳年(公元1521年)曾写过的⼀⾸题为《中秋》的诗。

诗中写道:“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发相侵寻。

吾⼼⾃有光明⽉,千古团圆永⽆缺。

⼭河⼤地拥情辉,赏⼼何必中秋节”。

这⾥的“吾⼼” 是指忠⼼耿耿的“⼼”、没有任何私⼼私欲的“⼼”,⼀此中“⼼”指“本⼼”。

⼼为国家、为百姓的“⼼”。

此中正德元年(1506),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替戴铣洗冤⽽批评时政,得罪明武宗、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县)驿丞。

在龙场⼏年间,王阳明“居夷处困,动⼼忍性之余,恍若有悟”,始知圣⼈之道,“吾性⾃⾜”,即不是舍⼼求事物之理,⽽是求事物之理于⼼中,这就是⼼即理之说。

正德四年(1509)末,王阳明从贵阳回归途中在湖南⾠州教⼈静坐功夫。

正德五年(1510)三⽉,他升江西庐陵县知县,主张为政不事威刑,惟以开导⼈⼼为本,注重功夫,试图以静坐⾃悟性体。

同年⼗⼆⽉,王阳明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论实践之功。

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

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

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1. 王阳明心学的由来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自宋代诞生以来就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其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1472-1529)的心学思想是整个心学体系中最为重要、有价值的一支。

王阳明心学源于儒学,但又是一种新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和致良知等。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人类心灵与自然和宇宙之间具有直接而内在的联系,心灵是一种能够感知天地万物本质的透镜,也是理性思考和行动的动力源泉。

因此,心即理,而理在心中生。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最为核心的概念,它强调知识和行动的密切联系。

王阳明认为,只有当人们将所知转化为实践时,才能真正领悟知识所含义,这样才会得到真正的“知”。

格物致知: 王阳明认为,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了解自然法则和人类与之相关的本质规律,进而从中获得知识。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人的内心天生善良,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善恶之分”产生了。

致良知就是要通过学习让人们重新认识自身本质、发掘内在的善良本质,从而重拾自我。

3.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除了上述几个基本概念之外,王阳明心学还有其独特的核心理念。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理念:善恶之辨:王阳明认为,人类本来天生善良,道德标准在人心中设立,让每一位个体可以判断自己的行为。

但在个人生活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这种善良本质会逐渐模糊和丧失。

王阳明提倡通过学习,让人们找到并强调自己天生的善良特性,重新审视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区分善恶以及行为模式。

忠恕之道:这是王阳明心学中最为核心的思想之一。

忠是指忠于自己本质,即忠于自己的良心;恕是指对人类宽容、权衡利弊、体察别人情感的品质。

王阳明认为,忠恕之道是一种宽容、理性的行动方式,它能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并商讨解决方案。

明世隐:这是一种重视思想实践的行为方式。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字阳明,号仁学先生,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他的学说心学,强调了人的内在本性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进行探讨。

一、内在良知的觉醒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内在的良知,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良知是指人内心的本能,可以认识、判断和指导人的思考与行动。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对良知的觉醒和开发,才能真正实现人性的完善。

这种觉醒不仅仅是理性的认识,更是情感的体验。

只有当人们的良知觉醒,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时,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二、知行合一的实践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了知与行的统一和互动。

很多人常常陷入知识与行动脱节的情况,即明知该做什么,但却不能付诸实践。

王阳明认为,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知行合一需要人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外在行为相统一,实现内外的和谐。

三、心性善恶的觉察心性善恶是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观点。

他认为,人的内心本质是善良的,但受到外界环境、欲望的干扰,会产生恶的行为。

人们需要通过内省和觉察,意识到自己内心中的善恶之别,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才能更好地实践知行合一的理念。

四、实践中的人生智慧王阳明强调人生的实践,他认为只有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获得智慧和成长。

人们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提升自己的心性和境界。

实践中的人生智慧是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修炼,人们可以逐渐达到内外和谐的境界。

五、实现人性的完善王阳明心学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性的完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是追求善良、正义和道德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觉醒和修炼,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性,达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王阳明心学白话文

