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的制作
传输线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
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一、平衡器(巴伦)的由来平衡器即Balancing Device,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由单端传输(如:同轴线、微带线等)变换为差分传输(如:半波振子天线,推挽电路等)之间的变换,又称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即Balance-Unbalance,英文将其合并缩写成一个新词Balun,音译为巴伦。
以下文中所提到的平衡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巴伦,都是指这一类器件。
巴伦在无线电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其原理结构多种多样,并且可以互相组合,使得许多朋友在自制巴伦时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哪种结构适合?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计算制作参数?如何衡量巴伦的性能?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主要就是用在天线的馈电和高频功放中,完成平衡-不平衡及阻抗变换的作用,工作在短波1.8MHZ~30MHZ,并要求取材和制作容易。
结合我对巴伦的认识理解,认为传输线结构的巴伦,更适合短波通信,其性能好、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但其理论不易理解,造成很多朋友将其搞成了磁耦合变压器结构,出现频带窄、功率容量小、驻波不平坦的问题,结果当然达不到传输线变换器的效果。
下面就我个人对传输线变换器的粗浅理解,简单描述一下做巴伦的情况,如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指正,谢谢!二、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简单原理平衡器有很多种,按平衡条件可以分为四大类:扼流式(扼制不平衡电流)、对称式(对地阻抗平衡)、倒相式(电压倒相)、磁耦合式(电流共扼)。
我这里主要描述一下基于传输线变换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同时具备阻抗变换作用的巴伦,兼有扼流式和磁耦合式的特征。
传输线变换器的结构如上图,它是在高频磁环上缠绕一组或几组传输线,利用不同的连接方法来完成阻抗变换和平衡-不平衡变换作用。
能量从变换器的始端到终端是通过传输线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以及电磁能量交换的形式来传送的,这和通常的绕匝变压器不同,它克服了绕匝变压器在高频时由于线圈的分布电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了高频特性。
传输线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8页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制作的传输线巴伦,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实际制作中由于选材和制作工艺的差异,会有些出入,请大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圈数就应该可以达到要求,一般磁环不用试来试去的,这里推荐大家主要选择以下三种常用规格,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做天线巴伦的需要。
NH2246:200W以下,频带偏高些(6MHz~30MHz),外形22X11X5
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
一、平衡器(巴伦)的由来
平衡器即Balancing Device,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由单端传输(如:同轴线、微带线等)变换为差分传输(如:半波振子天线,推挽电路等)之间的变换,又称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即Balance-Unbalance,英文将其合并缩写成一个新词Balun,音译为巴伦。以下文中所提到的平衡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巴伦,都是指这一类器件。
三、传输线平衡器(巴伦)计算软件的使用
基于前述原理,可以给出若干相关的计算公式,但计算是一个试算-调整参数-再算-再调整,反反复复多次寻找最适合结果的过程,同时对磁芯的各项参数都要熟悉,因此,我结合自己对传输线变换器的理解和巴伦的特点以及对磁芯的了解,试写了一个用于计算传输线巴伦的小软件,希望能解决手工计算的麻烦。
BEPC-Ⅱ超导磁体侧多通道低温传输线的制作及性能测试
传输线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
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一、平衡器(巴伦)的由来平衡器即Balancing Device,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由单端传输(如:同轴线、微带线等)变换为差分传输(如:半波振子天线,推挽电路等)之间的变换,又称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即Balance-Unbalance,英文将其合并缩写成一个新词Balun,音译为巴伦。
