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反思——海明威的战争观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海明威作品的死亡意识与抗争意识
海明威作品的死亡意识与抗争意识每当我们翻开美国文学史的时候,我们就会十分清楚地发现,海明威——这位被西方评论界誉为“两次大战中世界上最有名望的作家”的所有作品都充满了浓浓死亡意识和抗争意识。
可以这么说,海明威在他一生近40 年的辛勤笔耕中,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短篇佳作,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死亡和抗争这两个主题展开创作的。
一、人生与死亡1918, 海明威赴欧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进人意大利境内的交战区为救护队开汽车时被炮弹炸伤, 在医院治疗个20月, 仅从腿上就取出弹片237块, 重伤的后果是严重的失眠和内心深处长久的恐惧。
20年后, 他谈起此次受伤时仍心有余悸“事实真相是, 我的伤深人骨髓, 结果确实给吓坏啦”, 1936 年, 西班牙内战爆发, 他以记者身份奔赴前线, 目睹了西班牙内战中的生生死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他又以记者身份奔赴于各个战场, 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他头部受重伤, 伤口共缝了57针。
其间, 又因飞机失事造成严重脑震荡。
1949年,他被猎枪的枪塞打伤了眼睛。
1954年, 他去非洲狩猎, 遇飞机坠毁幸免于难。
海明威屡遭劫难, 虽说大难不死, 但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的心头, 生活中稍稍有些异常就会引起他不吉的联想。
1928年, 父亲自杀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若干年后, 母亲把父亲自毙的那支左轮手枪交给他时,在卡片上附言:“也许你愿意保存它。
”他怅然若失:“我真不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什么兆头。
”, 可见, 传奇般的经历和独特而又复杂的遭遇, 强化了海明威对生命的理解, 后来的沉疴重病丰富了他对死亡的想象, 形成了他对死亡情结有着神经质般的敏感。
美国评论家H ·Bates 曾说过:“实际上海明威只有一个主题———死亡。
”更有甚者,有些评论家干脆把海明威戏称为“制造死亡的工程师”。
无疑“死亡”对于海明威来说,具有更大的真实性和现实性。
在《午后之死》中海明威曾说过:“一切故事, 讲到相当长度, 都是以死结束的; 谁要不让你听到那里, 他就算不上一个真正讲故事的人。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永别了,武器》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向读者展示了战争的荒谬与无情。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来深化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使小说充满了内涵和象征意味。
首先,小说中的雨水和天气象征着战争的无情和阴暗。
在小说中,战场上经常下雨,雨水不仅给士兵们带来了寒冷和不舒服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雨水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避免的死亡。
在小说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Frederic Henry)经历了数次雨水的洗礼,每一次他都感到无助和迷茫。
同时,小说中也描写了阳光稀少的环境,这进一步加强了战争的荒谬和冷酷。
海明威通过这些气候描写,传递出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人类命运的悲观态度。
其次,战争中的武器象征着残暴和毁灭的力量。
小说中的武器是战争的工具,它们不仅具有杀伤力,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战争中人类的贪婪和无情。
在小说中,弗雷德里克·亨利是一名意大利志愿军,他见证了战争的种种残酷和毁灭。
战争中的武器成为了主人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挥之不去,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士兵们的生命和安全。
海明威通过描写战争中的武器,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战争及其破坏力量的反思和抵制。
再次,小说中的金发女性凯瑟琳(Catherine)象征着爱情和希望。
在小说中,凯瑟琳是弗雷德里克·亨利在战争中所遇见的女性,他们的相遇和相爱成为了小说的一个重要情节。
凯瑟琳代表了弗雷德里克在战争中寻找到的爱和心灵的归宿。
她的金发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在弗雷德里克的人生中,凯瑟琳的出现为他带来了温暖和勇气。
然而,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也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最终,凯瑟琳的死亡成为了小说的另一象征,它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弗雷德里克失去了爱和希望。
此外,小说中的鸟和动物也被用作象征元素。
_永别了_武器_中海明威反战思想的解析_薛丽[1]
《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反战思想的解析薛 丽 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吉林 通化 134000摘 要:作为西方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在他的作品《永别了,武器》中,形象地刻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青年人的精神以及肉体上不可磨灭的伤害,称得上是当代文学史中的杰出作品。
作为一部反战题材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一书中处处充满了反战情绪,它通过对战争的现实描写来揭露其罪恶本质与残酷无情,同时,此书也可以称为一本自传体小说,书中的主角便是海明威对自己生活经历和战争感悟的呈现。