王阳明心学白话文

王阳明心学白话文王阳明心学,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创立的一种哲学学派,也被称为心学哲学。

王阳明心学注重人的内心体验和修养,强调自我认知和真实体验的重要性。

它强调道德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人们能够觉醒内心的善良本性,就能够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下面将以白话文的形式介绍一下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和意义。

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关于人类心灵的哲学学派,它认为人的内心是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根源。

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行合一”,这句话成为了心学的核心观点。

它的意思是,只有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并实现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换言之,只有通过体验和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道德的真谛,并将之融入自己的生活。

心学强调自我觉醒和自我改造。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本质上是善良和明智的,但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内心常常被迷惑和扭曲。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觉醒自己的内心,清除外界的干扰,使我们的内心能够真正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并且使我们的行为能够反哺内心,实现内外统一。

内在的觉醒还包括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

心学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地觉察和认识自己,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目标。

同时,我们也应当用批判性和客观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思想和信仰,找出其中的漏洞和弊端,并加以修正和完善。

心学也强调心与肉体的关系。

心学认为,人体是心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通过身体锻炼和感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心。

当身体感知不准确或受到限制时,我们的内心的表现也会受到干扰。

因此,心学主张通过身心合一的修炼方式,使我们的内心能够与外界环境建立良好的联系和互动。

王阳明心学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和道德观念。

它强调从内心出发,通过体验和行动来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完善。

它主张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和合作,以实现个体幸福和社会和谐。

它强调道德的力量和作用,认为只有恢复心灵的善良本性,才能真正理解和践行道德的价值。

总之,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关于人类心灵的哲学学派,它对人的内在觉醒和自我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王阳明励志演讲稿

王阳明励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伟大的思想,一个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奋发向荣的力量——那就是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的心学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数百年,更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精神动力。

今天,我就以“心学精神,砥砺前行”为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王阳明的心学核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他认为,知识必须转化为行动,行动必须以知识为指导。

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一、知行合一,认识自我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但我们是否真正认识自己呢?王阳明告诉我们,认识自我是人生的第一步。

他强调,要认识自己,就必须“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宝藏,那就是我们的良知。

良知是我们行为的准则,是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

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二、知行合一,追求卓越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知行合一同样至关重要。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他提倡“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去发现其中的道理,然后将这些道理运用到实践中。

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是追求卓越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更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去创造价值。

三、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仅关注个人修养,更强调社会责任。

他认为,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为社会做出贡献。

知行合一,就是要将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在这个伟大时代,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明阳之心学(全译本+评析)

王明阳之心学(全译本+评析)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7 年)八月,王阳明的门人薛侃刊刻《初刻传习录》于江西赣州。

刊本内容包括正德七年至十三年的阳明先生语录,分“徐爱录”、“陆澄录”和“薛侃录”。

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

心即是理徐爱录徐爱(公元1488——1518 年),字曰仁,号横山。

浙江余杭人,王阳明的妹夫,也是阳明先生的第一位学生。

曾任南京工部郎中。

王阳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

”参看《明儒学案》卷十一。

[原文]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

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

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

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

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

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

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咳,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译文]先生对于《大学》中有关“格物”的各种说法,均以旧本,亦即前贤所说的误本为标准。

我刚听说甚觉意外,继而产生怀疑,最后,我殚精竭思,互相对照分析,就正于先生。

方始发现,先生的主张犹如水性冰冷、火热炎热一样,即是百世之后的圣人也不会产生疑问。

先生天资聪颖,然和蔼可亲,为人坦诚,平素不修边幅。

早年,先生性格豪迈洒脱,曾热衷于赋诗作文,并广泛深入研究佛道两家的经典之作。

所以,时人初听他的主张,认为是异端邪说,不予深究。

王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王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2. 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3.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王阳明心学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文字稿)1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文字稿)1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文字稿)1王阳明《传习录》孟子讲,人生总是有所求,求有两种。

1.第一种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2.第二种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孔子讲: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不仁者:心中无仁之常体。

指心没有安顿好的人)一、如何安顿好自己的无限心?(中国哲学的主题)1.第一步就是超越现实世界,出世。

(因为现实世界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流变的)第二步是入世。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这恰好就是中国哲学的境界。

