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优课导学案_2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7ed1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d.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介绍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并能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制作和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仍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能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运用。
2.难点:对复杂数据的理解和处理,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分组完成统计图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各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统计图制作软件等。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实例,如商场促销活动、学校运动会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统计图是如何制作的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2.呈现(10分钟)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讲解制作方法。
以一组具体数据为例,演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统计图制作软件制作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2ab0a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6.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绘制和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数据对比和分析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绘制和解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
3.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案例等。
2.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以便进行案例展示和操作演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活动的统计图、班级学生身高的统计图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复式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然后,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向学生讲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3e2fa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4.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利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填写和绘制方法,他们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
2.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填写和绘制方法。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统计数据,用于制作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实际的统计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练习,将教师提供的实际统计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53f0927a26925c52cc5bfde.png)
的大小 , 导致绘制时 出错。
统计图 , 从中获取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
绘制复式条形统
2.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计图的技巧 :
(1) 下面是五年级二班男、女生体重情况
先确定每个小格
统计表。
代表多少 , 要根据已
营养 体重 体重 超重 肥胖
不良 较轻 正常
知数据中最大和最小 数来考虑平均分配 , 再制定图例 , 最后根
男生 /
1
6 11 4
3. 复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 : 与单式统计 表的填写方法基本相同 , 只需算出合计与总 计。
二、复式条形统计图 1. 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
例: (1) 每组数据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 据, 用几种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表示的条 形统计图 , 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地表
2
人
据图例和相关数据进 行绘制即可。
女生 /
3
9921 Nhomakorabea人
(2)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 统计图。
易错点 : 绘制复式条形统 计图时 , 没注意数据
绘图方法 :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相同 , 只是复 式条形统计图要同时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数据 , 所以绘制时 , 要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 条来表示。
六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二)
一、复式统计表
1. 认识复式统计表。
易错点 :
青云小学五年级乐器兴趣小组人数统计
在填写数据时 ,
表
有时不看横栏、竖栏
年 月 类别 , 导致填写数据
性别数量 / 人
错误。所以在填写数
组别
合计 男
女
据时 , 先要看清横栏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讲义(苏教版)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讲义(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fb0e3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4.png)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型精讲+真题演练)知识点一:复式统计表1、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内容组成。
填写复式统计表的方法与填写单式统计表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需要计算出合计和总计。
知识点二:复式条形统计图1、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可以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2)与复式统计表相比,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更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形象地表示出两种量或多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一样,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宽窄一样而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数量。
在单式条形统计图中只表示一组数据,只用一组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一组大小不等的数据。
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同时表示两种数据,则需要两组直条分别来表示,为了清楚地区分两组数据,通常用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表示两组数据。
考点一:复式统计表【典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10-11岁女生标准身高的范围是:138-155cm;标准体重的范围是:29-50kg。
下表是五年级4位女生的身高、体重情况。
不符合标准的是A.王媛B.李想C.刘菲D.张奕【分析】根据题意,符合标准身高的范围是:138-155cm,即比138cm大或等于138cm,比155cm小或等于155cm;标准体重的范围是:29-50kg,即比29kg大或等于29kg,比50kg小或等于50kg;据此对五年级4位女生的身高、体重分别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A.王媛身高145cm,体重50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在29-50kg范围内,符合标准;B.李想身高151cm,体重46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在29-50kg范围内,符合标准;C.刘菲身高143cm,体重43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在29-50kg范围内,符合标准;D.张奕身高153cm,体重55kg,身高在138-155cm范围内,体重大于50kg,不符合标准;所以五年级4位女生的身高、体重情况。
苏教版五年级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4462c1cc1755270622087a.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知识体系:复式统计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1.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材创设了统计学四个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境,并给出四个兴趣小组人数的单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在一张统计表里,使学生产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教材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引导学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的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解答相应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复杂,表达的信息也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丰富。
