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含答案解析(苏科版)(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八年级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科版第一至第三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北宋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尽早听到来袭敌人的马蹄声。

这样做能尽早听到马蹄声的主要原因是()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
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
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2.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
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
C.在水面下0.9m深处D.与蜻蜓相距1.2m 3.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

它的成像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5.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50℃
B.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6.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7.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樟脑丸变小
B .露珠的形成
C .“雾凇”的形成
D .河水结冰
8.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
9.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
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
10.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

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
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
1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
12.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图示“?”应为2.7m
C.图示“?”应为2.3m
D.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变大13.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潼南城市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下图是美丽的潼南夜景莲花大桥一角。

关于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实像B.倒影是虚像
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4.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A .
B .
C .
D .
15.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
A.甲响度小B.甲音调低C.乙振幅大D.乙声速小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0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23分)
16.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______,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17.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人眼看不见的
___________可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8.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______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19.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时隔152年人们又见到了超级蓝色红月亮。

发生月全食是光的_____(选填“直线传播”或“反射”)的结果。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反射角变为_____。

20.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1.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她被誉为“百戏之祖”。

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___________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___________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22.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如图所示。

艺人先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艺人要趁糖未完全硬化时对糖画进行塑形,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冷却一段时间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则糖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

演奏者敲击编钟使其发出悠长的声音,钟振动幅度越大,___________越大;钟振动频率越高,___________越高。

24.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或“音色”)。

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______。

25.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所用的感温液体可以是水银、酒精或煤油等。

但小嘉同学心存疑问:为什么不用最常见的水作温度计内的感温液体呢?他借助网络查阅到水、水银和酒精三种物质的体积温度图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线回答:
(1)分析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水不适宜作温度计内感温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最低温度可达。

若作为南极科考站温度计的感温液体,在以上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物质较为合适;
(3)若选用相同体积的水银和酒精分别制成温度计甲、乙,且温度每升高,感温液体上升的高度相同,则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温度计细玻璃管的内径稍大。

三、实验题(本题共计3个小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26.如图甲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小镜子,上面竖直放置一块的长方形硬纸板(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纸板是由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纸板E、F连接而成的。

E、F可绕接缝ON转动,ON是镜面的法线,AO表示入射光线,OB表示反射光线。

利用上述器材和量角器、激光笔等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小组的每一位同学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AO在纸板E上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根据测量可以得出:BON_______AON(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纸板F绕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

再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在纸板F上均看不到反射光。

此实验现象初步得出:光在发生反射时,_______;
(4)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探究有:_______。

27.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___;(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8.如图A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

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79898989898
(1)如图B甲、乙所示,是小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C所示,是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3)在本次实验中,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______,(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进一步通过表格可得到:水的沸点为______℃;
(4)通过实验可得: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5)实验结束后,小丽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原因是水______(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四、计算题(29题8分,30题7分,共计15分)
29.如图所示,国庆假期,小华和家人去游玩,听导游介绍前方692m远的大山叫“测音速石”,聪明的小虎对着“测音速石”大喊一音声“啊”,4s后听到回声,果然测出了声速。

接着小虎对着另处的山崖大喊一声,3s后听到回声。

请计算:
(1)当时的声速;
(2)他到山崖的距离。

30.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深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如图所示,经过2.8s收到回波的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五、作图题(每小题3分。

共计6分)
31.如图所示,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画出物体AB在虚线上成的像A'B'。

32.如图所示,S是烛焰上的一点,A是人眼的位置,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烛焰S点的像S',并画出眼睛看到像S'的光路图。

