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方案

合集下载

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

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观念日益增强,其中体温监测作为一项最基础的医疗保健指标,是对患者的监护和诊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目前,传统的体温监测方法仍然是通过摇摇表、口腔温度计、腋下温度计等传统温度计手段进行监测,但这种方法不仅存在着操作不便、测量时间长、由于环境的影响产生误差等问题,而且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鉴于此,设计一款基于电子监测的体温监测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体温监测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一些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公司和医疗机构通过局部或全面地使用电子体温计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

在美国,维宜康(Vivonic)公司研发了一款无需人工接触的温度测量技术,该技术可以准确测出患者的体温,省去了人工接触的过程,免去了传统体温测量带来的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国内,浙江和杭州等地的医院也已经开始使用电子体温计进行患者体温监测。

在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电子体温监测系统主要是基于红外线、蓝牙、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监测,从而实现对患者体温的准确监测和实时报警。

总体而言,电子体温监测系统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基于现有技术框架,利用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以提高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实践中验证电子体温监测系统在临床及家庭保健的可行性。

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设计一种基于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电子体温计模块,实现对患者体温的准确测量。

2.利用无线通讯技术,设计一种数据传输模块,将测量到的体温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存储设备或云端数据库中。

3.设计一种有效的体温测量算法,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体温监测的准确性。

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

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

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引言在当前的全球疫情背景下,有效的人体测温工具变得至关重要。

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高效精准的人体测温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市场前景。

1. 热成像人体测温原理热成像人体测温原理基于热辐射理论和红外成像技术。

人体表面温度会通过红外辐射传递出来,红外传感器可以感知这些辐射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热成像设备采用红外传感器实时捕捉人体表面的热辐射信号,并通过算法将其转化成温度值。

利用热成像技术可以非接触、快速地测量大量人员的体温。

2. 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2.1 公共场所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在公共场所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机场、车站、商场、学校等。

通过使用热成像设备,安检人员可以快速对大量人员进行体温筛查,有效地减少了人工筛查的工作量,保障了公共场所的安全。

2.2 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可以用于病房、急诊科、门诊等疫情防控工作。

医护人员可以利用热成像设备对患者进行快速体温测量,减少了人员接触,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方便医护人员对病情进行监测和判断,更加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2.3 工业生产领域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在工业生产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企业可以利用热成像设备对员工进行体温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特别是在高温、有害气体等特殊环境下,通过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受到热能伤害或其他危险。

3. 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的优势3.1 高效快速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大量人员的快速测温,非接触式的优势使得人员筛查更加高效。

传统的体温测量方法需要一个一个地接触式测量,非常耗时耗力。

3.2 精准可靠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人体表面温度的高精度测量,智能的算法可以将热辐射信号转化为温度值,非常可靠。

相比于传统的体温计测量方法,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患者体温检测管理制度

患者体温检测管理制度

患者体温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规范患者体温检测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所有医护人员在患者体温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管理要求。

三、具体要求1.设备要求1.1.医疗机构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准确可靠的体温测量仪器,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

1.2.体温计应每日进行质控,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2.操作规范2.1.患者应保持安静状态,不宜在进食、运动或出汗后立即测量体温。

2.2.体温检测时,应选择患者腋下、口腔或直肠温度测量方式,并在同一部位持续测量。

2.3.在接触不同患者前后,需及时清洁体温计,以避免交叉感染。

2.4.临床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细心、耐心,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记录要求3.1.患者体温应及时记录在病历中,准确记录体温数值、测量时间和部位。

3.2.对于异常体温,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3.对于持续高热、低温或不稳定的患者,应加强监测频率,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4.质量管理4.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患者体温检测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监督实施。

4.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操作规范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水平和质量。

4.3.根据患者体温检测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5.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患者体温检测管理制度的行为,医疗机构应及时进行处理,情节严重者,依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四、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由医疗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落实。

制度内容如有调整,应及时告知并重新培训相关人员。

患者体温检测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体温数据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帮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和护理。

通过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严格执行本制度,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智慧病房监护系统技术参数

智慧病房监护系统技术参数

智慧病房监护系统技术参数智慧病房监护系统是一种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先进技术,旨在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升病患护理水平。

以下是智慧病房监护系统的技术参数:1. 硬件设备:- 监护设备:智慧病房监护系统配备了一系列监护设备,包括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血压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并将数据传输到系统中进行分析和记录。

- 无线传感器:智慧病房监护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病患的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无需与病患直接接触,提高了监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 视频监控设备:智慧病房监护系统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可以对病房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病患的安全和隐私。