本文从对海明威反战观的分析入手,对《永别了,武器》一书中体现出的反战思想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反战思想作者简介:薛丽(1982-),硕士,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6-023-02一、前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处处弥漫着动乱与危机的气息,这个年代是一个人类精神文明正处于“荒野”的年代,很多人在经历了一战之后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活下去的希望,他们空虚而又迷惘。
很多亲身历经战争的年轻作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倾注越来越多的主观真实思想。
作为“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经历了战争后,开始对战争进行反思,他明白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因此他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常常将战争融入进去,着重强调作品的真实性与可观性,在选材上也大多是真实的经历与自我的亲身感受,因而海明威被称为描写战争最出色的作家之一。
1929年,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问世,海明威以他亲历战争的经历为基础,创作出了这一部闻名世界的巨作。
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用其独特的语言表述风格为读者生动的展示了一战中以及战后人们的生活,主要以主角亨利从加入战争到最终放弃战争为主线,描写了亨利的思想过程。
此外,在《永别了,武器》中,还描写了亨利与凯瑟琳二人的凄美爱情,并突出的指出毁灭主人公幸福的就是战争本身。
文学巨匠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
文学巨匠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位文学巨匠,他的作品以简洁、生动、深入人心的描写风格而闻名。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如《老人与海》、《别了,武器》等,扣人心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本文将介绍海明威的几个代表作品,带您领略他独特的文学风采。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故事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民桑地亚哥孤单独自地出海捕鱼,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展开了一场生死斗争。
尽管桑地亚哥最终未能捕到鱼,但他用顽强的精神与毅力,给读者展示了一种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作品中的叙述简洁明快,情感真实而深刻,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另一部杰作,也是他最具政治思想色彩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了一名美国志愿者弗瑞德里克·亨利参与战争,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坠入爱河的故事。
小说以其冷静客观的写作风格,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脆弱。
作品中充满了对战争和官僚主义的批判,让读者深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和苦难。
除了《老人与海》和《别了,武器》,海明威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
例如,《雨中的猫》以其悲伤的情节和深刻的洞察力赢得了读者的赞誉。
《雨中的猫》讲述了一个男子对于自己妻子的婚外情的发现和反应,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男子内心的痛苦与彷徨娓娓道来。
这个故事以其真实而深刻的揭露人性的一面,引发了读者对婚姻和背叛的思考。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吸引读者,更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人性的脆弱性和对面临困境的坚韧抗争。
海明威的作品在描写细节上十分讲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这些作品通过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总之,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其简洁、生动的叙述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深受读者喜爱。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和死亡观
学作 品 , 深 刻地 阐述 了 自己对 战争 的厌恶 和 对死 亡 的恐惧 。 海 明威 一生 负 伤 多次 ,很 多炮 弹 碎 片无 法
自身体 取 出 ,病 痛 的折 磨 使 他 对 人 生 充 满 绝 望 。 1 9 6 1年 7月 2日, 海 明威 用那 支结束 了父 亲生 命 的
1961海明威用那支结束了父亲生命的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枟永别了武器枠中的反战思想和死亡观一厌战思想的开端枟永别了武器枠中的主人公亨利本是一个在意大利学习建筑学的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怀着对荣誉和胜利的渴望主动参军被派往意大利前线的一个战地救护队担任中尉
2 0 1 4年 l 2月
造 成 了极大 的触 动 , 他创 作 了大 量与 战 争相 关 的文
会到 了死 亡的威 胁 。至 此 , 海 明威 对人 生 和 世界 有 了不 同 的认 识 ,产 生 了独 立 的 战 争 观 和 死 亡 观 。
他怀着 对荣誉 和胜利 的渴望 , 主动参军 , 被 派往意大
利前线 的一个 战地救 护 队担任 中尉 。 他为人 和善 , 平 易近人 , 与很 多人成为朋友 , 生活 过得 很如意 。
