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就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主要特点,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提升小学教师语言课堂艺术性的主要策略。
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语言,紧扣教学主题,对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这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小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字生词的开端,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发展。
特别是在进行生字生词教授的时候,教师的吐字发音、说话方式等都对学生影响重大。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有助于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形象性和生动性。
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能让原本抽象、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特别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语言的艺术性,将课文中的文字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出来。
这种讲解方式是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笔。
二、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主要特点
(一)生动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应该具备生动性的特点。
小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能力都还较弱,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
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一客观事实,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得尽可能的生动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口语化的语言介绍课文内容。
此外,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这样势必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规范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因为教师一直都是学生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让学生学习模仿。
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严谨。
各种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必须正确且正规,避免由于教师不规范的教学语言误导小学生的学习。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普通话为学生进行授课。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三)情感性
语文教学面对的素材是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
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多使用具有浓烈情感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
教师应该对课文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情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情感处理传递给学生。
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能领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时而激昂,时而悲伤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怀。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杯,提升教学效果。
(四)艺术性
一般而言,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对教学语言的最高追求。
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具有美感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
而学生则能够从教师的语言中享受艺术的熏陶。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比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更具有美学价值,其审美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
用词准确,这就可以被称为“语音美”;其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使用艺术性的语言表达,语言风趣,语句形象生动,这可以被称为“形式美”;最后,教师的教学语言尽量深刻且富有哲理,内容发人深省,让人陶醉,这个可以被称为“内容美”。
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认真揣摩以上的几种艺术之美的表现形式,才能深刻把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特点,为学生带来陶冶情操的课程讲授过程。
三、提升小学教师语言课堂艺术性的主要策略
(一)教师应该凸显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努力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生动性的语言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
讲故事的授课方式就是提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且特别适用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
例如,教师在讲解《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经过故事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后续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很多。
(二)教师应该凸显教学语言的针对性
想要提升小学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教师还应该注意语言中的针对性。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学语言,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这些有助于加强小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
同时,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应该充分体现针对性。
这种针对性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在教学语言上应该格外注意。
其具体运用如下:在小学的初级阶段中,这部分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较差。
这个阶段教师的语言应该比较的温和且细心。
尽量多使用一些有趣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
同时,教学的时候耐心也非常重要,对于一些难点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在语言上做一些着重处理,便于学生理解。
在小学的中高级阶段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这个阶段下,教师应该在语言上更加体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性,让自己的教学语言
“接地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相互关联,让学生觉得学习到的语文知识非常有效。
总之,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与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语文综合水平息息相关。
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也都是最终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的。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语言的水平,让学生在充满语言“生命力”的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凯涛.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9)
[2]龙美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07)
[3]朱祥.小学语文素质教学发展[J].江苏教学管理,2011(09):100-103.[4]张亮海.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研究,2011(10):33-35.[5]庄海强.语文教学从什么角度入手[J].教学与管理,2010(12):55-57.
第二篇:关于教师语言艺术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师语言艺术的几点思考
言语是思想的衣裳,谈吐是行动的羽翼。
教师不仅应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语言造诣。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语言是否得体,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切感
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营造师生间融洽的感情对推动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要想让学生“信其道”,必先设法让学生“亲其师”,而教师温文而雅的举止、和蔼可亲的语言是让学生乐于“亲其师”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的职责和挖苦等于在师生间挖了一道心灵的鸿沟,使学生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抑制了大脑皮层的兴奋,使大脑反应迟钝,思路拓展不开。
反之,教师以良好的仪表、
友善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在舒畅、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精神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这样学生思想活跃,学习的效果也就比较理想。
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感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米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我一直认为,教育最重要的助手是幽默。
”有幽默感的人更具亲和力,善于不失时机地、分寸得当地抓住事物趣味性一面,巧妙地通过语言和动作把信息传递给他人。
教师授课能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抽象、深奥的知识就会化难为易,从而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总是力求认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这也同样需要教师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其中幽默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幽默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使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感知敏锐,思维活跃,所学知识容易掌握,记忆牢固,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要有时代感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
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表现在教师的和蔼亲切和幽默感上,还应体现出时代感。
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当代学生的脉搏,与之产生感情共鸣,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
学生的求知心理总是“喜新厌旧”的。
