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奇迹(jì)河水(hé)壮丽(zhuàng)

B. 沉思(chén)伸手(shēn)伸手(shè)

C. 严肃(yǎn)神秘(mí)威严(wēi)

D. 悲剧(jù)意识(yì)悲壮(zhuàng)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阅读文学作品。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他的表现令人钦佩。

C. 我对他的建议表示赞同,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不仅有趣味性,还有很高的知识性。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红尘梦断(红尘:人间)

B. 满园春色(春色:春天的景色)

C. 朝露待日(朝露:清晨的露水)

D. 青松挺拔(青松:年轻的松树)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惊涛骇浪(骇:使惊吓)

B. 独具匠心(具:具有)

C. 漫不经心(漫:随意)

D. 遥不可及(及:达到)

5. 下列诗句中,表达对友情的赞美之情的一项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 下列词语中,与“满江红”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长恨歌

B. 满江红

C. 长安街

D. 满月楼

7. 下列词语中,与“庐山真面目”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 花非花

B. 真真假假

C. 真假难辨

D. 青出于蓝

8. 下列句子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一项是()

A.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亲人,永远在我心中。

B. 我在异乡生活多年,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深。

C. 我喜欢去世界各地旅游,但最让我留恋的还是家乡。

D. 家乡的变化让我感到惊喜,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9. 《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哲理?

10.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11. 《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2.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13. 《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意境?

14. 《己亥杂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1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表达了什么祝愿?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孟子·离娄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民皆悦之,曰:‘吾父衣褐,衣锦也;吾母糠粝,糇粮也。’是何也?天下之不仁也。不仁,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乐甚则哀随之,祸亦随之。故曰:‘孰能一之,鲜矣。’”

惠王曰:“何谓也?”孟子对曰:“有人于此,其邻人之妻,则弗敢说,观美于其室而已。至其日夜之所息,所与游者,则孔子、孟子也,若此,则何如矣?”王曰:“为是其贤于邻人之妻与?”曰:“否也。虽贤,岂为妻之故而自损哉?”

17.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万乘之国

②弑其君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②至其日夜之所息,所与游者,则孔子、孟子也。

18.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题目。

《背影》

朱自清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十分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有些踌躇。父亲一转念,便走了过去,将一些零钱交在茶房手中,并且附上一句:“我还有几句话,等我说再走。”等他回来,我看见他脸上有了笑影,便知道他又去对我那熟识的茶房说的话了。

“我走了,你到我那里来玩玩,认识我的朋友。”他半闭了眼,说。“顺便告诉你,我有个儿子在南京读书,他常在我面前提起你。”这是我父亲与茶房谈天时,我偶然得到的末一段对话。

我站起来,向他深深作了翰躬;他也在旁边翰躬,他那肥胖的,青筋突露的手,一直和我一直的翰躬。这翰躬是完结,不是开始,是我交出父亲,交出儿子,交出学生,像毕业典礼,完结一切;不是开头,不是发展和继续。我便这么隐约地惟惟诺诺地答应着,也没有见父亲走出房门。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8. (1)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文中哪句话最让你感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文章结尾为什么说“我交出父亲,交出儿子,交出学生”?

四、作文(50分)

19. 题目:我心中的英雄

要求:①选择一个你心中的英雄,结合具体事例,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