凯 瑟琳 。刚开始 , 亨 利 只是 抱 着 游戏 的心态 与其 亲 近; 但 当他 要赶 赴前 线 时 ,突 然 对凯 瑟 琳 产 生 了难 以割舍 的感 情 ,因为与 凯瑟 琳 在 一起 ,可 以让他 忘
1 9 2 8年 , 海 明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父 亲 用手 枪 结 束 了 自己 的生 命 , 这带 给他 很大 的触 动 。 他说 : “ 我父 亲是 自杀 的 , 我
杨 一 宁
( 河南1 二 程学院 外语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1 1 9 1 )
海明威作品中反战思想
浅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反战思想摘要:海明威既是享誉全球的作家,又是亲身经历过多次战争的英雄。
作为一战的幸存者,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时代脉搏,把自己的战争经历融进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中。
战争成为他作品的背景和揭示的重要主题,在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海明威本人的一些反战思想。
关键词:海明威反战思想战争海明威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把握住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和战后人们的焦虑彷徨心理,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给人们指出一条精神上的出路,所以他的作品在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欧内斯特·海明威或许不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却是最具美国特色的作家;或许不是美国文学史上地位最高的作家,却是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
”美国评论家约翰·布朗指出,”海明威一直坚持作家必须写他知道的事;他的知识基础应当是他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亲身体验。
海明威的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自传性的,而他的生活则提供了素材。
”战争是海明威作品发生的背景和揭示的重要主题,但由于他又将爱情穿插其中来揭示人性的复杂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就使战争升华为人类世界的普遍意义:战争已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而是毁坏人类文明和美好感情的罪魁祸首。
一、海明威其人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开始塑造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
50年代后,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
人类之所以发起战争 , 主要原 因就在于 物质所得 或尊严 与他人 产 生冲突。人类对财富和荣誉的贪 婪是战争的起因。
“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 , 至今已去 了八十 四
/ no
《 丧钟为谁而1 ) 13 ) 8 ( 90 展示 了为正义而 战的革命者面对 死亡的平 静。 上的折磨 。 《 老人与海》 则借人与其他生物的对 峙, 从生理和 心理 的视 角分析 了战 在与马林鱼的对峙和抗衡 中, 一开始交锋 老人就处于 劣势 , 拿它 “ 争, 表达了海明威对于人与 战争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点没办法 ” 脑门勒得很痛 ,背脊 、 , “ 胳膊和衰老的腿上汗水都干 了, 感 正如海明威所言 :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 的老人 , 个真正的孩 子, 到发 冷 ” 能 做 的 只 是忍 耐 后 精 疲 力 竭 , 肩 麻 木, “ 一 , 最 双 另一 个 “ 兄
从《 老人与海》 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文史 纵横
从 《 人 与 海》 海 明 威 的 战争 观 老 析
郭 汉 英 ( 南 软件 职 业技 术 学 院 海 南琼 海 海 5 10 7 40)
【 摘 要 】 本文从 战争观 的角度 来解读这部小说 。《 老人与海》 借人与其他 生物的对峙 , 生理和心 理的视 角分析 了战争 , 从 表达 了海明 威对于人与战争之 间关系的思考 : 贪婪是战 争的起 因, 争是 罪恶 , 战 战争是 灾难 ; 爱与和谐 才是 生命 的真谛 , 但是 战争很 难被放 弃。《 老人与 海》 全面而深刻地体现 了海明威 的战争观 , 海明威警告我们: 不要走得 太远。似乎该有 个界定 抑或标准 , 这界定或标 准让一切和谐 , 一切鲜 让
作为研究重点 。笔者认为这部作品还承 载着一个被忽视 了的主题—— 他, 是因为他自己 “ 干下了欺骗它 的勾当 ” 。老人深 知杀死大鱼是 “ 一 海明威的战争观 。 桩罪过” 。正如海明威 曾说的 , 战争无论 必要与否 , “ 正义与否 , 是罪 都 Ⅱ 4 ] 海明威 自幼争强好胜 , 热爱自然 , 丰富的战争经历 。海 明威 的许 有 多作品都体现 了他对 战争不 断深入 的思 考。《 阳照样升 起》 12 ) 太 ( 96 三 、 争是 灾 难 战 描述了人们战后的迷惘 ;永别 了, 器》 12 ) 《 武 ( 9 9 告诉人们 战争是 灾难 ; 海明威 用大量篇幅详尽描述 了战争给 人带来 的灾难 : 肉体和精神
战争带来的迷茫_评海明威_永别了武器_
2006年7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ul 12006第25卷第4期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 ollege of Education V ol 125N o 14战争带来的迷茫———评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尹 燕(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摘 要:海明威在小说中阐述了他对战争的观点。
他认为战争一无是处,再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了。