2.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为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填写复式统计表和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方法,教材注意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难度:先提供整理好的数据,让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填写复式统计表和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再让学生围绕身边一些熟悉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复式统计表或复式条形统计图;最后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稍复杂的调查活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进而解决问题。
3.本单元的操作性很强,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d66c57c48d7c1c708a14519.png)
复式统计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使学生根据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4.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来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1.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材创设了统计学四个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境,并给出四个兴趣小组人数的单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在一张统计表里,使学生产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教材让学生借助单式统计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引导学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的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解答相应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复杂,表达的信息也比单式条形统计图更丰富。
2.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为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填写复式统计表和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方法,教材注意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难度:先提供整理好的数据,让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填写复式统计表和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再让学生围绕身边一些熟悉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调查,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复式统计表或复式条形统计图;最后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稍复杂的调查活动收集、整理、描述数据,进而解决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ad6671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0.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绘制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理解不深,对于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明白数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它们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案例、彩笔、白板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表,如商场商品销售统计表、学校学生人数统计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联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90ec1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6.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此单元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学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选择,他们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巩固。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实例数据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0588c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1.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表示比0小的数。
•能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理解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
•负数的加减法:•掌握负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能用负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底×高),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角形的面积:•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底×高÷2),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不同底和高的选择对面积的影响。
•梯形的面积:•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组合图形的面积:•学习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基本图形来计算面积的方法。
•掌握利用平移、旋转等方法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来计算面积的技巧。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等。
•能将小数与分数进行互化。
•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或多个小数的大小。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便计算。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小数乘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便计算。
•小数除法:•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除数是整数和小数的情况。
•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进行商的估算和验算。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苏教版(全单元完整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苏教版(全单元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b3d65f18583d0496459e4.png)
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教材第84~85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教案[教师用书] 五年级数学上·新课标(江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使学生从需要中体会到我们学习的单式统计表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要学习新的统计表,从而引出复式统计表,并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了这一点,引导学生由单式统计表转化到复式统计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最大优点就是便于比较。
同时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特别地设计了教学过程,并且在课前课后都做了延伸。
教学设计中突出了统计是一种“有用”的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强调表头的设计,理解各部分的含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知识。
[不足之处]从学会学习和生本课堂的角度上来考虑,本课让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较少,参与的面不够。
[再教设计]加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制作表格。
教师适时指导,强调表头的制作,如何给表头分栏,每栏所表示的意义及如何填写数据。
第2课时练习十五【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练习十五第3~6题。
【教学目标】1.再次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学会填写复式统计表。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拓展视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年级数学上册章末复习(苏教版)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章末复习(苏教版)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7252c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6.png)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知识点一:认识复式统计表把几张简单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这张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不仅反映了丰富的信息,同时也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对比、分析数据。