中国哲学的主题(追求):人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人如何安顿好自己的无限心?西方哲学的主题是自身问题。

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

西方哲学认为人生问题解决的前提是自身问题的解决。

西方哲学要追求的是:我们人类的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基础是什么?获得客观、可靠、有效的知识的方法是什么?这是他们处理的中心问题,在自身问题解决了之后,顺带回答人生问题。

儒释道三种哲学:三条出世的路:1.儒家:无所为而为不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成是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而是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

我们甚至可以凭借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知道做了这件事之后的后果对自己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这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统一。

2.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重点在人,道家重点在天。

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生的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

所以道家的原则一定是让我们做减法的。

最大程度减去人为的因素,叫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损:减少人为的因素。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不增人为的因素,而顺应自然无所不为。

老子道德经和庄子的著作我们从里面学什么:学的是它们教了我们怎么做减法的方法,而不要企图从这些著作中获得关于道的/天道的说明。

3.佛家:无心而为人带着业力而来。

做事就是消业,所以我们不求结果,最好没有结果。

纪录片《王 阳明》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王 阳明》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范文《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关于王阳明的纪录片,感触颇深呐!王阳明,这位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人物,通过这部纪录片,仿佛从遥远的过去鲜活地走到了我的面前。

纪录片里展现的王阳明的一生,那可不是一般的精彩。

其中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他在龙场悟道的那段经历。

当时的王阳明,被发配到了龙场这个偏远、艰苦的地方。

那地方条件之差,简直超乎想象。

没有舒适的房屋,只有简陋的茅草屋,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吃的东西也很匮乏,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就算不错了。

可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王阳明没有自怨自艾,没有被困难打倒。

他反而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真谛,思考哲学的奥秘。

晚上,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他望着屋顶的破洞,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遭遇有多惨,而是宇宙万物的道理。

白天,他和当地的百姓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他发现,这些百姓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们有着最朴素的智慧和善良。

这让王阳明更加坚信,真理不在高高的庙堂之上,而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有一天,王阳明在山中静坐,突然之间,好像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

他顿悟了!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谛。

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就好像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的人,终于找到了光明的出口。

他兴奋地跑回住所,想要把这个感悟记录下来。

可是,那时候没有纸和笔,他就随手拿起一块石头,在墙壁上刻下了自己的心得。

那刻下的每一道痕迹,都饱含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从那以后,王阳明的学说开始传播开来。

他的弟子越来越多,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看着纪录片里王阳明的种种经历,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会抱怨命运的不公。

但是和王阳明在龙场的遭遇相比,我们的这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王阳明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理,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奋斗呢?他的“知行合一”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心学王阳明经典语录

心学王阳明经典语录

心学王阳明经典语录1. “无善无恶心之体”。

就好比一张白纸,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呀,你想想看,刚出生的小婴儿,他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吗?这就是心的本来状态嘛。

2. “有善有恶意之动”。

哎呀,你看我们心里有了各种念头后,不就有了善恶之分了嘛,就像我们面对一件事,会去评判好坏,这就是意动了呀。

比如看到有人摔倒,你想着去扶就是善念起了呀。

3. “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不就是说我们内心其实是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嘛,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呀。

就好像你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这就是良知告诉你的呀。

4. “为善去恶是格物”。

那我们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得去做好事,去掉坏的呀,这不就是在格物嘛。

就像你知道熬夜不好,那你就努力改掉熬夜的习惯呀。

5.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你想想啊,如果一个人连志向都没有,那还能做成什么大事呢?就好像船没有了方向,能航行到目的地吗?6.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这就跟种树一样啊,要把根培好树才能长得好,培养品德就要好好滋养我们的心呀。

你看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不都是很注重修心的嘛。

7.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要是我们的心是光明的,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一切都很美好呀。

就像你心里坦坦荡荡,那还有啥可烦恼的呢。

8.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哎呀,你说打外面的敌人容易,可要战胜自己内心的那些坏念头可太难了呀。

就好像减肥,管住嘴迈开腿多不容易呀。

9.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人啊,不是说不能犯错,重要的是能改正错误呀。

就像你不小心说错话了,及时道歉改正,不就好了嘛。

10.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那些圣人都像影子一样过去了,可我们的良知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呀。