它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会伤害人的精神。
人在战争中还会失去爱情。
总之进行战争是一件愚蠢的事。
同时他还谴责了战争的发动者,正是在他们的鼓动下,怀有爱国之心的青年士兵们从希望一步步走向幻灭。
关键词:海明威;战争观;迷茫;爱情的破灭 中图分类号:I10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6)04-0098-03 收稿日期:2005-10-20作者简介:尹燕(1973-),女,山东莱州人,2004级研究生。
一、前言《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里包含了海明威的亲身经历。
当海明威正值青春年少时,在美国政府的爱国宣传下,与他一样的年轻人报名参战走向战场,然而当他们真正深入到战场中时才发现战争是那么糟糕,发动战争的人那么愚蠢。
这些在前线奋战的年轻人不仅身体受到伤害,精神上也受到了折磨。
当初他们走上战场是因为爱国,而爱国是他们精神的支柱;而如今经历了战场上的残酷后才发现他们已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了,他们已失去了方向。
二、战争需要代价《永别了武器》描述的是一战时美国中尉亨利等在意大利前线的一个医疗救护队服役。
由于远离前线战场,最初他们并未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他们在医疗救护队的生活除了有些无聊之外,并没有太多的危险。
在他们看来这一次服役的经历就像是一次兴奋的旅程。
他们会彼此询问“你去哪儿了?都干了什么?快告诉我。
”“我哪儿都去了。
米兰、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米萨那。
”“听起来像是时间表。
有什么美丽的邂逅吗?”“有。
”“在哪儿?”“米兰、罗马、那波里……”“够了。
海明威的战争观
从《永别了,武器》中反映出海明威的战争观摘要:海明威是作为二十世纪描写战争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反战题材小说《永别了,武器》通篇都弥漫着反战思想,作品描述了战争的罪恶和残酷无情,它剥夺了人类的幸福。
同时这也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主人公亨利就是海明威的真实写照。
海明威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结合富有诗意的语言,对战争作了有力的抨击。
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海明威以及其作品《永别了,武器》,然后从作品中批判资产阶级、批判战争两个主题反观作者的战争观,最后阐明形成作者形成这种战争观的原因。
关键字: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战争观一、前言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899年他出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普通的医生家庭,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晚年自杀身亡。
海明威一生的成就是无法比拟的,其作品对现代欧美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所散发出来的永恒魅力也是无法被超越的。
海明威是美国描写战争题材最成功的作家之一。
1929年,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成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好作品之一。
海明威的一战经历是他创作《永别了,武器》的源泉,他根据自己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写出了这部享誉世界的反战小说。
在这部作品里,海明威用他独具一格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战中和一战后人们的生活状态,描写了青年战士亨利从参加战争到放弃战争的过程及原因。
除此之外,这部小说还在战争的背景下描写了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并深刻地指出他们的幸福是被战争毁灭的。
二、海明威的反战观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把反战作为他文学创作的主题,他的《永别了,武器》这部作品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巅峰。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迷惘的一代”的失望、迷茫、颓废、折磨和伤痛。
海明威本人参加过两次战争,在战场上负过伤,又多次担任战地记者。
这些经历不仅使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而且在心灵和肉体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1。
海明威的反战思想总结
海明威的反战思想总结海明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简洁、真实和无情的描写风格而闻名,特别是在描写战争和军事生活方面。
海明威的反战思想贯穿了他的作品,他以个人经历和观察为基础,探讨了战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海明威的早期小说开始,概述其反战思想,并探讨他对战争和战士的态度。
首先,早期小说《在西线无新闻》是海明威首次探讨战争主题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战争前线的记者团队的日常生活。
通过镜头中的战地现实,海明威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还深入探讨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中的变化。
他通过主人公朗特和其他角色深入剖析了战争对人们的身心造成的伤害。
其次,海明威通过他的经验表达了对战争的极度厌恶。
身为一名前线记者,他亲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苦难和荣耀,这给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
他认为战争只是一种人类无意义和暴力的表现,使得人们彼此杀戮,伤害彼此。
