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课程标准.doc

合集下载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DOC)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DOC)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际结算课程编码:406117参考学时: 50学时,其中:实践课学时:20学时课程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适用专业:国际贸易编制人员:王磬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国际结算》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报关实务》、《进出口贸易综合实训》等(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

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的应职应岗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承载着学生对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课程的作用:1.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学会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掌握从事外汇结算业务所必备的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和基础业务识,使其金融业务知识结构更为完备。

2.课程对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职业意识,提升对职业的热爱和激情;培养职业习惯,提升就业素质(三)课程的主要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国际结算》是一门微观经济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

同时由于国际结算是在两个不同国家的银行之间互相委托和办理的外汇业务,一切单据和凭证都要使用英文,教材和讲课中必须插入大量英语。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英语基础。

本课程还专门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工具、手段等进行研究,是一门具有涉外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通过原理与案例的结合,很好的适应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一)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高职学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和结算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

《国际结算操作》中文课程标准.

《国际结算操作》中文课程标准.

任务 2:收款人对汇票 ● 能审核汇票的有效性
● 熟悉我国票据法中关于涉外票
进行背书
● 能对汇票进行不同种类 据的法律适用规定
任务 3:付款人对汇票 的背书
● 掌握汇票的含义及其必要项目
进行承兑
● 能对汇票进行承兑和保 ● 熟悉汇票主要当事人及其关系
国际票据
1
任务 4:出票人出具本 证等操作
● 掌握出票、背书、承兑、保证 8
任务 1:填写开立保函 ● 能填写保函/备用信用证 ● 掌握银行保函的含义、性质和
/备用信用证申请书 申请书
作用
任务 2:办理保函/备 ● 能办理申请保函/备用信 ● 熟悉银行保函的当事人和种类
用信用证开立手续
用证开立手续
● 掌握银行保函的业务流程
银行保函
任务 3:读懂银行保函 ● 能读懂银行保函条款
4.2.5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
4.3 教学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和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建议具体考核比例为:
考核指标 平时成绩 实训成绩 期末考试
合计
占比 20% 40% 40% 100%
4.3.1 教学评价的标准应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的特征,体现理论与实践操作的 结合,以能否完成项目实践活动任务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 能填写打包贷款申请书 ● 能办理打包贷款手续 ● 能填写出口押汇申请书
● 了解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 ● 熟悉出口贸易融资的种类和基 本流程
业务 任务 3:办理出口保理 业务
● 能办理出口押汇手续 ● 能填写出口保理业务申 请书
● 掌握打包贷款的含义和作用 ● 掌握打包贷款申请书的填写 ● 掌握出口押汇的含义和种类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建筑材料》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建筑材料》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以及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是使学生具备各种结算方式相关操作能力的课程。

它的任务是: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学习完成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项目中的各个任务,掌握相关知识,学会相关操作,同时在结算中会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工具,如汇票、本票、支票等。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建筑材料从业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操作基本技能,毕业后能从事银行建筑材料部门或进出口贸易公司结算相关部门工作,并为学生培养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在《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与《外贸英语制单》相辅相成,专业性较强。

(二)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建筑材料是一门前沿性、综合性、实务性较强的具“法商结合”特色的课程。

课程以2007年最新的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UCP600、ISBP等)和相关法律为准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通过教学全面介绍国际贸易,非贸易结算的基本内容,结合国际商会惯例对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等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业务流程实务操作,针对建筑材料领域欺诈案件不断上升的事实,通过案例介绍防范措施。

同时着力培养学生们独立的判断、分析及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编排和组织是以企业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的教学经验累计为依据确定的,课程设置是依据建筑材料从业人员人员完成建筑材料工作任务必须经历的工作流程而设置。

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引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理念,重构教学体系,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明确工作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完成项目的过程,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建筑材料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计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

课程内容突出对各种结算操作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同时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了解国际结算学科的发展前沿。

2.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国际结算问题和具体国际结算案例的能力。

3.掌握国际贸易结算中单据制作技巧,并能设计出一整套结汇单据;4.学习掌握从国际结算实践中探索一般规律和理论概括的思维方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3、4的达成度通过闭卷考试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讨论和项目的完成进行考评;(3)教学目标2、4的达成度通过闭卷考试和课堂小组讨论的成绩综合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讨论、上机操作和期末测试。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以此,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

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课堂讨论。

本课程将结合国际税收相关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汇报,要求小组成员都要充分参与讨论。