你自己心里的那杆秤,才是最重要的呀。

我觉得王阳明的心学真的很有智慧,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指引我们去做正确的事,追求内心的光明呀。

王阳明电影观后感

王阳明电影观后感

王阳明电影观后感《王阳明》是中国导演谢晋执导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以生动展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思想和人生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他的一生的重要事件和思想观点的介绍,揭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电影开篇以王阳明的儿时经历为背景,通过讲述他在逃荒的时候,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渴望改变现状的决心。

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得以跟随王阳明一起踏上求学之路,从他的师父那里学到了儒家经典,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传达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这一理念在王阳明后来对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电影通过不断穿插王阳明的一生的重要事件,从他从事政治,并对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以及他与人民群众的深入交流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怀,展现了一个聪明而有理想的思想家追求真理、改善社会的愿望和努力。

他将身体力行的做法和对现实的深刻看法,引起了当时官方的不满和反对,最终被流放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这一段描写尤其让我感到心痛和不解,为什么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丰富知识的人,却无法在他的国家中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呢?电影还通过王阳明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和对学生的悉心教导,展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后代的影响力。

他通过亲身示范,告诉学生们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不仅要在道德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自己的理念。

在我看来,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仍然是非常有启示性的。

我们应该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还应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整部电影以叙事的形式展现了王阳明这位历史人物杰出的精神风貌和伟大成就,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轨迹。

每个人物的塑造都十分到位,特别是主演李连杰在演绎王阳明这个角色时,展现出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真实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王阳明》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

王阳明的思想和追求让我明白个人的目标从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利益,而是应该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联。

典籍里的中 国——传习录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 国——传习录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传习录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传习录观后感》最近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之《传习录》这一期节目,内心深受触动,感触颇多。

王阳明,这位明代的思想家,他的《传习录》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无尽的人生哲理。

节目通过精彩的演绎,将王阳明的一生以及他的思想精髓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波折起伏。

他历经坎坷,却始终坚守内心的信念,追求真理。

在官场上,他遭遇过陷害和排挤,但这些挫折并没有让他放弃对良知的探索。

相反,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他提出的“知行合一”理念,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观点,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实践方法。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却没有真正去行动。

比如,我们都知道要坚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可是真正能每天坚持运动的人又有多少呢?王阳明告诉我们,知道不等于做到,只有将所知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这让我反思自己,有多少计划和想法仅仅停留在脑海中,而没有去实际践行。

《传习录》中还强调了良知的重要性。

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道德判断和是非标准。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和选择,而良知就是我们内心的指南针。

只要我们听从良知的指引,就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许多例子,那些坚守良知、坚守正义的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和困难,都能保持内心的坚定。

而那些违背良知的人,即使暂时获得了利益,最终也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和社会的唾弃。

节目中,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氛围和他的思想魅力。

王阳明与弟子们的对话和交流,生动地展现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弟子们的关爱。

他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和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启发。

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同时,《传习录》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意。

阳明心学 心的十种层面无我利他 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

阳明心学 心的十种层面无我利他 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

阳明心学是一种深奥的哲学体系,它把人类的心灵和道德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其中,心的十种层面和无我利他、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是阳明心学中的重要概念。

首先,阳明心学认为心有十种层面。

这十种层面分别是:有物、有则、有教、有悟、有善、有恶、有动、有定、有方、有志。

这些层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其中,“有物”指的是心中有物,即心中有某种观念或思想;“有则”指的是心中有规则,即心中有一定的道德准则;“有教”指的是心中有教育,即心中有接受过的教育和指导;“有悟”指的是心中有领悟,即对人生的领悟和洞察;“有善”指的是心中有善念,即心怀善良和慈悲;“有恶”指的是心中有恶念,即心怀恶意和嫉妒;“有动”指的是心中有冲动,即心怀激情和动力;“有定”指的是心中有定力,即心怀平静和稳定;“有方”指的是心中有方法,即心怀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志”指的是心中有志向,即心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其次,无我利他和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是阳明心学中的重要理念。

无我利他是指为了他人和社会而舍弃自己的利益,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这种理念强调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对他人的关爱。

