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新思维≌新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新思维≌新理念?
——考察课改成功名校的心得体会
林万春
当今课堂改革的现状是什么样子?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近期,笔者考察了三所全国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有代表性的学校(杜郎口中学、山东省昌乐二中、河北威县人才学校)课堂教学变革样式,解读其背后的理念及其价值追求,以期对于课堂教学改革有深入的了解。

一、观察与感受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其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三三六”指的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三个模块:预习、展现、反馈;六个环节:预习交流;认定目标;交流合作;展现启示;交流巩固;达标测评。

(1)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杜郎口经验的精髓,最主要的有三点:第一,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通俗地说就是让学习、进步和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第二,课堂教学要“有法可依”,这个所谓的“法”就是模式,模式既规范“教的方式”,也规范“学的行为”;第三,以学评教,围绕“学”构建教育教学评价系统。

什么是好课?什么样的才是好教师?杜郎口这样解读:能让学生学会、会学的课才是好课。

好的教师要从尊重差异出发,既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还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就是高效课堂课堂所追求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课堂”。

杜郎口模式的教学特点,即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形式,落实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师亦生、生亦师、师生相长。

杜郎口模式的价值体现在,给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两大关系问题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定位,即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在“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
命活力、和谐高效的课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厌学、课堂效益低下等常见问题,一举突破了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的桎梏,同时破译了教学如何实现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问题。

杜郎口经验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中国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

山东省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

与杜郎口中学一样,昌乐二中也是靠模式“起家”的。

昌乐二中把“模式”再一次扩展延伸,把“课上”和“课下”焊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271”高效课堂模式。

“271”高效课堂模式有五个含义:
1、时间的划分。

“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5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

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30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反刍过关”。

2、学生组成的划分。

在任何一间教室里,大概学生的组成是20%的“优秀”学生,70%的中档学生,只有10%左右的学生属于后进生。

271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

第二,要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70%部分的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

第三个目标是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

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从理论上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学习内容的划分。

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

“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4、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

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5、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

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

从学生的差异出发,最终回到尽可能“消灭”差异上,“271学习态”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对“人”的尊重,也很好地解决了“主体”和“主导”的辩证关系,诠释了“学习即生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会学生合理巧妙、科学实用地“计划”时间和“安排”生活。

昌乐二中在课堂教学中,“发明”了“学习动车组”概念。

“动车组”与“两案并举”。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即做好“组务”自主管理工作;一个是科研组,即学生根据组内“学情”与任课教师一起组成课后的“问题研究”团队,以此给教师提供基于学情的课改“决策”依据,并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学习小组,即由异质同组组成,采用AA、BB、CC形式建构,同组之间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团队,组员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

“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

与杜郎口的“预习提纲”、兖州一中的“导学案”不同,昌乐二中采用导学案和训练案的“两案并举”,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也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

在编制导学案时,让教师把功夫用在“课前”,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

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训练案则是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训练案和练习作业不同,要求“限
时”完成,教师必须对训练案面改面批,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错。

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271模式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很好地解决了高中教育升学的“副产品”问题。

正如赵校长所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天堂”,学校是“学”的校和“学生”的校。

昌乐二中的实践告诉我们:好的教育从不会为考试而改变,亦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高中推广素质教育,敢于向课堂教学不断“挥刀”,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才是破解升学和实现真正的教育的唯一正途。

河北威县人才学校的“三三三一课堂教学模式”。

河北威县人才学校从杜郎口的课堂“活”而“乱”和洋思的课堂则“实”而“死”的经验与教训中得到启发。

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了“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成功地开创了扬长避短的“三三三一教学模式”。

所谓的“三三三一”模式,即课堂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30%、小组交流解决30%、提问展示解决30%,最后由老师点评精讲解决10%。

每节课上,老师连续讲解的时间不超过2分钟,整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8分钟。

新课堂的第一环节是“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首先由老师出示教学目标。

学习前,老师对学习提出具体要求,并予以方法指导。

接下来,学生开始自主学习。

学生认真研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查找资料,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