讨论课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

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上机操作。

每次布置相关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单据的填制,并批阅相关成绩,占总成绩单20%3.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六、参考教材1.张东祥,《国际结算》,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2.徐进亮,李俊,《国际结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3.陈岩,刘玲,《国际结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4.韩宝庆,《国际结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国际结算》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国际结算》是为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开设的一门课程,隶属于金融企业课程模块,具体阐述的是我国银行从外国银行收取外汇以及我国银行支付外汇给外国银行的结算方式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程序。

《国际结算》是一门微观经济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理论原则指导下办理外汇业务,侧重于业务程序的来龙去脉和基本操作方面的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知识,学会各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它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外贸单证操作》的基础。

1-2设计思路: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该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在课程单元设计上引入“一体化“理念,即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不把实训割裂开来安排独立的课时,而是以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结算方式的流程为线索,以“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任务完成方式——提炼系统知识”这种方式来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

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跟着做,做了能知其所以然。

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并利用软件平台进行仿真化实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在总结中完善和升华知识体系。

1-2-2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结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为此《国际核算》课程以培养学生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结算方式的流程为重点,基于国际核算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

1-2-3课时安排说明该课程的总学时为32课时,理论课和实训课课时各占50%,体现实训主导型的特点。

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与要求4.课程实施4-1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工作活动、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与流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掌握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业务处理基本职业能力。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

《国际结算》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国际结算课程编码:学分: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商务英语一、前言1.课程性质《国际结算》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和实务一体化的课程。

本课程在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其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展国际结算及进行风险综合管理,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

基于本课程专业核心课的重要地位,计划在第四学期完成本课程,其前导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商务单证制作》,后续课程是《外贸跟单实务》、《外贸业务模拟》。

2.基本理念国际结算是对国际贸易结算的工具、手段等进行研究,是一门具有涉外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型学科,既包含了国际贸易结算的基本原则,也包含了有关国际贸易结算的最新的发展情况,很好的适应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的教学应遵循教与学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结算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签订涉外经济合同和处理涉外经济争议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设计思路国际结算主要是指国际间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或联系而发生地以货币表示债权债务的清偿行为或资金转移行为,这要求课程设计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课程中心内容,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教学标准,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掌握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五大部分:国际结算概论;国际结算票据;国际结算方式;国际结算单据;国际结算融资,授课教师先对国际结算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学生掌握好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国际结算实操训练。

本课程总共32个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践8学时,共2学分,采取闭卷考核方式。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国际结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就业岗位的设定是面向拥有国际业务的银行或外贸企业公司,课程立足于国际结算方式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强调课程的岗位操作性,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及结算业务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的胜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国际结算课程内容(新大纲)

国际结算课程内容(新大纲)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内容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Settlement课程编码:FINA3124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与国际经济学等财经类本科生先修课程: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进出口实务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苏宗祥主编,《国际结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ISBN 7—5049—3374—0 F.29342、李晓洁主编,《国际贸易结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ISBN 7—5275—331—2 F.2563、蔡惠娟主编,《国际结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ISBN 7—81055—153—1/ F.118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国际结算虽是一门实务课,但由于它涉及国与国之间的经济金融关系,政策性较强,因此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不仅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具体做法,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多作思考,灵活运用,使国际结算成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资金安全以及加速收汇等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服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向学生讲授有关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使他们能够掌握国际间常用的资金转移方式,国际间债权债务清算方式和当前国际贸易、非贸易的结算方式等,尤其要着重掌握贸易结算的支付方式及其性质、作用和实务程序。

二、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国际结算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国际结算的重要意义及其实际应用。

在懂得各种结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如何应用最佳的结算方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2、要求掌握三种主要信用工具。

汇票、支票与本票的性质与作用,特别是汇票的性质和作用、必备条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流通程序等概念必须有清晰的了解。

3、要求了解各种商业单据的性质、作用并切实掌握审单要点。

4、要求掌握汇票、托收及信用证三种结算方式的基本概念,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义务以及其流通程序,进一步研究各种结算方式与促进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进出口方的利弊得失。

国际结算课程设计

国际结算课程设计

国际结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概念、流程和主要方式;2. 使学生了解国际结算中涉及的金融工具及其应用;3. 帮助学生理解汇率、贸易术语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4. 引导学生掌握国际结算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国际结算操作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国际结算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工具进行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认识到国际结算在现代经济贸易中的重要性;2. 激发学生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3. 培养学生诚信、敬业、合作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国际结算知识,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1. 国际结算概述:介绍国际结算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 国际结算导论2. 国际结算工具:讲解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的原理与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 国际结算工具3. 国际结算方式:分析汇款、托收、信用证等结算方式的优缺点及操作流程;教材章节: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4. 汇率与贸易术语:探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对国际结算的影响,以及贸易术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 汇率与贸易术语5. 国际结算风险与防范:研究国际结算中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教材章节:第五章 国际结算风险与防范6.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分析真实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结算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六章 国际结算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国际结算课程设计