- 互动终端:智慧病房监护系统还配备了互动终端,包括触摸屏显示器、电子病历终端等,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数据查看和操作。

2. 软件功能:- 实时监测:智慧病房监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将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示在系统界面上,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分析。

- 报警系统:智慧病房监护系统配备了智能报警系统,当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 数据记录和分析:智慧病房监护系统能够自动记录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并生成详细的报告,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和分析病患的历史数据,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 远程监护:智慧病房监护系统支持远程监护功能,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登录系统,实时查看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和病情,随时随地进行监护和诊断。

- 医护协同:智慧病房监护系统提供了医护协同的功能,不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共享病患的数据和信息,方便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3.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智慧病房监护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病患的生命体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 访问权限控制:智慧病房监护系统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惟独授权的医护人员才干查看和操作系统中的数据。

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方案

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方案

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方案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医疗机构需要一个高效、准确、可靠的体温监测系统,以识别可能带有病毒的患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医院内外的安全。

以下是一个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的方案。

1.非接触式体温监测设备:采用非接触式体温监测技术,可以迅速测量人体的体温,避免接触传染。

这种设备通常使用红外线测量技术,能够准确地读取体温数据,不需要直接接触人体,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可以在医院的入口、病房和其他高风险区域设置这样的设备。

3.警报系统:医疗机构应设置一个警报系统,以便在体温超过安全范围时发出警报。

这个系统可以与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和其他关键位置的电脑或手机相连,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理,以防止有可能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进入医院的其他区域。

4.体温监测站点的设置:医疗机构应在入口和高风险区域设置体温监测站点。

这些站点应当清楚标记,并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体温监测设备,确保测量准确。

同时,监测站点应当有足够的隔离空间,防止疫情扩散。

5.数据共享与应用:医疗机构的体温监测系统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应用。

例如,可以将与体温相关的数据与患者的就诊记录系统相连,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方案应包括非接触式体温监测设备、数据记录与分析系统、警报系统、体温监测站点的设置以及数据共享与应用等要素。

这样的体温监测系统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及时识别可能带有病毒的患者,保障医院内外的安全,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体温监测项目方案

体温监测项目方案

体温监测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范围内新冠病毒的大流行,体温监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体温监测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患者的发热症状,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阻断病毒的传播。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体温监测项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1. 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体温监测方案,以确保对患者的体温监测准确无误。

2. 提高体温监测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 降低体温监测的成本,提高监测的覆盖率。

三、项目内容。

1. 选择合适的体温监测设备。

在体温监测项目中,选择合适的体温监测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体温监测设备有红外线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等。

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体温监测设备。

2. 制定体温监测流程。

制定科学合理的体温监测流程可以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流程应包括体温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人员的培训、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3. 建立体温监测数据库。

建立体温监测数据库可以帮助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数据库还可以用于监测数据的长期保存和查询,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4. 健全监测人员培训机制。

监测人员是体温监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因此,建立健全的监测人员培训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5. 定期进行监测数据分析。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数据分析应当成为体温监测项目中的常态化工作。

四、项目实施。

1. 确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计划。

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实施时间节点和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2. 组织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项目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 逐步推进项目实施。

体温监测项目的实施应当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可以先在一些重点场所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市范围。

五、项目评估。

1. 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医疗机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医疗机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医疗机构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为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发生,在《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基础上,修订形成《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可参考执行。

一、总体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着发热患者诊断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包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下同)救治、核酸检测以及日常诊疗等多重任务,在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的同时,也面临较高的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风险。

各地要高度重视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按照本技术指南要求,加强政策资金支持保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协同配合,协调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强化感控底线思维,坚守感控底线要求,按照要求配备培训专业性强的感控人员队伍,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主动落实各项感控措施。

二、防控策略(一)内外同防。

实施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基础的感染防控措施,把好医疗机构的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对进入医疗机构人员要检测体温,出示健康(行程)码,检查口罩佩戴情况。

做好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健康监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症状要及时发现并处置。

(二)医患同防。

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均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做好额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人物同防。

要做好医患双方人员防护和感染风险预警,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物品、外来物资等,也要加强风险防控。

落实好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措施,加强重点部门环境及重点人群接触后环境的清洁消毒。

加强对外来人员和物品的管理,需要时开展环境检测。

(四)“三防”融合。

“三防”,即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科学使用消毒灭菌剂、相关设施设备的“器防”。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体温监测制度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体温监测制度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体温监测制度
在重点场所开展体温监测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持续强化公众健康意识和警惕意识。

