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查静;邹亚飞;郑传临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石.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通过总结近年来该所依托科学基金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实践,简要展示科学基金对农业科研院所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挥的引领作用.【期刊名称】《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年(卷),期】2016(000)001
【总页数】5页(P37-41)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人才培养
【作者】查静;邹亚飞;郑传临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关系科技发展的后劲和长远未来[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是科技人员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的重要项目来源。
近年来,科学基金不断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把发现培养科技才俊、助力人才强国作为科学基金工作的根本使命,在稳定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培养青年科研人才、造就科技领军人才、支持创新研究
群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一直坚持“人才
强所”的发展战略,早在“七五”、“八五”期间,在科学基金的引导和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研究队伍。
特别是2007年以来,得益于科学基金的持续支持,该所基础研究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培养和稳定了一支中青年为骨干的基础研究队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
该所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和植物保护科技发展前沿,重点开展植物病害、植物虫害、农田杂草鼠害、农业生物安全、生物防治、化学农药等6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旨在推动植物保
护学科发展,满足农业产业和行业的科技发展需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引领能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战略目标,于2013年启动实施“青年英才计划”,面向海内外积极开展高端人才引进工作,该所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人才强所”发展战略,结合“青年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学科带头人, 2013年以来,共引进高端人才9人。
该所现有在职职工233人,其中科技活动人员176人, 45岁以下青
年科技活动人员112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4%,具有博士学位科技活动人员比例达80.1%,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团队实力显著增强。
人才是实现源头创新的根本所在。
科学基金把人才培养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扩大基础研究人才的源头供给,为我国科技创新蓄积丰富人才资源。
该所作为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国家队,肩负引领全国植保科技发展的使命和职责,近年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引进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提供优良的学术环境,激励青年人才的科技创新,以人才争取项目,项目促进人才,形成项目申请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2.1 注重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保障科学基金申请的人才供给
该所历来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工作机制。
近年来,围绕学科布局规划,大力提升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2007~2014年,陆续引进青年博士69人,其中
57人成功获得科学基金资助,占总人数的82.6%,引进人才在科学基金申请中的贡献率得到充分显现,在研究所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人才引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重视所内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遵循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培育规律,通过深入调研,设立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计划”,鼓励全所男性未满
35岁周岁或女性未满37周岁、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技人员在国内选择2名权
威科学家作为成长导师,在研究选题、项目申报、论文构思、学术交流等方面接受成长导师“一对一,点对点”的指导,以促进他们的学术积淀,加快成长速度,为培养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2 设立预研基金,提高科学基金申请命中率
针对科学基金越来越重视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积累的导向,该所充分利用国家稳定经费支持的“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和“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科研业务费”2个专项作为科研预研基金,支持40岁以下年轻人的自选课题,开展开拓性、探索性、创新性研究,扶持青年科技人员科研创新能力,为参加所外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申报,特别是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提供前期基础和预实验结果。
2007~2014年,该所围绕植物保护学科领域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问题,组织设立自选课题160余项,在同期获得的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中,有90项是源于自选课题的发展与延伸。
预研基金的设立和实施,为提高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成功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强化国家产业需求,紧扣科学基金立项选题
作为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该所坚持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为主要价值导向,在日常科研实践中,充分利用研究所一头连着生产实际,一头
连着实验室的优势条件,要求青年科技人员走到田间地头,从产业需求中寻找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并系统深入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科研工作,为青年科技人员争取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扩宽了选题视野。
积极发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建立科学基金所内评审机制,开展申报技能培训,强调项目选题必须围绕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和国家农业产业需求,从农业生产实际中凝练科学问题,并对申请项目的研究方向、研究路线和研究手段等内容给予专业指导和把关,确保了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质量。
2.4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学基金的协同创新
在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执行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要全面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多学科、多单位、多团队的协同创新是必然要求。
该所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战略,把握基础研究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MOA-CABI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中美生物防治合作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为依托,为青年科技人员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依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为青年科技人员搭建国内高水平的
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统筹利用科技资源,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通过设立“植物保护大讲堂”和“植保青年论坛”,倡导学术争鸣与平等对话,鼓励科学家之间的思想碰撞,进一步激发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兴趣。
通过加强国内外协同创新,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合作,为凝聚国内外科研力量,围绕科学基金重大命题开展联合申报,协同攻关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大提高了承担科学基金项目的竞争力。
2.5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发挥科学基金导向作用
为营造重视基础研究的良好氛围,加快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该所坚持体制机制创新,逐步构建了切实有效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制度体系,相继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绩效奖励、任务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创新人