而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则是指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智慧,以引领社会和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种理念强调的是一种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阳明心学中,无我利他和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是相互联系的。

无我利他是一种实践,是实现化育天下圣人之心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无我利他的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化育天下圣人之心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是一种目标,是引领人类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方向。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追求,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

总之,阳明心学中的心的十种层面、无我利他和化育天下的圣人之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这些概念不仅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为我们指明了实现内心平静和社会和谐的道路。

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这些理念,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水平,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学习王阳明主持串词

学习王阳明主持串词

学习王阳明主持串词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也是朱熹理学的重要批判者。

他的学说以心学为基础,强调人的内在道德自觉和自我实践的重要性。

王阳明主持串词是王阳明的教育方法之一,旨在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辩论技巧。

主持串词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自主提问、互相质疑和思考,来激发彼此的智慧和灵感。

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自主研究能力,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

实施王阳明主持串词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具有争议性或热门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和思考动力。

2. 制定规则:设定辩论的时间限制和规则,并告知学生应保持互相尊重和理性讨论的原则。

3. 引导讨论:引导学生依次提出问题或观点,并鼓励他们就各
个观点进行辩论和解答。

4. 提供反思机会:在辩论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讨论的过程和
结果,并鼓励他们思考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过王阳明主持串词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在讨论中培养批
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
社交技能。

总之,学习王阳明主持串词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教育创新的
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参与串词讨论,学生们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和
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这一教育方法对于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讲了什么,这12句经典语告诉你答案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讲了什么,这12句经典语告诉你答案

王阳明的⼼学到底讲了什么,这12句经典语告诉你答案王守仁,字阳明,是宋明主观唯⼼主义的集⼤成者,是明朝中期有影响的教育家。

《传习录》是他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分为上、中、下卷。

是⼀部儒家简明⽽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包含了王阳明“⼼即理”“致良知”和“知⾏合⼀”等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传习录》不但全⾯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如他辩证的授课⽅法,以及⽣动活泼、善于⽤譬、常带机锋的语⾔艺术等,值得学习借鉴。

因此该书⼀经问世,便受到世⼈的推崇。

⼀、原⽂选读※※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

【⼤意】⽐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性。

※ 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夫,本不可离。

【⼤意】认识达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便是⾏动;⾏动到了明确的感悟和精微察知的程度,便是知。

※ 3、夫物理不外于吾⼼,外吾⼼⽽求物理,⽆物理矣。

【⼤意】事物之理不在⾃⼰的⼼外。

※ 4、先⽣⽈:“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

今⽇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所知扩充到底;明⽇良知⼜有开悟,便从明⽇所知扩充到底。

如此⽅是精⼀功夫。

【⼤意】先⽣说:“我们在致知上下⼯夫,只是随着各⼈所能达到的程度去做。

今天的良知达到这么个程度,就随着今天的程度去扩充;明天的良知⼜有了新的开悟,便随着明天的程度去扩充,这样做才是精粹纯⼀的功夫。

※ 5、与⼈论学,亦须随⼈分限所及。

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去灌溉。

萌芽再长,便⼜加⽔。

⾃拱把以⾄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

若些⼩萌芽,有⼀桶⽔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

”【⼤意】教他⼈学习,也必须随着各⼈所能达到的程度进⾏。

好⽐是⼀棵树刚刚⽣出萌芽,只浇些⽔就够了,萌芽稍长,便多加些⽔。

从拱把粗以⾄长到合抱,浇⽔时,都是随着树所能接受的程度⽽增加的。

假若是些⼩萌芽,把⼀桶⽔尽情倒去,就把树浸死了。

”※ 6、遗物理⽽求吾⼼,吾⼼⼜何物邪?⼼之体,性也,性既理也。

王阳明发言稿

王阳明发言稿

王阳明发言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在此向大家发表关于王阳明的演讲。

王阳明,字仲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的学说被誉为阳明心学,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了“致良知”这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良知”,它是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的纽带,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关怀的基础。

只有通过“致良知”,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并从中找到自我实现和价值的方向。

在王阳明的心学中,个体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是不可分割的。

王阳明认为,人之所以可以实践道德,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内在的良知,可以通过内心的探索和自我调适来实现道德的境界。