六、综合题(共计8分)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减少环境污染生命拒绝噪声
城市噪声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出现了“噪音病”一词,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进行的全世界噪声污染调查认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在我们这座城市中,噪声可谓无孔不入.近年来城市机动车辆的剧增已成为城市的主要噪声源.来自机动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噪声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而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虽然相对“静止”,但噪声的强度和持续性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因为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一般在90分贝以上,最高达到130分贝.
与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相比,来自室内的生活噪声往往容易被忽略.家庭中的电视机、风扇、电脑、洗衣机所产生的噪声可达到50分贝~70分贝,电冰箱为34分贝~45分贝.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当室内的持续噪声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各方面的.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对听力的损害,引起耳部不适,如耳鸣、耳痛和听力下降
除此以外,噪声还可损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长期在噪声中,特别是在夜间噪声中生活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增加.噪声还可导致女性生理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的心理效应多反映在噪声影响人的休息、睡眠和工作,从而使人感到烦躁、萎靡不振,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声的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1)从环保意义上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噪声.
(2)家庭中有噪声吗?请你举出来源于室内的生活噪声.(请写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丽丽家有一台电冰箱,当压缩机进行工作时会发出非常大的声音.到了晚上,这个声音会更加明显.冰箱发出来的这种声音对丽丽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__---?如何能尽可能地减小这种危害____?说出你的方法和理由.
(4)丽丽发现每次下雪后,周围环境会变得非常安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她知道由于刚下的雪非常松软,声音“钻”进雪里后经过多次反射,就可以将能量消耗,“钻”出雪的声音就会变得非常小.请你根据丽丽的发现,提出一个有效治理城市噪声的方案____,并且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来验证这种方案的可行性____
2022-2023学年初中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
八年级物理·全解全析
【详解】A.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

故A符合题意;
BC.马蹄声的音调、音色是由声源决定的,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并不会改变马蹄声的音调、音色,故BC不符合题意;
D.士兵的听力是士兵自身的一种能力,士兵枕着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并不会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蜻蜓在水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水面的距离等于0.6m,故C不符合题意;
D.蜻蜓在水中的像与蜻蜓相距
=20.6m=1.2m
L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如图所示,在最早期的潜望镜的模型中,无论是镜面还是水面,它的成像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故选B。

4.B
【详解】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25℃,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C不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铁是晶体,在铁水凝固成铁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有下降的过程,且有一段时间内(即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樟脑丸变小,这是固体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体,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这是由于液体水,凝固为固体冰,会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樟脑丸变小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会放出热量,则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樟脑丸变小。

故选A。

8.D
【详解】不同的人说话时的声音由于声带结构、形状等因素的不同,音色不同,依靠录制好的手机主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AB.疏菜为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故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除绿光以外的其它颜色的光,故C不符合题意;
D.绿色透明玻璃只能让绿光通过,而吸收其它色光,绿色蔬菜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故温室顶部应当安装无色透明玻璃。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的频率在人耳可接收范围,不是超声或次声,且可以在空气中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到人耳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A.灯泡里的灯丝需要具有熔点高难于熔化的性质,由于钨的熔点高,故选用钨,故A错误;
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
错误;
C .因为冰是晶体,水在凝固成冰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 正确;
D .深秋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 错误。

故选C 。

12.B
【详解】A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 错误;
BC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 ,因为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为
5m 0.4m
2.7m 2
L +=
= 故B 正确,C 错误;
D .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所以该同学走近镜子,但像的大小不变,故D 错误。

故选B 。

13.B
【详解】AB .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A 错误;B 错误; CD .倒影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D 错误。

故选B 。

14.D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5.B
【详解】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题可知,甲的振动频率低音调低。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16. 晃动 能量
【详解】[1][2]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7. 色散 紫外线
【详解】[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

18.振动信息
【详解】[1]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振动而发声。

[2]声可以传递信息,告诉我们这是《花木兰》选段。

19.直线传播120°40°
【详解】[1]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现象就是月全食,因此月全食是由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时,入射角为
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60°+60°=120°;
[3]当入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转20°时,此时的入射角为
60°-20°=4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40°。

20.振动声源
【详解】[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2]禁止鸣笛是让声源不发声了,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1.振动音调音色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三弦时,弦振动产生声音。

