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地理(通用版)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高考透视篇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2016年全国卷命题特点分析
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精当,蕴意深刻;设问视角丰富,构思精巧,指向明确;试题综合性很强,诸多试题将自然要素与人类活
动有机结合,侧重考查对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试题难度设置适中,保持合理区分。

(1)选择题。

地理视角丰富、体现时代性、重视逻辑性、追求合理区分。

选择题一般依托四组材料设计11道选择题。

以文字材料或图文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信息,所用的材料主要围绕“新”、“动”、“活”选取,新现象、新举措、新概念的解读分析,地理事象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与分析;鲜活案例的灵活运用与分析及读取信息定位推理等,并注重人文、自然与区域的结合。

问题设计与信息材料有必然联系,题干和每个选项连接起来应是完整的句子。

试题围绕某一中心议题设置“问题串”,其“问题串”实质就是“思维链”,每道选择题的解答,既需要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与获取、调动与运用的基本学习能力,又需要思维的灵动与符合逻辑的认知方法支持。

体现出选择题多视角,重逻辑,合理区分的题型功能与特点。

试题正确选项分布均匀,随机排列。

(2)主观必考题。

主题内涵深刻、体现探究性、立足区域性、追求设问创新。

地理主观必考题,主要围绕某一个主题与区域背景展开,基于现实“生活、生产、生态”选材,立足小尺度区域探究问题,区域背景“一中一外”,遵循认知分层次设问,并且“问在当疑处,道在释理中”,每层设问行为动词运用恰当,指向明确,重内涵,体现探究。

所选择的主题有足够的思维量,承载所赋予的分值,涉及的主题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试题内容一般一道侧重自然地理题目,一道侧重人文地理题目。

试题一般设置一问开放性设问,为存有不同见解与观点的考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3)选考题。

注重联系实际,体现现实性、重视基础性、力求难度趋同。

地理选考题,均设定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模块的内容,各10分。

考生在三个模块试题中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该类试题主要围绕现实性的问题设计试题。

体现各选修内容的主干,联系实际案例分析问题,扣主题,重基础,选考题的难度与区分度都不大。

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及策略
1.关注顶层设计,明晰测评方向。

加强对高考改革与高考试题的研究,领悟命题主旨与理念,明晰测评方向,熟知高考试题特点,按“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形成与达成规律,结合考纲与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规划与安排教学进程和阶段性目标。

转变复习备考理念,丰富对高考及变化的认知,做到站位高、定位准、到位实。

2.完善基础建构,提升核心素养。

高考地理试题的切入角度虽更具多样性,但考查的落脚点都着眼于基础主干。

完善与建构地理知识体系,做到融汇贯通;加强知识联系与运用,完善综合能力结构,做到触类旁通。

具体可抓住7大学科线索,形成知识网络:
3.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区域析问题。

针对高考试题的题型类型与测评目标结构,将优秀的地理高考试题视为教学资源,并结合现实中鲜活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与视角,体验新情境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既能解释过去,又能思辨现在、预见未来。

尤其是应加强对必考综合题的“题例”研究,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熟知确立主题,图文结合,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区域析问题,领悟探究价值,明确人地关系。

4.自然地理要重原理抓过程。

自然地理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等。

注重过程学习,要掌握自然现象每一个过程的原因,结果和影响等。

比如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影响。

5.人文地理思维要注重模式化。

如回答各类“区位”问题时要注意“四性”,即全面性、主导性、地域性、动态性。

全面性即评价一地的区位因素时,要评价其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主导性即抓区域的主导因素,即问题的实质;动态性,如某一个工业地域进行评价,寻找其衰弱或繁荣的原因;地域性即区位因素分析通常是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区域上,因此要养成区域思维的习惯。

6.区域地理偏重运用。

区域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的运用。

学会以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地理分析方法,学会用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和方法认识区域,比较区域差异、评价区域发展条件。

7.选修地理。

一要注意内容的整合,二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三要注意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综合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