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防雷电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和危害,学习防雷知识和措施。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掌握防雷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雷电,增强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介绍近期发生的雷电事故或者相关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雷电?雷电对我们有哪些危害?学生回答问题。
2. 集体讨论(10分钟)
教师展示雷电的形成原理,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雷电,讨论雷电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3. 知识讲解(30分钟)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讲解以下内容:
1)雷电的形成原理:云层中产生静电,云中正电子聚集在云顶,负电子聚集在云底,形成电场,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云与地面通电,形成雷电。
2)雷电的危害:雷电对人体及设备造成直接电击、感电、火灾等严重危害,可能引发建筑物、树木、电线等的损毁、火灾等。
3)防雷知识和措施: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在室外应远离高大物体、金属物品和水源;在室内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尽量不使用固定电话;遇到闪电时,千万不要躲在树下、高楼、敞开的空地等地方。
4. 分组活动(3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场景,如户外运动、户外建筑、室内活动等,组织学生讨论该场景下的防雷措施,并进行展示。
教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防雷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再次强化防雷意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题目为《防雷电,保平安》。
要求学生在论文中生动地介绍雷电的形成原理、危害和防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和建议。
三、教学手段:
1. 图片、PPT展示。
2. 案例分析。
3. 分组讨论和展示。
4. 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价:
1. 听说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防雷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书面评价:通过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拓展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馆或者科普活动,增加学生对防雷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2. 邀请相关专家或者教育工作者到校进行讲座,加强学生对防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