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同步练习 人教版选修第一册.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人教版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选择题(每一小题或有一个答案或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
1. 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是()
A. 传统型→原始型→过渡型→现代型
B. 现代型→过渡型→原始型→传统型
C. 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D. 原始型→过渡型→现代型→传统型
2.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生育率的关系是()
A. 生育率数量上就是出生率
B. 生育率是决定该地区人口增长率的基础
C. 自然环境对生育率往往有较大影响
D. 妇女受教育程度高,生育率也相应提高
3. 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下,不少地区甚至低于1人/km²;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于600人/km²。
造成上述人口分布如此悬殊的条件是因为西部地区()
A. 地域广大
B. 缺乏资金、技术,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C. 水资源严重不足
D. 交通闭塞,联络不便
4. 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反应堆泄漏,造成当地13万居民紧急疏散。
作为被迫迁移的难民,他们属于下列中的()
A. 环境难民
B. 战争难民
C. 政治难民
D. 经济难民
5. 自人类历史以来,造成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都是()
A. 经济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政治因素
D. 自然灾害
6. 下列生产与人口迁移的趋势配对准确的是()
A. 原始农业——人口分布相对稳定
B.“鸡犬之声相闻,臣民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农耕社会——分布稳定性最强
C. 现代工业社会——劳动力不断迁移,力求与生产条件优化配置
D. 定居牧民——带着户口随畜群到处“流浪”
7. 可能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A. 科学技术水平落后
B. 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 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D. 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8. 下列有关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仰韶文化时期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率,属传统型
B. 目前,平均来看,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C. 中国和亚洲的大部分国家一样,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现代型”
D. 欧洲国家是老年型人口结构,所以其人口死亡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
9. 下列关于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克山病的发生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口死亡率的直接影响
B. 伦敦烟雾事件说明自然灾害能导致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
C. 北欧的芬兰、瑞典等国生育率低是因为当地处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光照不足,自然环境恶劣
D. 宗教、文化和婚姻制度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极为突出
10.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高
C. 不论是以悲观者或乐观者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都十分突出
D. 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估计,只能定性说明
11. 下列关于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极小
B. 方便面、罐头食品中的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化学添加剂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会影响人的身体素质
C.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封山育林,定期开禁,而现代人却仍在滥伐森林,这说明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影响不大,当今环境破坏主要是人口数量过多造成的
D. 落后的封建意识对社会环境危害大,对自然环境无影响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影响力因素
C.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 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地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13.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14. 下列人口再生产类型与其地区分布的配伍,正确的是()
A.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原始型
B. 德国、芬兰——传统型
C.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现代型
D. 南部非洲的大部分国家——过渡型
15. 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将大大减轻
B. 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C. 人口增长过快,环境势必受到不良影响
D. 目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16.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 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某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B.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D. 指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前提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7.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正确叙述是()
A. 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 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 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2.95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 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16亿人左右
18.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 无论生产力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都是有限的
B. 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 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D. 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19. 下列现象属于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造成影响的是()
A. 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和土壤
B. 噪声加剧对人的听力、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
C. 某些地区环境中自然放射线较高,易造成胎儿畸形
D. 水果催熟剂中的某些成分对人体有一定致癌作用
20. 关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使资源得到深度开发
B. 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促进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C. 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可以降低环境的人口承载能力
D.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
21. 下列人口的空间移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家住天津,每天去北京上班
B. 北京—广州间的火车列车员,每周在北京、广州各住一天
C. 深圳高中毕业生考取广州中山大学,每周返回深圳看望父母
D. 科学家去南极参加为期半年的科学考察
22. 关于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A.“安史之乱”使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B. 我国历史上每一次政治中心转移和朝代更迭,都曾引起过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C.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自然灾害
D. 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与以百年和千年为尺度的全球气候变迁,有密切的相关性
二. 综合题:
23. 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户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
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民杂居。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
唐“安史之乱”和宋金对峙时期都有大批北民南迁。
据1157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了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3/4。
资料二: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阅读资料一,说明人口迁徙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2)看图说明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原因。
(3)图中人口迁移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24.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下图并分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25. 读下图和文学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食道癌死亡率最高水平的地区,地理分布有明显特点,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死亡率的地区级单位的分布,主要分布,主要集中在东起连云港,西至四川绵阳,北起北京郊区,南抵江西九江的范围内。
大体上可划分为太行山区、秦岭山区、淮河流域几大地区,其它还有闽粤沿海地区等。
并在其中形成高死亡率中心,向四周扩大。
太行山区食道癌高发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相对干旱,地质条件是剥蚀低山丘陵,农作物以玉米、棉花、红薯为主,蔬菜水果较少;高发区的钼、锌、铜、钴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
尤其是钼的含量缺乏,可使硝酸盐地植物体内富集,为合成致癌的亚硝酸胺提供物质基础,并且钼的缺乏还能使粮食易于发霉;当地生活水平较低,群众以玉米为主食,有吃玉米粥、咸菜和发霉食品的习惯。
从资料中得知,影响人体身体健康的因素及其后果有:
(1)
(2)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B
3. C
4. A
5. A
6. BC
7. AC
8. B
9. A 10. C
11. B 12. D 13. B 14. CD 15. AD 16. BC 17. AD 18. AD
19. BD 20. AD 21. C 22. A
二. 综合题:
23.
(1)我国古代人口迁移主要是政治因素引起的人口被动迁移。
具体的原因有:①为了巩固边疆而迁兵民垦田戍边,或边民内迁;②战乱引起的北民南迁;③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人口由稠密区向稀少区迁移,以开发边疆。
积极作用:①促进了边疆和长江流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紧急的发展;②巩固边防,保证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③促进民族融合。
(2)80年代下半期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自发迁移为主。
流动方向:由内地迁往沿海大城市京、津、沪、穗及周边地区;由人口稠密省区迁往人口稀少区。
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为了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为了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迁移。
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3)积极作用:对迁入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丰富劳动力市场。
对迁出地可以缓解人地矛盾,加强对外交流和了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和信息。
消极作用:对迁入地会加剧人地矛盾,出现住房、就业、交通、社会治安等问题。
对迁出地会流失人才和精壮劳力,从而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
24. 解析:这是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中的一道题,第一问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阅读地理统计图表的能力,扇形统计图是一种基本形式,只要能正确地读出相应的百分比就能够选出正确的选项。
第二问是对地理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切入,也就是说同学们总能写出一、两条来,但答全就不容易了。
原因可以从经济收入、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三个方面来论述。
直接结果可以从劳动力数量、城市化水平、就业压力、经济社会交流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C (2)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直接结果: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25. (1)社会经济因素,如太行山区,相对贫困,长期以单一粗粮为主食,蔬菜水果少,生活水平低,防病治病能力差,并有吃烫玉米粥、咸菜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食道癌高发。
(2)可能引发疾病。
气候、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较为明显。
如题中列举食道癌高发区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偏低,导致了硝酸盐的富集,为合成亚硝酸盐做好了物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