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同的审核管理制度(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合同的审核管理制度
其一,对企业公章或合同章的保管。
根据我国当前对企业公章和合同章的使用规定,企业的公章和合同章具有法定的法律效力。
换句话说,企业公章等于企业的签字。
在合同中,就算没有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人的签字,只要盖上了公章或者合同章,也可以认为,该企业已经认可了该合同的有关条款,该合同对该企业就有了法律的约束力。
当然,如果是企业内部职工私自使用公章为自己谋取利益,则企业无须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职工利用本单位公章为自己实施的民事行为担保企业是否应承担担保责任问题的函》(____年____月____日法函〔____〕1____号)对此有规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如何界定职工的私自使用行为,企业对此负有举证的义务,这点在实际上是有相当的困难的。
其二,对企业职工合同签订授权的管理与控制。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存在这个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各类信息变幻莫测,许多机会瞬间即逝,因此,企业不可能将所有的合同签订都集中于企业的某人身上,这就会产生权力授予与权力控制的矛盾,如何来制衡该矛盾,是企业管理机制的问题,不是法律问题。
这里要讲的是如何来制约和约束职工签订合同的权力,以避免表见代理的产生,避免对企业带来被动的局面。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往往是给那些驻外的销售代表或者驻外的销售分公司预先给于相当数量的盖有企业公章的空白介绍信或者盖有企业公章的格式合同,以方便其在适当的时候签订合同。
这其实就是企业的一种授权行为,但是很不完善的。
因为,企业在授权的同时,对其的权力行使的上限并没有公示,这就会很容易产生狭义无权代理或表见代理行为。
因此,笔者建议,企业应在空白介绍信中明确规定该销售代表或该分公司可以签订合同的金额上限,以及该销售代表或该分公司有权独立签订
合同的时间期限。
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狭义无权代理或表见代理行为的发生。
在他们的职务停止或者调整岗位后,一定要确保将原先预先给他的空白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和空白的盖有企业公章的格式合同及时上缴,同时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和他有业务往来的关系客户。
其三,对企业的被解聘主要负责人的防范。
如果企业解聘企业的负责人比如说总经理,则应在解聘的同时在公开化的媒体上公告,并应及时明确告知与企业有主要或者重要经济往来关系的客户,以防止表见处分的发生。
第二,把合同分类,对重要的合同要做重点审核和管理
一般地说,企业的重大合同主要有:合作发展合同、企业购并合同、联营合同,独家代理协议、重大技术改进或技术引进合同、涉及担保的合同、房地产开发与交易合同、金额巨大的购销合同等。
由于这些合同涉及到企业的重要经济利益,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一定要把这些合同挑出来,做为合同的重点审核和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应有法律顾问部门的主要人员的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第三,合同审核的主要内容
合同内容丰富多样,合同的条款可以从几条到上百甚至上千条。
因此,对任何一个合同的审核,都应做到有的放矢,对主要的内容和重要的条款作主要的审核。
合同的主要内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主要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合同要履行的标的物;标的物数量;标的物质量;标的物价款或者需要支付的报酬;履行期限,履行的地点和履行的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笔者以为,重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合同当事人身份和资格的审查。
这是合同审核中首先要确认的问题,也是防止合同诈骗的最有力的防范措施。
因为合同当事人的身份和资格直接关系到合同签订后是否有效是否能真正履行的先决条件。
首先,应要求对方出示企业营业执照,本人的授权委托书及本人的身份证。
还要对企业的生产资格进行审查。
比如说,房地产项目的,则一方必须要有房地产资格;特种机电设备生产的,则需要特种机电设备生产许可证;如果是药品的,则需要相应的国家药品生产的许可证,否则,就算合同签订了也常常会无效。
其次,如果是重大的合同,那么,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派遣相关人员去对方所在地进行审查,考察团的人员应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主管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法律人士+财务人员等的综合组成。
这种审查并不仅仅是对对方企业表面化的考察,而是应对对方提供的各类执照、证件、资格证、许可证、财务报表等进行仔细的审查。
在对企业本身审查的同时,还应去法院调查核实该企业是否存在诉讼案件,去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查核实该企业的年检注册和历年的奖罚情况,去土地管理部门和房屋管理部门调查核实该企业是否存在不动产的抵押担保,去税务局调查核实该企业是否存在拖延缴纳税费或者是否还有税费没有及时上缴情况,去环保局调查核实是否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实地调查核实的信息,都是公开化,因此,企业只要稍微认真,就不难对此进行实地审查,但对企业银行帐号的查询则是不容易的。
综上所述,在审核公司的合同时,如果有重要的合同的,还应该做进一步的审核,确保合同万无一失。
根据合同审查无误后才可以签订合同。
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企业合同的审核管理制度(二)
合同是企业经营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提高合同管理水平,规范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合同在网上的起草申报、审查审批、签订管理、履行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汇报等功能,以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是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必然趋势,尤其对大、中型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合同审查审批的节奏与效率。
一方面大、中型企业合同业务量大,每天都有大量的合同业务,而且合同管理综合性很强,涉及合同立项、选商、审批、授权、签约、履行多个环节,需要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另一方面,合同管理权限划分基于企业的授权经营,上下级单位之间经常发生合同的申报与审查审批。
