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论证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申
报论证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从最初较为抽象的概念的探索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经验操作层面的设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环境营造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更加凸显等等。
但当前大学创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化倾向必须引以正视,客观地界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回顾梳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可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和决策建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界定
(1)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教
育,首先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次他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这三句话就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含义。
高职层次的教育由各地方省一级人民政府统一进行管理,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
(2)创业
创业就是创业主体(创业者)创造新企业、新商业运作方法和手段,这种创业活动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是一种通过创业者努力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3)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而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或一毕业马上进行创业,而是在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开拓的意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
(4)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胆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姿态
迎接市场的挑战。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由于美国是创业教育起步最早也是至今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特别是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在全世界是最具特色,因此,国内学者多倾向于与美国创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些学者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对百森创业教育进行了介绍。
如张健,姜彦福等人的《美国创业学术研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张帆等人的《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
近20年来,创业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创业教育在国外取得了蓬勃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都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已经出现创业教育萌芽的美国,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比较深入。
(2)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趋势的明显,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强,涉及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和论述,其中以从教
育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为最多。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相关成果以两类研究为主,一是以个案研究为主,即研究某一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二是以研究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情况为主。
这是因为,个案研究有助于对微观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而因为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非常紧密,突出体现了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理论依据
(1)创业教育理论
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及开发创业者基本创业素质和能力为目的,通过就业或创业相关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创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开设创业课程、进行校企合作、资金资助、提供咨询等方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创新意识与精神的教育。
(2)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
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
职业定位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
(3)教育管理学理论
教育管理学是以管理学的某些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法则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要有序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就需要完整和规范的管理。
运用教育管理学理论来指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为高职教育的突破和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保证。
2、研究目标
通过深入了解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发现现行体制下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有效改进方法和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状况及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改善局部地区就业困难的现状,给即将面临就业的高职学生带来一些指导借鉴作用,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和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3、研究内容
本课题针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合政府、高职院校、社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主要探讨高职院校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和机制。
在全面深入剖析我校就业创业教育基本作法的同时,对湖北省及其他相关高职院
校的途径和机制进行调查、对比和分析。
同时在比较得出的经验、问题的基础上,到就业创业政策起步早、开发好的高职院校、地区开展实地调研。
主要包括考察交流、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手段,其具体内容如下:
(1)各高职院校促进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落实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2)高职院校现有政策扶持下,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落实的资源建设和研究重点的分析
(3)基于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带动就业提升的新模式与以就业浪潮推进创业的传统模式相互对比分析研究
4、创新之处
本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和高职院校校情,力求构建出一套相对协调与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具有普适性、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以及增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体系,从而为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具体的认识定位、决策参考与行为指导。
(1)教育模式的操作性
从以就业浪潮带动创业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创业教育带动就业的新模式,思维方式的转换不仅可能促成就业方式和就业市场的变革,更是对当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的标准,符合时代潮流的趋势。
按照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建设出可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的创业教育体系与教学资源,将得到学生乃至大众的认同。
在分析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之上,遵循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剖析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深入把握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2)应用体系的实践性
通过实践,探索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并最终促成就业体系应用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共享资源和成功案例。
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校内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主要研究高校自身应该而且能够提供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形式有哪些、每一种形式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建设实践基地需要哪些资源、如何设计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系统性、如何运行这些校内创业基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第三、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主要研究高校如何与企业结合,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的实战环境。
高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利益点在哪里,如何结成战略联盟、校企实践基地的形式、功能定位,以及保证基地正常运行的机制是什么。
第三、政府应发挥的职能及配套的政策建议。
归根结底,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高校在建设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的同时,应该争取政府哪些方面的扶持和帮助。