以下文中所提到的平衡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巴伦,都是指这一类器件。
巴伦在无线电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其原理结构多种多样,并且可以互相组合,使得许多朋友在自制巴伦时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哪种结构适合?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计算制作参数?如何衡量巴伦的性能?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主要就是用在天线的馈电和高频功放中,完成平衡-不平衡及阻抗变换的作用,工作在短波1.8MHZ~30MHZ,并要求取材和制作容易。
结合我对巴伦的认识理解,认为传输线结构的巴伦,更适合短波通信,其性能好、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但其理论不易理解,造成很多朋友将其搞成了磁耦合变压器结构,出现频带窄、功率容量小、驻波不平坦的问题,结果当然达不到传输线变换器的效果。
下面就我个人对传输线变换器的粗浅理解,简单描述一下做巴伦的情况,如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指正,谢谢!二、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简单原理平衡器有很多种,按平衡条件可以分为四大类:扼流式(扼制不平衡电流)、对称式(对地阻抗平衡)、倒相式(电压倒相)、磁耦合式(电流共扼)。
我这里主要描述一下基于传输线变换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同时具备阻抗变换作用的巴伦,兼有扼流式和磁耦合式的特征。
传输线变换器的结构如上图,它是在高频磁环上缠绕一组或几组传输线,利用不同的连接方法来完成阻抗变换和平衡-不平衡变换作用。
能量从变换器的始端到终端是通过传输线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以及电磁能量交换的形式来传送的,这和通常的绕匝变压器不同,它克服了绕匝变压器在高频时由于线圈的分布电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了高频特性。
120欧传输线的制作和对接
120欧传输制作与对接在山东移动TD三期无线新建工程中,遇到的都是120欧的E1传输,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120欧的传输制作与对接的过程。
一、传输线的制作1、相关工具和设备的简单介绍卡刀(制作传输线用的)120欧传输线(有点像网线)120欧BBU侧的接头120欧用的DDF架2、传输线的制作120欧传输在BBU处出来两根线,一根为收(RX)另一根为发(TX),下面就介绍一下这种传输线线序(RX和TX的线序一样,要一一对应)。
说明:120欧的传输线有点像网线,里面有16根,8对线,两两绞在一起,构成一对收(发)。
线序顺序(1-8):蓝白、橙白、绿白、棕白、灰白、蓝红、橙红、绿红。
9号线是120欧传输线中的接地线,每根传输线中有一根,起到保护和避免信号丢失的作用(一定要接)。
接着搞清楚传输侧的线序把我们的线有序的卡在DDF架上传输线制作完毕。
二、用本地维护终端LMT近端检测1、设置自己电脑IP为:17.21.2.XX,XX为除15以外且小于255的任意一个数值(如17.21.2.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2、使用交叉网线(直连网线也可)一头连到笔记本电脑的上网口,另一端连到主控板如下图的“ETH”口上。
(图三)3、打开本地维护终端,弹出登陆界面如下:4、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
5、点击“局向”栏后的图标,添加局向信息,局向名填:NODEB;IP地址填入:17.21.2.15,网元类型为:TBBP530,连接类型为:普通,点击“确定”再点“关闭”回到上图所示界面,在用户类型中选择“本地用户”,代理服务器无需设置,直接点击“登陆”6、可以在“命令输入(F5)”栏中敲入MM.L命令:DSP E1/T1按F9执行,如下图:解释说明:A、链路可用:已经放通且连接无误B、物理环回模式:本端连接无误(要确定收发没反)C、存在远端告警:检查传输侧收的连接D、存在信号丢失:检查本端的接收E、存在帧失步告警:B、C、D情况都可能导致帧失步告警,检查连接。
简述双绞线制作过程
简述双绞线制作过程双绞线是一种常见的电信传输线路,用于传输信号和数据。
它由两根绝缘的铜线紧密地绞合在一起而得名。
双绞线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制作双绞线所需的主要材料是铜线和绝缘材料。
一般情况下,采用直径为0.5毫米的铜线作为传输介质,并使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绝缘材料对铜线进行包裹。
2. 铜线剥离将铜线剥离一小段,露出内部的金属导体。
这段露出的金属导体将作为连接器的插针。
3. 绝缘材料剥离接下来,将绝缘材料剥离一小段,露出铜线的一部分。
这段露出的铜线将与其他双绞线的铜线相互绞合。
4. 绞合将两根铜线分别插入绞线机的两个孔中。
绞线机会自动将铜线绞合在一起,形成一根双绞线。
绞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5. 绝缘处理绞合完成后,将绞合部分的绝缘材料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会使用绝缘胶进行涂覆,以增强双绞线的绝缘性能。