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士兵在痛苦、恐惧和绝望中挣扎的情节,这些描写是对战争残酷现实的生动呈现。
此外,海明威对战争中的个人荣誉和英雄主义提出了质疑。
他坚信战争只是政治权力游戏的一种手段,参战者往往是政治家和将军的牺牲品。
在《丧钟为谁而鸣》中,他以一名美国志愿者兼前线医生的视角,描绘了西班牙内战期间政治纷争对个体和战争带来的影响。
他通过主人公罗伯特·乔丹的经历,暗示了战争中个人荣誉的虚伪性,并对战争中的无辜牺牲提出了严肃质问。
此外,海明威对战争后遗症的关注也是他反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深入描绘了战争对士兵的心灵创伤和战斗精神的消磨。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刻画了一个老渔民桑地亚哥的孤独和抗争,他可以被看作是那些战争中活下来的士兵的象征。
桑地亚哥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并身心疲惫地回到了渔村,他的经历与那些战争中的士兵一样,深深打击了他的意志和希望。
总之,海明威的反战思想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他通过真实的描写和个人经历,深入剖析了战争对人性和社会的危害。
郭汉英—《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郭汉英(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海南琼海 571400)摘要:海明威传奇而好胜的一生,直接影响了他的写作,尤其影响了他的战争观。
在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里,有着对战争的不断的理性思考。
从最初的向往,到后来的怀疑反对,到支持正义的战争,海明威最终把战争看成一个很难解开的结:战争是罪恶,却很难避免。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创作进入思想艺术总结阶段的重要标志。
在这部经典之作里,他把自己的战争观赋予了老人。
老人在与其“兄弟”——人格化了的马林鱼的“战争”中战胜了马林鱼, 马林鱼的血腥却引来了鲨鱼,结果老人一无所有。
通过描写这个过程和老人在这整个过程中的不断的自我反思,海明威总结了他的战争观:贪婪是战争的重要起因;战争是罪恶,是灾难;和谐与爱才是生命的真谛;战争是不该存在却很难避免的。
同时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命题:怎样才能避免战争。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部小说,来一一解读海明威的战争观。
关键词:老人与海;战争观;海明威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I. 引言海明威是1951年初开始写《老人与海》的.该书1952年出版时立刻获得成功雄踞畅销书榜首,被一些批评家称为经典。
因为这篇传奇的寓言,海明威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高度评价他独具魅力的写作风格,他高超的现代叙事艺术,以及作品中表现出的“在这充满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世界”[4]中主人公的“硬汉”精神。
它是海明威写作生涯颠峰时期的代表作。
它标志着海明威的创作已进入思想、艺术的总结阶段。
这是一篇有关英雄的短篇小说。
一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人出海打鱼,在84天的徒劳无获后捕了条巨大的马林鱼。
但鱼又大又壮很难杀死。
在对峙了三天三夜后,鱼最终因筋疲力尽而被老人杀死并绑在作者简介:郭汉英(1977—),女,湖北武穴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英语教研室副主任,海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作者:郭汉英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战争观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
《老人与海》借人与其他生物的对峙,从生理和心理的视角分析了战争,表达了海明威对于人与战争之间关系的思考:贪婪是战争的起因,战争是罪恶,战争是灾难;爱与和谐才是生命的真谛,但是战争很难被放弃。
《老人与海》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海明威的战争观,海明威警告我们:不要走得太远。
似乎该有个界定抑或标准,这界定或标准让一切和谐,让一切鲜活繁衍。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战争观《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1953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因此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篇寓言式小说表现出了精湛的“现代叙事艺术”,以及“在这充满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世界”中普通人“重压下的风度”,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1]。
它标志着海明威的创作已进入思想、艺术的总结阶段。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渔夫,凭着“快乐而永不服输”的心和“不少窍门”,在84天的一无所获后杀死了一条“高贵”并“能干”的马林鱼,途中遭到鲨鱼群的攻击,只带回港湾比小船“大得多”的鱼骸骨。
学者们大多把小说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叙事艺术和生态意识等作为研究重点。
笔者认为这部作品还承载着一个被忽视了的主题——海明威的战争观。
海明威自幼争强好胜,热爱自然,有丰富的战争经历。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战争不断深入的思考。
《太阳照样升起》(1926)描述了人们战后的迷惘;《永别了,武器》(1929)告诉人们战争是灾难;《丧钟为谁而鸣》(1930)展示了为正义而战的革命者面对死亡的平静。
《老人与海》则借人与其他生物的对峙,从生理和心理的视角分析了战争,表达了海明威对于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正如海明威所言:“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海明威作品中的厌战主义和悲观情绪
