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泰戈尔诗三首_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比赛
看谁朗诵得好:自由组合,可以个人 朗诵,也可以几人合作朗诵,也可以分 角色朗诵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 自己的感悟与情感融入其中。
泰戈尔名言
1.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 变化而无财富。
2.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 3.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 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4.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 错过群星了。 5.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课后作业
1.背诵三首古诗词。 2.认真阅读泰戈尔的诗,体会其中 的感情,将自己的感受写成200字的短文。
小结
通过朗读这首散文诗,我们感受到 了母子间的款款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 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 心人物 “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 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
初步了解——告别
1.这首诗写了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 眷念之情,作者把孩子的依恋之情幻化 成种种奇特而鲜明的形象,用美妙而深 刻的手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初步了解——Leabharlann 色花1.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像,细腻地 刻画了孩子的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 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 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2.朗读时口吻是活泼的、俏皮的、得 意的。
课堂讨论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 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泰戈尔诗三首
金色花 告别 榕树
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 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主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 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 《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和许多中、短篇小说。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 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还擅长作曲 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 为印度国歌。
2.阅读时应着重体现孩子对妈妈的 眷恋之情。
初步了解——榕树
1.诗人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片段, 都是由榕树引出来的。
2.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 身。孩子对榕树的沉思和幻想,是思念 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诗中对榕树的 描写,则让我们联想到妈妈的性格和形 象。
3.配乐朗读,深情而淳厚。
整体感知
这三首是叙述儿童心理、儿童行为的诗。作 为一个现实生活受到严重创伤的诗人,要飞翔到 新月般天真美好的儿童世界里,重温童年的梦, 首先要摆脱利欲之心,才能实现无限,才能飘到 永久的童年的天国去。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只有通 过自然的作用才能实现。因为自然也跟孩子一样, 不曾受到世俗的污浊的影响。对童心的再发现, “如晨光透过迷雾喷射出来一样”(《爱者之 贻》)然后才能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自然、 感受生活,朴素地写出如此优美的,重塑儿童生 活、儿童心理的精彩诗篇来。
写作背景
这三首诗选自《新月集》。20世纪的最初几 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最不幸的时期,1902年妻 子去世。1903年,他的一对儿女又相继夭亡。正 是在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深 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 的追求,写出了这部诗集,充分体现出诗人对儿 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和善于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 灵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特点,充满童趣的想 像和纯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