知识点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1.复式条形统计图:每组数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直线条表示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生活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
3.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更直观、形象地比较两种或多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易错典例1】(2018春•淮北期末)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天数月份11158431213954(1)这两个月共有61天.(2)这两个月比少19天.【思路引导】(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11月份和12月份的天数合并起来即可.(2)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月阴天、晴天各是多少天,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完整解答】解:(1)15+8+4+3+13+9+5+4=61(天);答:这两个月共有61天.(2)(15+13)﹣(4+5)=28﹣9=19(天);答:这两个月阴天比晴天少19天.故答案为:61;19.【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易错典例2】两所小学为旱区捐款情况统计表(1)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1080元.(2)一小五年级捐款最多,二小一年级捐款最少.(3)一小全校一共捐款2660元.【思路引导】(1)要求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多少元,把两所学校五年级的捐款数加起来即可.(2)从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一小五年级捐款最多,二小一年级捐款最少.(3)要求一小全校一共捐款多少元,把一小五个年级的捐款数相加即可.【完整解答】解:(1)550+530=1080(元)答:两所学校五年级一共捐了1080元.(2)一小五年级捐款最多,二小一年级捐款最少.(3)520+530+540+520+550=500×5+(20+30+40+20+50)=2500+160=2660(元)答:一小全校一共捐款2660元.故答案为:1080,五,一,2660.【考察注意点】从问题出发,然后从统计表中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解决问题.【易错典例3】(益阳模拟)小明和小涛进行投篮比赛,下面是他们每个人比了五轮,每轮投篮50次投中的次数统计图.(1)小明平均每轮投中26次,小涛平均每轮投中23次.(2)如果再投一次,小明投中的可能性小,小涛投中的可能性大.【思路引导】(1)根据条形统计图,把小涛5轮投中的球相加的和除以5即是小涛平均每轮投中的次数,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小明和小涛5轮投中的条形图可知:小涛在几次的练习中,投中的次数逐渐增多,而小明投中次数不稳定,所以如果再投一次,小明投中的可能性小,小涛投中的可能性大.【完整解答】解:(1)(28+13+17+20+37)÷5=115÷5,=23(次),答:小涛平均每轮投中23次;(2)如果再投一次,小明投中的可能性小,小涛投中的可能性大.故答案为:(1)23,(2)小,大.【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计算、预测即可.【易错典例4】(2012•历城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是某校六年级二班的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42.9%.【思路引导】深色表示数学的考试成绩;先找出数学考试成绩的优秀人数,再求出总人数,然后用优秀的人数除以总人数乘100%即可.【完整解答】解:15÷(15+13+4+3)×100%,=15÷35×100%,≈42.9%;答: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的优秀率是42.9%.故答案为:42.9.【考察注意点】本题先找出图例信息,读出数据,再根据百分率的含义求解.一、选择题1.(2021四下·集美期中)下面是4名学生50米自由泳成绩和跳高成绩统计表:姓名许明刘娟李非王方50米自由泳55.83秒54.49秒48.50秒55.67秒跳高0.98米95厘米 1.1米1米1厘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9.4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精美)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9.4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PPT课件(精美)](https://img.taocdn.com/s3/m/a532af9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e.png)
三月份用电情况统计表
用小豆小欢 户明豆兰欢 度 60 50 40 70 数
返回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1)根据上面的单式统计表,完成下面的复式统计表。
二月份 三月份
小明 50 60
豆豆 40 50
小兰 70 40
欢欢 30 70
(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二月份( 小兰 )家用电 量最多,( 欢欢 )家用电量最少; 三月份(欢欢 )家用电量最多,( 小兰 )家用 电量最少。
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
计 2.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更加明晰、明了地反映
表 数据情况以及两个或多个数据变化的差异。
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
复
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
式
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图中复式条形
条 形
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不同数据数量的多少。
统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
性别 男生 女生 合计 人数 33 17 50
返回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将上面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
总计 男生 女生
合计
184 101 83
数学小 组 55 27 28
作文小 组 37 21 16
书法小 组 42 20 22
体育小 组 50 33 17
(2)人数最多的是( 数学 )小组,人数最少的 是( 作文 )小组。
探究新知
认识毫升
例3
九折
计毫量升比也较可少以的用液字体母,
通“常mL用(毫ml升)”作表单示位。。
八五折
10mL
苏教版数学五上《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上《复式条形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7421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6.png)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应用 • 案例分析 • 练习与巩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苏教版数学五上《复式条形统计图》
适用年级:五年级上册
课程目标: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
03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整理
总结词
数据整理是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第一步,需要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 便于后续操作。
详细描述
首先,收集并核对原始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将数据按照 分类整理成表格,每一类数据占据一行。同时,确保数据的顺序与分类的顺序 一致,以便于后续绘制条形图。
消费者行为研究
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商家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偏 好,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研究
在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复式 条形统计图分析不同药物或治疗方法 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生物学研究
在生物学研究中,复式条形统计图常 被用来比较不同物种或种群的生长、 繁殖等数据。
总结词
根据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分析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自行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 进行分析。这需要学生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则,能够 根据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和颜色等。
练习题二: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数据
总结词
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布情况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数 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并能够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 判断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答题专题训练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答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c8cd14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61.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答题专题训练1.五年级3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段统计,结果如下图。
(1)这个班身高在1. 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__________)人。
(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__________)人。
(3)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王丽在第21个,她的身高可能是()。
A.1.45米B.1.55米C.1.62米2.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的洗手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某小学在4月份对五年级三个班学生(每班级45人)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洗手情况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1)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某小学2020年4月份五年级同学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情况统计图(3)()班正确佩戴口罩人数最多,()班正确洗手人数最多。