合同信息化利用信息网络实现远程办公,缩短了距离,可有效节约时间,同时,文本实现网络共享,避免文本传递失误,减少审查核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节约管理成本,创造经济效益。
实现网上管理合同,能大大减少上下级机关之间因合同业务的人员异地往来,大大降低差旅费用。
同时,管理人员可以从大量的信息收集、文件制作、资料整理等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力量投入到专业论证和分析等管理工作,将进一步优化人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科学高效地管理合同信息数据,为企业管理提供支持信息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网上动态管理合同,可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整理各项合同管理信息。
这些信息数据从合同角度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一方面按企业要求完成合同信息收集、披露等工作,另一方面,在评价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发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防范经营风险中,发挥较大作用。
4、增加合同管理的透明度,提高管理监督能力,防止不正之风。
合同所约定的交易涉及企业物资、产品或技术,与企业资金的流出流入紧密关联,只有进行
有效监督,才能防止不正之风与职务犯罪。
合同管理信息化通过网上办公与信息流转,将提高监督管理行为的能力,利于反腐倡廉的源头控制,不仅能保护企业财产不受侵蚀,还能净化企业环境,树立良好风气。
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调查企业现有网络资源,了解功能需求;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网络条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企业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进行业务流程、用户初始化设置;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完善功能和设置;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
合同管理信息化是基于传统管理模式,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的管理方式上的一大转变,要做好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除按步骤精心组织外,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前期调查功能需求时,充分考虑管理体系要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有的企业已经建立并实施了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置上要落实这些管理体系的要求,保证系统功能的适用性。
2、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以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是个新生事物,因此首先要制订系统操作方面的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监督检查内容不可忽略,如:网上审查督办、超越时限审查通报、考核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简洁、有效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此外,为适应新的管理方式需要修订现有的合同管理制度,以及招投标、市场准入、授权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
3、针对不同对象,编写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
合同管理信息系统用户一般可划分为申报人员、审查审批人员、系统应用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不同人员的操作界面有繁有简,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差别很大。
申报人员操作比较复杂,因统计需要设置的选项大部分由申报人员在申报合同时填写,合同信息输入完毕后进入审查审批流程。
审查审批人员的操作最简单,按各自负责审查的内容查看相关
选项和合同条款后,选择通过与否。
系统应用管理员和系统维护人员数量少,前者负责系统的应用,需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的编程知识,后者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一般由IT专业人员来完成。
针对不同对象编写教材,培训时可使用户在短时间内了解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系统功能和操作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采取多种方式,保证系统运行效率。
系统运行之初,审查审批人员上网意识不强,往往需要系统管理员通过各种渠道提醒审批审查人员。
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对申报不及时、审查审批超规定期限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提高了各级合同承办、审查审批人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拓展沟通渠道,通过例会、电话、电子邮件、messenger、短信、局域网等多种渠道进行沟通,确保信息交流快速、准确。
5、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任何一项管理要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合同管理也不例外,因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而变,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人员变化、部门职能分工调整、新合同类别出现,如不及时协调解决,将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率。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调整、及时培训,结合合同业务实际优化、完善系统流程,增强合同管理系统的适用性、稳定性和长效性。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合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然而,要做好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还需注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降低管理成本,有效防范和控制合同风险的目标,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