才培养为评价重点,着重评价科学价值,将承担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参数,纳入人才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申请科学基金的积极性,形成了争做创新性研究的科研氛围,稳定并强化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在科学基金的支持和推动下,该所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SCI论文收录数显著提升,并促进了高端学术论文的发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
同时,科学基金也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成为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摇篮和阶梯,有效地改善了该所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极大地提升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涌现出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
3.1 科学基金资助率稳步提升,青年科技人员成为基础研究主力军
2007~2014年该所共申报科学基金项目537项,获资助项目197项,平均资助
率36.69%,资助经费约1.15亿元。
其中“十二五”以来,共获科学基金项目
140项,经费9739万元, 2013年资助项目41项,资助经费突破4000万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受限项政策的影响,2014年申请项目总数较2013年明显减少,但资助率与2013年相当(表1)。
表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在基础研究领域已
具有一支稳定的科学研究队伍,形成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获得的197
项科学基金项目中,申请当年45岁(含)以下主持的科学基金项目141项,占获资助项目总数的71.57%(图1),充分显示出在人才梯队培育方面的优势和青年科技
人员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青年科技人员已逐步成为该所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3.2 培养了一批农业基础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
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通过承担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任务取得了突出成绩,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逐渐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为植保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孔明研
究员长期从事农业害虫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先后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资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并于当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宴辉研究员2008年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主要从事棉花害虫的生物学与控制研究,在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杂志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2012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王桂荣研究员长期从事昆虫基因组学和化学生态学研究, 2010年引进到所, 2012年获得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植物挥发物对棉铃虫嗅觉行为调控的神经和分子机理”(31230062)资助,通过承担科学基金项目,迅速渡过了适应期,快速成长起来,入选2014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周忠实博士2009年博士后出站留所工作,重点围绕豚草重要天敌昆虫广聚萤叶甲的应用基础开展系统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源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篇,逐步成为该领域最活跃的青年学者之一,在国际上逐渐得到认可,于2013年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现为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副主任。
刘文德博士2012年引进到所,近年来重点围绕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及水稻抗稻瘟病的分子机制开展系统研究,首次发现植物病原真菌识别水稻表面蜡质信号的分子机制,在《Plant Cell》、《PLoS Pathogens》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受邀在国际植物病理学领域公认的顶尖期刊《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上发表综述文章,并于2014年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现已成为该所植物抗病功能基因研究组的主要负责人。
3.3 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鉴于科学基金委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和平等竞争的运行机制,加之近年来科学基金
资助比例逐年提高,该所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获得科学基金的资助, 2007~2014年科学基金资助率每年都高于生命科学部平均水平,特别是2010年以来,面上项目资助率稳定保持在35%以上(图2),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率稳定保持在40%以上(图3),资助率提升明显。
随着承担科学基金项目数的上升,该所基础科学研究能
力显著增强,SCI论文收录论文数从2007年的43篇增长到2014年的236篇,
第一作者中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达90%以上。
论文质量持续上升, 2012~2014年,该所在《Nature》、《Plant Cell》、《PLoS Pathogens》等国际著名学术
刊物发表研究论文9篇,其中6篇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为36岁以下科研人员。
充分表明青年科技人员科学基金申请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该所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科学基金以资助“项目”和“人才”的方式支持科技人员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土壤[3],科学基金的持续支持对于推动我所
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深化和国家竞争性科技计划布局的优化,科学基金其重要性和地位进一步凸显。
该所将继续发挥紧密结合科学基金培养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培育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青年科技人才插上起飞的翅膀,注入远航的动力。
4.1 加强统筹布局,加大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引进
学科建设是研究所发展的龙头,人才是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
立足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该所在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需要的同时,将加大对薄弱学科、交叉学科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凝聚一批学术潜力大、创新能力突出的杰出青年创新人才,促进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科整体优势。
4.2 依托科研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立所之本。
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创新机制为动力,在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战略目标指引下,将继续坚持以项目研究为基础,发
现和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强化“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重点支持和激励成果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形成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4.3 促进交叉融合,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学科的联合攻关、跨学科的融合创新成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该所将以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为驱动,创新“大师+团队”的人才队伍培养新模式,构筑人才发展高地,力争建设一批以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特色鲜明、方向明确、水平一流的创新团队,为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4.4 优化创新环境,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
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青年人才由于自身的特点,往往对环境有着更强的依赖性。
遵循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探索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机制和服务模式,努力造就更为开放的科学环境,营造自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和氛围,扶持和提携青年科技人员,为该所科技创新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