6. 成品检验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双绞线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电阻测试和信号传输测试。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双绞线的外观是否完整、无损伤;电阻测试主要是测试双绞线的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信号传输测试主要是测试双绞线的传输性能是否良好。
7. 包装通过质量检验后,将双绞线进行包装。
一般情况下,双绞线会被卷绕在卷轴上,并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装,以防止双绞线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以上就是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双绞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和数据传输领域。
双绞线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在网络、电话和电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教学课件》3.1带状线
高稳定性
易于集成
带状线的结构稳定,不易受到温度、湿度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 性。
带状线结构紧凑,适合于在集成电路中应 用,有利于实现微波系统的集成化。
缺点
制作难度大
带状线的制作需要高精度的工艺和材料,成本较高,且对于宽频带信 号的传输有一定的难度。
弯曲半径限制
带状线在弯曲时会产生较大的辐射损耗,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保证较大 的弯曲半径,这对于一些紧凑的微波系统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雷达系统中,带状线可以作为发射机的输出馈线,将发射的微波信号传输到天 线;也可以作为接收机的输入馈线,将接收到的微波信号传输到接收机;同时, 带状线也可以作为信号处理元件,如滤片的选取
总结词
介质基片是带状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取对带状线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VS
详细描述
在制作带状线时,需要选择具有高导电性 能和机械强度的导体材料。常用的导体材 料包括金、银、铜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导 电性能和成本。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求进 行权衡,以达到最佳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 度。
制作工艺流程
总结词
制作工艺流程是带状线制作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带状线的质量和性能。
详细描述
带状线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裁剪、清洗、涂覆导体材料、干燥、焊接等环节。在制作过 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涂覆厚度、焊接温度等,以确保带状线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教学课件》3.1带状
线
目录
• 带状线的定义与结构 • 带状线的传输特性 • 带状线的应用 • 带状线的制作工艺 • 带状线的优缺点
01
带状线的定义与结构
带状线的定义
总结词
带状线是一种传输线结构,用于传输微波信号。
2M线结构和功能
一、2M线用途 二、2M线结构 三、2M线各层的作用 四、2M线头的制作 五、注意事项 六、检测
2M线用途
适用于传输设备局各类数字程控 交换机、光电传输设备内部连接 和配线架之间的信号传输,用于 传输数据、音频、视频等通讯设 备。
护套(化学塑料)
传输线 (铜丝)
2M线结构
外护套 屏蔽层 (铜网)
适中,以免地管。
检测
• 用万用表测量缆芯线和压接管是否 短路。
谢谢
油纸
塑料纸 外护套
2M线各层的作用
• 1、外护套——用于保护和防水 • 2、塑料纸——用于防水 • 3、油纸 ——用于防水 • 4、屏蔽层——用于抗干扰 • 5、护套 ——用于抗高温 • 6、传输线——用于传输信号
2M 线头的制作
1、将同轴缆外皮拨开
2、将2M头 尾部外套拧 开,并将尾 部外套、压 接套管套在 同轴线上。
3、将剥好的 同轴线穿入同 轴插头压接套 管内。
4、将同轴缆 芯线插入同轴 体铜芯杆, 用
电烙铁沾锡点 焊。
5、将压接套 管套在屏蔽网 上,保持压接 套管与接地管 留有1mm的 距离。
6、用压线钳 将压接管与 接地管充分 压接。
已经做好的2M线头
注意事项
1、剥外皮时力量适当,注意不得伤及屏蔽网。 2、剥内绝缘层时注意不要伤及同轴缆芯线。 3、贴附时保证屏蔽层不超出压接管。 4、焊接时确保焊锡充分融化,并且焊点大小
电磁场课件-第三章微带传输线
在微带线中,导波速度受到介质和导 体材料的影响,不同材料的微带线具 有不同的导波速度。
传播常数与衰减
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是描述电磁波在传输线中传播特性的参数,包括相位常数和衰减常数。
衰减
在微带线中,电磁波会因为介质和导体材料的损耗而发生衰减,衰减的大小与传输线的长度和频率有 关。
04 微带线的传输模式
降低介质损耗的方法包括选择低损耗的介质材料、降低介质温度和减小电场强度 等。
色散特性