但是,近期发现个别地方和单位出现懈怠情绪,测温措施形同虚设;有的场所使用的体温测量设备精确度不够;有的场所出现大量人员排队等候和聚集现象。

为贯彻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科学规范做好体温监测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合理设置体温监测点。

大型商场(超市)、交通场站、学校、医疗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场所和机关企事业单位
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科学规划人流行进路线和进入场所的通道,结合测温设备对温度、环境等的要求,合理确定在室内实施体
温监测的地点。

不具备室内测温条件的,应搭建测温通道,避
免在阳光直射、风速较大的地方使用。

二、认真开展体温监测。

各地要认真落实“测温+健康码核验”措施,做好进入人员的体温监测,做到应测尽测。

要根据人流量变化合理增设体温监测设备和人员。

要加强对测温人员的岗位培训,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

要增强责任心,力戒测温工作走形式、走过场。

对监测发现的体温异常人员,要做好登记,立即采取临时隔离措施,安排其到医疗机构排查诊断。

三、科学选用测温仪器。

各地要指导各类场所根据应用场
景的人流量、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测温仪器。

人流量大、人
2。

体温单PDCA计划书

体温单PDCA计划书

体温单PDCA计划书引言体温单是一种记录患者体温变化的重要工具。

它对于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判断患者健康状况、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体温单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完整、记录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为了改善现有的体温单问题,我们计划采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进行体温单的改进和优化。

本计划书将详细介绍我们的PDCA计划。

1. 计划(Plan)针对现有体温单存在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目标和计划:1.1 改进目标•提高体温单的信息完整性,确保记录内容全面准确•优化体温记录的布局和格式,使其更易于阅读和理解•引入数字化技术,提高数据的记录和管理效率•增强体温单的可视化能力,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温变化的监测和判断1.2 改进计划•设计新的体温单模板,包括记录项目、布局、字体大小等方面的优化•导入数字化技术,研发体温记录App,实现电子化记录•将电子化的体温记录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连接,实现数据的自动上传和管理•设计数据可视化界面,使医护人员能够直观地查看和分析体温数据2. 执行(Do)在执行阶段,我们将按照计划逐步进行改进和实施:2.1 设计新的体温单模板我们将组织专业的医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体温单模板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和意见,确保新的体温单模板既方便患者记录体温,又方便医护人员查阅和分析数据。

2.2 开发体温记录App我们将聘请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开发一款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体温记录App。

该App将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操作,能够记录患者的体温数据,并实现数据的自动备份和上传。

2.3 连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将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团队合作,确保体温记录App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相互连接。

这样,体温数据将自动上传到医院系统,并与患者的其他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

2.4 设计数据可视化界面为了方便医护人员查看和分析患者的体温数据,我们将设计一套数据可视化界面。

医院体温监测制度

医院体温监测制度

医院体温监测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在医院中,体温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及早发现疾病变化。

因此,为了确保医院能够有效地进行体温监测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温监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制度内容1.监测对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病房患者和特殊科室患者。

2.监测频率(1)病房患者:一般情况下,患者的体温应该在入院时进行监测,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定时监测。

如无特殊情况,可以每4小时监测一次。

(2)特殊科室患者: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和患者的病情,制定监测频率,确保患者的体温能够及时监测到。

3.监测方法(1)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体温监测,确保监测的准确性。

(2)监测时应该注意消毒,保证监测时的清洁卫生。

(3)监测体温时,在显示完体温后,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存档。

4.监测记录(1)监测记录应该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科室等,以便于将来的参考。

(2)监测记录应该详细地记录患者的体温数值和监测时间,如有特殊情况,还需补充相关的备注。

(3)监测记录应该及时进行存档,并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后续的查看和分析。

5.异常体温的处理(1)当患者的体温超出正常范围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

(2)同时,还需要将异常体温记录和处理情况进行记录,便于后续的查看和统计。

6.监测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对所有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体温监测制度宣传和培训,确保他们对该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正确地执行和操作。

7.监测结果的汇总和分析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患者体温的整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

三、监测制度的实施和监督1.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体温监测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监测制度的执行由病房护士长和科室负责人督促。

