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防雷安全检查检测情况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校防雷安全检查检测情况报告
中小学校防雷安全检查检测情况报告
2009年9月市防雷中心与区教育局联合对60所中小学校进行了防雷安全检查及检测工作,其中市区中小学校37所,农村中小学校23所。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建筑物不断增多,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及,但许多建筑物和电子设备并未及时安装有效的防雷装置,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安全及教学工作,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经检查城区的中小学基础设施相对好一些,多为新近建设的建筑物,具备基本的防雷装置;但农村学校几乎没有防雷设施,且多处于空旷等易遭雷地区。
全国每年都有低矮建筑物遭受雷击,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学校这样人员密集场所,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因地制宜的采取综合防雷措施。
一、防雷安全检查检测发现的问题
1、教学建筑直击雷防护
经过检查农村学校共76栋平房,15栋一层以上建筑,无任何直击雷防护装置,合格率0%。
农村学校多处于山间空旷处,属易遭雷区,一些老旧房屋一旦接闪就有倒塌的可能。
城区学校共84栋一层以上建筑,平房基本无教学使用。
其中无任何直击雷防护装置的有18栋;有直击雷防护装置(避雷带)但倒伏严重的14栋,避雷带网格断裂破坏严重的12栋,引下线断裂破坏的6处,避雷带上有其他信号电源线路搭界绑扎的8处,突出屋顶的金属物体未做等电位连接的12处,真正在直击雷防护上基本符合规范的只有17栋,仅20%合格率。
2、感应雷防护装置
在对全区60所学校的总配电系统、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远程教育室等供电系统或电子设备集中的教室进行的检查中,仅1所学校安装了符合规范的感应雷防护装置,其余学校几乎未安装感应雷防护装置,有个别安装的也已经损坏。
3、旗杆
60所学校共计检测61支旗杆,城区合格的2支,农村合格的仅1支,是在旧水井基础上改造而来接地电阻勉强符合标准,合格率低至5%。
4、配电系统
农村学校多数从村里直接取电,配电系统线路混乱。
二、解决方案
1、未安装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建筑物须加装避雷带。
对于已安装的直击雷防护装置不符合规范的,例如倒伏断裂的避雷带及损坏的引下线要及时修复,对于搭接缠绕到避雷带上电源或信号线等要立即清理开。
2、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例如空调、水箱、太阳能、风机、天线、一些较大学校电化实验室金属排风管直接通屋顶并超出屋面的、建在顶层的活动场所的金属护栏等要与避雷带做等电位连接;远程教育的接收电线,有些学校已经停用但是未及时拆除,日久保护不当就会成为引雷装置。
3、旗杆作为孤立的高杆金属物体起到了避雷针的作用,泄流不良就容易酿成事故,一定要就近做好接地装置与旗杆连接。
4、低压配电系统应完善其防雷击脉冲措施,加装电涌保护器,做到合理步线。
对于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远程教育教室等电子信息设备较集中的教室应该做好等电位连接,并且在电源及信号线上分别加装电源及信号防雷器,对于已经损坏的防雷器要立即更换修复。
三、建议
学校应建立防雷安全责任人制度。
严格执行防雷装置年检制度,并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及自查,建立安全日志,防患于未然。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要做好防雷检查检测工作。
教育部门要积极加大对学校师生防雷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
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在雷灾发生时及时向市防雷中心报告,力求减少灾害损失。
结论
此次检查结果令人堪优,给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防雷中心敲响了警钟,加强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学校防雷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受建设资金投入、认知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一直存在重**全隐患。
因此,学校防雷安全工作必须加大力度,加大投入,尽快规范建设完成学校雷电防护体系。
目前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对学校造成的损失,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积极促进教育更好的延伸和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