色散是指不同频率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相速度和 群速度的现象。在微带线中,色散主要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 电导率等因素有关。
了解色散特性对于设计高性能的微带线系统和避免信号失真 非常重要。通过优化微带线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减小色散效 应,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03 微带传输线的电气特性
电场分布
电场分布特点
在微带线中,电场主要分布在导体和介质之间,而导体内部 电场强度较小。
电场分布与传输模式
电场的分布与传输模式有关,例如在准TEM模式下,电场主 要分布在导体两侧,而在其他模式下,电场分布可能更加复 杂。
阻抗与导波速度
阻抗计算
微带线的阻抗可以通过其几何尺寸和 介质参数计算得出,阻抗值与传输线 的特性阻抗有关。
微带线的宽度通常在几毫米到几十毫 米之间,根据传输信号的频率和介质 基片的电气性能来选择合适的宽度。
厚度
微带线的厚度通常在几微米到几百微 米之间,较薄的介质基片可以减小线 路的介质损耗,提高传输效率。
介质基片
种类
常用的介质基片有氧化铝、陶瓷、聚四氟乙烯等,根据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 择合适的介质基片。
响。
应用场景
01
02
03
传输线理论及微带传输线的设计与制作
考虑一段特性阻抗为 Zo 的传输线,一端接信号源,另一端则接上负载,如图 6-2 所示。
并假设此传输线无耗,且其传输系数 γ =jβ ,则传输线上电压及电流方程式可以用下列二式
表示:
V (z) V ez V ez
式(6-16)
I (z) I ez I ez
式(6-17)
I(z) I ez I ez
在传输线上传输波的电压、电流信号会是时间及传输距离的函数。一条单位长度传输线 的等效电路可由 R、L、G、C 等四个元件来组成,如图 6-1 所示。
单位长度
图 6-1 单位长度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假设波的传播方向为+Z 轴的方向,则由基尔霍夫电压及电流定律可得下列二个传输线
方程式:
d 2V (z) dz 2
G C
1 2
( R Yo
GZo )
其中 Y0 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导纳(Characteristic Adimttance), 其公式为:
1C YO ZO L
(二) 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Transmission Line )
式(6-14) 式(6-15)
(A)无损耗负载传输线(Terminated Lossless Line)
IL
1 Zo
(V
V
)
式(6-20)
合并式(6-18)及(6-20)可得负载阻抗(Load Impedance):
ZL
VL IL
Zo
(V V
V ) V
定义归一化阻抗(Normalized Load Impedance):
式(6-21)
zL
ZL
ZL Zo
1 L 1 L
当 ZL = ZO 时,则Γ L = 0 时,此状况称为传输线与负载匹配(Matched)。
最新传输线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
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原理、设计、制作及测试一、平衡器(巴伦)的由来平衡器即Balancing Device,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由单端传输(如:同轴线、微带线等)变换为差分传输(如:半波振子天线,推挽电路等)之间的变换,又称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即Balance-Unbalance,英文将其合并缩写成一个新词Balun,音译为巴伦。
以下文中所提到的平衡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巴伦,都是指这一类器件。
巴伦在无线电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其原理结构多种多样,并且可以互相组合,使得许多朋友在自制巴伦时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哪种结构适合?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计算制作参数?如何衡量巴伦的性能?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主要就是用在天线的馈电和高频功放中,完成平衡-不平衡及阻抗变换的作用,工作在短波1.8MHZ~30MHZ,并要求取材和制作容易。
结合我对巴伦的认识理解,认为传输线结构的巴伦,更适合短波通信,其性能好、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但其理论不易理解,造成很多朋友将其搞成了磁耦合变压器结构,出现频带窄、功率容量小、驻波不平坦的问题,结果当然达不到传输线变换器的效果。
下面就我个人对传输线变换器的粗浅理解,简单描述一下做巴伦的情况,如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参考有关文献资料,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前辈指正,谢谢!二、传输线平衡器(巴伦)的简单原理平衡器有很多种,按平衡条件可以分为四大类:扼流式(扼制不平衡电流)、对称式(对地阻抗平衡)、倒相式(电压倒相)、磁耦合式(电流共扼)。