3.监测结果的记录和整理由医员完成,并交付给负责医生进行审核。

4.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智能体温单信息系统

智能体温单信息系统

THANK YOU
智能体温单信息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数 据,减少医护人员手动测量和记录的工作量,提 高工作效率。
预警与异常处理
系统具备异常体温预警功能,当患者体温超出正 常范围时,可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及时 处理,增强医疗安全。
数据分析与病情评估
通过对大量体温数据的分析,系统能协助医生更 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为医疗决策 提供支持。
易操作、易维护
系统界面设计简洁直观,操作 简单;同时提供完善的维护支 持,方便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维
护和升级。
02
系统功能与组成
体温实时监测功能
实时数据采集
智能体温单信息系统能够实时采 集用户的体温数据,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和及时性。
体温异常报警
系统具备体温异常报警功能,一旦 用户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系统将立 即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采取应 对措施。
数据可视化
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系统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 为医护人员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
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数据加密与传输安全
系统采用SSL/TLS等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 安全性;同时,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 。
灾备与恢复
建立完善的灾备机制,实现数据的定期备份和异地存储, 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系统运行和数据访问。
自然语言处理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系统能够解析医生的诊断意见、护理建议等 文本信息,实现自动化病程记录。
大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存储与管理
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系统能够高效存储大量体温数据,实现数 据的快速查询和访问。
数据挖掘与分析
利用大数据技术,系统能够对海量体温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 患者体温与疾病、治疗等方面的关联性和规律。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保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以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通过建立健康监测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有效防控疾病传播,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2. 监测范围和内容2.1 监测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2.2 监测内容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体温监测:定期检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及时发现发热情况。

- 健康问询: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问询,了解身体状况。

- 健康体检:定期安排医务人员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测。

- 疾病筛查:定期进行必要的疾病筛查,如传染病和职业病等。

3. 监测程序和责任3.1 监测程序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务人员健康监测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环节:- 登记信息:医务人员应填写个人健康信息登记表,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等。

- 定期监测: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体温监测、健康问询、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等。

- 健康档案:医疗机构应建立医务人员的健康档案,记录医务人员的监测结果和处理情况。

3.2 监测责任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承担以下责任:- 员工健康监测: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 健康档案管理:负责建立和维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档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

- 协调处理:负责协调处理医务人员的健康问题,包括转诊、隔离、治疗等。

4. 监测结果处理医疗机构应根据医务人员的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发现发热情况:对发现发热的医务人员应及时隔离并送医治疗。

- 异常情况报告: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发现的异常情况,如传染病等。

- 合理安排工作:根据医务人员的健康情况,合理安排其工作和岗位。

5. 监测制度的执行与调整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确保其科学、合理和可行。

医疗机构体温制度

医疗机构体温制度

医疗机构体温制度医疗机构体温监测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医疗机构内人员的健康安全,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疫情,特制定本体温监测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患者、陪护人员、医务人员、访客等。

三、体温监测点设置1. 医疗机构入口处应设立体温监测点。

2. 各科室、病房、手术室等关键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体温监测点。

四、监测流程1. 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必须接受体温监测。

2. 使用非接触式体温枪或红外体温监测仪进行体温测量。

3. 体温超过37.3℃的人员应进行二次测量,如仍超过标准,需进行登记并引导至发热门诊或隔离区。

五、异常体温处理1. 对于体温异常人员,应立即进行详细登记,包括姓名、联系方式、体温、症状等信息。

2. 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对异常体温人员进行隔离观察或转诊至指定医疗机构。

3. 异常体温人员应佩戴口罩,并由专人引导至指定区域。

六、信息记录与报告1. 体温监测人员应详细记录监测结果,并妥善保存记录。

2. 发现异常体温人员时,应及时向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处理。

七、培训与宣传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制度的培训。

2. 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幕等方式,向公众宣传体温监测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

八、监督检查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体温监测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体温监测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纠正,并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

九、制度更新1.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定期对体温监测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医疗机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发热门诊体温监测制度范本

发热门诊体温监测制度范本

发热门诊体温监测制度范本一、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发热病人的就诊管理,提高发热病人就诊效率,确保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发热病人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发热门诊对发热病人的体温监测管理工作。

三、监测对象1. 体温≥37.3℃的病人;2. 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的病人;3. 有传染病接触史的病人;4. 其他需要进行体温监测的病人。

四、监测流程1. 发热病人进入发热门诊后,由护士进行首次体温监测,并记录在体温监测登记本上。

2. 病人如有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引导至隔离诊室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3. 每隔4小时对发热病人进行一次体温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体温监测登记本上。

4. 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5. 对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的病人,经医生评估后可出院或转至其他科室就诊。

五、监测要求1. 护士应熟练掌握体温监测方法,确保监测准确无误。

2. 体温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监测准确性。

3. 发热病人应佩戴医用口罩,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病毒传播。

4. 医护人员在为发热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隔离衣、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5. 保持发热门诊环境整洁,每日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通风换气。

六、异常处理1. 如有疑似传染病病人,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2. 如有体温≥38℃的病人,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如有病情恶化的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七、记录与报告1. 医护人员应认真记录发热病人的体温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完整。

