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易混淆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2022届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易混淆知识点
单选题
1、如图向下压缩活塞,玻璃筒内的空气能量转化情况与下列选项中内燃机工作过程相同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向下压缩活塞,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进气门开,排气门关,活塞向下,是吸气冲程,无能量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进气门关,排气门关,活塞向上,是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符合题意;
C.进气门关,排气门关,活塞向下,是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D.进气门关,排气门开,活塞向上,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内燃机的工作物质是()
A.水蒸气
B.空气
C.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
D.柴油、汽油和天然气
答案:C
解析:
内燃机包适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通过电火花点燃汽油、空气混合蒸汽,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柴油机通过压燃式点燃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做功,所以内燃机的工作物质是
燃料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不符合题意.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即将开幕,在比赛期间所有冬奥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绿电”是指在发
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比火力发电等其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大幅度减小)。

这将是奥运
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预计消耗“绿电”约4×108kW⋅h,可以节约1.28×108kg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3.2×108kg。

若所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约为(q
媒约为2.9×107J/kg)。

标准煤
()
A.3.7×1015J B.9.3×1015J C.3.7×1016J D.9.3×1016J
答案:A
解析:
若所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
Q=qm=2.9×107J/kg×1.28×108kg=3.712×1015J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钻木取火”中蕴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钻木取火”时能量转化与四冲程发动机下列哪幅图相同()
A.B.C.D.
答案:C
解析:
“钻木取火”时,钻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A.如图,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如图,排气门打开,是排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
C.如图,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如图,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没有能量的转化;
综上可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
B.内能和温度有关,0 ℃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
C.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
A.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难以被压缩,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以下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错误;
C.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的发烫
B.点燃的火箭升向太空
C.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答案:D
解析:
A.石凳被晒得发烫,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内燃机做功冲程中,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是陨石和空气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即将开幕,在比赛期间所有冬奥场馆将全部使用“绿电”,(“绿电”是指在发电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比火力发电等其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大幅度减小)。

这将是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预计消耗“绿电”约4×108kW⋅h,可以节约1.28×108kg标准煤,
媒约为2.9×107J/kg)。

减排二氧化碳3.2×108kg。

若所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约为(q
标准煤
()
A.3.7×1015J B.9.3×1015J C.3.7×1016J D.9.3×1016J
答案:A
解析:
若所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
Q=qm=2.9×107J/kg×1.28×108kg=3.712×1015J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多选题
8、勤思考、爱交流的小琴对学过的热学知识进行了总结,并与小东进行交流,小东认为小琴总结的结论有的正确,有的错误。

小琴总结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内能增大
C.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ABCD
解析:
A.扩散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故A正确;
B.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B正确;
C.水的比热容比酒精大,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较多热量,故C正确;
D.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获得动力,故D正确。

故选ABCD。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松软多孔的海绵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海绵分子之间有间隙
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较大这一性质
C.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八月桂花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答案:BCD
解析:
A.松软多孔的海绵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海绵里的空隙很大,非常松软,这只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A错误;
B.水比热容较大,与相同质量的其他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较多,所以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冷却剂。

故B正确;
C.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制成。

故C正确;
D.桂花盛开时,桂花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香飘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故D正确。

故选BCD。

10、如图所示是呼市滨河区“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

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C.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D
解析:
A.光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景观照明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头顶”小风扇,是利用风力使小风扇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符合题意。

D.二者发出的电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脚踩”蓄电池中,蓄电池放电时,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符合题意。

故选CD。

综合题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混合动力汽车
为保护环境和应对将来石油资源枯竭,全球许多车企正在研发制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一般在起
步和低速行驶时采用纯电动模式:在急加速、爬陡坡等需要较大动力的情况下,采用电动机和汽油机共同协调
工作;在下坡、减速滑行时开启充电系统。

在某次进行充电测试过程中,混合动力汽车满电行驶100km的油耗为3.8L,而同等级的汽油汽车在相同情况下行驶100km的油耗为8.0L,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排放等优势。