我这里主要描述一下基于传输线变换器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同时具备阻抗变换作用的巴伦,兼有扼流式和磁耦合式的特征。
传输线变换器的结构如上图,它是在高频磁环上缠绕一组或几组传输线,利用不同的连接方法来完成阻抗变换和平衡-不平衡变换作用。
能量从变换器的始端到终端是通过传输线的分布电容、分布电感以及电磁能量交换的形式来传送的,这和通常的绕匝变压器不同,它克服了绕匝变压器在高频时由于线圈的分布电容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了高频特性。
网线
一、互联网中的“网线”STP的双绞线内有一层金属隔离膜,在数据传输时可减少电磁干扰,所以它的稳定性较高。
而UTP内没有这层金属膜,所以它的稳定性较差,但它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
采用UTP的双绞线价格一般在1米1元钱左右,而STP的双绞线就说不定了,便宜的几元1米,贵的可能十几元以上1米。
购买的双绞线一般可在商家那儿把双绞线和RJ45接头做好,拿回来用就成。
如有闲心,也可自制,只不过需要买一把卡线钳。
双绞线一共八根线,八根线的布线规则是1236线有用,4578线闲置。
同轴电缆,是由一层层的绝缘线包裹着中央铜导体的电缆线。
它的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数据稳定,价格也便宜,同样被广泛使用,如闭路电视线等。
同轴细电缆线一般市场售价几元一米,不算太贵。
同轴电缆用来和BNC头相连,市场上卖的同轴电缆线一般都是已和BNC头连接好了的成品,大家可直接选用。
光缆,是目前最先进的网线了,但是它的价格较贵,在家用场合很少使用。
它是由许多根细如发丝的玻璃纤维外加绝缘套组成的。
由于靠光波传送,它的特点就是抗电磁干扰性极好,保密性强,速度快,传输容量大等等双绞线的英文名字叫Twist-Pair。
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
双绞线采用了一对互相绝缘的金属导线互相绞合的方式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波干扰。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
“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
典型的双绞线有四对的,也有更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电缆套管里的。
这些我们称之为双绞线电缆。
在双绞线电缆(也称双扭线电缆)内,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扭绞长度,一般地说,扭绞长度在38.1cm 至14cm内,按逆时针方向扭绞。
相临线对的扭绞长度在12.7cm以上,一般扭线的越密其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与其他传输介质相比,双绞线在传输距离,信道宽度和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但价格较为低廉。
脉冲形成技术-传输线-讲义
By applying Kirchhoff’s voltage law to N - (N + 1) - (N + 1)’ - N’ loop, we obtain
Lh
diN dt
= vN
vN 1
L0
diN dt
= vN 1 vN h
If node N is at the position z, node (N +1) is at position z + h, and iN = i(z)
缺点
• 升压比不高(n<9) • 体积较大; • 传输线地线存在耦合 • 波形不理想
课后思考题-1
直流阶跃电压入射:末端短路
课后思考题-2
Zl=Z0, 传输线外皮充电,当开关合闸后,分析并 画出负载上电压波形。
5、传输线的功能
1. 存储电能(与电容器相当,但内感较小) 2. 形成纳秒脉冲方波(宽度在数十ns-数百ns) 3. 可作为精确延时线使用 4. 阻抗匹配,保证波形不失真 5. 脉冲极性反转
Blumlein Line
1. 同轴型Blumlein
2Z0
4、基于传输线脉冲功率装置
“强光一号”装置照片
图2-5 “闪光二号”加速器照片
(0.9~1.47MV、720~1000kA、
70~80ns)
传输线发生器
感应电压加法器组成的高功率脉冲装置
传输线与磁开关组合脉冲功率装置
传输线与磁开关组合脉冲功率装置
传输线的概念
Power Frequency (f) is @ 60 Hz
Wavelength (l) is 5 106 m
( Over 3,100 Miles)
应急传输线的制作过程乐亭驻点全体人员制作
应急传输线的制作过程
1月7号下午乐亭驻点进行了传输线制作培训,制作的传输线用于备用和应急抢通使用。
本次培训了两种传输线的制作,一种是2M头和九针公头,用于01,11,21版。
另一种是水晶头和2M头,用于23版。
2M头和九针公头制作过程如下:
1做2M头:把传输线去皮,把线芯与两兆头芯用电烙铁焊起来,把线的外层芯用两兆头的铁环卡在两兆头上,用斜口钳夹紧。
用万用表测试是否通,是否连线,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通时发出响声。
2做九针公头:把九针口的线去掉,注意1,2口是一对,1接传输线内芯,2接外层芯,4,5口是一对,4接外层芯,5接内层芯。
用万用表量出1,2,4,5,口对应的线,分别与传输线连接好(九针口的线细一段,接时注意力度),最好用电烙铁焊一下,然后用万用表测通断,用胶带裹好。
另一种是水晶头和2M头制作过程如下:
1做2M头如上
2做水晶头:网线一头压水晶头,另一头接4个夹子,水晶头连的网线是4根,水晶头的左边两根是一对,右边两根是一对,如图两个黄色夹子是一对,两个绿色夹子是一对。
然后确定那根连传输线的内芯,哪根连连传输线的外芯,方法如下:把水晶头插在dxu上,把黄色夹子分别接绿色夹子,当dxu上显示传输灯亮时,这两根就分别接传输线的内芯。