同时,他还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即思想和行动要一致。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道德的真谛。

王阳明的学说不仅局限于学术的研究领域,他也非常关注社会和政治的现实问题。

他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互相理解。

他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他强调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

最后,我想借用王阳明的一句话来作为我的总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表达了王阳明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爱和敬,我们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通过这次发言,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和践行。

谢谢大家!。

葳蕤 夏至 小讲3

葳蕤  夏至 小讲3

梦希文学联盟主题:王阳明心学选讲主讲人:葳蕤☆夏至今天讲的是王阳明(本名是王守仁哈……)……在这里我将将围绕心学主旨四句教进行分享……主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四句教做为王阳明心学的阐述(巅峰的……),直接表明了心学的脉络理念……先要引述一段相关的历史:天泉证道“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将出征广西,他的学生钱德洪与王畿对理解王守仁这四句话,发生了分歧。

钱德洪认为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则认为这只是权宜之法,若心是无善无恶的心,那么意、知与物也皆是无善无恶的了。

两人在天泉桥问王守仁,王守仁解释说,他的教法,本来有两种:“四无说”一悟本体,即是功夫,是为上根人立教,但世间上根人不易得,若轻易用此教法,恐只养成一个虚寂;“四有说”则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这类人有习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为善去恶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说”,则上根人兼修中下,自无流弊。

这次谈话,又被称为“天泉证道”。

而且……没有直接参与这次谈话的邹守益也有类似的记载,但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却记为“至善无恶者心”。

他们当时认为,用“无善无恶”与“至善至恶”来描述心之作,意义是一致的。

“(题外话:“天泉证道”为王阳明心学的后学开启了两大支流)这里我先给出四句教的百度版本解释哈: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这里我先给出四句教的百度版本解释哈: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心学》纪录片解说词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教育家、一位政治家、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的功业事迹,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后代学者赞誉他是立言、立德、立功的圣人,他上马为将,下马为师,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用内圣开出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最活跃的儒学思想家之一;他开宗立派,掀起了明代儒学的一波高潮,对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王阳明,他所开创的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被门人称为圣人的王阳明,曾经是个狂绢少年,这种狂绢在他十五六岁时已表露出来,年少的他希望能够真正参透程朱理学的真谛,这是宋朝以来大多数学者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少年王阳明所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格竹,宋代的理学家大师朱熹提倡格物穷理之说,认为普遍的真理蕴含在具体的事事物物之中。

因此,要寻天理,必须借助格物这一手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讲具体事物之理研究一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能恍然大悟,而万事万物无非是天理的呈现。

父亲官署后院的那片竹林,成为了少年王阳明寻求天理的载体,他独对幽篁,如老僧入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竹林,感受着竹林的风吹草动,体察竹子细枝末节的变化,就这样他整整七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期待着恍然大悟,最终眼前的这片竹林已不是往日的那片竹林了,然而,伴随着天旋地转,积劳成疾的王阳明无法坚持,终于败下阵来,显然,他没有通过格竹而领悟到天理。

他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人,那么这个老师说读书登科,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状元,也许就好好学你的父亲,结果他很直接的一个反应,他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当然,他父亲王华听了以后也感觉到高兴,也很震撼,说你居然想做圣人,当然到了阳明的心里面,圣人是什么,很难说,就是说第一等人,这是他的志向。

王阳明,名守仁,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据王氏的家谱记载,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晋的世家大族,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贵为天子身边的文学侍臣,出身诗礼簪缨世家的王阳明,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曾即兴创作《蔽月山房》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潇洒开阔的诗境,不拘一格的眼光,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机敏和思维水平。

王阳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收入到《王阳明全集》的诗作就有600多首,现已经发现的散秩诗有40多首,他善诗文,工书法,多以行草为主,被全世界争相收藏,其书法规矩古法又出新意,诗风淡雅而又自然率真,点画精熟,法度含蕴,其中蕴含着他的人生哲理。

从十一岁离开家乡余姚,跟随为官的父亲王华到京城,王阳明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像一团火一样,激励着这个少年,他渴望去探索事物中蕴含的真谛,也渴望去发现外面的未知世界,王阳明开始实施下一个行动。