[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汽油密度约为0.7×103kg/m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o C)]
(1)混合动力汽车在汽油机提供动力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能;当下坡减速滑行过程中,发电机开始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
(2)假设某款纯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每百公里耗电1.08×108J,若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效率为85%,则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阻力为______N。

若质量和外形完全相同的燃油汽车,它的能量转化率为30%,
以相同速度在同一路面上匀速行驶,每行驶百公里需要消耗的燃油为______kg。

(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机械电 918 6.7
解析:
(1)[1]混合动力汽车在汽油机提供动力时,内能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当下坡减速滑行过程中,发电机开始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3]由公式W=Fs得该电动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F=W
s
=
1.08×108J×85%
100×103m
=918N
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918N
[4]由公式η=W
Q
得汽油释放的总能量
Q=W
η′
×85%=
1.08×108J
30%
×85%=3.06×108J
因为Q=mq,所以需要汽油的质量
m=Q
q
=
3.06×108J
4.6×107J/kg
=6.7kg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客机C919
我国研制的大客机C919于5月5日首飞成功。

C919机舱内覆有。

一层高孔率“超细航空级玻璃棉”,能很好地保温与吸收噪音,其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1m3的质量为5kg。

机舱内先进的“呼吸系统”,使飞机在气压只有2.5×104Pa左右的万米高空时,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
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该机有较大的翼载,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机上搭载的新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热效率和
推进效率比一般客机高,所谓热效率是指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之比,而推进效率则
是指发动机传递给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与其获得的机械能之比。

下表是飞机的部分技术参数。

最大起飞质量72.5t,客舱内气压8.0×104Pa,巡航速度920km/h,发动机巡航推力3.6×104N。

(1)若飞机的翼载是500kg/m2,则机翼面积为_____m2.
(2)下列关于“超细航空级玻璃棉”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单丝纤维比头发细
B.密度与玻璃差不多
C.隔音性能相对较好
D.导热能力相对较弱
(3)在万米高空,机体1m2面积上承受内外气体的压力差约为_____N;为确保机舱内的温度维持体感舒适值,机上空调需要不断_____(选填“加热”或“制冷”)。

(4)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受到的阻力为_____N;若飞机以巡航速度飞行0.5h的过程中,耗油1800kg,发动机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中发动机的推进效率为_____%。

(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答案: 145 B 5.5×104制冷 3.6×104 51
解析:
(1)[1]翼载指飞机的最大起飞质量与机翼面积的比值;机翼面积
S=72.5×103kg
500kg/m2
= 145m2
(2)[2]ACD.一根头发的直径约60μm左右,单丝纤维直径只有3~5μm,比头发细,具有很好的隔音和保温效果(导热能力相对较弱),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其密度
ρ=m
V
=
5kg
1m3
=5kg/m3
玻璃的密度约为2.4×103kg/m3,所以“超细航空级玻璃棉”密度比玻璃的密度小很多,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3)[3]在万米高空,机舱外的大气压为2.5×104Pa,机舱内的气压为8.0×104Pa,所以,在机体每平方米上产生的压力差
ΔF=F向外-F向内=p内S-p外S=(p内-p外)S=(8.0×104Pa-2.5×104Pa)×1m2=5.5×104N
[4]能将机外-50℃以下的冷空气不断压缩,导致送入舱内的空气温度达到50℃以上,同时系统依靠传感器的自动控制,所以机体上的空调要不断制冷,使舱内气压和温度达到舒适值。

(4)[5]飞机水平匀速巡航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发动机巡航推力与受到的阻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阻力为
f=F=3.6×104N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1800kg×4.5×107J/kg=8.1×1010J
发动机获得的机械能
W机械=ηQ=40%×8.1×1010J=3.24×1010J
发动机巡航的距离
s=vt=920km/h×0.5h=460km=460000m 飞机的推进功(推力所做的功)
W推力=Fs=3.6×104N×460000m=1.656×1010J 发动机的推进效率
η′=W
推力
W
机械
=1.656×1010J
3.24×1010J
×100%≈5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