海明威作品中的厌战主义和悲观情绪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反法西斯倾向,风格独特,对美国及世界文坛产生过深远影响,并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硬汉形象,多数作品以战争为题材,表达了一种被压抑的悲观主义和强烈的反战情绪。
海明威的战争小说中首先描绘冰冷的环境和冷酷的现实,描写生活在其中的人经历的种种考验,直接描写战争与人密切关系。
在《在异国》这篇作品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一个美国军人在意大利米兰的经历。
他在负伤后,每天都到医院去接受治疗,“米兰的秋天是寒冷的,天很早就黑了……”,“几只小鸟在风里荡来荡去,风翻卷着它们的羽毛。
这是一个寒冷的秋天;冷风是从山上刮下来的。
”秋天带给这个远离故土、身处他乡的军人的感觉是萧索的、落寞的,寒冷的环境使主人公想到残酷的战争,两者给他的感觉是一样的。
环境冷,主人公的心更冷,他感到自己的命运如同那些被人猎来,挂在屋檐下,任凭寒风肆意蹂躏的猎物在空中飘摆一样,他的命运也掌握在别人手中,面对不可预知的命运,主人公的心战栗了。
海明威以一种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这种伤害不仅摧残了他们的肉体,同时也践踏了他们的灵魂。
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被称作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小说描写的是一群流落在巴黎的美国青年,他们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留给他们的是肉体的破损和精神的创伤。
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曾是美国记者,思想敏锐感情丰富,在战后他深爱上了一位英国女护士,却因在战争中下身曾受过伤而不能与心爱的人结合,精神上倍感痛苦、失落、迷惘。
他与一群同命运的年轻朋友一样,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生活理想,整日聚饮玩乐,争吵斗殴,表面上寻欢作乐,内心里一片荒芜,小说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痛苦。
在《在异国》中,小说描写主人公“膝盖不能弯曲了,那条腿从膝盖到脚踝直直地吊在那里。
海明威小说中表现的战争观(1700字)(优秀篇)
海明威小说中表现的战争观(1700字)海明威小说中表现的战争观(1700字)战争观小说寒假海明威高中海明威曾说:“我想到亲身经历战争对一个作家来说,真是受惠无穷。
”他的两次战争经历使他的作品形成与众不同的风貌。
一方面他本人具有浪漫主义气质,酷爱自由,重视人的感情生活,所以他的作品中虽然有前线硝烟弥漫的战争,但是男主人公身边都有一位女主人公做精神寄托。
他们都怀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珍视而诅咒战争。
另一方面,他重视现实,曾说“作家的工作是告诉人们真理。
他忠于真理的标准应当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根据自己经验创造出来的作品应当比实际事物更加真实。
”在遂点上,海明威成功了,他真实地向我们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反法西斯战争。
在《战争中的人们》序言中,海明威曾表明对战争的看法:“我这一辈子见过不少战争,我对它深恶痛绝。
但是还有比战争更坏的事情;而且都没有好结果。
你越恨战争,你就越明白:一旦被迫卷入战争,不论可能出于何种原因,你只得打赢。
你只得打赢,干掉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而且要注意,要使这一次战争结束后永远不会有大战。
”海明威十八岁时作为救护车队中尉,到意大利前线参战。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除了回到家乡四处向人们讲述战场经历外,便是把一群朋友召到家中四处惹祸,他的母亲忍无可忍,写道:“你如果还不醒悟过来,停止过那好吃懒做的浪荡生活,停止靠他人为生的生活,大吃大喝,赚多少吃多少,挥霍浪费;停止用所谓俊俏的脸蛋去勾引容易上当的姑娘或者你仍然对救世主上帝,耶稣基督不虔诚,不尽教职。
一句话,你如果不自觉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应该有男子汉的堂堂气魄,那你将一事无成,招致自我毁灭。
”参加过战争后的海明威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由于见过太多残忍的场面而产生了对生命感知的麻痹,对“人为何活着”这一问题不去思考,而是为活着而活者。
这种思想充分表现在他的作品——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当中。
在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一书中“迷惘的一代”的精神状态,正如艾略特所描述的“人生如荒原”,没有人格意义与目的。
海明威的战争生活
海明威的战争生活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描写战争和战士的生活而闻名。
他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使得他的文字充满了战争的荒凉、残酷和希望。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明威的战争生活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海明威的志愿军经历海明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志愿军参与了战斗。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闻记者,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凄凉。
这段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创作。
他参与了众多战斗,其中一次受伤甚至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
他的经历使他对战争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战士的生活有着独特的洞察力。
二、战争主题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海明威的作品常常以战争为背景,描写了那些经历了战争的人们的生活。