国际结算课程设计

国际结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概念、流程和主要方式;2. 掌握国际结算中涉及的汇率、支付工具、结算风险等知识点;3. 了解我国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国际结算操作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国际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找、整理、分析国际结算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际结算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国际结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在国际结算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金融知识基础,但对国际结算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课程进行系统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上述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国际结算概述:介绍国际结算的概念、分类、流程和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对国际结算的整体认识。

教学大纲:第一章 国际结算概述1.1 国际结算的概念与分类1.2 国际结算的流程与基本原则2. 国际结算工具与方式:讲解汇票、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主要结算工具和方式,使学生掌握各类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

教学大纲:第二章 国际结算工具与方式2.1 结算工具:汇票、支票、本票2.2 结算方式:信用证、托收、汇款3. 国际结算中的汇率与风险: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结算的影响,介绍结算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教学大纲:第三章 国际结算中的汇率与风险3.1 汇率及其变动对国际结算的影响3.2 结算风险及其防范措施4. 我国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我国在国际结算领域的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及应对策略。

国际结算课程规范

国际结算课程规范

国际结算课程规范第一节《国际结算》课程教学规范一、国际结算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国际结算既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传统专业方向课程,既是国际贸易学科的基础课程,又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具有理论实务并重的特点。

知识密集,信息量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概念多且前后交错;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

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结算过程的认知和国际贸易结算实务操作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融合,突出专业实用性,从而有利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目标《国际结算》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课程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在结算业务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及结算风险加剧的国际背景下,该课程为实现培养目标中的这该项综合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了解国际结算实践中的规则;熟悉和掌握国际惯例的适用范围;通过讨论,分析等实践活动,把握国际结算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

最终培养出脑子灵活、懂得管理、善于经营、勤于动手、身心素质良好的技能型外贸人才。

(一)知识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些国际结算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国际惯例,并能实际运用这些知识,熟练运用结算工具;理解掌握结算方式;熟悉审制结算单据,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运用所学国际结算处理有关国际结算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通过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与国际结算相关的教材、参考资料和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2)观察和思维的能力——运用国际结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国际结算领域内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态度、风险防范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能进行汇款、托收、信用证业务操作、审制单据操作和融资担保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国际结算业务处理
适用专业:国际金融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国际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从事金融岗位工作的专业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熟悉国际结算基本原理和具体业务处理程序,能熟练应用各种票据、单据及各种结算手段,具备国际结算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其他课程做准备。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金融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中职学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和结算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

课程结构采用并列和流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国际结算原理、票据、单据的应用、国际结算方法和程序以及外汇兑换等四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中职学生培养目标为前提,紧紧围绕完成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的需要,充分融合金融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以结算工作活动为载体,将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和企业经济业务的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学做一体,并通过知识讲解、多媒体演示、仿真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国际结算的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教学学时数为54。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国际结算基本原理,能在企业经济业务中应用票据、单据和其他结算工具和方法,熟悉国际结算的内容和程序,达到金融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了解国际结算原理和票据使用、开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熟悉汇票、支票和本票等票据的记载内容;
●熟悉有关票据的使用法规和制度;
●能初步应用汇款、托收等方法完成结算;
●熟悉和学会开立和使用信用证业务,熟悉信用证有关内容;
●熟悉银行保函内容及有关业务;
●熟悉国际结算中使用的有关单据如发票、保险单等;
●了解和熟悉有关外汇管理的法规条例;
●初步学会外汇的兑换及汇率的表示方法。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
《国际结算业务处理》华东师大出版社朱雯娜主编
4.2教学建议
4.2.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现代化、多样化手段实施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4.2.2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案例和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技能培养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4.2.3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国际结算业务处理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4.2.4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严谨踏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品格与工作态度。

4.3教学评价
(1)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记录。

(2)强调目标评价。

(3)强调课程结束后总结性评价,结合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等手段,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进行
说明: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综合技能情况的评价。

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5:5的方式评分。

2)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4.3.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4.3.2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3.3 加强课程实训,将课程实训的成绩纳入学期总评之中。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1注重实训指导书的开发和应用,编写时必须注意时代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4.4.2开发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和应用结算知识。

4.4.3学校应注重与银行和企业的广泛合作,积极开发实习和实训基地,充分利用银行和企业资源,让学生深入银行和企业了解业务流程,体验结算工作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5其它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会计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