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一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一例【关键词】儿童;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1病例资料
病史:男,3岁8个月,因“反复发热20余天”入院。

主要症状:发热,热
峰39.0℃,以下午及夜间为主,予退热处理后体温可逐渐下降至正常,但易反复,无寒颤,无抽搐,无咳嗽,无鼻塞,无流涕,无呕吐,无皮疹,无盗汗,无关节
肿痛、无水肿,无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

外院治疗效果欠佳。

否认“G6PD缺
乏病”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患儿发病以来精神尚可,二便正常。

辅助
检查:外院CT示:两肺多发结节灶及团块影,性质待定,特殊感染?患儿入院
后仍有发热,热峰38.2℃,无寒战、抽搐,无惊跳,体温可自行下降,偶有咳嗽,无咳痰,无喘息、气促、发绀,无烦躁、哭闹,进食尚可,大小便无异常。

入院
后查血常规:白细胞数14.54*10^9/L;血沉88mm/h,偏高;C反应蛋白19.02
mg/L,偏高;免疫球蛋白E 1520.50 IU/ml,明显增高;相关实验室检查:风疹病
毒IgG抗体 42.127 IU/ml(偏高),巨细胞病毒IgG抗体 386.689 AU/ml(偏高);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示:未检出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

患儿住院期间仍有反复发热,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我院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平扫示右肺上叶尖段及下叶近肺门区见团块
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较大位于右肺下叶,直径约达3cm,边界大部分
清楚,分叶状,未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右肺上叶尖段及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截断,病灶周边见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未见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增强扫描病灶呈
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部见片状无强化坏死区。

其余两肺各叶见多发散在大小不
等圆球形高密度影,部分位于胸膜下,边界光滑清楚,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无增大
(图1-4)
图1 图
2 图
3 图
4 图5
图1-2:男,3岁。

肺窗横断位及冠状位示右肺上叶尖段及下叶肿块,边界分
叶状,病灶周围见磨玻璃密度模糊影,相应段支气管闭塞。

图3-4:男,3岁。

纵隔窗CT平扫及增强,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呈轻中度不
均匀强化,内部见片状无强化坏死区。

图5:男,3岁。

行右肺下叶病灶穿刺活检:HE染色显示(200×),肿瘤细胞
小且圆,核深染,胞质稀疏,周围间质纤维组织丰富,病变比较符合小圆细胞恶
性肿瘤,肿瘤细胞免疫组化:CD68(-)、Ki-67(+,50%)、TTF-1(-)、CK7(-)、CK5/6(-)。

2讨论
小细胞恶性肿瘤是指光镜下不易区分,组织来源不易确切诊断,形态以小圆细
胞为主的一类恶性肿瘤[1]。

因其中每种肿瘤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治疗方法和
预后也不尽相同。

恶性小圆细胞肿瘤(MSRCT)罕见,为一组细胞形态相近而组
织学结构呈弥漫分布的肿瘤,尤其当肿瘤分化很差时,仅凭HE切片光镜观察,
诊断十分困难,误诊率较高。

在临床上,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可发生全身任何部位,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大多为软组织肿瘤[2](包括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
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尤文氏肉瘤、肺神经内分泌癌等)。

这类肿瘤恶性
程度高,生长快,早期易发生转移。

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较少见的小圆
细胞恶性肿瘤,报道极少[3]。

本文报道一例儿童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
CT表现,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指一组发生在中枢交感神经系统和周围肌肉、
骨骼组织,由原始未分化的小圆细胞构成的恶性肿瘤,在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

WHO肿瘤分类中将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与尤文肉瘤归为一类,均来源于神经
嵴细胞的小圆细胞,属尤文氏肉瘤家族[4]。

其中发生于胸壁者亦称为Askin瘤[5],
临床上有触痛的软组织肿块,影像表现为胸壁密度不均的实性肿块,增强后呈不均
匀强化,肋骨多受累及破坏,肿块与肺组织分界不清。

发生于肺部PNET有咳嗽、
胸闷、气促、发热等症状,镜下特点[6]为小圆形和小梭形细胞构成,核深染或呈细
颗粒状,胞浆少,富于纤维血管组织,核分裂像易见,可有出血/坏死;影像表现不典型,CT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巨块型多见,肿块边缘不清楚,密度不均匀[7-8],内部囊变/坏死,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内部坏死区不强化,CT能较好显示肿瘤内部结
构及对周围血管侵犯情况,本例肿瘤周围密度较淡,病灶边界仍较清晰,其病理基
础为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肺泡壁增厚,但肺泡腔未闭塞。

本例患儿肺部已
有多发转移,符合小细胞恶性肿瘤早期易转移特点。

本例患儿CT影像表现为右肺上叶及下叶团块状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大部分
清楚、分叶状,密度不均匀,未见毛刺征及胸膜凹陷征,相应段支气管闭塞,病灶周
边见磨玻璃密度模糊影,病理为局部出血、水肿,未见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增强
表现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片状无强化坏死区。

余两肺各叶见多发散在
球形转移灶,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未见肿大,胸廓骨质未见破坏征象。

查阅近年相关
文献,报道儿童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影像表现甚少且不典型,类似良性肿瘤,易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困难。

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需与其他恶性肿瘤,如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
瘤相鉴别。

(1)小细胞肺癌[9]: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具有神经内分泌功
能的肿瘤。

多见于老年男性,镜下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呈颗粒状或深染,核仁不明显,胞质稀疏,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CT检查表现为肺实质结节
或团块状,密度多较均匀,表现为浅分叶状,边缘光滑、锐利酷似良性肿瘤,毛
刺征、胸膜凹陷征与空洞、钙化少见,周围血管集束征表现为阴性,出现推移让
位。

增强扫描病灶呈“沼泽地样”轻中度强化。

(2) 恶性淋巴瘤[10]:起源于肺内
或支气管淋巴组织,向周围组织蔓延后形成肿块,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
肿大或局部肿块,镜下淋巴瘤细胞染色质呈颗粒状,胞质少,偶见小核仁,CT影像表
现为双侧或单侧多发结节,边缘清楚或模糊,密度偏低,较少侵犯胸壁,但常有胸腔
积液,肿块较大时可发生囊变坏死,形态厚壁囊性肿块。

可作为两者鉴别点。

综上所述,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影像及病理诊断明确后,及时治疗是关键,儿童
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如认识不足
会延误患儿治疗。

患儿家属已转至上级医院治疗,无继续跟踪。

参考文献:
[1] 秦卫,于金燕,吴艳峰.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1例[J]. 解放军医学院学
报,2019,40((7):702-704.
[2] 张伟中,赵胜祥,李超等.儿童肋骨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一例[J]. 中国CT
和MRI杂志,2021,19((12):187-188.
[3] 岳振营,宋殿行,王慧等.肺原发性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
道[J].诊断病理杂志,2017, 24((1):52-54.
[4] 李明君,郝晓慧,李学章. 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尤文肉瘤一例[J].海
南医学,2015, 26(22):3417.
[5] 蓝晓燕.青少年胸壁Askin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 25((2):159.
[6] 谢艺林,许跃,刘亚清等.肺及纵隔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
点[J].河南医学研究,2019, 28((10):1752-1755.
[7] 许倩,徐凯,李绍东等.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
征[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 30(9):1341-1344.
[8] 刘书涵,付国丽,颜岩.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8):1323-1327.
[9] 肖永鑫,于红,刘世远,刘靖等.周围型小细胞肺癌CT征象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4):513-516.
[10] 李平,胡粟,刘永浩等.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2):334-3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