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孝心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孝心故事
【篇一:九九话重阳深深感恩德】
九九话重阳深深感恩德
——洛江区实验小学2013 年重阳节活动方案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尊敬民族精神、进一步指引中
小学生认知民族传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效地提高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素质,我校决定展开以“九九话重阳深深感恩德”为主题的重阳节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的
联合本学期感恩亲情主题展开重阳节各项活动,让学生认识重阳节
的来历、风俗。
培育学生恭敬老人、关怀老人的优秀质量,让学生
感觉、积淀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懂得“孝敬尊长尊老敬老”是每一个人应当恪守的道德规范 ,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活动时间
2013 年 10 月 8 日——2011 年 10 月 15 日
三、活动内容
活动一:亲情回报活动
本周班会的主题是“九九话重阳深深感恩德”。
(丽芬老师负责摄影并存档)
1、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收集重阳节典故,叙述给大家听,谈
谈自己身旁“孝敬尊长尊老敬老”的故事;
2、学说感恩话:在平常生活中请记得对家人说感恩的话,如:当父
亲母亲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爷爷奶奶做饭或
做其余事情说“感谢”,平常做到不与家人顶撞等等;
3、学做家务活:为尊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会一项家务小技术,
为家人减一份勤劳,送一份亲情,尽一份孝心,做快乐的家庭成员。
活动二:最美亲情表达
1、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最美亲情贺卡”,在上边写上对老人的祝愿,把贺卡送给家里的尊长,每班选送 1—2 张交给丽红老师。
2、经过学生自主研究,收集重阳节典故,安排在早读课朗读对于
“尊老敬老”的内容,在校园广播台介绍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风俗。
(负责老师:杜慧如)
3、出一期以“九九话重阳深深感恩德”为主题的黑板报。
活动三:“最美斜阳红”亲情公益活动
四、五年级学生代表构成小分队的形式前去敬老院探望老人们,陪
老人们谈谈话、聊聊天,讲故事,给老人们表演节目。
(带队老师:刘静一姚丽红杜慧如)
活动时间: 10 日 12 日(礼拜六)下午第一、二节课。
2013 年10 月 8日
洛江区实验小学
【篇二:敬爱老人孝敬父亲母亲演讲稿】
篇一:敬爱老人,孝敬父亲母亲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敬爱老人,孝敬父亲母亲》。
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春秋期间,有一个人特别孝敬父亲母
亲,他尽量用美味供奉双亲,已经七十岁了,还说自己不老,他常
衣着五彩缤纷的衣服,妆扮成婴儿的样子,在双亲前玩耍,以搏父
亲母亲畅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为防止父亲母亲
担忧,他干脆躺在地上学儿童子哭,二老大笑,这就是老莱子戏彩
娱亲。
假如说这个故事太老了,那么我们就聊聊近来的事吧! 10 月 19 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一则寻人启事,报导了 **桂林文氏四兄弟找寻走失的母亲的信息。
今年 8 月 1 日,文氏四兄弟的母
亲走失。
4 人在车站贴满寻人启事,驾车找寻。
至报导之日已过去两
个月,走失的母亲仍杳无音讯。
四兄弟此刻把手头的买卖都停留了,
依旧每日开着贴着母亲照片的车,各处找寻着母亲的踪影。
他们说:
我们已经打算好了,必定要持续找下去,假如找不到母亲,我们这辈
子都没法心安。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父亲母亲敬爱他
们,爱他们,我们也应当敬爱我们的父亲母亲,热爱我们自己的父
亲母亲!
我们的父亲母亲每日对我们嘘寒问暖,关怀爱惜我们,可我们有时
却以怨报答。
大家或许都和父亲母亲争执过吧?争执事后,我们会感
觉父亲母亲这样不好,那样不好。
但是,好多时候是我们对父亲母亲
的要求太高了,要知道父亲母亲也是人呀!他们精力有限、时间有限、金钱有限,他们怎么能无穷的知足我们呢?静下心来想想,是否是和
我们越亲密的人,就被我们损害得越深呢?有时我们对待父亲母亲的
态度,会不会还比不上对待一个一般朋友的态度?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初中生了,等我们读完高中,就要去考大学,找工作,就会走开父亲母亲。
那时我们回家的次数就会变少,和父亲母亲的
交流的时间也会变少。
我们完整呆在家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莫非
我们还忍心用这仅剩的时间和父亲母亲怄气争执吗?
