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物理学、物理电子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2)
一、学科领域
一级学科:物理学(0702)
二级学科:理论物理(07020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2)、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3)、等离子体物理(070204)、凝聚态物理(070205)、声学(070206)、光学(070207)、无线电物理(070208).
二、培养目标
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开发和应用的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研究生应:
1. 具有严谨的学风与求实的学术道德,具有科学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 熟悉物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一般方法,系统掌握至少一门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该专业方向的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在相关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基本具备从事科技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科技文献资料并能用该语言表达个人学术观点;能熟练地掌握与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4. 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 凝聚态理论
2. 非平衡统计物理与复杂网络
3. 量子信息
4. 等离子体光学及其应用
5.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诊断技术
6. 高温超导
7. 计算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
8. 高压材料物性及量子效应
9. 磁电输运与磁性材料
10. 太阳能物理及新能源利用
11. 光纤传感
12. 光电成像与光电信息处理
13. 高压新光电材料及光电检测
14.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15. 生物光学及交叉学科
16. 电磁防护理论及应用
17. 复杂介质环境中的电磁传播
18. 无线通信与无线传感网络
19. 电磁兼容
20. 噪声控制与微弱信号检测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
本学科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最短可提前到2年,但对提前毕业者有更高的成果要求;特殊情况下,最长可延长至5年)。
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
五、课程设置
注:研究生选课时可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少量其它学位点课程,但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训练,是提高研究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环节分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可采取“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即使没有申请到有酬劳的岗位,也必须完成此环节,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学术讨论会等。
参加实践的学生需写出实践报告(如调研报告、科研报告、文献综述、助教岗位工作总结等),经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审核后,合格者记2学分。
在职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上。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时),且以武汉理工大学的名义公开发表1~2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
[在等国际著名的e-print型学术网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同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但要求在网上发表论文时,研究生及其导师必须同时署名,接受网上监督和专家评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须提供论文样稿、网站录用凭据、导师意见等材料)]。
开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最迟第4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同时结合课程学习的情况(含实践环节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以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工作阶段一般为一年,最短不少于8个月。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生应至少参加一项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参考价值,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
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9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物理电子学的专门知识,能适应电子、信息、光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开发和应用类工作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可授予工学和理学硕士学位。
本专业研究生应:
1. 具有严谨的学风与求实的学术道德,具有科技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 熟悉物理电子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一般方法,掌握本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该专业方向的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在相关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基本具备从事科技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科技文献资料并能用该语言表达个人学术观点;能熟练地掌握与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4. 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科研、教学、开发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 光电传感与光电信息处理
2. 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
3. 导波光学与光纤通信
4. 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
5. 无线传感与微波通信
6. 电波传播与电磁辐射
7. 量子光学与光电子学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本学科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最短可提前到2年,但对提前毕业者有更高的成果要求;特殊情况下,最长可延长至5年)。
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2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
四、课程设置
注:研究生选课时可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其它学位点课程,但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
五、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训练,是提高研究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环节分为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可采取“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即使没有申请到有酬劳的岗位,也必须完成此环节,时间不少于一个月),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参加学术讨论会等。
参加实践的学生需写出实践报告(如调研报告、科研报告、文献综述、助教岗位工作总结等),经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审核后,合格者记2学分。
在职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上。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时),且以武汉理工大学的名义公开发表1~2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
[在等国际著名的e-print型学术网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同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但要求在网上发表论文时,研究生及其导师必须同时署名,接受网上监督和专家评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须提供论文样稿、网站录用凭据、导师意见等材料)]。
开题报告应在第3学期结束前(最迟第4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同时结合课程学习的情况(含实践环节等)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以决定是否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工作阶段一般为一年,最短不少于8个月。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硕士生应至少参加一项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参考价值,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