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2. 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学具准备:卡纸、计数器。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环保教育。
师:春天来了,到处生机盎然,花草树木把我们的校园装扮的多美。
我们要怎样保护环境呢?对,要爱护花草树木。
让我们来看看图中的小同学是怎样行动的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爱护校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发现的的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提出的问题:
生1:他们在给小树挂牌子呢,牌子上可能写着:爱护小树。
生2:草地上有个牌子,写着:小草在睡觉,行人莫打扰
生3:小女孩说,‘我们一班挂了27个牌子’。
生4:穿红衣服的小男孩说,‘还剩下6个没挂’。
生5:戴帽子的小男孩说,我们二班已经挂了22个牌子,还剩下8个没挂。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呀!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我们一班挂了27个牌子’‘还剩下6个没挂’
我们二班已经挂了22个牌子,还剩下8个没挂。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加法问题吗?
生:一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生:二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设计意图:能看懂图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师课件出示以上两个问题)
解决问题一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一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
生:我们一班挂了27个牌子,还剩下6个没挂。
师:怎样列式?
生:27+6
师:他的式子跟你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为什么这个问题要用加法算式?
生:挂了的牌子和没挂的牌子合起来才是一班需要挂的牌子。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
师:27+6等于多少呢?咱们让小棒和计数器来帮助我们算一算吧!
(桌子上有准备好的卡纸和计数器)
方法一:用小棒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卡纸上的小棒,请大家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自主探究圈一圈。
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你能用算式列出来吗?他的算法对吗?
教师指名说一说,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板书:先算7+6=13 ,再算20+13=33
生:对。
师:谁有问题?老师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
27+6=33 为什么原来加数有两个十,和变成了3个十呢?
生:因为个位上满10,向十位进了1个十,所以和变成了3个十了。
师:你真棒!能明白个位满10进一的道理。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用计数器来算一算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借助学具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
]
方法二:用计数器
谁愿意上来用计数器拨一拨,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呢?
指名拨一拨,说一说。
先拨2个十和7个一,也就是27;
再拨6个一,其中的3个一和原来的7个一合成10个一,满10向十位进1,得到3个十,再拨3个一,这样结果就是33。
师:谁有什么要提的问题?
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你能用算式列出来吗?他的算法对吗?
教师板书:先算27+3=30,再算30+3=33
生:对。
师强调提出,27+6,在个位上拨下6个珠子,还是在十位上拨下6个珠子。
重点演示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师课件动态演示27+6=33,加深对‘满10进1’的理解。
)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教具演示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相同计数单位相加以及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的道理,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师:同学们真棒,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二
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二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谁会列式?
生:22+8
师:为什么是22+8?
生:因为有22个挂了的牌子和8个没有挂的牌子,合起来就是二班一共要挂的牌子。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算2+8=10,再算10+20=3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实现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
(三)、巩固训练、拓展应用
看来大家对进位加法的算法很有信心。
让老师来考考你们吧,看看谁最棒!
课件出示课件第1、2、3题,(排火车练习)
练习第4、5题学生自主探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列式,交流解决的方法和结果。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收获了多少
学情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本单元信息窗一又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学习了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十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这样为我们在本节课学习进位加法打下了基础。
效果分析
学生上课兴趣高涨,但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在20—30分钟。
对于方法一,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明白个位与各位相加的道理。
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不用老师引导就能自主找出方法,立刻口算出来;学习困难的同学也能学会,但运算速度比较慢。
对于方法二,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明白个位上满10进1以及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但是有的同学掌握的不如方法一那么灵活。
例如在练习题中,23+8,学生应把8分成6和4,而在运算中学生习惯于把小的个位数分解,即把3分成1和2,再与8相加。
所以总体来说,学生在“凑十法”的运用上不灵活,不如方法一掌握的熟练。
教材分析
教科书第30、31页,呈现的是小朋友给小树挂牌的情境,借助解决“一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和“二班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加法的意义,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
评测练习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4+6= 7+4= 6+8= 8+7=
目的: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20+35= 30+16= 7+51= 23+6=
2、口答:
25+4=()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目的:复习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明白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二)、课中练习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方法1)4+57= 先算4+7=11 再算50+11=61
(方法2)2+49= 先算1+49=50 再算50+1=51
(三)、课后练习
1、直接说出得数,看谁算得有对又快!
59+4= 3+68= 7+43= 6+48=
4+59= 68+3= 43+7= 48+6=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加法接龙
8+8=( ) +8= ( ) +8 =( ) +8 =( ) +8 =( ) +8=( ) +8 =( )
3.解决问题
4、
课后反思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教学中有以下特点:
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既是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多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根基所在。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一、注意创设情景,把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首先,课堂上先通过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加法,巩固学生对加法的认识。
为下面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作铺垫。
从学生校园环境入手,让学生在有意义的事情中发现数学并通过有意义的事情来学习数学。
如:我灵活应用教学情境,创设爱护校园,爱护花草树木的教学情境。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并纷纷交流图片的数学信息:‘他们在给小树挂牌子呢,牌子上可能写着:爱护小树’、‘我们一班挂了27个牌子’、‘还剩下6个没挂’、‘我们二班已经挂了22个牌子,还剩下8个没挂’,我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一班要挂多少个牌子?学生由情境图找到数学问题。
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那么他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而且还可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
二、教学思路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学生由情境图找到数学信息后,我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一班要挂多少个牌子?,学生列出27+6,我问他们为什么用加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对于两种算法,我把这一学习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我让学生在直观学具、教具的帮助下,去自主理解两种计算方法和算理。
第一种方法用小棒来学习,我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
神,然后教师课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体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总结算法。
第二种方法是用计数器来帮助学生学习,对学生说“把你的想法用计数器拨一拨,好吗?让他们自由、独立地去探索,让学生拨一拨,说一说。
然后我课件动态演示拨一拨,体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相同数位相加以及个位上满10进1的道理,我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巩固两种算法中,我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多让孩子说说这个结果是怎么算出来的?让学生讲出计算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理解。
然后教师通过出示巩固练习及时加以巩固,我感觉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一堂课。
课标分析
五四制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信息窗二-----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因为在计算的时候,要用到“满十进一”的方法,思考过程比较复杂。
重难点必须突破和掌握,才能够为第六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笔算进位加法打下重要的基础,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既是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多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根基所在。
可以说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本册教材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的重中之重。