[2]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空气柱长度发生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故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音色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22.增大晶体
【详解】[1]将糖放在热锅里熔化,此过程中糖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2]塑形过程糖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糖在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糖是晶体。

23.响度音调
【详解】[1]响度与振幅有关,钟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与频率有关,钟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4.音调能量
【详解】[1]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音去除眼镜上的污物,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5.见解析酒精乙
【详解】(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由图(a )可知,温度在0~4℃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变小,温度在4~12℃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变大,如果物体温度在0~4℃范围内,水受热体积变小,不能作温度计内感温液体。

(2)[2]由图(b )(c )可知,水银的测量范围是-39~357℃,酒精的测量范围是-117~78℃,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最低温度可达93.2-℃,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用酒精作为感温液体合适,如果选择水和水银会凝固,故不能用水和水银作为感温液体。

(3)[3]水银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
33
-431 1.07m -1.00m 1.810m /357(39)
k =≈⨯--℃℃℃
酒精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
33
-332 1.34m -1.00m 1.710m /78(117)
k =≈⨯--℃℃℃
所以
k 1<k 2
感温液体上升的高度相同,甲的体积变化量小于乙的体积变化量,由于水银和酒精的体积相同,所以由V =Sh 可知可知乙的内径较大。

26. 漫 等于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
【详解】(1)[1]当光入射到较粗糙的表面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反射光线就会杂乱无章地射向不同的方向,使不同方向上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在纸板上的路径,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

(2)[2]在光的反射规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BON 为反射角, ∠AON 为入射角,∠BON 等于∠AON 。

(3)[3]将纸板F 绕ON 向后折,此时F 与E 不再在同一平面内,在F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4]利用这些实验器材还可以探究“光路是否可逆”:把光沿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观察现在的反射光线是否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射出。

27. B 温度计的感温泡碰到了容器底(或A 温度计的感温泡没有埋没在碎冰块中) 晶体 固液共存 增大 95 小于 不会
【详解】(1)[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由甲图可知,存在的错误是:一是B 温度计的感温泡碰到了容器底;要测碎冰块的温度,将A 温度计的感温泡埋没在碎冰块中,所以第二个错误是A 温度计的感温泡没有埋没在碎冰块中。

(2)[2]通过图乙可知,冰t 1~t 2阶段,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所以冰是晶体。

(3)[3][4]由乙图可知,t 1~t 2阶段冰处于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吸收
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4)[5][6]由丙图图像可知,水升高到95℃就不再升高,说明水已经沸腾了,所以水的沸点为95℃;由于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并且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而此时水的沸点为95℃,小于100℃,说明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5)[7]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 、B 两温度计示数相同,说明试管和烧杯中水温度相同,不存在温度差,所以试管中的水不能从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28. 甲 97 小水珠 98 吸收 保持不变(或不变) 温度低于沸点
【详解】(1)[1]水在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小;水在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图甲时水沸腾时气泡的情况。

(2)[2]如图C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97℃。

(3)[3][4]烧杯口不断冒出的大量的“白气”是烧杯中的水蒸气上升到瓶口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由表格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到98℃时温度保持不变,即水的沸点为98℃。

(4)[5][6]水沸腾时要继续对其加热,即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的吸收热量,且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5)[7]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水虽然仍在继续吸热,但是水的温度降低,当温度降到低于水的沸点时,沸腾停止。

29.(1)346m/s ;(2)519m
【详解】解:(1)小虎对着“测音速石”大喊一声,声音传到前方692m 远的大山所用时间
14s 2s 2
t =⨯= 则当时的声速
692m 346m /s 2s
s v t === (2)声音传到山崖的时间
13s 1.5s 2
t =⨯=' 由s v t
=可得,他到山崖的距离 s '=vt '=346m/s×1.5s=519m
答:(1)当时的声速为346m/s ;
(2)他到山崖的距离为519m 。

30.2100m
【详解】已知:v =1500m/s ,t =2.8s
1500m /s 2.8s 2100m 22
vt s ⨯=== 答: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2100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