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对策
摘要分析了影响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造林质量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造林质量;原因;对策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213—01
造林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着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高低,而且影响到林木的生长量、林分质量。
为提高造林质量,在分析影响造林质量低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林业工程造林质量问题的突出表现
1.1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尽管在某些年份有的造林成活率较高,但从造林的总体情况看,成活率还比较低,与造林工程质量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有的乡村虽然造林成活率较好,但最终造林保存率较低,有些保存率甚至不足30%。
1.2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栽植低价值树种,如在立地条件差的干旱瘠薄石质山地栽植经济林树种,不能使林地生产力得到最大化发挥。
1.3林分质量不高、抗御病虫害能力差有些工程片面强调造林绿化的速度和完成造林绿化面积任务,大量采用低质低效的苗木营造大面积的低质纯林。
不仅林木生长量低,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感染病虫害,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有效控制,容易造成大面积灾害,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功能低下。
2林业工程造林质量低的原因
2.1目的不明,缺乏科学规划一些乡村只是把有关林业工程造林绿化看成是完成一项临时性任务,只讲究完成的面积大小,不讲造林质量和效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的地方在造林前未针对本地环境条件制定出合理的造林规划指导造林,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造林规划,但在具体造林时不按照规划要求施工。
2.2选造林树种时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
没有弄清楚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势等自然条件,也不考虑栽的树种的习性是否适合造林地生长,有什么苗就栽什么苗。
2.3技术落后,栽植不规范一是整地质量差,起不到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墒的作用;二是所用苗木质量差,优良品种使用率低,苗木生命力不强,抗逆性弱;三是栽植质量差,没有充分采用抗旱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相关技术,培土不到位,夯实不充分,苗木根部与土壤接触不紧密。
2.4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三个不到位”:一是机制不到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没有将责任和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把关不到位,缺乏对造林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一般只是发动群众造林,对人员质量不做要求,对苗木质量不做限制;三是栽后管理不到位,树木栽植后,认为造林任务已完成,责任不落实,管理无人问。
3提高造林质量的对策
3.1科学制定规划,严格监督实施要从合理利用土地,针对本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社会需求等条件,在林种结构、树种配置、整地方法、栽植时间、
栽植技术、管理措施等方面制定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规划。
规划的目的是用于指导生产,在造林生产中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杜绝随意性,确保科学规划落到实处。
3.2适地适树,选好造林树种适地适树的问题是造林工作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是适地适树的关键环节。
“适地适树”就是首先要了解“地”,那就是弄清楚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势等自然条件;其次要摸清“树”的习性,知道什么树种适宜于怎样条件的林地。
如果选择的造林树种错了,就会使造林失败。
为了使造林尽可能成功,避免失败,在造林前就必须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选择造林地。
林农的经验是:“松树上荒山,杨柳下河滩,橡树满山跑,核桃在沟边”。
3.3规范造林技术,严格把好“三关”
严格按照造林规划设计和技术规程组织施工,在造林技术上采取以“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容器育苗造林、截干造林、覆盖造林等技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水剂等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并按规划标准进行验收。
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把好“三关”,一是把好苗木品种质量关,苗木品种不对路、达不到壮苗要求的不许栽植;二是整地和栽植质量关,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整地、栽植,达不到规划要求的要重整、重栽;三是栽后管护关,造林后管护要及时跟上,建立健全管护机构,组建管护队伍,购置管护设备,建立管护制度,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3.4完善造林机制,充分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坚持“谁造林、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不断完善和推动责、权、利相结合的造林承包责任制,落实好谁栽谁有的政策,给群众吃“定心丸”,让群众看到可以从造林绿化中得到实惠,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工程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对各个项目内的造林工程,依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按一定比例分期分批投放工程资金,一部分用于当年施工,一部分用于补植补造,一部分用于幼林管护和抚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李夏刚.陕北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09(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