这一次,他远赴边塞,游历了河北境内的居庸关,紫荆关与倒马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当时,西北边疆常有战事,他向边境的人们问询缘边各族部落的情况,听他们说备边防御的良策,他便览山川形势,长城逶迤起伏,绵延万里,胸中豪气顿生,建功立业、勒石记功,何尝不是少年郎的梦想。

儒家里面,主要讲修身,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分外和内,向外修身就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推倒天地万物,但更重要的是向内,就怎么能够正心,怎么样能诚意,怎样致知、格物。

在边塞考察一个月之后,游侠王阳明回来了,心急如焚的王家总算安定下来,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自古英雄出少年,豪情万丈的王阳明要向皇帝上书,提出削平草寇的防御之策,带着青春幻想的王阳明将奏章写好后,郑重呈给了父亲王华,请其转呈给当今圣上。

然而,热血沸腾的他迎来的却是父亲当头棒喝,斥责他这样的做法是狂妄,父亲的棒喝,没有让王阳明放弃,他研习兵法,每逢家宴便收集核桃练习排兵布阵,一个少年整日纸上谈兵,父亲觉得儿子该结婚了。

需要婚姻来管束他那躁动狂绢的心灵,明孝宗弘治元年,王阳明奉父亲之命,远赴南昌迎娶诸氏,这位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有着无尽的求知欲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此时的王阳明不是需要婚姻的管束,而是需要一位导师来指明心的方向。

1489年,婚后的第二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回浙江老家,途径江西上饶时,特地去拜会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对王阳明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学名宿娄凉。

娄凉可以说是青年王阳明的精神导师,指引他通往向上之路。

娄凉说收敛放纵之心是居敬之门,这是入门的基本方法,第二句话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要有各种各样杂念,这种思虑,那种思虑,也不要依靠外界来帮助你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做圣贤的远大志向解决不了王阳明的现实问题,在那个时代,要治国安邦,要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入仕为官的必经之路。

十九岁时,父亲责成他学习经义,准备科举考试,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程朱理学经典教义,明朝以经义取士,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明代前期,朱子学是明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朱熹《四经集注》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已经完全发挥了古圣先贤的心思而无余蕴,后人不繁著作,只需依照朱熹所说,循序渐进,躬行践履。

明代的时候,最具影响力的是朱学,朱子的学问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是朱学,有个基本的这个朱学我们叫渐教,就是佛家里面有顿教和渐教,他是一个逐渐的,就是逐渐地积累你的知识,然后积累了知识以后,先知后行,你先有知识,积累了知识,多半人都准备科举,就跟我们的现在人高考一样,准备高考,那么你要读很多书,你要背很多的文本,然后你学做人,战战兢兢,亦步亦趋,按照一个规定来做。

按照父亲的指示,王阳明开始准备参加科举,十年后,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参加弘治十一年的会试,考取进士,终于如父亲所愿踏入仕途。

出入官场,王阳明被派到工部实习,当时,西北常有战事,又值兵变,朝廷下诏求言。

长期有着边塞情结的王阳明一直都在关注边境形势,于是王阳明上《陈言边务疏》,终于实现了自己十五岁以来就有的上疏愿望。

在上疏中,他提出八项对策,蓄材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弗恩激怒,捐小权大,严守乖弊。

十多年的准备,令这次上疏极为切中事理,但是,王阳明遗憾的发现,自己的奏章如泥牛入海,渺无回音,此时的朝廷官员只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整个官场犹如一潭死水。

程朱理学,不但无法为大明王朝注入活力,反而使他更加僵化,虽然已届而立之年,王阳明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往日的价值观念正在坍缩,自己的思想与学问亦无从施展,他感到异常的苦闷与彷徨。

这是宛委山南路的阳明洞天,距离浙江省绍兴市约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请假归乡养病,筑室于阳明洞旁,他暂时放下程朱理学与家国天下,也无心欣赏千岩竞秀的自然风光,他打坐勤修,试图在佛道之中找到疗救精神危机的良方。