他以其独特的笔法和语言风格,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包括战士的勇敢、战争的浩劫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他的文字简洁而有力,能够直接触动读者的内心。
三、战争生活对海明威文学风格的影响海明威的文学风格充满了简洁和力量,这与他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战场上,时间紧迫,生死悬于一线。
为了生存,战士们必须迅速行动,言简意赅。
这一经历使得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也变得简练而有力。
他的句子短小,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他的文字能够直击人心,引起读者共鸣。
四、海明威作品中的战争主题对读者的影响海明威通过描写战争生活,向读者传递了对人性和生命的深思。
他通过对战士生活的真实刻画,展现了生命在战争面前的脆弱和可贵。
他的作品使读者重新思考战争的意义和人的命运。
他的文字打动人,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和平与幸福。
五、海明威战争生活的启示海明威的战争生活让我们认识到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思考人类社会如何避免战争的发生,如何珍惜生命的宝贵。
他的经历和作品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摒弃暴力。
只有通过和平的理解和对话,人类社会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从《老人与海》析海明威的战争观【摘要】此文从战争观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
《老人与海》借人与其他生物的对峙,从生理和心理的视角分析了战争,表达了海明威对于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贪婪是战争起因,战争是罪恶,战争是灾难;爱与和谐才是生命的真谛,但是战争很难被放弃。
《老人与海》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海明威的战争观,海明威警告我们:不要走得太远。
似乎该有个界定抑或标准,这界定或标准让一切和谐,让一切鲜活繁衍。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战争观《老人与海》发表于1952年,1953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因此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篇寓言式小说表现出了精湛的“现代叙事艺术”,以及“在这充满暴力和死亡的现实世界”中普通人“重压下的风度”,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1]。
它标志着海明威的创作已进入思想、艺术的总结阶段。
《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渔夫,凭着“快乐而永不服输”的心和“不少窍门”,在84天的一无所获后杀死了一条“高贵”并“能干”的马林鱼,途中遭到鲨鱼群的攻击,只带回港湾比小船“大得多”的鱼骸骨。
学者们大多把小说的硬汉形象、虚无思想、叙事艺术和生态意识等作为研究重点。
笔者认为这部作品还承载着一个被忽视了的主题——海明威的战争观。
海明威自幼争强好胜,热爱自然,有丰富的战争经历。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他对战争不断深入的思考。
《太阳照样升起》(1926)描述了人们战后的迷惘;《永别了,武器》(1929)告诉人们战争是灾难;《丧钟为谁而鸣》(1930)展示了为正义而战的革命者面对死亡的平静。
《老人与海》则借人与其他生物的对峙,从生理和心理的视角分析了战争,表达了海明威对于人与战争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正如海明威所言:“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然而,如果我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
”如果说战争经历让他更透彻地审视战争,那么与大自然的交锋让他明晰人与大自然以及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人类间的战争跟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之间的争斗无异。
海明威战争观发展探析
海明威战争观发展探析摘要: 海明威的一生与战争紧密相连,《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三部与战争相关的长篇小说,在这三部著作中都有大量与战争有关的内容。
本文通过海明威这三部小说,分析作者的战争观及发展,《太阳照常升起》描写迷惘的一代,表现出一战之后人们对战争的无奈,到《永别了,武器》中的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丧钟为谁而鸣》中对西班牙人民的支持,对法西斯的深恶痛绝。
从这三部长篇小说中,反映了作者战争观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 海明威、战争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Hemingway's view of warsummary: Ernest Hemingway's life and closely linked to thewar, the Sun also rises, and the Greensleeves, and allows forwhom the bell tolls, the weapon is Hemingway's most importantof the three novels associated with the war, in these works,there is a large number of war-related content. This article by Hemingway's the three novels, analysis of the author's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r, descriptions of the Sunalso rises lost generation, showing people helpless to war afterWorld War I, to the Greensleeves, weapons, against the firstworld war, and then to the allows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on Spainpeople support, fascists abhor. From these three novels, reflecting the changes in the author's view of war development.Keywords: Hemingway, war, and the Sun also rises, and the Greensleeves, weapons, the Convention allows for whom the belltolls海明威是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 与反思