2. 每日将体温监测数据汇总报告至感染管理科,由感染管理科进行统计分析。

3. 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八、培训与考核1. 新入职医护人员应接受发热病人体温监测相关知识的培训。

医院体温报告制度流程图

医院体温报告制度流程图

医院体温报告制度流程图本文旨在介绍医院体温报告制度流程图的具体流程和实施方法。

1. 背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医疗机构需要确保员工和患者的体温监测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

因此,医院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体温报告制度,确保员工和患者的体温状况得到及时汇报和处理。

2. 流程图下图是医院体温报告制度流程图:graph TDA(测量体温) --> B(数值处理) --> C(判断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C -- 正常 --> D(体温汇报)C -- 不正常 --> E(进行疫情防控措施)E -- 确认 --> D3. 流程步骤1.测量体温:医院员工和患者进入医院后,必须接受体温测量。

体温测量可以采用电子温度计或红外温度计等测量设备;2.数值处理:设备测量出来的体温数值需要被传送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处理设备上进行处理;3.判断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通过比对体温数值和正常体温值,判断该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正常体温范围为36-37.5度;4.不正常情况下进行疫情防控措施:如果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则需要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暂时隔离、进行核酸检测等;5.确认情况:对于进行防控措施的员工或患者,需要再次进行确认。

如果确认该人员体温恢复正常,则可以停止防控措施;6.体温汇报:每天的体温监测数据应当被汇总到医院管理部门,以便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汇报方式可以采用电子表格或其他统计工具。

4. 实施方法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体温报告制度的有效实施:1.给所有员工和患者提供充足的体温测量设备和员工培训;2.确认并界定体温正常值及异常情况应采取的相应回应,制定相应的SOP,明确责任的相对应部门和人员;3.创建信息化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动进行测量体温和数据处理等操作;4.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敏感信息不受泄露风险;5.与公共卫生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合作,确保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5. 结论医院体温报告制度流程图的实施可以帮助医院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员工和患者的体温状况,有效预防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介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旨在保障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健康,并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

监测内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将包括以下内容:1. 日常体温监测: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测量体温,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 健康状况评估:工作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健康状况评估,包括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和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

3. 医学观察:对于有发热、咳嗽和其他身体不适症状的工作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测试。

报告和处理流程1. 每日报告: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需及时报告当日的体温情况,包括是否存在异常体温。

2. 异常症状报告:工作人员如发现自己出现发热、咳嗽和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需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处理。

3. 统计和分析:医疗机构将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个人防护措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需积极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勤洗手:经常洗手,并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

2. 戴口罩:在医疗机构办公区域和与患者接触时,工作人员需佩戴口罩。

3. 避免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减少传染风险。

4. 规范操作: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操作规范和防控要求进行工作,保证操作安全和卫生。

体检和培训医疗机构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体检,以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此外,医疗机构还将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和防护能力。

总结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是保障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定期监测和个人防护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确保医疗机构的工作安全和正常运行。

体温IC方案

体温IC方案

体温IC方案体温IC方案旨在通过集成电路(IC)技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快速、准确测量,以提供有效的体温监测与管理解决方案。

该方案将借助IC芯片的功能和高度集成化的特点,实现体温测量设备的便携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的提升,为个人、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提供更为安全、方便的体温监测手段。

一、体温IC方案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体温IC方案基于传感器和芯片技术,通过测量人体的体温变化,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芯片进行信号处理和数据输出。

该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1. 高精度测量:体温IC方案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人体温度变化。

其测量误差小、响应迅速,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体温监测需求。

2. 高度集成化:该方案采用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了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多个功能的高度集成,使设备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和使用。

同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也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多种接口方式:体温IC方案支持多种接口方式,如I2C、SPI等,便于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和数据交互。

这使得方案可以灵活应用于各种体温监测设备,并与其他医疗设备或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

4. 低功耗设计:为提高设备的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体温IC方案采用了低功耗设计,能够降低电能消耗,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减少对电池的更换频率。

二、体温IC方案的应用领域与前景体温IC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监测、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1. 医疗领域:体温IC方案可用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对患者、医护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相比传统的体温计,该方案具备测量速度快、无接触、无交叉感染等优势,能够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2. 健康管理: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体温IC方案也能够应用于个人健康管理。

通过搭配智能手机APP等设备,用户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体温,并将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以更好地掌握自身健康状态。