他每日只是静坐冥想,苦苦思索,困扰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问题,在阳明洞,过去种种,一一浮上王阳明心头,骑射兵学,虽是实用,终究无用武之地,佛老之学,虽可怡悦心智,如果要离世,祖母曾氏与父亲却又割舍不得,怎么办呢。

一天王阳明突然领悟到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是在孩提时候就有的,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割断孩提时就具有的人伦之情,便是毁灭人性。

因此人的自我实现,不能以求仙访道,打坐参禅为借口,而舍弃人伦责任,而应以接受人类的普遍情感为前提。

假如我祖母这一念能忘,我还是不是一个人,那么这是一个儒家和其它学术之间最为关键的一个课题,儒家的思想史入世,就是有一些情不仅不能忘,不能切断,而是你之所以作为人的必要条件。

对于王阳明来说,阳明洞不只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物理空间,是他弃绝佛老而回归儒学,在离开阳明洞前,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孔孟,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洞中所悟,隐然已非程朱理学的规矩,而要开始打破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阳明洞的思考,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让他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变。

要出来建功立业,必须是走在儒家的这条金光大道上,那别无选择的,练完以后,他觉得那个颠簸精神没有意义,就是那个要不朽,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1505年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三十四岁的王阳明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是这一年,他开始在北京正式招收门徒,讲学论道,这期间,他还遇到了理学家湛若水,找到了思想上的知音。

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是明初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弃书册,废文字,去闻见,静中体验心体,是开启明代心学的重要人物,这与王阳明的思想暗中吻合。

此时王阳明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与湛若水二人,相互砥砺切磋,期许在主流思想界之外开辟出一道新的天地。

但是,要跨越程朱理学,他还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那就是他自己。

明孝宗死后,武宗继位,时年十五岁,太监刘瑾等人日益得宠,专权山镇,紊乱朝纲,打击排斥正直的大臣,先朝留下的顾命大臣多半无奈地辞职回乡,言官戴宪等人疏谏,逮系诏狱,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面临着两种选择,是明哲保身还是仗义执言,选择前者可以确保仕途无虞,选择后者必将招来牢狱之灾,是活在违心的现实里,还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王阳明陷入了知与行的矛盾之中。

他意识到遵循孔孟之道就要直道而行,道德只要落实在实践上才是真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士大夫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王阳明决定挺身而出,冒死进谏,建议宽恕言官,刘瑾大怒,将他投入诏狱,廷杖四十打的昏死过去,许久之后才复苏过来。

虽然没被打死,但之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通往贵州之路艰险万分,但这条贬谪之路也正是成就王阳明心学之路,1508年春,王阳明历经千辛万险,长途跋涉到达龙场。

龙场驿,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之中,规模很小,只有驿丞一名,吏一名,刚到的时候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搭了个草棚居住,但这个草棚难以遮风挡雨,于是王阳明移居东峰一处洞穴,称之为阳明小洞天,阳明小洞天位于贵州修文县,城东的龙岗山上,如今洞中留有明、清、民国年前的摩崖石刻43幅,是国内外溶洞摩崖石刻最多的一处,它们或许是表达对王阳明的崇敬之情,或是感叹王阳明非凡的人生经历,或是感念王阳明由此而开启的心学之路。

在明朝,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中,遍布毒蛇、巫蛊、瘴气、瘟疫,龙场之民,多为苗族、黎族土著,语言不通,很难交流,能同他说话的只是流窜到这一地段的汉人盗匪,这样一片恶土,竟然成为王阳明的精神家园。

他居夷处困,不为恶劣的环境打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乐观精神,他给自己筑了一石窟,日夜端居其中,冥想人生,要参透生死。

假如是一个儒者,你在一个一无所有,任何人际关系都没有,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你还能做到儒者吗,就在那个时候他的顿悟,叫做吾性自足,作为一个人我就圆满了,可是,这个顿悟和佛教或者道家的那种顿悟或者彻悟有很大的不同,他第一个就把他所背下来的五经,他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叫五经臆说,就是我现在的这样一个感觉,这种吾性自足的感觉,和我念的儒家的经典有没有矛盾,他经过这五经的检验之后,他觉得没有矛盾,所以后来才发展出就是儒家的心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