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2: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与本诗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曾经我们的草原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

这表明
A. 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 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 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些观点告诉我们
A. 物质决定意识
B.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C.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 静止是不存在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有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一般变化
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三五”规划的主线,这要求我国淘汰一批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产业。

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体现了
A.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B.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情
C.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D. 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之后我党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

这说明
A. 人类的实践是变化发展的
B. 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 知识积累是一个过程
D. 人的认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7.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

这说明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
③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④任何运动、变化都会成为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 邯郸学步
B. 唇亡齿寒
C. 吐故纳新
D. 因地制宜
9.下图《鲁班“遇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科学知识
B.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C.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D.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
1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1.下面两幅漫画共同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12.只有在发展的状态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遇到的困难。

这是因为
A. 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 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的运动
D. 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13.党的十八大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某班同学就此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时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

十六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提出“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十八大提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善过程。

14.“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发展。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可以直译为:别看今年的春天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是明年的春色一定会比今年的更迷人。

告诫人们不要为春去而过分悲伤,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花谢明年会更红,此刻的别离时为了下一个路口更好地相遇,不要留恋于过往的辉煌,要把握当下放眼未来。

这启示人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意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启示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是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容易被局部现象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C项中的诗句体现了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2.『答案』B
『解析』曾经我们的草原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了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故B符合题意;选项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发展,不选;C错误,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非相对;D错误,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有关,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会促进其发展,反之,则阻碍其发展。

故被他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表明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故B符合题意;选项AC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选项BD是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提出的认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我国强调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型战略产业,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A说法正确;选项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6.『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且这是继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之后我党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这表明我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适时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说明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故B符合题意;选项AC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D错误,夸大了认识的作用,认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支配。

故本题答案为B。

7.『答案』C
『解析』题干强调我国在高铁领域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研发,不断推动我国高铁发展,这表明了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题干并未在涉及自然界;④错误,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并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会成为发展。

故本题答案为C。

8.『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观和发展观。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

“邯郸学步”讽刺了那些盲目模仿别人的方法、经验,而不顾自己特点的人,没有从实际出发,排除A;唇亡齿寒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排除B;“吐故纳新”既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C符合题意;D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排除D。

故选C。

9.『答案』D
『解析』漫画的主题是“鲁班‘遇难’”。

漫画不是讽刺鲁班没有才能而启示我们要学习,A不符合题意。

漫画主要讽刺用人单位的招聘思路表面上先进,做到了与时俱进,实质上却是思想僵化,没有从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出发。

它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它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材料没有体现因果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B、C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答案』A
『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③适合题意;②是因果联系的观点,④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均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信息的解读。

两幅漫画均表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故C符合题意;选项ABD均与漫画主旨不符,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C。

12.『答案』C
『解析』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因此在发展的状态下解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遇到的困难,这样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故C符合题意;A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不是这的一动不动,静止状态下的变化不显著,但有变化;选项BD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

故本题答案为C。

13.『答案』①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应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随之调整。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修订是根据我国变化、发展的国情作出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分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善过程。

解答本题注意题目限定是运用发展观的知识作答,考生应首先掌握发展观的知识所涵盖的知识点,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

针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同,可用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应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说明;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比十六大提出的目标更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可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分析说明。

14.『答案』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但是,并不是一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既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

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反之,则不是发展。

③题中的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正确的,但认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发展,则是不科学的。

『解析』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注意,一般这类试题既不完全正确,也不完全错误,考生生就其正确的观点进行阐述,就其错误的观点给与指正。

首先承认“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给与说明,考生可从发展的实质阐述;其次,指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就是发展”的错误不足之处,考生可从变化和发展的内涵和异同点入手进行对比分析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