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同课异构教学:《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同课异构教学:《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1、教材版本: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目标确立

(1)教材分析:

本课四首现代诗歌是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作为该任务群的第一单元,以“青春激扬”为主题,是有关青春的体验和思考,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有必要让他们对青春、青年、理想有自觉地体认,在经典作品的启发和引导下对青春内涵、青年的责任进行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格。本节课选用的四首诗分别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现代诗,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也各具特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青春价值观”以及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将课堂目标落脚在感悟自己的青春上。

(2)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学生为高一新生,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就像蒙着盖头的新娘,孩子们对她既陌生又好奇,揭开盖头,是喜欢、还是厌恶取决于他们的第一印象。所以我认为让学生爱上现代诗歌是首要任务,让兴趣引领课堂,让学生走进文本与诗人产生碰撞,走出文本思考自己的青春,然后通过赏析文本,学习怎样用诗意的语言表达青春。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不少的古代诗歌,因此要打通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壁垒,从理解诗歌的“意象”的内涵入手,让学生不断贯通,既让学生有据可依,又让学生温故知新。同时,整个课堂不断让学生生成,用成就感激发课堂的深度学习,最终让学生学会用现代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3)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

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从经验来看,学生普遍对其存在为难情绪,因此不愿意走进文本,也就对现代诗不感兴趣,更遑论赏析与写作。因此在目标的设定中放低起点,从学生已经有基础的、稍感兴趣的意象入手,循序渐进;然后从自己喜欢的章节入手,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放慢步子,不断引领学生赏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终落脚在用现代是表达情感上。

【点评:依据新课标新教材确定教学基本定位,同时基于对学情的分析,进行适切的教学】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播放《红烛》朗诵视频,学生跟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播放《红烛》朗诵视频,首先是为了暖场——营造氛围,将学生带入到用现代诗歌尽情抒情的环境,激发学生用现代诗歌这种方式抒情的欲望。

学生在这样的大氛围中会情不自禁的想跟随者朗诵者去表达,因此让学生跟读,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被带入现代诗歌的王国,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便会水到渠成。

【点评:欣赏现代诗歌,获得审美体验很重要,开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

第二环节:设置情境任务,导入新课

汪国真说“没有一个季节,能把青春挡住”,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认为“青春是花样的年华”,为了让我们青春的书丰富精美,高一语文组计划本学期为同学们出版名为《青春集结号》的新诗集,请同学们积极写作投稿,为自己留下青春的浓墨重彩。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设置一个情境任务,用任务来驱动整节课的学习,既让学生任务明确,又让学生在情境中兴趣盎然。

【点评:新课标提出,以“情境任务”为导向,安排语文学习活动,因而情境任务的设计很重要。此处情境任务的设计切口可以小一些,任务更明确些。】第三环节:课堂活动

2、你认为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在下列句子中补充上相应的词语,我的青

春是阳光的,我的青春是拼搏奋斗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我的青春是的......

3、从上题的词语填写中选两个词语,列举出几个可替代它的具体形象。(思考

青春的价值选取相应的意象)

设计意图:这组任务为“寻找青春的意象”,通过“寻找文本意象”“思考青春的样子”“选择青春的意象”三个子任务来完成,第一个子任务学生分组分篇目,合作分工,诵读诗歌,找出四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并理解其含义,通过填表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旨在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诗人的“青春”,让每个学生都充分的与文本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协同学习的关系,在传承的基础上产生对自己青春的思考,提升思维能力。第二个子任务通过补写词语,思考青春的样子,让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参与进来,然后通过第三个子任务来完成青春具体化意象的选择。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完成从非具体化的感情到选取具体形象化意象的过程。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没有门槛的,但是一旦跨进了这个门,就会不断地被引进来,没有后退的余地,因为没有最终的正确答案,总有向上走的空间,进而实现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点评:本环节任务安排较为科学,不仅让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内涵,更能产生相关联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迁移能力】

(二)学用诗意的语言

1、自由朗诵四首诗歌,从中任选一首或者几节你最喜欢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并

且从手法的角度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2、仿写诗歌: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诗句(不照搬原诗)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上,

像,,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灰白赐我以悲哀。

设计意图:

感情的表达不是以转化成具体形象的词语便可,还要通过恰当的句子将其更具体准确、更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出来。课堂活动的第二部分便是鉴赏诗歌,进行诗歌句子的写作,从喜欢的诗句入手,反复诵读,反复体会,感知现代诗歌在手法上的特点,然后通过诗歌仿写,牛刀小试。选取的两个片段,一个是课内的,主要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一个是课外闻一多的《色彩》,主要是排比、拟人手法的运用,学生填完后出示原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形式带来的效果,激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手法、用词等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认识诗歌特征、提高诗歌的艺术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的能力。

【点评:本环节设计初衷是为微诗歌写作搭建能力链条,但从操作性及课堂结构看,忽视了诗歌诵读这一重要环节,同时仿写这一环节与下面抒写“美丽的激扬”略显重复。】

(三)抒写美丽的“激扬”

请你选择一两个表达青春的词语作为诗歌主题,选用相对的意象,结合自己的体验,试着用课堂学到的手法,写一首或几节不少于5行的现代诗来抒写我们的“激扬的青春”。

设计意图:第三部分的活动则是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之诗歌语言的精炼,让学生写不少于5行的诗歌进行课堂交流,点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这一活动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诗歌的写作不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