人间最大的沉痛就是:树欲静而风不只,子欲养而亲不在。
我们就
像风筝相同,父亲母亲自然希望我们飞得越高越好,但是,你有没
有想过,假如有一天风筝的线断了,我们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善
待那些放风筝的人吗?在那个时候,留给我们的,只好是痛惜啊!
所以,从此刻起,我们就应当敬爱我们的老人,热爱我们的父亲母
亲。
而且要将敬爱我们的老人,热爱我们的父亲母亲,推及到敬爱他
人的老人,热爱他人的父亲母亲,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呀!在老人们年青的日子里,相同有过美好的梦想与崇敬的理想,
他们沥尽心血,不辞辛苦,洒下了勤劳的汗水,为社会、为家庭做出
了无
私的奉献。
但是斜阳无穷好,不过近傍晚,生命的规律谁也没法抗拒,人在进入老年后,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各样变化,我们应当
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关爱他们。
要知道,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
己。
一声诚心的问候,一个绚烂的浅笑,倒一杯水,捶捶背揉揉肩,
在公共汽车上主动地让座,过马路时仔细地牵手都是爱。
假如你在外
处,可不要忘了打个电话或常回家看看呀!只有这样,才能让老人们
远离孤独、远离孤单,让他们感觉暮年生活的温馨与美好,使整个世
界充满欢声笑语。
敬爱老人的学生是进步的学生,敬爱老人的学校是文明的学校,敬
爱老人的家庭是幸福
的家庭,敬爱老人的社会是和睦的社会。
敬老爱老是代代相传的美
德,它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隆冬里的一把火、是荒漠中的一泓清
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将陪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 老年人的昨天就
是我们的今日、老年人的今日就是我们的明日!同学们!让我们
应当从今日做起,敬爱、关怀、帮助身旁的每一位老人吧!
感谢大家!
篇二:爱老敬老,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爱老敬老,从我做起》。
每一个人都会变老,爱老敬老是每一个人的安分。
孝敬父亲母亲是
我们做人的根本。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从古到现在,有
多少人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楷模!
三国孝子孟宗,从小家里贫困,母子俩相依为命。
一年冬季,母亲
病重,想吃竹笋煮羹,可雪窖冰天,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啊?他因
没法获得竹笋跑到竹林抱竹痛哭。
哭声撼天动地,他的孝心终于感人
了天地,冰雪消融,草木转青,四周长出了很多竹笋。
他忙将竹笋煮
羹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奇特般地好了。
有的同学或许会说,这个
故事未必是真的,拥有神话色彩,但却折射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打开历史来看,感恩的故事许多:黄香九岁温席,李密陈情
报祖母,花木兰替父参军,赫赫闻名的陈毅元帅亲手为患病的母亲洗
尿裤,失掉父亲的 8 岁女孩唐银花宽慰失明的母亲说:妈妈我就是
您的眼睛想想我们自己!平常母亲叫洗一双筷子、洗一个碗,可能都
不肯意做。
叫扫个地,可能也会不快乐。
或许有同学以为改日方长,能够冷静尽孝,可你们别忘了时间的残
忍、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没法报答的恩德,别忘了老人生命
自己一触即溃的柔弱。
陪伴着我们逐渐长大,父亲母亲由年青变憔
倅,乌丝变鹤发 ,动作由敏捷变迟缓,父亲母亲老是将最好、最可贵
的留给我们,像蜡烛相同不断的焚烧自己,照亮我们!而我们呢?