3. 公共场所:体温IC方案还可以在公共场所进行实时体温监测。

新冠肺炎体温监测方案

新冠肺炎体温监测方案

新冠肺炎体温监测方案1. 引言新冠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传染病。

为了减缓疫情的扩散,精确监测人员的体温成为一项重要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冠肺炎体温监测方案,旨在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方便、准确、高效的体温监测方法。

2. 方案概述该方案基于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技术,结合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被监测人员的体温。

使用者只需将测温设备对准被测人员的额头位置,即可自动采集体温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和报警。

3. 方案特点3.1 非接触式测温采用红外技术,实现对被测人员体温的非接触式测量。

相比传统接触式体温计,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测温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3.2 快速和准确红外测温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测量体温,一般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完成。

并且,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误差范围通常在0.1摄氏度以内。

3.3 智能分析和报警本方案配备智能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能够实时分析测温数据,并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进行判断。

一旦检测到体温异常,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操作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3.4 数据存储与追踪方案中的测温设备具备数据存储功能,能够保存历史体温数据和监测记录。

此外,使用者还可以通过追踪系统,获取被监测人员的历史体温信息,以便于对疫情的管理和分析。

4. 方案使用步骤使用本方案进行体温监测的步骤如下:4.1 准备工作确保测温设备已经充电,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安装和设置。

4.2 设置阈值根据需要,设置测温设备的体温异常阈值。

超过该阈值的温度将被视为体温异常,并触发报警。

4.3 对准测温位置将测温设备对准被测人员的额头位置,并保持适当距离,根据设备要求保持稳定。

4.4 启动测温按下测温设备的启动按钮,设备将开始自动测量被测人员的体温。

4.5 监测结果处理测温设备将自动获取体温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

如果检测到体温异常,设备将立即发出警报。

4.6 记录和追踪方案中的测温设备将自动记录测温数据,并保存到系统中。

体温计的营销策划方案

体温计的营销策划方案

体温计的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概况分析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对体温检测工具的需求大幅增加。

体温计作为一种常见、有效的体温测量工具,在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上体温计的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本文将针对体温计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和策划,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方案,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目标市场分析1.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体温计的主要使用场景,对高精度、快速测量的需求较为迫切。

2. 学校: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对于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有较高要求。

3. 家庭用户:家庭用户也是潜在的目标市场,重视价格和实用性。

三、产品定位本产品定位为一款高精度、易使用、安全可靠的体温计。

主要特点包括:1. 高精度:准确测量体温,误差在0.1℃以内。

2. 快速测量:仅需几秒钟就能完成测量,提高效率。

3. 安全可靠:采用无接触红外测温技术,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4. 易使用: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适合各个年龄段的用户。

四、竞争优势分析1. 技术优势:本产品采用先进的无接触红外测温技术,准确度高。

2. 产品设计:外观时尚、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简便。

3. 价格优势:本产品定价合理,适合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4. 售后服务: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质保、维修等。

五、营销策略1. 产品宣传(1)线上宣传: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产品推广,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推广等。

(2)线下宣传:在医疗机构、学校等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展示和宣传,提供试用机会。

2. 渠道建设(1)与医疗机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作为合作伙伴推荐的首选。

(2)扩大网络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提供便捷的购买途径。

3. 价格策略(1)医疗机构、学校等大宗购买客户,给予一定的折扣和优惠政策。

(2)通过合作伙伴和电商平台的渠道,提供满减、赠品等促销活动,吸引家庭用户购买。

4. 品牌建设(1)参加医疗博览会等行业展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2)加强与医疗专家、学者的合作,组织学术交流会,增加产品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测体温活动方案

测体温活动方案

测体温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员工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培养员工的健康意识,及时发现健
康问题,保障员工及整个团队的健康安全。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每天上班前
•活动地点:公司门口入口处
三、活动内容
1.每位员工每天上班前需到指定测温区域进行体温检测。

2.体温检测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测结果将会记录在个人档案中,便于后期追踪和管理。

4.若员工体温异常,将会被引导到公司医务室进行二次检测和处理,并
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活动期间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原则,确保员工信息安全。

四、活动组织
1.活动组织者:公司健康管理部
2.协助组织者:公司安保部与公司医务室
3.活动执行者:专业医护人员
五、活动宣传
1.通过公司内部通知、公告等方式提前宣传此次活动,让员工了解活动
内容和重要性,引导员工积极参与。

2.建立活动宣传横幅,放置在公司门口,提醒员工每天参与测温活动。

六、活动评估与改进
1.活动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员工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2.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持续有效
性。

