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建筑中鸱尾的文化意义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建筑中鸱尾的文化意义浅析
单超
【摘要】屋顶是中国古代最富有艺术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上面的各种装饰有着玄妙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屋顶正脊是屋顶上两坡之间相搭合之处,"鸥尾"即正脊两端头的装饰物.它的确切形象至迟在晋代就已经出现,隋唐时期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从鸱尾形式演变的角度概述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一种现象和意义.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5(000)009
【总页数】2页(P196-197)
【关键词】鸱尾;演变;文化意义
【作者】单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多以动物、植物、人物、神怪等作为造型素材和名称,尤其是在古代建筑的屋顶上,饰物多以动物为主。
古代建筑的屋顶通常由正脊、垂脊、屋面和檐口等组成,正脊的两端,作为屋顶构图收束的装饰构件即为鸱尾。
鸱尾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汉代,经历隋唐的发展期,至宋朝渐渐成形,明清是鸱尾的成熟期。
其外形同样也经历了从“鱼”形到“龙”形的演变,对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建筑屋顶形象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天,在日本法隆寺的玉虫厨子上仍能清
晰找到鸱尾。
一、鸱尾的演变
鸱尾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其名称并非一成不变,从鸱尾到鸱吻,再到螭吻,最后吻兽,随着名字的变化,其形态也随之改变。
正脊两端使用鸱尾的正式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的画像砖,其大致形象则多见于汉代的建筑明器。
反映在壁画和雕刻中的,则出自北魏至隋、唐的石窟和陵墓。
隋唐时期,鸱尾仍是建筑物正脊两端最常用的饰物,以兽口或龙衔正脊的鸱尾称作鸱吻。
鸱尾的外形和装饰都较简单,其身、尾朝上,头在下,张嘴吞脊,但鸱尾身上只在沿外边有鱼鳍,身上较少装饰。
西安唐大明宫三清殿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制鸱尾,兽面瓦极少。
在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献殿遗址内发现的鸱尾,底边长1米,宽约0.65米,高约1.5米,厚0.76米,表面涂有绿釉,是现知最早的出土鸱尾。
从出土的情况看,初期宫殿、寺庙等建筑多使用青掍瓦,色彩青灰,而鸱尾使用黄色琉璃瓦,非常炫目。
今天西安曲江的仿唐建筑群,鸱尾就采用的这种做法。
辽代以后,鸱尾下部出现张口的兽头,尾部则逐渐向鱼尾过渡,如山西大同华严下寺薄伽教藏殿中辽代壁画所示。
北宋末年崇宁二年李诫编制《营造法式》,其卷十三瓦作制度中,专门写有“用鸱尾之制”,并明确规定了各类房屋上用鸱尾的高度大小,却没有形象的说明。
根据现存建筑与当时画作上的鸱尾,可以看到这个时期鸱尾的形象有如下特点:一是造型更为丰富。
鸱尾除边沿有鱼鳍之外,身上也布满鱼鳞,头部的嘴、眼和鱼尾也更细致,因而常被称为鸱吻。
二是鸱尾的形象从鱼向龙的转化。
鸱尾的头部造型越来越似龙头,鼓出的眼,头上的角和须,身上的鳞都和当时的龙的造型一致。
三是在一些地方建筑上出现了更为生动的鸱吻造型。
至元代,鸱尾渐向外卷曲,有的地方已改称鸱吻。
明代鸱尾又称为“螭吻”,造型则开始远离鱼尾形,接近于龙形。
鸱尾的尾部已完全外弯,多向后卷起,全身鳞纹,
端部亦由分叉变为卷曲,有前后爪,且兽身多附雕小龙,比例近于方形,背上出现剑把,北京民间俗称为“兽吻”或“大吻”。
清朝的鸱尾已经是完全成熟和定型的版本,其式样无多变化,却更加华丽,完全成为古代建筑屋顶装饰中精心设计的艺术创作。
它不仅具有加固房顶、屋顶审美、表达寓意的功能,同时又不忽视形式美的法则,且从工艺来看,更是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结晶。
二、鸱尾的时代特征
唐代之前的鸱尾,大多外形简洁,古朴大气,但实物较少,只能从一些石窟、壁画等寻其踪迹。
在麦积山石窟第133窟10号造像碑(北魏),第43窟外口鸱尾(西魏)等,依稀能看到当时鸱尾的形态,大致为上翘的尾状并向内弯曲,上有纹路装饰,雄壮有力。
至唐代,迎来了鸱尾造型演变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
除在造型上,逐渐出现了“吻”部,装饰日渐丰富如鳞片、龙角等,唐中期之后,屋顶顶端也已出现了兽形吞口,“吞口”成为屋顶装饰主流,在陕西西安唐慈恩寺大雁塔门楣石刻上,可以明显看到当时鸱尾的形状,其尾尖向内倾伸,外侧施鳍状纹饰,可以认为这是附会了东汉“虬尾似鸱”说法的尾部设计。
中晚唐后,鸱尾的外形由“尾”变化成“吻”,表面出现了鳞片。
同时,将鸱尾称呼为鸱吻开始增多,直到北宋《营造法式》出书,仍沿用鸱尾这一名称,并明确提出鸱尾做法,“凡用鸱尾若高三尺以上者,于鸱尾上用铁脚子及铁束子、安抢铁,其抢铁之上施五叉拒鹊子,三尺以下不用,身两面用铁鞠;身内用栢木桩、或龙尾,唯不用抢铁、拒鹊,加攀脊铁索。
”随着技术和技艺的进步,鸱尾从造型、色彩、纹饰等各方面,都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正脊上的鸱尾,重建于辽代,其外形已具有吻的特征。
同样,在宋徽宗所画的《瑞鹤图》中,也能看到当时的鸱尾形象,在其尾部之上立有一块方形“抢铁”。
因此,完整的鸱尾造型应至
宋代才普遍存在,进而沿用下去。
鸱尾发展至明清时期,其造型已趋于成熟和稳定,官式鸱尾以北京故宫为主,形制固定,等级严格,可称为典范。
最大且等级最高的是故宫太和殿屋顶正脊的鸱尾,其高度有3.4米,宽2.68米,重达4吨多,由十三块构件拼合而成,故称“十三拼”,因其除去背兽和剑把外,鸱尾身上是由13块结构拼合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十拼”“七拼”“五拼”“四拼”“双拼”和“单体鸱尾”等,最小的是单体鸱尾,是由一个构件整体烧制而成。
1| “重庆天地”一角 (作者自摄)
2| “重庆天地”一角 (作者自摄)
3| “重庆天地”一角 (作者自摄)
4| “重庆天地”一角 (作者自摄)
三、鸱尾与建筑等级
