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的创新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2095-6835(2022)15-0117-03
智能制造工程的创新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
史尧臣,李泽启,魏志远,于雪莲,李杰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高校人才的培养是制造业转型最有力的保障。针对吉林省对智能制造工程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分析吉林省高校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养模式,以创新为理念,改革为主线,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提出了产业、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的培养新模式,给出了新框架的实行方案,可以有效加快高校专业的建设步伐,提高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工程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技术;“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2.15.038
1研究背景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由中国制造工程向中国创造技术转变的过程。因此,社会的发展以及制造业的转型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多,这就给各高校教育模式带来了一项挑战。智能制造是集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制造新模式,作为“十三五”期间新工科专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1]。《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以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鼓励企业实行智能化的制造以及工控系统,使企业从单一的生产模式转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对工程制造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智能制造企业中一些流程化的操作员工已经足够,现在所需的是具备设计、调试、维护等综合性技能的高端复合型、技术型人才。
技术型人才需求同样对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制造强国的根本还是在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上。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最主要的渠道,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目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也必须符合工程制造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开展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智能制造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改革教育模式的首要任务。依据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及经济体系革新的迫切要求,不论是职业高校还是958、211大学都需要在智能制造工程的教育模式上实行高标准、高素质、高精准,并结合自身职业教育的特色,结合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院校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质量,为国家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思索新道路的创新性技术人才,这不仅仅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同时也为中国将要面临的更高、更大的挑战奠定坚实的技术人才基础。
2智能制造工程发展现状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传统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制造业的复合型、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对智能制造的课程建设通常是以机械工程专业为基础进行培养,其核心的课程体系也通常是围绕机械加工、制造等传统教学模式。所以,为了应对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类课程应当结合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方向改革,实现数字化的教学培养新模式。
智能制造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学科,集计算机技术、机器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等优势于一体,是机械、自动化、控制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目前,制造型企业对智能化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所以,如何以高校为基础,培养一个现代化、智能化时代下的技能型人才是各个高校构建课程体系的目标。
3智能制造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区,应当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应当聚焦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攻关核心技术。2019年,
——————————————————————————
*[基金项目]吉林省工业转型下的制造类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编号:2021JBC01W03);长春大学重点课程建设“机电传动控制”
·117·
·118·
6个重大科技专项于吉林省实施,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6项。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在全国排名上升3位。包含800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8户科技小巨人企业,分别增长89%和92%,在所有高新技术企业中盈利企业比例居全国第2位。在发展稳步提升的同时,更需要相关人才去整合内外的优势发展资源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着力点。所以,对于教育体系及课程设置,应当根据区域的发展需求来进行改革,但是目前各高校依然存在如下问题。3.1教育模式传统化
由于中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都如出一辙,其专业设置都是依据上级制定的目录[2]。产业结构变化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态应变能力。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通过专门设立相关部门去研究产业调整和专业的关系来优化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高校除主要专业群外,还应具有辅助专业与之配套。属于同一专业大类的各专业在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有相似性,专业群之间可交流、可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智能制造行业需要既懂机械知识和技能,又明白机电、材料和信息化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院校若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机电设备类和电子信息类等各专业就须具备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设备等资源,这样才有条件培养出相应岗位需求的人才。3.2与区域产业相关性差
各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较差。
区域产业结构决定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各个院校毕业生就业往往考虑地域因素,由于各个地域的产业结构往往不同,不同的产业结构提供不同类型以及层次的工作岗位,这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因此决定了高校的专业结构。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院校没有良好的学科调整机制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导致很难根据产业结构变化提出院校内专业设置的有效策略。
这就产生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企业招聘时更希望聘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这种需求与刚刚踏出校门的学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生产的距离太远,课程设置与各地区不同产业间的相关性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导致缺少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这不仅使得毕业生在面临择业问题时缺少明确的从业方向性,同时招聘企业也难以招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员工。学生通常难以学以致用,认为自身的才华无处施展;企业在招收新员工后,仍然需要组织一系列的企业所必备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应对企业接下来的发展计划,这样刚入职的新员工不仅难以迅速上岗,解决企业内部老员工的工作压力,甚至增加了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培养工作。
面对这一境况,就不得不进行相应的革新,针对模式化、相关性差的问题,应该采取更加科学、更加缜密的思维逻辑来安排课程的设置。教育研究发现一个良好的培养模式不仅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还能够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压力,应当采取一种如图1所示的教育培养新模式。
图1智能制造培养模式流程
智
能制造
智能制造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