七、活动期间的注意事项
1.员工应保持排队秩序,依次进行测体温。

2.员工应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准确性。

3.若出现体温异常情况,员工应配合公司医务室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处理。

以上是本次测体温活动方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得到所有员工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确保公司整体员工健康和安全,共同努力抗击疫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号编号保管期限密级阶段标记名称医疗机构体温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目次1 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及指导原则 . (1)1.1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技术设计依据................................... 1..1.2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技术设计指导原则............................... 1.2 基本要求 . (1)2.1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用途........................................... 1..2.2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功能........................................... 2..2.2.1 终端监护仪功能................................................... 2...2.2.2 无线中继器功能................................................... 2... 223 PC机功能........................................................... 2. 2.3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性能指标.. (2)2.3.1 终端监护仪性能指标.............................................. 2..2.3.2 无线中继器性能指标.............................................. 3..2.3.3 无线中继器性能指标.............................................. 3..3 方案设计 (4)3.1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组成...........................................4..3.2 体温终端监测仪设计方案.............................................4..3.3 无线中继器设计方案.............................................. 7...3.4 PC机管理软件 ..................................................... 1.0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设计方案1 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及指导原则1.1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技术设计依据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是CCS201、CCS202 无线体温检测仪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和目前市场常见医用监护系统的功能、性能。

1.2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技术设计指导原则1、借鉴、继承CCS20* 系列产品成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术设计水平,并采用自主研发和系统集成相结合方式;2、增加终端检测仪与监护中心的无线通讯技术设计;3、增加监护中心PC 机实时数据接收、存储、查询软件设计;4、贯彻产品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和易维修性要求;5、终端监护仪采用“傻瓜”式,操作使用简单,监护中心要求功能完善、需求资源低、界面人性化。

2 基本要求2.1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用途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应用于医疗机构的各科室病房护士站,主要用于实时采集每个病人的体温,同时可定时检测病人静息体温然后实时将数据传送到护士站,由护士站配备的PC 电脑接收、存储,并提供随机查询功能。

2.2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功能2.2.1 终端监护仪功能1)体温数据的实时监测;2)静息体温的定时检测和语音提示;3)体温数据的查询显示;4)体温数据的无线上传;5)RTC的设置命令接收和RTC运行。

2.2.2 无线中继器功能1)采用轮流查询方式接收终端监护仪的无线数据;2)对下属终端监护仪数据进行打包并上传护士站PC机;3)可接收PC 机设置命令并下传至终端监护仪;4)可设置下属终端监护仪数量。

2.2.3 PC 机功能1)实时接收上传检测数据,并完成当地硬盘存储;2)实现科室病人的档案建立;3)按病人姓名、检测数据时间段进行体温查询;4)以图形方式完成单个病人动态监测体温的小时、日、月趋势图,完成单个病人静息体温的月趋势图。

2.3 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性能指标2.3.1 终端监护仪性能指标1)测量误差:误差范围士0. 5 C,测量范围:25 C〜45 C;2)显示分辨率:0.1 C;3)静息体温响应时间:不大于 2 分钟;4)充电后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4 小时;5)输入过载保护》0.5V ;6) 50Hz工频、基线漂移等肌电干扰容差》99%;7) 采样频率:每次5s〜60s (动态监护),每次1s (静息体温);8) 无障碍物传输距离》100m;9) 电源:锂电池, 3.7V ,850mAh;10) 体积:100mmX 44mmx 19mm;11) 重量:w 0.2Kg ;12) 使用环境:5C〜40C,相对湿度w 90%;13) 可靠性:MTBF不低于10000h ;14) 维修性:平均修复时间M TTR不大于30min。

2.3.2 无线中继器性能指标1) 无障碍传输距离》1000m;2) 电源:AC220V±15%3) 功耗w 60W4) 最大下属节点数:300 ;5) 传输频次:2次/s ;6) 体积w 300mmX 200mmX 50mm;7) 重量:w 2Kg;8) 使用环境:5 C〜40 C,相对湿度w 90%9) 可靠性:MTBF不低于10000h ;10) 维修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不大于30min。

2.3.3 无线中继器性能指标1) 硬盘容量》40G;2) 内存》512M;3) 最大下属节点数:600。

3方案设计3.1医疗机构体温检测系统组成整个系统从结构和概念上由三部分组成:体温终端监测仪;无线中继器;PC机管理软件。

3.2体温终端监测仪设计方案321体温终端监测仪组成和各模块功能体温终端监测仪组成框图如下图1USB电源充电接口人体体温输入信USB状态字设置接图1 体温终端监测仪组成框图体温终端监测仪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七部分:微控制器模块、信号转换/ 滤波电路模块、体温传感器、锂电池及电源管理电路模块、zigbee 无线模块、USB 电路模块、按键及显示电路模块。