张纪鸽
海 明威 的战争观
延安大学外语 学院
摘 要 :对于研 究战争题材 的小说的人来说,美国作家欧内斯特 ・ 海 明威是一个绕不开的作家,他的小说 与战争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海 明威的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小说要数 《 太阳照常升起》 、《 永别了,武器> > 、《 丧 钟为谁而鸣》 ,它们不仅反映出海明威不同时期的战争观,也是最能反映欧美反战主题的作品。本文 以 《 永别了,武器》 为主,来分析海明威的战争观在他的小说 中的体现。对于众多的读者来说,《 永别 了,武器》中最能明确地反映海 明威 的反 战思 想。在 此之 前 ,他 的作 品 中表 现 出的似 乎是 迷 惘 的一代 在 一战后 的无所 适从 的精神 和 生活状 态。海 明威 曾 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 “ 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杀 【 1 ] 。经历了这场战争,尤其是 对它进行反思之后,海明威对战争的态度似乎更加明确,这便是 《 永别 了,武器》中反映出来的战争观。 关键词 :批 判 ; 反思; 英雄 主义
就可 以待在 后方 。 士兵们 并 不是 受 战争影 响 的唯 一人 群 ,凯瑟琳 ・ 巴克 从 古 代 的史 诗 ,如 荷 马 史诗 、《 贝奥 武 甫 》 、《 罗兰之歌 》 莱这 样 的志 愿 救护 队 员也 因 为战 争失 去 了对 生活 的信仰 ,
一
英 雄 主 义 的消 解 战争 是贯穿文 学史 的主 题之一 。在西方 文学 的传 统 中,
站外 面黑 暗 的地 面 上… …死 的人搁 在一边 ,军 医们 把袖 子
卷到 肩 膀 上 ,一 身是 血 ,活像 屠 夫一 般 。 ”造 成 战争 中 死
这 些空泛 的字 眼 儿,我 一 听就害 臊 ,我 可没 见 到什么 神圣 伤者 这种 状态 的正 是宣传 战争 的正 义 、鼓舞着 年轻 人去 到 的 东西 ,光 荣的 东西 也没什 么光 荣 ,至于牺 牲 ,那就 像芝 前线 的那 些人 。可 是在经 过 战争之 后 , 曾经满 腔热 血 的人
她参 加志 愿救 护 队是因 为怀着 对英 雄主 义 的幻 想和 爱情 的 力 量 ,“ 他 一参 军我 就 当护 士 。 当时 我很 傻 ,想 象有 一 天 他 会到 我 的 医院 来 。大概 是 个刀 伤 ,或 是头 上 包着 绷 带 , 或 者是 肩 头 中 了枪 。总是 个 有趣 的场 面 ” ,战争 对 于像 凯 瑟 琳这样 的年 轻女 性来 说 ,同样是 实现 和见 证理 想 的浪漫 主 义和 英雄主 义 的场所 ,可 是 ,恋人 战死之 后 ,当她 再次 回忆他 的死 亡 ,她这 样 说 :“ 他 受 的不 是军 刀 的刺 伤 。人 家 把 他 炸得 粉 碎 ” ,“ 他 一 死 ,什 么 都完 了。 ”【 5 当 凯 瑟琳
着密 切 的关系 ,在 战争来 临 之前 ,甚至 在战 争 的初 期 ,参 战 的年轻 人对 于战 争 的人 士 仍然是 积极 的 ,认为 自己的参 与 真 的会 结束 苦难 ,带来 和 平 与正 义 ,亨 利 曾这样 想 过 , “ 我 人在 不 在 这儿 看 管车 子 ,显 然没 多 大关 系 。我 本来 自 以为 很重 要 ,车 子 的保 养 …… 大 多 是靠 我 一 人 。 ”[ 3 但 是 现 实 是他 其 实 没 那 么 重 要。 这样 的认 识 深 深 地影 响着 亨 利 ,当他 的朋 友邀请 他 去找 女伴 消遣 的时候 ,他 也就 欣然 同 意 ,对 于他 来说 找女护 士 和找妓 女从 本质 上来 说并 没有 什 么 区别 ,他 不可 能爱 她 ,他们 都在演 戏 ,也彼 此心 知肚 明 。对 于 荣誉 , 亨利 这 样 描述 :“ 什 么 神圣 、 光荣 、牺 牲
、
等 ,到 中世 纪的传 奇 中,战 争和 战场一 直是 英雄 的诞 生之 地 ,是成 就 英雄 业绩 的场所 ,譬 如特 洛伊 的英雄 。可 是在 海 明威 的小 说 中似乎 并非 如此 ,战场 似乎 成 了成 了逃兵这 样 的 反英 雄主 义 人物 的 聚集地 。 《 永别 了,武器 》 中的 弗 雷德 里克 - 亨利 便是 其 中之 一。亨 利 的经历 如 同青 年时 期 的海 明威 ,响应 政府 的号 召加入 意大 利军 队而 参加 了第 一 次世 界大 战。参 战前对 英雄 主义 的渴 望和 对美 国政 府鼓 吹 的为 正义而 战 的信念 鼓舞 着他 ,但血 腥 ,曾经 的英雄 主义 情结 土崩 瓦 像 讲述 一个遥 远 的、完 全和 自己无关 的事情 一般 平静 地诉 说 着恋 人 的悲剧 的时候 ,战 争 的无情和 残 酷毁掉 的何 止是 解 ,甚至对 正义 的信念和心 中的信仰 也随之消失殆 尽 。
海 明威 在 回忆 他 参战 的经 历 时 发 出感 慨 :“ 我 参加 上 人 类正 常 的情感 ?生与 死对 他们 来说就 如 同呼 吸一般 司空 次那 场 战 争那 会儿 特 别傻 ,记 得 当 时还 以为 我 们是 主 队 , 见 惯 ,人们 的情感 已经 麻木 了, 曾经对 爱 情的憧 憬和 对英 奥地 利 人 是客 队呢 ” ,【 2 ] 这样 的认 识和 美 国政 府 的 宣传 有 雄 主义 的幻想 就这 样烟消 云散 了 。
二 、对生命的践踏
如 果 说 英 雄 主 义 是特 定 历 史 条 件 下特 定 环 境 下 的产 物 ,对 生命 的尊 重和对 生命 尊 严的 维护是 人类 文 明社会 的 恒 久理 想 。战争 却 改变 了人 的这种基 本 的生存 状态 ,人 的
生命毫 无尊 严可 谈 。在海 明威 的笔 下, 战场这 个本 该成 就 英雄 的舞 台却 显 得 残 酷、 血腥 而荒 谬 ,和 屠 宰 场 并 无 二 致 。小说 的主人 公 亨利在 受伤 后 ,被送 到一个 救护 站 ,他 看到 的情 形是 “ 在救 护站 ,我 们一 大堆 受伤 的人唐 在救 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