在建设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时,政府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本次课题以“创业教育”为核心,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职学生毕业→就业或创业→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校、社会或国家政策可以给与的支持→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创业教育为主线,并就以上问题以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以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摸索出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探索阻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原因所在。
结合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提出促进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策略,进一步推动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力图探索出湖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独到策略。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料文献,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了解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
(2)访谈调查法
通过对省内多所高职院校走访调查,了解高职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及参与程度。
并作适量的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
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创业教育开设情况的调查,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系统地收集资料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探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3、技术路线
查找相关文献—>找出问题存在的方向—>设计问卷—>探测性调研—>修改问卷—>征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专家—>问卷确定—>收集人才市场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分析信息—>形成调研报告—>完成。
4、实施步骤
(1)计划准备阶段(xx年9月至xx年11月)
这阶段主要工作是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调研比较对象。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考察调研、意见搜集、网上调研、观察走访等形式,就高校的就业创业形式、政策、途径、机制进行资料的总结整理,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为调查问卷的制作做准备。
(2)调查问卷、个案采访阶段(xx年11月至xx年9月)
通过资料的对比,有针对性地制作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学生和自主创业者,通过实际调研和网上调研两种方式进行发放。
在该校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在得到基本数据后,采访创业工作相关负责人,了解该校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制定、政策宣传、选拔模式、管理方法、资源来源等方面的内容;实地调研该校创业实践中心、企业孵化园,了解其具体职能、特色活动以及实际运转情况;对学校的创业典型团队进行个案采访,了解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得到的帮助。
(3)调研初步总结阶段(xx年10月至xx年2月)
针对问卷调查、个案采访、各高职院校交流的成果进行调研结果的初步总结。
在这些基础上探讨各高校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把经验和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
(4)总结撰文阶段(xx年3月至8月)
在调研走访得到初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把得到的问题和实地调研的成果进行比较。
在充分讨论总结之后,针为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和可行性措施,进行调研实践的报告撰写。
参考思路:大学课题如何做
一、研究计划
教育研究项目,又称教育研究项目,是如何开展研究的具体思路,它初步规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项目研究方案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
进行,研究方案的水平是一个项目质量和研究人员研究水平的重要体现。
这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开展项目中期审查鉴定的重要依据。
二、研究方案的基本内容
教育研究项目种类繁多,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各不相同,但结构相似。
写研究项目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项目计划,首先要阐述项目研究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研究目的,回答“为什么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在方案中,研究项目的背景通常用“提出项目”或“项目背景”来说明,主要介绍研究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从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探讨,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以及这个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效果,进而写出这个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不要乱喊口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有必要说明在课题范围内是否有研究,研究了哪些方面。
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成就所表达的观点是否一致?如
果有区别,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
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论证本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研究者对本研究是否有很好的把握,是否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因为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老师现在做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要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基础,才能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比如要对活动课进行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研究性实验的理论基础。
开展教育模式创新的实验研究,必须以教学理论和教育实验理论为理论基础。
(四)研究对象和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某些对象。
这些对象往往是人、由人组成的群体、组织及其行为和特征。
因为人,人的行为和特征是极其复杂的,所以必须明确定义,以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造成混乱。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方案的主体,回答了哪些问题,研究了问题的哪些方面。
它进一步将该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细化为几个小问题。
研究内容的多寡与学科的大小有关,学科越大,内容越多。
但是很多老师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
的不是很具体。
所写的研究内容非常笼统模糊,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为研究内容,对整个研究非常不利。
所以要学会分解提炼主题,一点一点去做。
(五)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指教育研究方法,回答如何学习的问题。
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等,但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
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任何影响。
另一类方法是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
有一些研究可能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有的研究则可能采用多种方法。
例如采用实验法或行动研究法,也必然要采用第一类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以了解实验的最终结果如何。
(六)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
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要达到什么要求,用多少时间,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
它使得研究者一开始就心中有数,
在实施研究中一环接一环、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保证研究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成果形式指最后的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出现。
教育研究成果可以有研究论文和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包括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
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分别有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
阶段成果可以按学期列出。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八)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而确定。
课题组成员并不是越多越好。
课题组的成员必须都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任务。
不应有光挂名不干事者。
课题组各成员承担的任务的性质应与承担者的学识、能力相适合。
计划中要把课题组负责人、成员的名单、分工写出。
必要时,还应把各人的专业、能力特长,曾有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列出,以便课题管理者对课题组的研究力量有所了解。
(九)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
经费与设备是开展教育科研的物质条件。
不同的研究所要求的条件是不同的。
经费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料费:购买、检索或复印文献资料;2、印刷费:印刷问卷调查材料、成果材料;3、旅差费:外出调查;4、会议费:组织或参加研讨会、课题论证会;5、设备费:购置研究所需的设备、器材,如电脑等。
作为小课题一般可以不写这部分内容,因为所需经费不多,学校一般多能答应实报实销。
但确需添加设备的课题和某些大课题的研究。
在方案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和金额—一列出、所列的项目应是研究所必需的,要本着少花钱办大事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