有多少同学记得父亲母亲的诞辰?又有多少同学会为父亲母亲做一
顿饭菜?或许,我们并无时机扼虎救父来显示自己的忠孝,但我们
能够用简单的一句问好,为爸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梳一次头,
买一次菜,做一顿饭或许这不过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情,可是只需
我们专心去做,就能让他们快乐好久,就能给父亲母亲和孤单、孤
独的爷爷奶奶们增加
很多天伦之乐。
我们不单要孝敬自己的父亲母亲,还应当敬爱其余老人。
先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
历经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特别浓重,尊老爱老敬老即是
一个很重要源泉。
给老人一个浅笑,给老人让一下座,有礼貌地招呼一下老人,这都是
对老人的一种敬爱。
敬老爱老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一个小小的行为,是一句贴心的话语,是一个理解的浅笑。
爱老敬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
一盏灯;是隆冬里的一把火;是荒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
霖。
我们要以真情敬老,以真爱敬老,以实质行动助老。
【篇三:重阳节及二十四孝史】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这天,人们登高望远,想念亲人。
正如诗
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本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阴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
此称为“重阳”。
重阳节根源于道教的一个仙人故事:东汉时,汝南
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乡村小伙子,父亲母亲双全,妻子子女一大家。
日子固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
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
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
这一年,
桓景的父亲母亲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
个瘟魔,每年都要出到达人间逛逛。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
桓景信心访师求友学本事,战瘟魔,替天行道。
听闻东南山中住着
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整理行装,出发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
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带月,不分日夜地
练开了。
转瞬又是一年,那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
“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
你连忙回乡替天行道。
我给你茱
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难。
” 桓景回到家乡,招集同乡。
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
九月九那一天,他领着妻子儿
女、同乡父老登上了邻近的一座山。
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
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
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他把同乡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
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开战降妖。
不大一会
儿,只听汝河大吼,怪风旋起。
瘟魔出水走登岸来,穿过乡村,走
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
突然仰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只感觉酒气刺
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爬山,就又转身向村里走去。
只见一个人
正在屋中端坐。
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
桓景一见瘟魔扑来,赶忙舞
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可是,拔腿就跑 ,桓景“嗖”的一声
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冷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
魔扎倒在地。
今后,汝河两岸的百姓,不再受瘟魔的损害了。
人们把
九月九登高避难、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向来传到此
刻。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民俗。
二十四
孝史
1、埋儿奉母
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
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产业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
取母亲奉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
心,养这个孩子,必定影响奉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讨:“儿子能够再有,母亲死了不可以复生,不如埋掉儿子,节俭些粮食奉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
取,民不得夺”。
夫妇获得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2、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眼前说他的坏话,
使他失掉父爱。
父亲母亲患病,他衣不解带服侍,继母想吃活鲤鱼,
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突然自行消融,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真全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
司农、司空、太尉。
3、鹿乳奉亲郯子,春秋期间人。
父亲母亲年迈,患眼疾,需饮鹿
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赶忙掀起鹿皮现身
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真相见告猎人,猎人敬他孝敬,以
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4、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母亲。
家
里贫困,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可以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
老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逐,担忧蚊虫走开自己
去叮咬父亲。
5、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 180 )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服侍母亲从不懒惰。
母亲卧病
三年,他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事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 24 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固,人丁兴盛,经济获得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
统治期间被誉为“文景之治”。
6、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妇孝敬,其家距长江六七里
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妇就常做
鱼给她吃,婆婆不肯意单独吃,他们又请来街坊妻子婆一同吃。
一次
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思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
借居在街坊家中,日夜勤劳纺纱织布,将存储所得托街坊送回家中孝
敬婆婆。
后来,,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
回家这日,院中突然喷涌出泉水,口胃与长江水相同,每日还有两条
鲤鱼跃出。
此后,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用远走江
边了。
7、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上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
预见家中有事,立即辞官回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
叮嘱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需尝一尝病人粪便的滋味,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心里十分忧愁,夜
里膜拜北斗星,恳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日后父亲逝世,黔娄埋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8、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期间鲁国人,冯卓的同乡,孔子的喜悦弟子,
世称“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
母亲手足无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突然感觉疼爱,知道母亲
在呼喊自己,便背着柴快速返回家中,跪问缘由。
母亲说:“有客人突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9、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朝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妒忌,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
当官,以前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找寻生母,获得线索后,
信心弃官到陕西找寻生母,立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碰
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同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10、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期间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
避兵乱乔迁安陆(今属湖北)。
后来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
为奴,换取丧葬花费。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
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
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
受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腾空而去。
所以,槐荫更名为孝感。
11、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期间楚国隐士,为闪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敬
父亲母亲,尽拣美味供奉双亲, 70 岁尚不言老,常衣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儿童子般戏弄,以博父亲母亲畅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
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亲母亲悲伤,干脆躺在地上学儿童子哭,二老
大笑。
12、刻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