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
【课标要求】
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辐射功能。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案例,分析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体系。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功能。
人地协调观:综合分析区域城市群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考点1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必备知识·归纳】
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2)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2.城市在区域中的功能:
(1)城市功能: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主要功能: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有些城市功能比较单一;有些城市则具备多种功能,是综合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3.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4.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5.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
(1)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2)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微思考】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
该描述体现了济南和区域之间的什么关系?
提示:济南为区域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服务;区域为济南提供市场、劳动力等。
【典型考题·剖析】
(2021·天津等级考)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
这里原来是重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
回答(1)、(2)题。
(1)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
A.靠近市场、地价低廉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资本雄厚、原料充足
D.政策支持、人才集中
(2)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最主要表现为( )
A.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
B.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
C.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
D.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
【思维路径】
信息解读位置:东伦敦科技城→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产业变化:原来是重工业区→“欧洲科技硅谷”
综合分析政策支持、人才集中→东伦敦科技城前后产业变化; 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城市功能明显改变
【解析】(1)选D,(2)选A。
第(1)题,由材料“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可知,东伦敦科技城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和人才集中。
第(2)题,该区域由重工业区演变为科技城,最主要的表现是研发创新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居住功能和商贸服务功能不是科技城的主要功能。
【核心考点·突破】
突破1 城市辐射功能
1.城市与所在区域的关系:
2.城市辐射功能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具体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发达,辐射作用越强
经济腹地经济腹地不同,辐射作用不同
交通运输交通越发达,辐射作用越强
距离距离越近,辐射作用越强
3.城市辐射作用的原因:
核心城市首先通过自己优先发展或者发展突出的优势,对周边地区产生集聚的效应,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原材料等向核心城市靠拢。
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对腹地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产生辐射效应并形成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传统产业向腹地转移。
再者,是由于中心城市的生活成本提高,部分资源和人口向腹地流动。
【思维升华】
距离对大都市辐射有什么影响?
——自主归纳,老师指导
距离衰减规律与空间近邻效应
随着距离的增加,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逐渐减小。
由于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有节约成本的内在要求,所以在可能的前提下,一般倾向于按照就近的原则组织相关资源和要素,即空间近邻效应促使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就近扩散。
突破2 城市空间组织、城市体系
1.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规模、服务范围各不相同:
2.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影响因素:
因素影响
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交通条件位于交通便利地区(交通枢纽)的城市,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人口条件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新题速递·精练】
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
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和“外溢效应”,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B.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C.促进外围城市经济发展
D.只出现在雏形期和成长期
2.“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有( )
①利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③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
④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1选B,2选A。
第1题,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是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
产业等资源,大量人口被吸引到大城市后,区域中心城市的环境会遭到破坏;中心城市“虹吸效应”是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通过吸引周边的资源,可以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虹吸效应”是将外部资源集中起来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外围城市发展机会小,读图可知,成型期仍存在虹吸效应。
第2题,①“外溢效应”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迁移一部分人口、转移一部分产业,较为低级的产业转移出去后,有利于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化升级,①正确;②周边的小城市在受到“外溢效应”后得到发展,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与中心城市共同构成城市群,②正确;③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期,且“外溢效应”并不是由郊区向城市靠拢,是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资源,③错误;④外溢效应使得中心城市产业优化升级,高素质人才被留下,并不会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④错误。
(2022·福建联考)近年来,因外来人口的减少,天津市总人口增长有所减缓,但人口分布仍然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的趋势。
读天津市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的变化图。
完成3、4题。
3.2000-2018年,天津市( )
A.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持续下降
B.滨海新区外来人口迅猛增长
C.近郊四区人口老龄化有所延缓
D.远郊五区劳动人口逐年减少
4.近年来,天津市人口分布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心城区经济辐射作用减弱
B.外围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多
C.中心城区公共服务环境变差
D.外围的居住成本相对较低
【解析】3选C,4选D。
第3题,中心城区的人口2015年和2018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一样,人口数量可能在增加;滨海新区外来人口占全市的比重在2000年到2010年增长迅速;近郊四区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近郊四区人口老龄化有所延缓;远郊五区劳动人口2015年和2018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一样,人口数量可能在增加。
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中心城区土地价格高,房价高,中心城区外围土地价格低,房价低,因此,近年来,天津市人口分布呈现以
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外围的居住成本相对较低。
【加固训练】
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a
B.b
C.c
D.d
2.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1选D,2选A。
第1题,从图例在图中的分布状况看,a、b、c、d四类城市中,只有d 类城市的数目最少,且位于区域的中心,说明d的等级最高。
第2题,消费者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近的城市,从图中各城市的分布特点看,甲城市距离M区域最近,因此M区域的居民到甲城市的频率最高。
考点2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城市群
【必备知识·归纳】
1.纽约的发展:
时间表现
殖民地时期港口建设
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口岸
20世纪
纽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过1 000万的城市
30年代
2.纽约的辐射功能:
(1)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的居住、生产、服务等功能分散到周边地区,形成60多个卫星城市。
(2)对城市带的影响:纽约与其他城市通过便利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紧密联系,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3)对美国的影响: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网,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人才、商贸活动、信息等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4)对世界的影响: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多种职能。
