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越来越发现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也包括经济。
关键词:人口素质经济发展优生
一、人口素质的含义
“人口素质”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通常的说法是,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同时,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
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二、中国人口素质现状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文盲半文盲贫困人口占一定比重,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还较高,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解决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以及出生人口性别的问题,仍然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出生约1500万新生儿,据不完全统计,严重出生缺陷占1.3%,也就是每年将有20万出生缺陷孩子出生。
我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其中单基因病占5-7%,多基因病占15-20%,染色体病占0.5-1%。
智力低下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我国人口约有1-2%智商小于70的智力低下者,轻中度智力低下者约500-1800万人,白痴就有100-200万人。
我国人群中没有遗传病的人也可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据估计平均每个人携带有5-6个有害基因,并且会按一定的方式向代传递。
随着工业的进展,许多化学物品不断投入我们生活环境中,其中有部分可诱发基因突变,通过突变增加了我们的遗传负荷。
由于医院技术的进步,使某些遗传病得到治愈,这在某些程度上使致病基因传于后代而增高遗传负荷。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我国迫切需要推行优生学知识,以提高人口素质。
值得欣慰的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表明:我国人口素质已有进一步提高。
这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的粗文盲率(15岁及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普查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
同时与1990年普查相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入口变化较大,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增长了39%;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增长了45%;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7057人下降为357O1人,下降了4%。
90年代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速度之快是建国以来少有的。
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10年来我国落实扫除青壮年文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措施所取得的成果。
三、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的原因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标志归根结底是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
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人口素质问题是人口与发展之间诸多问题中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它居于中心的地位。
因此,要协调人口与发展的关系,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设法提高和改善人口素质。
( 1 )未来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要保持经济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国民综合素质是由人的体力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素质构成,其中体力和智力素质又是科技文化素质的前提条件,科技文化素质则是国民综合素质的基础素质。
( 2 )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缺乏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质量,用人力资本代替自然资本。
这样不仅能实现对"增长极限"的突破,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护自然资源。
( 3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是加速中国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即科教兴国的基础前提是全民族的科学教育文化素质的大提高,这又有赖于体力、智力、健康等基本素质的提高。
(4)人口素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关系这三大要素。
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中国目前虽然人力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人力资本却是与此相反。
更何况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已经进入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经济的增长不再靠一般的人力资源来推动,而主要靠科学技术来发展来推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江泽民同志也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果用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比作一个GDP的分子式的话,减少分母固然可以增大分值,扩大分子---提高人口素质,同样也可以增大分值,而且在人口基数不易改变的情况下更为有效”。
据“五普”资料显示,我国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0.15%,在世界上比例最高;目前我国城镇有1000万左右、农村有2亿左右剩余劳动力。
这个人力资源数字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
但我国大学毕业生、高技术人员、科学家所占的比例在世界上却排在后面。
这种状况很不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要想尽快改变,就必须从优生优育入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加强教育入手,努力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从道德建设入手,努力提高人口的思想素质。
只有人口素质提高了,沉重的人口负担、强大的人力资源才会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生产力才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才会大大增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经济要发展,首要问题是提高人口素质。
四、改善人口素质的措施
一.控制人口数量。
1999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2.5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
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
人口过多是中国的首要问题: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
因此,在努力发展生产的
一.控制人口数量。
1999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2.5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1%。
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每年净增人口仍达到1300万左右。
人口过多是中国的首要问题: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劳动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人口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
因此,在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应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完备的调控保障体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在做好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继续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将人口问题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发挥城市和东部地区的示范作用,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有利于加速资金的积累,加快经济的发展,为提高人口素质奠定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积极提倡优生。
提倡优生从根本上讲就是人口的优质遗传基因得到发展,让劣质遗传基因受到抑制。
三.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
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是开发智力资源的伟大事业,是提高人口科学技术素质的基本途径。
当务之急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济发展服务,适应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