中国古代建筑有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从中国古建筑屋顶的形式来看,除了卷棚和攒尖外,其余的都有明显的正脊。
正脊作为整个建筑结构中的最高处,也是最重要的大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鸱尾起翘的造型产生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官式做法,便也具有了能够反映建筑等级的重要载体身份。
所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鸱吻立于建筑物屋顶的至高点,给建筑本身增添了威严和神秘色彩的同时,也体现着建筑物的等级规格。
自唐起,《营缮令》中明文规定了只有在宫殿的屋顶才能安置鸱尾,“宫殿皆四阿顶施鸱尾”,在唐律中,对于建舍违令者,杖一百,强迫拆改。
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中,有关于建筑“其制设吻者为殿,无吻者不为殿”说法。
到了清代,还出现了“迎吻”这样庄严的封建皇家礼仪活动。
每当大殿的鸱尾烧制完成,皇帝都会派专门的大臣前往迎请,并要举行庄严的迎吻仪式。
大清会典中,明确记载了这一活动。
“若大工迎吻,祭琉璃窑神暨各门神,如祭司工礼”“凡三大节进表及进实
录、圣训、玉牒,又亲耕、亲蚕、授时、颁诏、殿试、送榜、迎吻,凡前导以御仗出入者,皆奏导迎乐……”“若大工迎吻,祭琉璃窑神暨各门神,如祭司工礼……”等,由此可见,清代迎吻活动和诸如“亲耕、授时”属于同一个级别,也是一项十分隆重的皇家礼仪活动。
这一阶段,鸱吻已经被彻底礼制符号化了,成为封建皇权的象征,成了礼制文化的体现。
四、鸱尾与建筑风水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风水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鸱尾同样也是中国风水文化的一种体现。
风水中的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洪荒,天地万物,都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木生火,水克火”的属性,使得木结构的古建筑需要尽可能多地与“水”相关,才能远离火灾威胁。
《汉记》中记载道:“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以压火祥,昔人或谓之鸱吻非也。
”鸱尾即是传说中的鱼,尾巴一翘,便要喷水,正好保护易燃的木材。
这种克制的手法叫做“厌胜”(从五行至各种属性的互相克制)。
鸱尾从其一开始,就以其“水性”特征的造型,及其能激浪而降雨的美好寓意,立于屋顶,达到“以厌火灾”的目的。
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其能够起到“厌火”作用的美好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屋顶上口吞正脊的鸱尾及身上插的宝剑,也反映了古人镇宅的心理。
凶猛的鸱尾造型,能够起到震慑作用,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安宁。
其次,鸱尾发展至明清时期,龙生九子的传说开始流行,螭吻便是九子之一,“口阔嗓粗而好吞”,遂成正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之意。
有时在其身上还会出现凤凰的纹饰。
龙与凤的关系,在建筑风水文化中,是阴阳和谐的表现,寓意美好、喜庆。
鸱尾作为龙子,身上带有风纹装饰,也反映了强调阴阳协调的思想。
五、结语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在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渐渐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两千多年来鸱尾的变化,从早期的无雕饰、神秘抽象,演变到唐宋造型、纹饰丰富活泼的成熟完整形象,进而明清时期富丽威严的形象,它的演变历程是漫长的,却十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其发展脉络链接起来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贯穿始终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鸱尾从最初保护正脊结构功能的起翘构件,到防火的神兽,并逐渐成为龙子螭吻,演变为封建建筑等级的象征符号,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古人注重礼制的仪式化造物装饰范式。
鸱尾立于大殿正脊之上,给正脊增添了高低起伏的天际线美感,为中国大屋顶建筑正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不能不算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符号的又一创新。
同时,作为龙子和皇权的象征,鸱尾也被赋予封建皇家宫殿威严的气势。
鸱尾威猛的吞口造型是人们防火防雷消灾的图腾化象征,也被赋予古人渴望平安幸福生活的精神寄托。
透过正脊的这个脊兽——鸱尾,我们看到了礼制和官本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屋脊
造型产生的深远影响,感受到了古代建筑匠人的营造智慧,而这种创造精神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至第五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韩昌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脊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4]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事物纪原》[宋]高承撰,见《四库全书》
[6]高阳,中国古代建筑装饰[M],百花文艺出版社
[7]王效清主编,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M],文物出版社
[8]吴庆洲,建筑意匠与历史中国书系: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张加勉,解读故宫:一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M],当代中国出版社
[10]王其钧,中国古代建筑屋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