微控制器模块作为控制中心主要通过软件算法实现数据转换、处理以及信号的输入、输出,同时实现各种软件功能和RTC 时钟功能;体温传感器负责将人体体温信息转换为热电势信号,并将其输出到信号转换/ 滤波电路模块;信号转换/ 滤波电路模块包括:信号转换电路、滤波电路。

实现将温度传感器输入的小信号经处理转换为可识别电压信号传送到微控制器模块的A/D (模/数)转换器;Zigbee 无线模块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实时上传送检测数据;接收下传的特性指标设置命令、起始时钟设置命令等功能;USB电路模块主要完成以下功能:连接PC电脑,通过PC 电脑USB 接口下传状态字、特性指标设置、起始时钟设置等功能;通过USB 充电器对无线体温监护仪进行充电;按键及显示电路通过按键盘启动显示电路进行体温查询;通过多色LED 指示灯或LCD 显示屏实时显示体温测量数据、使用状态信息和各种告警信息;通过蜂鸣电路发出静息体温提示语音。

锂电池及电源管理电路由高安全性锂电池、充电电路、供电电路、电量检测电路组成,实现整机的充电、供电管理及其状态信息输出的功能。

3.2.2 体温终端监测仪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通过长按查询键启动测量工作模式,温度传感器采集人体体温信息并将其转换为热电势小信号,通过信号转换/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微控制器可识别模拟电压信号,微控制器通过其内部模/ 数转换器将此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经软件滤波、数据转换和数据处理等算法输出用户可识别体温数值到zigbee 无线模块实现数据上传,用户可通过轻触查询键启动显示电路即时显示体温数值,另外可通过电源管理电路实现充电/供电管理和低电量告警功能,还通过zigbee 无线模块实现无线连接告警功能。

3.2.3 体温终端监测仪具体功能实现1)开、关机功能:开机功能:长按2 秒开机,蜂鸣器发“嘀”声提示,开机后电源指示灯红色常亮;关机功能:长按3 秒关机,蜂鸣器发“嘟”声提示,电源指示灯灭;在非测量状态下,30 秒无任何操作,监测仪自动关机。

2)通过按键进入检测状态功能:在非监测状态按“监测” 键2 秒,开始进入监测模式,数据指示灯绿色闪烁;在监护状态按“监测”键3 秒,退出监护状态,数据指示灯灭;3)静息体温测量功能:通过PC机下传静息体温测量启动时间3个,RTC在到达此启动时间后启动静息体温测量,完成后发出体温提示语音,并上传此数据,测量过程中监测仪数据指示灯呈绿色常量,测量完毕监测仪数据指示灯灭。

4)电池电量严重不足、不足状态显示和充电状态显示功能电池电量不足: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常亮(此时监护仪可正常工作20 分钟);电池电量严重不足:电源开关指示灯呈黄色闪烁;充电状态显示:USB 充电且未充满状态,电源开关指示灯呈红色闪烁;充满状态呈红色常亮。

5)测温探头脱落告警显示功能当测温探头脱落后,数据指示灯呈红色闪烁,且监测仪连续发出“嘀”声音2分钟之后停止,在报警过程中重新插好探头插头后,监护仪恢复正常使用状态。

6)体温超限告警显示功能和体温上下限设置功能体温超限告警:当测温数据超出设置的体温告警范围后,数据指示灯呈黄色闪烁,且监护仪断续发出“嘟” 声音2分钟之后停止,同时通过蓝牙向手机发出告警信息;体温上下限设置:通过PC机进行设置。

324体温终端监测仪结构整机结构由上盖、底座、主板、电池、电池盖组成,外形图如下图2所示。

上盖、底座、电池盖材料采用PVC+ABS图2无线终端监护仪结构外形图3.2.5体温终端监测仪研发方式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zigbee无线模块采用合作研发方式,其余设计自主研发。

3.3无线中继器设计方案3.3.1无线中继器工作原理无线中继器工作原理框图如下图3图3 无线中继器工作原理示意图无线中继器 分为两种,图 3中无线中继器 1、无线中继器 2两个中继器为无线传输接力中继器,主要起到传输 功率放大作用,增加数据穿透能力和传输距离。

图3种无线中继器 3为数据接口转换中继器,起到接收上传数据并进行转换,再 通过USB 接口传至 PC 电脑。

无线传输接力中继器采用轮巡查询方式向各终端监护仪 索取体温监测数据,波特率采用115200bit/s,轮询周期为0.5s ,每个1.5ms 查询一个终端监护仪,然后将所有终端监护仪的上传数据整合打包发送至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