乐亭驻点全体人员制作制作。
极细同轴线制作方法
极细同轴线制作方法极细同轴线是一种用于高频通信和微波电路的传输线。
它具有极低的传输损耗和优异的屏蔽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军事和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极细同轴线的制作方法。
一、材料准备制作极细同轴线所需的材料包括内导体、绝缘体和外导体。
内导体通常采用高纯度的铜或银线,绝缘体可以选择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乙烯(PE),外导体则采用铜或铝箔。
此外,还需要一些辅助工具如剥线钳、切割刀等。
二、制作步骤1. 切割内导体:根据所需长度,使用切割刀将内导体切割成合适的尺寸。
2. 剥离绝缘体:使用剥线钳将绝缘体的一段剥离,露出内导体。
剥离的长度应根据具体需求确定。
3. 绝缘体处理:将绝缘体的一段用火烧烤,使其表面稍微熔化,以提高后续连接的可靠性。
4. 外导体制作:将铜或铝箔剪成合适的尺寸,围绕绝缘体包裹,形成外导体。
5. 外导体焊接:将外导体的两端焊接在一起,确保连接牢固。
6. 测试和包装:使用测试仪器对制作好的极细同轴线进行测试,检验其传输性能。
测试合格后,进行包装。
三、注意事项1.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环境清洁,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同轴线内部,影响传输质量。
2. 切割和剥离绝缘体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内导体或绝缘体。
3. 绝缘体烧烤时要掌握好火候,过热会导致绝缘体熔化变形,影响传输性能。
4. 外导体的包裹要均匀牢固,避免出现松动或裂开的情况。
5. 制作完成后要进行测试,确保同轴线的传输性能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优质的极细同轴线。
需要注意的是,制作过程中需要细心操作,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此外,制作的同轴线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保证其良好的传输性能。
总结起来,极细同轴线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切割内导体、剥离绝缘体、绝缘体处理、外导体制作、外导体焊接、测试和包装等步骤。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制作出的同轴线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
极细同轴线的制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但通过合理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传输线的制作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网线、电话用户线、2M传输线的制作过程。
【实验原理】
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
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对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在EIA/TIA-568A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有:三类、四类、五类线。
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目前已有六类以上线。
第三类双绞线在LAN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 802.3 10Base-T的标准。
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标准。
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
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标准568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标准568B: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在整个网络布线中应用一种布线方式,但两端都有RJ-45 plug 的网络联线无论是采用端接方式A,还是端接方式B,在网络中都是通用的。
双绞线的顺序与RJ45头的引脚序号--对应。
1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1,2,3,6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10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4,5,7,8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
为何现在都采用4对(8芯线)的双绞线呢?这主要是为适应更多的使用范围,在不变换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就可满足各式各样的用户设备的接线要求。
例如,我们可同时用
其中一对绞线来实现语音通讯。