如果语言不够生动,所举的例子陈旧,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教师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从学生现实生活和当今形势中取例,就会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
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感情,使别人也同样能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情感――这就是艺术活动。
”教师语言的运用同样也是艺术活动。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水平综合反映着教师的全部教学素养。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
”汪曾琪回忆闻一多先生时说:“闻一多先生讲课真是神采奕奕,能把很枯燥的考证讲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逻辑性强,而又文辞生动,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第一流的演员。
”相反,伊凡•基里耶夫斯基谈到他对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讲课的印象时说:“他的讲话简直让人受不了,说一句就咳嗽一阵,声音吞掉了一半,他那颤抖哭泣似的语调几乎不能把最后一句话说完。
”可见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多么直接深刻。
(作者单位:河北省沙河市中汪学校)
第三篇: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浅谈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摘要]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规范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获取准确的科学知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从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生动性、幽默性三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作一浅显分析。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师用语语言艺术
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课堂用语的运用。
苏联有位著名的教育家也曾鲜明而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
因为语言是用来表达思维、是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
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
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用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也常看到有些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造诣很深,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常常使听者大失所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获取准确的科学知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试着将其归纳
为规范性、生动性、幽默性三个方面。
下面就从这三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规范、准确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直接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规范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对学生获取准确的科学知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语言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和要求,把话讲通、讲好。
(一)教师课堂用语要规范
教师规范的课堂用语首先表现在语音上。
教学中教师必须会讲一口流畅、规范的普通话,词汇方面一般不用方言词和学生不懂的古语,更不能自造生词;语法方面,无论是句子或语段语序或词语的搭配都需符合普通话的语法习惯。
因为少年儿童对老师的崇拜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的语言训练几乎全部依赖于教师的培养。
所以,教师规范、准确的语言必将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否则会误导学生。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听一位教师的课时,他把“一对老夫妻住在木棚(péng)里”,读成了“一对老夫妻住在木盆(pén)里”,这位老师因前后鼻音区分不清楚,传递给了学生错误的信息,导致当场就引起了所有学生小声的议论。
可见,像这种不规范的语言很容易造成歧义。
其次,教师规范的课堂用语还表现在知识的传授上。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用语一定要规范,传授的知识也必须准确无错误,绝对不允许概念不清的现象出现,否则将会误人子弟。
如果用词不当,逻辑混乱,讲语法不规范,必将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
例如:有位教师在词语教学中解释“外甥”这个词语时,说:“姐姐出嫁了,生个孩子就是外甥。
”那么,妹妹出嫁后生的孩子叫不叫外甥呢?一推敲,就看出,这样的解释是不规范的。
凭借这样的语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不仅是语文课需要教师语言规范,数学等学科也需要教师语言规范。
因为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在讲解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时,教师语言更需要规范,不应使学生产生疑惑或误解。
如果要解释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必
须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要透彻的了解。
比如:“除”和“除以”,“时间”与“时刻”等概念如果混为一团,就违背了同一律;又比如说,“课桌是长方形”时就忽略了长方形是平面图形,应该说,“桌面是长方形的”。
同样,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度”等,这些都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数都有分数线、分母、分子组成”,“任何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盖全,不符合规范;由此可见,教师规范的语音、规范的语言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与否。
(二)教师课堂用语要准确
教师准确的课堂教学用语依赖于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和细致地分析。
弄清要讲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
这样,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
比如要求概括课文内容,就须抓住知识要点,话要中肯,说到点子上。
例如:我在听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授《小英雄雨来》这一课,他在引导学生分析雨来是怎样从一个机灵顽皮的孩子变成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后,作了这样的小节:“这篇课文写得很好,不仅介绍了雨来的英雄事迹,还介绍了雨来如何成为小英雄的。
雨来原来是一个机灵顽皮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影响下,成为一个爱祖国、恨敌人的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这个小节语就准确的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揭示了雨来成为抗日小英雄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样,在数学教学中,语言的准确性也是很重要的。
如“大约”、“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平移”讲成“平行移动”,不能把“三千六百(3600)”说成“三六零零”等。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
手段,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但语言毕竟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并使之熟练化是不容易的。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待这份“神圣”的教育工作。
二、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语言,又非口语,它必须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并要能让学生听得有滋有味。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各科能力的目的。
(一)教师课堂用语要生动
课堂教学中生动的语言能使文中景物形象逼真,有声有色,讲授时时而用亲切明快的叙述性语言;时而用简洁朴实的说明性语言;时而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性语言;有时还要用精辟透彻的雄辩性语言。
再结合教学内容插入一些发人深思的典故、名言等,能使讲授更富有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教学中可以用顺口溜、歌谣、谜语等。
如:“一、三、五、七、八、十、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这远比那翻来覆去的讲解好得多。
教师生动的课堂教学语言还体现在充满激情的讲解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内,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长江三峡》一课教学中,教师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朗读中展开想象、联想,使瞿塘峡的雄伟壮观,巫峡的幽深秀丽,西陵峡的滩多水险,“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印之于脑,留之于目,犹如身临其境,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口,使其意皆出于吾心” 的目的。
既
领略了祖国河山的壮丽,又增强了爱国的真情实感。
又如教师讲授感情成分浓厚的观点或事件时,假如能在情感、语气、语调、语速变化的同时,再辅之以或憎恶、鄙视,或兴奋、喜悦的面部表情,或辅之以相应的手势动作,则能加强教师情感信息的发射和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内涵的理解。
教学中运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渲染环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之进入课文所烘托的氛围,更容易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意境。
如在上《两个朋友》一文时,学生一开始对当时的危险情况没有切身体验,所以对中心的理解也就发生了困难。
这时候,教师对熊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描述,对当时胖子所处的境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运用语言的表现功能,让学生马上有了危险的感受,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当然语言的生动、形象,是为了学生更顺利地寻求知识,获得能力,绝非大讲笑话之类,更不能以低级趣味来迎合学生。
如果言之无物、虚张声势,尽管语言技巧上花样翻新,皆不能称之为生动、形象。
(二)教师课堂用语要形象
形象性的语言既精彩直观又活泼有趣。
英国文学理论家西德尼指出:“形象的语言更能打动和深入人们的心灵,更能占据其心田。
”
形象的语言赋有魅力,它像欢跳的山泉叮叮咚咚的流进学生们的心房;又像那和煦的春风,吹开他们的笑脸。
形象有趣的语言可以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再现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色”之感。
例如:我在教一年级小朋友写“美”字时,问学生:“这位女同学的头上戴两朵红花,你们说美不美?”文学家听了这句话也许会大笑,但小学生听了却觉得生动形象、新鲜有趣。
学生不仅马上能够掌握“美”的形体结构,或许还会念念不忘呢!
形象性的语言不仅使语文教学精彩有趣,同时也能使数学内容通俗易懂。
如著名特级教师刘永宽老师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就如何量圆的周长展开讨论,有学生提到用量腰的办法。
刘老师说了一句:“用软尺子拿来一围,聪明!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