(4)从整体看,你认为哪个班级卫生防疫习惯最好?3.受冷空气的影响,我市9月22日~25日的气温变化很大,请根据统计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从22日到24日,最高气温下降了()℃。
(2)温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最大的是()日。
(3)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4.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男生所有项目合格人数总计为66人,女生所有项目合格人数总计为70人,请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_______训练。
(3)在_______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在_______项目上,男女生的表现一样。
(4)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至少有_______人。
5.红星小学南校区和北校区六个年级学生人数如下:①比较红星小学南北校区中,各个年级学生人数,其中最多的有()人。
红星小学()年级学生最少。
②红星小学的南校区,平均每个年级有()人。
③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6.每年除夕,很多家庭都会一起观看春晚,春晚节目一般以歌舞类以及相声小品类为主。
下面是2015年到2019年歌舞类、相声小品类节目的数量统计表:(1)请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word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55f37052ea551810a687cf.png)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内容大体可以分成两段: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的认识,随后的“练一练”引导学生用复式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例2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随后的“练一练”引导学生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对图形中数据的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比较,让学生切实感受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教材创设了统计四个乐器兴趣小组人数的情境,引导学生把四张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合并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使他们在整理和呈现数据的过程中自主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栏目含义、结构特点和填写方法,体会用复式统计表呈现数据也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复式统计表不仅信息量更大,而且更便于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2.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统计活动的要求,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丰富统计活动经验,增强通过数据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例2教学复式统计图的认识,重点让学生在读图和看图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了解复式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在与例题相配合的练习十五和练习十六中,教材还围绕学生所熟悉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开展调查,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进而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加深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感受相关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3. 使学生经历简单统计活动的设计过程,知道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得信息和数据,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
![2023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7394f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e.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材分析二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收集和记录信息;三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整理和汇总数据。
四年级教学统计,主要是分段整理数据和简单的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图两部分。
全单元安排两道例题,具体编排见下表:例1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统计表例2认识并应用常见的复式条形图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已经认识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图的基础上编排的,无论是制作统计图表还是利用图表里的信息,都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与分析。
所以说,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学生的数据活动意识和能力会有新的提高,统计观念会有新的发展。
(一)教学复式统计表,把四张简单统计表里的数据,汇集在一张表格里,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构造,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复式统计表的构造比较复杂。
例1里的复式统计表的栏目有组别、人数、性别三项,表里的每个数据都有“什么小组”“男生还是女生”“有几人”三方面内容,表里还有人数的合计和总计。
所以,教学复式统计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结构,明白每一行、每一列数据所表达的意思,体验人们为什么使用它。
有关复式统计表的知识,是讲给学生听还是让他们自己体会?在这两种不同教法里,教材采用了后者。
例1教学复式统计表,教学活动分两段展开。
第一段用四张简单统计表分别呈现青云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四种乐器的兴趣小组人数,要求把四张简单统计表里的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
这里说的“填入”有两层要求:首先是把四张简单表格里已有的男、女生人数以及合计人数填入复式统计表,然后是计算四个兴趣小组男生总人数、女生总人数、学生总人数,分别填入统计表的“总计”栏目里面。
教材希望学生通过填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知道表里每个数据的实际意思,学会阅读复式统计表。
例题提供的复式统计表里有五行数据,从上往下依次是总计人数和古筝、葫芦丝、笛子、小提琴各小组人数;有三列数据,从左往右依次是合计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P84-8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数据统计、分析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特点,能调查收集、整理数据,用复式统计表表达数据;能简单分析表中的数据,说明数据反映的简单事实。
2、使学生在经历统计过程、运用复式统计表表达数据的过程中,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并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提高用统计表处理简单的数据的技能,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和运用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教学准备: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1、周六,我们很多同学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
请看青云小学五年级正在活动着的4个兴趣小组情况。
出示例题图。
指名说一说各小组人数。
2、把这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学生独立填写)
3、4个小组的情况,每小组一张,这样的统计表我们把它称之为单式统计表。
如果要把四个组的情况放在一张表里,就需要用复式统计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复式统计表。
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复式统计表
解读复式统计表表头。
指出:复式统计表的表头一般都需要分成3块,横着的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即“性别”;竖着的表示各个兴趣小组的名称,即“组别”;中间这块即我们统计的各类数据,即“人数”,也可以写成“数量/人”。
现在你能根据刚才四张表中的数据完成这张复式统计表吗?
2.学生独立填写。
3.交流:你是怎样计算合计数以及总计数的?
指出:总计、合计都是合起来的意思。
4.评价:观察这张复式统计表,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5.与刚才的单式统计表相比,你觉得它有哪些优点?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1)调查、统计。
阅读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2)分析数据
经过统计,你了解了哪些数据?
(3)回顾反思。
我们开始要了解哪些情况?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你对统计和复式统计表有哪些认识?
2、练习十五第1题。
提问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级,再让学生根据已知数据填写统计表,并完成相应的计算。
核对复式统计表,要求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交流想法。
3、练习十五第2题。
把分组调查到的数据进行交流,核对数据。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有什么练习
和区别?你还有哪些收获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