自主学习之后,紧接着进行小组交流,由组长根据本小组学习进展情况,组织讨论小组各成员的疑难问题。

通过这两大步骤,多数同学可以解决60%的问题,能力强的学生甚至可以解决80%或全部问题。

交流过程中,老师要穿插学生中间,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小组进行启发、点拨、引导,并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归类。

在这一环节中,无论是查找资料还是与别人交流学习心得,都是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的知识往往比老师讲的记得更牢固。

而小组交流这一“兵练兵”的过程无异于将原来的一个课堂一个老师变成了一个课堂几十个老师。

由于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因此大大增进了学习效果。

课堂讨论中师生的平等探讨和交流也使每一名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了充分的尊重,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的激情与活力。

新课堂的第二环节是“提问展示、点评精讲”。

这一环节是课堂最活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与杜郎口有所区别的是,人才学校的提问展示由老师指定学生回答,再接受学生挑战,便于课堂控制。

每班的学生都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一般为七、八人,按照成绩高低编为1-8号。

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成绩稍差的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

通过穿插小组讨论,老师都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一般会提问可以胜任的个人或小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激励了其他小组。

提问实行“三秒钟原则”,学生三秒钟不答,其它会的学生站起来就答,回答得不全面,其他同学站起来就补充。

挑战时,如果一下子站起多名同学,老师一般会将机会让给7、8号的同学,以给后进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这一环节下来,学生又解决了30%的知识,很多时候,最后10%的点评精讲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人才学校每个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都画有一个表格,各小组每天都要记录课堂展示的分数。

指定回答的同学,答对了加一分,挑战的同学答对了加两分,挑战老师和教材的,答对了加三分。

每周二,各班都要总结上星期各小组的得分状况,评出优秀小组,由年级部颁发奖杯,小组长发表获奖感言,介绍团队学习经验。

优秀小组不仅要集体照相,还要登上光荣榜,接受全体同学的祝贺。

提问展示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新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练习巩固、补救达标”。

无论一课安排几个课时,人才学校每节课的练习时间都不低于15分钟。

练习有发试卷、做资料、上黑板、编排节目、做游戏、搞诵读等多种形式,根据本学科、本节课的特点来组织。

练习时,学生百分之百参与,不讨论、不看书、不抄袭、老师不指导。

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没掌握好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安排补救措施。

共性的问题,自习课上统一由教师讲解分析;个别学生的问题,或由老师课间补课,或由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解决。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整体上基本达到学习的目标和要求。

在“三三三一模式”中,自主学习是根,小组交流是蔓,提问展示是魂,当堂训练是本。

该模式牢牢地抓住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将课堂推向了“活跃、快捷、和谐、高效”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死气沉沉的状况。

随着课改的初见成效,学校在周边的信誉度急剧提升,今年光插班生就来了200多人。

耿华武借机又在这些学生中作了一次关于课改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三三三一教学模式”,而他们最偏爱的环节是小组交流。

交流不仅满足了人与人之间对话的需求,也是知识的传递和情感的互动。

对此,耿华武说:“孔子有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在我们这里,也可以解释为:自主学习很高兴,小组交流和朋友一起学习,更快乐!”
二、体会与思考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点”:课堂教学理念的嬗变
1.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认识论的束缚走出来,转向课堂本真的意义世界中。

课堂教学改革从关注“如何在课堂中认识”转向“如何在课堂中生存”的思考,追寻存在的意义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

上述案例向表征了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追求:1、确立师生的主体性,消解人的迷失状态。

以人的主体性为逻辑起点,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走出“技术—经济人”的藩篱,改变以往以知识为逻辑起点、人变成了知识的奴隶的状况。

2、倡导交往理解的教学生活方式,改善“实体化”的局面。

教师、学生、文本并非独立的实体,而是彼此有着内在的联系的存在,进一步说他们之间是一种对话与理解的关系,而非孤立独白的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理解过程,是人与文本视界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意义创造的过程。