【典型考题·剖析】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
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维路径】
信息解读
位置: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图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
综合分析上海的一小时交通圈、二小时交通圈和五小时交通圈范围均变大→上海集聚功能增强→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解析】选B。
图示信息显示上海的一小时交通圈、二小时交通圈和五小时交通圈范围均变大,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
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
【核心考点·突破】
突破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纽约的发展:
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突破2 大都市圈的形成——城市群
1.城市群的形成: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
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
形成一个又一个城市圈或都市圈。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联系的加强,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城市群。
2.研究城市群建设的意义:
通过对各城市群在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分布、政策体系、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异同点研究,根据区域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对城市群及区域一体化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新题速递·精练】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沧州、衡水、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11个地级市。
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据此完成1、2题。
1.阻碍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的根源在于 ( )
A.经济发展缓慢
B.交通建设滞后
C.产业结构单一
D.行政区划阻隔
2.京津冀城市群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强化内部竞争
B.加强交通联系
C.提高消费水平
D.统一产业结构
【解析】1选D,2选B。
第1题,京津冀三地同根同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文化血脉,但是内部一直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北京、天津经济发达,河北相对落后,其根源在于三地分属不同的省区市,所以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协同发展是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第2题,京津冀城市群分属于三个不同省区市,内部差异巨大,要建设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当加强交通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分工协作,找准各自定位。
不能统一产业结构,强化内部竞争。
提高消费水平对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没有影响。
(金榜原创)国家节点战略是以试点改革为特色,依托重要节点推进区域开发的战略,是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依据之一,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其作用程度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影响。
据此完成3、4题。
3.不能在区域开发中承担“重要节点”的是( )
A.上海自贸区
B.天津滨海新区
C.深圳
D.合肥
4.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 ( )
A.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B.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
C.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改善周围城镇群的环境质量
【解析】3选D,4选A。
第3题,据材料“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可知,重要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上海自贸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都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而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经济较落后,不能作为重要节点。
第4题,由材料“重要节点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可知,重要节点对周围城镇群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城镇群的功能升级与结构优化。
重要节点主要是在制度创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核心枢纽作用,不能改变周边城镇的地域形态,对城市人口的变化没有影响,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加固训练】
读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1~3题。
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源
B.交通
C.地形
D.能源
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A.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C.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平罗位于贺兰的服务范围之内
3.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 )
A.水利等基础设施
B.交通等基础设施
C.旅游休闲业
D.重化工业
【解析】1选A,2选C,3选B。
第1题,宁夏地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地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河为沿岸地区农业、工业、人口、城市提供充足的水源,水源是宁夏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能源、交通、地形是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影响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
第2题,根据图例判断,图中该区域包含3个城市等级,银川市的等级最高,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最小;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平罗与贺兰的城市等级相同。
第3题,辐射带动能力一般是指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等辐射带动的能力。
完善、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可以加强沿黄城市带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沿黄城市带的辐射带动能力。
水利等基础设施对周边影响小,带动作用弱。
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较少,不适合旅游休闲业发展。
重化学工业对水源污染大,所以也不适合优先发展。
【拓展创新·考题预测】
【新情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 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轴示意图。
【新预测】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湘中都市圈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 )
A.城市功能更全
B.辐射范围更广
C.城镇化问题较少
D.交通更发达
2.发展都市圈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A.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和合作
B.城市内部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C.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
D.区域交通网建设和环境保护
【解析】1选C,2选B。
第1题,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相比,湘中都市圈规模等级低,功能种类少,辐射范围小,交通不便,但城镇化问题没有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明显,存在问题较少。
第2题,发展都市圈主要考虑城市之间职能的分工与合作,区域规划留有绿地、空地,区域交通和环境问题。
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在多方面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区域之间的交流协作。
下图为北部湾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图。
据此完成3、4题。
3.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 )
A.降低工资成本
B.实现产业集聚
C.促进产业升级
D.开拓国际市场
4.推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对北部湾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区域环境污染
②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④有效保护区域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3选C,4选C。
第3题,粤港澳大湾区较北部湾城市群更为发达,北部湾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将其较落后产业转移出去,有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
第4题,北部湾城市群会承担部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使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但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区域资源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新动向】
结合材料你还可这样命题:
命题视角1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区域认知)
创新命题: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市具有哪些辐射带动作用?
提示:产业带动功能、都市核心功能、交通运输枢纽功能、金融服务功能、科技研发创新功能等。
命题视角2 大都市辐射强度的差异(人地协调观)
创新命题:苏南和浙北与上海市距离相当,但上海市对苏南的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了浙北,分析其原因。
提示:苏南相比浙北,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经济基础更好;城市更多,城市等级更高;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离南京较远,苏南城市受省会城市辐射较弱。
给材料我命题——学以致用
我的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