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醇和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醇的概述及醇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1-丙醇能发生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的过程,认识到有机物的性质与其官能团息息相关,初步学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化学带来的乐趣,感受学到知识带来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醇的消去反应及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醇和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出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醇和酚以及它们的用途吗?醇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回答】
环节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1.醇的概述
一、【预习生成问题】:
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学生提出疑问并填写问题征集表—-组内学
科组长搜集并汇总整理成员疑问—班级学科组长搜集各学习小组问题征集表并于规定时间上交。

▲预习课本P55-60,填写同步练习册P33-34的基础·巩固·训练的相关内容及P35的知能·达标·进阶,在此过程中你的疑问和困惑有哪些?
知识点一醇的概述
1.醇的概念
(1)烃分子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是醇,
(2) 上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取代的产物为酚。

2.醇的概念分类
(1)根据羟基所连的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2)根据羟基的不同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等。

3.醇的系统命名法
(1)选择连有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

(2)碳原子编号由接近的一端开始。

(3)命名时,羟基的位次号写在“某醇”前面,其他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号写在母体名称前面。

如:
4.常见的醇
5.醇的物理性质
(1)状态:C4以下的一元醇为体,C4~C11的一元醇为黏稠液体, C12以上的一元醇是蜡状固体。

?(2)水溶性:随着烃基的增大,醇的水溶性明显降低。

碳原子数1~3的醇可与水以,C4~C11的一元醇部分溶于水,C12以上的一元醇难溶于水。

?(3)沸点:同系物中醇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

支链醇的沸点低于同碳原子数的直链醇的沸点。

6.醇的通式
(1)烷烃的通式为CnH2n+2,则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
7.醇的同分异构体
醇的同分异构体包括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和类别异构。

如C3H8O 的同分异构体有、、。

1.分子式为C4H10O的有机化合物中,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为( )
A.2种B.4种 C.6种D.8种
【播放PPT】巩固记忆
知识点二、醇的化学性质
课本P57 “交流·研讨”以1-丙醇为例预测醇能发生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反应时生成何种产物并举出反应实例
【学生分组活动】
【展示球棍模型】
【总结】 1-丙醇的化学性质
【重点突出】消去反应及催化氧化的反应断键情况
知识点二★醇的化学性质
1.羟基的反应
(1)取代反应:CH3CH2OH+HBr―→ ,C2H5—OH+H—OC2H5―→
(2)消去反应:
CH3CH2OH―→
2.羟基中氢的反应
(1) C2H5OH +Na―→
(2)与羧酸的反应:
CH3CH2OH+HCOOH―→
3.氧化反应
点燃
(1) CnH2n+1OH + O2――→
(2)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CH3CH2CH2OH + O2―→
CH3CH2OHCH3+ O2―→
2.分子式为C4H10O的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中:
能被催化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①和③D.③和④
考点一醇的消去反应
例1.饱和一元醇C7H15OH在发生消去反应时,若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醇的结构简式为( )
【变式练习】1.下列醇类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乙醇B.1­丙醇 C.2,2­二甲基­1­丙醇D.1­丁醇考点二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例2.分子式为C5H12O,能发生催化氧化,且生成物为同碳原子数醛的醇的种类为( )
A.2种B.3种 C.4种 D.5种【变式练习】1.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又能氧化成相应的醛的是( )
A.CH3OH B.CH2OHCH2CH3 C.(CH3)2COHCH3 D.(CH3)3COH
【课堂小结】醇的化学性质
【作业】
【课时跟踪练习】
学情分析
必修2中已介绍了乙醇的一些性质,选修5的第一章对有机反
应类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应用结构分析预测有机物性质的研究
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更深刻的理解“应用
结构预测性质”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认知醇从有机物到烃的含氧衍生
物呈上升过程。

效果分析
利用PPT引导教学,穿插实物投影仪,展示课堂的主要内容,
比传统教学中板书有很大的优势。

让学生以典型代表物的具体反应为
载体,通过类比迁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性质,通过球棍模型分析有机
物的官能团和化学键、预测可能的断键部位与相应的反应,引导学生
通过探究学习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达到思维提升。

二、教材分析
基于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要求,必修2中虽已介绍了乙醇的一些性
质,在《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还是以乙醇为典型代表物,结合醇
的结构特点,介绍了醇的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通过 “联想·质疑”,“知识支持”,“ 交流·研讨”的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列举了部分醇的沸点;介绍了醇分子间的氢键。

评测练习
一、【课堂基础演练】:
1.下列醇类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甲醇
B .苯甲醇
C .2,2-二甲基-1-丙醇
D .1-丁醇
2.下列物质不能经过一步反应生成氯乙烷的是( ) A .乙醇 B .乙烯 C .氯乙烯 D .乙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脱水反应一定是消去反应
B .消去反应一定是脱水反应
C .所有的卤代烃和醇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D .醇类是指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4.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成醛的是( ) A .2—甲基—1—丁醇 B .2,2一二甲基—1—丁醇
C .2—甲基—2—丁醇
D .2,3一二甲基—2—丁醇
5.下列化合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同时还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是( )
A .3CHCl
B .Br CH CH 23
C .OH CH CH 23
D .
OH CH BrCH CH 222 6.化合物甲、乙、丙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C 4H 10O)――→条件①乙(C 4H 8)――→条件②丙(C 4H 8Br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甲属________类物质,甲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种,其中可催化氧化为醛的有________种。

(2)反应条件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乙→丙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A.CH3CH2CHBrCH2Br B.CH3CH(CH2Br)2 C.CH3CHBrCHBrCH3 D.(CH3)2CBrCH2Br
二、课时跟踪检测(第9练)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活动的展开,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同时注意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衔接,较好地把握知识难度和广度,注意知识的生成与延伸。

乙醇是我们常
见的含氧有机物,广泛地存在于酒中。

本章以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
物为题,展开乙醇的教学。

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
但又有清晰的思路便于理解?这是我在教学前思考最多的问题。

整节
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有深度,思考容量大;引领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对学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体感觉,本节课重点问题解决得较好,通过实验探究、知识对比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
兴趣。

学生分组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很好,整堂课气氛比较活跃,学
生反映很好。

但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活动不充分,未能很好的分析,感觉到有些不完整,有广度,深
度不够。

二是拓展延伸这一块没真正展开,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一、课标要求
1、认识醇类物质的结构特点,掌握醇的化学性质,初步认识醇在有机物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了解醇的用途及对环境和健康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