3、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世界,摆脱物化的困扰。

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推动学生的精神性成长。

课堂教学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也并不在于向学生进行多大程度上的秩序与纪律,而在于促进学生幸福快乐的存在与生长,使他们体验和感悟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课堂教学改革的思维方式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呼唤新的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观念背后潜藏的就是新思维,例如对待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提出了“课程作为教学事件、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的课程教学整合观。

这看似简单的整合,其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超越,一种对于简单思维或者说是二元对立的思维的超越。

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的追求、对于教学过程开放性的追求、对学习方式主体性的追求,哪一样不需要我们与传统的简单思维决裂呢?
课堂中不确定因素无处不在,投入与收获不成比例,复杂性思维针对简单思维(二元对立思维)那种线性、实体、分析、静态的思维等特性提出来的,具体说来,复杂性思维有下面一些特征:非线性、整体、关系、过程思维。

这一思维方式要求我们用复杂性思维来诠释与构建教学,把教学目标看作是一有机的整体,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计划中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具备很强的教育机智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方式。

3.课堂教学理念的变革
教育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主体性认识。

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任何教育行为都是不可能离开教育观念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

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才有可能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改革折射出教师怎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呢?一般说来,诸如回答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知识观、教学本质观、教学目标观、教学手段观、教学组织观、教学过程观、教学评价观等这样的问题,这就构成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中折射出课堂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趋势。

课堂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已经从单一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实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并存。

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的朋友、平等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情感需求的人、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法律上是平等的,在学业上是“教学相长的”,师生要相互尊重和爱护,反对教师是知识和技能上绝对的“权威”;教学是生成不是预设,教学是以学生学习为前提的实践活动,旨在学生运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既可以是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的探究和发现,也可以是在教师讲授下有意义的学习;教学目标是三维立体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构成了完整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全面,评价的方式要多样,突出过程评价、可以采用“学生成长袋”,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要多元,老师、学生、家长和学校等相关利益方都要参与。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日益凸显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从其历史沿革和当今理论基础可以看出:1.我国传统教育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2.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自由发展充分独特性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3.后现代崇尚差异性,认为世界是多元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理解。

4.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拥有8种智能,他们相互独立,在解决问题是相互支持,人与人的差异主要在于人所具有的智能的组合不同,倡导差异教学,主张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都能成功。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现有效教学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真正落脚点的地位,带有综合性的性质: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现、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中,即以何种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开展活动,并表现为何种时间系列。

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只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地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国内的专家学者,中小学老师,实验学校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但是囿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是“戴着脚镣跳舞”,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还是原来的几个任课老师,一个固定的教室、学生人数较多(30—60人)的班级。

现有条件下如何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梳理一下,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一下几点:
(1)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班级授课制,实现班级为基础上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和学习环境;探索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计生手段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寻求既不失集体影响又有个体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重视和改进班级授课制:改革班级授课制的空间和时间结构,改革班级授课制的过程,改进班级授课制中的个别化工作。

例如,空间上,现在许多学校采用的“马蹄形”座位安排,还有案例中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围桌”的座位,将过去的单向结构给位为多向结构,
单向的信息交流变为多向信息交流。

时间上,上海育才中学对课时安排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行大课(55分钟)小课(30分钟)相结合。

过程上,从问题开始、创设情景、解决问题,学生上课处于最佳精神状态和最佳环境中。

个别化上,发达地区学校大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采用多媒体教学,电脑辅助教学(CAI),网络教学,并且由国家教育部和各个学校开发出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3)大力引进、借鉴、整合国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寻找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本土化”涌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个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改革有: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洪家楼高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考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趋向灵活多样、博采众长。

其中,正如我们看到的,其倡导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将“分组教学、特朗普制、小队教学”整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于是,新课程倡导并提出了学生的三大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

并由此衍生出新课程的几种新的教学样式: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生成教学。

1.倡导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主学习的特点体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我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的;学生也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和学习者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的。

较之以往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重在强调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模式去学习,而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有主见地去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在积极主动的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2.强调合作学习
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贯彻新课程实施也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合作认知、情感、技能、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合作学习结合了个体学习和竞争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参与方式,提高了学习的社会性和效率。

3.关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具体说探究学习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6]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