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一般网络布线系统采用的是568B的接线方式。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100BASE-T4 RJ-45对双绞线的规定如下:rj45水晶头,RJ45头,水晶头,网络接头,RJ45,布线接头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实验内容】
1、网线制作:
下面介绍几种应用环境下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MDI表示此口是级连口,而MDI-X时表示此口是普通口。
1) PC等网络设备连接到HUB 时, 用的网线为直通线, 双绞线的两头连线要一一对应,此时,HUB为MDI-X口,PC为MDI口。
10Mbps网线只要双绞线两端一一对应即可,不必考虑不同颜色的线的排序,而如果使用100M速率相连的话,则必须严格按照EIA/TIA 568A或568B布线标准制作。
2)在进行间HUB级连时,应把级连口控制开关放在MDI(Uplink)上,同时用直通线相连。
如果HUB没有专用级连口,或者无法使用级连口,必须使用MDI-X 口级连,这时,我们可用交叉线来达到目的,这里的交叉线, 即是在做网线时,用一端RJ-45 plug 的1脚接到另一端RJ-45 plug 的3脚;再用一端RJ-45
plug 的2脚接到另一端RJ-45 plug 的6脚。
可按如下色谱制作: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级连HUB间的网线长度不应超过100米, HUB的级连不应超过4级。
因交叉线较少用到,故应做特别标记,以免日后误作直通线用,造成线路故障。
另外交叉网线也可用在两台微机直连。
最后须对线路进行通断测试, 用RJ-45测线仪测试时,8个绿灯都应依次闪烁。
软件调试最常用的办法, 就是用Windows98、Windows 2000 XP自带的Pi ng 命令。
如果工作站得到服务器的响应则表明线路正常和网络协议安装正常, 而这是网络应用软件能正常工作的基础。
直连网线的制法,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两个头都一样甘接,口诀:橙绿蓝棕,白在前,4、6对调)
交叉网线的制法,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另外一头制法,左起: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类线电缆与RJ-45插头连接起来的具体操作步骤
上面介绍了RJ-45连接器8根针脚的编号规定和不同颜色的4对双绞线应当连接到哪一个针脚的规定。
下面介绍RJ-45连接器的制作。
1) 准备好5类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5类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
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4)露出5类线电缆中的4对双绞线
5)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
(白橙橙色白绿蓝色白蓝绿色白棕棕色)
6)将8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
7)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8根导线剪断
8)剪断电缆线。
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
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10mm~12mm)。
可以先留长一些。
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
9)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试试长短(要插到底),电缆线的外保护层最后应能够在RJ-45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
反复进行调整
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
11)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图:步骤11a)(图:步骤11b)。
请注意,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8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8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
12)完成
÷
2、2M头制作:
1)将BNC接头的金属套环套到电缆线上。
2)利用剥线钳将同轴电缆的黑色外皮剥下一下段,长度稍小于BNC接头的长度,注意不要切断金属皮下的金属丝网。
3)将金属丝拨开,露出绝缘体。
4)用剥线钳将绝缘体剥下一小段,长度稍小于BNC接头中铜制针头后段较粗的部分。
5)将铜制针头套到同轴电缆最里边的导体芯上,为避免松动,用烙铁将铜制针头与导体芯焊牢。
6)将铜制针头插入BNC接头的金属套头中。
7)将步骤(1)中套到电缆上的金属套环向BNC接头方向推到底,金属丝网太长时,要加以修剪,以不露出金属套环为宜。
8)用三用电表测试铜制针头与BNC接头的外壳是否短路。
如果短路,要重新制作,知道正常为止。
9)用压线钳将金属环套夹紧在金属套环上,再执行上一步骤以确认无短路现象,制作其他BNC街头的方法与此相同。
BNC连接器:BNC电缆连接器必须连接到每段电缆的两端。
BNC电缆连接器由一根中心针、一个外套和卡座组成。
如图所示的左图为组合在一起的BNC 图示,而右图为各部分拆分后的图示,它包括BNC连接器基座、外套和探针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